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1页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2页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3页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4页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1小小科学家教学目标: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教学重点: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教学难点: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教学过程:1、今天学习什么课?彩虹、火山、蘑菇岩、猪笼草、恐龙2、什么是科学?知道哪些自然秘密?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看图:图中画有什么?是什么意思?1观看并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一词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3、做实验:滚小球。4、介绍伽利略滚小球的故事。5、了解一些常见的科学问题。6、全课小结。板书设计:1小小科学家我们的生活处处离不开科学和技术教学反思:激发了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2、小小工程师教学目标:21.能够利用简易材料自制一个铅笔加长器,并对设计制作的产品不断改进,力争做到最好。2.通过交流工程师的杰作,意识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工程师的发明制造。3.知道工程师是发现设计、发明、制造产品的人。教学重点:知道工程师是做什么的,经历制作一件物品的过程。教学难点:计、发明、制造。教具、学具准备:短的铅笔头、吸管、小木棒、一次性筷子、废旧纸张、剪刀、胶带等。教学过程:1、了解工程教师活动今天呀,老师又要给大家介绍一类伟大的人,天上飞的飞机,地上跑的汽车,甚至于小朋友们住的房子等学生活动学生回忆学生回答个性备课等,都离不开他们,他们就是工程师。在你周围认识的人当中有没有工程师,他们是怎么工作的。2、结合活动手册,荷花、轮船、山峰、学生填写活动手出示工程师工作图册并思考3、学做工程师,做一个铅笔加长器。出示一支短的铅笔老师这支铅笔太短了不好写了,怎么办?你能3做个小小工程师帮老师解决这个问题么?鼓励学生利用身边的材料行测试评价,再评出小组内谁做得最好。4、全课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了解了工程师主要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们会画设计图、发明制造新产品,甚至还能维修机器,他们的工作与科学家们一样重要,我们班的小小科学家和小小工程师们,用的人才!己的改进有启发。板书设计:2、小小工程师设计发明制造教学反思:重在设计、发明、制造。3、上好科学课教学目标:1.能够说出科学教室与一般教室的不同。3.参与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并愿意遵守这些规则。教学重点:4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并在活动遵守规则。教学难点:能够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主动遵守。教具、学具准备:细而高的瓶子,粗而矮的瓶子,染色用的颜料,有刻度的瓶子,抹布教学过程:1、活动一:参观科学教室,比较与普通教室的不同。引导并介绍实验室之处呢?哪个小朋友是火眼金睛,先来说一说你发现的不同之处吧!2、活动二:做比较水的多少实验。问题的答案。比如这两瓶水,到底是哪个多一点呢?3、活动三:制定科学课的规则。处于兴奋之中,他们好奇心非常强烈,总是想触摸这些材料,或者提我们应该一起来制定上好科学课的规则。应该怎样做呢?4、全课小结:小朋友们,在以后的科学学习活动中,老师希望大家都能自觉主动地去遵守今天我们一起制定下来的规则。5板书设计:教学反思:3上好科学课遵守规则在活动中有规则意识并在生活中主动遵守。4、认识感官教学目标:1.通过与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的活动,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料,知道动物也通过眼、耳、鼻等感知环境并且有些动物的感官很灵敏。3.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教学重点:6初步培养根据颜色、形状、声音、软硬、味道和气味等特性辨认物体的能力。教学难点:冷热等方面的特点。教学过程:1、活动一:观看图片,认识感觉器官,包括眼、耳、鼻、舌、皮肤,皮肤遍布全身。谜语:两间房子一样宽,大门常开也常关,房里们身上哪个器官么?是什么形状,什么颜色,可是观察也不仅仅是看哦,老师这里有两杯开水,邀请学生用自己的办法分辨小朋友们可真聪明,是啊,人身上可真多宝啊!眼睛、鼻子、舌以帮助你观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书上12页的图片。谁来说一说,你的发现。来几种?7轻重、厚薄。观察的顺序通常是一看二闻三尝,强调对不认识的物品不能随便闻和尝。沙地、水泥地,说出的不同感觉。组织学生阅读教材图片资料或观看视频资料,狗的嗅觉、鹰的视觉、猫的触觉……然后组织学生拓展交流:你还知道哪些动物的感觉器官也有了不起的功能?可以进一步提出问题:既然不同的感官有不同的作用,当一种感官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该怎么办呢?下一节课我们再一起来寻找答案。板书设计:4、认识感官眼睛看、耳朵听、鼻子闻、舌头尝、皮肤知冷暖5、感官总动员教学目标:1、通过品茶、观察蜡烛等活动,说出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2、在做品茶活动和与同伴观察蜡烛的活动中,尝试发现并交流事物更多的特点。教学重点:知道全面认识一种事物需要动用各种感官。难点能动用各种感官观察并描述事物的特点。教学准备:学生分组材料:杯。82、蜡烛一支、火柴一盒。教学过程:1、品茶活动。才能完成。所以上课前,教师提前泡好菊花茶、绿茶、红茶三杯茶水备用由于泡教学。如果条件允许,组织学生进行分组活动,让学生都进行品茶体验、效果是最好的。或者布置学生回家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品茶活动,也是很好的办法。注意事项:品茶活动中,使学生感受到鼻和舌在共同起作用是很捏不紧而响到观察效果,所以教师在此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共同完成。2、观察蜡烛。背靠近火焰感知,不能直接接触火苗和蜡油。帮助学生点燃蜡烛,强调用火安全。3、如何挑选一个好西瓜。设置问题情境如何挑选一个好西瓜。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发现事物更多的特点。9人们往往动用各种感官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板书设计:5、感官总动员运用多种感官全面认识事物教学反思:官。6、借助工具观察教学目标:认识各种观察工具,学会正确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和听诊器,体会观察工具的重要性。教学重点、难点:学会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和听诊器。正确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和听诊器。教具、学具准备:放大镜、显微镜、听诊器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回顾旧知1.我们的感觉是不是万能的?2.让我们来学习借助工具观察。10二、借助工具观察1.观察大拇指:学习安全、正确地放大镜。2.完成活动手册第6页。3.学习使用显微镜。4.学习使用听诊器。小结:借助工具,我们能观察得更多。三、认识各种观察工具学生看课本第20页,认识各种观察工具。四、巩固总结这节课学到了什么?板书设计:6、借助工具观察观察得更多教学反思:器,体会观察工具的重要性。11第三单元用大脑思考7做个小侦探教学目标:受大脑的思考功能。对世界产生好奇,乐于动脑思考。教学重点、难点:学会提出问题。大胆猜测答案。教学准备:碰碰球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我们学习科学,就是要发现奥秘,创造美好世界,只用感官去观察,能做到这些吗?122.我们还需要学会用大脑思考。二、学习新课1.学会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为会么会这样?蒲公英的种子为会么要飞?菜叶上为什么有这么多孔洞?两只让学生仔细观察小狗为什么强弱不同?2.小结:我们要会从观察到的现象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3.学会大胆推测:谁破坏了蜘蛛网?4.雪地上有动物的脚印,发生了什么事?5.完成活动手册第7页。6.学会猜测与验证:玩碰碰球。三、拓展科学家一直在推测和研究恐龙灭绝的原因。四、总结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7、做个小侦探发现问题推测原因用脑思考教学反思:猜测活动,感受大脑的思考功能。对世界产生好奇,乐于动脑思考。138暗箱里的秘密教学目标:学习依靠信息进行猜测。的过程。懂得观察获取信息是猜测与判断的基础。教学重点、难点:学习根据信息进行猜测。说出理由。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师:我们学过观察,学过猜测,这两者之间有什么联系呢?2.让我们把观察和猜测结合起来。二、学习新课2.完成活动手册第8页。学生合作完成息猜想里面的情况。4.解暗箱活动。14(1)滚小球,判断盒子里障碍物的位置。(2)和同伴说说你的发现。(3)如果意见不一致,多试试,多交流。(4)完成活动手册第8页。5.小结:依靠信息进行猜测和判断。三、总结与拓展1.你学会了什么?板书设计:8、暗箱里的秘密信息猜测教学反思:学习依靠信息进行猜测。通过解暗箱活动,体会依靠信息猜测的过程。懂得观察获取信息是猜测与判断的基础。159树叶变黄了教学目标:学会根据问题进行调查活动。通过收集树叶的活动,整理信息,进行判断。知道验证猜判断需要经历调查活动。教学重点、难点:调查树叶变黄过程。调查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秋天到了,你的家乡哪些树的叶子会变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发现这个秘密。二、学习新课1.哪些树叶会变黄?2.猜一猜,银杏树叶是怎么慢慢变黄的?(学生猜想)3.怎样验证猜想呢?4.活动:寻找证据验证自己的猜想。5.活动:观察、收集校园里其他树叶子,看看它们是怎么变黄的。6.完成活动手册第9页。167.小结:有猜想,还要经过收集证据来证明。三、总结科学不能只靠猜想,要经过验证,得出正确知识。板书设计:9树叶变黄了观察发现猜想收集证据验证教学反思:学会根据问题进行调查活动。通过收集树叶的活动,整理信息,进行判断。知道验证猜判断需要经历调查活动。第四单元用双手创造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教学目标:1、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2、能够识别自然物与人造物;3、知道利用自然材料可以制造物品。教学重点、难点: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能够识别自然物与人造物。教学准备:课件、树枝、树叶等。17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2.学生看图讨论手回答。指导看图3.导入: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区分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二、探索新知1.看资料:你能区分哪些是自然的,哪些是人造的吗?2.交流后汇报。3.小组活动:捡一些树枝、树叶,搭个小棚子。4.完成活动手册第10页。5.展示成果,评价。6.小结:利用自然材料,可以创造物品。三、总结与拓展1.看课本第34页,了解人们为了满足生活需要,常常利用自然材料制造物品。2.你再举几个利用自然材料制造物品的例子吗?3.完成活动手册第10页,相互评价。人类的生活带什么影响?小结:人们为了生活需要,利用自然材料可以创造物品,但是必须注意保护环境。板书设计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来于自然保护自然18教学反思:了解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能够识别自然物与人造物。11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目标:知道衣食住行的变化。通过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动手操作等活动,知道衣食住行的变化。懂得科学的进步,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教学重点:知道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难点:发现衣食住行的变化。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1.看“穿越”视频。2.你有什么感想?3.导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板书课题:衣食住行的变化))二、探索发现是什么样的?2.汇报发现。找亮点3.小结:人们的生活的变化,从衣食住行上可以看出来。4.分别分析:从古至今,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哪些变化?195.完成活动手册第11页,评价手册。6.实践活动:用不同的工具把大米碾成米粉。的食物?三、总结与拓展1.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2.拓展:问问长辈,他们认为生活中最重要的发明是什么?板书设计11衣食住行的变化衣服食物住房出行越来越好教学反思:让学生知道衣食住行的变化。通过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动手操作等活动,知道衣食住行的变化。懂得科学的进步,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12轮子的故事教学目标:大影响。教学重点:20轮子的变化。教学难点:轮子的应用。教学过程:一、体会导入1.活动:先推书,再用铅笔做轮子,再推,说说轮子的作用。2.导入: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轮子的故事。二、探索发现1.读一读轮子的历史。2.讨论:从古至今,轮子有了哪些改变?3.完成活动手册第12页。4.评价活动手册。5.小组活动:想办法给“小车”装上轮子。6.展示成果,相互评价。7.拓展:轮子还能应用在哪里?8.完成活动手册第12页。9评价活动手册。三、课堂总结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12轮子的故事省力广泛应用21教学反思:活的巨大影响。12轮子的故事教学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