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大全加答案解析_第1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大全加答案解析_第2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大全加答案解析_第3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大全加答案解析_第4页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大全加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师资格之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题库大全加答案解析第一部分单选题(50题)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答案】:B

2、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为()。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

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

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

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答案】:C

3、把一个小球轻轻放人盛满水的杯子里,溢出了50g水,则小球的质量()

A.一定等于50g

B.一定大于50g

C.大于或等于50g

D.小于或等于50g

【答案】:C

4、小学生对客观事物的判断常以外部线索为依据,其态度和自我认知易受周围环境或背景的影响,不易独立地对事物做出判断,而是人云亦云,从他人处获得标准。这是()认知风格。

A.场依存型

B.场独立型

C.冲动型

D.沉思型

【答案】:A

5、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反映了德育的()。

A.导向性原则

B.疏导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原则

【答案】:B

6、美育最高层次的任务是()。

A.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B.提髙学生感受美的能力

C.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D.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

【答案】:C

7、在小学阶段,学生规则学习的主要形式是()。

A.发现学习

B.接受学习

C.创造学习

D.认知学习

【答案】:A

8、小刘打算用五天时间完成一项任务,但是领导派来了新任务,小刘又很快把精力投入到新任务上。这说明小刘的()。

A.注意的稳定性强

B.注意的广度大

C.注意的分配性好

D.注意的转移快

【答案】:D

9、课程内部各要素、各成分间的联系和结构方式往往可以用数量关系来说明,这表明()。

A.课程结构有可度量性

B.课程结构有可转化性

C.课程结构有客观性

D.课程结构有时代性

【答案】:A

10、红色往往使人感到温暖,蓝色往往使人感到清凉,这种心理现象属于()

A.联觉

B.感觉对比

C.感觉适应

D.感觉后像

【答案】:A

11、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被他人赞许

【答案】:B

12、下列属于学校教育制度内容的是()。

A.修业年限

B.教学大纲

C.课程标准

D.课程设置

【答案】:A

13、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表现为搜集或综合信息与知识,运用逻辑规律,缩小解答范围。直至找到唯一正确的解答的认知方式称为()。

A.场独立型

B.场依存型

C.辐合型

D.发散型

【答案】:C

14、班级授课制的特征可以用以下哪几个字概括?()

A.班、课、室

B.师、生、课

C.师、生、时

D.班、课、时

【答案】:D

15、与现代化大生产相适应的集体教学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分组教学

C.班级授课制

D.现场教学

【答案】:C

16、学习策略一般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

A.记忆策略

B.资源管理策略

C.思维策略

D.学习方法

【答案】:B

17、当小学生被宠物咬伤后,应立即采取急救措施,有关急救措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应立即冲洗伤口

B.伤口不论大小应立即包扎止血

C.如果不是疯狗,可以不用打狂犬疫苗

D.冲洗伤口的过程中要避免碰到周围的软组织

【答案】:A

18、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

A.课程标准

B.课程计划

C.教材

D.教科书

【答案】:A

19、儿童自我意识发展的第三阶段是()。

A.社会自我

B.心理自我

C.生理自我

D.精神自我

【答案】:B

20、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可将教学评价分为()

A.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

B.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

C.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

D.常模参照评价与标准参照评价

【答案】:B

21、由于以前多次运用某一思维加工方式解决同类问题,从而逐步形成习惯性反应,使得在以后的问题解决中仍然沿用习惯反应去解决问题。这种现象是()

A.感觉统合

B.注意转移

C.记忆再现

D.思维定势

【答案】:D

22、教育研究主体通过对有意义的教育教学事件、教育教学实践的描述与分析,发掘或揭示其背后的教育意义。这种教育研究方法是()。

A.经验研究法

B.调查研究法

C.行动研究法

D.叙事研究法

【答案】:D

23、儿童认知能力中,最先发展且速度最快的领域是()

A.注意

B.感知觉

C.思维

D.记忆

【答案】:B

24、“以儿童为中心”的教学属于()的观点。

A.传统教育

B.现代教育

C.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共同

D.原始教育

【答案】:B

25、体育课上,小刚和小明因为好奇将老师拿来的扩音器弄坏了,李老师看到后并没有直接批评他们,而是给他们讲解了扩音器的原理,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以后才进行处理。这反映了教师劳动的()特点。

A.复杂性

B.示范性

C.创造性

D.长期性

【答案】:C

26、提出“最近发展区”概念的是()。

A.乌申斯基

B.皮亚杰

C.维果斯基

D.鲁利亚

【答案】:C

27、不属于课堂要素的是()。

A.学生

B.学习过程

C.学习情境

D.学习信号

【答案】:D

28、技能的种类有()。

A.工作技能和生活技能

B.动作技能和操作技能

C.智力技能和认知技能

D.认知技能和动作技能

【答案】:D

29、20世纪20年代,抱着教育救国思想,从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运动,创办晓庄师范,提出实践生活教育理论,著有《中国教育改造》的教育家是()。

A.鲁迅

B.徐特立

C.陶行知

D.梁启超

【答案】:C

30、明确出教学就是阐明“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们的全部艺术”的著作是()

A.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B.卢梭的《爱弥儿》

C.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D.洛克的《教育漫话》

【答案】:C

31、下列不属于教师个体专业化发展的具体内容是()。

A.专业理想的建立

B.专业知识的拓展

C.专业能力的发展

D.专业方向的形成

【答案】:D

32、综合实践活动是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的()。

A.选修课程

B.必修课程

C.活动课程

D.学科课程

【答案】:B

33、人们一般认为,北方人豪放,南方人细腻,这一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

A.首因效应

B.晕轮效应

C.投射效应

D.刻板效应

【答案】:D

34、一位老师把自己当作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催化剂”,而不是权威者,这符合()学习理论的观点。

A.信息加工

B.人本主义

C.建构主义

D.联结主义

【答案】:B

35、习近平总书记在2014年教师节讲话中提出了“四有好老师”标准,其主要内容是()。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答案】:B

36、下列表述中,不能体现环境对人身心发展的影响的是()。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C.“孟母三迁”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

【答案】:D

37、按课程设计主体可将课程划分为()

A.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

B.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C.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

D.基础课程、学术课程、研究型课程

【答案】:C

38、小明通过阅读文献,像历史学家研究分析史料那样,在求知过程中组织属于自己的知识。小明的学习属于()。

A.接受学习

B.发现学习

C.机械学习

D.动作技能学习

【答案】:B

39、中小学教学的首要任务是()

A.“双基”教学

B.发展智力、体力,培养能力

C.培养良好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科学的世界观

D.发展学生个性

【答案】:A

40、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人,在一定社会中培养具有什么样政治方向、思想意识的人,是由()所决定的。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生产力发展水平

D.教育规律

【答案】:A

41、在人格特征中,具有核心作用的成分是()。

A.能力

B.气质

C.性格

D.认知方式

【答案】:C

42、问题是给定信息和要达到的目标之间有某些障碍需要被克服的()。

A.既定疑点

B.理论假设

C.刺激情境

D.给定途径

【答案】:C

4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

B.榜样法

C.锻炼法

D.陶冶法

【答案】:D

44、考核和测定学生成绩的基本方法是()。

A.观察法

B.测验法

C.调查法

D.自我评价法

【答案】:B

45、体现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统一规律的教学原则是()

A.直观性原则

B.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量力性原则

【答案】:B

46、认为教育起源于原始社会中儿童对成人行为的“无意识模仿”的是()。

A.教育的神话起源说

B.教育的劳动起源说

C.教育的心理起源说

D.教育的生物起源说

【答案】:C

47、下列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说法不正确的是()。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统一发展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一个短期的、直线提高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

【答案】:C

48、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称为()。

A.德育目的

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