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课件_第1页
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课件_第2页
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课件_第3页
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课件_第4页
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联产品、副产品与等级品的成本计算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除了前述的分批法和分步法之外,还有分类法。它主要适用于联产品、副产品与等级品的成本计算。本章在阐述分类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品的成本计算问题。

12/14/20221暨南大学联产品、副产品与等级品的成本计算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除了前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分类法概述12/14/20222暨南大学12/13/20222暨南大学分类法是指按产品类别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归集和分配有关生产费用,先计算各类别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再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或各规格产品)的产品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凡是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又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均可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如无线电元件制造企业、食品加工企业、服装鞋帽制造企业等。

12/14/20223暨南大学分类法是指按产品类别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归集和分配有关生产费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采用分类法,需要先按照产品所用原材料和生产工艺过程相近似的产品分为若干类,然后再根据产品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品种法、分步法等计算出各类完工产品总成本,并将每类完工产品总成本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12/14/20224暨南大学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采用分类法,需要先按照产品所用原材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㈠分类法的特点与其他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相比,分类法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以产品类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2.必须结合应用其他某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步法或分批法),计算各类完工产品的总成本。3.必须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将各类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在同类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4.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

12/14/20225暨南大学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㈠分类法的特点12/13/202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㈡分类法的适用范围分类法主要适用于下列三类企业或车间的产品生产:1.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企业或车间。如无线电元件生产、针织生产、化工生产、制鞋制帽、食品加工企业或车间。12/14/20226暨南大学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㈡分类法的适用范围12/13/2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2.联产品生产的企业或车间。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材料,在同一生产加工过程中同时生产出的各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和同等地位的产品(即均为企业或车间的主要产品)。如炼油企业从原油中同时提炼出的汽油、煤油、机油、柴油等多种主要产品,就是炼油企业的联产品。联产品虽然在性质和用途上不同,但是它们都是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12/14/20227暨南大学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2.联产品生产的企业或车间。联产品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3.副产品或等级品生产的企业或车间。副产品是指在生产主要产品的过程中,附带生产出的一些非主要产品。副产品虽然不是企业的主要产品,但是它尚有一定的经济用途,能满足社会的某些需要。如在制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甘油等,在综合治理、利用废汽、废水、废渣的过程中所回收或提炼出来的产品,都是副产品。等级品是指品种相同,但质量上有差别的产品。12/14/20228暨南大学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3.副产品或等级品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㈠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其成本计算程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基本步骤:1.将产品结构、性能、用途、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艺过程大致相同的产品归为一类,并以每一类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按产品类别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12/14/20229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㈠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12/13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2.考虑企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采用某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在产品成本计算单中按成本项目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类完工产品总成本(其工作内容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将生产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等)。12/14/202210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2.考虑企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3.采取一定的分配方法,将各类完工产品总成本在类内各种(或各规格)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类内各种(或各规格)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将每类产品成本在类内各种(或各规格)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主要有系数法和定额比例法。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也可以把生产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与各类完工产品总成本在类内各种(或各规格)产品之间的分配结合起来同时进行。12/14/202211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3.采取一定的分配方法,将各类完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㈡系数法(即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系数法是指将各种产品的产量按系数折算成标准产品的产量,再以标准产量的比例分配费用的一种费用分配方法。这里的“系数”是指标准产品与其他各种产品在折算标准(如定额耗用量、定额成本、产品的重量等)的数量上的一种比例关系。12/14/202212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㈡系数法(即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企业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在计算出每类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后,就可以采用系数法将各类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按成本项目(包括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分配给该类产品中的各种产品(或各规格的产品),从而计算每类产品内的各种产品(或各规格的产品)的成本。

12/14/202213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企业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在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系数法计算步骤如下:1.选择和确定系数折算标准。系数折算标准主要包括定额耗用量、定额成本、计划成本、售价、产品的重量、产品的体积等。企业选择的系数折算标准,应该与产品成本之高低有密切的联系。2.确定标准产品,并将该标准产品的系数确定为1。企业所选择的标准产品应该具有代表性,它应该是产量较大、规格适中、生产稳定的产品。12/14/202214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系数法计算步骤如下:12/13/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3.根据系数折算标准,计算其他产品(或其他规格的产品)的系数。其计算公式为:某产品(或规格)的系数=单位该种产品(或该规格产品)的折算标准数量÷单位标准产品的折算标准数量12/14/202215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3.根据系数折算标准,计算其他产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系数可以是综合系数,也可以是单项系数。综合系数是指按产品的综合折算标准(如定额成本、计划成本、销售价格等)计算的系数。单项系数是指按产品的单项折算标准(如原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定额费用、定额工时等)计算的系数。4.将各种产品(或各规格的产品)的实际产量折算成标准产品产量(即总系数)。12/14/202216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系数可以是综合系数,也可以是单项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其计算公式为:某种产品(或某规格产品)的标准产量(即完工产品数量折算为标准产品产量)=该种产品(或该规格产品)的实际产量×该种产品(或该规格产品)的系数某种产品(或某规格产品)的在产品数量折算为标准产品产量=该种产品(或该规格产品)的在产品数量×在产品的完工率×该种产品(或该规格产品)的系数12/14/202217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其计算公式为:12/13/202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5.按各种产品(或各规格产品)的标准产量比例分配该类完工产品的各项费用。某项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该项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或各规格产品)的标准产量之和某种产品(或某规格产品)应分配的某项费用=该种产品(或该规格产品)的标准产量×该项费用分配率12/14/202218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5.按各种产品(或各规格产品)的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㈢定额比例法定额比例法是指在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定额成本和定额工时的比例计算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费用分配方法。其成本计算程序可分为以下三个基本步骤:12/14/202219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㈢定额比例法12/13/202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1.计算本月类内每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和定额工时消耗总数。其计算公式为:某种产品本月定额耗用量=月初在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本月投产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本月完工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月末在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或:某种产品本月定额成本=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本月投产产品的定额成本=本月完工产品的定额成本+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12/14/202220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1.计算本月类内每种产品的原材料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2.按成本项目分别计算各类产品实际总成本和费用分配率。其计算公式为:某类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配率=该类产品的原材料实际总成本÷该类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某类产品的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该类产品的实际工资及福利费总额÷该类产品的定额工时总数某类产品的制造费用分配率=该类产品的实际制造费用总额÷该类产品的定额工时总数12/14/202221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2.按成本项目分别计算各类产品实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3.计算类内各种产品(包括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应分配的实际成本。其计算公式为: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本类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及福利费=该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总数×本类产品的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总数×本类产品的制造费用分配率12/14/202222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3.计算类内各种产品(包括完工产第二节

联产品成本的计算12/14/202223暨南大学12/13/202223暨南大学联产品是指使用同样的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主要产品。如炼油企业提炼原油时,可以同时提炼出汽油、煤油、柴油和机油等联产品;奶制品企业加工牛奶时,可以同时生产出奶粉、奶油和奶酪等联产品。

12/14/202224暨南大学联产品是指使用同样的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的两一、联产品的特点联产品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各种联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经过的加工过程是相同的,但是其产品性质和用途却有所不同甚至具有较大的差异。2.在联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其他费用支出不能直接按产品分别进行归集。在联产品分离点之前,只能以联产品集合(而不是联产品中的每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归集各种联产品共同发生的联合成本。

12/14/202225暨南大学一、联产品的特点联产品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2/13/20一、联产品的特点所谓“分离点”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后,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开始分离各种联产品的环节(或时点)。联产品分离之后,有的可以直接对外出售,有的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并单独发生相关成本。所谓“联合成本”是指各种联产品在分离点之前发生的共同成本。12/14/202226暨南大学一、联产品的特点所谓“分离点”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后,经过同一、联产品的特点3.各种联产品均是企业的主要产品。但是,由于在联产品分离点之后,有的产品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并发生相关的可归属成本;有的产品则可以直接对外出售。因此,成本管理上往往需要分别计算联产品中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包括在分离点之前发生的联合成本中分配给有关产品的成本和在分离点之后发生的可归属的加工成本)和单位成本。所谓“可归属成本”是指各种联产品在分离点之后单独发生的加工成本。从联产品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中,可以看出联产品最适合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12/14/202227暨南大学一、联产品的特点3.各种联产品均是企业的主要产品。但是,由于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联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产品加工完毕并可以直接对外出售,需要经过分离前、分离时和分离后三个阶段。㈠在分离前归集联产品共同发生的联合成本应按联产品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并在产品成本计算单按成本项目归集各种联产品在分离前共同发生的联合成本。因此,应该考虑企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采用某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是品种法),通过要素费用的分配、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将生产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等,计算完工联产品总成本。12/14/202228暨南大学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联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产品加工完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㈡分离时将完工联产品总成本分配于各种联产品。在联产品的生产中,分离点是联合生产过程的结束。因此,在分离点必须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将完工联产品的总成本在各种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离后,如果联产品直接用以对外出售,其分配所得的联合成本,就是其产成品的总成本,除以其数量就是产成品单位成本。12/14/202229暨南大学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㈡分离时将完工联产品总成本分配于各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㈢在分离后继续归集联产品单独发生的可归属成本,并计算其完工产成品的成本。联产品分离后,如果还需要继续加工,应重新按品种(或批别、生产步骤等)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并按品种法(或分批法、分步法)计算分离后的产品成本。联产品成本计算的关键是将分离点前共同发生的联合成本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常用的联合成本的分配方法有系数法、实物量分配法、售价比例分配法等。12/14/202230暨南大学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㈢在分离后继续归集联产品单独发生的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系数法(即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是指首先将各种联产品的实际产量,按事先规定的系数折算为相对产量(即标准产量);然后,将联产品的联合成本,按各种联产品的相对产量(即标准产量)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实物量分配法是指将联合成本按各种联产品之间的重量比例(或体积比例、数量比例等)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售价比例分配法是指将联合成本按各种联产品之间的销售价格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12/14/202231暨南大学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系数法(即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是指首第三节

副产品成本的计算12/14/202232暨南大学12/13/202232暨南大学副产品是指在主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的一些非主要产品,或利用生产中的废料等加工而成的产品。它是与主要产品经过同一生产过程,使用相同的原材料,而产生出来的产品。如炼油企业在提炼原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渣油、石焦油;酿酒企业在酿造酒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酒糟;制皂企业的在制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甘油;木材加工企业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屑生产纤维板等。

12/14/202233暨南大学副产品是指在主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的一些非主要产品一、副产品的特点联产品通常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副产品与主要产品在分离点之前,使用同样的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但是,副产品的价值较低。2.无法单独归集副产品在分离点之前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副产品在与主产品分离之前,通常不单独发生费用,因此,在分离点之前无法区分副产品的生产费用与主产品的生产费用。12/14/202234暨南大学一、副产品的特点联产品通常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2/13/20一、副产品的特点3.虽然副产品价值较低,但是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通常可以作为商品加以利用。4.有些副产品在与主产品分离后可以直接对外出售,有些副产品则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后才能出售。12/14/202235暨南大学一、副产品的特点3.虽然副产品价值较低,但是具有一定的使用价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由于副产品是随着主产品的生产而附带产生出来的,其价值较低。因此,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通常只需要将副产品按一定标准作价,并从分离前的联合成本中扣除。副产品成本计算的关键,就是副产品的成本计价问题,即副产品按什么标准作价,从而确定副产品应负担的分离点前的联合成本。如果副产品计价过高,就会将主产品成本转移到副产品成本中;相反,如果副产品计价过低,就会将副产品成本转移到主产品成本中。

12/14/202236暨南大学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由于副产品是随着主产品的生产而附带产生出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由于副产品在与主产品分离后,可能作为商品直接对外出售,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后才能出售,因此,副产品的计价方法应区分两种情况,即分离后不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副产品的计价方法和分离后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副产品的计价方法。㈠分离后不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副产品如果副产品与主产品分离后,不需要进一步加工就可以直接用于对外出售,可以采用下列三种方法对副产品进行计价。

12/14/202237暨南大学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由于副产品在与主产品分离后,可能作为商品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1.不计列成本法。不计列成本法是指副产品不负担分离前的联合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会使主产品的成本偏高。取得副产品的销售收入时,可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处理。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副产品价值很小的副产品。如果副产品的销售收入不足以抵偿其销售费用,则应采用副产品不计列成本法,也就是说不从主产品成本中扣除副产品价值。12/14/202238暨南大学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1.不计列成本法。不计列成本法是指副产品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2.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计价法。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计价法是指按副产品的单位计划成本(或单位定额成本)计算确定副产品成本,并将联合成本减去副产品成本之差作为主产品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副产品价值很小,或副产品价值较大但是其计划单价(或单位定额)较准确、稳定的副产品。12/14/202239暨南大学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2.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计价法。按计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3.倒计成本法。倒计成本法是指根据副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扣除其预计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按正常利润率计算的销售利润后的差额,作为副产品成本,并将联合成本减去副产品成本之差作为主产品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副产品价值较大的副产品。如果副产品是微利产品或亏损产品(但其销售收入可以抵偿其销售费用),也可以根据副产品的预计销售收入扣除其预计销售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后的差额,作为副产品成本,也就是说不考虑副产品销售利润。12/14/202240暨南大学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3.倒计成本法。倒计成本法是指根据副产品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如果副产品的比重较大,或副产品成本与主产品成本相差不大,则应将副产品视同联产品进行成本计算。计算得到的副产品成本,可以从“原材料”成本项目中一笔扣除;也可以按比例从各成本项目中分别扣除。12/14/202241暨南大学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如果副产品的比重较大,或副产品成本与主产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㈡分离后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副产品如果副产品与主产品分离后,还需要进一步加工才能用于对外出售,可以采用下列两种方法对副产品进行计价。1.按可归属成本计价。按可归属成本计价是指副产品不负担分离点之前发生的联合成本,仅将分离后的进一步加工过程中发生的费用,作为该副产品的成本。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分离前副产品价值很小,但分离后还需要继续加工的副产品。

12/14/202242暨南大学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㈡分离后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副产品12/1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2.按应负担的分离前联合成本和分离后的可归属成本计价。按应负担的分离前联合成本和分离后的可归属成本计价是指副产品既负担分离后的可归属成本,并需要按一定分配标准负担部分分离前的联合成本。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可按下列公式计算副产品应负担的分离前的联合成本:副产品应负担分离前的联合成本=该副产品的销售收入-该副产品的销售税金及附加-该副产品的销售费用-按正常利润率计算的该副产品的销售利润-分离后发生的可归属成本对于副产品应负担分离前的联合成本,可以从“原材料”成本项目一笔扣除;也可以按比例从各成本项目中分别扣除。12/14/202243暨南大学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2.按应负担的分离前联合成本和分离后的可第四节

等级品成本的计算12/14/202244暨南大学12/13/202244暨南大学等级品是指使用相同的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在生产出的同种产品中质量上存在着差异的产品。由于各等级的产品经过相同的生产加工过程,使用了相同的原材料,所以,原则上它们的成本应该是相同的(即等级低和等级高的产品单位成本应该是相同的)。

12/14/202245暨南大学等级品是指使用相同的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在生产出的同种一、等级品的特点等级品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各等级产品的生产加工过程是同一的,使用的原材料也相同。2.只能在同一个产品成本计算单中归集同种而不同等级的产品费用,通常无法按各等级产品分别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3.虽然各等级的同种产品的单位售价不一样,所实现的收益(或发生的损失)存在着差异甚至差异非常大,等级高的产品售价高,增加了企业收益;等级低的产品售价低,减少了企业收益。但是,它与产品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即与产品成本的计算)无关。12/14/202246暨南大学一、等级品的特点等级品具有如下三个特点:12/13/2022二、各等级品成本的计算如果企业管理上需要单独核算各等级产品的损益情况,应该在产品成本计算单中计算出本月完工产品总成本之后,再按一定的分配方法将完工产品总成本在各等级品之间进行分配。常用的分配方法有实物数量比例分配法、售价比例分配法、系数法等。㈠实物数量比例分配法如果等级品是由主观原因造成的,采用实物数量比例分配法分配完工产品总成本比较合适。12/14/202247暨南大学二、各等级品成本的计算如果企业管理上需要单独核算各等级产品的二、各等级品成本的计算㈡售价比例分配法(或系数法)如果等级品是由客观原因(如设备技术水平、原材料质量、工艺技术等)造成的,可考虑对不同等级的产品确定不同的单位成本。因此,采用售价比例分配法(或系数法)分配完工产品总成本比较合适(即可以单位售价作为分配标准;确定系数后,按系数比例分配)。

12/14/202248暨南大学二、各等级品成本的计算㈡售价比例分配法(或系数法)12/1联产品、副产品与等级品的成本计算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除了前述的分批法和分步法之外,还有分类法。它主要适用于联产品、副产品与等级品的成本计算。本章在阐述分类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讨论联产品、副产品和等级品的成本计算问题。

12/14/202249暨南大学联产品、副产品与等级品的成本计算企业产品成本计算方法,除了前第一节

产品成本计算分类法概述12/14/202250暨南大学12/13/20222暨南大学分类法是指按产品类别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归集和分配有关生产费用,先计算各类别完工产品的总成本,然后再采用适当的分配方法分配计算类内各种产品(或各规格产品)的产品的一种成本计算方法。凡是产品的品种、规格繁多,又可以按照一定的标准和要求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企业或车间,均可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如无线电元件制造企业、食品加工企业、服装鞋帽制造企业等。

12/14/202251暨南大学分类法是指按产品类别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归集和分配有关生产费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采用分类法,需要先按照产品所用原材料和生产工艺过程相近似的产品分为若干类,然后再根据产品生产的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品种法、分步法等计算出各类完工产品总成本,并将每类完工产品总成本在类内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12/14/202252暨南大学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采用分类法,需要先按照产品所用原材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㈠分类法的特点与其他产品成本计算方法相比,分类法具有如下主要特点:1.以产品类别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2.必须结合应用其他某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品种法、分步法或分批法),计算各类完工产品的总成本。3.必须选择适当的分配标准将各类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在同类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4.产品成本计算期与会计报告期一致,与产品生产周期不一致。

12/14/202253暨南大学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㈠分类法的特点12/13/202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㈡分类法的适用范围分类法主要适用于下列三类企业或车间的产品生产:1.产品品种、规格繁多的企业或车间。如无线电元件生产、针织生产、化工生产、制鞋制帽、食品加工企业或车间。12/14/202254暨南大学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㈡分类法的适用范围12/13/2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2.联产品生产的企业或车间。联产品是指使用同种材料,在同一生产加工过程中同时生产出的各种具有不同使用价值和同等地位的产品(即均为企业或车间的主要产品)。如炼油企业从原油中同时提炼出的汽油、煤油、机油、柴油等多种主要产品,就是炼油企业的联产品。联产品虽然在性质和用途上不同,但是它们都是企业生产的主要产品。12/14/202255暨南大学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2.联产品生产的企业或车间。联产品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3.副产品或等级品生产的企业或车间。副产品是指在生产主要产品的过程中,附带生产出的一些非主要产品。副产品虽然不是企业的主要产品,但是它尚有一定的经济用途,能满足社会的某些需要。如在制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甘油等,在综合治理、利用废汽、废水、废渣的过程中所回收或提炼出来的产品,都是副产品。等级品是指品种相同,但质量上有差别的产品。12/14/202256暨南大学一、分类法的特点与适用范围3.副产品或等级品生产的企业或车间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㈠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其成本计算程序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基本步骤:1.将产品结构、性能、用途、耗用的原材料、生产工艺过程大致相同的产品归为一类,并以每一类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按产品类别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12/14/202257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㈠成本计算的基本程序12/13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2.考虑企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采用某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在产品成本计算单中按成本项目归集生产费用,计算各类完工产品总成本(其工作内容包括要素费用的分配、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将生产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等)。12/14/202258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2.考虑企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3.采取一定的分配方法,将各类完工产品总成本在类内各种(或各规格)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类内各种(或各规格)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将每类产品成本在类内各种(或各规格)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的方法,主要有系数法和定额比例法。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也可以把生产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的分配与各类完工产品总成本在类内各种(或各规格)产品之间的分配结合起来同时进行。12/14/202259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3.采取一定的分配方法,将各类完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㈡系数法(即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系数法是指将各种产品的产量按系数折算成标准产品的产量,再以标准产量的比例分配费用的一种费用分配方法。这里的“系数”是指标准产品与其他各种产品在折算标准(如定额耗用量、定额成本、产品的重量等)的数量上的一种比例关系。12/14/202260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㈡系数法(即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企业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在计算出每类完工产品的总成本后,就可以采用系数法将各类产品的完工产品总成本按成本项目(包括原材料、工资及福利费、制造费用等)分配给该类产品中的各种产品(或各规格的产品),从而计算每类产品内的各种产品(或各规格的产品)的成本。

12/14/202261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企业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时,在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系数法计算步骤如下:1.选择和确定系数折算标准。系数折算标准主要包括定额耗用量、定额成本、计划成本、售价、产品的重量、产品的体积等。企业选择的系数折算标准,应该与产品成本之高低有密切的联系。2.确定标准产品,并将该标准产品的系数确定为1。企业所选择的标准产品应该具有代表性,它应该是产量较大、规格适中、生产稳定的产品。12/14/202262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系数法计算步骤如下:12/13/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3.根据系数折算标准,计算其他产品(或其他规格的产品)的系数。其计算公式为:某产品(或规格)的系数=单位该种产品(或该规格产品)的折算标准数量÷单位标准产品的折算标准数量12/14/202263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3.根据系数折算标准,计算其他产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系数可以是综合系数,也可以是单项系数。综合系数是指按产品的综合折算标准(如定额成本、计划成本、销售价格等)计算的系数。单项系数是指按产品的单项折算标准(如原材料定额耗用量、材料定额费用、定额工时等)计算的系数。4.将各种产品(或各规格的产品)的实际产量折算成标准产品产量(即总系数)。12/14/202264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系数可以是综合系数,也可以是单项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其计算公式为:某种产品(或某规格产品)的标准产量(即完工产品数量折算为标准产品产量)=该种产品(或该规格产品)的实际产量×该种产品(或该规格产品)的系数某种产品(或某规格产品)的在产品数量折算为标准产品产量=该种产品(或该规格产品)的在产品数量×在产品的完工率×该种产品(或该规格产品)的系数12/14/202265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其计算公式为:12/13/202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5.按各种产品(或各规格产品)的标准产量比例分配该类完工产品的各项费用。某项费用分配率=待分配的该项费用总额÷各种产品(或各规格产品)的标准产量之和某种产品(或某规格产品)应分配的某项费用=该种产品(或该规格产品)的标准产量×该项费用分配率12/14/202266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5.按各种产品(或各规格产品)的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㈢定额比例法定额比例法是指在按产品类别归集生产费用的基础上,以各种产品的定额成本和定额工时的比例计算各种产品成本的一种费用分配方法。其成本计算程序可分为以下三个基本步骤:12/14/202267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㈢定额比例法12/13/202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1.计算本月类内每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和定额工时消耗总数。其计算公式为:某种产品本月定额耗用量=月初在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本月投产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本月完工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月末在产品的定额耗用量或:某种产品本月定额成本=月初在产品的定额成本+本月投产产品的定额成本=本月完工产品的定额成本+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12/14/202268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1.计算本月类内每种产品的原材料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2.按成本项目分别计算各类产品实际总成本和费用分配率。其计算公式为:某类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配率=该类产品的原材料实际总成本÷该类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某类产品的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该类产品的实际工资及福利费总额÷该类产品的定额工时总数某类产品的制造费用分配率=该类产品的实际制造费用总额÷该类产品的定额工时总数12/14/202269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2.按成本项目分别计算各类产品实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3.计算类内各种产品(包括完工产品和在产品)应分配的实际成本。其计算公式为: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原材料费用=该种产品的原材料定额耗用量(或定额成本)×本类产品的原材料费用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工资及福利费=该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总数×本类产品的工资及福利费分配率某种产品应分配的制造费用=该种产品的定额工时总数×本类产品的制造费用分配率12/14/202270暨南大学二、分类法的产品成本计算程序3.计算类内各种产品(包括完工产第二节

联产品成本的计算12/14/202271暨南大学12/13/202223暨南大学联产品是指使用同样的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主要产品。如炼油企业提炼原油时,可以同时提炼出汽油、煤油、柴油和机油等联产品;奶制品企业加工牛奶时,可以同时生产出奶粉、奶油和奶酪等联产品。

12/14/202272暨南大学联产品是指使用同样的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同时生产出的两一、联产品的特点联产品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各种联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经过的加工过程是相同的,但是其产品性质和用途却有所不同甚至具有较大的差异。2.在联产品的生产过程中,原材料和其他费用支出不能直接按产品分别进行归集。在联产品分离点之前,只能以联产品集合(而不是联产品中的每种产品)作为成本计算对象,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归集各种联产品共同发生的联合成本。

12/14/202273暨南大学一、联产品的特点联产品通常具有以下三个特点:12/13/20一、联产品的特点所谓“分离点”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后,经过同一生产过程,开始分离各种联产品的环节(或时点)。联产品分离之后,有的可以直接对外出售,有的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并单独发生相关成本。所谓“联合成本”是指各种联产品在分离点之前发生的共同成本。12/14/202274暨南大学一、联产品的特点所谓“分离点”是指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后,经过同一、联产品的特点3.各种联产品均是企业的主要产品。但是,由于在联产品分离点之后,有的产品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并发生相关的可归属成本;有的产品则可以直接对外出售。因此,成本管理上往往需要分别计算联产品中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包括在分离点之前发生的联合成本中分配给有关产品的成本和在分离点之后发生的可归属的加工成本)和单位成本。所谓“可归属成本”是指各种联产品在分离点之后单独发生的加工成本。从联产品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中,可以看出联产品最适合采用分类法计算产品成本。

12/14/202275暨南大学一、联产品的特点3.各种联产品均是企业的主要产品。但是,由于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联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产品加工完毕并可以直接对外出售,需要经过分离前、分离时和分离后三个阶段。㈠在分离前归集联产品共同发生的联合成本应按联产品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并在产品成本计算单按成本项目归集各种联产品在分离前共同发生的联合成本。因此,应该考虑企业生产特点和成本管理要求,采用某种基本成本计算方法(主要是品种法),通过要素费用的分配、跨期摊提费用的归集与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制造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以及将生产费用在本月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等,计算完工联产品总成本。12/14/202276暨南大学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联产品从原材料投入生产,到产品加工完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㈡分离时将完工联产品总成本分配于各种联产品。在联产品的生产中,分离点是联合生产过程的结束。因此,在分离点必须选择适当的分配方法,将完工联产品的总成本在各种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分离后,如果联产品直接用以对外出售,其分配所得的联合成本,就是其产成品的总成本,除以其数量就是产成品单位成本。12/14/202277暨南大学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㈡分离时将完工联产品总成本分配于各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㈢在分离后继续归集联产品单独发生的可归属成本,并计算其完工产成品的成本。联产品分离后,如果还需要继续加工,应重新按品种(或批别、生产步骤等)设置产品成本计算单,并按品种法(或分批法、分步法)计算分离后的产品成本。联产品成本计算的关键是将分离点前共同发生的联合成本在各联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常用的联合成本的分配方法有系数法、实物量分配法、售价比例分配法等。12/14/202278暨南大学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㈢在分离后继续归集联产品单独发生的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系数法(即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是指首先将各种联产品的实际产量,按事先规定的系数折算为相对产量(即标准产量);然后,将联产品的联合成本,按各种联产品的相对产量(即标准产量)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实物量分配法是指将联合成本按各种联产品之间的重量比例(或体积比例、数量比例等)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售价比例分配法是指将联合成本按各种联产品之间的销售价格比例进行分配的一种方法。12/14/202279暨南大学二、联产品成本的计算程序系数法(即标准产量比例分配法)是指首第三节

副产品成本的计算12/14/202280暨南大学12/13/202232暨南大学副产品是指在主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的一些非主要产品,或利用生产中的废料等加工而成的产品。它是与主要产品经过同一生产过程,使用相同的原材料,而产生出来的产品。如炼油企业在提炼原油的过程中所产生的渣油、石焦油;酿酒企业在酿造酒的过程中所产生的酒糟;制皂企业的在制皂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甘油;木材加工企业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木屑生产纤维板等。

12/14/202281暨南大学副产品是指在主要产品的生产过程中,附带生产出的一些非主要产品一、副产品的特点联产品通常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副产品与主要产品在分离点之前,使用同样的原材料,经过同一生产过程。但是,副产品的价值较低。2.无法单独归集副产品在分离点之前所发生的各项费用。副产品在与主产品分离之前,通常不单独发生费用,因此,在分离点之前无法区分副产品的生产费用与主产品的生产费用。12/14/202282暨南大学一、副产品的特点联产品通常具有以下四个特点:12/13/20一、副产品的特点3.虽然副产品价值较低,但是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通常可以作为商品加以利用。4.有些副产品在与主产品分离后可以直接对外出售,有些副产品则还需要经过进一步的加工后才能出售。12/14/202283暨南大学一、副产品的特点3.虽然副产品价值较低,但是具有一定的使用价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由于副产品是随着主产品的生产而附带产生出来的,其价值较低。因此,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通常只需要将副产品按一定标准作价,并从分离前的联合成本中扣除。副产品成本计算的关键,就是副产品的成本计价问题,即副产品按什么标准作价,从而确定副产品应负担的分离点前的联合成本。如果副产品计价过高,就会将主产品成本转移到副产品成本中;相反,如果副产品计价过低,就会将副产品成本转移到主产品成本中。

12/14/202284暨南大学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由于副产品是随着主产品的生产而附带产生出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由于副产品在与主产品分离后,可能作为商品直接对外出售,也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加工后才能出售,因此,副产品的计价方法应区分两种情况,即分离后不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副产品的计价方法和分离后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副产品的计价方法。㈠分离后不需要进一步加工的副产品如果副产品与主产品分离后,不需要进一步加工就可以直接用于对外出售,可以采用下列三种方法对副产品进行计价。

12/14/202285暨南大学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由于副产品在与主产品分离后,可能作为商品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1.不计列成本法。不计列成本法是指副产品不负担分离前的联合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采用这种方法,会使主产品的成本偏高。取得副产品的销售收入时,可作为其他业务收入处理。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副产品价值很小的副产品。如果副产品的销售收入不足以抵偿其销售费用,则应采用副产品不计列成本法,也就是说不从主产品成本中扣除副产品价值。12/14/202286暨南大学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1.不计列成本法。不计列成本法是指副产品二、副产品的计价方法2.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计价法。按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计价法是指按副产品的单位计划成本(或单位定额成本)计算确定副产品成本,并将联合成本减去副产品成本之差作为主产品成本的一种计价方法。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副产品价值很小,或副产品价值较大但是其计划单价(或单位定额)较准确、稳定的副产品。12/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