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乡愁余光中》PPT_第1页
初中语文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乡愁余光中》PPT_第2页
初中语文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乡愁余光中》PPT_第3页
初中语文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乡愁余光中》PPT_第4页
初中语文教材解读人教九年级上册活动·探究《乡愁余光中》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乡愁余光中教学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本诗严谨的结构和精巧的构思。通过分析意象,品读诗歌凝练含蓄的语言,体会作者浓厚强烈的思乡情怀。作者简介

余光中,当代诗人、散文家、翻译家。1928年生于南京,1949年随父母迁往香港,次年赴台。因本诗得名“乡愁诗人”。他表达意志和理想的诗歌,一般都壮阔铿锵;而描写乡愁和爱情的作品,一般都细腻柔婉。代表作品有《舟子的悲歌》《蓝色的羽毛》《钟乳石》等。活动一:音乐美1.朗读欣赏,听时注意朗读节奏、重音、诗的情感、语调及语速。2.谁来说说听完这首诗的心理感受?这首诗应该用一种什么语调、语速来读呢?

悲伤,凄凉,是隐藏在思想深处的一种说不出的痛;无奈,惆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受到一缕缕乡愁绵绵不绝地袭来,仿佛听到一位海外游子深情的呼唤。语调深沉,语速舒缓。3.自由朗读、学生范读、分组朗读。活动二:结构美1.这首诗有四节,从每节看,每行字数上有什么特点?从诗的整体外形看,每节有什么特点?

每节长短参差;整体句式整齐、对称。2.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四个小节的内容。母子之别夫妻之别母子之别家国之别1.第1、3小节的母子之别是不是重复了?

2.诗歌的第4节诗有什么作用?思考:1.第1小节是生离,第3小节是死别,死别更令人痛彻心扉。2.这一节诗不仅点明了“乡愁”的根源,也把“乡愁”的范围扩大到了“国家愁”“民族愁”,是对全诗主题的升华,让诗人的情感由对亲人的思念上升到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活动三:绘画美1.乡愁本是一种抽象的情感,余光中借用什么事物来表现乡愁?2.这四种对象前表修饰、限制的形容词和数量词有什么特点?它们共同突出了这四样东西的什么特征?在诗中有什么表达效果?“一枚”“一张”“一方”“一湾”四个数量词和“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四个形容词都以一种看似轻描淡写的方式,把乡愁浓缩于四个面积小程度轻的对象之上,恰恰反衬出诗人内心深处浓烈的思乡情感。活动四:仿写作者巧妙的将乡愁这种抽象的情感进行了具体化,在人生的每一阶段里,乡愁分别寄托在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等对应物上,让事物来说话,这样诗人的乡愁就不至于空洞,这就是托物寄情的写法,也是诗歌常见的写法,请大家模仿课文的写法,仿写第一节。小结上完这一课,你最想说什么?

板书小时候邮票(小)—母子情长大后船票(窄)—夫妻情家愁后来啊坟墓(矮)—生死别↓而现在海峡(浅)—家国恋国愁随堂检测1.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A.齐整赋予新颖一湾海峡B.浅浅恣肆蕴藏一张船票C.韵律酣畅和谐回环往覆D.纠缠提炼出版一方坟墓选C【点拨】“回环往覆”应为“回环往复”。2.下列对《乡愁》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乡愁》以时间短语“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贯穿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大陆的绵绵思念。B.《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表达的情感丰富、含蓄、有张力,能引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C.诗的前三节侧重于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结尾则把个人的悲观与强烈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寄寓了诗人所代表的千万海外游子的思乡之情。D.《乡愁》中运用了反复的艺术手法,使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