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1-2022学年湖南省衡阳高三第三次测评生物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TATA框是多数真核生物基因启动子中的一段DNA序列,位于转录起始点上游,其碱基序列为TATAATAAT。在转录mRNA前,先由转录因子TFII-D蛋白和TATA框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然后由RNA聚合酶依据模板链进行转录。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TATA框的DNA片段中共含有2种脱氧核苷酸和8个氢键B.TATA框经RNA聚合酶催化转录形成的片段中含有起始密码子C.转录开始时,TFII-D蛋白首先与TATA框结合打开碱基对之间的氢键D.RNA聚合酶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成mRNA2.下列有关组成生物体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但含量可能会有差异B.脂质的组成元素与糖类完全相同,但其分子中氧的相对含量远少于糖类C.蛋白质和DNA分子的多样性都与分子的空间结构密切相关D.淀粉、糖原、纤维素彻底水解后,得到的产物是不同的3.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核糖体与新冠病毒COVID-19,一种单链RNA病毒)的化学成分相似B.核仁与核糖体的形成密切相关,没有核仁的细胞无法形成核糖体C.ATP和[H]在叶绿体中随水的分解而产生,在线粒体中随水的生成而产生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4.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可对哺乳动物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以大鼠为实验材料,检测甲减仔鼠及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的各项指标,结果见下表。指标正常仔鼠甲减仔鼠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甲状腺激素总量(pmol/L)1.622.5012.52促甲状腺激素(TSH,mIU/L)6.125.256.57心肌重量(mg)7.2761.2562.66结合上表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及其与心肌生长的关系,错误的是()A.TSH的增加抑制了甲状腺激素的分泌B.补充甲状腺激素后TSH的分泌减少C.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D.补充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甲减5.如图①②表示细胞厌氧呼吸的两个阶段,甲乙丙丁表示代谢产物,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乳酸发酵时,②阶段可表示丙酮酸被乳酸脱氢酶还原为乳酸B.乙醇发酵时,甲、丙、丁可能分别代表乙醛、CO2、乙醇C.①阶段能产生[H],②阶段不能产生ATPD.①阶段为糖酵解,②阶段为柠檬酸循环6.图为某哺乳动物(基因型为AaBbDd)体内一个细胞的分裂示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卵细胞B.该细胞形成过程中发生了基因重组、染色体数目变异和染色体结构变异C.与该细胞来自同一个亲代细胞的另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8条染色体D.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正处于有丝分裂后期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下图是菠菜幼苗叶肉细胞内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阶段A中,葡萄糖氧化分解释放的能量的去向是__________。(2)物质①中的氧来自__________,生成物质②需要的[H]来自__________(填场所)。(3)正在生长的菠菜幼苗,生成物质②需要的O2来自__________(答出2点)。8.(10分)现代生物技术能利用普通山羊生产人β一酪蛋白。请回答有关问题:(1)首先需要从人_______中获得人β一酪蛋白基因,将其与运载体结合成重组人β一酪蛋白基因表达载体,此过程需要的酶是_______。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表达载体注射到_______中。(2)通过动物细胞培养技术,将培养到_______时期的胚胎进行移植,移植前需要对受体进行_______处理,使其能正常着床,最终获得表达人β一酪蛋白的转基因山羊。(3)要取得经济效益,可通过_______技术获得扩大的转基因山羊群体。(4)若用分子水平方法判断获得的转基因山羊中人β一酪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可检测_______A.质粒载体B.转录产物C.人β一酪蛋白基因D.病原微生物9.(10分)杂交水稻虽然性状优良,但在有性繁殖过程中,具有高产等优良特性会出现分离。由此,杂交作物的后代(杂种植物)无法保持同样的优良性状。在研究过程中,科研人员发现了一个关键的B基因,为探究其作用,进行了如下研究。(1)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在紫外光或蓝光激发下,会发出绿色荧光,这一特性可用于检测细胞中目的基因的表达。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与野生型水稻的B基因利用____________酶形成融合基因,转入到普通水稻获得转基因水稻(B-GFP),该变异属于___________。(1)将野生型水稻与转基因水稻进行杂交或自交,授粉1.5小时后,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胚中B基因的表达情况,请完成下表和问题。杂交组合♀B—GFP×♂野生型♀野生型×♂B—GFP♀B—GFP×♂B—GFP预期结果具荧光:无荧光=1:1_____________实际结果无荧光全部具荧光1/1具荧光根据结果可知只有来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父本/母本)的B基因表达,而出现了上述实验现象,并没有表现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的特征。(3)研究人员进一步检测授粉2.5小时后的受精卵,发现来自于母本的B基因也开始表达。由此推测,可能是来自于父本B基因的表达__________________(促进/抑制)后期来自于母本中的该基因的表达,从而启动胚的发育。(4)研究人员设想:可以使野生型水稻(杂种植物)在未受精的情况下,诱发卵细胞中B基因表达,发育为胚。研究人员进行了如下图操作,请你根据技术操作及相关知识回答问题:①卵原细胞经M技术处理后进行____________________分裂形成卵细胞。②精细胞参与了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过程,卵细胞在未受精情况下发育为新个体,该育种方式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10分)1910年摩尔根偶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于是摩尔根用这只白眼雄果蝇与群体中的红眼雌果蝇交配,结果F1全为红眼。然后他让F1雌雄果蝇相互交配。F2中,雌果蝇全为红眼,雄果蝇既有红眼,又有白眼,且F2中红眼果蝇数量约占3/4。回答下列问题:(1)摩尔根所用的这只白眼雄果蝇的出现最可能是__________的结果。

(2)摩尔根等人根据其他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提出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染色体上的假设(假设1),且对上述实验现象进行了合理的解释,并设计了测交方案对上述假设进行了进一步的验证。结合当时实际情况,摩尔根设计的测交方案应该是让_________与_________交配。(3)根据果蝇X、Y染色体结构特点和摩尔根的实验现象,有人提出控制果蝇该眼色遗传的基因还可以位于X和Y染色体的同源区段(假设2)。在上述测交实验的基础上,请设计一个实验方案来检验两种假设是否成立(可从上述的所有果蝇中选择合适的实验材料)。杂交方案:选用___________为亲本进行杂交。

预测结果与结论:如果子一代_______________,则假设1成立;如果子一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假设2成立。11.(15分)某草原中有黑尾鹿种群,也有其主要捕食者美洲狮和狼。1905年以来,该地黑尾鹿群保持在4000头左右的水平,为了发展鹿群,美洲狮和狼被大量猎杀,鹿群数量开始上升。到1925年达到最高峰,约有10万头,由于连续多年的过度利用,草场极度退化,结果使鹿群数量猛降。(1)多数情况下鹿的雌雄个体常常分群活动,有人提出“鹿角效应”假说来解释这种同性聚群现象,即一群形态相同的食草动物能迷惑捕食者,降低被捕食的风险。草原上的雌鹿群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看作一个种群。草原上鹿群的这种同性聚群分布属于种群的___________特征。(2)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在客观上对鹿群进化起促进作用,理由是____________。(3)美洲狮和狼的存在对该草原群落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原因____________。(4)美洲狮和狼一般不能将所有的鹿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精明的捕食者策略”。该策略对人类利用生物资源的启示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D【解析】

转录,是指遗传信息从基因(DNA)转移到RNA,在RNA聚合酶的作用下形成一条与DNA碱基序列互补的mRNA的过程。【详解】A、根据题意信息可知TATA框的DNA片段中共含有2种脱氧核苷酸和18个氢键,A错误;B、TATA框属于基因启动子的一部分,属于真核生物的非编码区,起始密码位于对应的基因的编码区转录形成的mRNA片段中,因此TATA框经RNA聚合酶催化转录形成的片段中不含有起始密码子,B错误;C、转录开始时,TFII-D蛋白首先与TATA框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C错误;D、RNA聚合酶催化基因的转录过程,转录产物RNA的基本单位是核糖核苷酸,因此RNA聚合酶能催化形成磷酸二酯键将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依次连接成mRNA,D正确。故选D。2、A【解析】

1、DNA的基本组成单位是脱氧核糖核苷酸,脱氧核糖核苷酸中与脱氧核糖相连的碱基有A、T、G、C四种,根据碱基不同脱氧核糖核苷酸分为4种,DNA分子是由2条脱氧核糖核苷酸链组成的规则的双螺旋结构,DNA分子的多样性与碱基对排列顺序有关。2、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根据R基不同分为20种,每个蛋白质分子中的氨基酸小于或等于20种,蛋白质结构多样性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蛋白质的空间结构有关。3、糖原、淀粉、纤维素是由单体葡萄糖聚合形成的多聚体,麦芽糖是由2分子葡萄糖形成的。4、脂质包括磷脂、脂肪和固醇,脂肪的组成元素与糖类相同,只有C、H、O,但是脂肪中C、H的含量高于糖类,而O含量低与糖类。【详解】A、组成不同细胞的元素种类基本相同,这体现了细胞的统一性,但元素的含量可能会有差异,体现了细胞的多样性,A正确;B、脂肪的组成元素与糖类完全相同,但其分子中氧的相对含量远少于糖类,B错误;C、蛋白质分子的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有关,DNA分子多样性与其空间结构无关,与其碱基对的排列顺序有关,C错误;D、糖原、淀粉、纤维素、麦芽糖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因此彻底水解后的产物相同,D错误。故选A。3、A【解析】

1、原核细胞的核糖体形成与核仁无关;2、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3、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的特征是在光驱动下水分子氧化释放的电子通过类似于线粒体呼吸电子传递链那样的电子传递系统传递给NADP+,使它还原为NADPH。电子传递的另一结果是基质中质子被泵送到类囊体腔中,形成的跨膜质子梯度驱动ADP磷酸化生成ATP。4、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的内膜上,前两阶段脱下的共24个[H]与从外界吸收或叶绿体光合作用产生的6个O2结合成水;在此过程中释放大量的能量,其中一部分能量用于合成ATP,产生大量的能量。【详解】A、核糖体由rRNA和蛋白质构成,新冠病毒也是由RNA和蛋白质构成,A正确;B、原核细胞没有核仁,也能形成核糖体,B错误;C、在线粒体水的生成过程中生成了ATP,但是没有[H]产生,C错误;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参与了分泌蛋白的合成与运输,但核糖体无膜,D错误;故选A。【点睛】结合核糖体的结构、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及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分析选项。4、A【解析】

1.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是由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是由垂体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是由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机制。正常人的下丘脑可以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全身细胞,可以促进细胞代谢,同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含量升高可以反馈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反之,则促进其分泌。2.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知,正常仔鼠是对照组,甲减仔鼠及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是实验组,根据数据情况分析可知,甲减仔鼠由于甲状腺功能减退,分泌的甲状腺激素明显少于对照组和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组,由于甲状腺激素较少,因此甲减仔鼠组的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意图促进甲状腺的分泌功能,且甲减仔鼠组心肌重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和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组。综上所述,可见补充甲状腺激素可以用于治疗甲减。【详解】A、TSH(促甲状腺激素)的作用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A错误;B、由表可知,补充甲状腺激素后,TSH的分泌减少,B正确;C、由表可知,正常仔鼠和补充甲状腺激素的甲减仔鼠心肌重量都比甲减仔鼠的重,所以甲状腺激素可促进心肌的生长,C正确;D、由表可知,补充甲状腺激素可用于治疗甲减,D正确。故选A。5、C【解析】

根据细胞呼吸是否有氧气参与,我们把细胞呼吸分为需氧呼吸和厌氧呼吸,需氧呼吸是细胞呼吸主要方式,包括糖酵解、柠檬酸循环、电子传递链。厌氧呼吸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发生的,在细胞溶胶中进行。第一阶段与需氧呼吸一样,为糖酵解(C6H1206+2NAD++2ADP+2Pi→2丙酮酸+2NADH+2H++2ATP)。第二阶段中,丙酮酸在不同的酶的催化作用下,形成不同的产物。最常见的产物是乙醇或乳酸。乙醇发酵中乙醇的来源和乳酸发酵一样,来自丙酮酸。乙醇发酵的第二阶段的反应式为2丙酮酸+2NADH+2H+→2CH3CH2OH+2CO2。【详解】A、乳酸发酵时,②阶段可表示丙酮酸被还原氢还原为乳酸,A错误;B、①②表示细胞厌氧呼吸的两个阶段,①表示厌氧呼吸第一阶段,②表示厌氧呼吸第二阶段,因此甲、乙、丙可能分别代表丙酮酸、NADH+H+([H])、ATP,甲、乙、丁可能分别代表丙酮酸、NADH+H+([H])、CH3CH2OH及CO2,因此甲、丙、丁可能分别代表丙酮酸、ATP、CH3CH2OH及CO2,B错误;C、①阶段为葡萄糖产生丙酮酸的过程,能产生[H],②阶段为2丙酮酸+2NADH+2H+→2CH3CH2OH+2CO2,不能产生ATP,C正确;D、柠檬酸循环为需氧呼吸第二阶段,乙醇发酵没有柠檬酸循环,②阶段为丙酮酸的还原,D错误。故选C。6、B【解析】

识图分析可知,图中染色体的着丝点分裂,且只有A、a等位基因所在的一对同源染色体,其它染色体均为非同源染色体,故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图中细胞内出现了A、a等位基因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导致的,图中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的一段移接到了A所在的染色体上,因此发生了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中的易位。【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由于细胞质均等分裂,因此该细胞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可能是精细胞或极体,A错误;B、由于该细胞经过了减数第一次分裂,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发生了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基因重组,由于细胞中A、a所在的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因此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由于B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的一段移接到A所在的非同源染色体上,因此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中的易位,B正确;C、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发生了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内此时含有6条染色体,因此与该细胞来自同一个亲代细胞的另一个细胞中最多含有4条染色体,C错误;D、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该细胞中含有同源染色体是由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有一对同源染色体移向一极导致的,该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D错误。故选B。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转移到ATP中、以热能的形式释放丙酮酸和水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叶绿体、外界环境(或光合作用,从外界吸收)【解析】

有氧呼吸的过程:①C6H12O62丙酮酸+4[H]+能量(细胞质基质);②2丙酮酸+6H2O6CO2+20[H]+能量(线粒体基质);③24[H]+6O212H2O+能量(线粒体内膜)。【详解】(1)阶段A表示细胞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氧化分解为丙酮酸,同时释放少量能量,这些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合成ATP暂时储存。(2)物质①是二氧化碳,丙酮酸和水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大量还原氢,并释放能量,因此二氧化碳中的氧来自丙酮酸和水。物质②是水,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为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产生的还原氢与氧气反应生成水和释放大量能量,因此生成物质②需要的[H]来自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3)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线粒体内膜进行,需要氧气,氧气的来源途径有叶绿体光反应提供和通过气孔外界环境中吸收。【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细胞呼吸的详细过程及其物质变化,能够根据图形分析并判断各个数字代表的过程和物质的名称。8、cDNA文库(基因文库)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普通山羊的受精卵(普通山羊的卵母细胞)桑椹胚(或“囊胚”)同期发情核移植(或“胚胎分割移植”)B【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同。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④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详解】(1)本题中获取β一酪蛋白基因可以从人的cDNA文库(基因文库)直接获取目的基因;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需要用限制酶切割运载体,然后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运载体连接;基因工程中常用动物的受精卵作为受体细胞,因此通过显微注射技术,将基因表达载体注射到普通山羊的受精卵中。(2)胚胎移植一般选用发育良好、形态正常的桑椹胚或囊胚进行移植;为了使胚胎移植能成功,需要对代孕山羊进行同期发情处理,使之与供体的生理状况保持相同,使胚胎能正常着床。(3)可通过胚胎分割移植或核移技术,获得更多个体,扩大转基因山羊群体。(4)若从分子水平检测转基因山羊中人β一酪蛋白基因是否表达,可检测其是否转录出相应的mRNA,或翻译出相应的蛋白质,B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胚胎工程的有关知识,要求能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操作步骤等,识记胚胎工程的相关技术,再结合所学知识准确答题。9、(限制酶)DNA连接基因重组具荧光:无荧光=3:1父本基因的分离促进有丝胚乳未受精情况下卵细胞发育成胚,保护野生型水稻(杂种植物)优良性状不发生性状分离【解析】

1.限制性核酸内切酶:能够识别双链DNA分子的某种特定核苷酸序列,并且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开。DNA分子经限制酶切割产生的DNA片段末端通常有两种形式:黏性末端和平末端。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两侧将DNA的两条链分别切开时,产生的是黏性末端,而当限制酶在它识别序列的中心轴线处切开时,产生的则是平末端。1.DNA连接酶将两个双链DNA片段缝合起来,恢复被限制酶切开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详解】(1)将绿色荧光蛋白基因(GFP)与野生型水稻的B基因利用DNA连接酶形成融合基因,转入到普通水稻获得转基因水稻(B-GFP)。这过程中标记基因、目的基因与受体细胞内的基因的重新组合,属于基因重组。(1)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只有来自父本的B基因表达。♀B-GFP×♂B-GFP杂交,即Bb×Bb,子代的基因型及比例为B_∶bb=3∶1,表现型为具荧光∶无荧光=3∶1,而实际结果是具荧光∶无荧光=1∶1,说明上述实验并没有表现出基因分离定律的特征。(3)由(1)题的分析可知,授粉1.5小时后,来自父本的B基因表达,而来自于母本的B基因在授粉2.5小时后开始表达,由此推测,可能是来自于父本B基因的表达促进后期来自于母本中的该基因的表达,从而启动胚的发育。(4)①对题图分析可知,卵原细胞经M技术处理后进行有丝分裂形成卵细胞。②对题图分析可知,精细胞与两个极核形成胚乳。卵细胞在未受精情况下发育为新个体,不经过有性繁殖,保护了野生型水稻(杂种植物)优良性状不发生性状分离。【点睛】识记基因工程中限制酶和连接酶的作用及其特点,从题干中获取相关信息并结合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表达进行解答便可。10、基因突变F1中的红眼雌果蝇F2中的白眼雄果蝇白眼雌果蝇与红眼雄果蝇雌均为红眼,雄均为白眼雌雄均为红眼【解析】

依题文可知,摩尔根用假说演绎法证明了果蝇的眼色基因在X染色体上,以此相关知识解答。【详解】(1)摩尔根偶然在一群红眼果蝇中发现了一只白眼雄果蝇,所以亲代白眼雄蝇的出现最可能是基因突变的结果。(2)根据实验结果,摩尔根等人提出了控制果蝇白眼的基因只位于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