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体系构建与中国社会发展课件_第1页
民事法律体系构建与中国社会发展课件_第2页
民事法律体系构建与中国社会发展课件_第3页
民事法律体系构建与中国社会发展课件_第4页
民事法律体系构建与中国社会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民事法律体系构建

与中国社会发展民事法律体系构建

1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一、新中国建立后最先颁布的两部大法于1950年6月28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其立法主旨在于“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之后,政务院于1950年10月又通过了《新区农村债务纠纷处理办法》,该规定废除了解放前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欠地主的一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一、新中国建立后最先颁布的两部大法2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切债务。为破除封建婚姻家庭制度,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1日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国开始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它为以后婚姻法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切债务。3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对工商业与房屋的民事立法

1951年政务院和有关部门先后通过了《企业中公股公产清理办法》、《关于国营企业清理资产核定资金的决定》及《国营企业资金核定暂行办法》等,确立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为鼓励私人资本投资生产事业,保障投资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对工商业与房屋的4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人的合法利益,政务院于1950年12月和1951年3月通过了《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施行办法》等,把党和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法律化,肯定了各类私营企业,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它们的设立、解散、清算的程序和责任,保护了它们的合法经营活动和利益。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人的合法利益,政务院于1950年125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在1950至1951年间先后发布了以私有房屋为主的租赁暂行条例、规则或办法,明确了依法保护私人房产的所有权及其合法经营、允许私人房屋出租,主客双方自由协商订立公平合理的租约,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在1950至6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为保证经济计划的执行,贯彻经济核算制,促进正常的商品交换,加速财产流转,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于1950年10月3日颁布了《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签订合同契约暂行办法》,贸易部同日颁布了《关于认真订立与严格执行合同的决定》。这些法规确立了我国的合同制度。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为保证经济计划的执行,贯彻经济核算制7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有关民事立法

对个体农业改造。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6年3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956年6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又通过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有关民事立法8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1956年2月国务院通过的《关于目前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若干事项的决定》和同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工商业、手工业、私营运输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若干问题的指示》等较重要的立法文件,其中含有大量民事法规。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1956年2月国9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上海、武汉、广州等大中城市发布的《加工订货管理暂行办法》,把私营企业的生产基本上纳入国家计划之中。1954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对合营企业公私双方的股份、经营管理、盈余分配、领导机构等事项作了明确规定。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10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56年2月8日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的时候对财产清理估价的几项主要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在公私合营企业中推行定息办法的规定》,体现了我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的发展和最后完成。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56年2月8日国务院又通过了《关11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四、改革开放后民事立法的发展

(一)民事法律法规的颁布。1979年7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按照五个改革管理体制文件组织试点的通知》,这五个文件包括:《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工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关于提高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的暂行规定》、《关于开征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税的暂行规定》、《关于国营工业企业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的暂行规定》等五个文件。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四、改革开放后民事立法的发展12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84年

5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企业工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特别是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80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村个体工商业的若干规定》。1984年11月发布了《关于轻工业集体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等等。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84年

5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13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79年8月国家经济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关于管理经济合同若干问题的联合通知》,指出:实行合同制度以合同形式将企业之间产、供、运、销的联系协作和相互承担的责任规定下来,并严肃地予以执行,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经济核算、维护国家计划、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79年8月国家经济委员会、工商行14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79年8月工商行政总局颁发了《关于工商、农商企业经营合同基本条例的实行规定》。198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通过,该法规定了法人之间、法人和个体经营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农村社员之间订立经济合同的一般规则,以及违反合同的责任等等。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79年8月工商行政总局颁发了《关15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根据经济合同法的规定,国务院先后又颁发了《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建设工程勘查设计合同,条例》、《加工承揽合同条例》等等。1985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根据经济合同法的规定,国务院先后又颁16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在婚姻家庭方面,1980年9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明确规定了夫妻以及其他成员之间的财产权利。1985年4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在婚姻家庭方面,1980年9月通过了17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四、改革开放后民事立法的发展(二)民事立法的系统化。1986年4月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新中国民事立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四、改革开放后民事立法的发展18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民法通则颁布后,立法机关根据我国

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结合民法通则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制定颁布和修改了一大批民事单行法、民事特别法及民事法规、条例。如《外资企业法》(1986年4月)、《技术合同法》(1987年

6月)、《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1988年4月)、《私营企业暂行条例》(1988年6月)、《著作权法》

(1990年9月)、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民法通则颁布后,立法机关根据我国

119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2年7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993年10月)、《公司法》(1993年12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994年7月)、《担保法》(1995年

6月)、《拍卖法》(1996年7月)、《乡镇企业法》

(1996年10月)、《合伙企业法》(1997年2月)等。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20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并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等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这些有关的民事法律法规,加上最高法院原有的司法解释,构建了以民法通则为核心的我国民事立法的基本框架。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并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济合21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四、改革开放后民事立法的发展(三)民事立法的进一步发展。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于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法制建设的目标是:遵循宪法规定的原则,加快经济立法,进一步完善民商法律、刑事法律、有关国家机构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本世纪末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四、改革开放后民事立法的发展22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党的十五大明确地提出了依法治国战略。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庄严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党的十五大明确地提出了依法治国战略。23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草案》,对1980年婚姻法作了若干重要的补充和修改。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对专利法作了补充规定。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24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25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五、民法典正在起草在1954年、1962年、1979年我国共进行过的三次中国民法典的起草工作的基础上,于1998年开始又启动民法典的起草工作。为什么我国也要制定一部民法典呢?依照科学的、完备的体系所构建的民法典将更加便于民法规范的遵守与适用。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五、民法典正在起草26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2002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部民法典草案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部草案在总则之外规定了八编,即: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收养、继承、侵权责任、涉外民事关系的法律适用。有几点需要考虑:第一,民法典是对各种民事活动的基本的、普遍适用的规则所作的规定。第二,民法典所确立的制度、规则应当保持较强的稳定性。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2002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部民法27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第三,民法典主要调整私法领域内的基本民事法律规则,至于处于公法与私法交叉地带的法律规则,应当制定单行立法。例如劳动法、保险法、社会保障法等。第四,民法典主要规定的是实体的交易规则以及对与实体交易规则联系极为密切的程序问题作出原则性的规定。但是那些非常琐碎的具体的具有很强的技术性的程序性的规定,应当由单行法加以规定。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第三,民法典主要调整私法领域内的基本28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六、我国民法的基本性质(一)民法是私法区分公法和私法的标准。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都属于私法关系,而具有等级和隶属性质的关系属于公法关系;法关系的参与主体都是平等主体,而公法关系中必然有一方是公权主体,其参与社会关系也仍然要行使公权力。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六、我国民法的基本性质29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区分公法和私法的意义是重大的。私法的实质就是以意思自治为核心。

私法强调对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利的保护,充分尊重民事主体在法定的范围内所享有的行为自由,尊重民事主体依法对自己的民事权利和利益所作出的处分。而公法则更注重对民事关系的干预和对社会经济生活的管理。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在我国区分公法和私法的意义是重大的。30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二)民法是市场经济的法律从民法的历史沿革上看,民法始终是与商品经济或市场经济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从民法的内容来看,民法调整的财产关系实际上主要就是财产归属关系和财产流通关系。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二)民法是市场经济的法律31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三)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市民社会原指伴随着西方现代化的社会变迁而出现的、与国家相分离的社会自治组织状态。市民社会是对私人活动领域的抽象;政治国家是对公共活动领域的抽象。

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三)民法是市民社会的基本法32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四)民法是权利法民法最基本的职能在于对民事权利的确认和保护,这就使民法具有权利法的特点。第一,从历史上看,民法就是为了对抗公权力的干预,保障公民权利不受侵犯而产生的。第二,民法体系的构建以权利为基本的逻辑起点。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四)民法是权利法33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第三,民法通过权利制度确认当事人的行为规则。第四,从权利救济的角度来看,无救济则无权利,通过民法的方法提供司法救济,是确认权利的重要手段。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第三,民法通过权利制度确认当事人的行34第二讲民法概述一、民法的概念民法是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公民和法人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第二讲民法概述一、民法的概念35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某乡人民政府为建造办公大楼,向该乡的甲银行贷款200万元,后因为各种原因,到期未能清偿,于是甲银行以该乡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该纠纷能否用民法来调整?

第二讲民法概述36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应由民法调整。因乡人民政府和甲银行之间是平等的民事法律关系。从上述案例看出,民法调整的对象是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应由民法调整。因乡人民政府和甲银行之37第二讲民法概述(一)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财产关系是指在物质资料生产、分配、流转(交换)和消费过程中所形成的经济关系。财产关系可在两大领域产生:一是在民事社会生活中会基于人的生产、生活的需要产生各种各样的财产关系。二是在国家社会生活中也会基于国家履行其职能的需要产生这样那样的财产关系。第二讲民法概述(一)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38第二讲民法概述民法只是调整因人的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发生的财产关系。具体有哪些?1、财产所有关系。2、商品交换关系。3、投资及盈利分配关系。4、劳动工资及劳动保险关系。5、遗产继承关系。6、扶养关系。第二讲民法概述民法只是调整因人的生产、生活的需要而发生的39第二讲民法概述(二)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人身关系是指与人身不可分离又无直接财产内容的社会关系。人身关系中的“人身”是主体的“人格”和“身份”的总称。因此,人身关系也就包括了人格关系和身份关系两种关系。第二讲民法概述(二)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40第二讲民法概述1、人格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而发生的社会关系。人格关系在法律上表现为人格权关系,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等关系。2、身份关系,是指基于一定的身份而产生的社会关系。“身份”是指人基于先天的血缘或后天的社会活动,在一定的社会组织结构体系中所处的地位。第二讲民法概述1、人格关系,是指因民事主体的人格利益而发41第二讲民法概述二、民法的基本原则根据《民法通则》第3条至第7条的规定,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主要有六项:平等原则、诚实信用原则、公平原则、意思自治原则、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公序良俗原则。第二讲民法概述二、民法的基本原则42第二讲民法概述(一)平等原则《民法通则》第3条规定:“当事人在民事活动中地位平等。”平等原则包括以下几个含义:1、平等的法律资格。2、平等地享受权利、平等地履行义务。3、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平等地承担法律责任。第二讲民法概述(一)平等原则43第二讲民法概述(二)诚实信用原则诚实要求人们在进行民事活动时实事求是,对他人以诚相待,不为欺诈行为。信用要求人们在进行民事活动时要讲究信誉,恪守诺言,严格履行自己承担的义务,不得擅自毁约。第二讲民法概述(二)诚实信用原则44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张某所住的地方地理位置较优越,李某早就想买下张某的这一房子,张某一直不舍得卖。之后,张某得知其南面的邻地将要建起高楼,将会挡住其房子的光线,他佯装不知道,将房屋卖给了李某,半年后,南面邻地的房屋建成,李某的房屋照不进阳光,从而引起纠纷。李某提起诉讼,所依据的是什么原则?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张某所住的地方地理位置较优越,李某早45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李某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提起诉讼的。本案中,张某明知其南面邻地将要建一幢高楼,但是其佯装不知,还将其房屋卖与李某,构成了违反诚实信用的行为,对此,李某可以根据此原则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撤销或变更该合同以维护自己的利益。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李某依据诚实信用原则提起诉讼的。本案46第二讲民法概述(三)公平原则公平原则基本含义有三:第一,要求人对利益或损害的分配在主观心理上应持公平的态度。在民事活动中应当机会均等、互利互惠,不能利用自己某种优越地位以强凌弱、欺行霸市,或者乘人之危、巧取豪夺,取得不公平的利益。第二,反对暴利,要求民事行为的结果不能显失公平,如果显失公平,就应以公平为尺度,协调当事人间的利益关系。第三,要求民事案件处理的结果,应当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第二讲民法概述(三)公平原则47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吴某患有间歇性癫痫病,平常一般不发作。一日,吴某下班之后,骑车行走在路上时突然犯病,将一在家门口玩耍的8岁儿童撞伤,用去医疗费200元。该案责任由谁的承担?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吴某患有间歇性癫痫病,平常一般不发作48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吴某和儿童双方都无过错,应分担责任,并根据双方经济情况分担损失。本案中,吴某癫痫病突然发作,具有不可预料性,儿童在家门口玩耍,家长也没有过错,因此吴某和儿童家长均无过错,让任何一方承担全部责任,都与公平原则相违背,出现权利义务失衡。所以,按照公平原则来处理此案。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吴某和儿童双方都无过错,应分担责任,49第二讲民法概述(四)意思自治原则《民法通则》第4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原则。”意思自治原则包含了自主参与和自己责任两个基本点:1、自主参与,即自己作主地去判断,去选择。2、自己责任,即自主参与者对于参与所导致的结果负担责任。第二讲民法概述(四)意思自治原则50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刘某和王某是邻居。刘某家有一套祖传的瓷器,非常的精美,王某早就想据为己有,但是刘某不愿出卖。王某是供电所的所长,刘某办的淀粉厂需要供电所单独接线,王某便以低价买下瓷器为条件要求刘某接受,否则不给接线,刘某没有办法,只得同意。事后,刘某提起诉讼,可依据什么原则?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刘某和王某是邻居。刘某家有一套祖传的51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刘某可以依据自愿原则进行起诉。本案中,王某利用刘某申请淀粉厂接线之际进行要挟,刘某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情况下,无奈低价转让了自己的祖传瓷器,该行为违反了民法的自愿原则,构成了民法上的欺诈,张某可以请求法院撤销该买卖行为。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刘某可以依据自愿原则进行起诉。本案中52第二讲民法概述(五)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民法通则》第5条规定:“公民、法人的合法的民事权益受法律保护,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侵犯。”第二讲民法概述(五)保护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权益的原则53第二讲民法概述(六)公序良俗原则公序良俗是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的合称。公序良俗原则是现代民法一项重要的法律原则,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有维护国家社会一般利益及一般道德观念、平衡市民社会成员私人利益与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实现市民社会的安全价值的重要功能。第二讲民法概述(六)公序良俗原则54第二讲民法概述三、民事法律关系(一)民事法律关系的概念民事法律关系,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调整的社会关系,也就是由民事法律规范所确认和保护的社会关系。

民事法律关系是民法调整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的结果,是平等主体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与民事法律形式相结合的产物。第二讲民法概述三、民事法律关系55第二讲民法概述民法调整物质资料占有关系产生的物权关系,调整商品交换关系产生的债权关系,调整智慧财产专有关系产生的知识产权关系,调整遗产继承关系产生的继承权关系,调整人身关系产生的人身权关系,等等,都是民事法律关系。第二讲民法概述民法调整物质资料占有关系产生的物权关系,调56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甲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乙代购药材,并汇去两万元钱。因一时无货,乙便以甲的名义将钱暂存银行。乙的好友因生产经营急需用钱,去找乙,乙便拿出甲的存折给丙,由丙的好友丁担保。乙未将上述情况告知甲,后丙因生产经营不善无力还款而引起纠纷。甲诉至法院,本案中哪些法律关系有效?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甲委托其在外地的好友乙代购药材,并汇57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1)甲与乙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有效。2)甲与银行之间的储蓄法律关系有效。3)乙与丙之间的借款法律关系无效。4)丁与乙、丙之间的担保法律关系无效。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1)甲与乙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有效。58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一住店客人未付房钱即要离开旅馆去车站,旅馆服务员见状揪住他不让走,并打电话报警。客人说:“你不让我走还限制我自由,我要告你们旅馆,耽误了乘火车要你们赔偿。”问:本案有什么样的法律关系?旅馆这样做是否要承担责任?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一住店客人未付房钱即要离开旅馆去车站59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服务合同关系。旅馆这样做是自助行为。本案中,旅馆针对未付房费即要离开旅馆的旅客,采取限制旅客人身自由或扣押其行李的行为,是为了保护旅馆的权利,并且积极地与警方联系,即事后请求有关国家机关处理,旅馆的行为属于自助行为。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服务合同关系。60第二讲民法概述(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构成民事法律关系由主体、内容、客体三要素构成。1、主体。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民事法律关系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人。在我国,民事法律关系主体主要指公民(自然人)和法人。第二讲民法概述(二)民事法律关系的要素构成61第二讲民法概述2、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享受的民事权利和承担的民事义务。民事权利就是民法允许民事主体为实现自己的利益而实施一定的行为。民事义务就是要求民事主体为实现他人的利益而实施一定的行为或不为一定的行为。第二讲民法概述2、内容。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民事法律62第二讲民法概述3、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民事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义务指向的事物。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概括起来有:物、行为、智力成果、人身利益等。物权的客体是物,债权的客体是给付行为,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智力成果,人身权的客体是一定的人身利益等等。第二讲民法概述3、客体。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就是民事法律关63第二讲民法概述四、民事主体(一)自然人自然人是指一切具有自然生命形式的人。案例1:某甲因外出而委托某乙全面照看其8岁的儿子某丙。某日,某丙将邻居一小孩打伤,花去医药费近千元。本案涉及几个主体?丙能否成为民事主体?这一损失应由谁来承担?第二讲民法概述四、民事主体64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民通意见第22条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者全部委托给他人。因被监护人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当由监护人承担,但另有约定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民通意见第22条规定,监护人可以将监65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2:王某,现年15周岁,某大学二年级学生,智力超群,课余在一家电脑公司兼职,月收入3000元(当年全国职工平均月收入900元)。本案涉及几个主体?王某能否成为民事主体?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2:王某,现年15周岁,某大学二年级学66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王某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讲民法概述67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3:甲已满18周岁,在校大学生,无经济来源,在校期间打伤乙,乙为治伤花去医疗费5000元。本案涉及几个主体?此费用由谁承担?第二讲民法概述68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由甲自己承担责任,但因其无生活来源者,可先由其父母垫付。第二讲民法概述69第二讲民法概述从以上案例看,自然人作为民事主体,其主体资格不是与生俱有的,而是法律赋予的,集中体现在有关民事能力的法律规定上。自然人的民事能力包括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第二讲民法概述70第二讲民法概述1、民事权利能力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自然人依法从事民事活动,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

民事权利能力如何取得?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从出生时起开始。第二讲民法概述1、民事权利能力71第二讲民法概述公民的出生时间以户籍证明为准,没有户籍证明的,以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为准;没有医院证明的,参照其他有关证明认定。胎儿能否取得民事权利能力?出生前的胎儿尚未成为法律上的人,自然不应享有民事权利能力。第二讲民法概述公民的出生时间以户籍证明为准,没有户籍证明72第二讲民法概述民事权利能力何时终止?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因死亡而终止。死亡分为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在我国司法实践中,一般以心跳停止的时点来确定死亡的时间。第二讲民法概述73第二讲民法概述2、民事行为能力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依自己的意志独立实施法律行为而取得民事权利或者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这种独立进行民事活动的行为能力,是法律赋予的,参与民事活动的资格。第二讲民法概述2、民事行为能力74第二讲民法概述法律通过什么标准来赋予人们民事行为能力?我国民法通则根据年龄和精神状态(或称智力程度)两个尺度来规定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并将民事行为能力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和无民事行为能力。第二讲民法概述法律通过什么标准来赋予人们民事行为能力?75第二讲民法概述(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达到一定年龄和精神状态正常的自然人通过自己独立的行为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我国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精神状况正常的公民,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另外,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但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公民,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第二讲民法概述(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76第二讲民法概述(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赋予达到一定年龄但尚未成年或虽已成年但精神有疾病,不能完全辨认自己的行为及后果的自然人从事与自己的年龄、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的资格。第二讲民法概述(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77第二讲民法概述在我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分为两类:①10周岁以上的未成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也只能进行与其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第二讲民法概述在我国,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分为两类:78第二讲民法概述(3)无民事行为能力无民事行为能力是指法律完全没有赋予自然人以自己的行为来取得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有两类:①不满10周岁的自然人。②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第二讲民法概述(3)无民事行为能力79第二讲民法概述民事行为能力何时终止?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终止是指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的消灭。死亡是引起自然人民事行为能力终止的原因。第二讲民法概述民事行为能力何时终止?80第二讲民法概述(二)法人我国民法通则第36条规定:“法人是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我国民法通则将法人划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企业法人;一类是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即非企业法人)。第二讲民法概述(二)法人81第二讲民法概述1、企业法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品生产和经营活动的法人。依所有制的性质和投资方式,将企业法人分为:

1)全民所有制企业法人、集体所有制企业法人、私人所有制企业法人和混合所有制企业法人。2)公司制企业法人与非公司制企业法人。第二讲民法概述1、企业法人,是指以营利为目的,独立从事商82第二讲民法概述2、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又称非企业法人,它是不以营利为目的的经济组织。机关法人是指依照法律或行政命令组建的、有独立财政预算经费的各级国家机构,包括国家权力机关法人、国家行政机关法人、国家军事机关法人、国家审判机关法人和国家检察机关法人等。第二讲民法概述2、机关、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法人又称非企业83第二讲民法概述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从事非营利性的、社会各项公益事业的法人,如学校、医院等。社会团体法人是由其成员自愿组织的,从事社会公益、文学艺术、宗教等活动的各类法人,如协会、学会等。除自然人和法人在民事活动中作为主体存在外,其实还存在着大量的非法人组织进行民事活动的情形。第二讲民法概述事业单位法人是指从事非营利性的、社会各项公84第二讲民法概述五、诉讼时效(一)概念

诉讼时效一般是针对债权规定的,是指请求权的不行使状态持续地达到法定期间的,即发生权利行使障碍。(二)诉讼时效的期间我国民法规定了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有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与特殊诉讼时效期间两种。第二讲民法概述五、诉讼时效85第二讲民法概述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根据《民法通则》第135条的规定,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2、特殊诉讼时效期间。它可分为:短期诉讼时效期间、长期诉讼时效期间和最长诉讼时效期间。第二讲民法概述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根据《民法通则》第186第二讲民法概述短期诉讼时效期间:如我国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下列请求权的诉讼时效期间为1年:⑴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⑵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未声明的;⑶延付或拒付租金的;⑷寄存财物被丢失或者毁损的。第二讲民法概述短期诉讼时效期间:87第二讲民法概述长期诉讼时效期间:指时效期间比普通诉讼时效的2年要长,但不到20年的诉讼时效。如,我国合同法第129条规定,涉外货物买卖合同及技术进出口合同争议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期限为4年。第二讲民法概述长期诉讼时效期间:88第二讲民法概述最长诉讼时效期间:指时效期间为20年的诉讼时效。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权利被侵害超过20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从权利被侵害时计算,而非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之时起算。第二讲民法概述最长诉讼时效期间:89第二讲民法概述(三)诉讼时效期间的开始我国民法通则第137条规定,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包括知道侵害人和侵害事实两个方面。第二讲民法概述(三)诉讼时效期间的开始90第二讲民法概述如果权利人在19年才知道权利被侵害的,如何解决?《民通意见》第167条规定:“民法通则实施后,属于《民法通则》第135条规定的2年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自权利被侵害时起的第18年后至第20年期间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或者属于《民法通则》第136条规定的1年诉讼时效期间,权利人自权利被侵害时起的第19年后至第20年期间才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的,提起诉讼请求的权利,应当在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的20年内行使,超过20年的,不予保护。”第二讲民法概述如果权利人在19年才知道权利被侵害的,如何91第二讲民法概述(四)影响诉讼时效期间进行的因素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了三种影响因素,即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中止及延长。1、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诉讼时效的中断,指在诉讼时效进行中,因法定事由的发生致使已经进行的诉讼时效期间全部归于无效,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第二讲民法概述(四)影响诉讼时效期间进行的因素92第二讲民法概述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的法定事由有:(1)提起诉讼。提起诉讼是指通过司法程序行使请求权。“诉讼”从广义理解。(2)当事人一方提出请求。根据《民通意见》第173条的规定,权利人除向义务人直接提出请求外,权利人向债务人的保证人、代理人或财产代管人主张权利的,也可以认定为诉讼时效中断。(3)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同意履行义务的表示方式除了书面或者能够证明的口头方式以外,债务人向债权人要求延期支付、对债务履行提供担保、支付利息等属于同意履行义务的方式。第二讲民法概述根据《民法通则》第140条的规定,中断的法93第二讲民法概述2、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诉讼时效的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进行至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法定的事由阻碍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暂时停止诉讼时效期间的计算。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第139条及《民通意见》第172条的规定,中止时效的事由有:一是不可抗力;二是其他障碍。第二讲民法概述2、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94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吴某欠许某人民币5万元,双方约定1999年12月归还。但是借款到期后,吴某不能如期偿还。由于平日两人关系很好,于是许某暂时不要求吴某还钱,等到有钱时再还。2001年5月,吴某因贪污而携款私逃。到了2001年8月仍然音讯全无。许某此时开始担心自己要不到钱了,于是向律师咨询。问:律师应如何解答?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吴某欠许某人民币5万元,双方约定1995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许某可以向法院主张诉讼时效的中止。许某申请诉讼时效中止之后,如果吴某归来,诉讼时效在原来经过的基础上继续计算。第二讲民法概述96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8:1994年8月2日,齐某之女突然发病,便找到该镇个体诊所医生江某。江某经过初步诊断,认为齐女患的是伤寒,遂按此配药,进行静脉注射。8月3日晚,齐女病情不但未见好转,反而更加恶化,江某观察后,认为是输液反应,就改用另外配方。8月4日凌晨,齐女出现病危症状。4日6时,齐女被转至某县人民医院,19时在县人民医院抢救无效死亡。8月22日,该县卫生局组织专家组成“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该委员会作出了鉴定结论,认为此系一级医疗事故,性质是技术事故,江某对此应承担责任。第二讲民法概述案例8:1994年8月2日,齐某之女突然发97第二讲民法概述4日,齐某得知其女死亡之后,立即找到江某,表示要追究他的责任。其后,齐某先后到县公安局、检察院、县政法委、县人大等多个机关指责江某已构成犯罪,要求有关机关追究其刑事责任。但是,根据“医疗事故鉴定委员会”的结论,这仅仅是技术事故,即属江某医疗水平有限,对病情认识不足,因过失而导致的事故,而不属责任事故,因此没有刑事责任因素。据此,有关机关拒绝了齐某追究江某刑事责任的请求。第二讲民法概述4日,齐某得知其女死亡之后,立即找到江某,98第二讲民法概述1995年6月在有关单位的主持下,江某试图与齐某经调解而达成和解。但双方在赔偿数额上相差甚远,1996年3月15日,调解以失败告终。1996年8月6日,齐某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要求江某给予赔偿。江某的代理律师提出:从齐女死亡到齐某起诉,已超过2年,因此齐某的权利不应受到法律保护。在本案中,从1994年8月4日齐女死亡时算起,到齐某起诉时即1996年8月6日,其间已历时2年。这种情况是否属于诉讼时效届满?第二讲民法概述1995年6月在有关单位的主持下,江某试图99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本案的诉讼时效期间只能从1996年3月15日起计算,从那时起到1996年8月6日,并没有经历1年的时间,所以,不能认为齐某的诉讼时效已届满。齐某的权利理所当然应受到法律保护,而被告的理由是不能成立的。第二讲民法概述答案:本案的诉讼时效期间只能从1996年3100第三讲继承法一、继承与遗产(一)继承是指将死者生前所有的个人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转归有权取得该项财产和权益的人所有的法律制度。在继承关系中,死者遗留下来的财产和财产权利称为遗产;遗留财产和财产权利的死者称为被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人称为继承人;继承人依法取得遗产的权利称为继承权。第三讲继承法一、继承与遗产101第三讲继承法(二)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根据我国继承法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继承法意见》)的规定,遗产的范围包括:1、公民的收入。2、公民的房屋、储蓄和生活用品。第三讲继承法(二)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102第三讲继承法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4、公民的文物、图书资料。5、法律允许公民所有的生产资料。6、公民的著作权、专利权中的财产权利。7、公民的其他合法财产。第三讲继承法3、公民的林木、牲畜和家禽。103第三讲继承法二、继承开始案例:1980年5月,王国庆与任兰经人介绍而相识。同年10月双方结婚。王国庆与前妻生有一女,名叫王妍,当时已满8岁。婚后夫妻感情融洽,母女关系也较好。王国庆于1990年不幸身患重病,于1991年1月病故。此时,王妍已在某街道工厂上班,能独立生活。料理完王国庆的丧事后,任兰便回到娘家居住。1993年5月,王妍收到第三讲继承法二、继承开始104第三讲继承法其父生前完成的一部小说的稿酬4000元,私自留作自己用。而任兰于1992年再婚。直到1993年10月,任兰才得知王国庆稿酬一事,于是多次找到王妍,要求分得稿酬的一半,但都被王妍拒绝。王妍认为,任兰已不是其父的妻子,不能继承他的遗产,自己作为其父的唯一的子女,当然有权继承全部遗产。任兰于是向人民法院起第三讲继承法其父生前完成的一部小说的稿酬4000元,私自105第三讲继承法诉,要求依法处理。思考:1、继承什么时候开始?2、任兰已改嫁,有无继承权?3、对王国庆遗作所得的4000元稿酬,有无继承权?第三讲继承法诉,要求依法处理。106第三讲继承法答案:1、我国继承法第2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本案应当从1991年1月王国庆病故的时间开始。2、有继承权。3、这4000元稿酬是夫妻共有,并且任兰有继承权。(婚姻法第17条中规定,知识产权的收益是归夫妻共同所有。)第三讲继承法答案:1、我国继承法第2条规定:“继承从被继107第三讲继承法案例:王某与张某为夫妻,无父母子女。王某只有一兄王建,张某只有一妹张灵。王建、张灵均独自生活,且与王某、张某往来较少。1997年春节期间,王某与张某驾马车进城购买年货,回家途中因马受惊狂奔,两人都被摔下悬崖,赵某路过时发现王某已死亡,张某尚存一点气息,张某在被送往医院途中死亡。经查王某与张某共有房屋三间。各方对此三间房屋的继承发生了争议。如何确定王某与张某死亡时间的顺序?第三讲继承法案例:王某与张某为夫妻,无父母子女。王某只有108第三讲继承法答案:王某先于张某死亡。从上述案例看来,确定死亡时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它关涉到继承人、继承权、遗产内容等的确定。第三讲继承法109第三讲继承法(一)继承开始的时间我国继承法第2条规定:“继承从被继承人死亡时开始。”死亡包括自然死亡和宣告死亡,自然死亡以有关部门开具的死亡证明确认的死亡的时间为准,宣告死亡以法院判决宣告死亡之日为准。第三讲继承法(一)继承开始的时间110第三讲继承法多人遇难的死亡时间如何推定?根据《继承法意见》第2条规定,相互有继承关系的几个人在同一事件中死亡的,如果有足够的证据证明他们死亡先后时间的,按事实确认各自的死亡时间。如果不能确定各自死亡的先后时间,应推定没有其他继承人的人先死。死亡人各自都有继承人的,如几个死亡人辈分不同,推定长辈先死亡;几个死亡人辈分相同的,推定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各自的遗产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第三讲继承法多人遇难的死亡时间如何推定?111第三讲继承法(二)继承开始的法律意义1、继承开始的时间,是继承人实际取得继承权的时间。2、继承开始的时间,是确定继承人范围的时间界限。应当注意不能把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人列为继承人,也不能把后于被继承人死亡的人不列为继承人。第三讲继承法(二)继承开始的法律意义112第三讲继承法3、继承开始的时间,是确定被继承人遗产内容的时间界限。即要确定遗产的范围和数额。继承开始前已灭失或处分的财产不能列入遗产。4、继承开始的时间,是遗产的分割和放弃继承权应溯及到的时间。被继承人自死亡时起即丧失了对其财产所有权,尽管在遗产分割前,继承人尚未实际得到遗产,但从法律上讲,遗产自被继承人死亡时起,即转归为合法继承人所有。在遗产分割前作出的继承权放弃的意思表示,其效力溯及至继承开始的时间。第三讲继承法3、继承开始的时间,是确定被继承人遗产内容的113第三讲继承法5、继承开始的时间,是遗嘱和遗赠的生效时间。6、继承开始的时间,是20年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因继承权发生纠纷,从继承开始之日起,超过20年的不得再提起诉讼。第三讲继承法5、继承开始的时间,是遗嘱和遗赠的生效时间。114第三讲继承法三、法定继承(一)概念法定继承又称无遗嘱继承,是指在无遗嘱或无有效遗嘱的情况下,由特定继承人依法定继承顺序与份额等继承遗产的方式。第三讲继承法三、法定继承115第三讲继承法(二)继承人我国根据婚姻关系、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共同生活的密切程度与抚养状况及地位对等等情况来决定继承人及其顺序。我国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是:配偶、子女、父母、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另外,丧偶的儿媳或女婿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时,也可作为继承人。第三讲继承法(二)继承人116第三讲继承法(三)继承人的顺序我国继承法将法定继承人划分为两个顺序,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是: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丧偶的儿媳或女婿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同一顺序的法定继承人,地位平等。第三讲继承法(三)继承人的顺序117第三讲继承法案例1:甲为某机关干部,因夫妻关系不和,便于1999年与妻子乙分居,恰好在此时,甲以前的恋人丙因配偶过世,来与甲同居。2001年,甲因心脏病发作死亡,留下遗产5万元,甲没有子女,对该5万元,乙和丙都主张继承,那么,应当由谁继承?第三讲继承法案例1:甲为某机关干部,因夫妻关系不和,便于118第三讲继承法答案:乙作为甲的妻子,应当由乙来继承。甲和乙虽然已经分居,但是,夫妻关系没有改变,没有丧失继承权。甲和丙仅仅是同居关系,不是婚姻关系,所以,不享有继承权。第三讲继承法答案:乙作为甲的妻子,应当由乙来继承。甲和乙119第三讲继承法案例2:个体户张安夫妇共同经营一个鲜鱼店,二人有一个6岁的女儿张丽。1997年8月1日,张安夫妇携带女儿张丽乘船去海上旅游。由于突然遇到暴风,轮船沉没,一家三口人不幸全部遇难。丧事料理完了以后,张安唯一的亲人已出嫁的妹妹张静清理了遗产,她变卖了张安夫妇的全部房产及物品,加上存款总共价值23万多元,张静打算以张安妹妹的身份将张安夫妇的遗产全部继承。而张安妻子的唯一亲人其父

第三讲继承法案例2:个体户张安夫妇共同经营一个鲜鱼店,二120第三讲继承法孙某则认为,这份遗产他应分得一半,因为这23万多元是张安夫妇多年以来共同劳动所得,属于他女儿的部分他当然有权继承。双方发生争执,经调解无效,孙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依法处理。问:父亲有权继承出嫁女儿的遗产吗?第三讲继承法孙某则认为,这份遗产他应分得一半,因为这23121第三讲继承法思路:1、确定张安一家三口的死亡时间;2、确定遗产;3、明确继承人及其顺序;3、得出谁有继承权。答案:1、在本案张安夫妇是张丽的长辈,在没有办法确定死亡时间的情况下,只能推断他们二人先于张丽死亡。并且由于他们都有继承人且辈份相同,所以应推定张安夫妇同时死亡,彼此不发生继承,而由他们各自的继承人分别继承。2、张安夫妇二人的遗产各占23万多元的一半。第三讲继承法思路:1、确定张安一家三口的死亡时间;2、确122第三讲继承法3、对张安的遗产有继承权的有张丽和张静。张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因此,张安的遗产应全部由张丽继承。对张安的妻子的遗产有继承权的有张丽和孙某。张丽和孙某二人都是第一顺序继承人,他们同时继承张安妻子的遗产。4、本案中,按照张丽最后死亡的推定,她的遗产应当由她的继承人继承。而其外祖父孙某是张丽唯一活着的法定继承人,因而张丽的遗产应由孙某全部继承。结果,张安夫妇的共同遗产23万多元全部由孙某依法继承。至于张静,由于没有继承权,因而无权要求继承张丽的遗产。第三讲继承法3、对张安的遗产有继承权的有张丽和张静。张丽123第三讲继承法四、遗嘱(一)概念遗嘱是遗嘱人生前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按照法律规定的方式处分其个人财产或者处理其他事务,并在其死亡时发生效力的单方法律行为。依我国继承法,遗嘱包括两类:指定继承人的遗嘱与遗赠。第三讲继承法四、遗嘱124第三讲继承法案例:刘某夫妇有二男一女,大儿子刘国,二儿子刘民,女儿刘华。刘华5岁时患大脑炎,虽经治疗但仍留下后遗症,生活不能自理,需要有人照顾。这使有重男轻女思想的刘某更加讨厌刘华,刘某的妻子在世时,还照顾自己的女儿,1985年刘妻去世后,刘华的日子就更加难过了,经常挨饿。1989年刘某病重,立下遗嘱,将其2间住房分给大儿子刘国;其存款16000元,

第三讲继承法案例:刘某夫妇有二男一女,大儿子刘国,二儿子125第三讲继承法其中6000元留给78岁的老母亲刘王氏养老,其余10000元两个儿子平分。不久,刘某去世两个儿子按遗嘱将遗产分割完毕。其祖母见刘华可怜,就把她领回家,并同两个孙子商量由他们照顾刘华,两人均不同意。其祖母又要求两人将继承其父亲的钱各拿出2000元给刘华,两孙子更不同意。后经人指点,刘王氏向人民法院求助。问:刘某的遗嘱是否有效?

第三讲继承法其中6000元留给78岁的老母亲刘王氏养老,126第三讲继承法答案:该遗嘱因在处理遗产时未给生活不能自理的刘华一定遗产而部分无效。因为遗嘱自由,并不意味着遗嘱想怎么写就怎么写,而是要遵守一定的规矩。我国继承法规定:“遗嘱应当对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所以,订立遗嘱时不能违反我继承法的规定。第三讲继承法答案:该遗嘱因在处理遗产时未给生活不能自理的127第三讲继承法(二)遗嘱的形式我国继承法第17条规定了五种形式:自书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公证遗嘱。1、公证遗嘱是效力最强的遗嘱。《继承法》第20条第3款:“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第三讲继承法(二)遗嘱的形式128第三讲继承法2、自书遗嘱,是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3、代书遗嘱,其要件为:(1)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2)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3)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4、录音遗嘱,是以录音形式立的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第三讲继承法2、自书遗嘱,是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129第三讲继承法5、口头遗嘱,是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头遗嘱。口头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危急情况解除后,遗嘱人能够用书面或者录音形式立遗嘱的,所立的口头遗嘱无效。第三讲继承法5、口头遗嘱,是遗嘱人在危急情况下,可以立口130第三讲继承法我国继承法第18条规定,下列人员不能作遗嘱见证人:1)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2)继承人、受遗赠人;3)与继承人、受遗赠人有利害关系的人。第三讲继承法我国继承法第18条规定,下列人员131第三讲继承法(三)遗嘱的有效条件遗嘱能在遗嘱人死后有效的执行,遗嘱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的形式要件和实质要件。遗嘱的有效,必须具备以下四个要件:1、遗嘱人在立遗嘱时必须具有完全的行为能力,继承法称之为遗嘱能力。遗嘱人是否具有遗嘱能力,以订立遗嘱时为准。2、遗嘱人在订立遗嘱时意思表示真实。3、遗嘱的内容必须合法。①不得违反法律和社会公共道德。②不得取消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的继承人的继承权,必须考虑为他们保留必要的遗产份额。4、遗嘱的形式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第三讲继承法(三)遗嘱的有效条件132第三讲继承法(四)各种遗嘱的效力对比《继承法》第20和《继承法意见》第42条确立的规则:1、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2、自书、代书、录音、口头遗嘱,不得撤销、变更公证遗嘱;3、遗嘱人以不同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第三讲继承法(四)各种遗嘱的效力对比133第三讲继承法案例:夫妇甲乙生有两子一女,早年购置房屋5间。1991年甲乙立下遗嘱将东边两间房给大儿子,西边两间房给小儿子,北房1间分给女儿。1992年8月甲与大儿子发生矛盾,甲乙即到公证处作出公证遗嘱将东房1间分给女儿继承,另1间东房仍归大儿子继承,西房2间分给小儿子。以后甲乙又为琐事与大儿子发生争吵,甲乙又于1994年2月在两个见证人在场情况下,作出录音遗嘱,将由大儿子继承的东房1间亦划归女儿继承,西边房屋两间仍归小儿子继承。当年,;甲乙相继去世。甲乙的两子一女持这几份遗嘱为据,要求分割房屋。问:甲乙遗留下来的房屋应如何分割?第三讲继承法案例:夫妇甲乙生有两子一女,早年购置房屋5间134第三讲继承法思路:1)确定甲乙生前分别订立了几个遗嘱;2)哪个遗嘱有效;3)按有效遗嘱分割遗产。答案:按公证过的第二次遗嘱分割遗产。根据最高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若干问题意见》第42条明确规定:“遗嘱人以不同的形式立有数份内容相抵触的遗嘱,其中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公证遗嘱为准;没有公证遗嘱的,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第三讲继承法思路:1)确定甲乙生前分别订立了几个遗嘱;2135第三讲继承法案例:刘东与李静生有三子甲乙丙,并有房屋两间,1972年,刘东去世,李静独自将三个儿子抚养长大,并工作成家,由于李静疾病缠身需要照料,李静和长子甲一起生活,1991年,李静立下遗嘱,将她和刘东共有财产——两间房屋留给长子甲,并且,亲自到公证处办理了公证,办理公证后的不久,李静去世,乙和丙提出要继承李静留下的遗产,甲以公证遗嘱中母亲将遗产留给自己为由不同意分割,那么,本案应如何处理?第三讲继承法案例:刘东与李静生有三子甲乙丙,并有房屋两间136第三讲继承法思路:1)将李静与刘东共有财产进行分割;2)李与刘共有财产分为李静的个人财产和刘东的遗产;3)李静的遗嘱是否有效;4)分别按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来分割遗产。答案:李静所立的遗嘱,处分自己财产的部分有效,处分刘东的财产部分无效。第三讲继承法思路:1)将李静与刘东共有财产进行分割;2)137

民事法律体系构建

与中国社会发展民事法律体系构建

138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一、新中国建立后最先颁布的两部大法于1950年6月28日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其立法主旨在于“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藉以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之后,政务院于1950年10月又通过了《新区农村债务纠纷处理办法》,该规定废除了解放前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欠地主的一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一、新中国建立后最先颁布的两部大法139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切债务。为破除封建婚姻家庭制度,中央人民政府于1950年5月1日公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中国开始实行男女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权利平等、保护妇女和子女合法利益的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它为以后婚姻法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切债务。140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对工商业与房屋的民事立法

1951年政务院和有关部门先后通过了《企业中公股公产清理办法》、《关于国营企业清理资产核定资金的决定》及《国营企业资金核定暂行办法》等,确立了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领导地位。为鼓励私人资本投资生产事业,保障投资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二、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对工商业与房屋的141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人的合法利益,政务院于1950年12月和1951年3月通过了《私营企业暂行条例》、《私营企业暂行条例施行办法》等,把党和国家对私人资本主义利用、限制和改造的政策法律化,肯定了各类私营企业,如独资企业、合伙企业、无限公司、有限公司、两合公司、股份有限公司、股份两合公司的法律地位,明确了它们的设立、解散、清算的程序和责任,保护了它们的合法经营活动和利益。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人的合法利益,政务院于1950年12142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在1950至1951年间先后发布了以私有房屋为主的租赁暂行条例、规则或办法,明确了依法保护私人房产的所有权及其合法经营、允许私人房屋出租,主客双方自由协商订立公平合理的租约,以及双方的权利义务。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北京、上海、天津等大城市在1950至143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为保证经济计划的执行,贯彻经济核算制,促进正常的商品交换,加速财产流转,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于1950年10月3日颁布了《机关国营企业合作社签订合同契约暂行办法》,贸易部同日颁布了《关于认真订立与严格执行合同的决定》。这些法规确立了我国的合同制度。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为保证经济计划的执行,贯彻经济核算制144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有关民事立法

对个体农业改造。1953年12月中共中央通过了《关于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决议》,1956年3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三次会议通过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1956年6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又通过了《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三、社会主义改造时期的有关民事立法145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1956年2月国务院通过的《关于目前私营工商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若干事项的决定》和同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工商业、手工业、私营运输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中若干问题的指示》等较重要的立法文件,其中含有大量民事法规。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对个体手工业的改造。1956年2月国146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53年上海、武汉、广州等大中城市发布的《加工订货管理暂行办法》,把私营企业的生产基本上纳入国家计划之中。1954年9月国务院公布了《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对合营企业公私双方的股份、经营管理、盈余分配、领导机构等事项作了明确规定。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19147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56年2月8日国务院又通过了《关于私营企业实行公私合营的时候对财产清理估价的几项主要问题的规定》和《关于在公私合营企业中推行定息办法的规定》,体现了我党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利用、限制和改造政策的发展和最后完成。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56年2月8日国务院又通过了《关148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四、改革开放后民事立法的发展

(一)民事法律法规的颁布。1979年7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按照五个改革管理体制文件组织试点的通知》,这五个文件包括:《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关于国营工业实行利润留成的规定》、《关于提高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折旧率和改进折旧费使用办法的暂行规定》、《关于开征国营工业企业固定资产税的暂行规定》、《关于国营工业企业实行流动资金全额信贷的暂行规定》等五个文件。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四、改革开放后民事立法的发展149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84年

5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大国营企业工业自主权的暂行规定》。特别是1984年10月中共中央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决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79年7月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1980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农村个体工商业的若干规定》。1984年11月发布了《关于轻工业集体企业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等等。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84年

5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扩150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79年8月国家经济委员会、工商行政管理总局、中国人民银行发出了《关于管理经济合同若干问题的联合通知》,指出:实行合同制度以合同形式将企业之间产、供、运、销的联系协作和相互承担的责任规定下来,并严肃地予以执行,是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加强经济核算、维护国家计划、用经济办法管理经济的一项重要措施。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79年8月国家经济委员会、工商行151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79年8月工商行政总局颁发了《关于工商、农商企业经营合同基本条例的实行规定》。1981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通过,该法规定了法人之间、法人和个体经营户、农村承包经营户、农村社员之间订立经济合同的一般规则,以及违反合同的责任等等。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1979年8月工商行政总局颁发了《关152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根据经济合同法的规定,国务院先后又颁发了《工矿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农副产品购销合同条例》、《建设工程勘查设计合同,条例》、《加工承揽合同条例》等等。1985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经济合同法》。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根据经济合同法的规定,国务院先后又颁153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在婚姻家庭方面,1980年9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该法明确规定了夫妻以及其他成员之间的财产权利。1985年4月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在婚姻家庭方面,1980年9月通过了154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四、改革开放后民事立法的发展(二)民事立法的系统化。1986年4月六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自1987年1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是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调整民事法律关系的基本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新中国民事立法史上的新的里程碑。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四、改革开放后民事立法的发展155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民法通则颁布后,立法机关根据我国

1982年宪法及其修正案,结合民法通则的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制定颁布和修改了一大批民事单行法、民事特别法及民事法规、条例。如《外资企业法》(1986年4月)、《技术合同法》(1987年

6月)、《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1988年4月)、《私营企业暂行条例》(1988年6月)、《著作权法》

(1990年9月)、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民法通则颁布后,立法机关根据我国

1156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992年7月)、《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1993年10月)、《公司法》(1993年12月)、《城市房地产管理法》(1994年7月)、《担保法》(1995年

6月)、《拍卖法》(1996年7月)、《乡镇企业法》

(1996年10月)、《合伙企业法》(1997年2月)等。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157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并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济合同法》、《商标法》、《专利法》等进行了修改和完善。这些有关的民事法律法规,加上最高法院原有的司法解释,构建了以民法通则为核心的我国民事立法的基本框架。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并对《中外合资经营企业法》、《经济合158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四、改革开放后民事立法的发展(三)民事立法的进一步发展。十四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于问题的决定》明确指出:“法制建设的目标是:遵循宪法规定的原则,加快经济立法,进一步完善民商法律、刑事法律、有关国家机构和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本世纪末初步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法律体系。”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四、改革开放后民事立法的发展159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党的十五大明确地提出了依法治国战略。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庄严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1999年3月15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党的十五大明确地提出了依法治国战略。160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修正草案》,对1980年婚姻法作了若干重要的补充和修改。2001年6月25日国务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实施细则》,对专利法作了补充规定。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2001年4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161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自2007年10月1日起施行。2009年12月26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自2010年7月1日起施行。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2007年3月16日,第十届全国人大162第一讲我国民法的发展历程五、民法典正在起草在1954年、1962年、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