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美版12册全册教案_第1页
浙美版12册全册教案_第2页
浙美版12册全册教案_第3页
浙美版12册全册教案_第4页
浙美版12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0热爱祖国优秀传统艺术可以在课堂上,也可在课后学习。教师还可以利用新书下发的时机,提出诸如:学生收集相关的资料,并写出研究报告。1流动的风景线课前准备(学生)观察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画笔。(教师)课件。教学过程1.揭题。2.欣赏、分析。(1)回忆生活中有车身装饰的各种车辆。(2)出示一组图片: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3)教师问:同学们,把生活中各种各样的车用自己的方法分类。(4)教师小结:①从功能上分;②从车型上分;③从色彩上分。3.欣赏、感受。(1)教师出示两张图片(不适合车身装饰和适合车身装饰的两种车进行对教师提问:你认为什么车适合车身装饰?为什么?救护车等。(2)教师提问:车身装饰一般在什么部位?主要的装饰手法有哪些?(3)教师提问:车身装饰有几种类型?4.欣赏图片,说说装饰设计的方法。④模型分面设计;⑤局部位置面块设计。5.学生作业。(1)自选一种车辆,对车身进行装饰,时间20分钟。(2)教师巡回指导,进行辅导和解决课堂问题。6.作业评价。(1)作业展示在展板上。(2)学生介绍自己的设计思路和采用的方式,说说通过装饰想告诉人们什么。2公共汽车站课前准备(教师)公共汽车站图片、公共汽车站设计草图、质地较厚的纸、剪刀、固体胶。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车站设计方案。作为城市中的一分子,我们也应为居住的城市出一份力。今天我们就一起研究如何设计公共汽车站。2.图片欣赏,研究学习。(1)出示一张简易的和一张现代化的公共汽车站图片,比较哪一种设计舒适?提问:一个舒适的车站至少要由哪几个部分组成?具有哪些功能?(2)欣赏一组公共汽车站图片。(3)根据以上特点,教师示范一两个设计草图。(造型简练、有特色。)(4)各小组选择一个主题,每人设计一幅草图。(5)教师示范把平面转化成立体的方法。(6)欣赏学生作品,他们的设计中体现了哪些人性化设施?3.学生制作公共汽车站模型。(1(2(3)学生制作、教师辅导。4.评价、交流。(1)各组展示作品,派代表介绍设计思路。(2)引导学生说一说欣赏的设计作品,它们的设计亮点体现在哪里。5.拓展小结。(1)了解公共设施设计方法,对生活中许多公共设施都能进行实用美观的设计。(2)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社区休闲区。3手绘校园招贴课前准备(教师)收集、制作三张校园手绘招贴、课件。教学过程1.谈话导入。贴画来宣传,谁设计过招贴画?2.欣赏、探究。(1结合学生回答小结:标题、内容、花边、插图、主办单位。(2文字和插图的装饰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教师小结优秀手绘招贴的特点。3.教师示范手绘招贴的创作步骤。4.欣赏同龄人作品。了解插图、主题文字的字体、编排等多样性,拓展学生思维。5.学生作业。为校园活动手绘一张招贴。1)用一种或多种工具(油画棒、水彩笔、麦克笔等)完成。(2)编排要有创意。(3)时间20分钟。草稿的良好设计习惯。6.评价。1(2)编排有创意。(3)信息一目了然。1)小组按标准自评,并互评一张优秀作品选送展示。(2)大家评一评选出的优秀作品,由设计者说说创意,大家再提出优点和修改建议。4请柬课前准备(学生)课前寻找、搜集一些请柬,彩笔、彩纸、剪刀、双面胶或胶水。(教师)请柬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或不同请柬的实物。教学过程1.认识请柬。(1)导入:老师要邀请几位同学参加一个家庭聚会,想用一个礼貌周到的方法来通知他们,你能帮老师出出主意吗?(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用送请柬的方法显得礼貌而又郑重,能让你的朋友感受到你对他的尊重。(3请柬在生活交往中的作用是什么?(4(5(6)学生回答,教师小结:时间、地点、邀请方等信息准确完整。2.欣赏作品。(1)欣赏范作:①国务院请柬;②音乐会请柬;③儿童游乐园开幕请柬。(2)提问:它们为什么要这样设计?(3)学生分析,教师小结:请柬的形式与内容、装饰和风格都要和谐统一。3.设计制作。(1)学生分析讨论请柬的制作方法。(2)教师示范几种不同的制作方法:折、剪、刻、画(见下图)等。(3)教师提问:你还能想出其他的制作方法吗?4.学生设计制作。(1)教师提出要求:为本班的班队会或自己的生日聚会、个人画展等活动设计一张请柬。(2)学生设计制作,教师指导。5.作业展示。(1)请学生对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教师略作评价。(2)把请柬送到想邀请的同学手中。5我的小学生活课前准备(学生)照片、绘本、杂志图片、水彩笔或水粉颜料。(教师)绘本、照片、学生作品。教学过程1.激起回忆。(1)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即将迈入中学的大门,回头看看六年的小学生活,你还记得哪些难忘的事?在你的小学生活中,让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学生畅谈自己的小学生活。(22.观察描述。(1)说说小学生涯中印象深刻的事。学生展示自己的照片,说说当时的情景和自己的心情。(2)教师提问:你在小学生活中玩过哪些游戏?学生回答:老鹰捉小鸡、跳房子、捉迷藏„„一刻你的快乐心情。3.欣赏感受。(1)教师提问:怎样将精彩一刻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2这些精彩的画面组合起来,那将是一本充满快乐回忆的绘本!4.了解绘本。(1)欣赏绘本,小组讨论,分析绘本的结构。绘本分为封面和内页。(2)怎样设计绘本的封面与内页?封面:书名,有与主题相关的插图、出版社、作者。书脊:书名、出版社、作者。封底:书价、条形码、小插图。封面由组内的一位同学完成,以自己的作品作为封面插图(作品可以小一内页是生动丰满的画面,怎样将我们的画组合成册?图1:将纸(完成的作品)对折,阴影部分涂上胶水;图2:将第二张对折好的作品往上粘;图3:将整个大组的所有作品粘合成一本厚厚的书,绘本的雏形就基本完成了。5.学生创作。(1)画出你小学生活中印象最深的一个情景。(2)小组合作制作一本《我们的小学生活》绘本。6.欣赏评价。(1)小组展示自创的绘本,介绍绘本特色。(2)小结与拓展:用绘本的方法还可以表现我们生活中的许多经历。6画展设计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画笔。(教师)美术馆、博物馆资料,画展设计范例。教学过程1.参观画展:观的时候获得美的感受。2.引导:(1)如果能将我们的画也挂在墙上展出,那有多好啊!让我们来举办一次属于自己的画展吧!(2)初步设想,你希望将这次画展办成一个什么样的画展?(3)欣赏、学习画展方案范作。3.分小组讨论,办一次画展要注意些什么?做些什么准备?(1)体现什么主题内容比较好?(2)每人准备一件自己最优秀的作品,提前将作品装裱好。中国画的装裱采用卷轴方式,西洋画一般采用画框方式。(3)要选择合适的场地,在哪里举办这次展览呢?①校内:考察自己学校中可以选择的场地:如礼堂、体育馆、美术教室、校园走廊、围墙、橱窗等。②校外:如果有条件可以与社区或当地展览馆联系。(4)布局设计:①根据场地设计好展览的布局,绘制平面布局图,包括展示区、休息区、参观路线等。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使用屏风板或塑料泡沫板,没有的就布置在墙上。③休息区要给观众温馨的感觉。④注意平面与立体空间的结合。(5)作品的悬挂要适合参观者的视线角度,适度倾斜。(6)要准备好展览标题、前言、标签、海报、引导牌或指示图、邀请卡等。想一想,标签纸的设计应安排哪些内容?怎样设计这些展示材料才能吸引人?(7)还可以安排几位讲解员或引导员。4.实践。(1)设计一个举办画展的方案。(2)分组准备制作标题、前言、标签、海报、引导牌或指示图、邀请卡等。(3)课外装裱作品。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画笔、装裱好的作品、胶带纸、钉子、粗棉线、塑料泡沫板。(教师)辅助材料。教学过程1.检查准备工作。2.分工进行布展。3.开始展览,迎接参观人员。7画家故居课前准备(学生)有条件的同学课前参观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故居。了解历史背景。教学过程1.出示图片,谈话引入。2.引导学生欣赏黄宾虹的作品。(1(2(360岁以前以师古人为主;60—7070岁以后,自立面目,渐趋成熟。风格浑厚华滋,意境郁勃,是黄宾虹山水画的基本特点。段的作品?最大的特点是什么?”(4②主张创造,即使是学习别人的画,也要有创造性地学。3.(1)启发学生用以上学得的方法欣赏潘天寿的作品。析它的构图、气势),从中了解潘天寿笔墨苍古、凝练老辣、大气磅礴、雄浑奇崛,具有慑人心魄的力量感和现代结构美的艺术风格。(2)欣赏丰子恺、林风眠的作品。①了解丰子恺、林风眠的生平。请参观过他们故居的同学介绍他们的生平。创造了条件。画充满情趣的、简洁的美。4.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学生概括四位画家的共同点:创新。教师小结:清末民初,国家动荡,中国绘画史上一度出现了萧条的景象。黄宾虹、林风眠、潘天寿、丰子恺四位画家锐意进取、不断改革,创造出与众不同碑。5.拓展延伸。通过其他途径去了解更多的内容。8墙课前准备(学生)有关墙文化的文字资料和图片、各种制作材料。(教师)多媒体课件、相关资料。教学过程1.认识墙。(1)课前布置学生(以小组分工的形式)收集的有关墙的资料:①墙按不同材质、功能、用途可以分出多少种类型?图片和文字资料。④介绍一堵你了解并喜欢的墙。⑤收集与墙有关的成语或典故。(2)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小组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将本组的学习成果介绍给大家。(3)教师归纳总结,列表展示学习成果。2.品味墙。(1)欣赏书上中国传统建筑中两种独具代表性的墙:江南民居的马头墙和(2头、墙体、窗、洞等方面进行观察交流,感受古代劳动人民的艺术智慧,激发学(3)欣赏课件上各类文化墙和家居设计的背景墙,了解如何将墙的设计元3.表现墙。(1)小组讨论:②如何使你设计的墙屹立不倒?(2)欣赏课件上优秀的学生作品。(34.展示墙。(1)各小组展示作品,向大家介绍自己创作“墙”的设计意图和特点等。(2)组织评价活动:评选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和最佳创新奖,说出评选的理由。5.课外拓展。尝试为校园或小区设计一堵文化墙,画一画设计稿。9祖国美景知多少课前准备(学生)写生画夹、绘画工具。(教师)课件、祖国风景名胜图片、风景画。教学过程1.展示图片,激发兴趣。(1(2)播放课件,展示祖国风景名胜图片,学生抢答。(3)让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著名的风景?(4)用一句话来夸夸祖国的美丽河山。2.引导欣赏,加强体验。(1)欣赏书中的人民币图案,提问:你留意过我国人民币上印有的祖国美景吗?你知道在人民币上还印有哪些风景?(2)欣赏画家的风景画。3.写生指导。根据教学实际,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风景点进行实地写生。(1)选景。宜太大,如几棵树、一幢房屋、一座桥、一座亭子、一座山、一条小河等都可以1)范围太大,不宜表现;图(2)主体突出,比较适合。可用自制的取景器或用手指搭成框状的取景方法来选取景物。(2)构图。舍,主次分明、突出主体,通过近景、中景、远景的安排,表现画面丰富的层次感。出示一些风景图片或风景画引导学生分析比较,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构图知识。如下图:图(3)画面主体不突出,画面比较零乱,构图比较松散;图(4)构图比较完整,主体突出,层次丰富。(3)描绘。整体布局——局部描绘——整体调整。4.学生作业。(1)画一幅风景写生画。(2)表现形式可以多种多样:铅笔画或铅笔淡彩、彩笔画、水粉画等。5.展示评价。10美无处不在课前准备(学生)一张自认为美的照片或图片、一种自己喜爱吃的蔬果、彩色画笔。(教师)多媒体课件、一棵卷心菜或一个甜橙。教学过程1.导入。介绍自己带来的照片或图片,说说美在哪里。2.摄影作品欣赏,深入感受。(1)课件展示,学生欣赏。第1组:箭扣长城。第2组:动植物。第3组:水乡。第4组:白桦林。(2)分组欣赏、讨论。①从摄影作品中感受到什么?②同一题材的几张摄影作品看起来有什么不同?③如果是你,你会选择什么角度进行拍摄?④欣赏过程中有没有什么疑问?(3)小组派代表谈谈体会和感受。3.(1)提问:看到这幅画你有什么感受?(2(3)再来看看这幅画,有没有新的感受?4.(1(2(3)看过图片有何感受?(4)小结:对于熟悉的事物,如果从一些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不一样的感受。5.学生练习,表现感受。(1(2)作品展示,互评。11竹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有关竹子的诗句、成语、谚语以及描写竹子的文章,毛笔(大墨汁。(教师)表现竹的有关美术作品或图片、视频资料、音乐。教学过程1.认识竹子。特点。2.欣赏竹子。(1)展示、欣赏课本中画竹的作品,请学生谈谈感受并讨论介绍有关竹子的诗句、成语、谚语以及描写竹子的文章。(2)教师介绍郑板桥与竹子的逸闻趣事,指出竹子的象征意义。(3)出示有关画竹的课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4)了解中国古代画竹是有一定象征意义的,表示作者希望学习竹子虚心有节的品质。3.竹子画法。学生分组讨论画竹子(竹竿、竹叶)的过程。4.尝试画竹。鼓励学生运用水墨形式表现竹子。5.展示评价。学生互评作品。第二课时课前准备(学生)竹材料、胶水、剪刀等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教师)竹制品的图片。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说说竹子在人们生活中的用途。2.学生分析教材上的作品,欣赏竹材料的巧妙应用及丰富的造型。3.学生讨论竹材料的加工方法。4.5.学生分组讨论创作意图并相互交流。6.学生实践,分组合作。要求以竹材料制作一件手工作品。7.教师及时指导,对学生有创意的设计构思与造型制作进行讨论并鼓励。8.学生交流作品并自由表达制作感想,可自评、互评。12奇思妙想课前准备(学生)纸、颜料或其他的材料。(教师)课件。教学过程1.情境导入,提出课题。(1)用多媒体展示优秀的汽车广告。教师提问:这则广告表达了什么含义?广告中有什么样的创意?(2)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3)教师总结:一则优秀的广告需要有一个好的创意,创意是现代设计的灵魂,而“奇思妙想”是创意的基础。(42.图形体验,加深理解。(1在哪里?(2)学生代表发言。(3)教师总结:教材中这些作品都具有很好的创意,作者展开了丰富的联想,给作品以深厚的意蕴,同时也给读者一种独特的视觉冲击体验。3.联想练习,激发创意。(1)课件展示图片,请学生思考:除了单形和组合联想,你还有什么与之不同的联想吗?用简单的绘画形式表达出来。(2)学生练习,教师挑选出优秀的练习并让学生自我评述。(3)教师总结,并引出下个问题。4.总结练习,方法拓展。(1有什么优势?大家还有其他的方法吗?(2)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师总结。5.构思作业,强化创意。(1)用绘画或拼贴的方法设计一个奇妙的图像,鼓励大家大胆创意。(2)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6.作业展示,知识拓展。(1(2)小结本节课内容,并拓展说明“奇思妙想”在其他艺术创作领域中的运用。13纸雕塑课前准备(学生)报纸、其他纸材、胶水、剪刀等手工制作的工具和材料。(教师)课件、优秀纸雕塑作品。教学过程1.欣赏评述,激发兴趣。(1)教师拿出几件纸雕塑作品,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2(3)学生回答,教师总结。2.研究讨论,深入理解。(132么样的体块和色彩来表现的?(2)学生分组讨论,代表发言。(3)教师总结。3.传授方法,加深体验。(1讲解纸雕塑的艺术特点是如何体现的,同时重点强调在制作中需要把纸团紧,在塑造中要强调物体的团块结构。(2(3)学生分组讨论,说说有什么独特的方法表现出物体的形体。(4)教师对学生的方法要予以肯定,同时提出一些建议。4.欣赏探究,布置练习。(1)教师出示课件,让学生欣赏动物雕塑,加强对形体的了解。(2)练习用报纸作为基本材料塑造一个动物。(3)学生练习,教师巡回辅导。5.作品展示,自评互评。(1)学生可按下表内容评价自己的作品。(2)学生之间相互观摩、评价。(3)小结本节课内容。14包装盒设计课前准备(学生)收集各种不同形状的包装盒。(教师)多媒体设备、中外优秀包装作品。教学过程1.导入教学。(1)教师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商场、超市整齐美观的货架和具体产品美观的包装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在生活中见到过哪些有特点的包装?2.深入教学。(1)教师演示教科书中形式多样的包装盒,提示学生思考:这些商品的包装有什么作用?(2)教师再展示一组中外优秀包装盒设计的作品,请学生仔细观察并讨论(3)重点演示包装盒的设计制作过程。教师出示已制作好的包装盒,并把包装盒展开,使学生了解包装盒的设计结构,并进一步讲解包装盒的制作过程。(4)教师演示色彩鲜艳、装饰美观的包装盒设计作品。请学生讨论:包装3.布置作业。计思路。4.课堂延伸。品等。15中国的世界遗产第一课时课前准备(学生)收集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和文字资料。(教师)课件等。教学过程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1)欣赏几幅图片:皖南古村落西递、甘肃敦煌莫高窟、四川乐山大佛。教师提问:你认识这些地方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2)讨论交流:①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片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③你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