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物理期末模拟试卷请考生注意:1.请用2B铅笔将选择题答案涂填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请用0.5毫米及以上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主观题的答案写在答题纸相应的答题区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上均无效。2.答题前,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按规定答题。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不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B.测量中误差的大小与测量工具无关C.测量时,选择分度值越小的测量工具越好D.多次实验,可以避免误差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A.人眨眼一次的时间约5s B.人步行的速度约1.4m/sC.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约8m D.人体感觉舒适的气温约37℃3.“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A.山的影子 B.山的实像C.山的倒立的虚像 D.山的正立的虚像4.在实验室做实验时小声交流是文明的表现,在课堂上大声回答问题才能让老师和同学们都能听清楚,这里的小声和大声是指声音的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声速5.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A.增加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 B.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C D.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6.如图是赛龙舟比赛活动中,某龙舟上的鼓手正在击鼓号令的场景。关于鼓声,下面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也越快B.鼓声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说明此时鼓声的响度大D.鼓声传进教室,影响听课,所以鼓声是噪音7.一瓶食用醋用去一半后,则剩下的醋A.质量、体积、密度均减为原来的一半B.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保持不变C.质量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D.体积减为原来的一半,密度减为原来的一半8.同学们在学习光现象过程中有许多说法,我们从中选出四种:①光年是一个非常大的时间单位②“坐井观天,所见甚小”隐含了光的直线传播原理③平静湖面上的“倒影”,说明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不成立④透过书桌上的玻璃板看玻璃板下面的字,看到的是字的虚像对这些说法正误的判断,都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都正确 B.①②④正确,③错误C.②③正确,①④错误 D.②④正确,①③错误9.小明同学在探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三个完全相同容器中密封了初温和质量都相等的空气).下列实验结果说法不正确的是A.通过U型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反映密闭空气吸收热量的多少,采用了转换法的实验方法B.探究电热和电流的关系应采用乙和丙两容器C.比较h1和h2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到结论: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D.比较h2和h3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到结论:在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成正比10.2011年11月3日凌晨,“神舟八号”飞船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从对接机构接触开始,经过捕获、缓冲、拉回、锁紧四个步骤,实现刚性连接,形成组合体如图所示,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试验获得成功。那么,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下列哪一个参照物是静止的()A.月球 B.地球C.太阳 D.“天宫一号”飞行器11.在全运会开幕式上,有人观察到会场主旗杆上的旗帜和两位火炬手刚结束传递时手中火炬火焰的状况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C.甲火炬手可能静止,乙火炬手向右运动D.乙火炬手可能静止,甲火炬手向右运动12.关于一枚铁钉和一块泡沫的比较,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铁钉的质量一定大 B.铁钉的密度一定大C.泡沫的质量一定大 D.泡沫的密度一定大13.如图所示,袋鼠妈妈紧紧搂住育儿袋中的小袋鼠,在草地上向前跃进.说小袋鼠是静止的,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草地 B.袋鼠妈妈 C.小袋鼠 D.小树14.一只空瓶的质量是200g,将其装满水时的总质量是350g,若将其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的总质量为320g,则该液体的密度是()A.0.6×103kg/m3 B.0.8×103kg/m3C.1.25×103kg/m3 D.1.5×103kg/m315.将一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如果逐渐向水里添加食盐并轻轻搅动,会观察到什么现象呢?小明认为鸡蛋会浮起来,小明向烧杯中加盐搅动后,发现鸡蛋浮了起来。“小明认为鸡蛋会浮起来”属于科学探究中的A.提出问题 B.猜想与假设C.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D.交流与合作16.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定值电阻R=20Ω,在S闭合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不能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电流表B.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合适的电压表时,电压表有明显示数C.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3V0.5A”的小灯泡,小灯泡能正常发光D.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10Ω的电阻,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2W17.如图所示,物体A放在水平桌面上受到向右水平拉力而保持静止,已知F1=7N,G=5N那么物体受到水平桌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2N B.12N C.5N D.7N18.变声期特指青少年在13岁至16岁之间声音发生变化的时期。变声期时,女孩的喉部变得狭小,声带较短、较薄、振动频率高,声音变的比较尖细;男孩子的喉腔变大,声带较宽、较厚,振动频率低,声音变的比较低沉而粗。根据以上描述,变声期发生最明显的变化主要是声音的()A.大小 B.音调 C.音色 D.响度19.如图所示为一商场运行中的自动扶梯.某一顾客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当我们说该顾客“静止”时.所选的参照物是()A.顾客本身 B.扶梯C.大楼地面 D.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20.如图所示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各成份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该残留物的主要成份是物质乙烷丙烷丁烷戊烷乙烯丙烯丁烯戊烯沸点oC-88.6-42.2-0.536.1-102.4-47.7-6.530.1A.乙烷乙烯 B.丁烷丁烯 C.戊烷戊烯 D.丙烷丙烯21.室内火灾发生时,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以尽量减少有害气体的吸入.这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害气体()A.温度较低,密度较大 B.温度较低,密度较小C.温度较高,密度较大 D.温度较高,密度较小22.关于声音的特性和利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响度来识别的B.鼓手打鼓用的力越大,鼓声的音调就越高C.“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的音调要低一些D.超声波能够粉碎体内“结石”是因为声波能传递能量23.关于内能,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为0℃的物体不具有内能 B.物体的内能随其温度升高而增大C.温度相同的物体内能一定相同 D.同一物体运动时一定比静止时内能大24.下列关于“光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白光是单色光B.光的三元色是红、绿、蓝C.宇航员在太空看到的月亮是光源D.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使荧光物质发光25.下列现象属于凝华的是()A.清晨枝叶上形成露珠B.太阳升起后浓雾渐散C.气温升高使冰雪消融D.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26.如图所示,四个选项中电路图与实物图对应的是()A. B. C. D.27.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水沸腾时的装置以及实验中不同时刻气泡的情形,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A.他可以选用量程为﹣80﹣60℃的酒精温度计B.图甲是水沸腾前的现象C.沸腾时,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这些“白气”是水蒸气D.小明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继续沸腾了一段时间,所以水的沸腾有时候不需要吸收热量28.人能感受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大象进行交流时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人类听不到大象的“声音”是因为()A.次声波的频率小于20HzB.次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次声波的频率大于20000HzD.大象发出的声音太小29.下列对一名中学生的有关数据估测不合理的是()A.身高约为1.65m B.质量约为50㎏C.体温约为20℃ D.手掌宽约为10cm30.下列四种图片说法正确的是()A.图A实验表明:真空中不能传声B.图B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低C.图C实验表明:固体可以传声D.图D实验表明:蝙蝠利用发出的次声波导航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古筝是通过琴弦________而发声的。演奏时,分别拨动长短、粗细不同的琴弦,古筝就能发出_________(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的声音。32.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有趣的声现象.例如:笑树能发出笑声是因为果实的外壳上面有许多小孔,经风一吹,壳里的籽撞击壳壁,使其________发声;广场音乐喷泉的优美旋律是通过________传入我们耳中的.33.上物理复习课时,老师写下了一副热学对联,上联是“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降”;下联是“盘中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对联中包含的物态变化是___________和_______,所反映共性是______________.34.质量为1.8kg的水完全变成冰后质量为________kg,体积为________cm3(ρ冰=0.9×103kg/m3,ρ水=1.0×103kg/m3)。35.自然界中的水循环是通过水的物态变化实现的。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__(填物态变化名称)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放出热量,液化成小水滴或___(填物态变化名称)成小冰晶。大量的小水滴和小冰晶集中悬浮在高空,就形成了云。36.如图所示的是两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图象。(1)从图中可以看出_____(选填“甲”或“乙”)物质的密度大;(2)乙物质的密度为_____kg/m3;(3)1dm3的甲物质和1dm3的乙物质的质量和为_____kg。37.坐在教室里的学生能从各个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射到黑板上发生_____反射的缘故,有时坐在某一位置上的学生会看到黑板“反光”,看不清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射到黑板上发生_____的缘故。38.下图是2019年8月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第五套新版人民币中的5角硬币。小明利用刻度尺测量了它的直径,由图可知: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硬币的直径为_____cm。39.某同学家中有电灯、电视机、电饭锅、洗衣机、电冰箱等家用电器,它们都是________联在照明电路中.若同时使用全部的家用电器,则他家的照明电路的总电阻将________(选填“最大”、“不变”或“最小”)40.光在__________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下列物体中不是光源的是_______(填序号)。①闪电②太阳③月亮④亮着的灯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质量是_______,矿石的体积是______,矿石的密度ρ=__________g/cm3。42.某同学在“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小灯泡上标有“2.5V0.3A”字样,电源电压为3V。请完成下列回答。(1)根据电路图,在图乙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连接实物图;(________)(2)在闭合开关前,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滑到_______端(选填A或B);(3)某次测量,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如图所示,计算此时小灯泡灯丝的电阻值为___________;(4)连接完电路后,闭合开关,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灯泡都不发光,电流表示数为零,电压表的示数为3V,这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_造成的。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武汉市道路路名牌从2016年4月起开始全面更新.新路名牌在原有中英文道路名称、方向的基础上新增了道路起止点及距离标识.如图甲是武汉市江汉区青年路上的一块更新后的路名牌,图乙是该条道路上的限速标志.(1)根据图中的信息,计算在不违反交通规则的情况下,汽车通过全段青年路至少需要多少分钟?________(2)为保证交通安全,图丙是该道路上的地埋线圈测速系统,用来测量汽车通过该系统时的速度从而判定是否超速.地埋线圈测速系统原理如图丁,汽车完全通过其中的一个埋设于地面的地埋线圈时,主机获得一个感应信号.汽车会经过两个地埋线圈,主机获得两个感应信号.主机测量两个感应信号的时间差,从而计算得出机动车的行驶速度.已知一辆汽车通过该系统时主机测量出两个感应信号的时间差为0.4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汽车是否超速___________.44.如图所示是家用电热壶及铭牌,假设电热壶电阻丝电阻不变,求:(1)电热壶电阻丝的电阻;(2)当电热壶正常工作时,把电热水壶盛满水从20℃加热到100℃所需要的时间;(3)当电压为198V时,电热壶的实际功率。额定电压220V额定功率1000W容量1.0L热效率80%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A【详解】A.体温计的量程为35℃~42℃,沸水的温度远高于其测量的最大值,所以,不可以用体温计测量沸水的温度,故A正确;B.测量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这就是误差。所以,误差的产生与测量的工具有关,与测量的人和测量的方法都有关系,故B错误;C.选择测量仪器时,根据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选择合适分度值的测量工具,故C错误;D.误差不能避免,但多次实验,可以减小误差,故D错误。故选A。2、B【解析】A.人眨眼一次需要的时间非常短,不到1s,故A不符合实际;B、人步行的速度在左右,故B符合实际;C.一层楼的高度在3m左右,教室天花板离地面的高度比一层楼略高,但不可能达到8m,故C不符合实际;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D不符合实际。3、D【详解】平静的水面如同平面镜,岸上的景物通过平静的水面成像,由平面镜成像特点知,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的“倒影”是在水面反射形成的正立等大的虚像。故选D。4、B【详解】“小声”和“大声”都是指声音大小、强弱,也就是声音的响度。故选B。5、C【分析】液体的沸点与气压有关:气压越大,沸点越高;气压越低,沸点越低.一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温度下提取.那么既要水沸腾,同时又不能超过80℃,根据沸点与气压的关系,应该降低容器内的气压,沸点也会随之降低.【详解】A.增加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会升高,高于80℃,A的说法是错误的;B.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缩短加热沸腾时间,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B方法不可行;C.降低容器内气压,水的沸点也会降低,低于80℃,此方法是可行的;D.如果不降低气压,即使用微火加热,水的温度仍为100℃,并不能降温,D方法不可行.故选C.6、A【详解】A.鼓手敲击鼓面越快,鼓声音调越高,但传播速度不变,故A错误,符合题意;B.发声体都在振动,鼓声是由于鼓面的振动产生的,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C.鼓声大作,震耳欲聋,是鼓面振动幅度大,鼓声的响度大,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鼓声影响了学生的听课,所以是噪声,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A。7、B【分析】质量是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质量是物体的属性,密度是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一般不随体积而改变.【详解】醋用去一半,含有的物质变少了,所以质量变少,成为原来一半;一瓶醋变成半瓶,故体积也变为一半;醋这种物质没变,代表一类物质特性的密度就不变.故选B.8、D【详解】光年是长度单位,故①错误.光沿直线传播所以“坐井观天,所见甚小”故②正确.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关于平面镜对称,平静湖面上的“倒影”也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与物等大正立的像”的规律成立,故③错误.光通过玻璃板会发生折射,会形成虚像.所以看到的是字的虚像,故④正确.所以②④正确,①③错误故选D.9、D【详解】A.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所以A选项是正确的;B.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关系时,控制通电时间和电阻不变,改变电流;因此需要电阻并联,原干路电流在丙处被分流,起到了控制电流大小的作用,故选择乙丙比较可以探究电热和电流的关系,所以B选项是正确的;C.如图甲乙,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目的是使通过电阻的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电阻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的关系,由此可得结论:比较h2和h3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到结论:在电流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导体的电阻成正比,所以C选项是正确的;D.如图乙丙,两个电阻并联在电路中,目的是使通过电阻的电阻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电流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的关系,由此可得结论:比较h2和h3的关系可以初步得到结论:在导体的电阻和通电时间相同时,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的热量跟电流的二次方成正比,故D错误.【点睛】(1)电流通过导体产生热量的多少不能直接观察,但液体温度的变化可以通过液面高度差的变化来反映,这种研究方法叫转换法;(2)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流关系时,控制通电时间和电阻不变,改变电流,因此需要电阻并联;(3)如图甲乙,两个电阻串联在电路中,目的是使通过电阻的电流相同,通电时间相同,电阻不同,运用控制变量法,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的关系;(4)电流产生的热量跟电流大小、电阻大小、通电时间有关,探究电流产生热量跟电阻关系时,控制通电时间和电流不变.10、D【详解】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运动的,如果这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发生改变,我们就说它是静止的.对接后的“神舟八号”飞船相对“天宫一号”飞行器位置没有变化,是静止的。故选D。【点睛】11、D【详解】AC.由图可知,主旗杆上的旗帜向右飘,说明风相对于地面一定向右吹;甲的火焰向左偏,说明甲火炬手一定向右运动,并且甲运动的速度大于风的速度,故AC错误;BD.乙的火焰向右偏,乙火炬手可以静止,可以向左运动,还可以向右运动但是速度必须小于风的速度,故B错误,D正确.12、B【详解】一枚铁钉和一块泡沫由于不知道体积的大小,无法知道质量的大小,但泡沫的密度一定小于铁钉的密度,故B正确。故选B。13、B【详解】袋鼠妈妈把小袋鼠放在育儿袋中后,在草地上跃进时,相对于地面来说,位置发生了变化,因此它们是运动的;小袋鼠相对于袋鼠妈妈来说,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故选B。14、B【详解】水的质量:m水=350g−200g=150g,根据ρ=可得水的体积:V水===150cm3,瓶子的容积:V=V水=150cm3,即另一种液体的体积:V液=V=150cm3,另一种液体的质量:m液=320g−200g=120g,另一种液体的密度:ρ液===0.8g/cm3=0.8×103kg/m3。故选B。15、B【解析】将一只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烧杯中,逐渐向水里添加食盐并轻轻搅动,小明认为鸡蛋会浮起来,这属于科学探究的第二环节:猜想与假设。故选B。16、B【解析】A.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符合电流表的使用规则,故A错误;B.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合适的电压表时,由于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且电压表的电阻很大,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知,电压表有明显示数接近电源电压,故B正确;C.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3V
0.5A”的小灯泡,灯泡电阻为:,则电路中的电流为:,小于灯泡的额定电流,小灯泡不能正常发光,故C错误;D.在a、b两点间接入一个10Ω的电阻,电流为:,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故D错误;故选B。【点睛】重点是欧姆定律和并联电路特征的应用,注意熟练应用串联电路的电压和电流特点,是电路的最基本规律,是分析电路的基础,一定要熟练掌握。17、D【详解】物体水平方向受拉力及摩擦力的作用而处于静止状态,则由二力平衡可知,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的大小,即故选D。18、B【详解】振动发声时,发声体越短越薄时振动频率就越高,声音的音调就越高,所以青少年男生、女生变声期发生最明显的变化主要是声音的音调变化。故选B。19、B【详解】A.参照物不能选择被研究的物体本身,故A错误;B.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相对于扶梯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顾客相对扶梯是静止的,故B正确;CD.站在上行的自动扶梯上的顾客,相对于大楼地面、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相对于大楼地面、随相邻扶梯下行的乘客运动的,故CD错误;20、C【分析】可以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些物质的沸点比20℃低,在常温时容易挥发,有些物质的沸点比20℃高,在常温是不容易挥发.【详解】在常温条件下,乙烷、丙烷、丁烷、乙烯、丙烯、丁烯等物质的沸点低于20℃,在常温下可以变为气体;戊烯、戊烷等物质的沸点高于20℃,在常温下不能变为气体.故选C.21、D【详解】室内火灾发生时,温度较高,室内有毒气体体积膨胀,密度减小;由物体的浮沉条件,有毒气体漂浮在房间的上方.所以,为有效避免吸入有害气体或被灼伤,受困人员应采取弯腰甚至匍匐的姿势撤离火场.22、D【详解】A.声纹门锁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因为每个人的音色都不一样,A错误;B.鼓手用力越大,鼓的振幅越大,响度也就越大,B错误;C.公共场合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声音的响度低,C错误;D.超声波能粉碎结石,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D正确.23、B【详解】一切物体都有内能,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所以,温度为0℃的物体也具有内能,故A错误;内能与物体的温度、质量、物态等有关;物体的内能发生变化,可能表现在物体的温度变化,也可能是状态的变化,所以物体的内能会随着其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正确;由于内能的大小与温度、质量和状态有关,所以,温度相同的物体其内能不一定相等,故C错误;物体的内能和物体的运动状况无关,故D错误,故选B.24、B【解析】白光是复色光,A错误。光的三原色是红、绿、蓝,故B正确为答案。月亮反射太阳光,不能自行发光,不是光源,故C错误。红外线最显著的性质是热作用,紫外线能使荧光物质发光,故D错误。25、D【详解】A.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为液态的小水滴,附着在植被表面,故A不符合题意;B.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是液态的雾汽化为水蒸气,故B不符合题意;C.冰雪消融,冰雪由固态变为液态,属于熔化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D.冬天铁丝网出现白霜,是由气态的水蒸气直接变为固态的霜,属于凝华现象,故D符合题意。故选D。26、D【详解】由实物图知道,两灯并联,开关S1在干路上控制整个电路,开关S2在L2的支路上,即S2与L2先串联,再与L1并联,故只有D符合题意。故选D。27、B【详解】A.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而酒精温度计的量程为-80℃~60℃,故A错误;B.由图知道,甲气泡在上升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所以应是沸腾前的情况,故B正确;C.烧杯中不停地冒出“白气”是水蒸气液化成的小水滴,故C错误;D.水沸腾的条件是,达到沸点并继续吸热,故D错误,故选B.28、A【详解】因为大象进行交流的“声音”是一种次声波,其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类听不到大象之间的交流“声音”,故应选A.29、C【详解】一名中学生身高约为1.65m,质量约为50kg,手掌宽约为10cm,体温约为37℃。故选C。30、A【详解】A.实验中随着气体的抽出,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表明:真空中不能传声,故A正确;B.实验表明: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B错误;C.实验中,让尺子伸出的长度不同,振动时发出声音的频率不同,音调不同,表明:音调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有关,故C错误;D.实验表明:蝙蝠利用发出的超声波导航,故D错误。故选A。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振动音调【详解】[1]古筝是通过演奏者拨动琴弦,使琴弦振动而发声的。[2]演奏时,分别拨动长度、粗细不同的琴弦,琴弦的振动频率不同,音调不同。32、振动空气【解析】试题分析: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第一空填“振动”,在广场听到音乐喷泉的声音时,与我们耳朵接触的只有空气,音乐声是通过空气传到我们的耳朵的,第二空填“空气”.考点: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空气可传声.33、凝固熔化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详解】[1]“杯中冰水,水结冰冰温未变”是水的凝固过程,水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完成凝固过程.[2]“盘内水冰,冰化水水温不升”是冰的熔化过程,冰熔化时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完成熔化过程.[3]水凝固和冰熔化共同的特点是温度保持不变.34、1.82×103【详解】[1]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都无关,所以,水完全变成冰后质量不变,仍是1.8kg;[2]由知道,冰的体积是:。35、汽化凝华【分析】(1)物质由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汽化是吸热过程;(2)物质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凝华是放热过程。【详解】[1]大海、湖泊、河流、土壤和植物中的水吸热后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2]水蒸气在高空中遇到冷空气直接变成小冰晶,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36、甲0.9×1033.6【详解】(1)[1]由图象可知,当V甲=V乙时,m甲>m乙,由可知ρ甲>ρ乙。(2)[2]从图中可以看出,当m乙=2.7kg时,;乙物质的密度为(3)[3]由图示可知,体积为ldm3的甲物质,其质量是2.7kg;体积为ldm3的乙物质,其质量是0.9kg;1dm3的甲物质和1dm3的乙物质的质量和为37、漫镜面反射【详解】[1]漫反射时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所以我们能从各个不同方向看到本身不发光的物体,所以学生能从各个方向看到黑板上的字,这是由于光射到黑板上发生漫反射;[2]黑板“反光”是因为黑板发生了镜面反射,镜面反射后的光线射向同一方向,正好处在这一方向上时,获得的光线很强,使人无法看清黑板上的字。38、1mm2.05(左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