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教案-八九范文网高中语文《柳永词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柳永的生平简介及他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2、理解这两首词蕴含的思想感情,并分析其意境之美。
3、鉴赏这两首词不同的创作风格及艺术特色。
4、背诵这两首词。
【教学重点】
【教学课时】二课时
【教学方法】朗读法、讲授法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一、词的产生和流派:
词,是诗歌的一种,产生于晚唐,当时“燕乐”兴起,追求享乐的社会风气导致了以娱宾遣兴为目的的曲子词流行,吸引文人参加创作。李白的《菩萨蛮》《忆秦娥》二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词的别称。因词是诗的变体,故又称“诗余”;因词“合乐可歌,故又称“乐府”、“曲子词”;因此往往句子长短不齐,故又称“长短句”。
每首词都根据一个固定格律写成,这个格律叫词牌。词牌所定的格律包括句数、每句的字数、押韵、平仄等等,写作时须严格遵守,不得随便违反;也因此,我们平常不叫写词,叫填词;词往往分段,但不叫段,叫“阙”或“片”。
宋词是我国文学史上的又一座顶峰。宋词习惯上分为婉约和豪放两派:婉约派以写闺情、离绪为主,代表作家有柳永、李清照等;豪放派扩大了词的题材,对社会生活的种种感受皆可入词,代表作家有苏轼、辛弃疾等。
二、柳永的生平简介:(投影)
柳永(约9871053),初名三变,字耆卿,崇安(今属福建)人。晚年任屯田员外郎,后人称他为柳屯田。排行第七,也称柳七郎,或柳七。他出身于书香仕宦之家,但个人世路坎坷,屡次应进士试,不第。生活落拓,长期出入歌楼舞馆,与歌妓们相处亲密,靠为她们填词作曲维持生活。正由于这样的生活境遇,使他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个专业词人。他精通音律,既擅长作歌词,又擅长谱写乐曲。他创制了很多词调,而且这些词调得到广泛的传播,是当时知名度很高的音乐家。很多歌妓因擅长演唱他所作的词,或者得到他的嘉许使得身价大大提高。
柳永作词雅俗兼擅,以俗为主,他继承和进展了民间词的传统,开创了文人俚词一路。他的词作具有很深广的群众根底,形成“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的局面。
(结合现实生活讲解柳永的影响力)
从上面的介绍我们得知,柳永是最早的歌坛偶像,其在当时的影响力绝不逊色于今日的“超女”。他的“粉丝”,也是历史上最狂热最忠诚也最具规模的“粉丝”。
论数量,当时民谣说“凡有井水处即能歌柳词”,就说明柳永的“粉丝”处处都有,遍布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多得不计其数。
论狂热,柳永的“粉丝”也丝毫不输于“超女”的“粉丝”。由于他写得一手绝妙好词,任凭给哪个歌妓写上几句,她就会身价倍增。于是,歌妓们对他爱得发狂。柳永又称柳七,能和柳七亲热唱和,哪怕是倒贴银子。
论铁杆,柳永的“粉丝”更是忠心不二,无人可匹。柳永死时家无余财,是他的那帮歌妓“粉丝”集资营葬。死后亦无亲族祭祀,每年清明,熟悉不熟悉的“粉丝”们都相约赴其坟地祭扫,以至于相沿成习,称之为“吊柳七”或“吊柳会”。
论影响,柳永的“粉丝”也是不得了的。连宋仁宗都成了他的最大“粉丝”,虽然他羞于成认,还对柳永有几分妒忌。
论“副作用”,柳永的“粉丝”也闹出了惊天动地的大动作。追捧偶像,总难免有肯定副作用。传奇,柳永的名词《望海潮》使得金主完颜亮大举进攻南宋,让他差点儿成为汉奸。
《望海潮》。
教学流程:
第一教学板块了解,知晓背景。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孙何帅钱塘,柳耆卿作《望海朝》词赠之云此词流播,金主亮闻之,欣然有慕于‵三秋桂子,十里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此词的创作年月也可据此定为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之前。这也是《乐章集》中所能考订的作年最早的一首词。
北宋初期,历经五代战乱,城市人口都不多,而杭州能有十万人家,堪与北宋都城汴京媲美,所以柳永能铺陈其繁华。
《望海潮》是柳永创制的新词牌,钱塘江潮是天下奇观,调名当取其意。
其次教学板块――解词释句,整体感知。
1.齐读课文,结合注解了解词的大意。
2.强调以下词语的音、形、义:
⑴形胜:地理形势重要。
⑵参差:形容楼阁凹凸不齐。
⑶天堑:自然的壕沟,此处形容钱塘江的壮阔。堑,qin。
⑷重湖叠巘清嘉:巘,yǎn,山峰。清嘉,秀丽。
⑸高牙:原指军前大旗,因旗杆以象牙为饰而得名。词中代指高官孙何。
⑹异日图将好景:画下来。将,助词,无实义。
3.本词从哪几个方面来表现“钱塘”的繁华?
提示:历史沿革、城市规模、市容市貌、特色景观、生活图景等方面。
第三教学板块――品尝语言,鉴赏形象。
1.若把“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句中的“卷”改为“推”好不好,为什么?
提示:“霜雪”比方浪花,“怒涛卷霜雪”表现了钱塘江潮来时波滚浪翻,排山倒海的气概,用“推”则显得比拟平板,力度与气概均没有“卷”强,对浪花飞溅的情态描写也不如“卷”形象逼真。
2.“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表现了怎样的生活情景?
提示:这几句极富生活情趣,晴天丽日,到处音乐悠扬;菱舟泛夜,传来阵阵歌声;老叟怡然垂钓,幼童嘻嘻采莲,好一派歌舞升平,百姓富足的盛世景象。
第四教学板块――学习表现手法,分析表达效果。
背诵《望海潮》,争论:清刘熙载《艺概词曲概》:“词有点,有染”,说的是词的一种表现手法“点染”,它既有抽象的评点,又有详细的描述,二者严密相连,表现鲜亮的情志。本词就运用了“点染”的手法,请加以说明。
提示:上阙先点“钱塘自古繁华”,然后绽开描写,“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运用动静结合、比方、夸大等手法,竭力铺排,从不同的角度表现杭州的富强、漂亮、富裕。
1、《资料信息》介绍:
传奇金主完颜亮读到这首词后,对“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江南美景非常倾慕,遂起“投鞭渡江”之意,于1161年大举进攻南宋,但出师不利,完颜亮在今安徽采石一战中惨败,自己也被手下杀死。
谢处厚有感于此,写了一首诗:“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把完颜亮大动干戈的责任归到柳永身上。
完颜亮的侵害是不是就由于柳永的关系?确定不是的,他们都夸张了文学的作用了。但有一点确定的是,柳永这首词影响特别大。
2、朗读指导,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后作朗读要求。
①感情饱满,适度夸大,铿锵有力。
②上阙写形胜之地和钱塘江潮的壮丽。词句短小。“怒涛”、“霜雪”、“天堑”这类颜色浓烈的而有气概的词语,音调急促,仿佛大潮劈面奔涌而来,有雷霆万钧、不行阻挡之势。
③写西湖清幽的美景,文字美丽,词曲变长,节奏平和舒缓,读出心旷神怡之感。
(2)学生朗读体会。
3、点染手法的运用:(课后练习2)
(1)解释何为“点染手法”。
《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哪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上两句电出离别冷落,“今宵”两句就上二句意染之。“点染之间不得有其他语相隔,隔则警句亦成死灰。”“点”即抽象评点,“染”即详细描写,二者严密相连,表现鲜亮的情志。
(2)《望海潮》运用了点染手法,请加以说明。
①从全篇看,开头三句是点;接着从几个方面分别具体描绘,是染。详细看对西湖的描写。
“形胜”、“繁华”四字点染了杭州的繁华喧闹,雄伟气派。接着,“烟柳”等句作意染,通过详细的描述直观且鲜亮地呈现大都市的风采。雕栏画栋,房屋密集,人口众多,社会太平,百姓富足,此乃“繁华”也。
②“重湖叠嗽清嘉”是点;“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是染。其中的染,从三个方面进展,一是山色之美,二是湖荷之胜,三是人文风貌之佳。
4、“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加以赏析。
“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芳香,长期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漂亮传奇。传奇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经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特别,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孤独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这漂亮的传奇给秀丽的西湖增加了神奇空灵的颜色。
5、总结:(主旨)
这首词着力描写钱塘(杭州)的繁华,呈现了一派物阜民康、和谐安定的社会风貌,借以歌颂此地的地方长官治郡有方,政绩卓著。
五、背诵这两首词。
附录《观海潮》赏析: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起笔便大开大阔,直起直落。两个四字对句,气概博大,力气非凡。“东南”,就方向言;“三吴”,就地点言。交代地理位置空间浩瀚、面积广阔,给人以开阔之感,引起人的阅读期盼: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下句紧接着作了答复:“钱塘自古繁华。”“自古”突出了杭州历史悠久,繁华富庶。
接下来,词人如数家珍般一一细数杭州的自然风光、人文景观。以下三句分别就首句中的“都会”、“形胜”、“繁华”,作出形象的说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远望去,垂柳含烟,薄雾如纱,虹桥似画,真是画中才有的好景致啊。这一处人烟阜盛,各式建筑,各抱地势,鳞次栉比,檐牙错落;走近了看,微风过处,千门万户帘幕轻摆,显得怡然安详,真是一派“都会”景象。“参差”形容楼阁高低不齐,“十万”指人口众多,未必是确数。“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视线从城内转到钱塘江边,来写“形胜”。高耸入云的古树围围着江堤,汹涌的江涛象发了怒一样奔腾而来,激起如霜如雪的白色浪花,壮阔的钱塘江就象一道自然的壕沟阻挡着北方敌人的进犯。一“绕”字尽显古树成行,长堤迤逦之态,一“卷”字又状狂涛汹涌,波浪滔滔之势。“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镜头移近,来街市上走走看看。珠玉宝石遍陈于市,家家户户绫罗盈柜,人们的衣饰更是鲜丽豪华,竞相斗艳。“列”、“盈”、“竞”把经济富强、生活富庶奢华落到了实处。
杭州之美在西湖,西湖之美在景美,更在人美。“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湖外有湖,山外有山,西湖的锦山秀水实在是清丽可嘉;更美的是“三秋桂子,十里荷花”,堪称千古丽句。“三秋”意指桂花花期长,馥郁芳香,长期不散;“十里”是说湖中广植荷花,逢到花期真可谓“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一句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奔赴而来,令人心旷神怡,遐想万千。“三秋桂子”就让人联想起有关西湖的漂亮传奇。传奇西湖灵隐寺和天竺寺,每到中秋,经常有带露的桂子从天飘落,馨香特别,那是从月宫桂树上飘落下来的,是孤独的嫦娥赠与人间有心人的。因此宋之问《灵隐寺》中写道:“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白居易《忆江南》中也有“山寺月中寻桂子”。漂亮的传奇给秀丽的西湖增加了神奇空灵的颜色。“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两句为互文,即羌管弄晴、泛夜,菱歌泛夜、弄晴。意谓笛声歌声昼夜不停,在晴空中飘扬,在月夜下荡漾。“弄”使得吹笛人和采菱女的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说明人们是在湖中吹笛演唱,笛声歌声好像随着湖水荡漾开来,轻快愉悦之貌全出。“嬉嬉钓叟莲娃”,湖边钓鱼的老翁怡然得意,湖中采莲的孩童吵闹玩耍。一句话就给我们绽开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权贵出行气派威严,真有一呼百应之势。闲暇时,品酒赏音,吟诗作画,赏玩山水,何等风流潇洒。“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至此,才彰显了写作目的是拜谒孙何。“异日”“归去凤池”是对孙何宦途前景的美妙祝福,而这“好景”足以向朝廷中人“夸”,又使这祝福归结到了对壮丽秀丽的杭州的赞美上。虽然投赠之词恭维、夸大在所难免,但西湖的山水人家已经为自己作了明证,不信就请到杭州来眼见为实吧!布置作业:
1.背诵默写全词。
2.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一段绘景文字,不少于100字。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其次课时
雨霖铃
导入新课:
学生唱李煜词《虞美人》(以唱代背检查上节课内容),带出热闹的课堂气氛。
解读,明确目标(均用投影展现):
(1)学生展现收集到的有关柳永的资料,教师略加补充。
(2)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第一步:美美地听感受词的语言美。
播放Flash课件,学生听情感真挚的配乐朗读。
(1)第一次听:进展语感熏陶,留意节奏。
(2)其次次听:感受词的意境,留意情感的运用。
其次步:美美地读语感训练。
(1)第一次读:再播放Flash课件,学生小声仿读。
(2)其次次读:教师范读一小节,作节奏指导,学生自主朗读训练。
(3)第三次读:抽检学生朗读状况,来个小竞赛,看谁朗读得最好。(先抽两个学生分别朗读上片和下片,由同学评价,若认为自己朗读得更好的,可以向他们挑战)
第三步:美美地品把握意象,品尝意境,把握技巧。
1.教师作诗词鉴赏技法指导
(1)由意象品尝意境。
(2)语言:理解有感情颜色的词句、有象征意义的词、用典等。
(3)写作技巧:把握写作技巧。
2.小组争论
(1)找意象,说作用。(幻灯片上逐一展现有关意象的词及其表达的感情)
明确:
意象:寒蝉长亭骤雨兰舟烟波暮霭楚天晚
杨柳岸晓风残月
作用:渲染惆怅伤感之情
(2)找出表达情感的词语,说表达的情感。
明确:无绪执手相看泪眼无语凝噎(难分难舍)
良辰好景虚设更与何人说(惨不成欢)
(3)写作技巧的探讨:请同学们回忆诗词常见的表达技巧,说说本词写作上有什么特色。
明确:情景交融虚实相生
补充相关的写作技巧: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情景交融,情景相生,情因景生,借景抒情,以景衬情,融情入景,以乐写哀,以哀写乐)。
3.个人体悟
请闭目凝神,通过意象想象离别场面,品尝词中美的意境,然后说说你感受到的意境。(学生各抒己见,同学们评点谁的感悟最好)
4.小组沟通争论
鉴赏词中美的词句,说说你认为写得最美、感受最深的词句美在哪里?
(学生开头堂上发言,其他同学评点,教师点评穿插其间)
教师对学生的课堂赏析发言,要预备足够的应对材料,以便生动自如地应答学生的发言。如:
“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美在捕获到有特征的秋景来渲染气氛,景中有情,情中有景。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美在用白描的手法,极为传神地写出了千言万语又无言以对,泪眼相看,难分难舍,情意绵绵的眷恋之情。
“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沈沈楚天阔”美在呈现了一个别后的暗淡景象,衬托出旅人前途的渺茫,情人相见之无期,布满无边无际的离愁之恨。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美在将杨柳、风、残月三件最能触动离愁的事物集为一幅画,使离人勾起对往事的回忆,深感眼前的孤独,并渴望团聚
三、《蝶恋花》的赏析:
1、柳永是秦楼楚馆的常客,那为什么能成为歌妓们的宠儿?
缘由:①他才华出众;②他非逢场作戏之辈,而是一个有情有意之人。
2、柳永是不是的确如大家所分析的那样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朗读《蝶恋花》这首词,看看这首词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1)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2)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
(3)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4)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明确:
(1)带着幽幽的哀怨,久久斜依着栏杆,危楼细风微微起,轻轻撩动发际,怎能不勾起心中绵绵愁思,与君昨日欢快之景,又经常闪烁脑海之间,音容笑貌,好像又重绕耳畔,再现眼前。但眼下却只有微风阵阵,唯能独依危楼。起句七字,意韵极丰。而紧接着“望极春愁”笔力极重。竭力远望,是不是天的一边也有伊人相望,而眼前却是茫茫一片,结果的确愁闷生于这落寞的天际之间。伊人何在?一“极”字让人觉得一种愈是奋力愈是哀痛之感。无尽的愁思与茫茫的天际混成一片,挥之不去。
(2)“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栏意?”模糊凄切之景,铺开了苍茫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建设项目招标3篇
- 代办户口登记委托示例3篇
- 办理证照全权委托书模板3篇
- 停车场道闸系统安装承包合同3篇
- 农村房子转让简单协议书3篇
- 建材买卖协议书格式3篇
- 工程图纸审查
- 完整工程招标与合同管理2篇
- 自动售货机行业市场发展现状与市场进出口分析考核试卷
- 羽绒制品生产安全管理规范考核试卷
- 2025至2030中国射频芯片市场趋势展望及需求前景研究报告
- 应急急救知识课件
- 文综中考试卷及答案解析
- 鼠伤寒沙门菌护理查房
- 2024年江苏省南京市中考物理试卷真题(含答案)
- K30自动生成及计算试验记录
- (完整)教育心理学-各章节重点学习笔记
- 建筑行业施工期间意外伤害免责协议
- 民兵国防知识教育教案
- 毒理学研究新技术应用-深度研究
- DB33T 2202-2019 公安警察院校警务化管理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