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习课课件_第1页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习课课件_第2页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习课课件_第3页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习课课件_第4页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习课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壁

细胞质细胞核练习返回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练

细胞膜细胞膜成分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物质运输性质返回细胞膜细胞膜成(一)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磷脂蛋白质成分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物质运输性质返回(一)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磷脂蛋白质成分结(二)细胞膜的结构:糖蛋白: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作用:细胞识别,血型鉴定成分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物质运输性质返回(二)细胞膜的结构:糖蛋白: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作用(三)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四)细胞膜的功能:保护、控制物质进出成分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物质运输性质返回(三)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四)细胞膜的功能:(五)物质通过膜的方式:(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1.被动转运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能量载体成分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物质运输性质返回2.主动转运(五)物质通过膜的方式:(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1.被动(六)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膜成分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物质运输性质返回(六)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成分结构结构特细胞壁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练习返回细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练习返回二细胞质基质:细胞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动物有有有有有无有有有有有无植物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二细胞质基质:细胞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线(一)线粒体1.分布:动、植物细胞中2.结构外膜:平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内膜内液态部分3.酶的分布(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基粒)内膜、基粒、基质4.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工厂)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一)线粒体1.分布:动、外膜内膜嵴基质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外膜内膜嵴基质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呼吸作用概念——生物体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氧化对象:特征:在温和的生理条件,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能量分阶段释放(生物氧化)以葡萄糖为主要代表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概念——生物体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氧化对象呼吸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呼吸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概念——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概念——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反应方程式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酶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场所)反应方程式C6H12O6+6H2O+6O2有氧呼吸的过程少量能量

(ATP)①少量能量

(ATP)②大量能量(ATP)③2丙酮酸(C3H4O3)2[H]×2酶6CO22[H]×10酶6H2O12H2O酶6O2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1葡萄糖(C6H12O6)有氧呼吸的过程少量能量①少量能量②大量能量(无氧呼吸概念——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概念——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尚未酒精发酵概念——微生物在缺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酵母菌、陆生植物水淹后、苹果等)酒精发酵概念——微生物在缺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乳酸发酵概念——微生物在缺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的过程(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胚,人体剧烈运动时等)乳酸发酵概念——微生物在缺氧的情况(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无氧呼吸过程1葡萄糖2丙酮酸酶2C2H5OH(酒精)+2CO2+能量(少量)(酒精发酵)2C3H6O3(乳酸)+能量(少量)(乳酸发酵)

无氧酶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过程1葡萄糖2丙酮酸酶2C2H5OH(酒精)+2CO反应方程式C6H12O62C2H5OH(酒精)

+2CO2+能量酶1、酒精发酵2、乳酸发酵C6H12O62C3H6O3(乳酸)

+能量酶反应方程式C6H12O62C2H5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条件需有氧参加、酶

不需氧参加、酶分解程度彻底

不彻底分解产物CO2、H2O

酒精+CO2或乳酸反应式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C6H12O6

酶2C2H5OH+2CO2+能量C6H12O6

酶2C3H6O3+能量释放能量多

少相同点1.都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2.都释放能量;产生ATP;3.第一阶段相同(从葡萄糖到丙酮酸的变化);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条件需有(二)、叶绿体:(1)分布:叶肉细胞(2)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类囊体薄膜)色素酶(3)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二)、叶绿体:(1)分布:叶肉细胞(2)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能量的糖类(通常指葡萄糖),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反应式:CO2+2H2O*(CH2O)+H2O+O2*

光能叶绿体氧气来源于谁?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叶绿体色素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吸收可见的太阳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叶绿体色素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ADP+PiATPH2OO2[H]多种酶光解C52C3(CH2O)CO2固定还原光合作用怎样进行?活跃的叶绿素a叶绿素a光能吸收e-e-NADPNADPH再生成ADP+PiATPH2OO2[H]多种酶光解C52C3(CH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能量(ATP、NADPH)和还原剂(NADPH);

暗反应为光反应补充ADP、Pi和NADP。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能量(ATP、NADPH)和还原光合作用的实质物质上把无机物(CO2和H2O)转变成有机物能量上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实质物质上把无机物(CO2和H2O)转变成有机物能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进行部位条件参与物质物质变化能量变化产物联系实质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基质中光、色素和酶多种酶催化水的光解、ATP的形成、NADPH的形成

光能变成活跃的化学能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消耗了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促进光反应的进行H2O、ADP、Pi、NADPCO2、C5、ATP、NADPHCO2的固定、C3的还原、C5的再生成活跃的化学能变成稳定的化学能O2、ATP、NADPH(CH2O)、H2O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进行部位条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类型场所反应式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联系属于同化作用属于异化作用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O2+2H2O(CH2O)+H2O+O2光叶绿体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C6H12O6

酶2C2H5OH+2CO2+能量C6H12O6

酶2C3H6O3+能量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光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分解有机物将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构成了碳元素在生物体内的简单循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类型场所反应(三)内质网1.分布:动、植物细胞2.功能:与脂类合成有关蛋白质的运输通道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三)内质网1.分布:动、植物细胞2.功能:与脂类合成有关(四)核糖体1.分布:动、植物细胞2.存在部位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3.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四)核糖体1.分布:动、植物细胞2.存在部位附着在粗(五)高尔基体2.功能植物:与细胞壁形成有关动物:与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1.分布:动、植物细胞中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五)高尔基体2.功能植物:与细胞壁形成微管(六)中心体1.分布:动物、低等植物细胞中2.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构成3.功能: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微管(六)中心体1.分布:动物、低等植物细胞中2.结(七)液泡1.分布:植物细胞2.结构液泡膜细胞液:内含酸、碱、盐、糖、蛋白质、色素3.功能:使植物呈现绿色以外的颜色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七)液泡1.分布:植物细胞2.结构液泡膜细胞液:内含酸、碱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

在动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特有动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膜结构双层膜单层膜无膜

能与能量代谢有关调节细胞内环境,与渗透作用有关蛋白质的运输←加工←合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与蛋白质、脂类、糖类合成有关,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形成,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

三细胞核1.结构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质核孔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2.功能:是遗传物质复制和贮存的场所返回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练习返回三细胞核1.结构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质细胞核的模式图染色质核孔核仁核液核膜返回细胞核的模式图染色质核孔核仁核液核膜返回(2).特性棒状小体染色质(1).组成成分DNA蛋白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3).形态交织成网的细丝(4).存在时期分裂间期分裂期同染色质同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染色体的比较(2).特性棒状小体染色质(1).组成成分D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习课课件原核细胞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

较小(1~10微米)

较大(10~100微米)细胞核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核物质集中在核区。有成型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核仁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原核细胞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DNA核糖体细胞壁细胞膜蓝藻细胞模式图返回核物质DNA核糖体细胞壁细胞膜蓝藻细胞模式图返回核物质原核生物:细菌,颤藻,蓝藻,放线菌真核生物:除原核生物以外的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原核生物:细菌,颤藻,蓝藻,放线菌真核生物:除原核生物以外的1.识图回答312456789101112131.该图是(填生物类型)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2.它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3.与核糖体形成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4.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5.标号12的名称是它是细胞进行的场所。6.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运输通道是()植物有成形的细胞核5核仁6线粒体叶绿体光合作用9核糖体内质网21.识图回答312456789101112131.该图是2.1970年由两位科学家做了下列实验:(1)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2)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3)把人细胞和鼠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一半(人细胞)发红色荧光,另以半(鼠细胞)发绿色荧光。融合后的细胞在37℃下培养40分钟,两种颜色均匀分布在融合的细胞膜表面。请分析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练习返回2.1970年由两位科学家做了下列实验:(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2.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都有基质和基粒

C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D都不存在与原核细胞中C2.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叙述中,C3.科学研究发现: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门供运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物质。下面那种是由核糖体合成的且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

A血红蛋白B呼吸氧化酶

C胃蛋白酶原D性激素C3.科学研究发现: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C4.一分子二氧化碳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B.6C.7D.8B4.一分子二氧化碳从叶肉细胞的线粒B5.科学家在研究家蚕丝腺细胞亚显微结构时发现:粗面内质网的含量为N时,蚕丝产量为p;粗面内质网的含量为2N时,蚕丝产量为1.5P;粗面内质网的含量为

3N时,蚕丝产量为2P。实验结果表明,蚕丝产量高的家蚕,其丝腺细胞的粗面内质网-------------------,这个事实说明----------------------------------------------------------------------------------。多内质网与蛋白质运输有关5.科学家在研究家蚕丝腺细胞亚显微结构多内质网与蛋白质运输有4.联系细胞的知识,在下列生理过程后面填出该生理过程进行的细胞内场所。1.水分解成氢和氧气2.五碳化合物固定CO2,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3.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CO2、[H]及少量能量4.苹果产生酒味5.氨基酸进入胃腺细胞后合成胃蛋白酶叶绿体类囊体叶绿体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核糖体4.联系细胞的知识,在下列生理过程后面填出该生理过程进行的细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病毒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病毒腺病毒结构模式图噬菌体结构模式图乙肝病毒结构模式图烟草花叶病毒结构模式图腺病毒结构模式图噬菌体结构模式图乙肝病毒结构模式图烟草花叶病一、病毒的一般特点1、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个体微小病毒结构简单:

核酸:DNA或RNA——核心蛋白质:包在核酸外面——衣壳核衣壳一、病毒的一般特点1、病毒的形态结构核衣壳3、病毒的显著特征寄生性3、病毒的显著特征寄生性4、病毒的分类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植物病毒流感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烟草花叶病毒4、病毒的分类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植物病毒流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利: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利用病毒避免细菌感染把病毒改造成优良载体,用于基因工程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后形成杂色花对人类进化的影响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弊:引起许多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天花、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弊:艾滋病传播途径

1、性传播:

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2、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3、母婴传播:

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将病毒传给婴儿。返回艾滋病传播途径1、性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返返回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2)、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3)、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注射、使用没有严格消毒器具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等,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4)、不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5)、不接受患者、疑似者及高发病率者献血;(6)、避免应用境外生产的血液制品;(7)、防止口、眼、鼻、粘膜与可疑感染物接触;(8)、对艾滋病病人的标本、污染物、排泄物进行彻底的终未消毒处理。艾滋病的预防返回(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返回关怀、爱护艾滋病患者①集会、游行、看电影、逛商店或在人群众多拥挤的场所;②幼儿院,学校集体学习和生活的环境;③公共娱乐和服务场所:公共浴池、公共厕所、理发馆、美容厅、宾馆和旅社、游泳池、餐厅;④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社交性的接触,如共同进餐、谈话、乘车或礼节性的握手、拥抱等;⑤即使与艾滋病病人同居一室,也不用担心会被蚊子叮咬而相互传染。下列情况不可能传播艾滋病返回关怀、爱护艾滋病患者①集会、游行、看电影、逛商店或在人群乙型肝炎的发展趋势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迁延性乙型肝炎慢活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内脏器官大出血致死肝脏癌变乙型肝炎的发展趋势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迁延性乙型肝炎慢活性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染血液传染

母婴传播

乙肝的预防措施:

1.及时隔离、治疗病人。

2.注射用品及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

3.把好输血、血液制品质量关。

4.阻断母婴传播。

5.防止病从口入。

6.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的预防措施:生命的物质基础无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维生素生命的物质基础无机物:水、无机盐一、水1、含量:约占体重的65%--90%2、功能:二、无机盐1、含量很少,大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2、功能:A、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举例:Mg2+——叶绿素分子的必需成分

Fe2+——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PO43-

——合成磷脂、核苷酸的原料

Ca2+

Mg2+

——酶的活化因子和调节因子

B、调解细胞渗透压和PH一、水1、含量:约占体重的65%--90%三、糖类单糖:葡萄糖(主要能源物质)、果糖、核糖、脱氧核糖双糖:蔗糖、乳糖、麦芽糖多糖:植物:

储能多糖——淀粉结构多糖——纤维素,细胞壁的主要成分

动物:

储能多糖——肝糖原、肌糖原

种类1、化学通式:(CH2O)n碳水化合物,

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来源三、糖类种类1、化学通式:(CH2O)n碳水化合物,

四、脂质1、脂肪基本单位:甘油+脂肪酸

饱和脂肪酸c-c/不饱和脂肪酸c=c

功能:最好的储能物质,保温,维持体温等2、磷脂:结构:亲水性头部+疏水性尾部功能:组成细胞膜和细胞器膜四、脂质1、脂肪3、固醇功能:A、细胞膜结构的成分B、激素(雄激素、雌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和维生素D的原料对调节人体和动物的生长、发育、代谢起重要作用。C、过多可能导致心肌梗塞和中风3、固醇功能:五、蛋白质(重点和难点)3、基本概念:肽键、肽链、二肽、多肽4、肽键数和脱水分子的计算=N(氨基酸数)-T(肽链的条数)5、每条多肽链中氨基、羧基数至少是1;计算总数则要加上R基团中的氨基和羧基RR基团CNH2氨基COOH羧基H1、基本单位:氨基酸天然的20种2、氨基酸结构通式:五、蛋白质(重点和难点)3、基本概念:RCNH2COOHH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习课课件6、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肽链的空间结构不同。蛋白质的功能6、蛋白质结构的多样性的原因: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和2、基本单位——核苷酸的化学组成: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子含氮碱基六、核酸分类存在基本单位功能脱氧核糖核酸DNA细胞核脱氧核苷酸(ATCG)控制生命活动,决定遗传特性核糖核酸RNA细胞质核苷酸(AUCG)合成蛋白质必需的2、基本单位——核苷酸的化学组成:一分子五碳糖一分子磷酸一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习课课件某双链DNA分子带有15N同位素标记,在试管中以该DNA为模板进行复制实验,连续复制4代之后,试管中带有15N同位素标记的DNA分子占总量的———

A.12.5%B.25%C.50%D.100%A(3)一个DNA分子复制n代后A、DNA分子总数=2nC、母链占全部链的比例=B、脱氧核苷酸链总条数=2n+1某双链DNA分子带有15N同位素标记,在试管中以该DNA为模

生物催化剂——酶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记住酶绝大多数是蛋白质!2、酶的成分:绝大多数蛋白质和少数RNA3、活性:酶的催化效率生物催化剂——酶1、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功能的生物大分子酶的特性1、高效性2、专一性3、受温度和PH的影响酶的特性1、高效性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1、A→B段,随着温度上升,酶的活性增加2、B点是酶的最适温度,活性最大3、B→C段,随着温度上升,酶的活性发反而下降。?如果C→B,酶的活性会上升吗?不会,因为酶是蛋白质超过一定温度,酶会失活,而且不能恢复。ABC酶的活性受温度的影响1、A→B段,随着温度上升,酶的活性增加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1、A→B,B→C说明什么?2、B点的含义?ABC酶的活性受PH的影响1、A→B,B→C说明什么?ABC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1、ATP的全称:腺苷三磷酸2、结构式:A-P∽P∽PA腺苷、P磷酸∽高能磷酸键3、与ADP(腺苷二磷酸A-P~P)的相互转化ATPADP+P+能量

酶酶4、ATP的ADP相互转化的意义:为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源

能量不可逆,物质可逆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1、ATP的全称:腺苷三磷酸A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人和动物体内1、糖类代谢过程:食物中的糖类消化葡萄糖吸收血糖运输

组织细胞(葡萄糖)氧化分解合成分解合成转变CO2+H2O+能量肝糖元肌糖元脂肪、某些氨基酸等(线粒体)乳酸

血糖正常值80~120mg/dl1、糖类代谢过程:食物中的糖类消化葡萄糖吸收血糖运输脂肪消化分解CO2+H2O+能量转变甘油+脂肪酸糖元2、脂肪代谢过程:甘油和脂肪酸脂肪皮下结缔组织、大网膜、肠系膜等氧化分解吸收、合成脂肪消化分解CO2+H2O转变甘油+脂肪酸糖元2、脂肪代谢过3、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吸收血液中的氨基酸各种组织蛋白质、酶和激素等氨基转换新的氨基酸脱氨基氨基转变尿素含氮部分:不含氮部分CO2+H2O+能量合成糖类、脂肪组织细胞(氨基酸)运输组织细胞(氨基酸)运输合成氧化分解

返回插入3、蛋白质代谢蛋白质氨基酸消化吸收血液中的氨基酸各种组织蛋白糖类脂肪氨基酸蛋白质返回

糖类脂肪氨基酸蛋白质返回

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壁

细胞质细胞核练习返回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练

细胞膜细胞膜成分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物质运输性质返回细胞膜细胞膜成(一)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磷脂蛋白质成分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物质运输性质返回(一)细胞膜的化学成分:磷脂蛋白质成分结(二)细胞膜的结构:糖蛋白: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作用:细胞识别,血型鉴定成分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物质运输性质返回(二)细胞膜的结构:糖蛋白:蛋白质与多糖结合形成的糖蛋白作用(三)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四)细胞膜的功能:保护、控制物质进出成分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物质运输性质返回(三)细胞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四)细胞膜的功能:(五)物质通过膜的方式:(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1.被动转运高浓度低浓度高浓度低浓度能量载体成分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物质运输性质返回2.主动转运(五)物质通过膜的方式:(细胞膜是一种选择透过性膜)1.被动(六)细胞膜的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膜成分结构结构特点功能物质运输性质返回(六)细胞膜的功能特点成分结构结构特细胞壁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练习返回细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练习返回二细胞质基质:细胞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线粒体叶绿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动物有有有有有无有有有有有无植物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二细胞质基质:细胞器:细胞质内呈液态的部分线(一)线粒体1.分布:动、植物细胞中2.结构外膜:平滑内膜:向内折叠形成嵴基质:内膜内液态部分3.酶的分布(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基粒)内膜、基粒、基质4.功能: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动力工厂)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一)线粒体1.分布:动、外膜内膜嵴基质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外膜内膜嵴基质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呼吸作用概念——生物体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氧化对象:特征:在温和的生理条件,在酶的催化作用下进行,能量分阶段释放(生物氧化)以葡萄糖为主要代表的有机物呼吸作用概念——生物体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的过程氧化对象呼吸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呼吸作用无氧呼吸有氧呼吸有氧呼吸概念——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有氧呼吸概念——细胞在有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彻底氧化分反应方程式C6H12O6+6H2O+6O2

6CO2+12H2O+能量酶反应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主要场所)反应方程式C6H12O6+6H2O+6O2有氧呼吸的过程少量能量

(ATP)①少量能量

(ATP)②大量能量(ATP)③2丙酮酸(C3H4O3)2[H]×2酶6CO22[H]×10酶6H2O12H2O酶6O2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1葡萄糖(C6H12O6)有氧呼吸的过程少量能量①少量能量②大量能量(无氧呼吸概念——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尚未彻底氧化的产物,同时释放出少量能量的过程无氧呼吸概念——细胞在缺氧的条件下,将糖类等有机物分解成尚未酒精发酵概念——微生物在缺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化碳的过程(酵母菌、陆生植物水淹后、苹果等)酒精发酵概念——微生物在缺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酒精和二氧乳酸发酵概念——微生物在缺氧的情况下将葡萄糖分解成乳酸的过程(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胚,人体剧烈运动时等)乳酸发酵概念——微生物在缺氧的情况(乳酸菌、马铃薯块茎、玉米无氧呼吸过程1葡萄糖2丙酮酸酶2C2H5OH(酒精)+2CO2+能量(少量)(酒精发酵)2C3H6O3(乳酸)+能量(少量)(乳酸发酵)

无氧酶细胞质基质无氧呼吸过程1葡萄糖2丙酮酸酶2C2H5OH(酒精)+2CO反应方程式C6H12O62C2H5OH(酒精)

+2CO2+能量酶1、酒精发酵2、乳酸发酵C6H12O62C3H6O3(乳酸)

+能量酶反应方程式C6H12O62C2H5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线粒体

细胞质基质条件需有氧参加、酶

不需氧参加、酶分解程度彻底

不彻底分解产物CO2、H2O

酒精+CO2或乳酸反应式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C6H12O6

酶2C2H5OH+2CO2+能量C6H12O6

酶2C3H6O3+能量释放能量多

少相同点1.都是有机物的氧化分解;都需要酶的催化;2.都释放能量;产生ATP;3.第一阶段相同(从葡萄糖到丙酮酸的变化);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比较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呼吸场所细胞质基质细胞质基质条件需有(二)、叶绿体:(1)分布:叶肉细胞(2)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类囊体薄膜)色素酶(3)功能:光合作用的场所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二)、叶绿体:(1)分布:叶肉细胞(2)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储存能量的糖类(通常指葡萄糖),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光合作用的反应式:CO2+2H2O*(CH2O)+H2O+O2*

光能叶绿体氧气来源于谁?什么是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叶绿体色素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黄素胡萝卜素吸收可见的太阳光叶绿素主要吸收红橙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叶绿体色素叶绿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ADP+PiATPH2OO2[H]多种酶光解C52C3(CH2O)CO2固定还原光合作用怎样进行?活跃的叶绿素a叶绿素a光能吸收e-e-NADPNADPH再生成ADP+PiATPH2OO2[H]多种酶光解C52C3(CH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能量(ATP、NADPH)和还原剂(NADPH);

暗反应为光反应补充ADP、Pi和NADP。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能量(ATP、NADPH)和还原光合作用的实质物质上把无机物(CO2和H2O)转变成有机物能量上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光合作用的实质光合作用的实质物质上把无机物(CO2和H2O)转变成有机物能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进行部位条件参与物质物质变化能量变化产物联系实质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基质中光、色素和酶多种酶催化水的光解、ATP的形成、NADPH的形成

光能变成活跃的化学能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H]和ATP暗反应消耗了光反应提供的[H]和ATP,促进光反应的进行H2O、ADP、Pi、NADPCO2、C5、ATP、NADPHCO2的固定、C3的还原、C5的再生成活跃的化学能变成稳定的化学能O2、ATP、NADPH(CH2O)、H2O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同时把光能转变成化学能贮藏在有机物中光反应阶段和暗反应阶段的比较光反应阶段暗反应阶段进行部位条件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

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类型场所反应式物质变化能量变化

联系属于同化作用属于异化作用叶绿体线粒体和细胞质基质CO2+2H2O(CH2O)+H2O+O2光叶绿体C6H12O6+6O2+6H2O酶6CO2+12H2O+能量C6H12O6

酶2C2H5OH+2CO2+能量C6H12O6

酶2C3H6O3+能量无机物合成有机物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光能转变成稳定的化学能分解有机物将化学能释放出来,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共同构成了碳元素在生物体内的简单循环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比较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类型场所反应(三)内质网1.分布:动、植物细胞2.功能:与脂类合成有关蛋白质的运输通道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三)内质网1.分布:动、植物细胞2.功能:与脂类合成有关(四)核糖体1.分布:动、植物细胞2.存在部位附着在粗面内质网上游离在细胞质基质中3.功能:合成蛋白质的场所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四)核糖体1.分布:动、植物细胞2.存在部位附着在粗(五)高尔基体2.功能植物:与细胞壁形成有关动物:与细胞分泌物形成有关1.分布:动、植物细胞中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五)高尔基体2.功能植物:与细胞壁形成微管(六)中心体1.分布:动物、低等植物细胞中2.结构:由两个互相垂直排列的中心粒构成3.功能:与细胞的有丝分裂有关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微管(六)中心体1.分布:动物、低等植物细胞中2.结(七)液泡1.分布:植物细胞2.结构液泡膜细胞液:内含酸、碱、盐、糖、蛋白质、色素3.功能:使植物呈现绿色以外的颜色线粒体质体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中心体液泡返回(七)液泡1.分布:植物细胞2.结构液泡膜细胞液:内含酸、碱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

在动植物细胞植物细胞特有动植物细胞动物细胞

膜结构双层膜单层膜无膜

能与能量代谢有关调节细胞内环境,与渗透作用有关蛋白质的运输←加工←合成与动物细胞有丝分裂有关

与蛋白质、脂类、糖类合成有关,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与动物细胞分泌物形成,植物细胞壁形成有关将氨基酸合成蛋白质的场所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光合作用的场所

细胞器线粒体叶绿体液泡内质网高尔基体核糖体中心体

三细胞核1.结构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质核孔大分子物质的运输通道2.功能:是遗传物质复制和贮存的场所返回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练习返回三细胞核1.结构核膜核仁核液染色质细胞核的模式图染色质核孔核仁核液核膜返回细胞核的模式图染色质核孔核仁核液核膜返回(2).特性棒状小体染色质(1).组成成分DNA蛋白质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3).形态交织成网的细丝(4).存在时期分裂间期分裂期同染色质同染色质染色体染色质、染色体的比较(2).特性棒状小体染色质(1).组成成分D细胞的结构和功能复习课课件原核细胞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

较小(1~10微米)

较大(10~100微米)细胞核没有成形的细胞核,无核膜,无核仁。核物质集中在核区。有成型的细胞核,有核膜、有核仁和真核细胞的区别:原核细胞比较项目原核细胞真核细胞细胞大小DNA核糖体细胞壁细胞膜蓝藻细胞模式图返回核物质DNA核糖体细胞壁细胞膜蓝藻细胞模式图返回核物质原核生物:细菌,颤藻,蓝藻,放线菌真核生物:除原核生物以外的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原核生物:细菌,颤藻,蓝藻,放线菌真核生物:除原核生物以外的1.识图回答312456789101112131.该图是(填生物类型)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2.它与细菌的主要区别是3.与核糖体形成有直接关系的结构是()4.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5.标号12的名称是它是细胞进行的场所。6.细胞内蛋白质的合成场所是()运输通道是()植物有成形的细胞核5核仁6线粒体叶绿体光合作用9核糖体内质网21.识图回答312456789101112131.该图是2.1970年由两位科学家做了下列实验:(1)用红色荧光染料标记人细胞膜上的蛋白质;(2)用绿色荧光染料标记鼠细胞膜上的蛋白质;(3)把人细胞和鼠细胞融合、融合后的细胞一半(人细胞)发红色荧光,另以半(鼠细胞)发绿色荧光。融合后的细胞在37℃下培养40分钟,两种颜色均匀分布在融合的细胞膜表面。请分析此实验说明了什么?(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练习返回2.1970年由两位科学家做了下列实验:(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2.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是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

B都有基质和基粒

C所含酶的功能都相同

D都不存在与原核细胞中C2.关于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共同叙述中,C3.科学研究发现: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体主要合成某些专门供运送到细胞外面的分泌物质。下面那种是由核糖体合成的且分泌到细胞外的物质()

A血红蛋白B呼吸氧化酶

C胃蛋白酶原D性激素C3.科学研究发现:附着在内质网上的核糖C4.一分子二氧化碳从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基质中扩散出来,进入一相邻细胞的叶绿体基质中,共穿越过的生物膜层数是()

A.5B.6C.7D.8B4.一分子二氧化碳从叶肉细胞的线粒B5.科学家在研究家蚕丝腺细胞亚显微结构时发现:粗面内质网的含量为N时,蚕丝产量为p;粗面内质网的含量为2N时,蚕丝产量为1.5P;粗面内质网的含量为

3N时,蚕丝产量为2P。实验结果表明,蚕丝产量高的家蚕,其丝腺细胞的粗面内质网-------------------,这个事实说明----------------------------------------------------------------------------------。多内质网与蛋白质运输有关5.科学家在研究家蚕丝腺细胞亚显微结构多内质网与蛋白质运输有4.联系细胞的知识,在下列生理过程后面填出该生理过程进行的细胞内场所。1.水分解成氢和氧气2.五碳化合物固定CO2,生成两个三碳化合物3.丙酮酸与水反应生成CO2、[H]及少量能量4.苹果产生酒味5.氨基酸进入胃腺细胞后合成胃蛋白酶叶绿体类囊体叶绿体基质线粒体细胞质基质核糖体4.联系细胞的知识,在下列生理过程后面填出该生理过程进行的细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病毒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

——病毒腺病毒结构模式图噬菌体结构模式图乙肝病毒结构模式图烟草花叶病毒结构模式图腺病毒结构模式图噬菌体结构模式图乙肝病毒结构模式图烟草花叶病一、病毒的一般特点1、病毒的形态结构病毒个体微小病毒结构简单:

核酸:DNA或RNA——核心蛋白质:包在核酸外面——衣壳核衣壳一、病毒的一般特点1、病毒的形态结构核衣壳3、病毒的显著特征寄生性3、病毒的显著特征寄生性4、病毒的分类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植物病毒流感病毒乙肝病毒植物烟草花叶病毒4、病毒的分类动物病毒细菌病毒(又称噬菌体)植物病毒流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利:昆虫病毒用于生物防治利用病毒避免细菌感染把病毒改造成优良载体,用于基因工程烟草花叶病毒侵染后形成杂色花对人类进化的影响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利: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弊:引起许多病毒性疾病,如病毒性感冒、天花、乙型肝炎、艾滋病等二、病毒与人类的关系有弊:艾滋病传播途径

1、性传播:

在世界范围内,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2、血液传播:共用注射器吸毒是经血液传播艾滋病的重要危险行为。3、母婴传播:

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孕妇可通过胎盘或分娩时通过产道将病毒传给婴儿。返回艾滋病传播途径1、性传播:2、血液传播:3、母婴传播:返返回

(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传染艾滋病的根本措施。(2)、共用注射器吸毒是传播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因此要拒绝毒品,珍爱生命。(3)、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注射、使用没有严格消毒器具的不安全拔牙和美容等,使用经艾滋病病毒抗体检测的血液和血液制品。(4)、不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和针头;(5)、不接受患者、疑似者及高发病率者献血;(6)、避免应用境外生产的血液制品;(7)、防止口、眼、鼻、粘膜与可疑感染物接触;(8)、对艾滋病病人的标本、污染物、排泄物进行彻底的终未消毒处理。艾滋病的预防返回(1)、洁身自爱、遵守性道德是预防经性途径返回关怀、爱护艾滋病患者①集会、游行、看电影、逛商店或在人群众多拥挤的场所;②幼儿院,学校集体学习和生活的环境;③公共娱乐和服务场所:公共浴池、公共厕所、理发馆、美容厅、宾馆和旅社、游泳池、餐厅;④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社交性的接触,如共同进餐、谈话、乘车或礼节性的握手、拥抱等;⑤即使与艾滋病病人同居一室,也不用担心会被蚊子叮咬而相互传染。下列情况不可能传播艾滋病返回关怀、爱护艾滋病患者①集会、游行、看电影、逛商店或在人群乙型肝炎的发展趋势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迁延性乙型肝炎慢活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内脏器官大出血致死肝脏癌变乙型肝炎的发展趋势急性乙型肝炎慢性乙型肝炎迁延性乙型肝炎慢活性传播性传播血液传染血液传染

母婴传播

乙肝的预防措施:

1.及时隔离、治疗病人。

2.注射用品及医疗器械要严格消毒。

3.把好输血、血液制品质量关。

4.阻断母婴传播。

5.防止病从口入。

6.注射乙肝疫苗。乙肝的预防措施:生命的物质基础无机物:水、无机盐有机物:蛋白质、核酸、糖类、脂类维生素生命的物质基础无机物:水、无机盐一、水1、含量:约占体重的65%--90%2、功能:二、无机盐1、含量很少,大多数以离子状态存在2、功能:A、化合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举例:Mg2+——叶绿素分子的必需成分

Fe2+——血红蛋白的主要成分

PO43-

——合成磷脂、核苷酸的原料

Ca2+

Mg2+

——酶的活化因子和调节因子

B、调解细胞渗透压和PH一、水1、含量:约占体重的65%--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