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性传播疾病微生物_第1页
医学微生物学-性传播疾病微生物_第2页
医学微生物学-性传播疾病微生物_第3页
医学微生物学-性传播疾病微生物_第4页
医学微生物学-性传播疾病微生物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逆转录病毒科是一大组含有逆转录酶的RNA病毒。按其致病作用可分为3个亚科RNA肿瘤病毒亚科(Oncovirinae)慢病毒亚科(Lentivirinae)泡沫病毒亚科(Spumavirinae)逆转录病毒的特性具有包膜,球形,80~120nm基因组为单正链RNA二聚体病毒核心中有RNA依赖的DNA多聚酶复制通过DNA中间体能整合于宿主细胞的染色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immunodeficiencyvirus,HIV1981---年美国疾病控制中心科学家发现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症。1983年---法国巴斯德研究所Montagnier等首次从一例慢性淋巴腺病的男性同性恋病人血液中分离到的一株新逆转录病毒,称为淋巴腺病相关病毒(LAV)。1984年---美国Gallo等亦从艾滋病人中分离到相似的逆转录病毒,称之为人类嗜T淋巴细胞病毒Ⅲ型(HTLV-Ⅲ)。1986年---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将LAV、HTLV-Ⅲ统一命名为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我国第一例爱滋病发现与1985年,目前国家正式公布爱滋病感染者80万,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1985年至1988年为传入期1989年至1995年为增长期1996年至今为扩散期云南80000四川60000广东40000河南25036广西10758江西10000

HlV有两型:HIV-I、HIV-2两型病毒的核苷酸序列相差超过40%。世界上的艾滋病大多由HIV-l所致;HIV-2只在西非地区性流行。HIV-IMNOA、B、C……..K11个亚型型组亚型一、生物学性状形态结构球形,直径约100-120nm。圆锥状核心中两条相同的正链RNA形成二聚体,并含有多种酶类(逆转录酶、整合酶和蛋白酶)。衣壳呈二十面体立体对称。外壳为脂蛋白包膜,嵌有gp120和gp41两种病毒特异性的糖蛋白。HIV-TheVirusGAGgeneGroup-SpecificAntigensp17:innersurfacep24:nucleocapsidp7:nucleocapsidassociatedwithRNA基因组的结构与功能:调节基因:tatrevnefvprvpuvif结构基因:gagpolenvHIV-LifeHistoryEntryintothecellT4(CD4+)cellsaremajortargetHumanHeLaCellHumanHeLaCelltransfectedwithCD4antigenNOTINFECTEDINFECTEDCD4antigenCo-receptorCD4+cellHIVgp120bindstoCD4/co-receptor证据二:具有杂合子突变体CCR5的人进展至AIDS更慢共受体的辅助作用

CCR5和CXCR4—趋化性细胞因子受体证据一:具有纯合子突变体CCR5的细胞不会感染HIV高加索人种1/100非洲人无高加索人种17%非洲人2%频率频率HIV-LifeHistoryCD4CD4CD4HIVCCR5CCR5chemokineMutantCCR5macrophage病毒的生物合成RNARNA/DNA(-)DNAdsDNA前病毒RNA子代RNAmRNA结构蛋白调节蛋白子代病毒逆转录酶RNA酶H整合病毒的变异在基因组内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较多集中于包膜糖蛋白env基因和nef调节基因.根据env基因序列的异同可将目前全球流行的HIV-l分为A、B、C、D、E、F、H和O8个亚型。培养特性在体外,HIV只感染CD4+T细胞和巨噬细胞,新鲜分离的正常人T细胞,病人自身分离的T细胞培养,某些T细胞株。感染后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病变,培养液中可测到逆转录酶活性,而培养细胞中可查到病毒的抗原。动物接种:恒河猴、黑猩猩抵抗力HIV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较弱。56℃加热30min可被灭活。但病毒在室温下可保存活力达7d。0.2%次氯酸钠、0.1%漂白粉、70%乙醇、50%乙醚、0.3%H2O2,或0.5%来苏处理5min,对病毒均有灭活作用。二、致病性与免疫性传染源:HIV无症状携带者和艾滋病患者。从其血、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唾液、脑脊髓液、骨髓、皮肤及中枢神经组织等标本中,均可分离到病毒。传播途径主要传播方式有三种:1、通过同性或异性间的性行为。2、输入带HIV的血液或血制品、器官或骨髓移植、人工授精、静脉药瘾者共用污染的注射器及针头。3、母婴传播:包括经胎盘、产道或经哺乳等方式引起的传播。死亡临床表现

分为4期:急性期、潜伏期、AIDS相关综合征期及典型AlDS。急性HIV感染期

HIV初次进入机体开始大量复制和扩散,约2-3个月时出现病毒血症(1千万-1亿/ml)。表现类似于急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或流感,表现为突发的非特异性病毒感染症状: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关节痛、肌肉痛、斑丘疹、腹痛、腹泻。症状持续2~3周,自行缓解。大多数病毒以前病毒形式整合于宿主细胞染色体上长期潜伏下来。潜伏期(无症状期)持续6个月至10年或更长。当机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使潜伏的病毒被激活再次大量增殖引起免疫损伤时才出现临床症状,进入AIDS相关综合征期。血清中HIV抗原消失或处于极低水平,抗HIV阳性.此期不是静止期,更不是安全期,病毒持续增殖,免疫系统渐进性衰退。AlDS相关综合征期已具备AIDS基本特征:细胞免疫缺陷,但症状较轻。表现为:⑴持续性全身淋巴结肿大;⑵全身症状:发热盗汗、全身倦怠、1/3病人体重减轻10℅以上、周期性低热、皮疹及慢性腹泻等胃肠道症状;⑶各种感染:特殊性或复发性的非致命感染。典型AlDS期严重细胞免疫缺陷:CD4+Th<200/μl;各种致死性机会感染:卡氏肺囊虫肺炎、白假丝酵母菌感染、巨细胞病毒感染等;恶性肿瘤:kaposi肉瘤、淋巴瘤。AIDS5年死亡率约为90%,死亡多发生在临床症状出现后的2年内。艾滋病患者肺、肾、口腔和皮肤等组织器官病变免疫功能抑制的早期征象。好发部位:腭部、舌背、颊红斑型:红色斑点或斑块假膜型:乳白色斑块,可擦除增生型:白色斑块,不能去除口角炎:皲裂、湿白糜烂口腔念珠菌病BACKHIV感染者最常见的口腔损害。好发于舌侧缘,斑块状,皱褶状,不易擦除。伴有白念感染。病理:上皮增生,少见异常增生。EB病毒毛状白斑NEXT毛状白斑BACK好发部位:腭部、牙龈浅蓝色、浅红色、浅黑色斑块,可有分叶。卡波西肉瘤BACK游离龈呈线状充血(龈炎)→龈乳头坏死,牙周附着及骨组织迅速破坏。与艾滋病相关的牙周炎BACK口腔疱疹BACKHIVandAIDSViralloadpredictssurvivaltime疾病的病程HIV损伤CD4细胞的机制病毒增殖导致胞膜通透性增加病毒增殖时产生大量未整合的病毒DNA形成多核巨细胞导致细胞死亡受染细胞胞膜上表达的HIV糖蛋白抗原,能被CTL所识别,或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后,通过抗体依赖细胞介导的细胞毒作用而破坏细胞。病毒诱导自身免疫使T淋巴细胞损伤或功能障碍。病毒诱导细胞凋亡。1.PUNCTUREDMEMBRANE病毒增殖导致胞膜通透性增加UninfectedCD4cellGp120negativeCellsFuse

2.形成多核巨细胞而导致细胞死亡InfectedCD4cellGp120positiveWhydoallT4cellsdisappear?CytotoxicTcell3.CTL破坏CD4细胞WhydoallT4cellsdisappear?

BindingtoCXCR4resultsinexpressionofTNF-alphaonthecellsurface?Gproteinsignal?BindingtoCXCR4resultsinexpressionofTNF-alphareceptorIICD8cell(noCD4antigen)MacrophageCXCR4HIVgp120chemokineT细胞凋亡HIVandAuto-ImmunityCD4antigengp120ClassIIMHCGp120andMHCIIbothbindtoCD4antigen.BothhaveCD4bindingsitesAnti-HIV(gp120)bindsMHCIIalsoHIV所致的免疫损害:侵犯CD4+T细胞,引起以CD4+细胞缺损和功能障碍为中心的严重免疫缺陷。CD4+细胞减少,CD4/CD8比例倒置。常见机会性感染寄生虫:卡氏肺孢子虫肺炎,弓形体感染,隐孢子虫肠炎真菌:白色念珠菌感染,新型隐球菌脑膜炎细菌:分支杆菌感染,沙门氏菌感染病毒:巨细胞病毒,疱疹病毒感染艾滋病伴发肿瘤:Kaposi肉瘤,淋巴瘤免疫性

抗gpl20是主要中和抗体,能降低急性感染期血液中病毒抗原量。CTL和NK细胞,在杀伤病毒感染细胞和阻止病毒经细胞接触而扩散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感染早期产生的特异性免疫不能完全清除体内的病毒,一经感染便终生携带病毒,最终因致死性感染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1、检测特异性抗体ELISA、IFA、RIA敏感性高,适用于筛查(HIVgpl20与淋巴细胞膜上的MHC-Ⅱ类分子有同源区,所以会出现假阳性反应)蛋白印迹(WB)或RIP特异性高,作确证试验。实验室检查2、病毒分离3、抗原检测常用ELISA法测定衣壳蛋白P24,此抗原特异性高,常出现于急性感染期,而在潜伏期中常为阴性,但发展为AIDS时,P24抗原又可重新升高。4、核酸检测诊断

1.实验室检查(1)HIV抗体检测:判定HIV感染的证据初筛试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等确诊试验:蛋白印迹法(2)CD4细胞记数:衡量机体免疫功能的指标﹤200/mm3--诊断AIDS的指标(3)CD4/CD8比值:﹤1--诊断AIDS的指标确诊病例HIV抗体(+),又具有下述任何一项者①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发热达38℃1个月以上。②近期内(3~6个月)体重减轻10%以上,且持续腹泻(每日达3~5次)1个月以上。③卡氏肺囊虫性肺炎。④卡波西肉瘤。⑤明显的霉菌或其他条件致病菌感染。防治原则

尚无满意治疗措施,预防是控制该病的关键。进行广泛宣传教育,杜绝吸毒和性滥交,以切断传播途径;建立HIV感染和AIDS的监测网络,掌握流行动态;对供血者进行HIV抗体检查,确保输血及血制品的安全。病人及无症状携带者应注意隔离,避免医源性传播。难题是病毒包膜蛋白的高度变异性新一代疫苗的必要条件可靠的安全性。产生CTL反应和抗体反应。以本地流行毒株组分为主,包含尽可能多的抗原决定簇。避免带有可能诱发增强抗体和自身免疫反应的组分。疫苗研究合成肽疫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