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心理学(大三下)_第1页
犯罪心理学(大三下)_第2页
犯罪心理学(大三下)_第3页
犯罪心理学(大三下)_第4页
犯罪心理学(大三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犯罪心理学第一章绪论第一节犯罪心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主要内容: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内容和应用技术。犯罪的打击→外显犯罪的防控→潜在打击的对象是已经发生的事实,目标明确,容易把握。一、概念。(一)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是一种被认定为违反了法律法规或不符合刑法条文的行为。(法律意义上的)犯罪心理学中的犯罪→offense刑法学中的犯罪→crime→法律上的惩罚行为人在有意识的状态下实施的、严重危害社会的、应当受到处罚的客观外在活动(社会学)。纪律上的惩罚←从社会意义上来说,犯罪行为是一种偏差行为,偏离了社会标准的行为,是一种广义的行为,包含了侵害行为(法律意义上的犯罪行为)和违背了社会道德的行为(赌博、黄色)以及社会伦理的行为(包养)。(二)犯罪心理学。广义: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以及犯罪对策中的心理学问题的一门学科。狭义:运用心理学的基本原理研究犯罪主体的心理和行为的一门学科。E.g:视屏中危险犯罪人的心理矫正问题。E.g:心理战术本书定义:研究影响和支配犯罪人实施犯罪行为的心理结构形成、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犯罪对策的心理学依据的一门学科。犯罪心理学的两种观点:⒈是人类学与犯罪学的交叉学科。⒉是应用心理学中的一门分支学科,以研究犯罪动机为中心以及研究犯罪行为本身的意义。(三)犯罪人(offender),即犯罪主体。犯罪人是指实施了严重危害社会的行为,应当受法律和道德纪律责罚的人(包含社会意义和法律意义)。(①刑事责任年龄;②承担刑事责任;③辨别和控制自己的行为)(四)、犯罪心理是指与犯罪行为的发生、发展有因果关系的各种心理活动、心理因素的总称。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一)、研究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心理是行为的内部机制(内隐);行为是心理的外部表现(外显)。犯罪心理与犯罪行为的区别与联系区别犯罪心理犯罪行为①具有内隐性,是头脑中的活动,潜藏在头脑中。具有外显性,总是以言语或行为的形式表现出来。②相对独立性,产生于犯罪行为之前,在犯罪行为结束后,犯罪心理也不一定结束。具有依存性,依附于犯罪心理。③形成在先发生在后联系①没有犯罪心理就没有犯罪行为,犯罪行为总是在犯罪心理的支配下形成。②要剖析犯罪心理,必须先了解犯罪行为。③犯罪行为的性质往往由犯罪心理的状况而定。、研究犯罪心理形成的因素及犯罪行为形成的原因: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应。任何心理和行为是人和客观现实相互作用的结果。(三)、研究犯罪对策的心理问题。犯罪对策是指预防、揭露、惩治犯罪和矫治罪犯的各种策略、方法和手段的总称。三、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犯罪心理学是一门偏重于社会科学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兼有理论性和实践性的学科,是一门或然学科(或然性),是一门介于犯罪科学和心理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第二节犯罪心理学应用技术测谎技术犯罪人特征剖析技术催眠术一、测谎技术。(一)、多道记录仪(polygraph)这个术语指的是这样一种仪器——它最基本的功能是连续、真实、永久、同步地记录血压、呼吸、皮电图形的变化,它的结果被用于作为一个鉴定结论,来判断个体是否诚实或不诚实。(二)、理论假设人类的心理和行为是可控制的,然而伴随着某一种情绪发生时所产生的生理变化(如呼吸、心跳、皮肤电位的变化)是不可以控制的。心理唤醒、生理变化、测谎仪→多电图描记器(内分泌)、声压振动测谎法→声压分析器。(三)、测谎主要用途。⒈刑事侦查;⒉安全审查(情报部门);⒊人员筛选。(四)、测谎仪的程序和方法。⒈测谎测验的编制:无关问题、考验问题、准绳问题。⒉施测条件。横向条件:⑴仪器;⑵测试过程和问题;⑶施测情境⑷主测者和被测者要求被测者:①对生理进行测量,有异常的(如高血压)不能测试。②对心理进行测量。有异常的(如情绪不稳定)不能测试。③精神状态。如精神病、人格分裂,不宜做。④智力。低能儿不能做。⑤年龄。未成年与年长者不能做。⑥善于说谎的人不宜做。主测人必须具备的条件:①要有大学本科及以上的学历,6个月以上的专业特殊训练。②施测后的报告必须有3年以上经验的专家进行鉴定,才有法律效力。③检查者的论证结论必须在法庭上呈现,并且要进行解释,必须出示测验记录。不能做测验的主测人:①怀疑敏感度低;②不客观,无法保持中立的人;③容易先入为主的人。纵向条件:⑴收集背景资料;⑵测前谈话(访谈);⑶测后会谈;⑷主测验,排除无关因素干扰。(五)、测谎技术的局限性。测谎仪的生理变化只能作为判决的参考,不能作为判决的依据。二、犯罪人特征剖析技术(criminalprofilingoroffender)。(一)、犯罪人特征剖析技术定义:犯罪人特征剖析技术又称为心理描绘(画像)术。根据犯罪人所实施的犯罪行为来鉴别犯罪人的主要人格特征和行为特征的分析与描述。(二)、理论假设。⒈人的行为与心理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的。⒉个人的行为模式是独特的人格反应。(三)、使用条件。⒈犯罪现场信息的提供。特征剖析的人员必须亲赴现场,多角度、全方面的了解,拍照以及信息形成报告提交,报告中必须客观全面、事无巨细的报告犯罪现场。⒉提供医学的验尸报告。尤其是法医的鉴定报告,如肤色、眼睛颜色、伤口类型与大小、被害者有无服毒、酗酒等现象。⒊犯罪调查。⒋被害人最后的活动信息。⒌对被害人的描绘。(四)、具体过程。⒈描绘输入(收集相关资料)。⒉决策过程模型⒊犯罪评估。⒋犯罪者的描绘。⒌调查。⒍逮捕。三、催眠术。(一)、催眠术定义:催眠术是指运用催眠原理,在催眠专业人员的引导下,把人的思考由意识状态带入潜意识状态,并让催眠师去解读其潜意识内容的方法。特设的催眠情境下+催眠师的诱导。Brand与1841年著《临床催眠师》,将催眠应用到临床医学中。催眠现主要运用于犯罪侦查。基于对暗示的可接受性,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进入催眠状态。(二)、催眠的限制。⒈智力过低者。⒉年龄小于6岁,大于55岁不适宜,10~55岁较适宜。(语言、注意力6岁)(因为:年龄过小、注意力不集中、言语表达能力不成熟。)⒊有精神疾病者(幻想、幻听)。⒋无接受催眠动机者(对催眠好奇心越重,越容易进入催眠状态)⒌高难度者。(个性固执、无法沟通、有抵触、疑心病重、对催眠不信任、对催眠强烈反感者难进入催眠状态)⒍犯罪嫌疑人不宜用催眠,一般只用于被害者或目击证人身上。(三)、催眠方法(程序)。静坐呼吸→引导注意→诱导使用→进入知觉支配→开始回忆→唤醒阶段⒈在催眠之前,让被试静坐,深呼吸(一般为12~24次)若干次,排除杂念,暗示被试吸进最新鲜的空气,呼出的是浑浊的。⒉集中注意力,动作指导。(双手合十、指缝、开)⒊测试。(1)测试其可接受暗示的程度,有些进行8道题的测试,有些进行感觉(视觉、嗅觉、味觉、痛觉、听觉)测试,视觉最常用。(2)测试被试记忆的丧失。⒋正式催眠阶段。(1)你记得在某年某月你在做…?(2)在你的脑袋里,有一个大屏幕,放大某年某月发生…?⒌唤醒。你会记得今天我给你催眠的所有内容,你会因为这次催眠感到很开心,我现在拍3小,你就会醒来。1,2,3(四)、应用于犯罪侦查实践的催眠过程。⒈预备阶段:记录资料范围、嫌疑犯描述、是否受过脑伤。⒉开始诱导前的阶段:考察环境、宣布时间、地点、人物、程序、询问意见。⒊在催眠前与被调查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模拟演示。⒋催眠阶段使用的技巧:深呼吸法、肌肉放松法、钟表摆动、眼睛固定。⒌深化催眠阶段:让被测者最舒服、倒数法(10→1)、上下电梯、星录法。⒍开始到导出资料阶段:被调查者恢复记忆。⒎解除催眠阶段:被调查者恢复平静、清醒。(五)、注意事项。⒈催眠术应该慎重,只有在其他方法都用尽、无效时,才能使用催眠术。⒉选择催眠对象时,只能依据自愿原则选取被害人并取得同意书。⒊与催眠师尽可能详细的探讨催眠对象与案件的情况。⒋聘用有资格的催眠师,必要时还必须有侦查人员在场提供协助。⒌在催眠之前实施一系列的工作和准备。⒍催眠之后,再次询问催眠的情况,潜意识与意识联结。⒎对催眠线索要多方查证,不能完全依靠催眠来定罪。第三节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类型与方法。一、常规方法观察法、实验法、测量法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类型。以时间的延续来区分纵向研究(追踪研究):不同时间、同一群体横向研究:同一时间、不同群体。优点系统、详细、连贯、真实可信优点时间短、效率高缺点被试容易流失缺点容易忽略个别因素、典型、有价值信息的流失研究的内容或范围来区分整体研究:把人的内心世界当做整体来研究分析研究:对局部进行深入研究。优点整体分析,便于找出规律优点详细缺点顾此失彼,难以分清各因素的主次低位。缺点忽略它与整体的联系。研究对象数量的多少来区分个案研究:对一个或少数几个犯罪人进行的研究组群研究:研究一组或多数人优点详细的考察,质的描述与量的统计详尽深入。优点数据来源广,科学性强缺点数据代表性较小,不便于推广,一定程度上很难说清因果关系。缺点不便于作个别深入的研究。复习要点思考题:一、解释犯罪心理学中的基本概念。犯罪心理学犯罪行为犯罪人犯罪心理二、犯罪心理学的研究内容。三、犯罪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四、犯罪心理学的主要应用技术(主要是说明含义)。五、犯罪心理学的研究类型。第二章犯罪心理结构及成因第一节犯罪心理结构一、犯罪心理结构(一)、犯罪心理结构定义。犯罪心理结构是指当事人在实施犯罪行为前已经存在的、在实施犯罪行为时起支配作用的那些畸变的心理因素有机而相对稳定的组合,它是当事人个性心理结构中社会心理缺陷的总和,是其发动犯罪行为的内部心理原因和根据。是人格结构中具有道德的、法律属性的多种消极因素和缺陷的总和。犯罪心理结构存在于犯罪前、犯罪过程及犯罪之后。4层含义:⒈犯罪心理结构是一个畸变的心理过程。⒉畸变的心理因素有机而稳定的组合,影响犯罪行为。⒊多层次的、畸变的心理因素的有机组合。⒋在犯罪行为实施之前,犯罪心理结构已经潜伏在犯罪者的心理事实中。(二)、社会化。社会化是指个人通过学习和经验的掌握,逐渐获得社会成员认可的行为模式。在社会化程度不高或者经历非正常社会化的人更容易形成反社会人格。(三)、犯罪人格。犯罪人格(criminalpersonality)指那种因犯罪心理吞噬了人格的一大部分以至全部的特殊人格。二、犯罪心理结构的组成要素。⒈认知结构要素。(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⒉动力结构要素。(需要、动机、情绪)⒊自我调节结构要素。(人格、气质、能力、注意、意志、态度)⒋心理特征结构要素。⒌潜意识结构要素。三、犯罪心理结构的表现形式。(一)一般模式:以需要为中心,故意施行的犯罪行为,在犯罪行为发生之前已存在犯罪心理结构。⒈故意的犯罪心理结构。⒉稳固的、安全的犯罪心理结构。⒊需要型犯罪心理结构。(二)、特殊模式⒈宣泄型犯罪心理结构。⒉过失型犯罪心理结构。⒊不稳固的、不安全的犯罪心理结构。第二节我国历史上关于犯罪和刑罚的人性基础人性就是:需求与生俱来、生而固有的普遍本性。一、人性说人性对犯罪心理的影响。⒈性善论→孟子【战国】:“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四端说⒉性恶论→荀子【战国末期】:“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⒊性二气论→朱熹【南宋】:人性分天命之性、气质之性。仁义礼智,有善有恶。⒋性三品论→董仲舒【西汉】:性有三品“圣人之性”、“斗筲之性”、“中民之性”。⒌韩愈【唐】说性之品有上、中、下三种。二、习性说(后天)习性说强调后天因素对犯罪心理形成的决定性作用。⒈孔子【春秋末期】:“性相近、习相远。”⒉荀子:“注错习俗、化性起伪。”后天教化很重要。⒊王充【东汉】:“习善为善,习恶为恶。”⒋傅玄【西晋】:“近朱者赤,近墨者黑。”⒌王迁相【明】:社会风气、居住环境、人际交往。⒍王夫之【清】:生活环境、早起教育。三、社会经济说。社会经济与犯罪心理。(一)、贫穷犯罪论。⒈管仲【春秋】:“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⒉孔子:“贫而无怨难。”(二)、富裕犯罪论。⒈老聃【春秋】:“常使民无知无欲。”⒉孟子:“菽粟如水火,而民焉有不仁者乎。”(三)、折中董仲舒:“大富则骄,大贫则忧。忧则为盗,骄则为暴。”四、关于综合预防犯罪心理的思想。既重视运用刑法等外部手段,也重视运用道德教化的方式。(外控VS内控)老子、孔子、韩非、商鞅、孟子中国古代的犯罪心理预防的思想归纳为:⒈身教重于言教;⒉重视家庭预防功能、社会交往预防功能以及早期教育的预防功能。⒊重视刑法和教化的心理预防功能。⒋修身自强。第三节西方学者个体犯罪原因论。一、哲学视角的犯罪心理学思想(18世纪)(一)、古希腊⒈德谟克利特(前460年~前370或前356年):贪婪导致犯罪。⒉柏拉图(前427年~前347年):善被恶所控制。⒊亚里士多德(前384年~前322年):邪恶的本性。(二)、中世纪(476年~1453年)⒈莫尔:恶劣的物质生活。⒉康帕内拉:贫富差距。(三)、17世纪霍布斯:性恶论。竞争,猜疑,荣誉。二、刑事法律的视角(18世纪后)。⒈贝卡利亚:需要有易感触的力量来阻止个人专横的心灵,把社会的法律重新沦入古时的混乱之中。这种易感触的力量就是对触犯法律者所规定的刑罚。⒉边沁:追求享乐,贪图安逸。三、犯罪的实证研究。18世纪后半期,对犯罪心理和犯罪行为的研究进入了精神病学的犯罪心理学思想阶段。(一)、生物学因素说。从纯生物性的角度出发来研究犯罪的原因。遗传素质、年龄、性别、生物化学成分的改变。苏格拉底:面相拉里士多德:骨相拉法特:人相学,脸部结构及位置龙勃罗梭:19世纪末“天生犯罪人”的观点。龙勃罗梭认为犯罪人在生理上尤其具有下列特征。⑴头部大小与同一地区的人种迥异⑵面部不对称⑶眼睛有缺陷和异状⑷耳朵的大小不寻常,类似非洲的黑猩猩⑸扭曲、向上或鹰勾的鼻梁⑹肥胖、肿大和突出的嘴唇⑺不正常的齿系⑻额部及颧骨的过度发展。⑼像某些动物的袋装面颊⑽上颚变形,如过大、突起或凹陷⑾下巴退缩、过长、过短或扁平,类似无尾猿⑿众多、早熟、多样的皱纹⒀头发的变形,尤其具有不同性别的发型特色⒁胸膛的肋骨过多或过少及多余的乳头⒂骨盆表征与正常人迥异⒃过长的手臂⒄额外的手指与脚趾⒅脑半球的不平衡。⒈体型说从身体类型探讨犯罪行为的类型。体型说学派的全称是“体格类型犯罪学派”。理论假设:人的生理结构与犯罪有关,又称“新龙勃罗梭学派”。克雷奇默尔的体型说:⑴矮胖型(肥胖型)消化系统良好,呈现肥胖现象,身体圆形,皮肤柔软。性情:全身放松,随遇而安,喜好柔软的事物,和蔼可亲,宽松而仍属外向者。(一般不易犯罪,初犯欺骗,累犯少,易再社会化)⑵斗士型(健壮型)身体的肌肉、骨头及运动器官发达,胸部饱满,躯干、手臂、手腕粗壮。性情:活跃,走路、谈话、姿态独断,行为具有攻击性。(暴力财产犯罪和性犯罪)⑶瘦长型瘦弱的身体,骨骼小,下垂的双肩,脸小、鼻尖、细发、肌肉少,不中看。性情:内向,身体不适,敏感,皮肤不良,容易疲劳,对噪音敏感,从群体中退缩(盗窃罪、诈骗罪累犯较多)⑷畸形(障碍型):身体有缺陷。(性犯罪)两种性格类型:①性格急躁型(矮胖型)偶发犯罪,诈骗罪,易悔恨。②早老年性痴呆(斗士型、瘦长型):犯罪倾向最大,感性需要强烈,理性控制薄弱,易被物欲驱使,分不清是非,易不自觉的陷入犯罪,沉溺于犯罪不能自拔(盗窃、诈骗、暴力犯罪,累加犯罪、惯犯)谢尔顿的体型说(胚胎学观点):⑴内胚叶型(相当于肥胖型),气质上是内脏紧张型。体态臃肿,动作迟缓,较冷漠。⑵中胚叶型(相当于斗士型、健壮型),气质上是身体紧张型,肌肉发达,骨骼坚实。有冒险精神,活跃、好斗,外向,有时很狂暴,最易陷入犯罪。⑶外胚叶型(相当于瘦长型),气质上是头脑紧张型,瘦长,聪明但不善于社交,回避,退缩,易疲倦。⒉遗传说又称遗传决定论学派,该学说认为一个人犯罪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⑴双生子研究。法国精神病学家兰格1929年从德国犯罪生物学研究所获得资料,30对双生子,13对同卵双生子犯罪相关r=0.77,17对异卵双生子犯罪相关r=0.12日本吉益修夫:同卵双生子犯罪一致率为66.7%;异卵双生子犯罪一致率为30.4%⑵染色体说染色体异常时,便容易出现自我控制能力差,易激惹等心理特征,从而实施暴力犯罪和性犯罪者较多。观点:犯罪心理的癖性能在染色体中传递给下一代甚至后几代。雅各布斯:①XYY,身材高大,初犯年龄小,犯案率高于常人6倍②XXY,认知水平不高,易受暗示,顺从被动,易犯盗窃、诈骗罪,犯罪率是常人的4倍。⑶收养子女研究丹麦犯罪学家哈钦斯和梅德尼克的研究表明:生父的遗传基因比养父收养后的环境对养子是否犯罪的影响要大,一个人的亲生父母是否有犯罪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可预测其子女犯罪行为。他们最后认为,生物遗传和环境都有可能对犯罪行为产生实质性的影响。⒊内分泌失调说这种学说认为犯罪行为的发生与内分泌失调有关。外貌、体格、气质、智力均会受到内分泌的影响。⒋物质代谢异常说一个人走向犯罪,与体内物质的高低和平衡与否有关。(二)、精神病理学主张人之所以犯罪,,主要由于其精神缺陷所致。所谓精神缺陷,主要有精神病,病态人格(人格障碍)、低能(精神发育迟滞)以及其他由中毒(麻醉剂、酒精等)所引起的各种精神障碍。⒈低能说戈达德(1866~1957)认为犯罪的主要原因是智力低,犯罪者是天生的低能者。⒉病态人格说认为病态人格与犯罪的关系最密切。按照德国精神病学家施耐德(1887~1967)的定义,病态人格就是人格显著偏离常态,因而使自己烦恼,也引起社会麻烦。(三)、精神分析学的犯罪原因论运用弗洛伊德创建的精神分析学说解释犯罪原因的一种理论⒈古典精神分析学派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古典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力比多”是人一切行为(包括犯罪行为)的原动力。犯罪行为的发生是由于自我对超我的随从减弱,而趋向本我的倾向增强所引起的。⒉后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⑴荣格内外向型学说,认为外向型的人容易犯罪(更强调自我具有独立性)⑵阿德勒:为了追求优越而采取的过度补偿行为。追求优越,但面对现实时又有自卑感,克服自卑(退缩,补偿不足;犯罪:过度补偿)人的犯罪心理形成的过程是:生理缺陷或社会经济地位低下或不良教育影响→自卑感→努力追求→过渡补偿→犯罪①向前看②(求权意识→追求优越)成就动机的表现③人类生来有自卑感。因其对现实的无助、无奈及对自己的失望④客服自卑,追求优越→补偿(得当:克服自卑;不足:退缩、胆小、不敢面对现实;过度:犯罪)⒊新精神分析的观点代表人物:霍尼、弗洛姆和沙利文等重视社会文化、家庭、学校、人际关系对儿童的影响,认为由于来自这些方面的不良影响,容易使青少年出现情绪障碍,从而通过犯罪来求得代偿性满足。⑴美国著名精神病学家、心理学家、少年犯罪研究的著名代表希利和其妻子布朗纳的研究。⑵挫折——攻击假设多拉德的研究(四)、学习理论强调犯罪是后天习得的,⒈法国社会学家塔尔德(1843~1904)的犯罪模仿理论。用模仿来解释犯罪行为的发生。1890年提出三种模仿法则:A距离法则B上至下法则C取代法则⒉班杜拉(1925~)社会学习理论攻击性行为的获得是通过观察模仿,而行为的表现是通过强化(直接、间接)。⑴攻击行为的获得机制攻击性行为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习得的,最重要的学习机制是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learning)①家庭影响②次级文化群的影响③符号示范(symbolmodel)(图像、语言、电视等)⑵攻击行为的启动机制攻击行为的表现与否取决于强化(直接、间接)(五)、犯罪的道德认知理论。皮亚杰、科尔伯格⒈人之所以犯罪,是由于其道德发展水平低造成的。⒉少年犯罪人道德发展迟缓,他们的道德成熟度低于守法少年。⒊道德发展与犯罪类型有关。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前道德判断阶段(5岁前)→他律道德阶段(6~8、9岁)→自律道德阶段(9~11岁以后)(六)、多元犯罪原因论认为犯罪心理的形成和犯罪行为的发生绝非单一的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综合或交互作用的结果。⒈德国李斯特的“二元论”:社会原因&个人原因。⒉英国的伯特1944年列举了170种以上的犯罪因素,归纳为15项(见教材125页)⒊意大利的菲特的”三元论“:人类学因素、社会因素和地理环境因素。⒋美国当代著名犯罪学家杰弗利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生物社会犯罪学理论。他认为犯罪行为的形成,乃是社会因素、生物因素及心理因素交互作用所致。犯罪行为(criminalbehavior,简称B)主要是遗传(生物)因素(gene,简称G)与环境因素(environmental,简称E)交互作用的结果。公式:B=G*E.杰弗利主张研究犯罪现象,必须以科际整合观点,运用于犯罪问题相关的学科予以整合研究。多元犯罪原因论的优点:能全面反映导致犯罪心理形成和犯罪行为发生的各种因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因此,这种理论影响较广。多元犯罪原因论的缺点:未分清本质和非本质、主要和次要因素,甚至以次要的、非本质的、偶然的因素代替主要的、本质的、必然的因素,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复习要点思考题:一、试评国外的犯罪心理成因论(2~3个)二、简述我国古代2~3个有关犯罪的成因论并评价。三、结合案例,分析影响犯罪心理形成的内外因素。第三章暴力犯罪犯罪类型的划分⒈按年龄:少年犯&成年犯。⒉动机:物欲型犯罪、性欲型犯罪、情感型犯罪、信仰型犯罪、综合型犯罪。⒊犯罪经历:初犯、偶犯、惯犯。⒋心理状态标准:故意犯罪、过失犯罪。⒌行为方式:暴力犯罪、智能犯罪。⒍精神状态:常态心理犯罪人、变态心理犯罪人。第一节暴力犯罪的概述一、暴力犯罪的概念与类型(一)、暴力犯罪概念在犯罪学中,一般认为暴力犯罪是指犯罪人故意使用暴力或以暴力相威胁,非法侵害他人人身或财产的犯罪行为。(二)、暴力犯罪类型。⒈按照外延分:⑴广义:只要是以暴力相威胁非法侵害他人人身安全或财产的行为。⑵狭义:造成严重后果的暴力犯罪,类似于恐怖活动、如绑架等。⒉危害的后果严重程度:⑴一般性暴力犯罪:犯罪人只是利用一般的工具或自身造成暴力犯罪。⑵严重性暴力犯罪:用杀伤力较大的工具,手段残忍,造成较大危害的犯罪行为。⒊手段的直接性或间接性:⑴直接暴力犯罪,直接用身体之强对他人或物实施的犯罪。如抢劫、杀人、强奸。⑵间接暴力犯罪,以某种暴力手段同时借助自然、物理之强力达到对人或物的破坏的暴力犯罪。如放火、爆炸、投毒、驾车撞人。⒋法律、犯罪侵害的目的:⑴暴力危害国家安全罪。⑵暴力的方式危害社会公共安全。⑶脑力侵害公民的人身安全。⑷暴力侵害财产安全。⑸暴力妨碍婚姻家庭罪。⑹暴力妨碍社会秩序。二、当前暴力犯罪的特征⒈犯罪成员多系青少年和刑满释放人员。⒉团伙犯罪增多。⒊犯罪行为野蛮,犯罪手段残忍。⒋预谋性增强。⒌犯罪的偶发性和连续性并存及偶发性向连续性转化。⒍因民事纠纷不能得到及时解决而转化为暴力犯罪的增多。⒎日趋智能化。第二节人格:人的自然素质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特征的总和。它体现了个人独特的精神风貌。人格的特征:连贯性、独特性、稳定性。人格的作用:预测作用,可以预测行为。认知系统: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想象、语言。动力系统:需要、动机、情绪。调节系统:人格(气质、性格、能力)、注意、意志、态度。一、危险人格(一)危险人格概念危险人格:是指对他人还有社会具有威胁或危害倾向的一种人格现象。(二)、危险人格的特征⒈人格的动力危险。暴露癖(需要为例)。⒉人格的导向危险。(观念为例)。⒊人格的倾向危险。(兴趣为例:猎杀动物为乐趣→杀人)。⒋人格的指向危险。⒌人格的特征危险。二、反社会人格(一)、反社会人格概念反社会人格(ASPD),属于变态心理学和精神医学的术语,特指在个人行为中普遍存在的无视和侵犯他人权益的模式。一般在15岁左右出现,男性出现的比例为3%,女性为1%。(无责任感、冲动)(悍匪张君、成瑞龙)如果一个人其稳定的行为模式经常与基本的社会规范相悖,并由此给周围人带来困扰、破坏和危害,具有这种行为模式的人就具有反社会人格。200年前毕内尔“缺乏谵妄的躁狂”1835年Pritchard“道德错乱”1888年Koch“精神病态卑劣”1904年Krephn“心理病态人格”1952年心理异常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Ⅰ)“社会病态人格”1968年心理异常的诊断与统计手册(DSM-Ⅱ)“反社会人格”⒈至少现年18岁或以上。⒉15岁开始,对特任权益不尊重或侵犯的广泛模式。⒊有证据显示个案15岁以前有品行疾患的患者,在15岁以前,至少有下列三项不负责任的反社会行为。⑴攻击他人及动物。⑵破坏财产。⑶欺诈或偷窃。⑷严重违反规范。⒋反社会行为的发作不是来自精神分裂症或抑郁症。这类人的心理自画像:张扬和狂妄、从小顽劣、无情无义。(二)、反社会人格的主要特征:⒈超我功能不能发挥,缺乏罪责感。⒉情感欠缺成熟——以自我为中心和具有高度冲动性。⒊反抗权威,无法从错误中吸取教训。⒋无爱人和接纳他人爱的能力,人际关系不良。⒌虚伪多诈,极易剥削人,并使其行为合理化。⒍延迟满足需求的能力差。⒎亲密关系疏远、漠视。(三)、反社会人格特征良知障碍者,后天原因不足。⒈异常表现开始于早年。⒉家庭结构与功能基本正常。⒊缺乏自然情感力,不在乎亲情与家人感受。⒋成年初期即不断预谋犯罪,聪明善谋划。⒌道德白痴,不可教化。⒍18岁以前有重复违法的表现,肆意犯罪不会中断。⒎犯罪具有嚣张和狂妄的表现。(四)、反社会人格的防控对策。⒈及早发现和识别。对这类人的危害预防重点要找出基本现象或规律。⒉建立观察档案。公安机关建立辖区内“反社会人员的监控机制”,辖区警察建立“社区重点关注并追踪人员”的心理档案。考察指标;⑴6~12岁出现破坏和骚扰他人的行为。⑵顽劣且屡教不改,并重复不良行为。⑶家庭不一定残缺,从小生活在父母身边。⑷父母没有犯罪记录,无劣迹,老实本分。⑸父母齐全,家庭生活基本正常。⑹父母对其的教育功能正常。⑺小学的老师教育无效。⑻小学时已经接触过警察,被警察教育过。⑼18岁以前3次以上送去派出所。⑽在所在的地区有不好的名声。⑾16~25岁期间有过犯罪记录,进过劳教所或少管所。三、犯罪人格(一)、犯罪人格的定义犯罪人格(criminalpersonality)不属于医学范畴这是一个犯罪心理学特有的术语,指那种因犯罪心理吞噬了人格的一大部分以至全部的特殊人格。是指一个人在后天早年的社会化缺陷下造成的个人长期与违法生活方式相伴,在一种非正常的社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种较稳定的犯罪倾向和犯罪个性特征。是后天形成,有一个逐渐的过程。情感上有障碍,与犯罪直接相关,可能早年由于生活激变、家庭功能缺失、社会过程缺失、生存危机引起。犯罪是积极主动的,童年期有正常的心理表现,10岁以前生活在情感、物质缺乏的家庭中。40岁后,扰乱行为的几率下降。家庭功能缺失导致在社会化过程中的缺失,早年扶养残缺(有人养,没人教)。未成年时,就有犯罪前科。监狱时间超过10年。(二)、犯罪人格的特征。⒈人生早年心理正常。⒉基本社会化缺失,18岁以前家庭正常功能缺失。⒊青春期有生存性违法。⒋成年后犯罪升级。犯罪类型由简单到复杂。盗窃,强奸,杀,抢劫。⒌犯罪心理不可逆转。⒍动机简单,性质恶劣。(三)、犯罪人格的防控犯罪人格形成的规律:早年不幸→违法→犯罪→处罚→异常的生活方式→严重危害社会⒈犯罪人格的识别。⒉对残缺家庭未成年人的法律保护。(四)、案例作案对象:偏僻地方,安保措施差,家有1~2个女孩,侵害尸体“画像”家庭条件差,离家早,矮小、瘦,无女友、婚姻,体力好。杨某心理画像:聪明、性格内向、蔫犯,没有是非观念,无羞耻感,仇视社会。成长背景:6个兄妹,排行第四,村里最贫困的家庭之一。高一离家出走,父母不知原因,也不管。村里唯一一个上高中的人。早期聪明,喜欢画画,老实,成绩好。四、危险心结(一)、危险心结含义心结是指人在心理历程中经历了某种外部刺激而形成了心理创伤和由此发生的执着于心理创伤的扣结现象。当人的一种心理历程因刺激和特定经历出现了某种心理发展的抑制、偏执、结滞状态,由此出现异于他本人常态的行为表现,甚至出现危害社会的行为,这就是“危险心结”。三种形式:潜意识、认知、情绪。与犯罪人格不同,有危险心结的人有性格缺陷、有情感反应。若有关爱、有沟通、有咨询、可能使人从危险心结中走出来。多为暴力犯罪,表现变态,让人不可思议。危险人格→成长过程危险心结→生活事件。(二)、危险心结的犯罪特征与心理特征。⒈心智和社会性表现正常。犯罪具有目的性、指向性、预谋性、筹划性。⒉成长与生活背景相对稳定。⒊情感活动正常甚至丰富。⒋具有道德判断和知罪能力。⒌犯罪多为令人意外的表现(突出特征)。诱发事件多为人,一旦犯罪,多致对方于死地,作案动机常让人困惑。⒍受过良好教育,聪明,有较好的社会地位。(三)、危险心结的形成。⒈创伤性刺激源。⒉特定经历。(四)、对危险心结的防控措施。⒈普及心理学知识。让人们爱护婴幼儿成长:⑴无子之前,想好是否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宝宝成长。⑵你是否有足够的耐心培养孩子。⑶要知晓孩子的成长阶段及发展任务。⒉心理危机干预和社会支持系统。正常心理过程中断或转折(心理危机)。⒊完善社会冲突调解系统(五)、案例。2005年~2007年辽宁省沈阳市系列锤砸杀人案的主犯高宏伟。生活事件刺激:被吊销律师执照(支使原告做伪证,后原告当庭反悔),原告是中年妇女喔。妻子与其离婚,外语考试失败。复习要点思考题:一、简述暴力犯罪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二、结合案例,比较分析反社会人格、犯罪人格和危险心结的异同。三、试述影响反社会人格、犯罪人格和危险心结形成的因素及应对措施。第四章智能犯罪一、智能犯罪心理概述。(一)、智能犯罪概念根据智能犯罪与暴力犯罪相对而存在的这一前提,广义的智能犯罪是指一切依靠智力而实施的犯罪行为。如诈骗、伪造货币、计算机犯罪等。狭义的智能犯罪是指在现代高科技条件下,行为人借助高科技工具和先进技术,实施的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在理论界,对智能犯罪的定义并未形成一般的认识。(二)、智能犯罪的分类。⒈纯正的智能犯罪和不纯正的智能犯罪。⒉行为性的智能犯罪和结果性的智能犯罪。⒊占有性的智能犯罪和破坏性的智能犯罪。⒋传统的智能犯罪和现代的智能犯罪(犯罪借助的手段不同)。二、现代智能犯罪的类型。(一)、通讯领域中的犯罪。(二)、计算机犯罪。广义的计算机犯罪是指利用计算机为技术工具的犯罪和以计算机为犯罪对象的犯罪的统称。分为:以计算机为工具的犯罪和以计算机为对象的犯罪。(三)、医学与生物学领域的犯罪。三、智能犯罪的成因。主体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是主体外因素起更为突出的作用。(一)、主体因素智能犯罪的动机主要是财产性动机和寻求某种刺激的动机。⒈高自我期待与社会的现实冲突。⒉能力与道德发展的不一致。⒊低投入与高收益的诱惑。(二)、主体外因素⒈科技的进步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不健全⒊社会容忍性四、智能犯罪的特征⒈犯罪主体的高智能,具备专门的知识和技能,目标明确,隐蔽性强。⒉方法高智能,熟练运用高科技技术,手段多样化。⒊犯罪领域的高精尖(金融证券、航空航天)。⒋案件侦破的高难度,具有很强的选择和隐蔽性。⒌大多数为共同犯罪,犯罪过程复杂,须策划分工、内外勾结。五、智能犯罪人的心理特征。(一)、动机特征⒈动机的多样化⑴物欲型动机。是十分突出的动机。有良好的智力背景,现代化的高科技和信息有巨大的经济价值。⑵游戏型动机。青少年,好奇心,无现实感。⑶报复型动机。少数,报复对象多样,窃取数据曝光。⑷信仰型动机。一些具有特殊政治信仰或邪教信仰的人,利用高科技工具实施犯罪行为。⒉不确定型。动机冲突不明显。(二)、认识特征⒈智力水平高⒉思维偏执⒊法律意识薄弱。(三)、情绪情感特征⒈情绪复杂:冷静、自信、高激惹性,容不得他人轻视和挑战。⒉缺乏道德感⑴缺乏对犯罪后果的直接感知,很少进行关于道德的反思,因而体会不到道德的可谴责性。⑵缺乏道德感,或具有错误的道德感。(四)、意志特征。意志具有两极性:①难以抵制经济利益或恶作剧之快感的诱惑②在对技术难题的解决或犯罪行为的实施上,表现出恒心的意志特征,且这一特征十分突出。(五)、性格特征大多具有内向、孤僻的性格特征,对机器油浓厚的兴趣,缺少与现实生活中的人的交往能力,在网络和虚拟世界中翱翔。六、智能犯罪人的行为特征。⒈行为的隐蔽性,成功率高。⑴犯罪侵害的直接目标多是无形的。⑵犯罪行为的实施地与犯罪后果的出现地分离。⒉行为的连续性。⑴行为本身具有连续性。⑵犯罪心理的顽固性。存在侥幸心理,大多数缺乏罪恶感。⒊后果的严重性。⒋手段的多样性。⒌手段的技能(智能)性。⒍手段的欺骗性。⒎行为主体的年轻化。⒏某些犯罪类型以共同作案为主。七、智能犯罪的防范对策。⒈严厉打击,提高法律的威慑力。⒉增强全社会对于智能犯罪严重危害性的认识。⒊强化科技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⒋强化管理意识,规范内部管理制度。⒌加大在犯罪预防与控制工作中的科技含量,实现犯罪控制手段的现代化。复习要点思考题:一、智能犯罪的定义,现代智能犯罪的类型。二、现代智能犯罪的特征。三、现代智能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四、智能犯罪的防范策略。第五章盗窃犯罪一、盗窃犯罪的概述。(一)、盗窃犯罪的定义。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秘密窃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或多次窃取公私财物的行为。典型的自然犯罪(针对于行政犯罪而言的)是财产犯罪,物欲型动机。(二)、盗窃罪的类型。⒈粗略分为:一般盗窃、汽车盗窃、机动车盗窃。⒉按照行窃方式分:扒窃、内窃、侵入盗窃、盗窃保险柜、车辆盗窃等。(三)、盗窃人群的分布特征。⒈年龄:30~40岁居多。⒉教育程度:学历不是很高,以受过中学教育的居多⒊职业分布状况:无业游民居多,技工、体力工作者及非技术员占第二位。(四)、盗窃及团伙的特征⒈职业盗窃以盗窃为职业。⒉有细致的规划。⒊高智商、灵活,善于利用和操纵他人。⒋一旦形成团体,就有共通的黑话(暗语),以便获得团体的认同。⒌收买、贿赂执法人员。⒍在适当的地点,商议和交换情报。⒎对受害者毫无同情心,反社会倾向浓烈。⒏对同伙讲义气、诚实。⒐行窃时保持冷静沉着。⒑强调高超的行窃技术。⒒与其他行业相比,需要获得成人认同。⒓组织即他们的家庭。⒔隐姓埋名,不参与社会活动。(五)、杰出的盗窃犯特征行窃技术高超;声誉高;技术专精化;结局成功。(六)、盗窃犯目标的选择地区选择:①人口多而复杂②易逃脱又不易引起民众反抗二、盗窃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⒈主管需要与客观现实可能的矛盾⒉缺乏羞耻心,道德和法制观念淡薄⒊家庭教育不当⒋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⒌疏于防范、管理存在漏洞⒍销赃渠道畅通。三、盗窃犯的心理特征。⒈认知方面:把物质需要放在首位,认为不易被发现,隐蔽性强。⒉情绪方面:盗窃的初犯恐惧与兴奋并存,大部分盗窃犯情感淡漠、自私自利,对受害人毫无同情心。⒊意志方面:机会型盗窃犯、初犯、偶犯,抑制犯罪冲动的意志力薄弱,并把犯罪原因归咎于被害人。预谋型犯罪人,惯犯,积极实行犯罪的意志力强。⒋个性方面⑴需要与动机:①追去享乐型②积廉财富型③特殊需要型④经济困难型⑤寻求刺激型⑥缓解压力型⑵性格与习惯。性格懒散,好逸恶劳,习惯于靠不劳而获生存,从小就有小偷小魔的习惯。⑶能力。盗窃犯罪人突出表现为盗窃犯罪技能较高。四、行为特征。盗窃犯罪行为共有的特征就是秘密性,该秘密性是相对于被害人而言的,是行为人自认为没有为被害人发觉,对于周围人而言,可能是公开、毫不避讳的。(一)、偷窃犯的行为特征。偷窃犯有预谋型、机会型和冲动型。⒈预谋型犯罪人通常先踩点,选准作案目标,摸清被害人活动规律。⒉机会型犯罪人无明确目标,犯罪行为随时间、空间和作案对象等因素而定。⒊冲动型犯罪人是受某种因素的强烈刺激所诱发,或因某种突发的意外局面导致窘迫处境而临时产生的犯罪决意。(二)、扒窃犯的行为特征扒窃犯通常是根据场所条件、客流多少、警察分布等状况选择作案的。扒窃分子在作案前的表现:①乱窜②尾随③钻挤④试探盗窃犯的目标与选择:⒈物理环境特色。富裕⒉居民的人口特色及行为形态,流动性,经济状况,道德意愿。⒊警察的巡逻、检查情况。复习要点思考题:一、盗窃犯罪的定义。二、盗窃犯罪人的心理和行为特征。三、盗窃犯罪的心理原因。第六章信仰犯罪一、信仰型犯罪概述(一)、信仰犯罪的概念信仰犯罪是指基于对政治、宗教的错误认识或反社会信仰引起的犯罪。信仰是对某种主义、思想、宗教或迷信的极度信服和尊重,并以此作为信念来支配行动。信仰形成的原因:①外界信息②个人心理因素③可以满足人类的高级需要。(二)、信仰犯罪的主要类型⒈危害国家安全犯罪。这主要是因政治信仰引起的一类犯罪行为。⒉恐怖主义犯罪。这是由政治或宗教信仰引起的一类犯罪行为。主要是为了追求某种政治目标。⒊邪教犯罪。这主要是因宗教信仰引起的一类犯罪行为。恐怖主义犯罪和邪教犯罪都具有组织性,可能都具有某种政治目的。邪教犯罪中教主具有绝对的核心地位,是自诩的现世中的“神”,因而普通信众完全是受教主支配的无个体性的一种犯罪工具。⒋封建迷信犯罪。二、邪教犯罪心理邪教犯罪指行为人由于相信某种异端邪说而实施的犯罪行为(群体犯罪)。(一)、邪教犯罪人的心理特点(教主和教徒心理特点)。⒈偏执与错误的认知。看法极端,仇视社会。⒉存在某种人格障碍。教主:自我为中心,自恋性人格,偏执型或妄想型人格,极强的控制欲、权利欲或领袖欲。教徒:①较强的依赖性,或对现实生活中的烦恼习惯采取逃避的方式,或是完美主义者②易受暗示性③以盲从性⒊复合型的犯罪动机。教主满足自己的欲望:贪欲、占有欲。(二)、邪教犯罪人的行为特征。⒈犯罪行为的组织性⒉作案手段的残忍性⒊犯罪行为的牟利性⒋犯罪行为的多样化三、危害国家安全罪(一)危害国家安全罪概述指故意实施的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政权稳定、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制度巩固等国家安全和重大利益的行为。包括组织策划武装叛乱,窃取、买卖国家机密情报等。主要特征:⒈侵犯的同类客体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的安全和重大利益。⒉犯罪客观方面具有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的行为。⒊犯罪主体为自然人。⒋犯罪主观方面为故意。(二)、危害国家安全罪犯罪人的心理特点⒈严重的反社会认知。①认识的片面性②自我中心③思想的反动性⒉强烈的反社会情感。对现实不满,在人际交往中具有隐蔽性。⒊意志特征的两极性。积极的社会性意志薄弱,反社会和危害国家安全行为的意志顽固、坚决。⒋动机的多样性。⑴满足反动的政治需要,主要表现为追求政治野心和权利欲的满足。⑵满足反社会的自我实现的需要。⑶满足报复社会的需要。⑷满足贪婪的物欲。(三)、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人的行为特征。⑴行为实施方式的智能性与暴力性。⑵犯罪行为的集团性。⑶犯罪行为的隐蔽性、狡猾性。⑷犯罪行为的预谋性。⑸犯罪行为的模仿性。学习国内外相似事件的经历。⑹犯罪行为的疯狂性。行为反动,不计后果。(四)、危害国家安全罪和一般暴力犯罪的区别。⒈目的不同:推翻政权≠危害公民财产安全。⒉程度不同:危害国家安全的暴力程度高于一般暴力犯罪。⒊危害性不同:危害国家安全的危害性大。四、信仰犯罪的成因。(一)、主体因素信仰犯罪人主体因素中对其行为起支配地位的是某种反社会信仰。⒈对自我价值不正确的、片面的追求。⒉负面认知的倾向性。⒊不良的人际交往。⒋错误的活动内容。(二)、主体外因素。信仰犯罪人主要是基于对某种社会现实的不满,或某种社会心理的影响而形成犯罪心理。⒈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⒉市场经济的负效应。⒊信仰危机的蔓延。对信仰带有盲目、冲动性。复习要点思考题:一、信仰犯罪的概念。二、信仰型犯罪心理形成的原因。三、试分析邪教犯罪人心理特征。四、试分析危害国家安全犯罪人的心理特征。第七章未成年人犯罪(以年龄来划分)一、少年与少年犯的概念。(一)、少年少年(juvenile)在法律上是指尚未达到法定成年年龄的人,在我国,以年满18岁作为未成年人与成年人之间的年龄界限。(二)、少年犯罪指达到承担刑事责任年龄的少年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触犯刑律的、依法应受处罚的行为。(刑法上是14~18岁)我国未成年人犯罪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⒈未成年人作案成员绝对数成倍增长,犯罪数不断增加。⒉未成年犯罪数占未成年人数的比率(犯罪率)不断增加。⒊未成年人犯罪占刑事作案成员的比例在上升。(三)、我国未成年人犯罪主要有以下特点。⒈最多的犯罪类型为抢夺、抢劫、盗窃、杀人、伤害、强奸等。以“财欲、性欲、表现欲”为主。⒉模仿成人作案,性质趋于严重。犯罪手段的日益成人化。⒊团体犯罪突出。⒋犯罪前主要为农村籍、辍学无业者和学生。⒌低学历者居多。⒍犯罪年龄有降低的趋势。⒎有劣迹者的多。⒏重新犯罪率高。⒐流窜犯罪比较严重。⒑无明确动机的犯罪占一定比例。⒒突发性犯罪的案件居多。⒓作案区域明显。⒔未成年人违法犯罪逐渐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二、未成年人犯罪心理成因(少年年龄特征与犯罪)。(一)、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矛盾。⒈未成年人生理加速发展的表现:⑴外形发生巨变。⑵生理机能的增强。⑶性器官与性机能的发育成熟,第一性征成熟,第二性征出现。⑷内分泌的生长,神经系统迅速发展。⒉未成年人生理发育与心理发展的主要矛盾(心理发展跟不上生理发育):⑴生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