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一轮复习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课件_第1页
高考一轮复习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课件_第2页
高考一轮复习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课件_第3页
高考一轮复习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课件_第4页
高考一轮复习19世纪以来文学艺术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米勒《拾麦穗者》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米勒《拾麦穗者》命题规律:1.题型:基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2.能力层次:主要考查识记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较低,难度系数小。3.考查方式:以图文并举的方式来命题,体现本专题作为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特色之一。命题趋势:1.热点预测:本专题内容虽与西方社会演变紧密相连,但相关内容在其他专题中已考查,所以本专题不构成高考热点。2.趋势分析:本专题2011、2013年命题,出于试题覆盖面积专题平衡,2014年高考不排除命题可能性。命题规律:1.题型:基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2.能力层次:主要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你吹起预言的号角,唤醒沉睡着的人类!西风啊,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西风颂》

根据材料思考: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特点?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揭露现实,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文学思潮。文学创作源自生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1、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法国工人居住在污秽不堪的破屋里,身体备受摧残。一个男人一天至少劳动13小时才能挣得2个法郎。……而时价一公斤面包卖30—50生丁,一套男人的衣服卖80法郎。工人的平均寿命不超过30年。——吕一民著《法国通史》材料二: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帝国)1815—1830复辟的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1830—1848七月王朝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1820—1823西班牙革命(反对专制统治)1820—1821意大利革命1821—1829希腊独立战争1825—1826俄国革命(要求废除农奴制)1830法国七月革命1830年比利时反专制革命动荡的法国动荡的欧洲1、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法国1、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三启蒙运动引导了法国大革命,但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并没有建立起启蒙思想中的理想社会。相反,贫穷、暴力和战争似乎嘲弄着人们的理性。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种反叛、期待的情绪在各个领域滋生,最终汇成了巨大的浪漫主义潮流。——《世界文明史》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想社会与现实强烈的反差。1、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材料三启蒙运动引导了法国大浪漫主义文学时期背景特征影响19世纪初-19世纪上半叶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欧洲,讴歌革命,讴歌英雄;经济:工业革命下贫富分化;思想: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想社会与现实强烈的反差。△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突出感情世界;△积极追寻理想世界和精神寄托。

有利于扫荡封建残余势力,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不懈斗争。浪漫主义文学时期背景特征影响19世纪初-19世纪上半叶政治:人物国家作品评价拜伦英雪莱英雨果法普希金俄人物国家作品评价贝多芬德国舒伯特奥地利九部交响乐《小夜曲》《野玫瑰》《春之信念》开浪漫主义音乐先河歌曲之王《唐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西风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浪漫主义文学2、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浪漫主义音乐人物国家作品评价拜伦英雪莱英雨果法普希金俄人物国家作品评价贝早期作品: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特色:《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开浪漫乐章之先河■早期作品: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特色:《第三(英雄)交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体现贝多芬向往民主共和,反对帝制的革命精神。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早期作品: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特色:《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

后期作品:更多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的心灵特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

贝多芬■开浪漫乐章之先河■早期作品: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特色:《第三(英雄)交(2013年高考福建卷,23)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2013年高考福建卷,23)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2008·海南高考,16)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得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解析:抓住两点,一是“20世纪初年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爱国青年积极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二是G.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特点是对社会弊端进行抨击,反对封建专制,歌颂民主自由。这正契合当时中国爱国青年的需求,因此深受他们的喜爱。答案D。

(2008·海南高考,16)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自由引导人民》(法)德拉克洛瓦以法国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为背景,鼓舞着人们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斗争。德拉克洛瓦也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2、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浪漫主义美术《自由引导人民》以法国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为背景,鼓(2011·广东高考)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抓关键:根据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和艺术风格“激荡、亢奋”“强烈个性扩张欲望”可判断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现实主义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古典主义与18世纪末19世纪初时间上不符,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A正确。(2011·广东高考)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一工业革命发展着,资产阶级的财富飞速增长,但劳动群众反而日益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对工人阶级来说,新建起来的工厂,并不是“文明的庇护所,不过是昏暗、肮脏的牢房”……在闪闪发光的金钱面前,花朵、诗歌、友谊、爱情,一切都黯然失色了。金钱至上,物欲横流。

——哈孟德夫妇:《近代工业的兴起》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共产党宣言》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资本主义代议制普遍确立;但是--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材料一工业革命发展着,资产批评现实主义文学时期背景特征影响19C中期—19C末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批判资义社会的罪恶,启迪人们为改变社会现实而奋斗。△真实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现象和社会矛盾;△对现实的不满,强烈的批判性。经济:工业革命继续发展,贫富分化加剧。政治: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但弊端也日益显露。思想:拜金主义道德沦丧,浪漫主义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批评现实主义文学时期背景特征影响19C中期—19C末揭露资本人物国家作品评价司汤达法巴尔扎克法狄更斯英列夫·托尔斯泰俄人物国家作品评价列宾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者(第一部)“社会百科全书”俄国革命的镜子--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顶峰《红与黑》《人间喜剧》《战》《安》《复》《大卫.科波菲尔》《雾》《双》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艺术—文学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绘画人物国家作品评价司汤达法巴尔扎克法狄更斯英列夫·托尔斯泰俄人B、主要代表A、历史背景(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世界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各国的音乐也开始受到外来音乐的影响。(2)东欧和北欧的艺术家们强烈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发扬和创建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文化。3、其他艺术形式—民族乐派音乐B、主要代表A、历史背景(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世界扩代表作:

前期,正值俄国农奴制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的年代,因而作品种充满乐观明朗的情绪,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天鹅湖》;

后期则值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反动统治的黑暗时期,因此作品表现出内心的忧郁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如《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以及《睡美人》《胡桃夹子》。

柴可夫斯基地位:被誉为“旋律大师”柴可夫斯基(1840—1893)代表作:柴可夫斯基地位:被誉为“旋律大师”柴可夫斯基P15119世纪后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光学领域出现新成就。一批青年画家醉心光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3、其他艺术形式—印象主义绘画A、历史背景B、特点及主要代表P15119世纪后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光学领域出印象派画家莫奈(Monet):《日出·印象》印象派画家莫奈(Monet):《日出·印象》凡·高,荷兰伟大的印象派画家,主要作品《向日葵》、《星月夜》,其作色彩极其强烈,富有个性,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凡·高《星月夜》凡·高,荷兰伟大的印象派画家,主要作品《向日葵》、《星月夜》(2009·安徽高考)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解析:由题干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等看出该文学流派为现实主义,代表作品为《大卫·科波菲尔》。故选A。(2009·安徽高考)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2009·江苏高考)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解析:A项《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C项《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D项《百年孤独》是现代主义文学。答案B。(2009·江苏高考)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毕加索《格尔尼卡》---时间:20世纪上半期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毕加索《格尔尼卡》---时间:20世材料二20世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惨痛的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都对欧美各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根据材料用简单的语言概况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特征及相应的文学主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在经过激烈碰撞之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1、历史背景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材料二20世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惨痛的经济危机2、现代主义文学2、现代主义文学特点:反传统,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置、重叠,以表示物体的几何空间,给人支离破碎的感觉。3、现代主义绘画—立体派特点:反传统,将绘画对象分解为若干几何切面,然后加以主观的并(2010·广东高考)

“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疑,不屑于表面的客观真实,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具有这一创作精神的作者是()A.雪莱B.毕加索C.贝多芬D.巴尔扎克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以来的文学和艺术,意在考查考生提取材料信息和调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致力于探索离奇别致的形式技巧”表明采用的是反传统的形式,这是现代主义的特征,毕加索是现代派画家的代表人物。答案B。(2010·广东高考)“对建立在理性基础上的工业社会表示怀(2008·广东高考)毕加索曾注意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让优美绝灭吧!”这种艺术风格是()A.古典主义 B.现实主义C.现代主义 D.浪漫主义解析:毕加索是现代主义美术最有影响的画家,以极强的创造力和多变的艺术面貌著称。答案选C。

(2008·广东高考)毕加索曾注意形容自己的艺术风格:“让(2011·浙江高考)

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变化中表现对象的整体感。下图中,属于后期印象主义绘画代表作的有()A.①②B.①②③C.①③D.②③④[解析]①③是后印象派大师凡高的代表作。《有藤椅的静物》和《弹曼陀铃的少女》是现代美术大师毕加索的代表作,属于立体派绘画。C正确。(2011·浙江高考)19世纪诞生的印象主义绘画,追求光色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四、与时俱进的文学艺术风靡全球的摇滚乐

时间:20世纪后半期内容美国黑人音乐家的“节奏和布鲁斯”美国白人的“乡村和西部音乐”代表:“猫王”(普莱斯利)“披头士乐队”(即甲克虫乐队)典型成就:《四海一家》风靡全球的摇滚乐(2013年浙江高考文综.23)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丁美洲时,当地的节目主持人把西班牙语和英语夹杂在一起说,引起了“外国文化入侵”之类的批评。但是到20世纪90年代,人们注意到音乐电视使拉美国家之间彼此更加关注,文化共享的程度也增加了。对此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A.拉美和美国的现代化相互促进

B.科技的进步促进了文化交流

C.殖民主义的历史影响仍然存在

D.电视是影响极大的传播工具(2013年浙江高考文综.23)音乐电视起源于美国。刚传入拉(2007·广东高考历史,17)

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理自来水的专员发现,该市自来水耗费量在某些三分钟的时段内会奇怪地突然增加。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当时汽车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刚好是车主集中洗车的时间B.黑客通过互联网攻击自来水公司的电脑系统,导致数据显示错误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企业管理水平普遍下降,统计数据计算错误D.当时电视开始在美国普及,这三分钟是广告时间,大家上厕所集中用水(2007·广东高考历史,17)1954年,美国一个城市管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米勒《拾麦穗者》专题八19世纪以来的文学艺术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米勒《拾麦穗者》命题规律:1.题型:基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2.能力层次:主要考查识记和解读信息的能力,能力层次较低,难度系数小。3.考查方式:以图文并举的方式来命题,体现本专题作为文学艺术丰富多彩的特色之一。命题趋势:1.热点预测:本专题内容虽与西方社会演变紧密相连,但相关内容在其他专题中已考查,所以本专题不构成高考热点。2.趋势分析:本专题2011、2013年命题,出于试题覆盖面积专题平衡,2014年高考不排除命题可能性。命题规律:1.题型:基本以选择题形式考查。2.能力层次:主要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己,相信吧,快乐之日就会到来。

我们的心儿憧憬着未来。--普希金《假如生活欺骗了你》请你吹起预言的号角,唤醒沉睡着的人类!西风啊,冬天已经到来,春天还会远吗?--雪莱《西风颂》

根据材料思考:浪漫主义文学的风格特点?一、工业革命时代的浪漫情怀19世纪初,普遍流行于欧洲的一种揭露现实,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文学思潮。文学创作源自生活,是社会的一面镜子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不要忧郁,也不要愤慨!

不顺心时暂且克制自1、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一

(19世纪30年代)法国工人居住在污秽不堪的破屋里,身体备受摧残。一个男人一天至少劳动13小时才能挣得2个法郎。……而时价一公斤面包卖30—50生丁,一套男人的衣服卖80法郎。工人的平均寿命不超过30年。——吕一民著《法国通史》材料二:1789年法国大革命开始1792—1804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804—1815法兰西第一帝国 (拿破仑帝国)1815—1830复辟的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1830—1848七月王朝1848—1852法兰西第二共和国1852—1870法兰西第二帝国1820—1823西班牙革命(反对专制统治)1820—1821意大利革命1821—1829希腊独立战争1825—1826俄国革命(要求废除农奴制)1830法国七月革命1830年比利时反专制革命动荡的法国动荡的欧洲1、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材料一(19世纪30年代)法国1、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三启蒙运动引导了法国大革命,但法国大革命爆发之后,并没有建立起启蒙思想中的理想社会。相反,贫穷、暴力和战争似乎嘲弄着人们的理性。在残酷的现实面前,一种反叛、期待的情绪在各个领域滋生,最终汇成了巨大的浪漫主义潮流。——《世界文明史》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想社会与现实强烈的反差。1、浪漫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材料三启蒙运动引导了法国大浪漫主义文学时期背景特征影响19世纪初-19世纪上半叶政治:法国大革命震荡欧洲,讴歌革命,讴歌英雄;经济:工业革命下贫富分化;思想:启蒙思想家设想的理想社会与现实强烈的反差。△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突出感情世界;△积极追寻理想世界和精神寄托。

有利于扫荡封建残余势力,鼓励人们为争取自由和理想而不懈斗争。浪漫主义文学时期背景特征影响19世纪初-19世纪上半叶政治:人物国家作品评价拜伦英雪莱英雨果法普希金俄人物国家作品评价贝多芬德国舒伯特奥地利九部交响乐《小夜曲》《野玫瑰》《春之信念》开浪漫主义音乐先河歌曲之王《唐璜》《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西风颂》《假如生活欺骗了你》2、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浪漫主义文学2、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浪漫主义音乐人物国家作品评价拜伦英雪莱英雨果法普希金俄人物国家作品评价贝早期作品: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特色:《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

贝多芬■开浪漫乐章之先河■早期作品: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特色:《第三(英雄)交

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一位执政者拿破仑,但当得知拿破仑将于五月十八日即位皇帝时,贝多芬立刻将总谱写有题词的封面撕下,并愤怒地高喊:“这是一个独裁者!”后来出版时他将标题改为“为纪念一位伟大的英雄而作”。这部作品于1805年在维也纳初演一举成功,从此贝多芬蜚声于欧洲乐坛。体现贝多芬向往民主共和,反对帝制的革命精神。贝多芬第三交响曲《英雄》,此曲完成于1804年春,本欲献给法国第早期作品: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

特色:《第三(英雄)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

后期作品:更多描绘自然美景和人的心灵特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九(合唱)交响曲》

音乐史上最早在交响乐中加入合唱的作品

贝多芬■开浪漫乐章之先河■早期作品:充满时代精神,蕴涵革命力量特色:《第三(英雄)交(2013年高考福建卷,23)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社会剧变,给后人留下震撼人心的音乐史诗。对其《第三(英雄)交响曲》解读有误的是()

A.作品充满时代气息B.作品有田园风光般的抒情C.作品含蓄地献给一位无名英雄D.作品具有英雄史诗般的雄伟气势(2013年高考福建卷,23)贝多芬历经法国大革命前后欧洲(2008·海南高考,16)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得几分真。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解析:抓住两点,一是“20世纪初年的”中国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爱国青年积极探寻救国救民的道路;二是G.拜伦是英国浪漫主义诗人,其诗作特点是对社会弊端进行抨击,反对封建专制,歌颂民主自由。这正契合当时中国爱国青年的需求,因此深受他们的喜爱。答案D。

(2008·海南高考,16)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自由引导人民》(法)德拉克洛瓦以法国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为背景,鼓舞着人们为争取自由和解放而斗争。德拉克洛瓦也被称为“浪漫主义的狮子”。2、浪漫主义的文学艺术—浪漫主义美术《自由引导人民》以法国人民推翻波旁王朝的七月革命为背景,鼓(2011·广东高考)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A.浪漫主义B.现实主义C.古典主义D.现代主义[解析]抓关键:根据时间“18世纪末19世纪初”和艺术风格“激荡、亢奋”“强烈个性扩张欲望”可判断是浪漫主义文学的典型特征。现实主义出现于19世纪30年代以后,古典主义与18世纪末19世纪初时间上不符,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A正确。(2011·广东高考)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二、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兴起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

材料一工业革命发展着,资产阶级的财富飞速增长,但劳动群众反而日益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对工人阶级来说,新建起来的工厂,并不是“文明的庇护所,不过是昏暗、肮脏的牢房”……在闪闪发光的金钱面前,花朵、诗歌、友谊、爱情,一切都黯然失色了。金钱至上,物欲横流。

——哈孟德夫妇:《近代工业的兴起》材料二资产阶级,由于一切生产工具的迅速改进,由于交通的极其便利,把一切民族甚至最野蛮的民族都卷到文明中来了。

——《共产党宣言》19世纪下半叶: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发展;资本主义代议制普遍确立;但是--1、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兴起的背景材料一工业革命发展着,资产批评现实主义文学时期背景特征影响19C中期—19C末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批判资义社会的罪恶,启迪人们为改变社会现实而奋斗。△真实揭露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现象和社会矛盾;△对现实的不满,强烈的批判性。经济:工业革命继续发展,贫富分化加剧。政治:资本主义制度普遍确立,但弊端也日益显露。思想:拜金主义道德沦丧,浪漫主义不再适应当时的社会现实。批评现实主义文学时期背景特征影响19C中期—19C末揭露资本人物国家作品评价司汤达法巴尔扎克法狄更斯英列夫·托尔斯泰俄人物国家作品评价列宾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奠基者(第一部)“社会百科全书”俄国革命的镜子--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顶峰《红与黑》《人间喜剧》《战》《安》《复》《大卫.科波菲尔》《雾》《双》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艺术—文学2、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艺术—绘画人物国家作品评价司汤达法巴尔扎克法狄更斯英列夫·托尔斯泰俄人B、主要代表A、历史背景(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世界扩张,世界市场初步形成,世界各国的音乐也开始受到外来音乐的影响。(2)东欧和北欧的艺术家们强烈要求摆脱外国文化的控制,发扬和创建具有本国民族特色的文化。3、其他艺术形式—民族乐派音乐B、主要代表A、历史背景(1)19世纪中叶,资本主义在世界扩代表作:

前期,正值俄国农奴制解放运动日益高涨的年代,因而作品种充满乐观明朗的情绪,如《罗密欧与朱丽叶》幻想序曲、《天鹅湖》;

后期则值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反动统治的黑暗时期,因此作品表现出内心的忧郁和对幸福生活的渴望,如《第五交响曲》、《第六(悲怆)交响曲》、以及《睡美人》《胡桃夹子》。

柴可夫斯基地位:被誉为“旋律大师”柴可夫斯基(1840—1893)代表作:柴可夫斯基地位:被誉为“旋律大师”柴可夫斯基P15119世纪后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光学领域出现新成就。一批青年画家醉心光色的研究,强调捕捉光和色之下世界万物的瞬间印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3、其他艺术形式—印象主义绘画A、历史背景B、特点及主要代表P15119世纪后期,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光学领域出印象派画家莫奈(Monet):《日出·印象》印象派画家莫奈(Monet):《日出·印象》凡·高,荷兰伟大的印象派画家,主要作品《向日葵》、《星月夜》,其作色彩极其强烈,富有个性,充满了火一样的热情,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凡·高《星月夜》凡·高,荷兰伟大的印象派画家,主要作品《向日葵》、《星月夜》(2009·安徽高考)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主流着力于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揭示社会矛盾、批判社会罪恶。属于这一文学主流的名著是()A.《大卫·科波菲尔》 B.《老人与海》C.《巴黎圣母院》 D.《等待戈多》解析:由题干中的“表现社会生活、关注社会问题”等看出该文学流派为现实主义,代表作品为《大卫·科波菲尔》。故选A。(2009·安徽高考)19世纪30年代以后,欧美文学的(2009·江苏高考)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主义文学的报告,为此他去图书馆查阅了部分文学作品,其中与报告内容相关度较高的是()解析:A项《巴黎圣母院》是浪漫主义文学;C项《老人与海》是现代主义文学;D项《百年孤独》是现代主义文学。答案B。(2009·江苏高考)某学者准备给中学生作有关欧美近代现实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毕加索《格尔尼卡》---时间:20世纪上半期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毕加索《格尔尼卡》---时间:20世材料二20世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惨痛的经济危机,十月革命的胜利,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和被压迫人民的解放斗争,都对欧美各国为数众多的中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产生极其深刻的影响。——朱维之、赵澧《外国文学史》根据材料用简单的语言概况20世纪上半叶的时代特征及相应的文学主题?材料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人类历史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结束更加密切了世界各国间的联系,世界各国各地区文化在经过激烈碰撞之后逐渐打破了隔离的坚冰。1、历史背景三、现代主义文学的兴起材料二20世纪以来两次伤亡惨重的世界大战,惨痛的经济危机2、现代主义文学2、现代主义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