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语文教案6篇_第1页
有关语文教案6篇_第2页
有关语文教案6篇_第3页
有关语文教案6篇_第4页
有关语文教案6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有关语文教案6篇

语文教案篇1

教学目的

1.培育同学讨论技能

2.学习用“记叙的框架、对话的方式来介绍科学知识”的写作手法

3.理解并掌控本文运用的几种说明方法

教学重点

1.同学自己探究课文解答旅鼠之谜

2.培育同学的探究技能

教学过程

(一)课程导入及简介:

位梦华:1940年生于山东平度,1982年10月去南极考查,1991年六月位梦华独闯北极成为径直与爱斯基摩人接触并广交伙伴的第一个中国人,主要著作有〈〈奇异的大陆——南极州》、〈〈北极的呼喊〉〉等。

二检查预习

1.读准以下加点字的读音

媲美〔〕挑衅〔〕笃信〔〕迷惘〔〕啮齿〔〕苔藓〔〕前赴后继〔〕

2.说明以下词语

3整体感知课文,把握全文基本内容

三、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初读课文,在课文中找找北极旅鼠有哪些神秘,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概括。

归纳板书:〔1〕旅鼠的超强繁殖之谜〔2〕旅鼠的自我暴露之谜〔3〕旅鼠的死亡大迁移之谜

四、合作研讨,深层探究:

1、提问:你从课文中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同学分组争论、沟通,之后由各组选代表发言,共同沟通。

重点品尝文末丹尼斯的话,他说的有道理吗?谈谈你的感受。

同学自由争论,鼓舞创新思维,引导同学关注社会问题。

五、品读课文,体味文章独特的写作手法:

提问:本文介绍了旅鼠的三大神秘,知识性很强,但读来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想一想,文章的写法有什么独特之处?它是说明文还是记叙文?在课文中找出你的依据来。

〔先用记叙的要素来衡量。记叙的要素应当具备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局。〕

记叙的要素完完整整,可见是地地道道的记叙文体。可是这篇记叙文很非常,它所表达的故事跟一般记叙文表达生活故事不一样,讲的全是关于旅鼠的知识

语文教案篇2

教学目标:

初步了解什么是语文、高中语文课本的特点、学习高中语文的方法和要求

教学过程:

一、欢迎你们:

欢迎大家来到新洲一中阳逻校区。这儿将会成为将来三年大家生活和学习的地方,但愿这儿也能成为三年后的将来的日子里时时入梦乡的地方。老师们在送走一届届同学中慢慢感到岁月的消逝,是你们的到来让我又感受到盼望和向往还在,是你们的到来让我感觉到渐行渐远的青春与活力还在,是你们的到来让我感觉到身体里的热血又在沸腾。所以,我真诚的欢迎你们,欢迎你们来到新洲一中阳逻校区。

二、自我介绍:

我,蔡小倩,将和大家一起开始我们的高中语文课程的学习,高中三年,大家想跟老师一起学习什么呢?〔同学自由回答〕

三、什么是语文

你们学了九年语文,能不能说说你们对语文的认识?

〔自由发言,谈谈什么是语文〕

我心中的语文

我们学语文课程所学习的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它的精炼、优雅和丰盈,世所公认。我经常很庆幸,在我们的语言地图里由于有这样的一笔遗产人生就不会显得贫乏,默寞的心情也不会担忧找不到归宿。走在语文的小路上一处山水、一段笛音便能牵动心底的感叹;一朵花儿、一片雨丝就能勾起无穷的思绪。假如你的记忆里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有“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有“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有“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那么本已远去的那些伤感岁月,本以消逝的那些绚烂面容,就可随时复活,随时在语言里与你相逢,谁又能说这些纸上的行旅,不是真实的连续与扩展呢?

正是借着语文这一通道,狭小的人可以进入广阔的世界,短暂的生命可以留下永恒的声音。因此能否获得语言的恩惠,能否领悟语言的奥秘,是在是关乎每个人生存质量的大事,不容忽视!

〔板书〕

語=吾+言真实的生命感受

听说读写〔养根〕

文=文?饰文章文学文化

〔语文名称的由来。从前叫国文,现在叫语文。依叶圣陶先生的说明:语,口语;文,书面语。语文是动态的,各个学段侧重点不同:学校:语,说话;文,识字;中学,语,词语,文,文章;高中,语,语言基础知识,文章、文学、文化〕

四、高中语文课本的特点

同学自行比较初高中语文课本的不同。

必修+选修模块+板块+积累与应用+写作实践

五、高中语文学习方法

学好语文我们更应当留意语文学习的方法。培育爱好,养成习惯,勤于思索,课内课外结合,随时记忆,勤于诵读。语文学习是慢功,要长期磨炼,功夫不断,始克胜利。

请同学填写,然后沟通:

语文学习,贵在记性+悟性+韧性

死〔去〕活〔来〕

长期坚持,养成八大习惯

一、熟读、背诵课文

二、自主学习,勤思索,爱质疑

三、做笔记,积累语言材料

四、独立自觉完成练笔

五、认仔细真书写

六、勤查工具书

七、喜读优秀课外书

八、专注听人说话,说话文明得体

六、学习物质预备:

一:一本《唐诗三百首》;

二:两本工具书〔《现代汉语词典》、《古代汉语词典》〕;

三:三本本子〔笔记本,课外练笔本,默写本〕;

七、布置预习作业。

1、熟读第一课。

2、课外练笔:写在9月1日

语文教案篇3

教学设想:利用多媒体引起同学对动物的爱好,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老师在引导同学运用快书阅读的一般规律,有效的查找这类介绍动物的有效信息;然后学习拟人和对比手法的`运用,并结合实际进行口头和书面片断描写。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字词。

2.了解法布尔和他的《昆虫记》以及蝈蝈的外表特征和生活习性。

技能目标

1.学习用快速阅读,理解课文内容并简洁概括要点的方法。

2.学习并体会文中拟人的手法的运用。

德育目标

激发同学探究科学神秘的爱好。

●教学重难点

培育同学阅读文章、概述内容的技能;变换人称的好处。

●教学方法

点拨研讨法。

●教学设想:

情境导入,激发爱好——速读课文,整体感知――问难质疑,

合作探究――它山之石,写法借鉴——学以致用,拓展迁移——布置作业,实时巩固。

●教具预备

多媒体CAI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及步骤:

一、情境导入,激发爱好

1、猜谜语

2、展示图片,介绍作家

3、积累字词

二、速读课文,整体感知

1、阅读指导(快速阅读:是从文字当中快速吸取有效信息的的阅读方法,它可以一目十行,但不等于走马观花,要求快速抓住主要信息,最最少要知道文章写了了哪些内容。):1、紧抓中心句2、紧抓关键词

2、速读课文,感知内容,小组合作,思索:

(1)文章介绍了蝈蝈哪些方面的特点?

(2)蝈蝈的叫声是什么样的?为什么要先写蝈蝈的叫声?

(3)蝈蝈的外表是什么样子的?

(4)蝈蝈最喜爱吃什么?它还吃些什么食物?

三、问难质疑,合作探究

1、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这些称呼,说说在什么状况下用什么称呼,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2、同学质疑,老师点拨引导,其他同学解疑。

四、它山之石,写法借鉴

在介绍蝈蝈的特点时,用了些什么手法?你觉得哪些地方值得你借鉴学习?

五、学以致用,拓展迁移

请同学们认真观测以下动物,结合自己平常对它们的了解,看看它们有哪些特点?并试着介绍它们的某个特点。

六、布置作业

亲近大自然,让我们的心灵更加宽敞、诗意。请同学们去户外静听昆虫鸣叫,听听你的昆虫伙伴在向你诉说什么,用一段话形象地描写出来。

板书设计:

绿色蝈蝈

法布尔

声音特征拟人

内容形体特征写法借鉴

食性对比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篇4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会写比、咱、斤、答、阿、之、拾、灰8个字。掌控比的笔顺。

2、积累词语,结合上下文了解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复述故事。

4、让同学在朗读的基础上感受阿凡提的聪慧才智,试着提出问题,培育想象力。

教学重点:

1、识记本课汉字。规范、端正、干净地书写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词语,体会阿凡提的聪慧。

教学难点:

1、采纳多种方法,引导同学识记汉字。

2、引导同学分角色朗读课文。

教学预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大家认识这个人吗?贴阿和提字卡。

大家听过阿凡担的故事吗?从这些故事中,你对阿凡提的印象是怎么样的?今日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关于阿凡提的故事。一边听一边想,一个什么故事?

二、听读课文

1、听录音

2、简述课文内容。

3、师领读,生跟读。

4、争论:大力士那么高大有力,为什么连一块手帕都扔不过城呢?

三、再读课文,认读生字。

1、自由读课文,圈画生字。

2、小组认读,识记。

3、沟通。

阿:左右结构,左边是个双耳刀,右边是一个可字。

比:留意这个字的笔顺。、

4、认读要求会认的字。

5、指导书写。

四、游戏活动

1、可请同学到前边当小老师,领大家读生字。

2、游戏:找伙伴。

3、比一比,谁的字写得好。

五、课后作业

把阿凡提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认读生字卡片。

二、指导书写

咱、答、之、拾、灰

三、完成课后练习。

1、读一读,要读准要求会写的字的读音。听写。

2、填一填,考查同学生字的运用技能。

四、活动

1、读词语。

2、游戏送桃子

〔1〕自读句子:不认识的字词问问同桌。

〔2〕同桌商量括号里填什么。

〔3〕送桃子真空:留意引导答字的收写。

3、争论生活的聪慧。

多媒体实物投影出示争论画面。

此活动可以结合教学实际过程来完成。

五、作业

1、书写生字。

2、找找阿凡提的其他故事,选其中一个自己练习讲故事。

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篇5

学习目标:

1.知道课文是按概括到详细的顺次写的。第2—5节是按春夏秋冬的时间顺次写的,先写杉树林的景色,再写孩子们的活动。

2.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体会喜欢杉树林的感情,感受杉树林给童年带来的欢乐。

3.在感受思想感情的同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爱的小节。

4.学习课文的写作方法,选择学校中给自己留下美妙印象的地方,有顺次地写下来,能够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出示杉树林,简介杉树。〔杉树是一种绿色的乔木,树冠的外形像塔,叶子长披针形。很多这样的杉树长在一起就成了杉树林。〕

师:多么漂亮的杉树林啊!让我们一起走进欢乐的杉树林。

2.揭示课题。板书:1欢乐的杉树林齐读课题

3.质疑:读了课题,你想了解哪些内容呢?〔同学可能问:杉树林怎样带来了欢乐?带来了哪些欢乐?……〕

二、整体感知,直奔中心

1.同学自由朗读课文。要求:

〔1〕读准字音,将课文读通顺。

〔2〕思索:

①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

②课文按什么顺次描写哪几个季节的景色?

2.沟通。

〔1〕课文是围绕哪一句话写的?〔中心句是“我家门外有一片杉树林,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或“我家门外的杉树林给我金色的童年带来无穷的快乐。”〕

〔2〕课文按什么顺次描写哪几个季节的景色?〔按时间顺次描写不同季节的景色特点。〕

三、部分探究,逐层理解

1.杉树林给我的金色童年带来了无穷的欢乐,课文做了详细生动的描述,它怎样给我们带来欢乐的呢?我们一起深入争论学习。

2.杉树林春夏秋冬四季景色不同,你最喜爱哪一个季节的景色?

读读相关的内容,说说理由。同学沟通。

3.从大部分同学的爱好点入手,着重学习大家集中最感爱好的一个季节,老师引导同学从“杉树林的漂亮景色”和“孩子们在杉树林里的开心活动”这两方面内容来体会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欢乐。

重点以第四节“秋天的杉树林”为例:

〔1〕请你认真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突出描写秋天杉树林漂亮景色的语句,体会感情。

沟通,着重抓住描写树叶颜色改变的词语,如“绿色——半黄半绿——全变成红色——红得那样艳丽——好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像红色的地毯”,联系上下文体会比方句的作用。指导有感情地朗读比方句。个别读。一起读。

秋天是杉树林最漂亮的时候,主要美在树叶上,这景色是独特的,漂亮的。指导怀着喜欢之情有感情地朗读。个别读,齐读。

〔2〕这个季节孩子们最喜爱干什么呢?分别请几位同学读句子,大家评议。老师指导有感情地读句子。

〔3〕指导积累背诵。

一阵阵凉风吹来,赶走了,迎来了。

杉树林也更新换貌了。杉树的叶子开始由变成了的颜色;过不多久,叶子。红得,,远远看去,。秋风扫过,的红叶飘落在地上,,漂亮极了。夕阳和晚霞

它的红,雨后的水塘。秋天,是杉树林最漂亮的时候。我们时常迎着夕阳来回走动,脚下,。

〔4〕小结:我们从“杉树林漂亮的景色”和“孩子们在杉树林里的开心活动”这两方面内容入手,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句,体会到了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4.引导同学用学习第四节秋季杉树林的方法以小组为单位学习第二、三、五小节。

〔1〕分学习小组自学。

〔2〕各小组汇报沟通,大组争论。老师适时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第二节可引导同学从春天杉树长树叶的生长过程〔从叶子的颜色、外形以及人的感觉写出了杉树叶子的特点〕和孩子们喜欢到杉树林里做游戏〔抓住“一……就……”、“毫不在意”、“毫不在乎”等关键词〕这两方面来体会杉树林带来的欢乐。小组范读。

第三节可引导同学从盛夏的“酷暑难挡”,杉树林却是极好的避暑“胜地”,是孩子们的天下,来体会杉树林带来的欢乐。〔理解“胜地”、“不谋而合”、“生气”等词〕男生范读。

第五节可引导同学从冬天雪花飘舞,都蒙上一层白雪,大地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和孩子们玩耍打闹来体会杉树林带来的欢乐。〔理解“粉妆玉砌”〕女生范读。

沪教版五班级语文上册教案欢乐的杉树林,

四、总结全文,再现整体

1.我们从“杉树林春夏秋冬四季不同的景色”和“孩子们在杉树林里开心的活动”这两方面内容入手,通过理解关键词句,体会到了杉树林给“我”的童年带来了快乐。

2.配乐朗读课文。

3.我们的金色童年也有很多美妙的记忆,学校、社区等地方到处留下了我们成长的踪迹,课后请大家想一想,选一件你印象最深的事情,预备说给同学们听。

五、完成课堂练习,同学质疑

1.完成课后词语积累2

2.照样子把句子写详细。

例:杉树的叶子全变成红色,红得那样艳丽,远远看去,好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

〔1〕夏天,大地比灼热的太阳烤得火辣辣的,。

〔2〕今日,雨下得真大,。

3.学习了课文,大家还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

语文教案篇6

【教学目标】

1.学会在习作中有意识地用上平常积累的语言,会按要求仿写句子。

2.会写寻物启事。

3.留意汉字中笔画较少和笔画较多的字的写法。

4.理解积累成语。

【教学预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沟通平台。

1.出示“沟通平台”中的句子和泡泡图里的提示。

2.争论沟通读后的感受。

(1)读第一句话,理解“萎靡不振”的意思。“萎靡不振”的意思是不兴奋,不振作。这个词写出了“他”坐在那里的状态。第二句话把“夜空中群星闪耀”比方成“千千万万支微小的蜡烛在发光”,既形象又详细。仿照第二句话而写的比方句,把太阳初升时的颜色、外形呈现在我们的眼前。

(2)积累好词佳句,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文章内容,而且对提高我们的写作水平也有很大援助。所以,在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养成摘抄好词佳句的习惯,还要擅长品词析句,想一想文章中哪些词语用得好,哪些句子写得妙,这些词语和句子有什么特点,适合在什么语境中运用。

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第一题。

2.同学争论。

(1)《海底世界》的开头有什么特点?课文是怎样围绕开头进行表达的?

开头提出问题,然后详细描写了大海深处是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世界。

(2)同学在小组内争论课本中的两个题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