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1冷战与热战P的课件_第1页
第10课-1冷战与热战P的课件_第2页
第10课-1冷战与热战P的课件_第3页
第10课-1冷战与热战P的课件_第4页
第10课-1冷战与热战P的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政治格局的演变一战后:二战后:现在:“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一超多强向多极化趋势发展第三单元两极下的世界

“战时,要保持团结并不太难,因为有一个打败共同敌人的目标,这一点谁都清楚。艰难的工作在战后,那时,各种不同的利害关系往往会使同盟分裂。”——斯大林(1945年2月于雅尔塔)

历史探源:盟友为何成敌人?

拥有原子弹,

拥有1200多万军队,

30艘航空母舰

1000多艘其他战舰近500个军事基地工业生产量占世界2/3

外贸出口额占世界1/3

黄金储备量占世界3/4

美国前总统胡佛说:“目前,我们,只有我们掌握着原子弹,我们能够把自己的政策强加给世界。”

美国经济、政治、军事实力强大,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盟主。美国欲称霸世界。苏军总数达1140万年产作战飞机40,000架驻军欧亚许多地区解放了大片东欧领土扩展了60万平方公里疆土苏联克里姆林宫

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

1945年5月8日,美国驻苏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跳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其实战争才刚刚开始。第10课“冷战”与“热战”课标要求:知道杜鲁门主义、德国分裂、“北约”与“华约”。了解美苏“冷战”对峙局面的形成。一、“冷战”1、什么是“冷战”?

——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提出的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用除直接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手段和敌对行动来遏制共产主义。根本目的:称霸世界“冷战”的背景(1)二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急剧膨胀,成为世界头号资本主义强国。(2)苏联力量逐渐壮大,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美国的称霸野心。(3)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4)二战刚刚结束,人们对战争深恶痛绝,和平成为时代的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主要原因铁幕演说

“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的里雅斯特,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已经降落下来……”。

—温斯顿·丘吉尔

《和平砥柱》——揭开了“冷战”的序幕二战以后,德国及其首都柏林被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实行军事管制。1949年,在美国的策划下,德国西部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联邦德国、西德)。接着,在苏联的支持下,德国东部建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主德国、东德)。1948年底,柏林正式分裂为两个城市。1961年8月12日夜,东德对西柏林边界实行封锁,架设铁丝网。到9月,高约3.5米的水泥石头墙开工建设。到1989年10月,形成全长近154千米的环绕西柏林的围墙。柏林墙是东西方冷战的标志,是美苏冷战对抗的产物。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铁幕”是指:冷战时将欧洲分为两个受不同政治影响区域的界线.丘吉尔“铁幕”演说:揭开了“冷战”的序幕.杜鲁门主义——“冷战”开始的标志也是政治上的表现杜鲁门提出:

1947年,杜鲁门内容:——遏制苏联,称霸世界(实质)影响:

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美苏之间“冷战”开始。它成为美国外交政策的转折点,美国开始进入全球扩张阶段。

1、从1948-1950年,共有16个国家(基本为西欧国家)接受了美国100多亿美元的援助,其中90%是赠予,10%是贷款,因此丘吉尔把“马歇尔计划”称为“人类历史上最慷慨的举动”。

2、美国“政策的目的是恢复世界上行之有效的经济制度,从而使自由制度赖以存在的政治和社会条件能够出现”。——马歇尔

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是不是真的是“慷慨的举动”?它的目的何在?

通过援助西欧促进了经济恢复,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同时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在经济上遏制了苏联。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杜鲁门主义的第一次大规模应用是经济上的表现欧洲复兴计划

图中,英国考文垂的老百姓正在清除战争的废墟。二战后西欧各国普遍衰落。

法国在大战中国土沦亡,生产大幅度下降,1945年初的工业产量不及1938年的一半,全国只有1/3的火车头和1/10的卡车可以使用。英国虽远离欧洲大陆,但在战争中也遭到了法西斯德国飞机和导弹的空袭。德国被分区占领。黄鼠狼给鸡拜年漫画军事上:成立北约时间:

地点:国家:

标志:1949年美国华盛顿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北大西洋公约》的签订时间:地点:国家:标志:1955年波兰华沙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国《华沙条约》的签订。苏联军事上的措施:华约的建立

第四条无论何时任何一缔约国认为缔约国中任何一国领土之完整、政治独立或安全遭受威胁,各缔约国应共同协商。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1949年《北大西洋公约》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利,个别地或通过其他缔约国的协议,以一切它认为必要的方式,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1955年《华沙条约》都存在明显的军事集团性质,为后来的局部“热战”埋下了伏笔两个条约有何共同点?苏联波兰民德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匈牙利捷克斯洛伐克联邦德国奥地利瑞士瑞典芬兰法国意大利土耳其西班牙希腊丹麦英国冰岛挪威荷兰比利时葡萄牙爱尔兰阿尔巴尼亚中立国北约成员国华约成员国北约成员国还包括美国和加拿大

1949年8月,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成立。

1955年,华沙条约组织(华约)成立。性质:军事政治集团。“北约”和“华约”两极格局的形成: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北约华约对峙美国苏联1.美苏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2.北约和华约的建立,标志着以

为首的两大

集团的对峙局面的形成,从而使美苏间的“冷战”带有明显的

对抗色彩。

美苏军事政治军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的建立。项目表现重大作用政治经济军事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标志着美苏冷战开始实施马歇尔计划稳定和复兴了欧洲经济,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建立北约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正式形成4、冷战的表现二、美苏争霸第一阶段(五六十年代)第二阶段(七十年代)第三阶段(八十年代)古巴导弹危机

该漫画出自1962年的一份美国报纸,图中,赫鲁晓夫同肯尼迪正在扳手腕,他们的屁股下面各自坐着对方的核弹头,左手都在准备按下核弹按钮。赫鲁晓夫肯尼迪扳手腕反映美苏什么态势?优势在哪一方?反映美苏争霸的态势,优势在美方飞机拍摄到的苏联运送导弹的船只,这些导弹被大胆地成排放在甲板上

在纽约,一群青年人狂喊:“与其让俄国人的原子弹来轰击,不如自己毁灭算了!”在莫斯科,几名女大学生躲在宿舍内相拥哭嚎,等待末日的到来。在哈瓦那,天空中的每一个黑影、声响都令市民心惊肉跳。上述情景反映的历史事件是古巴导弹危机②70年代。(苏优、美劣)美国从越南撤军。苏联于1979年12月占领阿富汗。③80年代。(两败俱伤)1989年苏联从阿富汗撤军;美国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⑵美苏争霸的影响:美苏的霸权主义政策,给两国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也给世界的和平与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危害。1.美苏冷战的影响:

2.美苏冷战的启示:

3.冷战政策对世界格局的影响:随着美国冷战政策的提出,苏联也采取了一系列针锋相对的措施与之对抗(1955年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导致了世界美苏对抗的两极格局的形成。美苏冷战威胁了世界的和平与安全,使世界局势紧张,但美苏之间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我们要坚决反对霸权主义;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要珍惜和平,反对战争。归纳“冷战”的有关信息:序幕开始标志发展结束冷战:时间:1946年1947年1947年1991年事件:马歇尔计划铁幕演说杜鲁门主义苏东剧变,华约解体北约的建立(1949年)对抗华约的建立(1955年)政治经济军事1991年,苏联解体,美苏“两极格局”随之结束。两极格局随之结束冷战结束局部热战

美国在重点争夺欧洲的同时,也积极在亚太地区扩张势力。侵朝战争侵越战争三、局部热战苏联出兵阿富汗背景序幕表现资本主义(美)和社会主义(苏)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政治上:杜鲁门主义经济上:马歇尔计划军事上:北约组织的建立

“冷战]与热战目的遏制共产主义(苏联),称霸世界丘吉尔“铁幕”演说侵朝战争苏联出兵阿富汗侵越战争1.二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冷战”政策。“冷战”政策的内容不包括A.封锁与遏制 B.稳定资本主义 C.遏制共产主义 D.发动战争2.英国首相邱吉尔,在1946年访问美国时,最先发出了冷战信号“从波罗的海的什切青到亚得里亚海边的里亚斯特……”.该“信号”被称之为A.杜鲁门主义 B.欧洲复兴计划 C.铁幕演说 D.慕尼黑阴谋.3.关于马歇尔计划,时任美国总统特别顾问的克利福德曾说过,“我们担心的不是市场,而是预防苏联扩大其控制范围”。据此可知,美国推行该计划的最终目的在于A.经济援助 B.称霸世界 C.造福各国 D.追求互利DCB走进中考:4.下面两幅漫画均反映了二战后的欧洲局势。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A.图1宣传了马歇尔计划对两欧国家的重要性B.图1揭露了美国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控制两欧C.图2中斯大林的“阻止”导致了欧洲联盟的建立D.图2中斯大林的“阻止”使美苏由冷战走向军事冲突A5.下列图片中属于冷战表现的是①②③④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6.右图漫画形象直观地反映了美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推行的“马歇尔计划”,其中被“夹板”扶持的“小树”代表的是

A.拉美国家 B.东欧国家C.西欧国家 D.前苏联AC7.2016年3月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古巴时表示,他跨越历史和意识形态的阻隔、伤痛与分离的藩篱来到古巴,意在埋葬美洲大陆最后一丝“冷战残余”。对奥巴马所说的“冷战”认识错误的是A.带有浓厚的大国强权色彩 B.尽量避免直接的军事对抗C.是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纷争D.对国际关系产生重大影响8.有研究说,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某个国家“正处于拿破仑战争结束时英国的地位,它掌握了全世界财富的大约50%”。该国家是A.苏联 B.美国 C.中国 D.英国CB8.观察左图,结合“二战”后初期的有关史实回答:(1)你认为,画面中的“医生”和“病人”分别指代什么?(2)“医生”开的是什么“药方”?(3)“药方”的作用是什么?‘‘医生”指代马歇尔;“病人”指代“二战”后的西欧。

马歇尔计划(或欧洲复兴计划)。

复兴欧洲经济,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遏制苏联,称霸世界9.材料一: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实力在资本主义世界中占压倒的优势,在军事上,美国除拥有庞大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