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西高安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3年江西高安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3年江西高安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3年江西高安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3年江西高安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下列关于细胞内核酸的说法,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内DNA和RNA的合成都在细胞核内完成B.mRNA和tRNA均为单链不含氢键C.DNA聚合酶可以与RNA结合并催化转录过程D.核酸的多样性决定了蛋白质的多样性2.2012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在细胞核重编程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细胞核重编程是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以发育成各种类型细胞的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核重编程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B.“动物细胞的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将被改写C.该项研究证明了动物细胞具有全能性D.该项研究为临床上解决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带来了希望3.为了分离某种微生物,实验室配制的培养基成分如下:葡萄糖、氯化钠、K2HPO4、酚红、琼脂糖、水和尿素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葡萄糖的作用是提供碳源并调节渗透压 B.配制该培养基时,必须使用无菌水C.加入尿素溶液之前,需先调好PH D.培养基能用于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4.已知某一动物种群中仅有Aabb和AAbb两种类型个体,Aabb:AAbb=1:2,该种群的每种基因型中雄雌个体比例为1:1,个体间可以自由交配,则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A.5/8 B.5/9 C.13/16 D.13/185.下列与核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B.DNA两条链间结合的牢固程度与G-C碱基对的占比有关C.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细胞复制DNA需要解旋酶、DNA聚合酶参与6.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对某品种番茄的花进行人工去雄后,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2,4-D涂抹子房,得到的无籽番茄果实平均重量见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2,4-D浓度(mg/L)0510152025635无籽番茄平均重量(g/个)01.52.53.54.54.75.06.2A.表中2,4-D浓度超过25mg/L,对果实发育起抑制作用B.人工去雄后番茄花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将发育成无籽果实C.浓度为35mg/L的2,4-D仍然可以诱导无籽番茄果实,因此2,4-D不具有两重性D.将该实验获得的无籽番茄果肉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也能产生无籽番茄7.HIV感染某个T细胞后,会强迫T细胞表面的细胞膜形成小囊膜,作为自己的藏身之所,囊膜会经历一个被称为“出芽繁殖”的过程,从这个T细胞断开感染其他T细胞,该过程涉及一种名叫Gag的HIV复合蛋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HIV感染其他T细胞的过程与细胞识别以及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B.若能阻止Gag蛋白在体内的积累可能会抑制HIV的传播繁殖C.HIV的增殖依赖于T细胞内的能量及物质D.HIV感染初期机体免疫能力下降,T细胞数量持续减少8.(10分)小鼠基因的正常表达与精子的发生密切相关,敲除该基因的小鼠会出现无精症。研究人员利用流式细胞仪对正常鼠和敲除鼠睾丸生精小管中的细胞进行了含量测定,结果如下图(精原细胞含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含量为和的细胞分别对应精原细胞和精子B.与正常鼠相比,敲除鼠的初级精母细胞数量显著下降C.据图推测敲除鼠精子形成过程阻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期间D.含量由到的变化过程中会发生基因重组二、非选择题9.(10分)人参是一种名贵药材,具有良好的滋补作用。口服仪α­干扰素在慢性乙肝、丙肝及部分肿瘤的治疗中有一定疗效。下图为科研人员制备能合成干扰素的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流程,①~④表示相关的操作,EcoRⅠ、BamHⅠ为限制酶。请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农杆菌Ti质粒分子经BamHⅠ切割后,含有_____个游离的磷酸基团。(2)步骤①中,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______。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______,而造成引物自连。(3)过程②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______,同时,使目的基因能够表达和发挥作用。过程③中需先用______处理根瘤农杆菌以便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4)过程④中,科研人员提取愈伤组织细胞的RNA后,先通过______过程获得DNA,再进行PCR扩增,若最终未能检测出干扰素基因,其可能原因是______。(5)科研人员认为,将转干扰素基因的人参愈伤组织加工成的药物比单纯干扰素的疗效好,其依据是______。10.(14分)国家二级重点保护植物——翅果油树,是一种优良木本油料兼药用树种,集中分布于山西省南部。目前,翅果油树繁殖方法主要有分根繁殖和种子繁殖,但是其生根困难,种子自然发芽率低。回答下列相关问题:(1)为提高翅果油树插条的生根率,可以用__________对其进行处理。(2)为解决种子发芽率低的问题,可以利用植物组织培养先得到__________,进而制成__________。在培养过程中,可用__________诱导芽的分化。(3)为了增强翅果油树的抗逆性,扩展其生长范围,研究者依据__________原理用叠氮化钠大量处理细胞,然后对其进行__________得到具有抗逆性的突变体,进而培育成为新品种;还可以利用__________技术,定向获得抗逆性较强的植株。(4)为了得到大量的细胞有效成分,可进行细胞产物的工业化生产。在此应用中,植物组织培养一般进行到__________阶段即可。11.(14分)杂交水稻是我国对当代世界农业的巨大贡献,在实际种植过程中体现了巨大的杂种优势。(1)杂交水稻自交后代会产生性状分离,其原因是杂交水稻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________的分离,导致其品质下降,因此不可直接留种。(2)传统的杂交水稻制种过程中,需要选择花粉败育的品种(不育系)作为母本,这样可以避免自花受粉。为了解决不育系的获得和保持问题,科研人员做了如下研究:①水稻的雄性可育是由N基因决定的,人工诱变处理野生型水稻,最终获得基因型为nn的雄性不育植株。让该植株与野生纯合水稻杂交,得到的F1代________(可育/不可育)。②为快速筛选可育种子与不育种子,科研人员将基因N、花粉败育基因M(只在配子中表达)、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一起构建重组Ti质粒,可采用________法将其导入雄性不育植株(nn)细胞中,获得雄性可育杂合体转基因植株(已知N-M-R所在区段不发生交叉互换)。该植株自交得到的种子中红色荧光:无荧光=________。选择________种子种植自交,可继续获得不育类型。(3)科研人员尝试让杂交水稻通过无性繁殖产生种子,解决留种繁殖问题。①研究发现,来自卵细胞中B基因的表达是启动受精卵发育成胚胎的必要条件,机制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敲除精子中B基因后,则受精卵中来自卵细胞的B基因________。若让卵细胞中的B基因表达,该卵细胞可直接发育为________植株,因其不可育则不能留种繁殖。②科研人员发现敲除杂交水稻中控制减数分裂的R、P、O三个关键基因,利用MiMe技术使其卵原细胞以有丝分裂方式产生“卵细胞”,则获得的“卵细胞”与杂交水稻基因型________。③基于上述研究,请你设计杂交水稻保持杂种优势适宜留种繁殖的方案:________。12.锦鲤疱疹病毒是一种双链DNA病毒。下图为TaqMan荧光探针技术的原理示意图,探针完整时,报告基团发射的荧光信号被淬灭基团吸收;PCR扩增时该探针被Taq酶切降解,使报告荧光基团和淬灭荧光基团分离,从而荧光监测系统可接收到荧光信号,即每扩增1个DNA分子,就有一个荧光分子形成,实现了荧光信号的累积与PCR产物形成完全同步。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基因工程中,目前获取目的基因的常用方法除了利用PCR技术扩增外,还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类型。(2)引物的化学本质是_________,其与模板DNA的结合具有_________性。(3)通常情况下,探针中的GC含量比引物中的略高,这有利于保证退火时_________与模板DNA结合。(4)用TaqMan荧光探针技术检测锦鲤疱疹病毒时,在反应体系中要加相应的病毒遗传物质、引物、探针和_________、_________酶等,其中酶发挥的具体作用是延伸DNA链和_________。(5)若最初该反应体系中只有一个病毒DNA分子,经n次循环后,需要消耗TaqMan荧光探针_________个。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解析】

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在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细胞中的核酸根据所含五碳糖的不同分为DNA(脱氧核糖核酸)和RNA(核糖核酸)两种,构成DNA与RNA的基本单位分别是脱氧核苷酸和核糖核苷酸,每个脱氧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每个核糖核苷酸分子是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形成。2、构成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蛋白质结构多样性的直接原因与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盘曲折叠形成的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千差万别有关。【详解】A、真核细胞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都有环状的DNA,都可以进行复制和转录,所以DNA和RNA的合成不一定都在细胞核里进行,A错误;B、tRNA为三叶草形状,部分区域碱基互补配对形成双链结构,含有氢键,B错误;C、DNA聚合酶与DNA结合并催化DNA的复制过程,RNA聚合酶与DNA结合并催化转录过程,C错误;D、蛋白质是基因表达的结果,其多样性取决于核酸的多样性,D正确。故选D。2、C【解析】

根据题干信息,“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类似于脱分化过程,干细胞可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为器官移植提供了供体,由于供体来自自身细胞,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细胞的全能性是指已经分化的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个体的潜能。【详解】A、“细胞核重编程”即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类似于植物组织培养过程的脱分化,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密切相关,A正确;B、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变化,一般来说,分化了的细胞将一直保持分化后的状态直到死亡,而题干中能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诱导回干细胞的状态,所以“动物细胞的分化是一个不可逆的过程”将可能被改写,B正确;C、细胞全能性的体现必须是由细胞发育成完整个体才能体现,而由细胞发育成组织或器官不能体现全能性,C错误;D、将人类成熟的体细胞重新诱导回干细胞状态,并能再分化形成多种类型细胞,通过该技术获得的器官进行移植属于自体移植,没有免疫排斥反应,D正确。故选C。3、B【解析】

刚果红染液可以与纤维素结合形成红色的复合物,在培养基中进入刚果红染液可以鉴别纤维素分解菌,其产生的纤维素酶能够将纤维素分解为葡萄糖而使其菌落周围出现透明圈。【详解】A、葡萄糖是主要的能源物质,培养基中的葡萄糖的作用是为微生物提供碳源并调节渗透压,A正确;B、由于配制完成的培养基还需要高压蒸汽灭菌,所以配置培养基时不必使用无菌水,B错误;C、尿素在酸、碱的作用下易水解生成氨和二氧化碳,所以制备培养基时应在加入尿素溶液之前,需先调好PH,C正确;D、该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是尿素,只有能利用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才能在此培养基上生长,故能用于分离以尿素为氮源的微生物,D正确。故选B。4、D【解析】

本题应选用配子法来计算基因型概率。在开始审题的时候看到有两对等位基因,但是由于亲本均为bb,因此只要考虑Aa和AA这一对基因,此时应选择基因的分离定律解题。【详解】已知亲本的基因型是Aabb和AAbb,分析基因型可知只要考虑A与a这一对相对性状个体间的自由交配(因为两个亲本都是bb,后代也全为bb)。据题意无论雌性或雄性,都有Aa和AA两种类型,Aa:AA=1:2,这样亲本AA占2/3、Aa占1/3,这样亲本产生的配子中A占1/3×1/2+2/3=5/1,a占1/1.无论雌、雄均有这两种,均为这样的比例,因此后代AA的概率为5/1×5/1=25/31,aa的概率为1/1×1/1=1/31,Aa的概率2×5/1×1/1=10/31,因此该种群自由交配产生的子代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为25/31+1/31=13/18。故选D。5、C【解析】

1、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不论真核生物,还是原核生物,遗传物质都是DNA;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因此说DNA是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2、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DNA是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长链盘旋而成的双螺旋结构;DNA的外侧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的基本骨架,内侧是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形成的碱基对,碱基之间的配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T、C-G);3、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中格里菲思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4、DNA复制是以亲代DNA分子为模板合成子代DNA分子的过程。复制的条件:模板(DNA的双链)、能量(ATP水解提供)、酶(解旋酶和聚合酶等)、原料(游离的脱氧核苷酸);DNA复制过程:边解旋边复制;DNA复制特点:半保留复制。【详解】A、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含有DNA和RNA两种核酸,但它们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正确;B、DNA分子中,A和T之间有2个氢键,C和G之间有3个氢键,因此DNA分子中G−C碱基对越多越稳定牢固,B正确;C、格里菲思所做的肺炎双球菌小鼠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中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但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C错误;D、DNA复制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的参与,并消耗能量,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生物的遗传物质,对于此类试题,需要考生理解和掌握几句结论性语句,识记DNA分子的结构特点和复制的过程、条件、场所,理解并掌握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实验原理和结论,平常注意积累,是解题关键。6、B【解析】

分析表格:生长素及其类似物(2,4-D)能促进果实的发育,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未受粉的子房,可以获得无籽果实。表中数据显示不同浓度2,4-D对番茄子房发育的影响,2,4-D浓度在0~25mg/L时,随着2,4-D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增强;2,4-D浓度超过25mg/L时,随着2,4-D浓度的升高,促进作用逐渐减弱。【详解】A、2,4-D浓度为0的一组作为对照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他各组均能促进果实生长,所以2,4-D浓度超过25mg/L时,对果实发育仍是促进作用,只是促进作用减弱,A错误;B、2,4-D能促进果实的发育,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涂抹未受粉的子房,可以获得无籽果实,B正确;C、浓度为35mg/L的2,4-D仍然可以诱导无籽番茄果实,但不能说明2,4-D不具有两重性,C错误;D、将该实验获得的无籽番茄果肉细胞进行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产生有籽番茄,D错误。故选B。【点睛】解答本题需明确:1.2,4-D的两重性是指高浓度抑制、低浓度促进,而表格中与对照组相比,所有2,4-D浓度下都是促进作用。2.用2,4-D处理的植株遗传物质没变,因此经组织培养获得的植株在自然状态下产生的是有籽番茄。7、D【解析】

HIV是一种病毒,它专一性寄生在T细胞内,利用T细胞内的物质和能量合成自身所需的蛋白质和核酸,以繁殖其下一代。结合题干信息分析可知,HIV感染T细胞,需要T细胞的细胞膜形成一个囊泡将其包裹隐藏,再经过一些系列的增殖过程,最后通过“出芽繁殖”的方式脱离T细胞,但这一过程需要一种叫Gag的蛋白协助。人体感染HIV初期,T细胞反而会大量增殖,机体免疫能力会增强,但一旦HIV隐藏后,需等到其大量繁殖并感染大量T细胞,机体的免疫力才会遭到严重破坏,此时感染者就会出现各种感染或肿瘤等并发症,直至死亡。【详解】A、HIV感染T细胞的过程与细胞的识别有关,囊泡的出现与细胞膜的流动性有关,A正确;

B、HIV感染其他T细胞与Gag蛋白有关,因此若能阻止Gag蛋白在体内的积累就可能会抑制HIV的传播繁殖,B正确;

C、HIV必须在宿主细胞内进行增殖,该过程依赖于T细胞内的能量及物质,C正确;

D、HIV感染初期,为抵抗病原体的感染,机体免疫力增强,T细胞数量增多,D错误。

故选D。

【点睛】易错选项D,不清楚机体从感染HIV开始到死亡期间内机体内HIV浓度的变化以及对应的T细胞数量变化规律。HIV浓度的变化:急剧增大,再减少,之后逐渐增大。T细胞数量变化:先增多,后逐渐减少。8、C【解析】

1、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体细胞染色体为2N):(1)染色体变化:后期加倍(4N),平时不变(2N);(2)DNA变化:间期加倍(2N→4N),末期还原(2N)。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DNA含量变化规律:减数第一次分裂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中期后期末期前期中期后期末期染色体2n2n2nnnn2nnDNA数目4n4n4n2n2n2n2nn【详解】A、DNA含量为2C的细胞对应精原细胞和次级精母细胞,1C的细胞对应精子,A错误;B、与正常鼠相比,敲除鼠的初级精母细胞数量显著增多,B错误;C、结果显示,Rictor基因敲除鼠中1C的细胞显著下降,说明敲除鼠精子形成过程阻滞在2C-C,即阻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期间,C正确;D、DNA含量由2C到4C的变化过程是DNA的复制,会发生基因突变但不会发生基因重组,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关知识,识记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变化规律,通过分析题干和题图获取信息是解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9、2干扰素基因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碱基互补配对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Ca2+逆转录导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干扰素基因未能转录(或干扰素基因未能导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药物既有干扰素的治疗作用,又有人参的滋补作用【解析】

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利用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过程②表示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③表示将重组质粒导入根瘤农杆菌,过程④表示目的基因的检测和鉴定。【详解】(1)质粒是一种环状的DNA,不含游离的磷酸集团。经BamHⅠ切割含有一个识别位点的质粒后,会形成一条链状DNA,含有2个游离的磷酸集团。(2)步骤①中,利用PCR技术扩增干扰素基因时,设计引物序列的主要依据是干扰素基因两端的部分核苷酸序列;设计引物时需要避免引物之间形成碱基互补配对,而造成引物自连。(3)过程②构建的基因表达载体的目的是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稳定存在,并且可以遗传给下一代中;微生物细胞作为受体细胞时,需要钙离子处理使其变为感受态细胞,即过程③中需先用Ca2+处理根瘤农杆菌以便将基因表达载体导入细胞。

(4)在利用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时,科研人员提取愈伤组织细胞的RNA后,先通过逆转录过程获得DNA再进行PCR扩增;干扰素基因未能导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或导入人参愈伤组织细胞的干扰素基因未能转录,这会导致通过该方法不能检测出干扰素基因。

(5)科研人员认为,将干扰素的治疗作用与人参的滋补作用相结合,能在抗病毒、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方面发挥协同作用,使得药物既有干扰素的治疗作用,又有人参的滋补作用,因此将转干扰素基因的人参愈伤组织加工成的药物比单纯干扰素的疗效要好。【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识记PCR技术的原理和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胚状体人工种子细胞分裂素基因突变筛选基因工程(转基因)愈伤组织【解析】

1、生长素可刺激形成层细胞分裂;刺激枝的细胞伸长、抑制根细胞生长;促进木质部、韧皮部细胞分化,促进插条发根、调节愈伤组织的形态建成。2、植物的组织培养指的是在无菌的条件下,将植物的茎尖、茎段或是叶片等切成小块,培养在特制的培养基上,通过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使它逐渐发育成完整的植物体.组织培养属于无性生殖的范畴。3、诱变育种可产生新的基因,具有不定向性。基因工程可从外源基因中得到该目的基因,能定向改造生物体的性状。【详解】(1)生长素具有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作用,为提高翅果油树插条的生根率,可以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对其进行处理。(2)用植物组织培养方法诱导离体的植物组织形成具有生根发芽能力的胚状体结构,若包裹上人工种皮,制成人工种子,可解决有些种子发芽率低的问题。细胞分裂素能诱导植物组织培养中芽的分化。(3)利用叠氮化钠大量处理细胞,诱导遗传物质发生改变,进而筛选出具有抗逆性的突变体,这种诱变育种利用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工程技术能定向改变植株的抗逆性。(4)获得细胞的产物只需将植物组织培养到愈伤组织阶段。【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植物激素的作用、常见的育种方法以及植物组织培养等相关知识,考查的知识比较基础,但比较综合,考生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解分析能力。11、等位基因可育农杆菌转化(基因枪)1:1红色荧光不能表达单倍体一致敲除杂交水稻中控制减数分裂的三个关键基因,同时让该水稻卵细胞中B基因表达(B蛋白),以此获得种子【解析】

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进行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过程中,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分离,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进行自由组合。杂交育种是将父母本杂交,形成不同的遗传多样性,再通过对杂交后代的筛选,获得具有父母本优良性状,且不带有父母本中不良性状的新品种的育种方法。【详解】(1)杂交育种过程中,后代会发生性状分离的根本原因是减数分裂过程中等位基因发生了分离。(2)①已知水稻的雄性可育是由N基因决定的,人工诱变处理野生型水稻,最终获得基因型为nn的雄性不育植株,让该植株与野生纯合水稻NN杂交获得的后代基因型为Nn,是可育的。②由于雄性不育植株无法形成花粉管,因此将重组Ti质粒导入雄性不育植株(nn)细胞可以用农杆菌转化法或基因枪法,而不能使用花粉管通道法。由于与R基因连锁的基因M导致花粉败育,但是不影响卵细胞的形成,因此该植株自交得到的种子中红色荧光:无荧光=1:1;选择红色荧光种子种植自交,可继续获得不育类型。(3)①据图分析,精子中的B基因可以表达,而卵细胞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