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导入郑庄公举行大典的祭祀坑
周礼规定国家举行祭祀大典或葬礼时,天子享用九鼎,诸侯享用七鼎。而在郑庄公(周代郑国第三位国君,公元前743年—前701年在位)的祭祀坑遗址中却出土了“九鼎”,这一发现说明了什么?王室衰微,礼崩乐坏东周
中国古代朝代歌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沿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西周灭亡前771年前770年前476年前475年前221年平王东迁,东周建立春秋战国秦朝建立东周第2课
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
——社会大变革时期目录一、政治大动荡、大变革二、民族大融合二、经济大发展三、思想大繁荣1.课程标准要求:(1)通过了解春秋战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政治变动,理解战国时期变法运动的必然性(2)了解老子、孔子学说(3)通过孟子、荀子、庄子等了解“百家争鸣”的局面及其意义2.重点难点:(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的背景和表现,以及与诸侯变法的关系;(2)各家学派的学说以及对中国思想运动的影响战国初期地图春秋初期地图
从最初的的春秋初期的百余诸侯国到战国七雄这种局面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周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国,诸侯国之间征战不休。1.春秋争霸
各个强国为了要挟天子以令诸侯而争做霸主,故而春秋时期出现了大国争霸的斗争。——张帆《中国古代简史》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
—《史记索隐》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荀子·王霸》起止时间:起始标志:政治特点:战争性质:春秋五霸:前770年—前476年周平王东迁洛邑“礼乐征伐自诸侯出”争霸战争一、政治之变——动荡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论语·八佾》
等级乐队乐舞天子四面八佾诸侯三面六佾卿大夫二面四佾士一面二佾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春秋)
礼乐征伐自大夫出(战国)
材料:昔齐桓公九合诸侯,未尝不以周襄王之命。然则虽尊襄王,桓公亦定霸矣。九合之尊桓公也,犹其尊襄王也。
——刘向《战国策·韩策三》
1.春秋争霸一、政治之变——动荡2.战国兼并
齐大夫田桓废齐君而自立,呂齐亡。
晋六卿中的韩、赵、魏三家分晋,晋亡。——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
及田常杀简公而相齐国,诸侯晏然弗计,海内争于战功。——司马迁《史记·六国年表》材料1.战国初齐、晋两国国内发生了什么变化?2.这些变化是西周哪些制度崩溃表现?
一、政治之变——动荡◎战国形势图起止时间:起始标志:政治特点:战争性质:战国七雄: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礼乐征伐自大夫出”兼并战争齐、楚、秦、燕、赵、魏、韩
材料:田氏取齐,六卿分晋,道德大废,上下失序……遂相吞灭,并大兼小,暴师经岁,流血满野。……上无天子,下无方伯,力功争强,胜者为右。
——《<战国策>书录》2.战国兼并一、政治之变——动荡
材料1:(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诸侯伐郑,郑伯击之...王卒大败,祝聃(dān)(郑庄公的臣下)射王中肩。
——《左传.桓公五年》材料2:周王室由于贫弱而不得不放弃天子的尊严,向诸侯伸手去“求赙”、“求金”、“求车”。
——翦伯赞主编《中国史纲要》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分析与西周统治相比,春秋战国时期政治局面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1、王室衰微、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2、诸侯势力崛起3、权力下移(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阶层)4、国家:统一→分裂一、政治之变——动荡春秋战国主要形式奴隶主争霸战争地主阶级兼并战争战争特点规模小、时间短、讲究礼节程序、阵地战为主规模大、范围广、残酷性强、不讲礼仪规范、野战包围战为主。时代特点奴隶制瓦解时期封建制度确立形成时期战争结果冲击了奴隶制,使东周处于分裂局面封建制逐渐处于社会主导地位,为统一打下基础。春秋:尊王攘夷
战国:追求统一总
结一、政治之变——动荡新兴地主阶级崛起并夺取政权,局部统一,统一趋势加强周边少数民族强大起来春秋时期的晋被赵魏韩三国取代,宋鲁吴等国消失北部地区出现了长城北戎、赤狄、山戎等少数民族消失
对比课本第9页“春秋列国形势图”和第10页“战国形势图”,你看出了哪些不同?思考一下这些不同反映了什么问题?二、民族之变——融合齐晋楚吴越秦宋韩赵魏楚燕齐秦春秋列国形势图战国形势图问:相较于左图,右图消失了什么字样?二、民族之变——融合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中原各国因经济文化较为先进,自称华夏战争,迁徙,交流中原南蛮北狄西戎东夷各民族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社会经济较快发展,相继封建化。民族融合,中华民族初步形成各族同源共祖的观念得到发展“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孔颖达《春秋左传正义·定公十年》态度从攘夷到融夷华夏认同从中原向四周扩散(管仲言)戎狄豺狼,不可厌也;诸夏亲昵,不可弃也。——《左传·闵公元年》南夷与北狄交,中国不绝若线。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
——《公羊传·禧公四年》二、民族之变——融合华夏意识春秋战国深服
考古出土的中山国铜器铭文,全部为汉字篆书,其内容则大谈天命、忠、孝、仁、义、礼、信、等,具有浓厚的儒家色彩。——于凯《战国史》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教百姓。——《资治通鉴》春秋时代中华民族已经开始形成。——顾德融朱顺龙《春秋史》民族交融,华夏认同二、民族之变——融合7华夏意识的拓展与延续华夏意识的建立周人在克商之前,即自认是夏的继承者,表明周代在政治上与文化上的正统地位。周朝诸侯也以诸夏作为封建诸国的代称,来区别周人以外的蛮夷戎狄。华夏与蛮夷的分别,并非在于种族,而在于是否认同华夏文化。面对异族,周王室先通过婚姻,进行册封;再结合宗法与封建,将异族融入华夏文化,拓展华夏意识。从春秋到战国,民族关系出现了重要变化。在频繁往来和密切联系中,这些周边民族国家也产生了华夏认同观念。进入战国之后,内迁戎狄蛮夷已经逐渐融入华夏族。今泛指中国各民族人民。华夏说的来源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二、民族之变——融合4《国语》中记载,孔子有弟子姓冉,名耕,字子牛春秋穿有鼻环的牛尊《管子》记载:春秋时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
农业:①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土地制度—土地私有制三、经济之变——发展都江堰
农业:②兴建水利灌溉工程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谓之天府。——司马迁《史记》三、经济之变——发展
【史料阅读】
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弹琴击筑,斗鸡走狗,六博蹋鞠者。临淄之途,车彀击,人肩摩,连衽成帷,举袂成幕,挥汗成雨,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史记·苏秦列传》记载官府及民间手工业技术各诸侯国货币
商业:货币流通广泛,涌现出一批中心城市。
手工业:战国时,手工业分工更加细密三、经济之变——发展
且当时(西周)使用之耕具极粗拙,恃木石所制之来,起土播种,一人一手之力所及之地有限,势非集多数人之劳力共同耕作不可。
——李剑农《中国古代经济史稿》问:春秋战国时期农业的发展对井田制有何冲击?前此之贡纳,生于臣仆之身份关系,今之亩税,则生于保有土地收益之关系,即为后世地主对于国家纳田赋之始。——李剑农《先秦两汉经济史稿》生产力提高:井田制瓦解,个体农耕兴起阶级关系变化:贵族-奴隶转为地主-农民税制改革井公私新私私私私私私私经济大发展政治大变革三、经济之变——发展
材料:春秋以来生产力的不断发展,推动社会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昔日以等级分封制为基础的相对封闭的小型社会逐步演变为大型复杂社会,要求建立更加严密的管理体制。同时,兼并战争日益激烈的严峻形势,也要求各国实行君主集权,提高统治效率,改变春秋后期卿大夫专权纷争的现象。
——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生产力发展,社会复杂化,兼并战争日益激烈需要建立实行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四、社会之变——进步富国强兵国之所以兴者,农战也。——《商君书》变革制度如何走出东周制度困境?燕昭王乐毅改革赵武灵王胡服骑射齐威王邹忌改革楚悼王吴起变法韩昭侯申不害改革魏文侯李悝变法秦孝公商鞅变法列国变法示意图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
——商鞅商鞅(约公元前395—前338年)
战国初年各国为富国强兵,都进行了变法活动。——翦伯赞《中国史纲要》四、社会之变——进步领域主要内容作用政治经济社会奖励军功,剥夺和限制贵族特权;废分封,行郡县制,君主任免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统一六国创造了有利条件。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官僚政治建立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废井田开阡陌,推行土地私有制。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促进了秦国农业的发展(小农经济)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实行什伍连坐制,互相纠察告发。加强了户籍管理有利于增加赋税地位时间最长、涉面最广、最为彻底、最为显著商鞅变法四、社会之变——进步【课堂探究】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探究如何评价商鞅变法?材料一:孝公用商鞅变法,移风易俗,民以殷富,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李斯《谏逐客书》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兵革大强,诸侯畏惧。——《战国策·秦策一》(1)积极性:
①特点: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
②变法使秦国国富兵强,为秦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2)局限性:轻罪重罚,压迫和剥削百姓等。四、社会之变——进步政治:王室衰微,诸侯纷争,礼崩乐坏。—自由宽松社会环境文化:学在官府被打破,私学兴起。阶级关系:士阶层活跃和受重用。经济:铁器牛耕,经济迅速发展。——物质条件(根本原因)请结合所学与教材内容归纳百家争鸣局面出现的背景?百家争鸣五、思想之变——繁荣孔子“仁”——关爱他人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晚期鲁国人。春秋时期:孔子和老子1核心思想:政治思想:①
统治者:“为政以德”,以德治民。(进步)②“克己复礼”: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维护等级制度。(保守)教育文化:①“有教无类”,创办私学②整理典籍,传世《论语》儒家学派创始人其他:(1)中庸思想
:“执其两端而用乎中”既不过分,也不走极端,不偏不倚,凡事掌握好分寸、恰倒好处。(2)天命思想:“敬鬼神而远之”把主要精力放在人和社会方面,把探讨和解决社会的实际问题放到首位。----务实五、思想之变——繁荣孔院分布截至2018年12月,全球已有154个国家(地区)建立了548所孔子学院和1193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其中,“一带一路”沿线有53国设立140所孔院和136个课堂,欧盟28国、中东欧16国实现全覆盖。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_ppt课件完美版五、思想之变——繁荣世界看孔子“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无为而治”。“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来。”“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①世界观:认为万物的本原是“道”,要顺应自然②政治观:主张“无为而治”、“小国寡民”③方法论: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2老子五、思想之变——繁荣世界看老子老子天下第一《道德经》英文版《老子》哲学对康德、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的形成有重要影响,尤其对医治一战后德国的精神创伤,起了重大作用。目前为止,可查到的各种外文版的《道德经》典籍已有1千多种。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被译成外国文字发行量最多的文化名著,除了《圣经》以外就是《道德经》。
五、思想之变——繁荣
在中国,孔子和老子非常活跃…印度出现了《奥义书》和佛陀…希腊贤哲如云,其中有荷马、哲学家巴门尼德、赫拉克利特和柏拉图…这个时代产生了直至今天仍是我们思考范围的基本范畴,创立了人类赖以存活的世界宗教之源端。——雅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高尚的竞争是一切卓越才能的源泉。——〔英〕休谟:《人性的高贵与卑劣——休谟散文集》五、思想之变——繁荣学派人物主要思想儒家道家阴阳家墨家法家孟子荀子人性善;仁政(核心);民贵君轻;反对兼并战争庄子邹衍墨子韩非人性恶;隆礼重法;君舟民水;制天命而用之崇尚逍遥自由;乐天安命五行“相生相克”理论兼爱;非攻;尚贤;节俭变法革新;以法治国;中央集权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五、思想之变——繁荣探究课堂在“百家争鸣”的时代,社会影响最大的是儒墨两家,故有“非儒即墨”之说。然而各国统治者最欢迎的的却是法家思想。试分析其原因。分析:儒家主张的仁治和墨家主张的兼爱非攻都是从以民为本,从社会下层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群众基础广泛,故粉丝最多,影响最大;而法家主张的法治集权、富国强兵则是以君为本,从国家和君主角度出发去思考问题,基础主要是新兴的地主阶级,粉丝虽少却掌握着政权,故最受统治者欢迎。当民意遇上权力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_ppt课件完美版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_ppt课件完美版五、思想之变——繁荣“百家争鸣”的局面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上文化繁荣的鼎盛时代。诸子学说的不少命题成为后代学说的萌芽形态,后代的学者大都从这里吸取思想材料或理论形式,进行改造和发展的工作。”——侯外庐《中国思想史纲》
①是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经济发展、阶级关系变化在思想领域内的反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②为新兴的地主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奠定了思想理论基础,成为后世中华思想文化的源头活水,影响十分深远。百家争鸣影响五、思想之变——繁荣春秋战国民族交融社会变革文化繁荣经济发展政治动荡华夏认同生产力的发展铁犁牛耕土地私有兴修水利工商业发展私学兴起士人壮大百家争鸣王室衰微诸侯争霸礼崩乐坏兼并战争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变法运动当堂巩固1.(2020·全国Ⅰ卷高考·24)据《史记》记载,春秋时期,楚国国君熊通要求提升爵位等级,遭到周桓王拒绝。熊通怒称现在周边地区都归附了楚国,“而王不加位,我自尊耳”“乃自立,为(楚)武王”。这表明当时周朝A.礼乐制度不复存在B.王位世袭制度消亡C.宗法制度开始解体D.分封制度受到挑战【解析】分封制下诸侯的爵位是周天子授予的,材料“乃自立,为(楚)武王”,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破坏分封制,分封制度受到挑战,故选D项;材料楚国国君自立为王的做法属于个别现象,不能推断出礼乐制度不复存在,排除A项;材料周天子和楚国国君的王位仍然是世袭的,排除B项;材料楚国国君与周天子没有宗法血缘关系,也无法推断是“开始”,排除C项。当堂巩固2.(2020·全国Ⅲ卷高考·24)图5为不同时期的部分货币,据图可知,其形制变化的共同原因是
A.铸铁技术的进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污染控制工程模考试题及答案(附解析)
- 护理学导论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2025年3月电力线路高级工题库+答案(附解析)
- 2024年4月儿科护理习题(附参考答案解析)
- 《塔罗牌的团体使用》课件
- 纤维原料的风险管理与应急预案考核试卷
- 藤编艺术品市场分析考核试卷
- 2025年邮政专用机械及器材合作协议书
- 罐头食品原料储藏与保鲜技术进展考核试卷
- 《农业水资源管理与利用》课件
- 主动防护网施工方案
- 生产流程操作指南手册
- 健康教育在校园的多元化实践案例
- 《上海地区公共数据分类分级指南》
- 矢车菊简介课件
- 民法典与医疗损害
- 基于大数据的西安游客行为分析研究
- 创业法律风险防范知到智慧树章节测试课后答案2024年秋温州大学
- 2023年安全员继续教育题库800道及答案(考点梳理)
- 走向未来:国际经济合作(青岛工学院)知到智慧树章节答案
- 【MOOC】3D工程图学-华中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