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_第1页
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_第2页
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_第3页
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_第4页
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医内科学总论广州中医药大学陈镜合中医内科学总论1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演变炙义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2中医内科学包含了古代所称的“大方脉”、“杂医”等内容,它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同时又汲取了现代中医内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在中医学尤其临床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内科学包含了古代所称的3性质是临床专业课,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其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医临床水平的发展水平。性质4(范)《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以及后世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指导辨证施治的论著等。外感角伤(范)5演变内科急症、热病、脑病肺病、心病、脾胃病、肝胆病肾病、老年病、肿瘤等。伤寒论、金匮要略与温病学已合为中医临床基础。演变6中医内科学发展史(一)萌芽(股商时代)殷代甲骨文记载:心病、头痛、胃肠痛、蛊病。殷商发明用药酒、汤液治病。商将医学分科为疾医、疡医、食医、兽医。中医内科学发展史7(二)奠基(春秋秦汉)《脉法》《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二)奠基(春秋8(三)充实(魏晋—金元)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1)病因学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寸白虫、瘿病。葛洪《肘后备急方》:尸注、癞、沙虱。南宋陈无择《三因及一病证方论》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充实(魏晋—金元)9(2)症状学《诸病源候论》记述病侯784条,对胸壁的症状如疼痛、性质、部位与预后作了描述。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消渴病易发疮疡。鹪王焘《外台秘要》指出消渴病“每发则小便至甜”的特征。此时期还对伤寒、温病、疟疾、肺痨等传染病作了描述心痛、虚劳、脚气、水肿在辨证上有了较大提高。(2)症状学10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11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12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13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14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15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16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17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18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19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20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21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22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23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24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25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26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27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28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29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30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31中医内科学总论广州中医药大学陈镜合中医内科学总论32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及范围、演变炙义中医内科学是运用中医学理论和中医临床思维方法研究并阐明内科疾病的病因、病机、证候、诊断、辨证论治规律和转归预后以及预防、康复、调摄等问题的一门临床学科。中医内科学的定义、性质33中医内科学包含了古代所称的“大方脉”、“杂医”等内容,它继承了历代医家的学术思想和医疗经验,同时又汲取了现代中医内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的新成就、新技术、新进展,在中医学尤其临床学科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中医内科学包含了古代所称的34性质是临床专业课,是中医学学科的主干课程,是临床诸学科的基础。其水平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中医临床水平的发展水平。性质35(范)《伤寒论》《温病学》《金匮要略》以及后世以脏腑、经络、气血津液的生理、病理指导辨证施治的论著等。外感角伤(范)36演变内科急症、热病、脑病肺病、心病、脾胃病、肝胆病肾病、老年病、肿瘤等。伤寒论、金匮要略与温病学已合为中医临床基础。演变37中医内科学发展史(一)萌芽(股商时代)殷代甲骨文记载:心病、头痛、胃肠痛、蛊病。殷商发明用药酒、汤液治病。商将医学分科为疾医、疡医、食医、兽医。中医内科学发展史38(二)奠基(春秋秦汉)《脉法》《五十二病方》《治百病方》《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二)奠基(春秋39(三)充实(魏晋—金元)1.病因学症状学治疗学的充实和发展:(1)病因学隋代·巢元方《诸病源候论》:寸白虫、瘿病。葛洪《肘后备急方》:尸注、癞、沙虱。南宋陈无择《三因及一病证方论》分内因、外因、不内外因。(三)充实(魏晋—金元)40(2)症状学《诸病源候论》记述病侯784条,对胸壁的症状如疼痛、性质、部位与预后作了描述。唐代孙思邈《千金要方》指出消渴病易发疮疡。鹪王焘《外台秘要》指出消渴病“每发则小便至甜”的特征。此时期还对伤寒、温病、疟疾、肺痨等传染病作了描述心痛、虚劳、脚气、水肿在辨证上有了较大提高。(2)症状学41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42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43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44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45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46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47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48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49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50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51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52中医内科学专题课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