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地形的分布(59)课件_第1页
海底地形的分布(59)课件_第2页
海底地形的分布(59)课件_第3页
海底地形的分布(59)课件_第4页
海底地形的分布(59)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海底分布示意图导入新课海底分布示意图导入新课1海底资源海底资源2海底地形陆地山峰海底地形陆地山峰3

海底地形海底地形4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5海底地形分布规律大陆架和大陆坡岛弧和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海底地形分布规律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6知识与技能掌握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过程与方法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海洋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7重点: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大陆架、大陆坡、岛弧和海沟特点及其分布规律。洋中脊的分布规律。难点:海底地形的类型比较。教学重难点重点:教学重难点8

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由于海水的掩盖,海底地形起伏难以直接观察。早期的铅锤测深法,费时多,精度低。20世纪20年代以来,船舰在航行途中运用了回声测深仪,能够快速地测出海底深度,结合精确定位,得以揭示海底地形真相。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由于海水的掩盖,9

到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家们才能用先进的技术测绘出海底世界。测绘结果显示:海底有座相当高耸的海洋“山脊”,形成了一道水下“山脉”,绵延约83683.6千米,穿过世界上所有的海洋,海洋底部的“山脊”也叫断裂谷。到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家们才能用先进的技术测绘出10

断裂谷里不断地冒出岩浆,岩浆冷却后,在大洋底部造成了一条条蜿蜒起伏的新生海底山脉,这个过程就叫海底扩张,而这些新生的海底山脉则称为海岭。由于断裂谷里添了新岩石,断裂谷两边的岩石就逐渐远离了洋脊中央。所以,距离“山脉”越远的岩石就越古老。断裂谷里不断地冒出岩浆,岩浆冷却后,在大洋底部造成了11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12陆高与海深的对比陆高与海深的对比13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图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图14海底地形一般分布规律:

从大陆陆边缘向大洋中心主要分布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洋中脊(海岭)等。海底地形一般分布规律:151.大陆架海底大陆架是陆地向海的自然延伸。原来沿海的平原被海水淹没了,就成为大陆架浅海。大陆架浅海环绕陆地像一个花环,但它总的面积有275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非洲大陆的面积。中国的渤海、黄海及东海的大部分,都在大陆架上。(一)大陆架和大陆坡1.大陆架海底(一)大陆架和大陆坡16我们吃的鱼虾等海产品,主要是从大陆架浅海捕到的,大陆架浅海的水产品占整个海洋水产品的80%。大陆架海底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约占全世界的1/3。而陆地上许多石油旷,也是在大陆架海底环境中生成的。我们吃的鱼虾等海产品,主要是从大陆架浅海捕到的,大陆17大陆架示意图大陆架示意图18东海大陆架东海大陆架19我国大陆架分布示意图我国大陆架分布示意图20大陆架最南端大陆架最南端212.大陆坡

向海一侧,从陆架外缘较陡地下降到深海底的斜坡。它展布于所有大陆周缘,为全球性地形单元。大陆坡上界水深多在100~200米之间;下界往往是渐变的,约在1500~3500米水深处,但在邻近地带,陆坡下延至更深处。大陆坡宽度约为20至100公里以上,总面积计287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5.6%。2.大陆坡向海一侧,从陆架外缘较陡地下降到深海22

大陆坡坡度多为3~6,1800米深度以上的平均坡度为417′。在大西洋型大陆边缘,陆坡常随水深增大而变缓,下延为;在太平洋型大陆边缘,陆坡常随水深增大而变陡,下延至海沟。太平洋陆坡平均坡度520′,大西洋陆坡平均坡度305′。大陆坡坡度多为3~6,1800米深度以上的平均23

印度洋陆坡平均坡度255′。大型三角洲外侧的坡度最小,平均仅1.3。珊瑚礁岛外缘的陆坡最陡,最大坡度可达45。大陆坡可以是单一斜坡,也可呈台阶状,形成深海平坦面或边缘海台。陆坡被和沟谷刻蚀,加上断层崖壁,滑塌作用形成的陡坎及底辟隆起等,致坡形十分崎岖。印度洋陆坡平均坡度255′。大型三角洲外侧的坡24大陆坡大陆坡25大陆坡示意图大陆坡示意图26大陆坡与琉球群岛海域隔开,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海洋区域。

大陆坡与琉球群岛海域隔开,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271.岛弧大陆边缘连绵呈弧状的一长串岛屿。与强烈的火山活动、地震活动及造山作用过程相伴随的长形曲线状大洋岛链。这类地质特征如阿留申-阿拉斯加岛弧和千岛-堪察加岛弧。(二)岛弧和海沟1.岛弧大陆边缘连绵呈弧状的一长串岛屿。(二28大多数岛弧都由两列平行的、弯弓状的岛屿组成。这样一种双岛弧的内列由一串爆发的火山组成,而其外列由非火山的岛屿组成。在只有单列弧的情况下,组成它的岛屿很多是有火山活动的。大多数岛弧都由两列平行的、弯弓状的岛屿组成。这29大多数岛弧沿著太平洋盆地的西缘出现。少数例外是东印度岛弧、西印度岛弧和南大西洋的斯科舍岛弧。根据流行的理论,岛弧形成於两个岩石圈板块(组成地球表面各块段的巨大刚性板体)会聚之处。当碰撞时,其中一个板块具有重的大洋地壳,向下猛插,并被挤入具有较轻大洋地壳的第二板块之下局部熔融的较低地函之中。岛弧就由于玄武岩和安山岩喷发而从仰冲板块的表面上形成。大多数岛弧沿著太平洋盆地的西缘出现。少数例外是东印度30位于太平洋的岛弧位于太平洋的岛弧31岛弧链岛弧链322.海沟

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0000多米。海沟是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米(如毛里求斯海沟5564米)的沟槽。2.海沟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033海沟多分布在大洋边缘,而且与大陆边缘相对平行。对于海沟,目前科学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水深超过6000米的长形洼地都可以叫做海沟。另一些人则认为真正的海沟应该与火山弧相伴而生。世界大洋约有30条海沟,其中主要的有17条。属于太平洋的就有14条。海沟多分布在大洋边缘,而且与大陆边缘相对平行。对于海34在地质学上,海沟被认为是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密度较大的海洋板块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陆板块的下面,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长长的"V"字型凹陷地带。另外,科学家还认识到所有的海沟都与地震有关。环太平洋的地震带都发生在海沟附近。这是因为海沟区的重力值比正常值要低,它意味着海沟下面的岩石圈被迫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向下沉降。在地质学上,海沟被认为是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35海沟旅游海沟旅游36海沟形成海沟形成37马里亚纳海沟示意图马里亚纳海沟示意图38海底并不像海面那样善变,一会儿是风平浪静,一会儿是狂浪滔天。海底的变化漫长而深刻。在海洋的底部有许多低平的地带,周围是相对高一些的海底山脉,这种类似陆地上盆地的构造叫做海盆或者洋盆。它是大洋底的主体部分。(三)洋盆和洋中脊海底并不像海面那样善变,一会儿是风平浪静,一会儿是狂39洋盆——深海平原洋盆——深海平原40大西洋阶段洋盆大西洋阶段洋盆411.洋中脊

洋中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岭。隆起于洋底中部,并贯穿整个世界大洋,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海岭)。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在南半球互相连接,总长达8万公里,面积约1.2亿公里2,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3。1.洋中脊洋中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岭。42洋中脊洋中脊43大西洋中脊大西洋中脊44洋中脊示意图洋中脊示意图45世界洋中脊分布世界洋中脊分布46洋脊闭合示意图洋脊闭合示意图47课堂小结

1.海底地形一般分布规律:

从大陆陆边缘向大洋中心主要分布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洋中脊(海岭)等。课堂小结1.海底地形一般分布规律:482.大陆架和大陆坡①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200米以内②宽度从低潮线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地方为止,平均75千米③油气资源、渔业资源丰富④我国主要的大陆架分布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水深:200—4000米、宽度十几---几百千米最绵长最壮观的斜坡大陆架大陆坡2.大陆架和大陆坡①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200米以内②492.岛弧和海沟—大陆边缘与洋盆的过渡带岛弧概念著名岛弧成因海沟分布成因著名海沟2.岛弧和海沟—大陆边缘与洋盆的过渡带岛弧概念著名岛弧成因50洋盆

3.洋盆和洋中脊大洋底的主体,占海底一半地形平坦地壳活动稳定水深:4000---6000米洋中脊海洋地壳的诞生地—板块的生长边界分布太平洋—大洋东部大西洋---大洋中部印度洋----人字型分布大洋中部最长的海底山系洋盆3.洋盆和洋中脊大洋底的主体,占海底一半洋中脊海洋511.下列关于海底地形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明显B.海底地形丰富多样C.洋中脊构成了大洋底的主体D.岛弧和海沟是地球上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带C巩固训练1.下列关于海底地形说法不正确的是()C巩固训练52

2.读海底地形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海洋生物分布最集中的是②处表层的海域B.①处海底蕴藏丰富的锰结核和沙矿C.③处的海底地形往往是板块相互碰撞造成的D.④处海盆的沉积环境有利于石油、天然气形成

C2.读海底地形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53

3.读“海底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3.读“海底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54(1)写出海底地形名称: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_。(2)海洋渔业资源主要集中在__________(填代号);目前海底丰富的油气资源主要分布在_________(填代号),随着新的油气田不断发现,海底油气资源开发将从浅海______向水深在千米以下的__________、________延伸。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洋盆大洋中脊⑤⑤大陆架大陆坡大陆隆(1)写出海底地形名称:大陆架大陆坡大55(3)海底丰富的矿产资源锰结核广泛分布在______(代号),世界上以太平洋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海区最为富集,最具开采价值;在①处分布着_____________矿,这种矿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②夏威夷群岛东南海底热液矿体集中埋藏浅(3)海底丰富的矿产资源锰结核广泛分布在___56在处于成年期的大洋海底,以洋中脊为中心,向两侧对称分布着洋盆、海沟和岛弧、大陆坡、大陆架。思考(第16页)

1.从海岸线到大洋中部依次分布为大陆架、大陆坡、岛弧、海沟。活动(第17页)思考和活动答案在处于成年期的大洋海底,以洋中脊为中心,向两57大陆坡的坡度大陆坡的宽度岛弧海沟位置A缓大无无欧洲西部大陆架向洋盆过渡B陡小无有南美洲西部大陆架向洋盆过渡C较陡小有有亚洲东部大陆架向洋盆过渡2.大陆坡的坡度大陆坡的宽度岛弧海沟位置A缓大无无欧洲西部大陆架58海底地形的分布(59)课件59海底分布示意图导入新课海底分布示意图导入新课60海底资源海底资源61海底地形陆地山峰海底地形陆地山峰62

海底地形海底地形63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绚丽多彩的海底世界64海底地形分布规律大陆架和大陆坡岛弧和海沟洋盆和洋中脊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海底地形分布规律第二节海底地形的分布65知识与技能掌握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过程与方法观察海底地形图,运用海底扩张与板块构造学说的主要观点,解释海底地形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海洋的分布。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教学目标66重点: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大陆架、大陆坡、岛弧和海沟特点及其分布规律。洋中脊的分布规律。难点:海底地形的类型比较。教学重难点重点:教学重难点67

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由于海水的掩盖,海底地形起伏难以直接观察。早期的铅锤测深法,费时多,精度低。20世纪20年代以来,船舰在航行途中运用了回声测深仪,能够快速地测出海底深度,结合精确定位,得以揭示海底地形真相。水覆盖之下的固体地球表面形态。由于海水的掩盖,68

到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家们才能用先进的技术测绘出海底世界。测绘结果显示:海底有座相当高耸的海洋“山脊”,形成了一道水下“山脉”,绵延约83683.6千米,穿过世界上所有的海洋,海洋底部的“山脊”也叫断裂谷。到20世纪50年代,地理学家们才能用先进的技术测绘出69

断裂谷里不断地冒出岩浆,岩浆冷却后,在大洋底部造成了一条条蜿蜒起伏的新生海底山脉,这个过程就叫海底扩张,而这些新生的海底山脉则称为海岭。由于断裂谷里添了新岩石,断裂谷两边的岩石就逐渐远离了洋脊中央。所以,距离“山脉”越远的岩石就越古老。断裂谷里不断地冒出岩浆,岩浆冷却后,在大洋底部造成了70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71陆高与海深的对比陆高与海深的对比72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图海底地形分布示意图73海底地形一般分布规律:

从大陆陆边缘向大洋中心主要分布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洋中脊(海岭)等。海底地形一般分布规律:741.大陆架海底大陆架是陆地向海的自然延伸。原来沿海的平原被海水淹没了,就成为大陆架浅海。大陆架浅海环绕陆地像一个花环,但它总的面积有2750万平方千米,相当于非洲大陆的面积。中国的渤海、黄海及东海的大部分,都在大陆架上。(一)大陆架和大陆坡1.大陆架海底(一)大陆架和大陆坡75我们吃的鱼虾等海产品,主要是从大陆架浅海捕到的,大陆架浅海的水产品占整个海洋水产品的80%。大陆架海底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大约占全世界的1/3。而陆地上许多石油旷,也是在大陆架海底环境中生成的。我们吃的鱼虾等海产品,主要是从大陆架浅海捕到的,大陆76大陆架示意图大陆架示意图77东海大陆架东海大陆架78我国大陆架分布示意图我国大陆架分布示意图79大陆架最南端大陆架最南端802.大陆坡

向海一侧,从陆架外缘较陡地下降到深海底的斜坡。它展布于所有大陆周缘,为全球性地形单元。大陆坡上界水深多在100~200米之间;下界往往是渐变的,约在1500~3500米水深处,但在邻近地带,陆坡下延至更深处。大陆坡宽度约为20至100公里以上,总面积计2870万平方公里,占全球面积5.6%。2.大陆坡向海一侧,从陆架外缘较陡地下降到深海81

大陆坡坡度多为3~6,1800米深度以上的平均坡度为417′。在大西洋型大陆边缘,陆坡常随水深增大而变缓,下延为;在太平洋型大陆边缘,陆坡常随水深增大而变陡,下延至海沟。太平洋陆坡平均坡度520′,大西洋陆坡平均坡度305′。大陆坡坡度多为3~6,1800米深度以上的平均82

印度洋陆坡平均坡度255′。大型三角洲外侧的坡度最小,平均仅1.3。珊瑚礁岛外缘的陆坡最陡,最大坡度可达45。大陆坡可以是单一斜坡,也可呈台阶状,形成深海平坦面或边缘海台。陆坡被和沟谷刻蚀,加上断层崖壁,滑塌作用形成的陡坎及底辟隆起等,致坡形十分崎岖。印度洋陆坡平均坡度255′。大型三角洲外侧的坡83大陆坡大陆坡84大陆坡示意图大陆坡示意图85大陆坡与琉球群岛海域隔开,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海洋区域。

大陆坡与琉球群岛海域隔开,分成两个截然不同的861.岛弧大陆边缘连绵呈弧状的一长串岛屿。与强烈的火山活动、地震活动及造山作用过程相伴随的长形曲线状大洋岛链。这类地质特征如阿留申-阿拉斯加岛弧和千岛-堪察加岛弧。(二)岛弧和海沟1.岛弧大陆边缘连绵呈弧状的一长串岛屿。(二87大多数岛弧都由两列平行的、弯弓状的岛屿组成。这样一种双岛弧的内列由一串爆发的火山组成,而其外列由非火山的岛屿组成。在只有单列弧的情况下,组成它的岛屿很多是有火山活动的。大多数岛弧都由两列平行的、弯弓状的岛屿组成。这88大多数岛弧沿著太平洋盆地的西缘出现。少数例外是东印度岛弧、西印度岛弧和南大西洋的斯科舍岛弧。根据流行的理论,岛弧形成於两个岩石圈板块(组成地球表面各块段的巨大刚性板体)会聚之处。当碰撞时,其中一个板块具有重的大洋地壳,向下猛插,并被挤入具有较轻大洋地壳的第二板块之下局部熔融的较低地函之中。岛弧就由于玄武岩和安山岩喷发而从仰冲板块的表面上形成。大多数岛弧沿著太平洋盆地的西缘出现。少数例外是东印度89位于太平洋的岛弧位于太平洋的岛弧90岛弧链岛弧链912.海沟

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0000多米。海沟是位于海洋中的两壁较陡、狭长的、水深大于5000米(如毛里求斯海沟5564米)的沟槽。2.海沟海沟是海底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092海沟多分布在大洋边缘,而且与大陆边缘相对平行。对于海沟,目前科学家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水深超过6000米的长形洼地都可以叫做海沟。另一些人则认为真正的海沟应该与火山弧相伴而生。世界大洋约有30条海沟,其中主要的有17条。属于太平洋的就有14条。海沟多分布在大洋边缘,而且与大陆边缘相对平行。对于海93在地质学上,海沟被认为是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结果。密度较大的海洋板块以30度上下的角度插到大陆板块的下面,两个板块相互摩擦,形成长长的"V"字型凹陷地带。另外,科学家还认识到所有的海沟都与地震有关。环太平洋的地震带都发生在海沟附近。这是因为海沟区的重力值比正常值要低,它意味着海沟下面的岩石圈被迫在巨大的压力作用下向下沉降。在地质学上,海沟被认为是海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相互作用的94海沟旅游海沟旅游95海沟形成海沟形成96马里亚纳海沟示意图马里亚纳海沟示意图97海底并不像海面那样善变,一会儿是风平浪静,一会儿是狂浪滔天。海底的变化漫长而深刻。在海洋的底部有许多低平的地带,周围是相对高一些的海底山脉,这种类似陆地上盆地的构造叫做海盆或者洋盆。它是大洋底的主体部分。(三)洋盆和洋中脊海底并不像海面那样善变,一会儿是风平浪静,一会儿是狂98洋盆——深海平原洋盆——深海平原99大西洋阶段洋盆大西洋阶段洋盆1001.洋中脊

洋中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岭。隆起于洋底中部,并贯穿整个世界大洋,为地球上最长、最宽的环球性洋中山系。在太平洋,其位置偏东,称东太平洋海隆(海岭)。大西洋中脊呈“S”形,与两岸近于平行,向北可延伸至北冰洋。印度洋中脊分3支,呈“入”字形。三大洋的中脊在南半球互相连接,总长达8万公里,面积约1.2亿公里2,占世界海洋总面积的1/3。1.洋中脊洋中脊又名大洋中脊、中隆或中央海岭。101洋中脊洋中脊102大西洋中脊大西洋中脊103洋中脊示意图洋中脊示意图104世界洋中脊分布世界洋中脊分布105洋脊闭合示意图洋脊闭合示意图106课堂小结

1.海底地形一般分布规律:

从大陆陆边缘向大洋中心主要分布有:大陆架、大陆坡、海沟、洋盆、洋中脊(海岭)等。课堂小结1.海底地形一般分布规律:1072.大陆架和大陆坡①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200米以内②宽度从低潮线向海洋延伸至坡度显著增大地方为止,平均75千米③油气资源、渔业资源丰富④我国主要的大陆架分布大陆架向外延伸形成的陡坡水深:200—4000米、宽度十几---几百千米最绵长最壮观的斜坡大陆架大陆坡2.大陆架和大陆坡①陆地向海洋的自然延伸,水深200米以内②1082.岛弧和海沟—大陆边缘与洋盆的过渡带岛弧概念著名岛弧成因海沟分布成因著名海沟2.岛弧和海沟—大陆边缘与洋盆的过渡带岛弧概念著名岛弧成因109洋盆

3.洋盆和洋中脊大洋底的主体,占海底一半地形平坦地壳活动稳定水深:4000---6000米洋中脊海洋地壳的诞生地—板块的生长边界分布太平洋—大洋东部大西洋---大洋中部印度洋----人字型分布大洋中部最长的海底山系洋盆3.洋盆和洋中脊大洋底的主体,占海底一半洋中脊海洋1101.下列关于海底地形说法不正确的是()A.海底地形的分布规律明显B.海底地形丰富多样C.洋中脊构成了大洋底的主体D.岛弧和海沟是地球上构造运动活跃的地带C巩固训练1.下列关于海底地形说法不正确的是()C巩固训练111

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