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吉林省吉林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3年吉林省吉林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3年吉林省吉林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3年吉林省吉林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3年吉林省吉林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年吉林省吉林市成考专升本教育理论自考预测试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20题)1.我国实行现代学制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

A.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

B.1903年颁布的“癸卯学制”

C.1922年制定的“六三三学制”

D.1951年颁布的新中国学制

2.“万绿丛中一点红”,容易引起人们的无意注意,这主要是由于刺激物具有()。

A.强度的特点B.新异性的特点C.变化的特点D.对比的特点

3.“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名言指的是要重视()。A.实际锻炼B.陶冶教育C.榜样示范D.品德评价

4.人的心理反映的最高级表现形式是()。A.表象B.想像C.思维D.意识

5.在人际关系取向上,有三种需要,分别是包容需要、控制需要和()。

A.生理需要B.安全需要C.感情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

6.

7.“江山易改,禀性难移”这句话说明人格具有()。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

8.在目的冲突中,个人在回避两个有害无利的目标时引起的冲突是()。

A.双趋式冲突B.双避式冲突C.趋避式冲突D.多重趋避式冲突

9.“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体现了()。

A.巩固性的教学原则B.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C.直观性的教学原则D.启发性的教学原则

10.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A.A.了解和研究学生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C.教育学生努力学习D.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

11.精神分析的人性观属于()。A.积极人性观B.被动人性观C.消极人性观D.主动人性观

12.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A.A.了解和研究学生B.带好班级,教好学生C.做好个别教育工作D.做好课时计划

13.后学习的材料对先前学习材料的识记与回忆的干扰是()。A.单一抑制B.双重抑制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

14.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是指()

A.学校的领导和办学体制

B.学校的规章制度

C.国家教育招生考试制度

D.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总体系

15.在现代教育理论形成的过程中,明确提出“泛智”进步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洛克C.卢梭D.裴斯泰洛齐

16.

20

能力是一个人顺利完成活动的()

17.运用心理学原理与方法,给来访者帮助、启发并改变其认知、情感和态度以促进社会适应能力的过程是()

A.心理诊断

B.心理治疗

C.心理咨询

D.心理矫正

18.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称为()。

A.智力维度B.智力类型C.智力技能D.智力结构

19.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按照现成方案与程序解决问题的思维是()。

A.常规性思维B.集中性思维C.创造性思维D.发散性思维20.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的结果的一致性程度,称为测验的()。A.信度B.效度C.区分度D.难度二、填空题(20题)21.社会改造主义课程论者认为课程应该围绕当代重大的_______来组织,帮助学生在社会方面得到发展。

22.思维的基本形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3.条件反射形成的关键在于________,其实质是大脑皮层有关神经中枢暂时神经联系的建立。

24.按活动领域的不同,可以把能力分为_______和_______。

25.教学任务受人们追求的_______决定,它指明各教育阶段、各科教学应实现的目标要求。

26.艾宾浩斯研究发现:遗忘进程是不均衡的,呈现出________的规律。

27.制约课程的基本因素是______、______和学生。

28.培养全面发展人的方法是________。

29.课的类型主要有两大类:单一课和______。

30.自我认识是在_______、_______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洞察和理解。

31.在马斯洛的价值体系中有两种潜能或基本需要:一类是_______,一类是_______。

32.学校文化由学校的物质文化、精神文化、组织文化和____________构成。

33.记忆过程包含___、___、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34.品德评价的方式主要有奖励、惩罚、_______和_______。

35.家庭教育的教育内容具有_______的特点。

36.义务教育具有普遍性和_______的特点。

37.填空题

根据识记材料有无意义或对识记材料的意义是否了解,把识记分为______和______。

38.人格是构成一个人思想、情感及行为的特有模式,这个独特模式包含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_______而_______的心理品质。

39.表象是从_______到_______的过渡阶段,是_______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40.我国1902年颁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________。三、简答题(5题)41.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内容是什么?

42.简要分析复习在记忆中的作用。

43.

44.简述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内容。

45.简要说明意志的品质。

四、论述题(5题)46.意志的品质是什么?如何培养?

47.怎样组织复习才能克服遗忘,提高记忆效果?

48.试述我国新课程设置的特点。

49.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特点是什么?教师应如何应对?

50.试论述启发性教学原则及其贯彻要求。

五、辨析题(5题)51.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52.课程内容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教材。

53.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年人的无意识的模仿。

54.教师为了更好地了解和教育学生,可以拆看学生的信件。

55.考试焦虑的危害是降低学习效率和影响考试成绩。

参考答案

1.BB

[解析]本题要求考生理解记忆我国近代史上总共出现的上述四个学制在我国近代教育史上曾经起过的作用。其中1902年颁布的“壬寅学制”是我国现代最早颁布但并末正式推行的第一份学制。我国实现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癸卯学制”。

2.D

3.C本题考查的内容是德育的方法。近些年来,涉及这一部分的考题不断出现,除上述这一形式外,有时还结合教育教学实践来进行考查,如“学校教师给学生插小红旗、带小红花。这体现了哪一种德育方法?”因此,希望考生要仔细学习这一部分内容,掌握每种德育方法的概念及其各种表现形式。

4.D

5.C暂无解析,请参考用户分享笔记

6.D

7.A

8.B

9.A巩固性原则是对中外教育经验的总结,如孔子主张,“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乌申斯基也提出,“复习”是“学习之母”。巩固性原则是由学生认识活动的规律和科学知识的特点所决定的。

10.B该题要求考生把“班主任工作的方法”与“班主任工作的内容”两者区别开来,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属于“班主任工作的方法”领域,而C、D两项属于班主任工作内容的范畴,显然C、D两项不是要选的答案。A项属于“班主任工作的方法”领域,但A项是班主任工作的前提,“B.组织和培养班集体”才是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所以B才是正确答案。

11.C

12.B

13.D

14.D

15.A夸美纽斯的“泛智”思想是指他提出的把一切知识传给一切人类,这是普及教育的思想,他是外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普及教育的思想家。

16.A

17.C

18.C智力技能也称为认知技能或心智技能,它是人借助于内部言语在头脑中完成的智力活动方式。

19.A此题主要考查思维的分类,一是要注意思维分类的维度,二是注意每个概念的含义。

20.A测验的信度,又称测验的可靠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21.社会问题社会问题22.概念,判断,推理

23.强化强化24.一般能力;特殊能力

25.教学价值取向教学价值取向

26.先快后慢先快后慢

27.社会知识社会知识28.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29.混合课混合课

30.自我感觉自我表象自我感觉,自我表象

31.匮乏需要成长需要匮乏需要,成长需要

32.制度文化33.识记保持

34.评比操行评定评比,操行评定

35.生活化生活化

36.强制性强制性

37.意义识记机械识记意义识记,机械识记38.稳定,统一

39.感知思维认识感知,思维,认识40.壬寅学制

41.马斯洛通过研究,把人的需要按其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分为高低不同的5个层次:(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42.(1)给信息再加工提供机会。识记是接受所要记忆的事物的刺激。特别是在有意识记里面,我们要反复地接受客观事物对我们的刺激。照现在的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编码在识记中起决定作用。

(2)重新考虑与寻找材料之间的关系。识记需要复习,但复习不只是为了加深印象,而更重要的是为信息加工提供机会。复习一次就有一次加工,就多一次重新考虑与寻找材料之间关系的机会,从而也就增进了加工深度,提高了编码水平。

(3)增加信息加工的深度。复习在教学工作中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求学生复习任何材料时,都要提醒他们每复习一次就要努力加深一次对材料的理解。要“口而诵,心而维”,不可“学而不思”。

43.

44.(1)专业理想的建立。

(2)专业知识的拓展和深化。

(3)专业能力的提高。

(4)自我的形成。

45.(1)意志的自觉性。

(2)意志的果断性。

(3)意志的自制性。

(4)意志的坚韧性。

46.意志的品质:

(1)意志的自觉性。

(2)意志的果断性。

(3)意志的自制性。

(4)意志的坚韧性。

意志品质的培养:

(1)胸怀大志,确立崇高的理想。

(2)加强目的性教育,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3)从小事做起,在困难中磨炼意志。

(4)根据意志品质差异,采取不同的锻炼措施。

联系实际进行阐述。47.复习是防止租克服遗忘的有效方法,研究与实践证明,只有按照心理活动的规律组织复习,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明确学习目的,提高复习的自觉性、积极性。记忆目标和意图越持久、越明确,效果越好;时问意图清楚,效果越好;复习态度积极主动,效果越好。(2)复习时问要合理安排。根据遗忘进程不均衡——先快后慢的趋势,应趁热打铁及时复习,才能防止学习之后立即快速地遗忘。为避免前摄与倒摄抑制的于扰,避免过分紧张与疲劳,每次复习内容不应过于集中;长时问复习,中间要短暂休息;要做到“学而时习之”,以平时分散复习为主;在分散基础上再进行阶段或集中总复习效果要好。(3)复习方式不要太单调,要多样化,如视、听、读、写、操作是一种有效复习方式;复习方式应根据记忆材料的性质与数量灵活选择。(4)采用“记忆术”有助提高复习效果,主要记忆术有:定位记忆术、数字谐音记忆术、串连记忆术、形象控制记忆术及其他记忆术(如异同法、特征法、等距法、推算法、口诀法、谐音法等)。总之,多种方法协同运用,才能收到更好的效果。

48.在课程结构方面,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

(1)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2)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3)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4)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5)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49.(1)与以往历次课程改革相比,此次课程改革的最大区别就是不仅课程体系有了巨大调整,而且反映出教育思想的革命性变化,即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转变,使学校教学工作真正走上素质教育的轨道。归纳起来,新课程改革具有以下显著特点:①转变教育功能,将素质教育的理念落实到课程标准之中。新的课程标准力图在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等方面全面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功能,从而促进学校教育重心的转移。②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整合并设置综合课程。

50.(1)启发性教学原则的涵义: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生动活泼地学习,使他们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贯彻此原则的基本要求:

①教师要钻研教材,充分了解学生,因材施教;

②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③循循善诱,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51.正确。

人的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对优先知觉的事物形成清晰的影像,而对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陪衬和背景,形成模糊的感觉。这种把知觉的对象优先从背景中区分出来的特性叫知觉的选择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