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主义时期音乐课件_第1页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课件_第2页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课件_第3页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课件_第4页
古典主义时期音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古典主义时期

二、喜歌剧的发展与格鲁克的歌剧改革三、古典的交响乐套曲和奏鸣曲式的形成四、海顿和莫扎特五、贝多芬第三章从启蒙运动到贝多芬(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750-1830)一、古典主义时期第三章从启蒙运动到贝多芬(古典主义音乐

西方音乐史中的古典主义时期通常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段时期。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古典主义大师,他们的杰出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被称为近代欧洲音乐艺术的“经典”。十八世纪下半叶,从法国兴起而后遍及欧洲的“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它代表着经济力量进一步增强的资产阶级,为在政治上取代封建阶级而发动的思想领域内的猛烈攻势。启蒙学者们提出了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自由”、“平等”、“理性”等口号,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并直接成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旗帜。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家的思想与创作受到这一运动的极深刻的影响。

一、古典主义时期

西方音乐史中的古典主义时期通常指18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1、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积极参预,这一时期的音乐生活显得空前活跃。

2、以往的音乐家一直处于贵族、教会奴仆的地位,而启蒙运动为他们指出了一条走向独立、自新的自由艺术家的道路。

3、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有着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从生动活泼、市民化的意大利喜歌剧,到真挚朴素、“返回自然”的格鲁克的歌剧;

4、人们通常把这一时期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这是把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所代表的创作风格概括起来,作为本时期音乐的特征。古典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古典主义时期喜歌剧的兴起

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出现了喜歌剧,这是在启蒙主义思潮影响下,一反意大利正歌剧“矫揉造作”而追求“自然”的一种新的歌剧体裁形式。十八世纪出现的喜歌剧,是与传统正歌剧相对而言的一种新风格的声乐形式。意大利的佩格莱西(1710-1736),他的《女仆作夫人》被认为是第一部独立的意大利喜歌剧。十八世纪下半叶的喜歌剧作曲家,以皮契尼(1728-1800)为代表,重要作品有《温顺的女儿》。他的学生契玛罗沙(1749-1801)受到启蒙思想的更多影响,作品《秘密婚姻》》由于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社会等级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引起轰动。二、喜歌剧的繁荣和格鲁克喜歌剧的兴起二、喜歌剧的繁荣和格鲁克

1752年,一个意大利歌剧团把《女仆作夫人》带到巴黎演出,激起了法国文化界“喜歌剧之争”。卢梭等一些启蒙思想家,热情赞扬这种大众化倾向的歌剧体裁,卢梭还综合了意大利喜歌剧及法国传统的集市戏创作出了喜歌剧《乡村卜者》,证明以法国语言能够谱写这种新风格的音乐。这场争论促进了法国喜歌剧的发展。1762年巴黎建立了喜歌剧院。不少法国作曲家投入了这种体裁的创作,写出了许多法国民间集市戏与意大利喜歌剧相结合的法国式喜歌剧作品。

喜歌剧在法国1752年,一个意大利歌剧团把《女仆作夫人》带到巴

格鲁克(1714-1787)是德国人,就学于布拉格,后在意大利完成学业,早年主要创作传统风格的意大利歌剧。1741年格鲁克在维也纳结识了具有新思想的意大利诗人卡萨比基,开始创作更为严肃深刻、真实质朴的新型歌剧。这几部最初的改革歌剧使格鲁克备受注目。后来他接受法国邀请,在巴黎全面开展了他的歌剧改革事业。

他认为:歌剧声乐的旋律要去除不必要的装饰,音乐必须在戏剧的支配下简洁地陈述出来;千篇一律的返始咏叹调的形式,如果破坏了剧词的连贯性,就不应该采用;序曲的基调应与整个戏剧的基调相吻合;简洁和清晰应是歌剧音乐永远追求的原则。格鲁克改革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伟大原则”;歌剧中音乐的“真正使命”是“和诗配合,以便加强情感的表现”。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格鲁克(1714-1787)是德国人,就学于布拉格,

在西方音乐历史中古典主义时期是器乐音乐繁荣的时代。D·斯卡拉蒂为著名歌剧作曲家A·斯卡拉蒂的儿子,他受意大利歌剧抒情旋律的熏陶,然而他成就于古钢琴音乐,创作了近六百首单乐章钢琴曲,后人称作《奏鸣曲》。C·P·E·巴赫是J·S·巴赫的次子。长期在柏林和波茨坦任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古钢琴师,是柏林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键盘音乐作品在古典主义早期具有重要意义。他最后五集奏鸣曲是为表现幅度更大的钢琴而创作的。C·P·E·巴赫的器乐音乐表现风格直接影响了古典维也纳乐派。早期的交响曲是18世纪初意大利歌剧序曲(Sinfonia),它渐渐脱离歌剧,成为一种独立的管弦乐体裁形式在音乐会上演奏。18世纪中叶,德奥各地宫廷纷纷兴起管弦乐队,其中曼海姆、维也纳和柏林成为交响乐发展的中心地。交响乐套曲和奏鸣曲式的运用普遍,并逐渐定型为完美的古典形式,是这一时期另一重要的音乐现象。交响乐套曲和奏鸣曲式是经过几代人的艺术实践和探索才逐渐形成和达到成熟的。三、古典早期的奏鸣曲和交响乐曲在西方音乐历史中古典主义时期是器乐音乐繁荣的维也纳和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史上的诸多乐派,往往是一种概括性的称谓,仅仅提供着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大师,先后以维也纳为生活、创作的中心地,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深刻继承关系,共同对欧洲音乐史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18世纪下半叶,维也纳成为欧洲音乐的中心地。西方音乐在这里获得高度的凝聚发展,形成了对近代西方音乐具有典范意义的维也纳古典风格。音乐大师海顿是古典风格的最重要的奠基者,他不仅确立了古典主义体裁和形式,而且树立了古典主义的精神风范。另一位大师莫扎特以其多面的杰出才能推动了古典风格趋于完美。时代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最终完善了古典主义风格,然而同时他那高度个性和充满时代斗争精神的音乐超越了古典主义精神范畴,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引路.当时的维也纳,不仅政治上是奥地利帝国的首都,文化艺术上也是欧洲的中心之一。四、海顿和莫扎特维也纳和维也纳古典乐派四、海顿和莫扎特海顿(1732-1809)是古典维也纳乐派的奠基者,出生于社会底层的贫苦车轮匠家庭,自幼熟悉奥地利多民族的音乐,这使他一生创作受益非浅,青少年时期生活艰难,但刻苦自学,辗转奋斗。1761年,他获得匈牙利贵族埃斯特哈齐宫廷乐师职位,从此取得了安定的生活条件和创作实践的机会。海顿的重要创作产生于八十年代以后。九十年代离开宫廷、游历英国,在那里得到荣誉和隆重接待,回国后定居维也纳。这个时期中,他创作了著名的十二部《伦敦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四季》和一些优秀的四重奏作品。海顿的创作生涯很长,一生写下了一百多首交响曲、八十多首弦乐四重奏及为数众多的其他作品。其间展现出他对古典交响曲和四重奏形式的探索过程。早期的交响曲比较简单,乐章的数目不定。海顿在宫廷工作几十年,写了大量各种形式的室内乐和乐队合奏曲,多是应主人的需要,作为贵族钓猎嬉的附丽,不免有追求浮华和装饰性风格倾向;但也正是经过大量这种创作实验,他摸索并娴熟驾驭了交响曲形式的结构手法。海顿(交响乐之父)的历史贡献海顿(1732-1809)是古典维也纳乐派的奠基者,

海顿是18世纪完美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完美的古典交响曲及四重奏形式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这一重要贡献,来源于他在启蒙主义影响下对艺术和音乐美的新的信仰和追求。

海顿创作中充溢着健康、明快、幽默、轻松的气息。清新朴素的旋律,在气质上保持着与民间音乐的联系,粗犷质朴的民间舞曲被他自如地引入高级的交响曲形式;和声、织体上的明晰,结构上的匀称、讲究,这一切构成了海顿创作的总体风格,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他乐天安命于生活的环境,然而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却孜孜不息。他认为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在把交响曲从贵族客厅中解放出来的道路上,海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海顿是18世纪完美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最重要的代表

莫扎特1756年生于萨尔茨堡,父亲曾任该城宫廷、教堂的乐师,使莫扎特很小就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1762到1781年,父亲多次让莫扎特去欧洲各大城市游历演出,莫扎特也由此领略和熟悉了法国的大歌剧与器乐、亨德尔的清唱剧、喜歌剧和J.C.巴赫的创作以及意大利的正歌剧、喜歌剧和宗教音乐。

作为第一个力图挣脱束缚、维护自己尊严的艺术家,他在享受“自由”乐趣的同时,也对“自由”的艰辛有了更实际的体验。他摆脱了萨尔茨堡的主教,却又不得不依赖于维也纳的宫廷贵族和出版商。莫扎特在音乐里开始体现他的悲伤、愤懑甚至抗议,同时仍然对美好的未来抱着天真、诚挚的向往。遗憾的是,当他刚刚踏入新的创作天地,就被贫穷、疾病夺去了生命。1791年,莫扎特被悄然安葬在维也纳的贫民公墓里,后人甚至找不到他的遗体。莫扎特(音乐神童)和他的音乐艺术莫扎特1756年生于萨尔茨堡,父亲曾任该城宫廷莫扎特最重要的成就当推歌剧。他继承格鲁克歌剧改革的理想,而且更前进了一步。他一生喜爱歌剧,终生宏愿是创作一部真正的德国歌剧。从少年开始一共写了十几部歌剧,最杰出的是后期的《费加罗的婚礼》(1786)、《唐璜》(1787)、《魔笛》(1791)。

1785年,博马舍的话剧《费加罗的婚礼》在法国被禁六年后重新上演。第二年,莫扎特决定把它写成歌剧。这时已是法国革命的前夜。虽然,为了使奥皇取消禁演令,脚本更动了不少剧词,但在维也纳舞台上热情歌颂新兴力量——第三等级的代表费加罗,还是一件需要勇气和远见的壮举。莫扎特后期的交响曲和一些钢琴作品,展示了一种新的气质。1788年内短期连续完成的最后三部交响曲(第39、40、41)特别是第40交响曲,出现了莫扎特作品中少有的激愤、不安和感伤、阴郁的气氛。莫扎特最重要的成就当推歌剧。他继承格鲁克歌剧改革的理想,而且

在莫扎特的室内乐作品中,似献给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较著名。其中存在海顿的影响,也显示了莫扎特独特的风格。莫扎特还有大量的钢琴协奏曲、奏鸣曲及其他作品,为当时器乐界对钢琴的不断更新、改进贡献了力量。他以细腻多变的即兴变奏和精湛的演奏技巧征服了当时的听众,并且将协奏曲的双呈示部及华彩乐段的结构固定下来。他还为黑管、圆号、长笛等各种乐器写协奏曲,使这种大型器乐形式得到充实和发展。莫扎特和海顿一起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但他在思想、艺术上比年长的海顿更为成熟。而到了继他之后的贝多芬时代,音乐艺术则发生了更为深刻的飞跃,那正是震撼欧洲历史的重大社会变革在艺术家思想情感上的真实体现。

在莫扎特的室内乐作品中,似献给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较五、贝多芬

贝多芬的时代和他的创作道路

1770年12月16日,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诞生了一位音乐巨人——

贝多芬。这座靠近法国的城市,在政治、文化上都比较活跃、开放,法国的启蒙主义、德国的狂飚运动及当时德奥施行的“开明专制”在这里都很有影响。贝多芬有一个和莫扎特完全相反的童年,潦倒的父亲的苟刻管教使他没有得到童年的幸福和安定,贝多芬自小养成顽强自立的性格,他钻研音乐,又对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学、哲学都抱有广泛兴趣。这和他的启蒙教师聂费所给予他德国音乐传统的指导和新思想的启迪有关。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的1789年,贝多芬19岁。在这动荡年月的前后,德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革命的期待、向往和热情赞颂,都深深吸引了年轻的贝多芬。他创作了合唱《谁是自由人》和《约瑟夫二世康塔塔》,反映出他对“自由、平等”原则的明确信仰。他这时创作的钢琴奏鸣曲,虽然依旧尊重海顿、莫扎特的传统风格,但已包含着他所特有的冲动与激情。五、贝多芬贝多芬的时代和他的创作道路

从1792年起,贝多芬永久地离开波恩,来到维也纳。开始,他频繁出入于上流社会,赴宴、演奏、教学,曾幻想过从贵族那里得到幸福和爱情。资产阶级的平等意识和他的倔强性格,又使他深感自己和贵族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贵族们的恩赐和他们的任性、无知都激怒着他。他与贵族小姐们的恋爱也从不成功。1796年,他发现自己患有耳疾,嗣后愈发严重。这一切使贝多芬痛苦异常,强烈地感到“命运”的残酷和不公正。贝多芬一生有三个创作时期32岁前为一个创作期,32至46岁为第二个创作期,46至57岁逝世为第三个创作期贝多芬一生有三个创作期:前32岁为第一个创作期(1802年止);《第三交响曲(英雄)》是第二创作期的作品,第二个创作期是从1802年到1816年(14年间)也就是说46岁前为第二个创作期;第三个创作期是从1816年到逝世(57岁)11年。

贝多芬的时代和他的创作道路从1792年起,贝多芬永久地离开波恩,来到维也纳。开

1802年到1816年间,具有英雄性、群众性、戏剧性的新风格的作品源源不断地出现在贝多芬的笔下:《f小调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戏剧配乐《哀格蒙特》、歌剧《费德里奥》、及以《第五交响曲(命运)》为首的四、六、七、八交响曲等,都成为贝多芬音乐宝库中的重要篇章。在这些作品中,《第三交响曲》所显示的倾向得到进一步发展,所表达的生活和感情也更为多面和深化。

在贝多芬生命的最后十多年间,他经历了思想和艺术上的深化过程。起初,贝多芬埋头于收集民歌,编选了德奥和其他国家的民歌共七集。复辟年代的精神危机,引出了华丽、轻松音乐的时兴和颓废情绪的泛起,这却使贝多芬愈来愈清醒,更格守自己青年时代所树立的信仰。命运的严酷多变锤炼着真正的人生。贝多芬根据自己的经历、体验,认为最优秀的人物定会经受痛苦。并“从痛苦得到欢乐”。他在完全失聪的病痛中所创作的晚期最重要的作品——《第九交响曲(合唱)》强烈、完美地表达了这种信念。贝多芬的时代和他的创作道路1802年到1816年间,具有英雄性、群众性、戏剧贝多芬的创作特征贝多芬一生的重要创作有:九部交响曲,一部歌剧,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五首钢琴协奏曲,多首管弦乐序曲及小提琴、大提琴奏鸣曲,还有大量各种形式的重奏作品及声乐作品等。贝多芬作品所包含内容、感情范围,要比以前所有的音乐家博大、丰富得多。他的音乐中,有沉重的痛苦、悲哀,也有强劲豪迈、近于粗扩的冲击力量;有含蓄、温暖的柔情,深沉的思索,也有胜利凯旋的喜悦和狂欢。这些极其丰富的感情,是激烈动荡、冲突起伏的时代在贝多芬内心所引起的反映。为了表现这空前复杂而广阔的内容,他突破传统的风格、形式和手法,开拓了新路。贝多芬的时代和他的创作道路贝多芬的创作特征贝多芬的时代和他的创作道路

贝多芬最重要的贡献,是在对奏鸣—交响套曲的发展和创新上。奏鸣曲式当时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器乐体裁及套曲的各个乐章。在贝多芬的创作中,各部分结构、互相对比的性质及独立的形象意义都有所扩大。每段内部都包含的发展性质,在展开部表现得更集中、更激烈。贝多芬的展开部规模远远超过海顿、莫扎特的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它充满了内在的矛盾、紧张的动力和戏剧性冲突,成为整个奏鸣曲式的重心。在音乐的具体表现手法上,贝多芬有自己独特的风格。他的旋律继承海顿式的动机展开的手法,又吸收莫扎特旋律的变换,切分和休止所造成的动力性、不平衡感,和声、调性上不谐和、不稳定范围的扩大,力度上大幅度的起伏等等,构成了贝多芬音乐那种强烈的感染力量和宏篇巨制的气魄。贝多芬的时代和他的创作道路贝多芬最重要的贡献,是在对奏鸣—交响套曲的发展和创新在配器上,他显然受到法国大型器乐曲的影响,重视发挥铜管、木管的作用。乐队的编制和表现力也明显超过海顿、莫扎特时期。从海顿、莫扎特到贝多芬,主调和声风格在欧洲音乐史上的主导地位达到了完全的成熟和巩固。同时,这三位大师也并不排除复调手法的运用,特别在贝多芬笔下,复调作为重要的表现手段,完美地融进了他的乐思。漫长的欧洲音乐历史延续到十九世纪初,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革,它顺应着在经济、政治上逐步壮大的欧洲资产阶级必然取代封建阶级的趋势。这种变革带来启蒙主义时代音乐艺术的繁荣。贝多芬作为上升时期资产阶级美学理想和音乐文化的最高体现者,把古典乐派的成就推向高峰,又为十九世纪浪漫主义音乐的潮流做了预示和准备。法国革命的时代造就了贝多芬,他的音乐又使这个革命时代的精神流传下去。贝多芬的时代和他的创作道路在配器上,他显然受到法国大型器乐曲的影响,重视发挥铜一、古典主义时期

二、喜歌剧的发展与格鲁克的歌剧改革三、古典的交响乐套曲和奏鸣曲式的形成四、海顿和莫扎特五、贝多芬第三章从启蒙运动到贝多芬(古典主义音乐时期)(1750-1830)一、古典主义时期第三章从启蒙运动到贝多芬(古典主义音乐

西方音乐史中的古典主义时期通常指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一段时期。维也纳出现了海顿、莫扎特和贝多芬三位古典主义大师,他们的杰出音乐作品和音乐风格被称为近代欧洲音乐艺术的“经典”。十八世纪下半叶,从法国兴起而后遍及欧洲的“启蒙运动”,是文艺复兴运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它代表着经济力量进一步增强的资产阶级,为在政治上取代封建阶级而发动的思想领域内的猛烈攻势。启蒙学者们提出了以人道主义为核心的“自由”、“平等”、“理性”等口号,启迪了人们的思想,并直接成为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旗帜。十八世纪下半叶至十九世纪欧洲音乐家的思想与创作受到这一运动的极深刻的影响。

一、古典主义时期

西方音乐史中的古典主义时期通常指18世纪中叶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1、由于新兴资产阶级的积极参预,这一时期的音乐生活显得空前活跃。

2、以往的音乐家一直处于贵族、教会奴仆的地位,而启蒙运动为他们指出了一条走向独立、自新的自由艺术家的道路。

3、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有着新的内容和新的形式,从生动活泼、市民化的意大利喜歌剧,到真挚朴素、“返回自然”的格鲁克的歌剧;

4、人们通常把这一时期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时期”这是把海顿、莫扎特、贝多芬所代表的创作风格概括起来,作为本时期音乐的特征。古典主义时期

这一时期的音乐文化,主要有以下一些情况:古典主义时期喜歌剧的兴起

18世纪上半叶意大利出现了喜歌剧,这是在启蒙主义思潮影响下,一反意大利正歌剧“矫揉造作”而追求“自然”的一种新的歌剧体裁形式。十八世纪出现的喜歌剧,是与传统正歌剧相对而言的一种新风格的声乐形式。意大利的佩格莱西(1710-1736),他的《女仆作夫人》被认为是第一部独立的意大利喜歌剧。十八世纪下半叶的喜歌剧作曲家,以皮契尼(1728-1800)为代表,重要作品有《温顺的女儿》。他的学生契玛罗沙(1749-1801)受到启蒙思想的更多影响,作品《秘密婚姻》》由于生动地表现了人们社会等级价值观念的转变而引起轰动。二、喜歌剧的繁荣和格鲁克喜歌剧的兴起二、喜歌剧的繁荣和格鲁克

1752年,一个意大利歌剧团把《女仆作夫人》带到巴黎演出,激起了法国文化界“喜歌剧之争”。卢梭等一些启蒙思想家,热情赞扬这种大众化倾向的歌剧体裁,卢梭还综合了意大利喜歌剧及法国传统的集市戏创作出了喜歌剧《乡村卜者》,证明以法国语言能够谱写这种新风格的音乐。这场争论促进了法国喜歌剧的发展。1762年巴黎建立了喜歌剧院。不少法国作曲家投入了这种体裁的创作,写出了许多法国民间集市戏与意大利喜歌剧相结合的法国式喜歌剧作品。

喜歌剧在法国1752年,一个意大利歌剧团把《女仆作夫人》带到巴

格鲁克(1714-1787)是德国人,就学于布拉格,后在意大利完成学业,早年主要创作传统风格的意大利歌剧。1741年格鲁克在维也纳结识了具有新思想的意大利诗人卡萨比基,开始创作更为严肃深刻、真实质朴的新型歌剧。这几部最初的改革歌剧使格鲁克备受注目。后来他接受法国邀请,在巴黎全面开展了他的歌剧改革事业。

他认为:歌剧声乐的旋律要去除不必要的装饰,音乐必须在戏剧的支配下简洁地陈述出来;千篇一律的返始咏叹调的形式,如果破坏了剧词的连贯性,就不应该采用;序曲的基调应与整个戏剧的基调相吻合;简洁和清晰应是歌剧音乐永远追求的原则。格鲁克改革的主旨是:“质朴和真实是一切艺术作品的美的伟大原则”;歌剧中音乐的“真正使命”是“和诗配合,以便加强情感的表现”。格鲁克的歌剧改革格鲁克(1714-1787)是德国人,就学于布拉格,

在西方音乐历史中古典主义时期是器乐音乐繁荣的时代。D·斯卡拉蒂为著名歌剧作曲家A·斯卡拉蒂的儿子,他受意大利歌剧抒情旋律的熏陶,然而他成就于古钢琴音乐,创作了近六百首单乐章钢琴曲,后人称作《奏鸣曲》。C·P·E·巴赫是J·S·巴赫的次子。长期在柏林和波茨坦任弗里德里希大帝的古钢琴师,是柏林乐派的主要代表人物。他的键盘音乐作品在古典主义早期具有重要意义。他最后五集奏鸣曲是为表现幅度更大的钢琴而创作的。C·P·E·巴赫的器乐音乐表现风格直接影响了古典维也纳乐派。早期的交响曲是18世纪初意大利歌剧序曲(Sinfonia),它渐渐脱离歌剧,成为一种独立的管弦乐体裁形式在音乐会上演奏。18世纪中叶,德奥各地宫廷纷纷兴起管弦乐队,其中曼海姆、维也纳和柏林成为交响乐发展的中心地。交响乐套曲和奏鸣曲式的运用普遍,并逐渐定型为完美的古典形式,是这一时期另一重要的音乐现象。交响乐套曲和奏鸣曲式是经过几代人的艺术实践和探索才逐渐形成和达到成熟的。三、古典早期的奏鸣曲和交响乐曲在西方音乐历史中古典主义时期是器乐音乐繁荣的维也纳和维也纳古典乐派音乐史上的诸多乐派,往往是一种概括性的称谓,仅仅提供着一个历史性的范畴。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位大师,先后以维也纳为生活、创作的中心地,他们之间有着内在的深刻继承关系,共同对欧洲音乐史产生了久远的影响,被后人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18世纪下半叶,维也纳成为欧洲音乐的中心地。西方音乐在这里获得高度的凝聚发展,形成了对近代西方音乐具有典范意义的维也纳古典风格。音乐大师海顿是古典风格的最重要的奠基者,他不仅确立了古典主义体裁和形式,而且树立了古典主义的精神风范。另一位大师莫扎特以其多面的杰出才能推动了古典风格趋于完美。时代的音乐巨人贝多芬最终完善了古典主义风格,然而同时他那高度个性和充满时代斗争精神的音乐超越了古典主义精神范畴,成为19世纪浪漫主义的引路.当时的维也纳,不仅政治上是奥地利帝国的首都,文化艺术上也是欧洲的中心之一。四、海顿和莫扎特维也纳和维也纳古典乐派四、海顿和莫扎特海顿(1732-1809)是古典维也纳乐派的奠基者,出生于社会底层的贫苦车轮匠家庭,自幼熟悉奥地利多民族的音乐,这使他一生创作受益非浅,青少年时期生活艰难,但刻苦自学,辗转奋斗。1761年,他获得匈牙利贵族埃斯特哈齐宫廷乐师职位,从此取得了安定的生活条件和创作实践的机会。海顿的重要创作产生于八十年代以后。九十年代离开宫廷、游历英国,在那里得到荣誉和隆重接待,回国后定居维也纳。这个时期中,他创作了著名的十二部《伦敦交响曲》,清唱剧《创世纪》、《四季》和一些优秀的四重奏作品。海顿的创作生涯很长,一生写下了一百多首交响曲、八十多首弦乐四重奏及为数众多的其他作品。其间展现出他对古典交响曲和四重奏形式的探索过程。早期的交响曲比较简单,乐章的数目不定。海顿在宫廷工作几十年,写了大量各种形式的室内乐和乐队合奏曲,多是应主人的需要,作为贵族钓猎嬉的附丽,不免有追求浮华和装饰性风格倾向;但也正是经过大量这种创作实验,他摸索并娴熟驾驭了交响曲形式的结构手法。海顿(交响乐之父)的历史贡献海顿(1732-1809)是古典维也纳乐派的奠基者,

海顿是18世纪完美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完美的古典交响曲及四重奏形式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遗产。这一重要贡献,来源于他在启蒙主义影响下对艺术和音乐美的新的信仰和追求。

海顿创作中充溢着健康、明快、幽默、轻松的气息。清新朴素的旋律,在气质上保持着与民间音乐的联系,粗犷质朴的民间舞曲被他自如地引入高级的交响曲形式;和声、织体上的明晰,结构上的匀称、讲究,这一切构成了海顿创作的总体风格,使他成为维也纳古典乐派的奠基人。他乐天安命于生活的环境,然而对音乐艺术的追求却孜孜不息。他认为艺术的真正意义在于使人幸福,使人得到鼓舞和力量。在把交响曲从贵族客厅中解放出来的道路上,海顿迈出了重要的一步。海顿是18世纪完美的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最重要的代表

莫扎特1756年生于萨尔茨堡,父亲曾任该城宫廷、教堂的乐师,使莫扎特很小就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1762到1781年,父亲多次让莫扎特去欧洲各大城市游历演出,莫扎特也由此领略和熟悉了法国的大歌剧与器乐、亨德尔的清唱剧、喜歌剧和J.C.巴赫的创作以及意大利的正歌剧、喜歌剧和宗教音乐。

作为第一个力图挣脱束缚、维护自己尊严的艺术家,他在享受“自由”乐趣的同时,也对“自由”的艰辛有了更实际的体验。他摆脱了萨尔茨堡的主教,却又不得不依赖于维也纳的宫廷贵族和出版商。莫扎特在音乐里开始体现他的悲伤、愤懑甚至抗议,同时仍然对美好的未来抱着天真、诚挚的向往。遗憾的是,当他刚刚踏入新的创作天地,就被贫穷、疾病夺去了生命。1791年,莫扎特被悄然安葬在维也纳的贫民公墓里,后人甚至找不到他的遗体。莫扎特(音乐神童)和他的音乐艺术莫扎特1756年生于萨尔茨堡,父亲曾任该城宫廷莫扎特最重要的成就当推歌剧。他继承格鲁克歌剧改革的理想,而且更前进了一步。他一生喜爱歌剧,终生宏愿是创作一部真正的德国歌剧。从少年开始一共写了十几部歌剧,最杰出的是后期的《费加罗的婚礼》(1786)、《唐璜》(1787)、《魔笛》(1791)。

1785年,博马舍的话剧《费加罗的婚礼》在法国被禁六年后重新上演。第二年,莫扎特决定把它写成歌剧。这时已是法国革命的前夜。虽然,为了使奥皇取消禁演令,脚本更动了不少剧词,但在维也纳舞台上热情歌颂新兴力量——第三等级的代表费加罗,还是一件需要勇气和远见的壮举。莫扎特后期的交响曲和一些钢琴作品,展示了一种新的气质。1788年内短期连续完成的最后三部交响曲(第39、40、41)特别是第40交响曲,出现了莫扎特作品中少有的激愤、不安和感伤、阴郁的气氛。莫扎特最重要的成就当推歌剧。他继承格鲁克歌剧改革的理想,而且

在莫扎特的室内乐作品中,似献给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较著名。其中存在海顿的影响,也显示了莫扎特独特的风格。莫扎特还有大量的钢琴协奏曲、奏鸣曲及其他作品,为当时器乐界对钢琴的不断更新、改进贡献了力量。他以细腻多变的即兴变奏和精湛的演奏技巧征服了当时的听众,并且将协奏曲的双呈示部及华彩乐段的结构固定下来。他还为黑管、圆号、长笛等各种乐器写协奏曲,使这种大型器乐形式得到充实和发展。莫扎特和海顿一起确立了“维也纳古典乐派”,但他在思想、艺术上比年长的海顿更为成熟。而到了继他之后的贝多芬时代,音乐艺术则发生了更为深刻的飞跃,那正是震撼欧洲历史的重大社会变革在艺术家思想情感上的真实体现。

在莫扎特的室内乐作品中,似献给海顿的六首弦乐四重奏较五、贝多芬

贝多芬的时代和他的创作道路

1770年12月16日,德国莱茵河畔的波恩诞生了一位音乐巨人——

贝多芬。这座靠近法国的城市,在政治、文化上都比较活跃、开放,法国的启蒙主义、德国的狂飚运动及当时德奥施行的“开明专制”在这里都很有影响。贝多芬有一个和莫扎特完全相反的童年,潦倒的父亲的苟刻管教使他没有得到童年的幸福和安定,贝多芬自小养成顽强自立的性格,他钻研音乐,又对当时的政治、社会、文学、哲学都抱有广泛兴趣。这和他的启蒙教师聂费所给予他德国音乐传统的指导和新思想的启迪有关。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爆发的1789年,贝多芬19岁。在这动荡年月的前后,德国先进知识分子对革命的期待、向往和热情赞颂,都深深吸引了年轻的贝多芬。他创作了合唱《谁是自由人》和《约瑟夫二世康塔塔》,反映出他对“自由、平等”原则的明确信仰。他这时创作的钢琴奏鸣曲,虽然依旧尊重海顿、莫扎特的传统风格,但已包含着他所特有的冲动与激情。五、贝多芬贝多芬的时代和他的创作道路

从1792年起,贝多芬永久地离开波恩,来到维也纳。开始,他频繁出入于上流社会,赴宴、演奏、教学,曾幻想过从贵族那里得到幸福和爱情。资产阶级的平等意识和他的倔强性格,又使他深感自己和贵族阶级之间存在着不可逾越的鸿沟。贵族们的恩赐和他们的任性、无知都激怒着他。他与贵族小姐们的恋爱也从不成功。1796年,他发现自己患有耳疾,嗣后愈发严重。这一切使贝多芬痛苦异常,强烈地感到“命运”的残酷和不公正。贝多芬一生有三个创作时期32岁前为一个创作期,32至46岁为第二个创作期,46至57岁逝世为第三个创作期贝多芬一生有三个创作期:前32岁为第一个创作期(1802年止);《第三交响曲(英雄)》是第二创作期的作品,第二个创作期是从1802年到1816年(14年间)也就是说46岁前为第二个创作期;第三个创作期是从1816年到逝世(57岁)11年。

贝多芬的时代和他的创作道路从1792年起,贝多芬永久地离开波恩,来到维也纳。开

1802年到1816年间,具有英雄性、群众性、戏剧性的新风格的作品源源不断地出现在贝多芬的笔下:《f小调钢琴奏鸣曲(热情)》、《第五钢琴协奏曲(皇帝)》、《第九小提琴奏鸣曲(克罗采)》、戏剧配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