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_第1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_第2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_第3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_第4页
城市化过程与特点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1请阅读教材P36页的“一、城市化”内容,进入第一轮问答:准备好了吗?请阅读教材P36页的“一、城市化”内容,进入第一轮问2第一轮:1:什么是城市化?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哪些标志性特征?3:城市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什么是乡村—城市转型?可以分为哪些类型?第一轮:1:什么是城市化?3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1324万538万54万上海人口的增加思考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4城市化的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主要指标:城市化的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5第一轮:1:什么是城市化?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哪些标志性特征?3:城市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什么是乡村—城市转型?可以分为哪些类型?第一轮:1:什么是城市化?6阅读教材P37页的“二、城市化动力机制”正文内容,进入第二轮问答:阅读教材P37页的“二、城市化动力机制”正文内容,进入第二轮7第二轮:1组: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为什么?2组: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3组: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4组: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第二轮:1组: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为什么?8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剩余劳动力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二、城市化动力机制社会农业发展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农业劳动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剩余9阅读教材P37页的图2-13、2-14、2-15,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内容,进入第三轮问答:阅读教材P37页的图2-13、2-14、2-15,以及发达国10第三轮: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有何特点?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有何特点?第三轮: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有何特点?11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表现:

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

高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普及。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12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不同点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郊区化逆城市化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不同点中心城区13第三轮: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有何特点?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有何特点?第三轮: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有何特点?14填表:

高晚放慢加快早

出现逆城市化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低填表:高晚放慢加快早出现逆城市化虚假城市化低15阅读教材P39页的“阅读”材料,进入第四轮问答:阅读教材P39页的“阅读”材料,进入第四轮问答:16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进程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17卫星城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象卫星一样,故名。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卫星城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有较密切的联系,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但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卫星城概念产生于英国,美国的泰勒正式提出并使用“卫星城”这一形象性的概念。卫星城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18课堂训练:1、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大

D、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课堂训练:1、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B19风险抢答:2、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①城市化水平低,1990年城市人口比重只有33%②城市化起步晚,发展不合理③城市化起步早④出现逆城市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B风险抢答:2、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203、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已经达到70%左右②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主要是由于交通工具的现代化③大城市发展迅速和中小城市发展缓慢是当今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点④英国是世界上城市化发展最早的国家之一。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C3、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C214、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时期是在()

A、产业革命后

B、第一次世界大战后

C、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D、20世纪70年代以后C4、世界城市化进程速度最快的时期是在()C22想一想:

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想一想:今天你们学到了什么?23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第二节城市化过程与特点24请阅读教材P36页的“一、城市化”内容,进入第一轮问答:准备好了吗?请阅读教材P36页的“一、城市化”内容,进入第一轮问25第一轮:1:什么是城市化?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哪些标志性特征?3:城市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什么是乡村—城市转型?可以分为哪些类型?第一轮:1:什么是城市化?26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1911年人口1990年人口1949年人口1324万538万54万上海人口的增加思考1911年用地1949年用地1990年用地上海城市用地的变化27城市化的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逐渐转移(3)城市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在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最主要指标:城市化的标志(1)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持续上升(2)劳动力28第一轮:1:什么是城市化?2:城市化过程中出现哪些标志性特征?3:城市化的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4:什么是乡村—城市转型?可以分为哪些类型?第一轮:1:什么是城市化?29阅读教材P37页的“二、城市化动力机制”正文内容,进入第二轮问答:阅读教材P37页的“二、城市化动力机制”正文内容,进入第二轮30第二轮:1组: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为什么?2组:第一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3组:第二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4组: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城市化有何影响?第二轮:1组: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什么?为什么?31社会经济发展农业发展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农业劳动生产率提高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剩余劳动力城市化社会经济发展是城市化的主要动力。一般而言,经济越发达,城市化水平越高;反之则越低。二、城市化动力机制社会农业发展工业发展服务业发展农业劳动安排大量劳动力就业剩余32阅读教材P37页的图2-13、2-14、2-15,以及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内容,进入第三轮问答:阅读教材P37页的图2-13、2-14、2-15,以及发达国33第三轮: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有何特点?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有何特点?第三轮: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有何特点?34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表现:

城市人口向乡村和小城镇回流;

大城市中心区萎缩;

中小城镇发展迅速,乡村人口数量增多。原因:

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

乡村地区和小城镇基础设施的改善;

高速公路的发展,私人小汽车的普及。逆城市化现象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西欧、美国、日本等发达国35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与城市化过程相伴的现象不同点中心城区城市郊区乡村或小城镇郊区化逆城市化郊区化与逆城市化相同点由于城市问题的产生而出现不同点中心城区36第三轮: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有何特点?2.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有何特点?第三轮:1.发达国家的城市化有何特点?37填表:

高晚放慢加快早

出现逆城市化虚假城市化滞后城市化低填表:高晚放慢加快早出现逆城市化虚假城市化低38阅读教材P39页的“阅读”材料,进入第四轮问答:阅读教材P39页的“阅读”材料,进入第四轮问答:39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转移经济欠发达地区向经济发达地区、农村向城市基础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不容乐观基本协调,但问题仍有不少。工业能安排大量的劳动力就业,城市发展促进工业化进程快,呈加速发展的态势改革开放,经济迅速发展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40卫星城

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又有较完善的住宅和公共设施的城镇,是在大城市郊区或其以外附近地区,为分散中心城市的人口和工业而新建或扩建的具有相对独立性的城镇。因其围绕中心城市象卫星一样,故名。旨在控制大城市的过度扩展,疏散过分集中的人口和工业。卫星城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是在行政管理﹑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上同它所依托的大城市有较密切的联系,与母城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一般以农田或绿带隔离,但有便捷的交通联系。卫星城概念产生于英国,美国的泰勒正式提出并使用“卫星城”这一形象性的概念。卫星城卫星城是指在大城市外围建立的既有就业岗位41课堂训练:1、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

A、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C、乡镇企业规模的扩大

D、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B课堂训练:1、衡量城市化水平最重要的指标是()B42风险抢答:2、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①城市化水平低,1990年城市人口比重只有33%②城市化起步晚,发展不合理③城市化起步早④出现逆城市化

A、①②B、③④

C、①③D、②④B风险抢答:2、关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433、下列关于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20世纪70年代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比重一般都已经达到70%左右②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现象主要是由于交通工具的现代化③大城市发展迅速和中小城市发展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