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_第1页
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_第2页
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_第3页
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_第4页
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讲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

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页!教学目的:通过学习,认识到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明确革命思想理论指导的重要意义,自觉确立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和坚定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教学内容:主要讲授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中国革命的前途和目标。重点、难点:中国近代社会的性质、中国革命的性质。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2页!一、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1.典型的封建主义国家人类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决定了社会的性质。在近代社会,中国社会的生产关系是以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的性质是封建土地私有制关系。在1840年以前,中国是一个典型的封建主义国家。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3页!

3.与资本主义道路无缘中国近代社会所发生的这些变化,使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完全不同于欧美国家和许多独立的国家。,中国将不再可能从封建生产关系直接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第二,由于封建生产关系还是基础性的生产关系,存在极大的顽固性和统治力,因此,也不同于完全殖民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4页!

5.认清社会主要矛盾近代的中国,社会矛盾极其复杂。到了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后,中国共产党才逐渐认识到中国社会的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主要矛盾是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民族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5页!3.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性质共产党领导的革命与国民党领导的革命,尽管都是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但是由于领导力量不同,而带有许多新的革命特点,这些特点决定了以前的革命都是旧民主主义革命,而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是新民主主义革命。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1.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明确任务社会的性质决定了革命的性质,而革命性质又决定了革命的任务。

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6页!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7页!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8页!3.新民主主义的基本纲领政治纲领是“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建立一个无产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各革命阶级联合专政的新民主主义的共和国。”经济纲领是“没收封建地主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没有官僚资产阶级的垄断资本归新民主主义的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文化纲领是“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9页!2.社会发展越出正轨1840年以后,西方列强势力开始侵略中国,从此,中国社会发生了以下变化:首先,中国不再是一个有完整主权、政治上完全独立的国家;其次,中国又还存在部分主权;第三,封建的地主土地所有制的生产关系广泛存在;第四,中国社会伴随封建生产关系存在着一种畸形的经济关系----殖民地关系;第五,在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0页!

4.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国社会的性质由于列强的侵略,而变得很复杂。各种生产关系交织在一起,所以,各种社会矛盾交织在一起,各种利益矛盾交织在一起。在这里,列强是各阶级、阶层都要反对的,所以,实际上,中华民族的民族矛盾是主要矛盾。反封建统治阶级,农民是最积极的,工人、民族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也反封建统治阶级。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1页!二、中国革命的性质1.社会性质与革命性质的关系它们之间是一种因果相继关系,有什么样的社会性质,而发生的社会革命就获得相应的性质。因此,认清社会的性质是认清革命的性质的前提。2.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近代中国尽管发生过大大小小的多次社会变革运动,但都不能脱离资产阶级革命的范畴。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2页!

陈独秀(1879—1942,字仲甫,安徽怀宁(今属安庆市)人。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早期的主要领导人。)

从创立中国共产党起,就提出了中国要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上世纪二十年代,他领导了次社会主义大讨论,取得了论战的胜利,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理论基础。他的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宝库,指导了中国共产党早期的革命。他最早看出前“苏共”在斯大林时期所出现的错误,为此提出了一系列社会主义民主思想以及社会主义初期如何处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问题。1923年,陈独秀提出了“二次革命论”,认为中国民主革命只能由资产阶级领导,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产阶级只有等待资本主义发展后再发动第二次革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1926年12月,在中共中央汉口特别会议上,陈独秀的右倾思想发展成为在党中央占统治地位的右倾投降主义,放弃了无产阶级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中的领导权,致使1927年在蒋介石背叛革命的情况下,使大革命惨遭失败。

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3页!王明(1904-1974),原名陈绍禹,安徽金寨县人,1925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秋去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得到中山大学校长米夫的赏识。1929-1930年间王明和其他一些教条主义者陆续从苏联回国。王明等人在米夫支持下迫使中共中央于1931年1月召开六届四中全会。王明在这次会议上被选为中央委员和中央政治局委员,实际上主持中共中央的工作。同年10月去苏联,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委员、书记处候补书记。1931年到1934年间王明等人掌握了中共中央领导权,在政治上和军事上推行教条主义、“左”倾冒险主义,使中国革命事业遭到严重危害。1935年1月遵义会议批评了这种错误,结束了他们在中共中央的统治。

王明在1937年11月由苏联回国,任中共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共中央长江局书记。主张对国民党只要团结、不要斗争,使他领导地区的革命事业又受到严重损失。1938年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撤销长江局,免去他的书记职务。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他受到了严厉批评。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任中央法律委员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政协全国委员会委员等职。1956年去苏联就医,从此拒不回国,1974年3月27日在莫斯科病逝。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和目标共16页,您现在浏览的是第14页!2.艰难地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目标中国近代社会与资本主义道路是无缘的,这既是中国社会的特殊性质,也是中国革命的特殊性质,认识到这一点才能真正认识中国国情,才能真正了解中国历史。反帝反封建是矛盾普遍性,是人类社会发展普遍规律的要求;革命最终目标不是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中国社会和革命的矛盾特殊性一面。中国共产党的民主主义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