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领导思想概述(-)课件_第1页
东方领导思想概述(-)课件_第2页
东方领导思想概述(-)课件_第3页
东方领导思想概述(-)课件_第4页
东方领导思想概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东方领导思想

[学习目的]*认识东方领导思想的起源

*了解东方领导思想的演化与发展

*掌握东方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与世界影响第2章东方领导思想

[学习目的]2.1东方领导思想的起源在夏商西周时期,东方领导思想便已经萌芽,如神权王佑的统治思想、《易经》的变易领导思想,尤其是以周公为代表的“敬德、保民、慎罚、用贤”的领导思想更是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2.1东方领导思想的起源在夏商西周时期,东方2.1.1东方领导思想萌芽——夏商西周时期△神佑王权的统治思想△周公的德政思想△《易经》的领导思想西周选拔官吏的素质标准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2.1.1东方领导思想萌芽——夏商西周时期△神佑王权的统治(一)神佑王权的统治思想夏朝的开国之君禹死后,其子启杀死伯益,继承王位。有扈式的反抗遭到启的镇压。启在出征誓词中说:“有扈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令予唯恭行天之罚。”商王编造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表明商王君临天下,代表的是上天的旨意。西周的国王称为“天子”,即天帝的嫡长子,其统治地位和统治权威不可动摇,最终完成了神权与王权的合一。

(一)神佑王权的统治思想夏朝的开国之君禹死后,其子启杀死伯益(二)周公的德政思想思想界、史学界公认周公乃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开山鼻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便是周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有学者认为周公乃中国第一大儒。

周公的领导思想集中载于《尚书·周书》,其主要领导思想为敬德、保民、慎罚、用贤。

(二)周公的德政思想思想界、史学界公认周公乃中国(三)《易经》的领导思想

《汉书·艺文志》认为,人文始祖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始称《易经》。易学专家普遍认为,“易”包括三个含义:变易、简易、不易。《易经》的主要领导思想有日新、生生、变易、时中。

(三)《易经》的领导思想《汉书·艺文志》认为,2.1.2东方领导思想集大成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仁政”△墨家的“兼爱”△法家的“法术势”△兵家的“奇正”△纵横家的“智谋”领导魅力的修炼正、严、慎的修炼达、诚、忍的修炼学识、见识和胆识的修炼主见、创见和远见的修炼毅力、魄力和能力的修炼勤、道、效的修炼2.1.2东方领导思想集大成

道家领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以道为核心的哲学观,道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的本质是“无”,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家的主要代表著作是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和庄子所著的《庄子》。

老子的领导思想可以概括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相反相成”,“以柔克刚”。庄子的领导思想体现了最高层次的领导境界,如人地关系、人伦关系的和谐论,逍遥清静的无为论。(一)道家“无为而治”的领导思想道家领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以道为核心的哲学观,道家(二)儒家的仁政思想儒学是一门经世哲学,其主要代表著作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就是朱熹指称的“四书”。孔子:仁学礼治、任人唯贤与中庸之道;孟子:仁政、民本、重义轻利荀子:礼法并重、尚贤使能。

(二)儒家的仁政思想儒学是一门经世哲学,其主要(三)墨家“兼爱”的领导思想墨家是战国初期的思想流派,是儒家的反对派。其分前后墨家,但总体上讲,墨家的思想还是以墨子为主流。墨子的主要领导思想有兼爱、尚贤、尚同。

(三)墨家“兼爱”的领导思想墨家是战国初期的思想(四)法家“法术势”的领导思想法家前期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邓析、李悝,战国时期的吴起、商鞅等,后期有战国时期的韩非、李斯等。商鞅是前期的代表,而韩非则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商鞅的主要领导思想有强力论、法治论。韩非子的主要领导思想有以法治国、以术御下、以势立威。(四)法家“法术势”的领导思想法家前期的代表人物(五)兵家的奇正领导思想兵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春秋时期的孙武、姜尚等,战国时期的吴起、孙膑等。主要著作有《孙子兵法》、《六韬》、《吴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其中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最著名,影响最大。

《孙子兵法》的主要领导思想有——①“经之以五事”(道、天、地、将、法)。②重战、慎战、备战。③“未战而庙算”。④奇正领导。⑤“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五)兵家的奇正领导思想兵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春(六)纵横家的智谋思想纵横家是战国后期的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等,代表著作是《战国策》。

纵横家的主要领导思想有:①礼与时变②察能授官③民本君末④珍策重智提拔干部要道德鉴定书(六)纵横家的智谋思想纵横家是战国后期的思想流派,代2.2东方领导思想的演化与发展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再到近现代,历时2200余年。其间,主要是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主义统治,以儒、法、道三家为主的各学派不断融合。汉代以儒家为主体,魏晋时期“自然无为”思想突出,隋唐时期重又回归以儒学为核心的领导思想,宋元明(中叶)时期程朱理学兴盛,明中叶以来争取民主、反对专制的呼声愈发强烈,但明清时期依然实行专制,直到现代民主才成为东方领导思想的主流。2.2东方领导思想的演化与发展从公元前22.2.1秦汉大一统到鸦片战争时期▲秦汉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时期▲明清时期2.2.1秦汉大一统到鸦片战争时期▲秦汉时期(一)秦汉时期的领导思想这一时期的主要统治或领导思想有:△秦始皇、李斯的皇权专制思想△刘邦、刘彻的统治思想△汉初的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因循)△《淮南子》的无为思想△董仲舒的德化主义△司马迁“因循为用”的治政方略。广5年渎职案,损失55亿(一)秦汉时期的领导思想这一时期的主要统治或领导思想有:广5(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领导思想

曹操的“唯才是举”的领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突出方面,即领导谋略和领导用人。其领导思想主要见于《曹操集》与《三国志·魏志·武帝记》。

诸葛亮的领导思想主要是任人唯贤和法主德辅。其领导思想兼具儒法道,主要见于《诸葛亮集》。

刘劭的《人物志》吸收儒、道、阴阳、墨等各家人才思想的观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思想体系,其中的人才分类对领导者而言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领导思想曹操的“唯才刘劭《人物志》的12种人才类型

1.清节家——道德高尚,应授“师氏之任”,从事辅导君主、掌理德政工作;2.法家——擅长法制,督责各方,应授“司寇之任”,掌管刑法;3.术家——策谋奇妙,有治难之才,应授“三孤之任”,担任智囊;4.国体——三才皆备,应授“三公之任”,位于九卿之上,经国论道;5.器能——三才兼有,但不纯备,可授“冢宰之任”,位于众卿之首,统领百官;6.臧否——善辩是非,有司察之能,宜任“师氏之左”,协助师氏纠察风化;刘劭《人物志》的12种人才类型1.清节家——道德高尚,应7.伎俩——心灵手巧,精通工艺,应授“司空之任”,负责工程技术;8.智意——富智慧,有见识,宜任“冢宰之左”,协助冢宰协调内政外交;9.文章——擅长属文著述,宜充“国史之任”,负责撰写历史文献;10.儒学——掌握圣贤思想,宜充“安民之任”,施行德政教化;11.口辩——能言善辩,应答得宜,宜充“行人之任”,负责迎来送往、接待宾客;12.雄杰——勇武过人,有胆略,宜充“将帅之任”,负责统军作战。刘劭《人物志》的12种人才类型7.伎俩——心灵手巧,精通工艺,应授“司空之任”,负责工程技(三)隋唐宋时期的领导思想

隋文帝的言论事迹主要载于《隋书》。他的主要领导思想可概括为:一是改革行政制度。二是吸纳优秀人才。三是德法并重,法制宽缓。四是崇尚节俭,严戒奢侈。

唐太宗的领导思想可概括为:重民、重才、纳谏、共治。唐太宗力倡君舟民水的主张,遵奉和实践儒家的民本主义。

武则天著有《臣轨》一书,记载治国用人的领导思想。武则天的领导思想主要有重贤重智,达道明权,君臣同体,无为而治。

朱熹的领导思想集中体现在以礼治国,以德修己,仁政爱民。朱熹认为:“德又礼之本也。”

(三)隋唐宋时期的领导思想隋文帝的言论事迹主要载(四)明清时期的领导思想

朱元璋的统治、领导思想是严于治吏,明于用贤,宽以养民,外儒内法。

康熙的领导思想主要有以德为本,任人唯贤,好学敏求,勤于政事。

顾炎武主张舆论监督,提出了著名的“分权众治”的政治主张。他强调治天下,则必须改“独治”为“众治”,从集权到分权。(四)明清时期的领导思想朱元璋的统治、领导思想是2.2.2近现代东方领导思想2.2.2近现代东方领导思想(一)近代洋务派的领导思想近代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近代洋务派的政治原则。

曾国藩的领导思想颇复杂,既服膺程朱理学,又兼有儒道法等各家之长,著有《曾文正公全集》。他的领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①以礼为治,王霸并用。②识才有术,用人有方。③俭朴以养廉,勤劳以尽职。

李鸿章、左宗棠的领导思想,主要是用人最是急务,不拘常例育人才,鄙薄资历识真才。

(一)近代洋务派的领导思想近代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二)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导思想

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其中,代表性的领导思想是郑观应的议会政治论,康有为的维新大同思想。

郑观应的议会政治论:中国近代史上全面宣传西方议会政治的第一人,他反对“有治人而后有治法”,主张“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康有为的维新大同思想:康有为构建了一个“世界大同”的图景,他将儒家的“天下为公”、“大同”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达尔文的进化论,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整合而统一起来,形成了他的带有空想色彩的“大同”思想。(二)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导思想近代资产阶级维(三)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思想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是指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的民主革命斗争,其代表人物有孙中山、章太炎、黄兴等。孙中山等人突破了维新派君主立宪的藩篱,吸收了西方的民主主义,开拓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孙中山的领导思想以三民主义为主线,尤以民权主义为核心。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批评西方代议制,主张直接民权。

(三)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思想近代资产阶级(四)毛泽东领导思想

毛泽东的主要领导思想集中于《毛泽东选集》(五卷本)中。毛泽东的主要领导思想有:①大权独揽,小权分散。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创建了“民主集中制”原则。③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毛泽东领导思想毛泽东的主要领导思想集中于《(五)近现代中国企业家的

代表性领导经营思想

胡雪岩的“戒欺”

清代驰名全国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办了胡庆余堂。1878年(光绪四年)胡氏亲手为胡庆余堂立下一块“戒欺”匾。

李嘉诚的“诚信”

亚洲首富李嘉诚做生意始终恪守的一条原则就是“讲诚信”,他说:“有些生意,给多少钱我都不赚;如果仅仅因为钱而损害声誉,我决不去做!”(五)近现代中国企业家的

代表性领导2.3东方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影响2.3东方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影响2.3.1东方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无为主义领导——治大国,若烹小鲜中庸主义领导——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和谐主义领导——和则生,和则兴,和则强

人本主义领导——仁者爱人奇正主义领导——神龙见首不见尾

2.3.1东方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一)无为主义领导企业领导学中最高境界的领导或许是无为而治抑或太极管理,正如老子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家的“无为而治”:“守静、贵无、重柔、用反”。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主张“齐物论”和“道法自然”,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一体,无是无非。庄子认为天道犹如“大块呓气”的交响乐,瞬息万变,充满天地。《周易·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一)无为主义领导企业领导学中最高境界的领导或(二)中庸主义领导中庸的哲学思想是儒家认识天命、天性的本体论与制定封建社会道德规则,以及社会和人的行为规范的认识论和体用合一的方法论。中庸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历史的实践证明:中庸是经国治世和治民的大道。

《中庸》首篇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中庸之理是儒家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维护社会的道德规范,主要表现在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德。

(二)中庸主义领导中庸的哲学思想是儒家认识天命、(三)和谐主义领导西周太史伯提出了“和”与“同”两个不同的范畴。他为郑桓公分析天下大势时论道:“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又多表述为“中”以及“中庸”、“中和”、“中道”等概念。实现“和”的理想,最根本的途径是“持中”。白沙集团总监沈力平对“和牌”的“和”字与商标背景图案“两个交叉的圆”的阐释可谓深刻。中国字为象形字,所谓字如画,中国书法有时看起来就是画。把古代的“和”字当成一幅画的话,整个画面像一个人在树下或田边吹乐看书,这个境界就是和。(三)和谐主义领导西周太史伯提出了“和”与“同(四)人本主义领导儒家的“君以民为本”,“民贵君轻论”是这一思想的典型代表。人本思想包括的内容主要有:①信任;②富民;③教化。人本主义领导强调领导者要有一种“恕道”。人本思想的一个重要的理念就是重视人才,善于发现、培养和使用人才。人本思想包括一系列用人的原理、原则和方式,主要表现为:①提倡为政在人;②重视选贤任能,知人善任。

(四)人本主义领导儒家的“君以民为本”,“民贵君(五)奇正主义领导《孙子兵法》的一个用兵原则就是“奇正”原则。《孙子兵法·兵势篇》云:“三军之众,可使必受敌而无败者,奇正是也”。奇正原则可以引申为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这种辩证关系是奇正原则的精髓。奇正原则的辩证关系主要表现为奇正相依,合理配置;奇正相生,因时制宜;奇正相异,以奇取胜。

(五)奇正主义领导《孙子兵法》的一个用兵原则就是二、东方领导思想的世界性影响东方领导思想对亚洲国家的影响

东方领导思想对欧美国家的影响2.3.2东方领导思想的世界性影响二、东方领导思想的世界性影响东方领导思想对亚洲国家的影响2(一)东方领导思想对亚洲国家的影响日本企业之父涩泽荣一经营思想的核心就是“《论语》+算盘”。

松下幸之助的经营智慧:一是“集中智慧的全员经营”;二是“造物先造人”;三是“制度是静的,沟通是活的”。

吉田经营的奥妙在于他的“善的循环”。他说:“积50年之经验,就是奉行了善的循环哲学。”所谓“善的循环”,吉田解释说:“我一贯主张办企业一定要赚钱,多多益善,但是利润不能独吞。我们将利润分成三份,1/3是以质量较好的产品以及低廉的价格交给消费者;1/3交给销售我们产品的经销商和代理商;1/3用在自己的工厂。”

(一)东方领导思想对亚洲国家的影响日本企业之父(二)东方领导思想对欧美国家的影响西方的管理学者发现了东方的文化所形成的管理思想,在管理的过程中对研究不确定、不清楚、不完美情形下的管理行为有着不同凡响的功用,在战略管理中对研究太极管理、中庸管理、人本管理等等先进领导思想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东方领导思想对欧美国家的影响西方的管理学者问题及讨论

1、如何认识“中国第一大儒”周公的“敬德保民”的德政思想?2、《易经》被称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活水”,你是如何理解《易经》关于“易”的三个层次?其当代企业领导价值是什么?3、老子“无为而治”领导思想对现代企业领导有何借鉴价值?4、阅读刘劭的《人物志》,谈谈人才的培养与使用?5、东方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有哪些?怎么样认识及应用?6、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东方领导思想的世界性影响?

问题及讨论1、如何认识“中国第一大儒”周公的“敬德保民”的第2章东方领导思想

[学习目的]*认识东方领导思想的起源

*了解东方领导思想的演化与发展

*掌握东方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与世界影响第2章东方领导思想

[学习目的]2.1东方领导思想的起源在夏商西周时期,东方领导思想便已经萌芽,如神权王佑的统治思想、《易经》的变易领导思想,尤其是以周公为代表的“敬德、保民、慎罚、用贤”的领导思想更是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思想的形成奠定了深厚的思想基础。

2.1东方领导思想的起源在夏商西周时期,东方2.1.1东方领导思想萌芽——夏商西周时期△神佑王权的统治思想△周公的德政思想△《易经》的领导思想西周选拔官吏的素质标准六德:知、仁、圣、义、中、和六行:孝、友、睦、姻、任、恤六艺:礼、乐、射、御、书、数2.1.1东方领导思想萌芽——夏商西周时期△神佑王权的统治(一)神佑王权的统治思想夏朝的开国之君禹死后,其子启杀死伯益,继承王位。有扈式的反抗遭到启的镇压。启在出征誓词中说:“有扈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令予唯恭行天之罚。”商王编造的“天命玄鸟,降而生商”的神话,表明商王君临天下,代表的是上天的旨意。西周的国王称为“天子”,即天帝的嫡长子,其统治地位和统治权威不可动摇,最终完成了神权与王权的合一。

(一)神佑王权的统治思想夏朝的开国之君禹死后,其子启杀死伯益(二)周公的德政思想思想界、史学界公认周公乃中国古代领导思想的开山鼻祖,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便是周公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因此,有学者认为周公乃中国第一大儒。

周公的领导思想集中载于《尚书·周书》,其主要领导思想为敬德、保民、慎罚、用贤。

(二)周公的德政思想思想界、史学界公认周公乃中国(三)《易经》的领导思想

《汉书·艺文志》认为,人文始祖伏羲画八卦,周文王演为六十四卦,并作卦辞和爻辞,始称《易经》。易学专家普遍认为,“易”包括三个含义:变易、简易、不易。《易经》的主要领导思想有日新、生生、变易、时中。

(三)《易经》的领导思想《汉书·艺文志》认为,2.1.2东方领导思想集大成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的“无为而治”△儒家的“仁政”△墨家的“兼爱”△法家的“法术势”△兵家的“奇正”△纵横家的“智谋”领导魅力的修炼正、严、慎的修炼达、诚、忍的修炼学识、见识和胆识的修炼主见、创见和远见的修炼毅力、魄力和能力的修炼勤、道、效的修炼2.1.2东方领导思想集大成

道家领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以道为核心的哲学观,道家认为,道是世界的本原,道的本质是“无”,主张“道法自然”、“无为而治”。道家的主要代表著作是老子所著的《道德经》和庄子所著的《庄子》。

老子的领导思想可以概括为“道法自然”,“无为而治”,“相反相成”,“以柔克刚”。庄子的领导思想体现了最高层次的领导境界,如人地关系、人伦关系的和谐论,逍遥清静的无为论。(一)道家“无为而治”的领导思想道家领导思想的理论基础是以道为核心的哲学观,道家(二)儒家的仁政思想儒学是一门经世哲学,其主要代表著作是《论语》、《大学》、《中庸》、《孟子》,这就是朱熹指称的“四书”。孔子:仁学礼治、任人唯贤与中庸之道;孟子:仁政、民本、重义轻利荀子:礼法并重、尚贤使能。

(二)儒家的仁政思想儒学是一门经世哲学,其主要(三)墨家“兼爱”的领导思想墨家是战国初期的思想流派,是儒家的反对派。其分前后墨家,但总体上讲,墨家的思想还是以墨子为主流。墨子的主要领导思想有兼爱、尚贤、尚同。

(三)墨家“兼爱”的领导思想墨家是战国初期的思想(四)法家“法术势”的领导思想法家前期的代表人物有春秋时期的管仲、子产、邓析、李悝,战国时期的吴起、商鞅等,后期有战国时期的韩非、李斯等。商鞅是前期的代表,而韩非则是法家的集大成者。

商鞅的主要领导思想有强力论、法治论。韩非子的主要领导思想有以法治国、以术御下、以势立威。(四)法家“法术势”的领导思想法家前期的代表人物(五)兵家的奇正领导思想兵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春秋时期的孙武、姜尚等,战国时期的吴起、孙膑等。主要著作有《孙子兵法》、《六韬》、《吴子兵法》、《孙膑兵法》等。其中孙武所著《孙子兵法》最著名,影响最大。

《孙子兵法》的主要领导思想有——①“经之以五事”(道、天、地、将、法)。②重战、慎战、备战。③“未战而庙算”。④奇正领导。⑤“令之以文,齐之以武”。

(五)兵家的奇正领导思想兵家的代表人物主要有春(六)纵横家的智谋思想纵横家是战国后期的思想流派,代表人物有苏秦、张仪等,代表著作是《战国策》。

纵横家的主要领导思想有:①礼与时变②察能授官③民本君末④珍策重智提拔干部要道德鉴定书(六)纵横家的智谋思想纵横家是战国后期的思想流派,代2.2东方领导思想的演化与发展

从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中国,到三国魏晋南北朝、隋唐宋、明清,再到近现代,历时2200余年。其间,主要是高度集权的君主专制主义统治,以儒、法、道三家为主的各学派不断融合。汉代以儒家为主体,魏晋时期“自然无为”思想突出,隋唐时期重又回归以儒学为核心的领导思想,宋元明(中叶)时期程朱理学兴盛,明中叶以来争取民主、反对专制的呼声愈发强烈,但明清时期依然实行专制,直到现代民主才成为东方领导思想的主流。2.2东方领导思想的演化与发展从公元前22.2.1秦汉大一统到鸦片战争时期▲秦汉时期▲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隋唐宋时期▲明清时期2.2.1秦汉大一统到鸦片战争时期▲秦汉时期(一)秦汉时期的领导思想这一时期的主要统治或领导思想有:△秦始皇、李斯的皇权专制思想△刘邦、刘彻的统治思想△汉初的黄老之学(无为而治,因循)△《淮南子》的无为思想△董仲舒的德化主义△司马迁“因循为用”的治政方略。广5年渎职案,损失55亿(一)秦汉时期的领导思想这一时期的主要统治或领导思想有:广5(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领导思想

曹操的“唯才是举”的领导思想,主要体现在两个突出方面,即领导谋略和领导用人。其领导思想主要见于《曹操集》与《三国志·魏志·武帝记》。

诸葛亮的领导思想主要是任人唯贤和法主德辅。其领导思想兼具儒法道,主要见于《诸葛亮集》。

刘劭的《人物志》吸收儒、道、阴阳、墨等各家人才思想的观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思想体系,其中的人才分类对领导者而言具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二)三国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领导思想曹操的“唯才刘劭《人物志》的12种人才类型

1.清节家——道德高尚,应授“师氏之任”,从事辅导君主、掌理德政工作;2.法家——擅长法制,督责各方,应授“司寇之任”,掌管刑法;3.术家——策谋奇妙,有治难之才,应授“三孤之任”,担任智囊;4.国体——三才皆备,应授“三公之任”,位于九卿之上,经国论道;5.器能——三才兼有,但不纯备,可授“冢宰之任”,位于众卿之首,统领百官;6.臧否——善辩是非,有司察之能,宜任“师氏之左”,协助师氏纠察风化;刘劭《人物志》的12种人才类型1.清节家——道德高尚,应7.伎俩——心灵手巧,精通工艺,应授“司空之任”,负责工程技术;8.智意——富智慧,有见识,宜任“冢宰之左”,协助冢宰协调内政外交;9.文章——擅长属文著述,宜充“国史之任”,负责撰写历史文献;10.儒学——掌握圣贤思想,宜充“安民之任”,施行德政教化;11.口辩——能言善辩,应答得宜,宜充“行人之任”,负责迎来送往、接待宾客;12.雄杰——勇武过人,有胆略,宜充“将帅之任”,负责统军作战。刘劭《人物志》的12种人才类型7.伎俩——心灵手巧,精通工艺,应授“司空之任”,负责工程技(三)隋唐宋时期的领导思想

隋文帝的言论事迹主要载于《隋书》。他的主要领导思想可概括为:一是改革行政制度。二是吸纳优秀人才。三是德法并重,法制宽缓。四是崇尚节俭,严戒奢侈。

唐太宗的领导思想可概括为:重民、重才、纳谏、共治。唐太宗力倡君舟民水的主张,遵奉和实践儒家的民本主义。

武则天著有《臣轨》一书,记载治国用人的领导思想。武则天的领导思想主要有重贤重智,达道明权,君臣同体,无为而治。

朱熹的领导思想集中体现在以礼治国,以德修己,仁政爱民。朱熹认为:“德又礼之本也。”

(三)隋唐宋时期的领导思想隋文帝的言论事迹主要载(四)明清时期的领导思想

朱元璋的统治、领导思想是严于治吏,明于用贤,宽以养民,外儒内法。

康熙的领导思想主要有以德为本,任人唯贤,好学敏求,勤于政事。

顾炎武主张舆论监督,提出了著名的“分权众治”的政治主张。他强调治天下,则必须改“独治”为“众治”,从集权到分权。(四)明清时期的领导思想朱元璋的统治、领导思想是2.2.2近现代东方领导思想2.2.2近现代东方领导思想(一)近代洋务派的领导思想近代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曾国藩、左宗棠、李鸿章等,“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近代洋务派的政治原则。

曾国藩的领导思想颇复杂,既服膺程朱理学,又兼有儒道法等各家之长,著有《曾文正公全集》。他的领导思想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①以礼为治,王霸并用。②识才有术,用人有方。③俭朴以养廉,勤劳以尽职。

李鸿章、左宗棠的领导思想,主要是用人最是急务,不拘常例育人才,鄙薄资历识真才。

(一)近代洋务派的领导思想近代洋务派主要代表人物(二)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导思想

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有王韬、郑观应、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等。其中,代表性的领导思想是郑观应的议会政治论,康有为的维新大同思想。

郑观应的议会政治论:中国近代史上全面宣传西方议会政治的第一人,他反对“有治人而后有治法”,主张“有治法而后有治人”。

康有为的维新大同思想:康有为构建了一个“世界大同”的图景,他将儒家的“天下为公”、“大同”思想,墨家的“兼爱”思想,佛教的“众生平等”思想,达尔文的进化论,卢梭的天赋人权论,傅立叶的空想社会主义整合而统一起来,形成了他的带有空想色彩的“大同”思想。(二)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领导思想近代资产阶级维(三)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思想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是指从十九世纪九十年代开始进行的民主革命斗争,其代表人物有孙中山、章太炎、黄兴等。孙中山等人突破了维新派君主立宪的藩篱,吸收了西方的民主主义,开拓了民主革命的新阶段。

孙中山的领导思想以三民主义为主线,尤以民权主义为核心。孙中山反对封建专制,批评西方代议制,主张直接民权。

(三)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领导思想近代资产阶级(四)毛泽东领导思想

毛泽东的主要领导思想集中于《毛泽东选集》(五卷本)中。毛泽东的主要领导思想有:①大权独揽,小权分散。②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创建了“民主集中制”原则。③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四)毛泽东领导思想毛泽东的主要领导思想集中于《(五)近现代中国企业家的

代表性领导经营思想

胡雪岩的“戒欺”

清代驰名全国的红顶商人胡雪岩创办了胡庆余堂。1878年(光绪四年)胡氏亲手为胡庆余堂立下一块“戒欺”匾。

李嘉诚的“诚信”

亚洲首富李嘉诚做生意始终恪守的一条原则就是“讲诚信”,他说:“有些生意,给多少钱我都不赚;如果仅仅因为钱而损害声誉,我决不去做!”(五)近现代中国企业家的

代表性领导2.3东方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影响2.3东方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及其影响2.3.1东方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无为主义领导——治大国,若烹小鲜中庸主义领导——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

和谐主义领导——和则生,和则兴,和则强

人本主义领导——仁者爱人奇正主义领导——神龙见首不见尾

2.3.1东方领导思想的主要流派(一)无为主义领导企业领导学中最高境界的领导或许是无为而治抑或太极管理,正如老子所言:“治大国,若烹小鲜”。道家的“无为而治”:“守静、贵无、重柔、用反”。道家的政治思想是无为而治,主张“齐物论”和“道法自然”,认为从“道”的观点来看,万物一体,无是无非。庄子认为天道犹如“大块呓气”的交响乐,瞬息万变,充满天地。《周易·系辞上》云:“一阴一阳之谓道”,“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一)无为主义领导企业领导学中最高境界的领导或(二)中庸主义领导中庸的哲学思想是儒家认识天命、天性的本体论与制定封建社会道德规则,以及社会和人的行为规范的认识论和体用合一的方法论。中庸思想对后世的影响极其深远。历史的实践证明:中庸是经国治世和治民的大道。

《中庸》首篇指出“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正理”。中庸之理是儒家根据客观规律制定的维护社会的道德规范,主要表现在仁、义、礼、智、信的五常德。

(二)中庸主义领导中庸的哲学思想是儒家认识天命、(三)和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