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一篇过教材·考点透析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九年级上册第一篇过教材·考点透析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九年级上第2
页知识网络第2页知识网络第3
页考点1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美德1.中华文化(1)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2)特点: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考点精析第3页考点1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美德考点精析第4
页热点扫描
2019年7月5日至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审议通过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和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3)重要性: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第4页热点扫描2019年7月5日至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第5
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1)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文化自信的重要性(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第5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第6
页4.怎样增强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第6页第7
页5.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原因(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第7页第8
页第8页第9
页考点2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中华民族精神第9页考点2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10
页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重要性)(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2)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第10页第11
页3.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和要求(1)表现:①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②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③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2)要求: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知识补充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女排精神、工匠精神等都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第11页3.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和要求知识补充长征第12
页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第12页第13
页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热点扫描“感动中国人物”“大国工匠”等评选。第13页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第14
页8.青少年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2)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第14页第15
页考点3人口、资源、环境问题1.现阶段我国人口现状及特点(1)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2)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第15页考点3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第16
页2.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正确认识全面两孩政策(1)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2)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第16页2.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第17
页4.我国的资源问题(1)现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2)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3)影响: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第17页4.我国的资源问题第18
页5.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1)-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2)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3)环境形势恶化的危害: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②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③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第18页5.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第19
页6.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第19页6.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第20
页7.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走绿色发展道路。第20页第21
页8.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第21页第22
页(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第22页(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第23
页知识补充应对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措施(1)国家: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③加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和措施的宣传。(2)企业: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③自觉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企业行为。第23页知识补充应对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措施第24
页(3)公民(青少年):①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②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环保理念。③积极参与环保宣传,及时制止、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热点扫描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口号为“蓝天卫战,我是行动者”。第24页(3)公民(青少年):①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第25
页考点1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美德1.(2019·四川凉山)父母因无力为儿女购买苹果手机遭儿女辱骂、殴打,许多在校大学生因超前消费卷入“校园贷”的陷阱而痛苦不堪,这些现象在近年来已不是个例。下列对这些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要提倡适度消费、节俭消费B.追求物质享受,无可厚非C.要注重精神消费,反对物质消费D.要倡导提前消费、超前享受中考真题精练A
第25页考点1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美德中考真题第26
页2.(2019·四川巴中)2018年伊始,央视首推《经典咏流传》,该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中华经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两相融合,再造当下的流行和未来的经典。该节目的推出(
)①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②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③能激发人们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④说明我们要全盘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D
第26页2.(2019·四川巴中)2018年伊始,央视首第27
页3.(2019·四川南充·政治认同素养)截止2018年底,中国已在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课堂,现有注册学员210万人,中外兼职教师4.6万人。孔子学院的蓬勃发展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②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融合,没有差异与冲突③中华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④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A
第27页3.(2019·四川南充·政治认同素养)截止20第28
页4.(2019·四川甘孜·政治认同素养)2018年11月28日,我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遗产项目承载着藏族天文历算、自然博物、仪式信仰、行为规范、起居饮馔等传统知识,同时也通过藏族神话、传说、史诗、戏剧、绘画雕刻等文化表现形式得以广泛传播,既为藏族人民提供了持续的认同感,又丰富着人类的健康知识与实践。“藏医药浴法”成功申遗有利于(
)①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推进民族文化走向世界②输出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潮流③增强藏族人民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④激发民族自信,推动民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
第28页4.(2019·四川甘孜·政治认同素养)2018第29
页5.(2019·湖北孝感)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勉励青年,要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营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高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营养,从“四个自信”的角度,主要表现为(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D
第29页5.(2019·湖北孝感)2019年4月30日,第30
页6.(2019·内蒙古通辽)下列语句中,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B.大道之行,天下为公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
第30页6.(2019·内蒙古通辽)下列语句中,不属于中第31
页7.(2019·四川达州)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一段斑驳的城墙、三口沧桑的老井、十五枚蕴藏历史的简牍……历经5年的考古工作揭开了賨人古城的神秘面纱。渠县城坝遗址的发掘获得了考古界最高奖,这也是西南地区第一个一等奖。该遗址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巴文化起源地的推断。2018年8月21日,中共达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公报指出,要深度挖掘和展示巴文化,同步发展文化事业,树立文化自信,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第31页7.(2019·四川达州)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第32
页(1)深度挖掘和展示巴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树立文化自信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如: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等等。)(2)“四个自信”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行动。“四个自信”中,除了文化自信,还有哪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32页(1)深度挖掘和展示巴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33
页考点2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019·四川达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全过程,是民法典之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民法典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兴国之要C.我国民法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A
第33页考点2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第34
页2.(2019·四川内江)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以下名言诗句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④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D
第34页2.(2019·四川内江)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第35
页3.(2019·四川南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也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引领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下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是(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文明友爱正义善良 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4.(2019·四川遂宁)下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②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③是我们的最高行为准则④是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D
D
第35页3.(2019·四川南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第36
页(2019·四川自贡)习近平主席指出,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回答5-6小题。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传承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
)①发展世界最优秀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②增强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D
第36页(2019·四川自贡)习近平主席指出,奋斗是艰辛第37
页6.下列说法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蕴含道理一致的是(
)①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③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C
第37页6.下列说法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蕴含道理一致第38
页7.(2019·四川眉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结合材料回答,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品格?爱国主义;与时俱进。第38页第39
页8.(2019·四川泸州)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个人有自己的基因,一个家族有自己家族的基因,一个民族有本民族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是民族文化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玉第39页玉第40
页第40页第41
页(2)作为新时代中学生,你对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是如何理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3)请写出两个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活动。如中华诗词知识竞赛;弘扬中华文化演讲比赛等。第41页(2)作为新时代中学生,你对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的第42
页考点3人口、环境、资源问题1.(2019·四川凉山)近年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广泛共识。下列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大自然养育了人类,是人类的朋友②大自然是地球陆地上的万物之母③人类可以主宰大自然,是大自然的主人④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D
第42页考点3人口、环境、资源问题D第43
页2.(2019·四川南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A.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B.增速趋缓,出生率低C.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D.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C
第43页2.(2019·四川南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第44
页3.(2019·四川德阳)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生活环境改善,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5年底前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进垃圾分类(
)①能够通过开放发展促进国家繁荣昌盛②能够促进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③可以彻底实现各种垃圾的资源化利用④是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
第44页3.(2019·四川德阳)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垃圾第45
页4.(2019·四川泸州)乡愁是后院沿着泥瓦飘飘炊烟,是十八弯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永不结果的龙眼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反映了我国(
)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②目前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③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④现阶段工作重心已由经济建设转移为保护环境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C
第45页4.(2019·四川泸州)乡愁是后院沿着泥瓦飘飘第46
页5.(2019·四川遂宁)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因此(
)①我国要把控制人口数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②我们要坚持“先保护环境后发展经济”的策略③每一位公民要坚持绿色生活方式,热爱自然,热心环保④我国要坚持绿色发展方式,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C
第46页5.(2019·四川遂宁)2018年5月18日至第47
页6.(2019·四川自贡)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节约用水无小事。在我们家庭生活中,一水多用的好方法有(
)①可以用淘米的水洗菜、浇花②控制水龙头流量,水龙头随开随关③减少洗衣机使用量,尽量手洗小件衣物④可以用洗衣的水洗拖把、拖地板、冲厕所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D
第47页6.(2019·四川自贡)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第48
页7.(2019·四川自贡)材料一所谓低碳生活,是指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要从小事做起。例如:少丢1kg垃圾,减少2.06kg碳排放量;少开小车1公里,就减少0.22kg的碳排放量。材料二观察下面图片。第48页7.(2019·四川自贡)材料一所谓低碳生活,第49
页(1)从低碳出行角度,低碳生活方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种做法即可)(2)依据材料二,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处理生活垃圾尽量做到①__________;低碳生活,做大自然的朋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出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垃圾分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第49页(1)从低碳出行角度,低碳生活方式应该是如出门步第50
页8.(2019·四川甘孜)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回忆过去,当地老百姓说,曾被沙子逼得无路可退,“刮沙不出门,出门活埋人”。现在,库布齐治理面积已达6460平方千米,绿化面积3200多平方千米,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库布齐的绿色史诗,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彩篇章。这一世界沙漠治理“教科书”式的杰作,昭示着“美丽中国”的光明前景。库布齐的巨变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有何启示?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③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50页8.(2019·四川甘孜)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第51
页9.(2019·四川南充)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请结合教材回答,我国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①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让人民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第51页9.(2019·四川南充)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52
页一、选择题1.(2019·山东滨州)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记住乡愁》《经典咏流传》等一系列诗词文化类节目,高举文化自信旗帜,以诗词为媒,坚持为人民抒怀,为时代而歌,唤醒乡愁记忆,在守正创新中凝聚起中华儿女对未来美好生活的信心与憧憬。这些节目的推出(
)①有利于充分发掘和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②有利于坚定中华民族文化自信③是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最有效途径④说明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020年迎考特训A
第52页一、选择题2020年迎考特训A第53
页2.全国道德模范张晓4岁丧父,母亲重病卧床。他自小挑起家庭重担,克服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并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小学到高中的全部学业,用自己14年的行动践行着中华美德。张晓身上的美德是(
)①自立自强②孝敬父母③承担责任④团结友善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A
第53页2.全国道德模范张晓4岁丧父,母亲重病卧床。他自第54
页3.书信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教育等多元文化因素于一体,在中国社会和家庭生活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中国文化中,家书是非常重要的书信形式,长辈通过一封封家书,把人生体验、道德修养传授给后代,更类似于论述家庭教育、家庭规范的家训。家书的文化价值在于(
)①奠定了中华民族的立业根基②提升人们的文化和道德修养③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为文化的传承提供物质载体A.①③ B.①④C.②③ D.②④D
第54页3.书信集文学、美学、书法、礼仪、教育等多元文化第55
页4.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是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下列名句分别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友善”“诚信”的是(
)①赠人玫瑰,手有余香②功崇惟志,业广惟勤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④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A.①② B.②③C.②④ D.①④D
第55页4.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第56
页5.(2019·云南昆明)2019年是五四运动100周年。五四运动留给我们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
)A.爱国主义 B.改革创新C.团结统一 D.勤劳勇敢A
第56页A第57
页6.1980年,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2013年,开始启动“单独二孩”政策;2016年,正式实施“全面二孩”政策。我国对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进行动态调整是为了(
)A.大力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C.使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D.逐步取消计划生育基本国策C
第57页6.1980年,提倡一对夫妻“只生一个”孩子;2第58
页7.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因为(
)①我国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②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造成的浪费和损失严重③部分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④我们树立了尊重、顺应、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③④A
第58页7.我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实施可持续第59
页8.(2019·云南昆明)“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经过治理和保护,2018年滇池全湖水质达到Ⅳ类,为30余年来最好。这表明昆明市(
)①已经彻底解决了滇池水污染问题②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③坚持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倡导绿色发展理念④从根本上解决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之间的矛盾A.①② B.①④C.②③ D.③④C
第59页8.(2019·云南昆明)“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第60
页二、非选择题9.(2019·辽宁营口)【中华文化根传承我来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阅读感悟】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成为当代中国人民最鲜明的精神标识!(1)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是什么?“改革开放铸就的伟大改革开放精神,极大丰富了民族精神内涵”,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具有怎样的品格?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与时俱进。第60页二、非选择题第61
页【探究分享】2019年4月27日,由共青团中央主办的2019年“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推选活动结果揭晓,一批新时代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青年和青年群体获此荣誉。北部战区海军沈阳舰某区队区队长舒令就是这份“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榜单中的一位。他说:“把对中国梦的信心,融入日常的一举一动中,不忘初心,继续扎根岗位,潜心钻研,让理想信念在创业奋斗中升华,让青春在创新创造中闪光。”第61页【探究分享】第62
页(2)舒令的话能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哪些具体内容?他的言行也告诉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什么重要意义?(答出一点即可)爱国、敬业。有利于树立远大的理想,提高全民素质,有利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引领社会全面进步,有利于凝聚全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第62页第63
页【自觉行动】40年来,我们始终坚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3)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我们青少年能做些什么?(答出两点即可)自觉学习和接受优秀传统文化,保护它的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为国家发展作贡献,国家强大会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创造更好的条件;对于传统文化,我们要有一个科学、正确的态度,既要去其糟粕,又要取其精华,使其在我们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成为我们创造历史新辉煌的重要推动力量。第63页【自觉行动】第64
页10.(2019·宁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生态文明建设进入“快车道”一幅美丽中国画卷从北到南徐徐拉开:库布其打造“全球治沙样本”,奏响绿色和弦;银川获得“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称号,交出了绿色发展答卷;浙江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荣获“地球卫士奖”;海南建设国家级生态文明试验区,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得到世界认可……国家印发的《关于积极推进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的意见》明确了时间表、路线图:到2020年,全国森林覆盖率达到23.04%,村庄绿化覆盖率达到30%,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56%,国土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生态环境总体改善;到2035年,国土生态安全骨架基本形成,生态状况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到2050年,进入林业发达国家行列,生态文明全面提升,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第64页10.(2019·宁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第65
页(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哪些发展理念?理念: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理念。(2)结合资源环境国情,依据国土绿化行动路线图及所学知识,说说我国怎样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我国要坚持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搞好水土保持,防治大气污染;开展植树造林和国土绿化等行动,改善生态环境;走绿色、循环、低碳(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建立健全完善的法律法规;采取环保措施等。第65页(1)上述材料体现了我国的哪些发展理念?第一篇过教材·考点透析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九年级上册第一篇过教材·考点透析第三单元文明与家园九年级上第67
页知识网络第2页知识网络第68
页考点1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美德1.中华文化(1)内容:独具特色的语言文字,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名扬世界的科技工艺,异彩纷呈的文学艺术,等等。(2)特点:①源远流长、博大精深。②中华文化具有应对挑战、与时俱进的创造力和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包容力,虽历经沧桑仍薪火相传、历久弥新。考点精析第3页考点1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美德考点精析第69
页热点扫描
2019年7月5日至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四十三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审议通过将中国黄(渤)海候鸟栖息地(第一期)和中国良渚古城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至此,中国世界遗产总数已达55处,位居世界第一。(3)重要性: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第4页热点扫描2019年7月5日至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第70
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1)新时代,延续文化血脉需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文明历史所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3.文化自信的重要性(1)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2)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坚定文化自信,事关国运兴衰、文化安全和民族精神的传承发展。第5页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性第71
页4.怎样增强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不断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第6页第72
页5.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原因(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性)(1)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2)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中华传统美德已经融入中华民族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风俗习惯,成为一种文化基因。(3)美德走进生活、走向未来,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美好、更加幸福。第7页第73
页第8页第74
页考点2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中华民族精神第9页考点2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75
页2.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伟大民族精神?(重要性)(1)一个民族要生存和发展,就要有昂扬向上的民族精神。(2)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伟大民族精神始终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支柱,是维系我国各族人民世世代代团结奋斗的牢固精神纽带,是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不竭精神动力。第10页第76
页3.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和要求(1)表现:①表现在国家危难、民族危亡的紧要关头能够挺身而出、舍生忘死、前仆后继。②表现在他人生命、财产遇到危险的关键时刻能够见义勇为、扶危济困、无私奉献。③表现在日常学习工作中的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敬业创优。(2)要求: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自觉高扬民族精神,放飞梦想,创造精彩人生。知识补充长征精神、延安精神、铁人精神、抗洪精神、女排精神、工匠精神等都是对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第11页3.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的表现和要求知识补充长征第77
页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1)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我们必然坚守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又具有当代中国特色的价值观。(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是中国人民在共同生活中形成的价值共识,而且吸收了世界文明的有益成果,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地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第12页第78
页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导向,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引领社会全面进步。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涉及国家、社会、公民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回答了我们要建设什么样的国家、建设什么样的社会、培育什么样的公民的重大问题热点扫描“感动中国人物”“大国工匠”等评选。第13页6.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第79
页8.青少年怎样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落细、落小、落实。(2)青少年处在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我们应自觉做到勤于学习、敏于思考,注重修养、勇于实践,明辨是非、善于选择,认真做事、踏实做人。第14页第80
页考点3人口、资源、环境问题1.现阶段我国人口现状及特点(1)现状: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2)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是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我国人口状况还呈现出增速趋缓、出生率低,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等一系列新的特点。第15页考点3人口、资源、环境问题第81
页2.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1)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在未来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2)国家推行计划生育,使人口的增长同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相适应,有效地缓解了人口对资源、环境的压力,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3.正确认识全面两孩政策(1)生育政策要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的变化不断完善。(2)我国开始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子女政策,就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促进家庭幸福和社会和谐,使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第16页2.我国为什么要长期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第82
页4.我国的资源问题(1)现状:我国自然资源丰富,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少,开发难度大,总体上资源紧缺。我国面临的资源形势非常严峻。(2)原因:长期以来,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不够科学,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换取经济发展的现象突出,由此造成的浪费、损失、污染和破坏都很严重。(3)影响:对资源的过度开发、粗放利用和无节制消耗,必然导致资源的枯竭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严重影响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发展的空间和后劲也会越来越小。第17页4.我国的资源问题第83
页5.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1)-些地方、一些领域由于没有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加上工业化进程加快、资源短缺、人口基数大等问题所产生的多重叠加效应,使得我国环境问题愈加严重。(2)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各类环境污染呈高发态势,成为民心之患、民心之痛。(3)环境形势恶化的危害:①环境恶化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严重破坏生态平衡,威胁着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②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③人类关爱和保护环境就是走向重生,漠视和破坏环境就是走向自我毁灭。第18页5.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第84
页6.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1)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人类面对生态危机作出的智慧选择。(2)自然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滋养和必要条件。作为自然的一部分,人类也有责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伤害,同时要为开发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补偿和修复。(3)人与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荣,这是一种动态中的平衡、发展中的协调、进取中的有度、多元中的一致、“纷乱”中的有序。(4)人类开发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必须遵循自然规律。第19页6.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因第85
页7.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1)要以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自然规律为准则,以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为目标。(2)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使青山常在、绿水长流、空气常新。(3)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4)走绿色发展道路。第20页第86
页8.怎样坚持绿色发展道路?(1)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决不能以牺牲环境、浪费资源为代价,换取一时的经济增长。(2)坚持绿色富国,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发人民群众的绿色创造热情,实现绿色富国之梦。第21页第87
页(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让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细节中,成为每个社会成员的自觉行动。(4)必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只有实行最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才能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5)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第22页(3)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第88
页知识补充应对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措施(1)国家:①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绿色发展理念。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③加强环境保护、资源节约的重要性和措施的宣传。(2)企业:①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提高资源的利用率。②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③自觉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依法规范企业行为。第23页知识补充应对我国资源、环境问题措施第89
页(3)公民(青少年):①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能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②从日常生活小事做起,自觉践行环保理念。③积极参与环保宣传,及时制止、举报破坏环境的行为。热点扫描2019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口号为“蓝天卫战,我是行动者”。第24页(3)公民(青少年):①树立生态文明理念,增强节第90
页考点1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美德1.(2019·四川凉山)父母因无力为儿女购买苹果手机遭儿女辱骂、殴打,许多在校大学生因超前消费卷入“校园贷”的陷阱而痛苦不堪,这些现象在近年来已不是个例。下列对这些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A.要提倡适度消费、节俭消费B.追求物质享受,无可厚非C.要注重精神消费,反对物质消费D.要倡导提前消费、超前享受中考真题精练A
第25页考点1传承中华文化,弘扬中华美德中考真题第91
页2.(2019·四川巴中)2018年伊始,央视首推《经典咏流传》,该节目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中华经典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两相融合,再造当下的流行和未来的经典。该节目的推出(
)①有利于增强文化自信②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弘扬③能激发人们情感共鸣和文化认同④说明我们要全盘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A.②③④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①②③D
第26页2.(2019·四川巴中)2018年伊始,央视首第92
页3.(2019·四川南充·政治认同素养)截止2018年底,中国已在15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课堂,现有注册学员210万人,中外兼职教师4.6万人。孔子学院的蓬勃发展表明(
)①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魅力②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相互融合,没有差异与冲突③中华文化软实力不断增强④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A.①③ B.②③C.①④ D.②④A
第27页3.(2019·四川南充·政治认同素养)截止20第93
页4.(2019·四川甘孜·政治认同素养)2018年11月28日,我国申报的“藏医药浴法”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该遗产项目承载着藏族天文历算、自然博物、仪式信仰、行为规范、起居饮馔等传统知识,同时也通过藏族神话、传说、史诗、戏剧、绘画雕刻等文化表现形式得以广泛传播,既为藏族人民提供了持续的认同感,又丰富着人类的健康知识与实践。“藏医药浴法”成功申遗有利于(
)①展现文化的多样性,推进民族文化走向世界②输出中华文化,实现中华文化引领世界潮流③增强藏族人民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④激发民族自信,推动民族文化在交流中走向趋同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A
第28页4.(2019·四川甘孜·政治认同素养)2018第94
页5.(2019·湖北孝感)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勉励青年,要善于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营养,从英雄人物和时代楷模身上感受道德风范,从自身内省中提高道德修为,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汲取道德营养,从“四个自信”的角度,主要表现为(
)A.道路自信 B.理论自信C.制度自信 D.文化自信D
第29页5.(2019·湖北孝感)2019年4月30日,第95
页6.(2019·内蒙古通辽)下列语句中,不属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是(
)A.忧国忧民,道济天下B.大道之行,天下为公C.塞翁失马,焉知非福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C
第30页6.(2019·内蒙古通辽)下列语句中,不属于中第96
页7.(2019·四川达州)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一段斑驳的城墙、三口沧桑的老井、十五枚蕴藏历史的简牍……历经5年的考古工作揭开了賨人古城的神秘面纱。渠县城坝遗址的发掘获得了考古界最高奖,这也是西南地区第一个一等奖。该遗址的发现进一步印证了巴文化起源地的推断。2018年8月21日,中共达州市委四届六次全会公报指出,要深度挖掘和展示巴文化,同步发展文化事业,树立文化自信,加快建设文化强市。第31页7.(2019·四川达州)阅读材料,简要回答问题第97
页(1)深度挖掘和展示巴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树立文化自信之间有什么关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树立文化自信的重要基础。(其他言之有理也可,如:文化自信是建立在五千多年文明传承基础上的文化自信,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利于树立文化自信,等等。)(2)“四个自信”是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和行动。“四个自信”中,除了文化自信,还有哪三个自信?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第32页(1)深度挖掘和展示巴文化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第98
页考点2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2019·四川达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了我国民法典的编纂全过程,是民法典之魂。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我国民法典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兴国之要C.我国民法典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础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A
第33页考点2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第99
页2.(2019·四川内江)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立德之源、立功之本。”以下名言诗句体现了这一主题的是(
)①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②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③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④金瓯已缺总须补,为国牺牲敢惜身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①④D
第34页2.(2019·四川内江)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同场合第100
页3.(2019·四川南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也是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引领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以下属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个人层面价值准则的是(
)A.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B.富强民主文明和谐C.文明友爱正义善良 D.爱国敬业诚信友善4.(2019·四川遂宁)下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识不正确的是(
)①是当代中国的兴国之魂②是发展先进文化的中心环节③是我们的最高行为准则④是我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A.①②③ B.①②④C.①③④ D.②③④D
D
第35页3.(2019·四川南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第101
页(2019·四川自贡)习近平主席指出,奋斗是艰辛的,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没有艰辛就不是真正的奋斗,我们要勇于在艰苦奋斗中净化灵魂、磨砺意志、坚定信念。回答5-6小题。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传承艰苦奋斗精神,有利于(
)①发展世界最优秀的博大精深中华文化②增强凝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③彰显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④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①② B.③④C.①③ D.②④D
第36页(2019·四川自贡)习近平主席指出,奋斗是艰辛第102
页6.下列说法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蕴含道理一致的是(
)①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③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④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C
第37页6.下列说法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蕴含道理一致第103
页7.(2019·四川眉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100年前爆发的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五四精神、长征精神、“两弹一星”精神、抗震救灾精神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具体体现。结合材料回答,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具有什么样的品格?爱国主义;与时俱进。第38页第104
页8.(2019·四川泸州)阅读下列材料,根据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个人有自己的基因,一个家族有自己家族的基因,一个民族有本民族的基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基因,是民族文化血脉,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所以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很不希望把古代经典的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我觉得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的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玉第39页玉第105
页第40页第106
页(2)作为新时代中学生,你对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是如何理解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精神动力。(3)请写出两个我们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具体活动。如中华诗词知识竞赛;弘扬中华文化演讲比赛等。第41页(2)作为新时代中学生,你对材料中习近平总书记的第107
页考点3人口、环境、资源问题1.(2019·四川凉山)近年来,“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等一系列新理念、新论断已经成为了全社会的广泛共识。下列对人与自然的关系理解正确的是(
)①大自然养育了人类,是人类的朋友②大自然是地球陆地上的万物之母③人类可以主宰大自然,是大自然的主人④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自己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D
第42页考点3人口、环境、资源问题D第108
页2.(2019·四川南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这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重要国情。我国人口现状的基本特点是(
)A.城乡分布不均衡,“独生子女”社会问题凸显B.增速趋缓,出生率低C.人口基数大、人口素质偏低D.老龄化加剧、男女性别比失衡C
第43页2.(2019·四川南充)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第109
页3.(2019·四川德阳)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垃圾分类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实行垃圾分类,关系生活环境改善,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水平的一个重要体现。2019年起,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全面启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到2025年底前基本建成垃圾分类处理系统。推进垃圾分类(
)①能够通过开放发展促进国家繁荣昌盛②能够促进经济建设与资源环境相协调③可以彻底实现各种垃圾的资源化利用④是落实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重要举措A.①② B.①③C.②④ D.③④C
第44页3.(2019·四川德阳)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垃圾第110
页4.(2019·四川泸州)乡愁是后院沿着泥瓦飘飘炊烟,是十八弯弯向家门口的山路,是妈妈手里的糯米团,是后院那棵永不结果的龙眼树……“留得住绿水青山,记得住乡愁”的理念反映了我国(
)①当前社会的主要矛盾已发生变化②目前开展的各项工作都不得以牺牲环境为代价③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积极践行可持续发展战略④现阶段工作重心已由经济建设转移为保护环境A.①② B.①③C.②③ D.③④C
第45页4.(2019·四川泸州)乡愁是后院沿着泥瓦飘飘第111
页5.(2019·四川遂宁)2018年5月18日至19日,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主席在讲话中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因此(
)①我国要把控制人口数量、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放在重要位置②我们要坚持“先保护环境后发展经济”的策略③每一位公民要坚持绿色生活方式,热爱自然,热心环保④我国要坚持绿色发展方式,以发展循环经济为主A.①② B.②③C.①③ D.①④C
第46页5.(2019·四川遂宁)2018年5月18日至第112
页6.(2019·四川自贡)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的经济资源,节约用水无小事。在我们家庭生活中,一水多用的好方法有(
)①可以用淘米的水洗菜、浇花②控制水龙头流量,水龙头随开随关③减少洗衣机使用量,尽量手洗小件衣物④可以用洗衣的水洗拖把、拖地板、冲厕所A.①② B.③④C.②③ D.①④D
第47页6.(2019·四川自贡)水资源是基础性的自然资第113
页7.(2019·四川自贡)材料一所谓低碳生活,是指环保、健康的生活方式;践行低碳生活方式要从小事做起。例如:少丢1kg垃圾,减少2.06kg碳排放量;少开小车1公里,就减少0.22kg的碳排放量。材料二观察下面图片。第48页7.(2019·四川自贡)材料一所谓低碳生活,第114
页(1)从低碳出行角度,低碳生活方式应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1种做法即可)(2)依据材料二,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处理生活垃圾尽量做到①__________;低碳生活,做大自然的朋友,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如出门步行、骑自行车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垃圾分类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第49页(1)从低碳出行角度,低碳生活方式应该是如出门步第115
页8.(2019·四川甘孜)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沙漠,总面积1.86万平方公里(1平方公里=1平方千米),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回忆过去,当地老百姓说,曾被沙子逼得无路可退,“刮沙不出门,出门活埋人”。现在,库布齐治理面积已达6460平方千米,绿化面积3200多平方千米,涵养水源240多亿立方米,创造生态财富5000多亿元,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转变。库布齐的绿色史诗,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精彩篇章。这一世界沙漠治理“教科书”式的杰作,昭示着“美丽中国”的光明前景。库布齐的巨变对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迈上新台阶有何启示?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②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③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④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第50页8.(2019·四川甘孜)库布齐沙漠是我国第七大第116
页9.(2019·四川南充)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请结合教材回答,我国怎样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①坚持绿色发展道路,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②走绿色发展道路,坚持绿色富国,绿色惠民,让人民切实感受到经济发展带来的环境效益。③走绿色、循环、低碳发展之路,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大力倡导节能、环保、低碳、文明的绿色生产生活方式。④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可靠保障。⑤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经济繁荣、生态良好、人民幸福。第51页9.(2019·四川南充)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117
页一、选择题1.(2019·山东滨州)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先后推出《中国诗词大会》《记住乡愁》《经典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