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文化通论_第1页
媒介文化通论_第2页
媒介文化通论_第3页
媒介文化通论_第4页
媒介文化通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专心---专注---专业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专心---专注---专业《媒介文化通论》复习材料说明:本部分复习材料主要根据苏州大学凤凰传媒学院2013考研新增参考书目《媒介文化通论》整理而来。《媒介文化通论》为陈龙教授2011年出版的新书。由于这部分内容涉及到诸如社会学、心理学、哲学等许多理论问题,因此对于考生来说具有一定的难度。其中主要的理论内容只在2012年的学术硕士和专业硕士考试中涉及到几个知识点,比如法拉克福学派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比如新媒体文化的概念,因此可以说,这部分的内容是全新的。考虑到该书的难度以及新增考点中存在诸如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这类宏大的知识点,为更好的帮助考生理解此类知识点,本复习资料中,除将《媒介文化通论》中相关知识点予以整理之外,另综合其他材料加以整理,形成较为完善的复习资料,供考生进行全面的复习。绪论走向科学的媒介文化研究一、本章复习提示本章主要阐述了正视当下媒介文化传播的社会现实、媒介文化中的社会主体关注、媒介文化研究中批判立场的坚守、媒介文化研究的空间与边界这几个大问题。总体来说,这一章的内容属于传播学理论中新增的知识点,对于媒介文化理论在这一章中主要进行一个概况式的了解。从历年的考试题目来看,涉及本章中的主要知识点集中在传媒文化的特性以及西方媒介文化研究中所介绍的主要媒介理论上。其中考察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概率稍大,论述题的考察可能性较小。在复习时,建议考生熟记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如媒介、媒介文化、法兰克福学派、英国文化研究学派等。其次是记忆诸如传媒文化的特性这样的知识点,这类问题容易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二、绪论知识框架图正视当下媒介文化传播的社会现实媒介的界定作为信息的媒介作为“容器”“语法”“环境”的媒介作为社会机构的媒介作为文本、文化的媒介媒介文化的界定“技术决定论”走向“媒介环境论”科学“媒介机构论”的媒介“媒介文本论”文化研究媒介文化的变迁的体现媒介文化中的社会主体关注传媒文化品味是由受众决定的,大众化、平面化、简单化是其主要特征具有同质化倾向再现和介入日常生活自始至终都贯彻着消费理念暗含着霸权和民主力量兼备的权力结构媒介文化研究中批判立场的坚守批判的视野对于中国的传媒文化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产生一种无酒,认为所谓的批判就仅仅是对当下传媒文化文本的道德伦理批判。在中国的传媒文化研究中合理借鉴、使用西方的媒介理论是非常重要的、客观、科学的看待中国的传媒文化现状和存在的矛盾传媒文化研究者应有的姿态是批判的姿态。媒介文化研究的空间与边界媒介文化研究要确立空间和边界的方式西方的传媒文化研究结构主义——符号学派的传媒文化研究法兰克福学派的传媒文化研究英国文化研究派的传媒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的传媒文化研究经验主义的传媒文化研究三、本章考点与解析(一)正视当下媒介文化传播的社会现实★★★1、媒介的界定(1)作为信息的媒介20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就大胆的给出了媒介的定义,他将媒介概念的外延泛化,认为几乎所有的事物都是媒介。媒介即讯息,媒介即万物,万物皆媒介。他的观察角度很特别,即从媒介与人体的关系来考察媒介的价值与作用,几乎所有媒介都可以与人体发生某种联系。媒介内容即信息的广泛流通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麦克卢汉通过对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历史的纵向考察,认为从部落社会到现代社会的文明表征都证明,技术尤其是传播技术的发展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就其功能意义上来说,媒介在这种情况下就等同于信息了。(2)作为“容器”“语法”“环境”的媒介20世纪20-50年代,美国舆论学家李普曼认为,人的行为不再是对客观环境及其变化的反映,而成了对新闻机构提示的某种“拟态环境”的反映,所谓“拟态环境”是指媒介所创造出来的信息环境。20世纪80年代,梅罗维茨等人也对媒介功能进行阐述,他将关注的焦点集中在电子媒介尤其是电视对整个社会的影响上。在《空间感的消失》一书中,他认为电子媒介具有合并社会情境的作用和功能,他的“媒介情境论”也是对媒介营造现实环境的关注。(3)作为社会机构的媒介大众媒介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国家机器大众媒介是公共领域的一个组成部分大众传媒是一种企业机构(4)作为文本、文化的媒介对于欧洲的批判学派学者来说,传媒是一种文本,这是从媒介的存在形态来界定的。作为文本的大众传媒表现为电影、电视剧、新闻报道、娱乐节目、广告等形式。2、媒介文化的界定(1)“技术决定论”视野中的传媒文化以麦克卢汉和英尼斯为代表,麦克卢汉认为媒介即信息,也就是说,媒介决定了文化内容、形式,他将媒介分为热媒介和冷媒介两种,热媒介是信息较为完整,但受众参与程度低,对主体没有要求,传受互动小的现代大众传播阶段。而英尼斯对媒介的形式进行了划分,分为时间偏向的媒介和空间偏向的媒介。偏向空间的媒介有利于帝国的扩张,容易导致民族文化的社会组织丧失文化土壤。(2)“媒介环境论”视野中的传媒文化媒介环境论者对传媒将文化的社会影响看得更为直接,他们都强调媒介的环境对社会大众具有很强的影响力,而这些影响都是深层次的。他们往往都着眼于传媒文化营造的氛围对人的影响。(3)“媒介机构论”视野中的传媒文化媒介是机构,他与外部世界的政治经济文化等体制结成多角关系。从政治学角度看,大众传媒是一种国家机器,媒介机构论者强调了媒介对社会大众的影响,是一种意识形态的改造。从媒介机构论视角看传媒文化,其中一个重要概念就是文化霸权。文化霸权就是意识形态霸权,其统治方式与政治经济统治不同,文化霸权依靠的是灌输。作为批判学派的批判对象,传媒文化就是向公众灌输主流的意识形态。(4)“媒介文本论”视野中的传媒文化从媒介文本论视角看传媒文化,这个文化是一种对现实的反映,但不是对现实本质的反映而是对现实的一种模仿,所以,媒介文本论视角看传媒文化往往是批判的,苟丁的,构成其理论基础的除了符号学还有现象学,社会学以及符号互动理论。3、媒介文化的变迁,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统文化退居到日常生活的边缘,渐渐淡出文化传播潮流。(2)文化进入急速传播时代,快餐化成为主要形式。(3)狂欢化奇观营造成为经常性活动。(4)内容平面化、低俗化之风越演越烈。(5)技术理性、键盘理性取代了审美感性,商业气息取代了人文气息。(二)媒介文化中的社会主体关注★★文化价值的根本是“人”,主体性的有和无决定了文化的生命力大小。媒介成了人们生活的重要内容,成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在媒介文化下大众不是被动的接受者,他们既是文化传播者,也是接受者。现代媒介文化的主体,应是广大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积极反映,具有参与社会、批判社会的主体姿态。1、传媒文化品味是由受众决定的,大众化、平面化、简单化是其主要特征(1)造成公众的精英意识消亡,传统文化传播时代所形成的思辨习惯以及多向度人格,渐渐消失殆尽。(2)传媒文化创作的个性化最终会转变大众化的形态。2、具有同质化倾向(1)首先表现为跨文化传播中,传播内容,流行风尚的共时性趋同(2)其次传媒文化的同质化表现为不同地区,不同媒体的传媒内容趋同,这种趋同原因很复杂,最主要的是传媒机构对成本因素的考虑。(3)传媒文化的同质化还体现在受众接受上,市场规律使得传媒为了争取消费者群体最大化,自然就必须力求内容上的“老少咸宜”。3、再现和介入日常生活4、自始至终都贯彻着消费理念大众传媒具有商业化功能。传媒文化是商业化的产物,因此,传媒文化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消费文化的一部分。5、暗含着霸权和民主力量兼备的权力结构传媒大众化以后,它即演变为现代社会中的一股民主力量,有人把它称作“第四权”“第三种力量”。另一方面,传媒文化是一种消费文化,消费活动人人皆可参与,在传媒文化的消费过程中人人平等,(三)媒介文化研究中批判立场的坚守★★1、批判的视野对于中国的传媒文化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但是,我们不能产生一种无酒,认为所谓的批判就仅仅是对当下传媒文化文本的道德伦理批判。2、在中国的传媒文化研究中合理借鉴、使用西方的媒介理论是非常重要的、3、客观、科学的看待中国的传媒文化现状和存在的矛盾4、传媒文化研究者应有的姿态是批判的姿态。(四)媒介文化研究的空间与边界★★1、媒介文化研究要确立空间和边界的方式媒介文化研究要确立其空间和边界,首先就是要确立媒介文化本身的价值体系。而媒介文化价值体系的建立,首先体现为如何弘扬民族精神、时代精神,既包含了传统价值观中的礼义廉耻、温良恭俭让等,也包含了西方价值观中的合理成分如重个人价值的相关表述,同时更突显了当代主流价值观中的民主、公义、公正、和平、进取等等。其次,要认清媒介技术与传播方式对文化的改造力。再次,要构建媒介文化传播的内容体系。最后,媒介文化研究要关注文化在消费社会中的现实。2、西方的传媒文化研究(1)结构主义——符号学派的传媒文化研究文化研究界有一个基本的共识,即符号学、结构主义是研究方法或理论视角,而不是政治立场或理论思潮。他们共同的研究倾向是以“文本”分析为依据,去了解意义指陈动态的运作过程与再现系统,他们所分析的对象包括电影、电视节目、照片、文学作品等文本。从源头上说,结构主义的媒介研究是从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的理论衍生出来的。列维斯特劳斯曾对原始部落的文化习俗进行过专门研究。运用列维斯特劳斯理论分析传媒文化作品最具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威尔莱特。结构主义——符号学的另一个代表人物是罗兰巴特。(2)法兰克福学派的传媒文化研究法兰克福学派作为早期的批判学派,对于大众媒介尤其是电子媒介的关注和研究是具有开创性的。批判理论是法兰克福学派对意大利马克思主义者葛兰西文化研究工作的继续,他们的研究形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主体部分。批判理论的研究路线受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思想的影响很大,他们抵制对文化和社会现象进行系统化,普泛的阐释。传媒文化研究是批判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其研究总体特征是“否定性的“,其代表是阿多诺对流行音乐的分析。(3)英国文化研究派的传媒文化研究英语世界的批判传媒研究,起于60年代后期,在80年代中期达到鼎盛。在其主要发源地英国,批判传媒研究从一开始就围绕两个大学的研究中心所采取的不同理论和学科立场而展开。成立于1964年的伯明翰大学(Birmingham

University)当代文化研究中心(Centre

for

Contemporary

Cultural

Studies),从一开始就强调文化与意识形态的相对独立性,提供汲取多方面的思想和理论资源,确立了所谓的英国文化研究(British

cultural

studies)的传统,传播媒体则构成其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晚两年成立的莱斯特大学(Leicester

University)大众传播研究中心,则以社会学为其学科基础,全力以赴地对传播媒体进行全面深入的批判研究。这两个中心先后在80年代中后期,随着其理论骨干的离任而逐步衰落。但是,它们早期和鼎盛时期的研究工作,在理论和方法论上为英国的批判传媒研究奠定了坚实基础。(4)后现代主义的传媒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的传媒文焕研究可以追溯到在美国和英国源起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后现代主义理论。后现代主义传媒文化研究的将传媒作为游戏世界,富有创新意义。所谓游戏世界,意义乃在消解此前的意义世界,但是却并非没有意义,而是具备无意义的意义。在他看来,意识形态,政治经济,文化权利,性别话语,全球视角等等,都并非最重要,最根本的意义,真正重要,真正根本的意义在于播撒,替补,延宕之中。(5)经验主义的传媒文化研究北美现今的媒介研究开始呈现多远态势,实证计量与质化论述并重,然而20世纪70年代以前传播研究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的是传统的效果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人们仍沿用电影批评,特别是美学研究方法把媒介内容是为艺术作品来加以研究。自从传播学研究在美国兴起以后,媒介与受众关系的研究就偏向实证研究的模式。北美学术圈对电视的研究以格伯纳的培养理论最具特色。后他又发展出文化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电视是人类社会化进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具有培养功能;电视是潜移默化的意识形态工具;第一章媒介文化研究的理论谱系(上)一、本章复习提示本章主要阐述了媒介文化研究里的几个重要理论,其中包括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和阿尔都塞的召唤主体等这几个大问题。总体来说,这一章的内容属于传播学理论中新增的知识点,是考纲里的新内容,但是几个理论在媒介文化研究中的重要性却比较大。从历年的考试题目来看,涉及本章中的主要知识点集中在四个著名理论上。其中考察名词解释和论述题的概率稍大,同时这几个理论也非常容易结合传媒现状以及当下一些热点社会问题进行考察。在复习时,建议考生熟记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如阿多诺、葛兰西、布尔迪厄、阿尔都塞、文化工业等这类重要的名词。其次是记忆每一个理论的基本内涵、理论来源、现实发展及价值以及意义影响,同时遇到现实的问题要学会用这些理论去思考,去解答。二、本章知识框架图文化危机与“文化工业”的批判研究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产生的背景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内容及实质我国对“文化产业”概念的使用媒介媒介与文化领导权研究南方问题与知识分子文化文化霸权与市民社会研究“葛兰西转向”内涵的理论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主义思想谱系阿尔都塞对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葛兰西转向”的意义与影响大众文化理论的葛兰西转向与影响阿尔都塞与召唤主体性意识形态、文化实践与再现体系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媒介再现媒介再现与主体“召唤”三、本章考点与解析(一)文化危机与“文化工业”的批判研究★★★★1、阿多诺(1)"阿多尔诺(1903-1969),德国著名艺术理论家,生于法兰克福城一个犹太籍酒商家庭,母亲是一名意大利歌唱家。1925年,阿多尔诺以一篇研究胡塞尔的论文获法兰克福大学博士学位。次年赴维也纳,在现代音乐大师贝尔格等人指导下学习作曲。1928年结识布洛赫,并以《克尔凯戈尔:美的构造》一书获得法兰克福社会研究所讲师资格。希特勒上台后,阿多尔诺流亡美国。二战之后,他与霍克海默等人回到德国参加了重建法兰克福研究所的工作。i959年,他担任该所第三任所长,并兼任法兰克福大学社会学、心理学和哲学教授。在60年代末的学生运动中,阿多尔诺因不支持左派学生造反而受到学生们的攻击,他被迫去瑞典度假,不久抑郁而逝。他是一位多产的作家,在德国出版的作品达20多卷。其中主要代表作有《启蒙的辩证法》(与霍克海默合著)、《否定的辩证法》、《新音乐哲学》、《三棱镜》、《音乐社会学导论》、《文学札记》和《美学理论》。2、文化工业批判理论产生的背景(1)社会背景。从阿多诺1922年进入大学到1969年逝世这个期间内,西方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政治上,阿多诺生活的德国,希特勒集团登上了历史舞台,推行法西斯专政,知识分子受到迫害,整个社会处于极权统治的白色恐怖状态。20世纪初,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震撼了资本主义制度。十月革命胜利后,布尔什维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成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十月革命打破了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世界历史进入了一个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新时期。经济上,1929-1933年间爆发了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这次经济危机从美国开始,然后迅速席卷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部门,造成了空前规模的经济萧条。这时,凯恩斯主义应运而生。战后,随着科技革命的兴起,西方一些资本主义国家出现了一些新情况,使战争中生长出来的技术和人才资源迅速转移到各个物质生产部门,从而开始了大规模的生产,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同时,凯恩斯主义的现实泛化造成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对社会化大生产的进一步调整,使资本主义矛盾再一次获得了历史性的喘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出现是以“社会化大生产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之间对抗性矛盾的缓冲为前提的。也由此,当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这种调整又使生产力重新获得了发展余地。(2)文化背景。20世纪初,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电子技术的出现实现了传播媒介的第二次革命。随着录音和无线广播技术的发明,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入侵文化领域,催生出一种以工业生产方式制造文化产品的行业。科学技术和工业化改变了文化艺术作品传播的机制,文化艺术作品能够像工业生产那样生产和发行,阿多诺等人对这种新的文化现象进行概括,形成了“文化工业”的概念。丹尼尔·贝尔说:“当代文化正在变成一种视觉文化,而不是一种印刷文化,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这一变革的根源与其说是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电影和电视,不如说是人们在19世纪中叶开始经历的地理和社会的流动以及应运而生的一种新美学。”对于文化消费者来说,以前需要通过阅读获得的东西,如今可以通过观看解决。从这个意义上说,视觉文化实际上就是电子影像文化,这种文化已经成为大众社会的典型文化。阿多诺所生活且致力于批判文化工业的时代正是一个印刷文化逐渐淡出、视觉文化开始走向兴旺发达的时代。也就是说,印刷文化向电子文化的位移,构成了阿多诺文化工业批判思想生成的主要文化背景。3、文化工业批判理论的内容及实质(1)文化工业的概念。阿多诺将文化工业定义为:凭借现代科技手段大规模地复制、传播文化产品的娱乐工业体系,它产生于一些较发达的工业国家,是制作和传播大众文化的手段和载体,它以独特的大众宣传媒介,如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等,操纵了非自发性的、物化的、虚假的文化,成为束缚意识的工具、独裁主义的帮凶,并以较以前更为巧妙的方法即通过娱乐来欺骗大众、奴役人,从而显示了启蒙向意识形态的倒退,进入大众欺骗的阶段。也就是说,文化工业通过工业化和商业化方式进行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生产、供应和传播,是高度技术化的产物,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文化的批量生产,是垄断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是控制大众意识、维护资本主义统治的工具。在阿多诺看来,“大众文化”的观念是意识形态的,文化工业支配着的是一种非自然的、虚假的文化。虽然在《论爵士乐》(1936)与《论音乐中的拜物特性与听觉的退化》(1938)等文章中,阿多诺的大众文化/文化工业理论已相当成熟,但是“文化工业”这一概念的正式提出与文化工业现象被大张旗鼓地批判却是首次出现在他与霍克海默合著的《启蒙辩证法》中的。阿多诺后来在《文化工业再思考》(1967)中如此解释了他们使用“文化工业”的动机:“文化工业”(cultureindustry)这个术语大概是在《启蒙辩证法》这本书中首先使用的。⋯⋯在我们的草稿里,我们使用的是“大众文化”(massculture),后来我们用“文化工业”取代了那个表述,旨在从一开始就有别于和大众文化概念拥护者相一致的解释:即认为它不过是某种类似文化的东西,自发地产生于大众本身,是通俗艺术的当代形式。文化工业必须与上述说法严加区分。文化工业把古老的东西与熟悉的东西溶铸成一种新质(anewquality)。在其所有的分支中,那些特意为大众消费生产出来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那种消费性质的产品,或多或少是按照计划炮制出来的。文化工业的各个分支在结构上是相似的,或至少能彼此适应,它们将自己组合成了一个天衣无缝的系统。这种局面之所以能够成为可能,是因为当代技术的力量以及经济与行政上的集中。文化工业别有用心地自上而下(fromabove)整合它的消费者,它把分离了数千年的高雅艺术与低俗艺术的领域强行聚合在一块,结果使双方都深受其害。高雅艺术的严肃性由于对其效果的投机追求而遭到毁坏;低俗艺术的严肃性因为强加于它内在固有的反叛性之上的文明化管制而消失殆尽。而这种反叛性在社会控制尚未形成总体化的时期即已存在。因此,尽管文化工业无疑会考虑到千百万人被诱导的意识和无意识状况,但是大众绝不是首要的,而是次要的,他们是被算计的对象,是机器的附件。与文化工业要我们相信的不同,消费者不是上帝,不是消费的主体,而是消费的客体。(2)文化工业的特征。文化工业的第一个特征就是商品化。商业关心的是利益,商人盘算的是金钱。文化工业提供给大众的是虚假的艺术。艺术表演的每一个动作、神情,表演者奏出的每一个音符、音调都受到严格的策划;为了获得更多的市场占有率,文化工业以迎合大众为己任,在文化产品的内容上竭力满足大众的审美需求,并受制于这一需求。文化工业的第二个特征是标准化。机械复制的文化产品目的是用来交换,缺乏真正的灵性和个性,主人翁的幽默、爱、内心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离奇等都是被特殊的专业人员管理和操纵的,电影人物的表演都是商业玩弄的木偶戏曲。阿多诺没有在艺术领域里给电影列出一个位置,在他看来,电影根本就不配称作艺术,在电影里面,个性就没有真正的实现过。文化工业第三个特征是技术化。文化工业的出现是现代科技迅速发展的产物。没有现代科技手段,文化工业产品的大规模复制和传播就不会成为可能,也就不会实现文化的工业化。从印刷术、电影、电视、通讯卫星到现代电子技术,每一个媒体的诞生都将文化工业向前推进了一大步。这样势必造成对真正艺术的模拟、篡改,用数学公式、数字定理规划艺术品,使艺术从属于算术公式的逻辑,从而人的思维、语言、精神也逐渐从属于技术制造的神话中。4、我国对“文化产业”概念的使用文化工业的英译名为“CultureIndustry”,而industry兼有“工业”和“产业”两层意思,所以这一概念来到中国,有人把它译作“文化工业”,也有人把它译作“文化产业”。也许当初我国介绍阿多诺及其理论时,把其德文名(或英文名)都译作了“文化工业”,这也表明了我国对待文化工业(或产业)态度。我国是信仰马克思主义传统的国家,建国初期对资本主义社会抱有敌视态度,对资本主义文化的厌恶直接转化为对文化工业本身的痛恨,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自然成了我们不可多得的理论依据。20世纪80年代,文化工业在中国萌芽时,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主的文化工业理论进入中国,一些有关文化工业批判的文章,介绍和引用了阿多诺的文化工业批判理论,并把其观点作为批判文化工业的理论依据。随着我国对文化工业认识的变化,90年代以后,我国学者对阿多诺的文化工业理论重新进行了审视,并做出了较为客观的评价,从对其理论的简单复述变为批判的继承,把其作为学术理论对待。认识的变化根源于事实的改变,各国文化工业发展的趋势足以引起人们的反思。各国发展文化工业的目的尽管不相同,但大多以提高就业率、提供经济机会等经济目的为主。我国最初当然是不承认文化工业的合法地位的,但面对世界潮流,不得不跟随。由于对文化工业的讨伐词句已深入人心,我们用发展“文化产业”来表达自己的立场。我国传统的三大产业划分: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第三产业(包括金融、服务、卫生、教育、科研等)。按照这种传统三大产业的标准,文化产业毫无疑问要归入第二或第三产业。按照历史进程,可以把经济划分为三种形态,即农业经济、工业经济和知识经济,那么文化产业则成了与农业、工业相并列的产业。仅从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出:物的分类并非一成不变的,它随角度的不同而不同;时空决定一个事物在整体中的地位和作用。文化产业概念由隐到显,其地位由从属到独立,这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文化产业”概念使用的频度增加,表明了两个维度的事实:一是表明了文化产业不容忽视的存在与发展,它影响和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渗透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二是表明人民对文化及其产业的强烈关注。(二)媒介与文化领导权研究★★★可以这样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经济化约论:马克思认为,控制物质生产工具的阶级,同时也控制心灵生产工具……因此,当他们成为统治阶级,必定也掌管当代理念的生产与传播,这样他们的理念自然成为同时期的统治理念。葛兰西比较反对简单的经济化约论,认为应该寻找一种人文的马克思主义观点。1、南方问题与知识分子葛兰西把知识分子区分为两种,一种是传统知识分子,它是一个历史概念,指的是具有保守性,是旧制度残余的维护者;另一种是有机知识分子,指的是能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成为现实生活的主动建构者、组织者和参与者。2、文化霸权与市民社会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主要观点是国家的形成及社会秩序的维系,主要不是靠统治者高压性的统治,而是基于统治者通过教育、文化和传播的渠道等意识形态制度及活动,塑造共识以及文化领导权。葛兰西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上层建筑”可以包括两个方面:市民社会和政治社会或国家。市民社会是私人的组织的总和,是统治集团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对被统治集团进行宣传、教化和渗透的组织和机构。文化霸权的实质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导权。葛兰西霸权理论的第二个内涵就是他认为,霸权的生产,再生产以及转换都是市民社会应该负责任的,而国家则应该对运用高压手段担负责任。市民社会是葛兰西把文化和意识形态的地位放到社会中去的途径,而霸权则是他试图理解他们如何起作用的途径。他赋予了市民社会或意识形态高于政治法律等上层建筑的优先地位。(三)“葛兰西转向”★★★★1、内涵大众文化理论的葛兰西转向主要是指西方早期大众文化理论在不同时期的研究内容与研究取向的转向,这个理论路径是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主义经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再到新葛兰西主义的转向过程。2、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主义思想“文化霸权”(CulturalHegemony)又叫做“文化领导权”,主要指意识形态、文化和价值领域里,官方与民间、国家与社会的广泛而密切的联系,既有斗争又有广泛的共识和认同的辩证关系。葛兰西的霸权是社会统治集团可以使用的各种社会控制模式,它的产生背景是社会冲突。霸权观念的关键不在于强迫大众违背自己的意愿和良知,屈从于统治阶级的权利压迫,而是让个人心甘情愿,积极参与被同化到统治集团的世界观或者说霸权(意识形态)中来。因此,所谓文化霸权,其实质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导权。就葛兰西的思想理论而言,“文化霸权”理论是一个突出标牌,葛兰西对文化研究的最大影响也是他关于“文化霸权”理论的阐述。葛兰西认为,马克思主义的“上层建筑”概念应包括两个方面,“我们目前可以确定两个上层建筑‘阶层’:一个可称作‘市民社会’,即通常称作‘私人的’组织的总和,另一个是‘政治社会’或‘国家’。这两个阶层一方面相当于统治集团通过社会行使的‘霸权’职能,另一方面相当于通过国家和‘司法’政府所行使的‘直接统治’或管辖职能。”这就是说,在“政治社会”或“国家”中,统治集团主要通过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对被统治集团进行直接的、强制的统治;而“市民社会”作为一切“私人的组织的总和”,是指统治集团在意识形态领域内对被统治集团进行宣传、教化和渗透的组织和机构,诸如政党、工会、学校、教会、新闻机构等。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由于市民社会比较发达,有着较为悠久的民主传统,资产阶级不仅可以通过国家机器从政治上压迫、从经济上剥削被统治阶级,而且更多可以通过意识形态的作用使被统治阶级认同资本主义统治的文化秩序,自愿地接受资产阶级的统治。因此,所谓“文化霸权”,其实质就是一种意识形态领导权:“一个社会集团的霸权地位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即‘统治’和‘智识与道德的领导权’……一个社会集团能够也必须在赢得政权之前开始行使‘领导权’(这就是赢得政权的首要条件之一):当它行使政权的时候就最终成了统治者,但它即使是牢牢地掌握了政权,也必须继续以往的‘领导’。”这里,“智识与道德的领导权”与“统治”不同,它是统治集团在观念意识、思想道德等方面所实行的一种间接统治,显示的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功能,表明的是一种思想的社会关系。葛兰西进一步指出,上述两种职能是相互关联的,它们主要包括两个层次:“对于主要统治集团强加于社会生活的总方向,人民大众所给予的‘自发的’首肯;这种首肯是由统治阶级因其在生产界的地位和职能而享有的威望(以及由此带来的信任)‘历史地’所引发的。合法地’对那些既不积极也不消极‘首肯’的集团加以强制的国家强权机构。该机构是为自发的首肯不复存在、整个社会陷入管辖和统治危机的关头所建立的。”显然,在葛兰西看来,文化霸权并不是一种简单的、赤裸裸的压迫和支配的关系,霸权是要去争得一种领导地位,它要求赞同,但并非不允许不同声音的存在;它需要遏制对立面,但并非要去翦除对立面。为了获得霸权,统治集团不得不对被统治集团的利益和需求作出一定的让步。因此在葛兰西看来,文化既是支配的,又是对抗的,它的内容是由统治集团获得霸权的努力和被统治集团对各种霸权的抵抗共同构成的。在此意义上,文化“既不再是一种阻碍历史进程的、强加于人的政治操纵文化(法兰克福学派);也不是社会衰败和腐朽的标志(‘文化与文明’传统);也不是某种自下而上自发出现的东西(文化主义的某些论述);也不是一种将主观性强加给某些被动的主体的含义机器(结构主义的某些论述)”而是一个经由谈判和斗争达致妥协的动态领域,是一个支配与抵抗之间的力量不断调整、趋于平衡的过程。3、阿尔都塞对葛兰西意识形态理论的发展阿尔都塞在霸权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葛兰西的意识形态思想,使意识形态成为文化研究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意识形态这个概念之所以在文化研究中频繁出现,主要应归功于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他以各种不同的方法将意识形态概念理论化,从而使文化逐渐作为意识形态来研究。因此,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对20世纪70年代的大众文化理论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阿尔都塞关于意识形态理论的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关于意识形态概念含义的确证。在阿尔都塞看来,意识形态是一种思想构架,通过它人们阐释、感知、经验和生活于他们置身其中的物质条件里面,意识形态建构和创造了我们对现实的意识。阿尔都塞深刻地指出,尽管个人作为主体觉得自己是独立自足的,觉得自己是在直接、自由地把握现实,但实际上,他的意识是由一系列思想体系和再现体系所限定的,这种把握只是他想像的结果,所以阿尔都塞把意识形态定义为是个人同他在于其中的现实环境的想像性关系的再现。意识形态是个体与现实生存环境之间的假想关系的再现,意识形态不仅是一种思想体系,而且还是通过各种意识形态国家及其实践和生产活动再生产出来的一种物质实践———各种仪式、风俗习惯、行为方式以及实践形式表现出来的思维方式,诸如教育、宗教、家庭、政治、传媒、文化工业等。在此基础上,阿尔都塞反对对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公式机械式的解释,也反对黑格尔关于社会总体性的观点。他坚持社会构成论,认为社会是由经济、政治和意识形态构成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不是一种体现与被体现的关系,即上层建筑不是经济基础的一种体现或被动反应。与此相反,他认为应将上层建筑看做是经济存在所必需的一个条件,这个模式使上层建筑处于相对独立的地位。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决定关系依然存在,但是一种最终决定关系。这种关系通过他所说的支配结构发挥作用,尽管经济总是起决定作用,但并不意味着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经济就必定会居支配地位。在特定的社会构成中,哪一种实践居支配地位取决于具体的经济生产形式。经济最终起决定作用,不是因为其他条件只是它的副现象,而是因为它决定哪一种实践居支配地位。第二,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对“主体性”的强调。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对人的控制并不是公开的,而是隐蔽的,我们内化了意识形态,因此不能意识到它的存在和效果。阿尔都塞认为,我们的无意识也是意识形态性的。意识形态从外部构筑了我们个性的核心,使我们所谓本质的自我不过是一种虚构,占据它的位置的实际上只是一个拥有社会生产身份的社会存在,阿尔都塞将它称为“主体性”。这种主体性不像过去所说的主体那样是一个统一的、个性化的和独立自持的,它可能是矛盾的,并且随着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不断地改变。我们是依赖于教育我们的语言和意识形态来看待自己的社会身份,来成为一个主体的。我们对自我的看法不是由我们自己产生的,而是由文化赋予的,所以我们是文化的主体,但却不是它的创造者。主体是由文化建构的,这种主体性理论对文化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另外,阿尔都塞还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思想。阿尔都塞认为意识形态不仅要通过语言和再现系统来研究,同时也要通过它的物质形式,如它的体制和社会实践方式来研究,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正如霍尔在《文化研究:两种范式》一文中所指出的,阿尔都塞的理论代表了与早期威廉姆斯等人的文化主义不同的另一种范式———结构主义研究范式。文化研究中的结构主义观点认为,文化不是某一社会集团的客观经验,而是一个生产意义和经验的领域。通过它,社会现实被建构、被生产、被阐释。从这一角度看,威廉姆斯等人对人的经验和主观能动性的推重代表的是一种肤浅、落伍的浪漫主义和人道主义倾向。结构主义指出,既然人的意识和经验都是由文化和意识形态建构的,就没有必要去关注它的具体内容。由于过分强调所谓结构的整体和这种整体的决定作用,牺牲了过程和具体经验的复杂性,牺牲了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他的主体性理论具有浓厚的决定论色彩。虽然,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对大众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开启了大众文化研究的新的视角,但是由于理论存在的局限性,使许多文化研究学者把目光转向葛兰西的理论著作,最终促成了大众文化研究的葛兰西转向。4、“葛兰西转向”的意义与影响(1)“葛兰西转向”结束了文化主义与结构主义的范式之争,在扭转了文化研究的结构主义趋势的同时,又没有回到人道主义的老路,从而为我们“在讨论‘复杂的结构与上层建筑、独特形式与时代之间的关系’中指出了一种道路。由此,文化研究走出了某种自身的理论困境,开始去建构一种摆脱还原主义和本质主义束缚的新的理论方法和研究模式。(2)“文化霸权”理论把差异和矛盾视为文化和意识形态存在的基本方式,强调了文化实践的政治和意识形态阐述的多种可能性,促使文化研究在继承文化主义范式批判庸俗的经济化约论和阶级决定论的传统之上,进一步摈弃将文化看成某一阶级阶级性体现的本质主义。(3)“文化霸权”理论将文化理解为某种非同一的、包含诸多异质性因素的构成,这不仅为文化研究深入细致地考察某类文化的复杂内涵提供了可能,而且也为其研究阶级以外其他领域的文化斗争奠定了必要的理论基础。5、大众文化理论的葛兰西转向与影响葛兰西的“霸权”概念在20世纪70年代重新走入人们的视野,被引入英国文化研究中,形成了葛兰西文化研究学派,主要源于人们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处于一种对立的模式之中。一种观点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认为大众文化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强加的文化,追逐利润,具有意识形态的操控性,为巩固统治阶级的地位服务;另一种观点以传统的英国文化主义为代表,把大众文化看做是从社会底层自然出现的文化,来自人民声音的工人阶级的文化。而葛兰西霸权理论使大众文化被理解为统治集团的利益与被统治集团的利益间相互斗争与妥协的场所,大众文化既不是来自社会底层代表人民声音的工人阶级文化,也不是资本主义文化工业强加的文化,而是这两者的“折中平衡”,是来自底层和上层的种种力量的矛盾混合体,其标志是既“抵抗”又“妥协”,并坚持认为生产过程和消费活动之间存在一种辩证关系。葛兰西的大众文化理论研究方法为处于两种相互敌对的大众文化研究方式开启了新的理论视角,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当时的大众文化提供了理论方法。因此,霸权概念的提出,使得大众文化研究从相互敌对的困境中解脱出来,他们用霸权理论来阐释大众文化,认为它是人们对文化工业的各种作品和在实践进行自动消费的过程中产生的文化。大众文化不再是一种阻碍历史进程的、强加于人的政治操纵文化,也不是社会衰败和腐朽的标志,而是抵抗和融合之间一种不断变化的力量平衡。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后,霍尔等英国文化研究学派思想家,在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葛兰西的“霸权”理论,形成了新葛兰西主义。新葛兰西文化研究学派的代表人物是霍尔,霍尔认为各种文化作品不带有“含义”的痕迹,也不是由生产意图能始终决定的。“含义”是一种社会生产、一种实践。由于同样的一个文化作品或实践可以具有各种不同的“含义”,所以这个“含义”就成为斗争的场所和产物。虽然霍尔等人承认文化工业是意识形态生产的主要场所,但新葛兰西派反对认为消费这些产品的受众是受人操纵的“文化傀儡”或是一种毒害人民的“精神鸦片”等观点。新葛兰西文化研究强调人们从文化工业所提供的全部商品中创造出大众文化,创造大众文化可以使居从属地位的集团能够自己认识和理解外部世界并抵制占支配地位的集团。因此,他们强调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必须放在文化的生产、传播和消费的过程中进行研究,即在“使用过程中的生产”得出意识形态效果、融合或抵制等问题的结论。新葛兰西文化研究学派由于自身所存在的理论局限性,对大众文化的研究后来经费斯克的发展走向了新修正主义。总之,葛兰西霸权理论的大众文化研究在20世纪的70———80年代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成为主要的研究方法,主要源于葛兰西把大众文化看做是霸权产生和再生产的主要场所,他为大众文化研究开辟了新的、广阔的前景。大众文化不再是法兰克福学派所谓的资产阶级宣传自身的意识形态,欺骗群众的工具,强加于人的政治操纵文化,也不是文化主义所谓的某种自下而上的自发的东西,更不是结构主义所谓的一种将主观性强加给某些被动的主体的含义的机器。霸权主义理论使我们看到,大众文化既是支配的,又是对抗的,是内部包含有差异、矛盾和斗争的混合体。它的内容是由统治阶级获得霸权的努力和被统治阶级对各种霸权的抵抗共同构成的。他既不仅仅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通俗宣抵抗,而是一个谈判和斗争的领域。是一种既是自下而上又是自上而下产生的,既是商业化的又是真实的文化,是抵抗和融合之间一种不断变化的力量平衡。大众文化是一个各种利益和价值观相互竞争的矛盾的混合体。这一新的认识,一方面坚持了大众文化的政治性和意识形态性,另一方面又避免了庸俗的经济决定论和阶级决定论,并对文化工业的商业文化在有选择的消费行为和生产性的阅读和阐明行为中被重新定义和理解。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主义理论,随着世界经济、政治和文化发展的日益全球化的趋势,越来越受到大众文化研究理论的关注。尤其是在20世纪80—90年代中国文化研究领域,葛兰西的文化霸权主义理论成为中国大众文化批判理论的一个重要的理论资源。在中国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进程中,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在文化全球化的进程中要保持清醒,注意西方大众文化凭借其成熟的大众文化形态,发达的文化工业及文化生产技术上的优势对第三世界和不发达地区国家进行文化殖民与话语霸权,而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则为此提供了重要的理论资源与理论方法。因此,时至今日,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仍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理论意义。(四)阿尔都塞与召唤主体性★★★阿尔都塞在20世纪70年代就曾对意识形态进行界定,他指出,意识形态是“个体与其实际生存条件的想象性关系的再现”。换句话说,意识形态是再现想象性社会关系的机制。1、意识形态、文化实践与再现体系他指出,知识是实践的产物,社会关系必须在话语与语言中再现以便获得意义,意义的产生就是意识形态的一个结果。阿尔都塞重新解释马克思上层建筑的概念,他沿用葛兰西的模式,将上层建筑一分为二:一是强制性国家机器,另一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2、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媒介再现阿尔都塞重新解释马克思的上层建筑概念,他沿用葛兰西的模式,将上层建筑一分为二:一是强制性国家机器,另一是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前者包括军队,警察,法院等系统,后者包括学校,教会,传媒等私人组织,后者不受国家控制,但仍是国家机器的一部分。意识形态国家机器貌似中立,但实际往往为权力集团、经济势力所控制。3、媒介再现与主体“召唤”大众传播媒介作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往往宣称把受众放在第一位,“您所关心的正式我们所关注的”,表面上放下身段,为受众服务,实际是在日复一日的传播活动中,向受众灌输某种挂念,将受众“召唤”成了它所需要的主体。第二章媒介文化研究的理论谱系(下)一、本章复习提示本章主要阐述了媒介文化理论的相关问题,其中包括场域理论、规训理论、快感理论等几个问题。总体来说,这一章的内容属于传播学理论中新增的知识点,是考纲里的新内容,对于媒介文化理论在这一章中主要进行一个全景式的了解,这些理论是考试的重点。从历年的考试题目来看,涉及本章中的主要知识点集中在场域理论、规训理论、快感理论等这几种主要媒介理论上。对理论的全面把握相对来说比较重要。其中考察名词解释和简答题的概率稍大,论述题的考察可能性也有,如果考,题目的难度对很多考生来说可能会比较大。在复习时,建议考生熟记几个重要的名词解释,如福柯、话语规训、布尔迪厄、场域、霍尔、编码解码、费斯克、生产式文本、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等。其次是记忆诸如如何理解霍尔的文体理论、费斯克是如何理解大众的这样的知识点,这类问题容易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二、本章知识框架图福柯的话语归训理论知识和权力媒介与权力媒介与规训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布尔迪厄场域的由来场域的定义媒介场域在传媒领域的意义文化霍尔的媒介文化政治学与阅读理论霍尔研究霍尔解构“大众”的谱系编码与解码文本解读方式理论贡献费斯克的文本与快感理论约翰•费斯克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追星文化与追星经济后现代主义的媒介文化研究鲍德里亚鲍德里亚与消费社会三、本章考点与解析(一)福柯的话语归训理论★★★1、知识和权力福柯坚持认为,没有权力就根本不会产生“真理”,所以并非知识产生权力,而是权力生产关于主体性的科学,以便为了生产主体。知识向权力转换的过程,包含四个原则:一是私人空间的个别化管理,即利用理性管理技术来进行社会区隔,二是制定活动规范,即行为管理;三是活动的常规化,通过学校等训练机构,使行为符合标准;四是活动的协调化。2、媒介与权力福柯认为,现代权力的重点之一,就是要求以最小的付出获得最大的汇报,而他的主要原则就是规训。福柯主张探讨权力运作的最直接方式,便是研究躯体的政治经济学。根据法国圆形监狱的设计,福柯发展出“全景敞视主义”的概念。受众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在相对封闭的私有空间中消费媒介产物,所以受众的观看活动似乎与象征权力的媒介之间形成了某种关系。简单说,就是受众借助电视媒介监视社会中的其他人,使得原本私人化的、隐秘的生活变得常态化了。3、媒介与规训媒介往往通过传播特定立场的话语,建构虚拟的真实而运作,媒介再现特殊观念和意向,能够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动,因此媒介被认为是能够施展话语或意识形态的力量,受众依据媒介所传递的“真相”对世界发生的事件进行判断,媒介也协助人们建立关于世界的常识,同时也协助建构人们的认同与趣味。在媒介面前,人们没有选择的权利,长期形成的信息传播与接收之间的默契关系,使受众在不知不觉间,受到了媒介提供的影像和信息的规训。(二)布尔迪厄的场域理论★★★★1、布尔迪厄皮埃尔布迪厄(PierreBourdieu)是继M福柯之后,法国又一具有世界影响的社会学大师,他和英国的A吉登斯、德国的J哈贝马斯一起被认为是当前欧洲社会学界的三大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和著述在国际学界广受重视,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也引起了我国社会学者的注意。布迪厄称得上学术杂家,他的社会学中融入了人类学、教育学、哲学、艺术、语言学、历史、文化学等诸学科的内容,可谓包容丰富、错综复杂。一般认为,场域理论是他的基本理论,在其社会学思想体系中占有最重要的地位2、场域的由来布尔迪厄是享誉世界的法国社会学家,他在1990年出版《实践的逻辑》一书中,提出了他最关心的理论问题:在人为地分裂社会科学的对立之中,最根本也是最要命的是主观主义和客观主义的对立,这种对立导致了绝大部分的社会学家只选上述两元对立的其一。为了化解上述两元对立,布尔迪厄提出了场域、惯习和实践的概念,并且用场域和惯习来解释实践。场域、惯习和实践构成了布尔迪厄的理论框架,但是布尔迪厄的核心问题是如何解释实践,即如何通过对场域和惯习的描述来解释实践。布尔迪厄在社会学上通过场域和惯习解释实践,兼有社会物理学和社会现象学两套逻辑,这就超越了一元论逻辑;他的场域和惯习是不同但是同时并存的历史状态。吕炳强在《社会世界的底蕴》(上)中认为,场域不是意义生产的必要和充分的条件,因为场域只接纳理性;对于所有可能有的意义来说,语言是意义生产的必要条件,因为只有语言接纳人的理性和创意。对于部分意义来说,语言不是意义生产的充分条件,因为有些意义的产生需要人的理性同时作用于语言和场域。从语言和场域的相对自主性以及意义和权力的对立,引申出开放性和封闭性的对立。自主性、权力、开放性等概念成为场域的主要特征。3、场域的定义(1)场域是布尔迪厄社会学理论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他这样定义场域:“从分析的角度来看,一个场域可以被定义为在各种位置之间存在的客观关系的一个网络,或一个架构。正是在这些位置的存在和他们强加于占据特定位置的行动者或机构之上的决定性因素之中,这些位置得到了客观的界定,其根据是这些位置在不同类型的权利或资本(占有这些权利就意味着把持了在这一场域中利害攸关的专门利润的得益权)的分配结构中实际的和潜在的处境,以及它们与其他位置之间的客观关系(支配关系、屈从关系、结构上的同源关系等)。”(2)布尔迪厄所说的社会行动者,一旦进入某个场域,必须表现出与该场域相符合的行为,以及使用该场域中特有的表达代码。场域的概念意在指出,外在客观条件常常以惯习发挥作用后的结果来影响惯习,这种内在性外在化的过程形成场域的“游戏规则”。(3)在布尔迪厄看来,场域有其自身的特征。首先场域是一个永恒斗争的场所。其次,场域具有相对自主性。任何一个场域,其发生发展都经过了一个为自己的自主性而斗争的历程,这也是摆脱政治、经济等外部因素控制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场域自身的逻辑逐渐获得独立性,也就是成为支配场域中一切行动者及其实践活动的逻辑。(4)布尔迪厄强调斗争,强调历史性,而只有场这一概念才能表达“斗争”与“历史性”的内涵。在这里,“场”这个概念所涉及的是对人们的关系、地位的分析,对行动者占据的位置的多维空间的阐述。每个场都处于权力场中,处于阶级关系场中。每个场都是斗争的场所,每个特定的场的内部都存在着为争夺权力来界定一个场的斗争。就是说,场与场之间不是平行的,而是包含所属关系的。在这种所属关系中,场的独立性就表现为一种相对的独立性。(5)有学者将场域看作是生产符号暴力的场所,生产者生产的符号产品成为胜利者后,必然要向社会扩散。场域不同生产的符号也不同,这样就造成场与场之间的斗争。场域本身就是一个充满斗争的场所,场域内部的斗争最终会演变成场域外部的斗争,这种斗争的结果会达到一个平衡,但斗争的永恒性导致占据主流地位的符号不是固定的,所以场域中的能量是不断变化的。(6)布尔迪厄的场域概念,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解读,但是他们的观点都包括几方面相同的基本点。首先场域是建立在关系的基础上,场域内有复杂的关系。进入同一个场域的行动者之间,以及场域与场域之间,共同受制于元场(政治场、经济场),并且在政治场和经济场之间各自相互独立又相互关联地存在。其次场域中以及场域之间充满竞争,这是场域运动的表现。现代社会中,社会分工不同形成的一个个小世界,具有自身的逻辑和规则,这些逻辑和规则在其构成的场域运动中,不是一成不变的。这种变动导致了场域界限和场域力量的变化,维持着社会的运转。最后场域体现着行动者的努力方向和努力成果。3、场域在传媒领域的意义布尔迪厄喜欢用“场”这样的一个概念来阐释传媒权力的运作。如果说传媒与政治、经济等诸权力构成了的是一个宏观意义上的权力场,那么,社会行动者个体进入这个权力场就可视为微观意义上的建构。大众传媒与政治、经济、文化等诸权力构成的场域,我们把它称为“传播场”。传播场与布尔迪厄所说的“新闻场”有相似之处,但范围要更为广泛。当一个人进入传播场是,就同时进入了与场项链的前提预设。(三)霍尔的媒介文化政治学与阅读理论★★★★1、霍尔伯明翰学派之最终蔚成一大思想学术流派,应当归功于斯图亚特.霍尔(StuartHall)之卓越的思想才能和组织领导才能。这位被喻为“文化研究之父”并拥有“思想家”,“文化理论家”,“媒介传播学者”和“英国开放大学教授”多个头衔的著名学者,其学术视野开阔,积极投身社会政治实践,自觉参与涉及文化的多个领域(诸如“什么是文化”,“什么是文化研究”,“如何做文化研究”,媒介与意识形态,撒切尔主义,种族与多元文化,差异政治,等等)的热烈论争。霍尔著述甚丰,成就卓著,其在文化研究领域的杰出成就,无人堪与比肩。克利斯.罗杰克(ChrisRojek)在《斯图亚特.霍尔》一书的开篇盛赞霍尔是“当代文化研究的巨擘,无人能出其右,这缘于他的人格魅力和丰硕著述。”英国新马克思主义者特里.伊格尔顿这样评价霍尔,“任何一个为英国左派思想立传的人,如果试图依靠某个典范人物,将不同的思潮和时期串在一起,自然会发现他是在重新塑造霍尔。”霍尔的理论成就绝非海德格尔式的抽象思辨,它始终建立在对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倘若对霍尔的文化理论作一系谱学的解构,不难发现:霍尔的理论成就与其独特的人生经历息息相关。国外学者对霍尔的传记式介绍,简括为:斯图亚特.霍尔于1932年2月3日出生于牙买加首都金斯敦,1951年经由港口城市布锐斯托尔游学英国,随后获得奖学金资助就读于牛津大学,获得文学硕士学位。霍尔研究生毕业后定居英国,这位黑皮肤的牙买加后裔从此开始了在英国非凡的人生之旅。霍尔的专业是英国文学,并且对文学研究情有独钟,然而当时的英国文学研究强调其所谓的“英国性“(Britishness),霍尔的加勒比印记使其处于“两栖人”的尴尬境地,从而被英国文学研究界拒弃。霍尔显然不同于雷蒙.威廉斯(RaymondWilliams),后者虽然对“文化”作了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定义,“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方式。”该定义奠定了英国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影响深远,然而威廉斯始终还是没有脱离其精英文化身份——剑桥大学戏剧教授,文化只是其学术研究的副业。这种差异同时也是一个契机:霍尔全身心地投入文化研究,并取得比威廉斯更为卓著的成就,成为伯明翰学派名副其实的领袖人物。霍尔的论著涉及传媒,通俗文化,种族与多元文化,差异政治等,议题繁多,而且多以文集前言,单篇论文的形式发表,在《卫报》(Guardian),《观察者》(Observer),《新政治家》(NewStatesman)等媒体发表大量的报告和评论,其专著数量则很有限。霍尔的研究者詹姆斯.普洛克特(ProcterJames)将霍尔的学术人生分为四个时期:50年代的新左派岁月;60-70年代的文化研究学科和范式建构;80年代反撒切尔主义的公共知识分子角色;90年代以族裔散居为理论支点的文化认同理论。这一分期与霍尔的论著创作阶段呈较为吻合的对应关系,笔者于此将霍尔的论著分成四个时期:阶段一:新左派时期,主要担任编辑工作;阶段二:伯明翰时期,主要从事传媒与意识形态研究,代表性的论著(含主编与合编)有:《电视话语的编码与解码》(1973),《电视媒体及其与文化的关系》(1975),《监控危机》(1978);阶段三:担任英国开放大学教授,主要论著有:《艰难的复兴之路:撒切尔主义与左派危机》(1988),《仪式的抵抗-战后英国青年亚文化研究》(1989),《文化身份与流散》(1990),《文化身份问题》(1996),《文化、表征与意指实践》(1997);阶段四:1997年退休到现在,霍尔依旧笔耕不缀,编有《视觉文化读本》(1999),《差异》(2001)等。2、霍尔解构“大众”霍尔在《解构“大众”笔记》一文中以社会关系作为大众文化的起点,“在向农业资本主义转变的漫长阶段,以及其后工业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劳动者,劳动阶级,和穷人的文化中或长或短地持续着斗争。”在霍尔看来,“大众”往往成为社会“改革”的对象,要求其符合统治阶级的最大利益。霍尔言及的大众文化与威廉斯极端浪漫的描述“为民所有,所享,所用”大相径庭,霍尔注重从社会关系来定义“大众文化”。霍尔围绕“大众”一词,对“大众文化”的不同定义进行了三个层次的解构:其一,是“大众文化”的市场或商业定义,即成群的人听它们,买它们,读它们,消费它们,似乎也尽情地享受它们。霍尔认为,这一定义与对民众的操纵和贬低联系在一起,民众无异于“群氓”,是一群生活在“虚假意识”中的文化傻瓜。对这一同质化和描述性的定义,霍尔持反对态度,“归根结底,把民众视为完全被动的外围力量,是一种根本不属于社会主义的观点。”其二,大众文化是指“大众”在做或者曾经做过的一切事情,这接近于大众的“人类学”概念———“大众”的文化、社会习惯、风俗和民风,即“标志特殊生活方式的东西。”霍尔认为这一定义描述意味过于浓厚,大众文化与非大众文化之间的界限十分模糊。最后,也是霍尔本人所提倡的定义:用关系、影响、抗衡等绵延不断的张力来界定“大众文化”,集中探讨大众文化与统治文化之间的关系。霍尔指出,建构“大众”所依据的原则是占中心地位的精英或主导文化与“边缘”文化之间的张力和对立,这种张力和对立区分“大众文化”和“非大众文化”,“我认为存在着一场持续的和肯定是不均等的斗争,由主流文化发起,不断地要去破坏或重组大众文化,要把大众文化的定义、形式包围和限制在统治形式的更具包容性的范围之内……这是文化斗争的辩证法……沿着对抗与接受、拒绝与投降的复杂路线前进,使文化领域变成一个持续的战场。”显然,霍尔在考察大众文化时,主要关注的是文化间的关系和霸权问题。霍尔自觉地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来定义大众文化,具体说是从阶级的角度阐释统治意识形态文化控制和被统治阶级反抗此一文化控制的斗争和妥协,从中可以窥见葛兰西霸权理论的影子。与法兰克福学派单纯地将大众文化视为精神鸦片的观点不同,霍尔强调文化霸权控制和反控制的双向运作。那么大众文化与商业到底是什么关系?霍尔认为不存在完整的、真正的、自足的大众文化,大众文化必定是存在于文化权力和统治关系网之中,与商业亦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霍尔对大众文化的描述可以说是在文化主义语境中,改写了威廉斯“文化是整体的生活方式”的经典定义,霍尔更愿意将文化表述为斗争方式,在文化斗争的辩证法中阐释大众文化。同时,霍尔反对建立某种普适的大众美学,认为大众文化处于一个文化斗争的场域中,其位置是变化和流动的。霍尔对大众文化的阐释体现了典型的伯明翰文化主义的左翼马克思主义立场和作风:大众文化是被压迫者文化和被排斥之阶级反对权力支配的竞技场,它不是简单表现出成熟的社会主义文化的场所,然而社会主义却可望在这个领域里建立起来。大众文化的重要性就在于其是社会主义可能得以建立的场所之一。3、编码与解码(1)来源:霍尔在媒介文化研究的赫赫声名是基于其创立的编码/解码模式。编码/解码理论首次以文稿形式出现是在1973年9月,当时霍尔提交了一篇名为《电视话语的编码和解码》的大会发言稿,由于其迥异于实证主义传播模式的标新立异,发言稿在会议上引起巨大反响,随后以单篇论文形式收录于《文化,传媒,语言》,最后又冠以《编码,解码》为名出版。(2)在《编码,解码》一文中,霍尔受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价值循环论的影响,提出了信息交流的四阶段理论: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和再生产。这四个环节是信息传播的循环过程,各环节均有联系,但又保持着相对自治。霍尔认为,信息在流通过程中是以符号为载体形式传播意义,这一过程既有赖于技术和物质工具,也取决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各自的社会关系。由于信息接收者的社会特征、知识背景不同,他们在接收信息时必定会有各自不同的解读。霍尔以广播为例来说明“信息来源”和“接收者”之间符码的不对称。编码与解码之间符码的不对称,根源于信息发送者和接收者的文化关系、社会背景和地位利益等结构性差异,其中包蕴着意识形态运作和媒体文化霸权。(3)加拿大传播学者麦克卢汉(Mcluhan)从“技术决定论”出发,预言性地提出了“地球村”、“媒介即信息”、“媒介是人的延伸”、“热媒介和冷媒介”等著名概念,开创了电子传播时代的媒介文化研究。体在当代西方国家与司法、立法、行政并列,成为“第四政治机构”。一般认为,大众传播与媒体研究有着两种范式:其一是20世纪四五十年代兴起于美国的实证主义流派,代表人物有拉斯韦尔、施拉姆、拉扎斯菲尔德等。拉斯韦尔在《传播的结构和功能》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五W”传播模式,即谁、说什么、通过什么渠道、对谁和取得什么效果。“五W”模式勾勒出实证主义传播研究的“发送者—信息—接收者”的线性模式;另一条是由法兰克福派所开创的批判范式,强调对传媒进行意识形态效果批评,英国文化研究学派尽管不同意法兰克福学派对传媒社会功能的一味贬低(如马尔库塞的“单面人”),但仍承袭其意识形态批评路径。作为传播与文化研究学者,霍尔十分重视对媒体的研究,“好和坏,精与次之间的难以选择并不存在于现代传播形式的不同,而是存在于媒体中。”霍尔在媒介文化研究的赫赫声名是基于其创立的编码/解码模式。4、文本解读方式霍尔提出三个“假想的立场”来描述话语的各种解码过程。第一个假想的立场是主导—霸权立场,传播的目的是实现传播者与受众之间实际相同含义的交流。处于这一立场的新闻传播者的理想的传播方式是“完全清晰的传播”,即受众在主导符码的范围内进行解码,其对信息解读的方式和过程完全符合于编码时刻所设定的预期。然而,这种预期的实现要依赖于媒体的暗中操作。第二个立场是协商式(nego-tiatedorcorporate)立场。霍尔援引葛兰西的霸权思想:“在协调的看法内解码包含着相容因素与对抗因素的混合:它认可旨在形成宏大意义(抽象的)的霸权性界定的合法性,然而,在一个更有限的、情境的(定位的)层次上,它制定自己的基本规则———依据背离规则的例外运作。”在此,霍尔看到了编码—解码过程中存在着包容与控制的双向运作。第三个立场是抵制式或对抗式立场。霍尔认为,虽然主流意识形态话语在主导媒体文本中处于优先解读地位,但并非说明所有的受众都会自动做出这种选择,解码人的社会状况会激励他们采用不同的姿态来对待同一媒体文本。因而,如霍尔所分析的,工人受众往往会将主流媒体编码的关于“限制工资必要性”的“国家利益”解码为阶级利益。这一立场富于批判性和抵制性。5、理论贡献(1)编码/解码模式显示了与它之前的媒体研究中两大研究范式的融合和决裂,在超越实证主义“发送者—信息—接收者”的线性传播模式的同时,又颠覆了法兰克福学派的消极受众论,将话语、符号、权力、社会关系等引入媒介研究,标志着英国媒介文化研究开启了建立在结构主义和符号学概念基础上的马克思主义媒介理论的新纪元。(2)霍尔的三个“假想的立场”为媒介研究的民族志受众分析提供了理论框架,霍尔的同事、著名批判学者戴维·莫利(DavidMorley)采用霍尔模式,对“全国上下”新闻节目进行了民族志受众分析,澳大利亚文化研究学者洪美恩的《看〈达拉斯〉》也堪称运用霍尔模式进行传媒受众分析的经典之作。(四)费斯克的文本与快感理论★★★★1、约翰•费斯克约翰·费斯克(JohnFiske,1939—)作为当代英美学术界著名的大众文化理论家,因其“文化消费主义”的研究主张而被西方学术界普遍称为西方当代大众文化研究代表人物。他撰写了《理解大众文化》(UnderstandingPopularCulture,1989)、《读解大众文化》(ReadingthePopularCul-ture1989)等8部著作以及数百篇有关大众文化、大众传播和影视文化的研究论文,在欧美学术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尝试建立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的大众文化理论,倡导积极快乐和随意休闲的大众文化理论,推崇日常狂欢的大众消费精神,试图在大众文化研究中的精英主义和悲观主义之间做出一种超越。2、多元的大众与多义的大众文化费斯克认为大众文化是大众创造的,而不是加在大众身上的,它产生于内部和底层,而不是来自上方。他提出“大众的流动性”和“变动的社会效忠从属关系”,对“大众”的复杂形态的理解要更加客观和理性化。大众在解读大众文化的时候会把他们放在不同的社会层理和文化效忠从属关系中来做不同的理解。于是,大众文本呈现出“多义的开放性”。3、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费斯克的主要理论包括大众文化的快感理论、文化经济和文化政治理论。费斯克的快感理论宣称快感和意义的生产是从大众文化所提供的资源中进行的,文化工业所批量炮制的流行文化在费斯克看来就是人民自己的文化,是人民颠覆和反抗资本的有力武器。在他看来,商业流行文化从本质上讲即使不是激进的,也是进步的。他的研究注重观众的能动性,强调受众在媒介文化中的积极作用。他认为大众是具有创造性的,大众传媒的文本建构并不是由媒介单独完成的,而是大众共同完成的。大众文化的最大驱动力在于其能给大众提供快感,文化经济中运作着能为大众拥有的意义,符号,价值。费斯克创造性提出了“生产式文本”“大众文化快感理论”来阐明大众在消费过程中所进行的抵抗。生产式文本具有作者式文本同样的文本开放性,它不断地要求读者去重新书写文本,并从中创造出意义,但同时生产是文本不强求读者的主动阅读,不包含控制规则,它并不将文本本身的建构法则强加于读者身上,以至于读者只能依照该文本才能进行解读,而不能有自己的选择。从这一意义上说,生产者式文本是一种难以规训的文本。费斯克创造性地提出了“生产式文本”“大众文化快感理论”来阐明大众在消费过程中所进行的抵抗。费斯克大众文化理论一个最大的特点在于其成功地变换了法兰克福学派以来的思维路径,认为各种文化产品和实践的含义并不是由生产意图一劳永逸地决定的,必须对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的详细情况进行具体分析和不断阐释,才能弄清楚含义的轨迹,强调大众在大众文化中积极主动的意义的生产,是对将大众视为“文化傻瓜”的理论的有力反驳。4、追星文化与追星经济费斯克和追星文化理论实际上就是从能动观众理论中产生和发展出来的。他认为,追星文化就是工业化社会中大众文化的一种提升形式,粉丝则是一些“过度的读者”。费斯克把追星文化视作特殊类型的大众文化,因为它是区别于较正常的大众受众文化的大众文化。(五)后现代主义的媒介文化研究★★★后现代主义的媒介文化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五十年代后现代主义理论在美国和英国的起源。后现代主义所探讨的问题是多元的,然而,虽然内部千变万化,后现代主义在与一些批判性问题的联系中已获得某种凝聚力。1、鲍德里亚让•鲍德里亚(JeanBaudrillard),法国巴黎大学社会学教授、后结构主义者、社会学家和翻译家。在求学期间主修的是社会学,其主要思想的形成受到了马克思、索绪尔、列维•斯特劳斯等人的影响。他的早期思想传承马克思主义,以后接受并发展了符号学说,并创建了自己独特的后现代主义理论;80年代以后,对当代场景中主体与客体之间新型关系的形而上学研究,逐渐取代了他对后现代性的分析。

在几种最主要的后现代理论发展过程中,鲍德里亚近乎极端的思想体系是其中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他的理论目前正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文化理论以及有关传媒、艺术和社会的话语。在他的早期思想中,他试图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同符号学以及结构主义加以综合,意欲发展一种新马克思主义社会理论。他对消费社会中主体与客体之4间的控制关系、商品化的资本主义社会中的日常生活、以及定位于一些被组织到指意系统中的符号的符号学理论等进行了一系列的分析,研究涉及到家庭环境、建筑、绘画以及媒体等各种现代现象。这个时期的作品主要有:《物体系》(1968)、《消费社会》(1970)和《符号政治学批判》(1972)等。在这之后的著作中,鲍德里亚运用符号学研究媒体和现实向结构的转化,他开始站在后现代的立场,抛弃一切对现实真实的应用而转向超现实,即一个由拟像构成的世界。在他的拟像社会中,模型和符号构造着经验结构,并消灭了模型与真实之间的差别,人们以前对真实的体验以及真实的基础均已消失。这段时间的作品主要有:《生产之镜》(1973)、《符号交换与死亡》(1976)、《末日的幻觉》(1976)、《仿象与拟真》(1981)等。2、鲍德里亚与消费社会鲍德里亚称自己为“知识的恐怖主义者”。他最初是从研究马克思主义和符号学起家的,《物体系》是他的博士论文。格言警句在他的论述中早有苗头。在《消费社会》中,他说“今天,生产的东西,并不是根据其使用价值或其可能的使用时间而存在,而是恰恰相反——根据其死亡。”对高科技社会的先知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