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161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161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161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161中学高三第五次模拟考试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学年高考生物模拟测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利用基因工程技术生产羧酸酯酶(CarE)制剂,用于降解某种农药的残留,基本流程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过程①的反应体系中需要加入逆转录酶和核糖核苷酸B.过程②需使用限制酶和DNA聚合酶,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C.过程③需要使用NaCl溶液制备感受态的大肠杆菌细胞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鉴定CarE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2.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一个新的生态系统后,会对生活在其中的低营养级肉食动物和植食动物有捕食和驱赶作用。下列情况最不可能出现的是()A.绿色植物固定太阳能的总量增加B.某些植食性动物的环境容纳量增大C.该大型肉食性动物至少能获得流入该生态系统能量的10%D.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3.如图表示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关系的部分示意图。下列分析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与激素调节都存在分级调节现象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可促进生长发育C.激素X的受体基因可在下丘脑细胞中表达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与甲状腺激素可相互拮抗4.高尔基体可将蛋白前体水解为活性物质,如将1分子胰岛素原水解为1分子胰岛素和1分子C肽(后者不易降解),然后将这些产物分类、包装、分泌到细胞外。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A.可通过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高尔基体的亚显微结构B.人体不同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目和发达程度取决于遗传物质的差异C.高尔基体可合成蛋白酶参与胰岛素原的水解D.通过检测C肽含量可推测糖尿病人胰岛B细胞的受损情况5.下列生物学相关实验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A.苹果和梨的果肉组织都含有大量的果糖且近于白色,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B.用新鲜的红色花瓣细胞与叶肉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有利于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将酶与底物溶液在室温下混合后了不同温度下保温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的分布”实验中,8%的盐酸作用后要用蒸馏水冲洗涂片6.在大肠杆菌的培养与分离实验中,下列相关操作正确的是()A.在LB固体培养基配制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需要利用无菌水进行配制B.实验中所需的棉花应使用脱脂棉,因为脱脂棉不易吸水,可以防止杂菌污染C.灭菌后,通常将实验用具放入40~50℃烘箱中烘干,以除去灭菌时的水分D.倒平板应在无菌超净台进行,将培养基倒入培养皿后先置于水平桌面上,再晃动7.蜜蜂中的蜂王和工蜂都由受精卵发育形成,属于卵式生殖;雄蜂由卵细胞发育形成,属于孤雌生殖。一个基因型为AaBb(A、a基因位于1号染色体上,B、b基因位于2号染色体上)的蜂王与基因型为ab的雄蜂交配,生出了一只基因型为AA而缺少B、b基因的雄蜂。仅考虑染色体数目变异,下列可产生该基因型为AA的雄蜂的组合是()①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②1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③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④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正常分离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8.(10分)为临床检测肿瘤坏死因子(TNF-α),利用“噬菌体展示技术”获得TNF-α抗体,需要获得TNF-α抗体的基因片段,插入到噬菌体基因组中,经过筛选得到能正确表达TNF-α抗体的噬菌体,进行大量扩增。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将TNF-α抗体的基因片段与噬菌体DNA重组需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B.在细菌体内,噬菌体以自身氨基酸为原料合成TNF-α抗体C.TNF-α抗体随子代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在噬菌体表面D.噬菌体通过侵染细菌繁殖,增殖速度快,更容易快速获得抗体二、非选择题9.(10分)下图为下丘脑与垂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1)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较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_____________升高,该变化将刺激下丘脑的相应感受器,导致E处分泌的抗利尿激素量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__________,使尿量减少,以维持体内的水盐平衡。(2)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相关部位的影响下,细胞①处产生兴奋,兴奋通过_____________(结构)传递给细胞②,从而使A血管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增加,并最终引起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当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甲状腺激素与肾上腺素具有__________作用。(3)在寒冷天气里,中老年人容易患冷凝集素综合征,该疾病特点是在较低的温度下,机体产生抗体IgM作用于自身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凝集。在免疫学上此种疾病属于____________病。10.(14分)神经病理性疼痛是躯体感觉神经系统的损伤或疾病而直接造成的疼痛,是由于脊髓的SG区发生功能障碍所致,科研人员对其发病机理进行了研究。(1)图1中______________是感受器(填图中字母),其受到刺激后,兴奋沿传入神经传导,传至位于SG区的神经纤维末梢,引起储存在______________内的谷氨酸(一种兴奋性递质)释放。谷氨酸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膜外电位发生的改变是______________。突触后神经元受到刺激后,经一系列神经传递过程,最终在______________产生痛觉。(2)SG区神经纤维末梢上分布有离子通道N(见图1),该通道与神经病理性疼痛密切相关科研人员利用通道N抑制剂处理SG区神经元,给予突触前神经元一定的电刺激,测定突触后膜的电信号变化,得到图2所示结果。据图2可知,抑制剂处理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信号幅度______________,突触后膜的电信号频率______________,推测通道N开放,会引起突触前神经元谷氨酸释放量增加,导致SG区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出现痛觉敏感。(3)SG区的神经元包括兴奋性神经元与抑制性神经元两大类。为进一步研究谷氨酸所作用的神经元类型,科研人员用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了抑制性神经元,用通道N激活剂处理小鼠的SG区神经元,在突触前神经元施加刺激,分别检测有绿色荧光和无荧光的神经元细胞膜的电信号变化。若带绿色荧光的神经元电信号频率和幅度均无明显变化,不带绿色荧光的神经元电信号频率显著增加,则可判断谷氨酸作用对象为______________神经元。(4)依据本研究,开发减缓神经病理性疼痛药物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11.(14分)我国一科研团队将小麦液泡膜Na+/K+逆向转运蛋白基因(TaNHX2基因)转移到水稻细胞内,获得了转基因耐盐水稻新品种。图1是获取的含有目的基因的DNA片断,Sau3AI、EcoRI、BamHI为三种限制酶,图中箭头所指为三种限制酶的切点;图2是土壤农杆菌中用于携带目的基因的Ti质粒结构示意图。请分析回答:(l)据图分析可知,要构建基因表达载体,需要用________限制酶对DNA片段和质粒进行切割,再用____连接。(2)为了获得更多的目的基因用于实验研究,可以用小麦叶肉细胞的基因组为模板,利用TaNHX,基因的特异引物,通过________方法进行扩增,该方法用到的酶是____。(3)常用农杆菌转化法将耐盐基因导入水稻细胞。先将耐盐基因插入Ti质粒的_________中,然后导入农杆菌中,再通过农杆菌侵染水稻细胞,将耐盐基因插入水稻细胞的_________上,最后通过植物细胞工程中的____技术获得转基因植株,从而使其遗传特性得以稳定维持和表达。(4)为了检测实验成果,科研工作者在个体水平的检测方法是____。12.荨麻草雌雄异株,且经常出现雌雄败育(无花蕊)现象,杂交实验发现,F1总是无花蕊︰雄株︰雌株=2︰1︰1,再将F1雄株和雌株杂交,F2也出现无花蕊︰雄株︰雌株=2︰1︰1。有同学对上述现象做如下图解,请进一步分析回答:(1)以上图解,属于假说一演绎法的_____________环节,其核心内容至少包括: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不同对的基因可以自由组合(独立遗传)。另有同学对核心内容中的③提出质疑,你认为对此质疑有道理吗?为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研究者采用_________育种方法很容易得到了纯合的雄株,准备将此雄株与天然雌株杂交,预测子代的性状及比例是________________。

2023学年模拟测试卷参考答案(含详细解析)(含详细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1、D【答案解析】

分析图解:图中过程①表示利用mRNA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相应的DNA;过程②表示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基因工程核心步骤);过程③表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过程④表示通过筛选获得工程菌。【题目详解】A、过程①表示通过反转录法合成目的基因,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和脱氧核糖核苷酸,A错误;B、过程②需使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B错误;C、过程③常用Ca2+处理大肠杆菌使其成为易于吸收DNA的感受态细胞,C错误;D、过程④可利用DNA分子杂交技术鉴定CarE基因是否成功导入受体细胞,D正确。故选D。2、C【答案解析】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低营养级肉食动物和植食动物一般处于第二或第三营养级,当大型肉食性动物迁入,一般所处的营养级较高,其从食物链和食物网中获得的能量最少,是上一营养级的10%~20%左右。一般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链和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题目详解】A、题干信息描述,大型食肉动物迁入以后,植食性动物会出现被捕食和被驱赶的现象,有可能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固定太阳能的总量增加,A正确;B、某些低营养级肉食动物和植食动物被捕食和驱赶,可能有利于某些植食性动物的生长,造成其环境容纳量增大,B正确;C、该大型肉食性动物至少能获得上一营养级能量的10%,C错误;D、该题中引入新的物种,食物网结构更复杂,自我调节能力更强,D正确;故选C。3、C【答案解析】

1、寒冷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促进代谢增加产热,当甲状腺激素含量过多时,会反过来抑制下丘脑和垂体的分泌活动,这叫做负反馈调节。2、当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增强,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增强,当机体饮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的刺激减弱,致使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减少,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作用减弱。【题目详解】A、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都存在分级调节,A正确;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可促进生长发育,二者有协同作用,B正确;C、激素X是抗利尿激素,其受体在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中表达,不会在下丘脑细胞中表达,C错误;D、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而甲状腺激素增多通过反馈抑制作用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降低甲状腺激素的含量,所以二者可相互拮抗,D正确。故选C。【答案点睛】本题考生需要理解图中调节过程,结合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和水盐调节过程进行解答。4、D【答案解析】

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具有单层膜结构的细胞器,在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和分泌有关,在植物细胞中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在分泌蛋白的合成、加工和分泌过程中,高尔基体对来自内质网的蛋白质进行加工、分类和包装,并且形成囊泡,包裹分泌物以胞吐的方式分泌到细胞外。【题目详解】A、要观察高尔基体的亚显微结构需要使用电子显微镜,A错误;B、人体不同细胞都是由受精卵细胞分裂分化产生的,因此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相同,由于细胞分化使得不同细胞中高尔基体的数目和发达程度不同,B错误;C、蛋白酶的合成是在核糖体上完成的,C错误;D、根据题意可知,高尔基体可以将1分子胰岛素原水解为1分子胰岛素和1分子C肽,且C肽不易降解,而胰岛素是由胰岛B细胞分泌的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因此通过检测C肽含量可推测糖尿病人胰岛B细胞的受损情况,D正确。故选D。5、C【答案解析】

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的原理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内,RNA大部分存在于细胞质中。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甲基绿使DNA呈现绿色,吡罗红使RNA呈现红色。利用甲基绿、吡罗红混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可以显示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盐酸能够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人细胞,同时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的实验步骤:取口腔上皮细胞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在三大有机物质鉴定的实验中选材时应主要选择鉴定物质含量高,且为白色或近乎白色的组织为材料,以保证观察的现象更加明显。【题目详解】A、苹果和梨的果肉组织都含有大量的果糖且近于白色,因此,可用于还原糖的鉴定,A正确;B、用新鲜的红色花瓣细胞与叶肉细胞做质壁分离的实验材料,都有利于观察到明显的实验现象,B正确;C、探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时,应将酶与底物溶液分别在各自温度梯度下保温,然后再混合,相应温度梯度下保温一段时间后进行检测,C错误;D、“观察DNA和RNA在细胞的分布”实验中,8%的盐酸作用后要用蒸馏水的缓水流冲洗涂片,D正确。故选C。6、D【答案解析】

大肠杆菌培养过程中应保持无菌,所有操作都应注意无菌操作。【题目详解】A、LB培养基配置完成后需要灭菌,因此在配置过程中无需用无菌水,A错误;B、脱脂棉易吸水,容易引起杂菌污染,实验中所需棉花不应使用脱脂棉,B错误;C、灭菌后,通常将实验用具放入60-80℃烘干箱中烘干,C错误;D、倒平板应在无菌超净台进行,倒完平板应先置于水平桌面上,再晃动,D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微生物的分离与培养的有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培养基的成分以及制备方法,识记无菌技术的主要内容,同时要求考生具有一定的实验技能。7、D【答案解析】

雄蜂由卵细胞发育形成,故基因型为AA而缺少B、b基因的雄蜂由基因型为AA的卵细胞发育而成。【题目详解】据上分析可知,基因型为AA的雄蜂是由基因型为AA的卵细胞发育而成。母本的基因型为AaBb,卵细胞中出现两个A基因的原因:1号染色体的两条姐妹染色单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时未分离,两个A基因进入卵细胞。缺少B、b基因的可能原因:一是2号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时未分离,形成了不含2号染色体的次级卵母细胞,最终产生的卵细胞中不含B、b基因;二是减数第一次分裂正常,减数第二次分裂时两个b基因或B基因进入极体,产生了不含2号染色体的卵细胞。综上所述,②③正确。故选D。【答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减数分裂,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8、B【答案解析】

本题考查与基因工程相关的知识,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是: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到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题目详解】将TNF-α抗体的基因片段与噬菌体DNA重组需用限制酶和DNA连接酶,A正确;在细菌体内,噬菌体以细菌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TNF-α抗体,B错误;因为噬菌体由DNA和蛋白质构成,DNA在内部,外面包裹着蛋白质,所以TNF-α抗体随子代噬菌体的重新组装而展示在噬菌体表面,C正确;噬菌体通过侵染细菌繁殖,增殖速度快,更容易快速获得抗体,D正确。综上所述因此选B。【答案点睛】熟悉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及噬菌体的结构和生活习性是解题的关键。二、非选择题9、血浆渗透压(细胞外液渗透压)对水的重吸收突触协同自身免疫【答案解析】

分析题图:图中显示的是下丘脑→垂体→分泌腺的分级调节过程,如甲状腺激素的分级调节(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下丘脑→E,可表示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和释放过程。【题目详解】(1)当人体饮水不足、体内失水较多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兴奋,由下丘脑合成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多,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增加,使尿量减少,以维持体内水盐平衡。(2)从图中可以看出,细胞①和细胞②是两个神经细胞,所以两细胞间的结构是突触间隙。所以当人体受到寒冷刺激时,在相关部位的影响下,细胞①处产生的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给细胞②,从而下丘脑产生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加,作用于垂体产生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使甲状腺释放甲状腺激素增加,促进机体物质氧化分解,机体产热量增加。同时人突然进入寒冷环境中,肾上腺素也能促进代谢增加产热,故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具有协同作用。(3)在寒冷天气里,中老年人容易患冷凝集素综合征,该疾病特点是在较低的温度下,机体产生抗体IgM作用于自身红细胞,在体内发生凝集,在免疫学上此种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下丘脑和垂体的调节作用,综合考查了下丘脑功能、兴奋的传导、水平衡调节及体温调节过程,识记人体水盐调节和体温调节的具体过程,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10、A突触小泡由正电位变成负电位大脑皮层无明显变化降低兴奋性开发抑制通道N活性的药剂【答案解析】

反射弧结构:感受器、传入神经、突触、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突触: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突触前膜释放的神经递质对后膜的作用兴奋或抑制。静息电位:钾离子外流造成的,外正内负;动作电位:钠离子内流造成的,外负内正。【题目详解】(1)据图1可知,感受器是A(有神经节)。神经递质由突触小泡释放。谷氨酸是一种兴奋性递质,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细胞膜电位发生的改变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痛觉在大脑皮层产生。(2)据图2可知,抑制剂处理导致突触后神经元的电信号幅度无明显变化,使得下一个神经元不兴奋。突触后膜的电信号频率降低,导致SG区对伤害性刺激的反应增强,出现痛觉敏感。(3)绿色荧光蛋白标记了抑制性神经元,若带绿色荧光的神经元电信号频率和幅度均无明显变化,不带绿色荧光的神经元电信号频率显著增加,则可判断谷氨酸作用对象为兴奋性神经元。(4)根据题意可知,抑制通道N活性,可以减缓神经病理性疼痛。【答案点睛】熟悉神经冲动的传导和传递、反射弧的结构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1、EcoRIDNA连接酶PCRTaq酶(或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DNA染色体DNA植物组织培养将转基因水稻种植在盐碱地上或用一定浓度的盐水浇灌观察结果【答案解析】

基因工程技术的基本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方法有从基因文库中获取、利用PCR技术扩增和人工合成。(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基因表达载体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和标记基因等。(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根据受体细胞不同,导入的方法也不一样。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的方法有农杆菌转化法、基因枪法和花粉管通道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动物细胞最有效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将目的基因导入微生物细胞的方法是感受态细胞法。(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分子水平上的检测:①检测转基因生物染色体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杂交技术;②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了mRNA--分子杂交技术;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成蛋白质--抗原-抗体杂交技术。个体水平上的鉴定:抗虫鉴定、抗病鉴定、活性鉴定等。【题目详解】(1)如图所示,用EcoRI酶切可获得目的基因,同时质粒上也具有EcoRI酶切位点,因此可用EcoRI限制酶对DNA片段和质粒进行切割,再用DNA连接酶将两个片段连接起来。(2)在体外可用PCR扩增技术对目的基因进行扩增,PCR用的酶是耐热的Taq酶。(3)在利用农杆菌转化法将目的基因导入水稻细胞(植物细胞)时,应该将耐盐基因插入Ti质粒的T-DNA上,经过转化作用进入水稻细胞,并将其插入水稻细胞染色体的DNA上,最后通过植物细胞工程中的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获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