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2:教育学的发展课件_第1页
专题2:教育学的发展课件_第2页
专题2:教育学的发展课件_第3页
专题2:教育学的发展课件_第4页
专题2:教育学的发展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育概论》专题2:唐智松教授

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形成

二、教育学的分化

三、教育学的群落《教育概论》专题2:唐智松教授1

一、教育学的形成㈠教育学发展的分段●南京师大《教育学》:

A萌芽阶段B独立形态阶段C科学化阶段一、教育学的形成2●王道俊《教育学》:

A萌芽阶段B独立形态阶段C多样化阶段D理论深化阶段●叶澜《教育概论》:A教育经验阶段B教育思想阶段

C教育科学阶段●王道俊《教育学》:3●靳玉乐《教育概论》:A前教育学阶段B教育学形成阶段C教育学多样化阶段总结综合:以教育学学科的状态特征来划分为:A前教育B教育学C教育学的学阶段形成阶段多样化●靳玉乐《教育概论》:4㈡前教育学阶段的特征第一、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有了一定认识;对教育经验有相当的总结和概括。但这种总结和概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

例如:孔子、墨子、孟子、朱熹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有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㈡前教育学阶段的特征5第二、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专著。----此时的有关教育认识还主要散见于有关政治、哲学、伦理等著作之中。例1:西方古代的教育论著苏格拉底的《对话录》;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第二、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专著。6例2:中国古代的教育论著孔子《论语》;墨翟《墨子》;乐征克《学记》;曾参《大学》;孟柯《孟子》;董仲舒《春秋繁露》;朱熹《四书集注》;颜之推《颜氏家训》。例2:中国古代的教育论著7链接: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培养目标:士、君子;教育内容:诗、书、礼、易、乐;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德育教学:言传身教、推己及人习行模式:学-思-行链接:孔子的教育思想8链接:《学记》的教育思想教育意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教学方法:“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师生关系:“师严然后道尊”;主张“教学相长”。教育视导: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学亲师;九年视知类通达,强调立而弗返。链接:《学记》的教育思想9㈢教育学学科的形成

提问

●何为“教育学的形成”?

●教育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专题2:教育学的发展10教育学形成阶段的特征第一、形成了教育学的早期体系---此期对教育问题认识的总结达到相当的高度,总结形成教育学的初步体系。例如: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A教育学要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就必须有自己的基本概念和独立思想;B以心理学、伦理学为基础,应用概念,建构相对完整、独立的教育学体系。教育学形成阶段的特征11

第二、形成较为丰富的教育学理论---众多教育家对教育实践的总结,形成较为丰富的教育学理论。A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科学教育思想;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论教育思想;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师中心论教育思想;第二、形成较为丰富的教育学理论12卢梭《爱弥儿--论教育》: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洛克的《教育漫话》:绅士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福绿贝尔:儿童游戏教育思想;第斯多惠:民主性教育原则;乌申斯基:民族性教育原则等。卢梭《爱弥儿--论教育》:自然主义教育思想;13二、教育学的分化㈠众多的教育学流派A人文/人本主义教育思潮;

B传统教育派----新传统教育派;C自然主义教育思潮;D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经济主义教育思潮;E国家主义教育思潮;F欧洲的新教育思潮;

二、教育学的分化14G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现代教育派---改造主义教育学派;

H实验教育学派;

I宗教教育思潮;

J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

K教育独立思潮;L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M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G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现代教育派---改造主义教育学派;15㈡教育学流派举例

A实用主义教育学人物/著作: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等。基本观点:A“教育即生长”: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增长自己的经验,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B“教育即生活”:教育和生活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㈡教育学流派举例16C“教育即经验增长”:教育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学校学习就是一个社会成长的过程。D“从做中学”: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打破学科中心的课程体系,学校课程要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注重发挥儿童创造性,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C“教育即经验增长”:教育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学校是一个雏17B实验教育学人物/著作:梅伊曼及其《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及其《实验教学》。主要观点:A追求定量研究:反对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范式,转而追求量性的教育学研究。B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B实验教育学18C重视教育实验研究,认为教育实验是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中进行。把教育实验分为:问题假设---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及实验----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D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的发展,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C重视教育实验研究,认为教育实验是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19附:教育学的现代概况第一、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现代化,即以现代多学科理论为基础来建构教育学。第二、教育学理论系统化和多元化,教育学学科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所谓的“教育科学群落”。第三、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即出现了“元教育学理论”。附:教育学的现代概况20三、教育学的群落㈠教育学的衍生线索当代教育学发展的两个路线:一是形成教育交叉学科。----教育生理学、教育人类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伦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行政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哲学等学科。三、教育学的群落21二是分生教育学的子学科:---从研究对象生出:早期、学前、初等、中等、高等、成人、特殊教育学---从存在空间生出面授教育学、函授教育学、网络教育学---从教育场域生出家庭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学校教育学专题2:教育学的发展22㈡教育学的群落构成

●教育场域:家庭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学校教育学等学科;

●教育时空:面授教育学、函授教育学、网络教育学等学科;

●教育对象:早期教育学、学前教育学、初等教育学、中等教育学、高等教育学、成人教育学、特殊教育学;㈡教育学的群落构成23

●地域范围:国别教育学(如美国教育学、德国教育学、俄国教育学);比较教育学(中美教育比较、中欧教育比较、中印教育比较等等);

●学科视角:教育哲学、教育人类学、教育生理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文化学、教育伦理学、教育社会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行政学、教育管理学、教育测量学等学科●地域范围:国别教育学(如美国教育学、德国教育学、24附:教育学的学习

1、认识教育学的价值

第一、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深化教师专业认识、提升教师专业技能,促进教师专业的可持续成长。

第二、丰富教育科学理论。

---学习教育学过程中,通过思维反思、科学研究,从而发展教育理论。

附:教育学的学习

1、认识教育学的价值

第一、促进25第三、指导教育实践活动。

---学习教育学的重要目的之一就是发挥教育论指导教育实践,促进人类教育活动科学化。

例:“语、数、外、政”“四大超级大国”教育中的问题!

第三、指导教育实践活动。

---学习教育学的重要目的26问题思考:1、前教育学阶段的基本特征有哪些?2、教育学形成阶段的特征有哪些?3、实验教育学的主要观点有哪些?4、实用教育学的基本观点有哪些?问题思考:27本章参考书籍南京师大教育系:《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成有信:《教育学原理》,大象出版社;郑金洲:《教育通论》,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全国十二所师大合编:《教育学基础》,教育科学出版社。本章参考书籍28《教育概论》专题2:唐智松教授

教育学的发展

一、教育学的形成

二、教育学的分化

三、教育学的群落《教育概论》专题2:唐智松教授29

一、教育学的形成㈠教育学发展的分段●南京师大《教育学》:

A萌芽阶段B独立形态阶段C科学化阶段一、教育学的形成30●王道俊《教育学》:

A萌芽阶段B独立形态阶段C多样化阶段D理论深化阶段●叶澜《教育概论》:A教育经验阶段B教育思想阶段

C教育科学阶段●王道俊《教育学》:31●靳玉乐《教育概论》:A前教育学阶段B教育学形成阶段C教育学多样化阶段总结综合:以教育学学科的状态特征来划分为:A前教育B教育学C教育学的学阶段形成阶段多样化●靳玉乐《教育概论》:32㈡前教育学阶段的特征第一、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对教育实践有了一定认识;对教育经验有相当的总结和概括。但这种总结和概括还没有形成系统的教育理论。

例如:孔子、墨子、孟子、朱熹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昆体良等有许多关于教育问题的论述。㈡前教育学阶段的特征33第二、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专著。----此时的有关教育认识还主要散见于有关政治、哲学、伦理等著作之中。例1:西方古代的教育论著苏格拉底的《对话录》;柏拉图的《理想国》;亚里士多德《政治学》;昆体良《论演说家的教育》;第二、没有形成专门的教育专著。34例2:中国古代的教育论著孔子《论语》;墨翟《墨子》;乐征克《学记》;曾参《大学》;孟柯《孟子》;董仲舒《春秋繁露》;朱熹《四书集注》;颜之推《颜氏家训》。例2:中国古代的教育论著35链接:孔子的教育思想教育对象:“有教无类”;培养目标:士、君子;教育内容:诗、书、礼、易、乐;教育原则:因材施教、启发式教学德育教学:言传身教、推己及人习行模式:学-思-行链接:孔子的教育思想36链接:《学记》的教育思想教育意义:“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君子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教学方法:“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师生关系:“师严然后道尊”;主张“教学相长”。教育视导:一年视离经辩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学亲师;九年视知类通达,强调立而弗返。链接:《学记》的教育思想37㈢教育学学科的形成

提问

●何为“教育学的形成”?

●教育学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专题2:教育学的发展38教育学形成阶段的特征第一、形成了教育学的早期体系---此期对教育问题认识的总结达到相当的高度,总结形成教育学的初步体系。例如: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A教育学要成为一门独立学科,就必须有自己的基本概念和独立思想;B以心理学、伦理学为基础,应用概念,建构相对完整、独立的教育学体系。教育学形成阶段的特征39

第二、形成较为丰富的教育学理论---众多教育家对教育实践的总结,形成较为丰富的教育学理论。A培根《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科学教育思想;B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泛智论教育思想;C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教师中心论教育思想;第二、形成较为丰富的教育学理论40卢梭《爱弥儿--论教育》:自然主义教育思想;洛克的《教育漫话》:绅士教育思想;裴斯泰洛齐:要素主义教育思想;福绿贝尔:儿童游戏教育思想;第斯多惠:民主性教育原则;乌申斯基:民族性教育原则等。卢梭《爱弥儿--论教育》:自然主义教育思想;41二、教育学的分化㈠众多的教育学流派A人文/人本主义教育思潮;

B传统教育派----新传统教育派;C自然主义教育思潮;D科学主义教育思潮---经济主义教育思潮;E国家主义教育思潮;F欧洲的新教育思潮;

二、教育学的分化42G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现代教育派---改造主义教育学派;

H实验教育学派;

I宗教教育思潮;

J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派;

K教育独立思潮;L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M后现代主义教育思潮。G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学/现代教育派---改造主义教育学派;43㈡教育学流派举例

A实用主义教育学人物/著作:杜威《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克伯屈《设计教学法》等。基本观点:A“教育即生长”: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增长自己的经验,这是教育的最终目的。B“教育即生活”:教育和生活是合一的,而不是为将来的某种生活做准备。㈡教育学流派举例44C“教育即经验增长”:教育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学校是一个雏形社会,学校学习就是一个社会成长的过程。D“从做中学”:学生是教育教学的中心、教师只是学生成长的帮助者;打破学科中心的课程体系,学校课程要以学生的经验为中心;注重发挥儿童创造性,提倡让儿童在学习的过程中独立探讨、发现。C“教育即经验增长”:教育是个人经验的增长过程,学校是一个雏45B实验教育学人物/著作:梅伊曼及其《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及其《实验教学》。主要观点:A追求定量研究:反对概念思辨的教育学范式,转而追求量性的教育学研究。B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B实验教育学46C重视教育实验研究,认为教育实验是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中进行。把教育实验分为:问题假设---根据假设制定实验计划及实验----将实验结果应用于实际,以证明其正确性。D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的发展,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C重视教育实验研究,认为教育实验是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47附:教育学的现代概况第一、教育学理论基础的现代化,即以现代多学科理论为基础来建构教育学。第二、教育学理论系统化和多元化,教育学学科体系日趋完善,形成了所谓的“教育科学群落”。第三、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即出现了“元教育学理论”。附:教育学的现代概况48三、教育学的群落㈠教育学的衍生线索当代教育学发展的两个路线:一是形成教育交叉学科。----教育生理学、教育人类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文化学、教育社会学、教育伦理学、教育经济学、教育法学、教育行政学、教育管理学、教育哲学等学科。三、教育学的群落49二是分生教育学的子学科:---从研究对象生出:早期、学前、初等、中等、高等、成人、特殊教育学---从存在空间生出面授教育学、函授教育学、网络教育学---从教育场域生出家庭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学校教育学专题2:教育学的发展50㈡教育学的群落构成

●教育场域:家庭教育学、社会教育学、学校教育学等学科;

●教育时空:面授教育学、函授教育学、网络教育学等学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