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历史纵览_第1页
教会历史纵览_第2页
教会历史纵览_第3页
教会历史纵览_第4页
教会历史纵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制仅供参考审核批准生效日期地址:电话:传真:邮编:教会历史纵览 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一神学发展史的导论。主要谈到教会整个神学的发展,神学的争论以及有关的问题。二、课程目标:1.让学生了解神学历史中重要的神学争论2.帮助学生系统地整合神学思想3.帮助学生札下稳固的神学根基,以分辨异端,护卫真道导 论一.序言1.冷门的课不如圣经课受重视。2.反历史情结恢复主义认为使徒以后的教会是堕落的教会,需要回到使徒的、新约的教会。因而不注重教会历史。●.时代主义英国弟兄会牧师,JohnNelsonDarby也是神学家一百多年前将救恩历史分为七个时代我们现在是在第六个时代第七个时代是千禧年每个时代神有不同作为应该期待千禧年,其它时代不重要二.为什么要学历史?基督教信仰的历史性。解释圣经的深入性。基督教与文化的相互关系。塑造正确的基督徒历史观。第一课: 教会历史的主要时期一.目的:对两千年的教会历史有个宏观的了解1.初期●时间:公元0-500,大约五百年。●重要神学发展:–主要是认识基督–整合基督的问题–基督与神的关系–基督的位格2.中古时期●时间:公元500-1500,大约一千年。●.重要神学发展:-延续早期的神学发展-谈的是基督的工作─救赎-救赎的观念-重要神学家:安瑟伦、亚伯拉德(二者对中古时期影响很大)-重视圣礼问题-七个不同圣礼及其发展-影响后来的圣礼观3.改革时期●时间:公元1500-1650●对更正教传统有大影响,非常重要-代表人物:马丁路德、约翰加尔文-独特神学发展:罪人如何让神来接受─因信称义。思想这个时期的重要神学问题。4.现代时期●时间:公元1650-21世纪●.重要神学发展:–敬虔运动:针对当时路德教派而产生。路德教派对信仰教义非常清楚,但是没有生命。敬虔运动强调将信仰活出来、实践出来。卫斯理贡献庞大,影响后来的灵恩运动。卫斯理被称为灵恩派教会的鼻祖(TheGrandfatherofPentecostalism)卫斯理在称义之外,谈的是教徒的完全成圣(EntireSanctification)。–灵恩运动:自19th世纪末起,一百多年间的三波灵恩运动20th世纪,灵恩派教会遍及全世界。代表基督教第四大系─其余三个是东正教、罗马天主教和更正教会,是由许多宗派组成的。强调圣灵的恩赐,特别是医病、说方言的恩赐。二.早期教会与逼迫1.逼迫与教会的存在–教会一开始就有逼迫。–逼迫的历史与基督教历史是并存的。犹太教与基督教会.●基督与门徒–基督教导、提醒门徒他们要受苦:–太10:17─被交公会、会堂鞭打–可10:39─杯、洗都是提到逼迫受苦的事实●扫罗与司提反:–主后35年活活被石头打死–徒7:57-60;24:5-扫罗亲眼目睹司提反被害最早逼害基督徒的是犹太人,不是罗马人。●逼迫与反犹太主义–后来的发展是基督徒逼迫犹太人–原因是基督徒觉得犹太人杀了耶稣基督–二战时,希特勒杀害了六百万犹太人–有人追溯至路德作品中不喜欢犹太人的观感●犹太教与异教的逼迫是并行的3.罗马与基督教会●.它不是以律法为开始。-起初罗马并不了解基督教与犹太教有何不同。-但很早就察觉到二者的差异。-文献显明始于公元68年尼禄王焚罗马城归罪于基督徒。-罗马人重视法律,但逼迫基督教会却不是以法律为基础。●地方性与间断性地方性:有些地方有迫害,有些地方没有。间断性:有些皇帝统治下有迫害,有些没有。●关于殉道的作品–需要小心评估●基督徒这个名称–只要是被称为基督徒,罗马人就逼迫–逼迫后果惨重–有些基督徒逼于情势而膜拜凯撒像–引起教会是否接纳拜过凯撒像的基督徒的问题4.路德的教会记号教会的七个记号─马丁路德的教会观:–教会应当拥有及宣扬神的道(话语)–教会应当有洗礼–教会应当有圣餐礼–教会应当传赦罪的福音–教会应当有神职人员(神呼召的人)–教会应当有群体聚集敬拜、祷告–教会应当会受苦(强调基督是受苦的主,传福音要受苦,因为福音与世界、潮流不同)三.正统的开始(一).序言1.正统●定义:正确的信仰●教会正统的建立与异端有关系2.异端●定义:离开正统的信仰●两个初期教会具有摧毁力的异端●孟他奴主义,马吉安主义正统的开始(二).孟他奴主义(Montanism)1.圣灵直接对他说话-孟他奴原是一位异教祭司-后来信了耶稣基督-对当时教会不满:愈来愈有体制、架构,将圣灵挤走。-被称为第一个灵恩运动-强调圣灵会对他说话2.关于崇拜-强调崇拜时讲方言3.期待耶稣再来-有浓厚的末世思想4.女性领导(Priscilla,Maximilla)-强调女性领导-两位女性领导都是有夫之妇-皆离开丈夫去跟随孟他奴(三).马吉安主义(Marcionism)1.背景-父亲有钱,在黑海有船只-到罗马,捐巨款给教会;很受欢迎,并参与事奉2.两位神-认为有两位神,是他独特的看法-旧约的神:是一个暴君,是忿怒、惩罚罪人、好战的神-新约的神:是慈爱、怜悯、赦免罪人的神-认为要拋弃旧约的神3.他的圣经-否定旧约-也不能接受保罗书信-二元解经:旧约─律法新约─恩典-二元解经不正确,也太简化-反而催促早期教会思考,开始正典的形成(四).正典的形成●错误观念:早期教会开大公会议,决定那些是正典●正确观念:早期教会开大公会议,肯定、确定那些是新约的正典-正典的形成是渐进的过程-公元367年有与现在新约正典一样的列单-公元190年有一新约列单,但不包括希伯来书、彼得前后书、约翰书信和启示录●正典的特性及原则:1.使徒性–新约书卷大部分是使徒所写的:直接跟随过主耶稣的。–其余的是与使徒有密切关系的人写的:如路加医生。2.接纳、使用与阅读–新约书信必须在不同的、广大的教会被阅读、使用与接纳讨论题:你所知道有哪些异端偏差在哪里第二课: 早期教会神学一.序言1.以色列的神–名为耶和华–慈爱、怜悯、关心人–有历史作为2.希腊哲学家的神–没有感觉、情感–不会被感动–没有历史作为–不是希腊神话的神★早期神学家的特质:认为以色列的神与希腊哲学家的神是同一位,混为一谈。早期教会神学(二).神学家1.特土良(Tertullian,公元160-225)-生平:在北非迦太基长大,是罗马人-大约四十岁接受基督教信仰-父亲是百夫长,有政治影响力-父母皆是异教徒,信主是异数-法学背景,故作品有浓厚法学味道-留下许多神学作品●.他的目标–揭露异端的错误–要呈现正统信仰–有护教味道–为教会真理奋斗●谈希腊哲学–对希腊哲学有深入研究,但不接受–认为是一些没有根据的推测–认为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等的思想摧毁年青人–认为他们思想的精华偷自圣经的思想–他说雅典的哲学与耶路撒冷和耶稣的教导有什么关系?

●谈三位一体–三位一体(Trinity)这个观念最早是出现在特土良的神学–是他留给后世最重要的神学思想–较早的神学家提阿非罗,在思想父子灵的关系时,是三合一(Triad)关系,而非三位一体(Trinity)的关系–特土良是在《驳帕克西亚》(AgainstPraxeas)里发展了三位一体的教义●谈形态论(Modalism)★帕克西亚(Praxeas)有特殊的三位一体的看法★帕克西亚(Praxeas)认为只有一位神,但在不同时代以不同形态出现:创造者,救赎者,圣灵保惠师。★故此也有圣父受苦说:十字架上是圣父藉圣子的形态受苦钉死。★形态论因而被判为异端,特土良认为形态论不对,他为此护教。★特土良留给后代很好的神学遗产:正统的三位一体的神学思想。–(1).一个本质三个位格–特土良谈到圣父、圣子、圣灵三位都是神–不是一位神三个不同形态–一体是一个本质、一位神(2).圣灵─第三个位格–特土良谈到圣灵也是神,也是一个位格–谈的是初步的圣灵2.俄利根(Origen,公元185-254)-他的生平–是革利免的学生–父亲在公元202年为主殉道–年青时经历过逼迫,自己也期望殉道–有才华,年轻就进入亚历山太革利免的神学训练中心–重视神的话语,也愿行出来–字面解释马太福音19:12,为天国而自阉–后来因为这身体的残缺而无法成为祭司(主教)●圣经学者─Hexapla圣经六国译文合璧–俄利根编订《六种经文合参》–将希伯来文《旧约》、希腊文音译、亚居拉(Aquila)、辛马库(Symmachus)和狄奥多田(Theodotion)的三种希腊文译本与《七十士译本》对照并列–将六者合参作圣经研究工具,贡献很大●谈灵魂的先存–认为神创造人时是先造灵魂,当人堕落后,再造身体给人–身体与灵魂是两个不同的创造,身体是给堕落的灵魂–普救论:认为神是慈爱、怜悯,人虽受审判、进火湖,至终却都要得救●圣经的教义★活的道–俄利根相信圣经是活的道(LivingWord),神的话语是活的–因为神的话是活的,就反映另一个世界–所以读经时要深入去了解圣经后面那个活的世界–所以读经要用三个层面来读★经文的三种意思–字面–道德–属灵○俄利根认为读经要超越字面,而进入道德、属灵的深层意义○说明例子:雅歌书2:15「要给我们擒拿小狐狸,就是毁坏葡萄园的小狐狸」-字面:有狐狸,有葡萄园,葡萄园里有小狐狸-道德层面:狐狸─代表生命中很多的罪-葡萄园─代表我们基督徒的生命 生命有罪-属灵层面:葡萄园─教会小狐狸─教会里的异端●.三位一体论–受希腊哲学影响–圣子从属说,认为只有一位神–耶稣基督附属在父神之下–圣父、圣子不是平等的,乃是上下的关系●永恒的产生(Eternalgeneration)–永恒产生的关系是不断的关系–父神与子的关系是永存的关系,有如蜡烛的火与光–关系是密切的●同质(Homoousios)–虽说圣子从属说,但强调父与子的本质都是神★Eternalgeneration和Homoousios是俄利根对早期教会的重要贡献。二.亚流与尼西亚大会早期教会受逼迫,但继续传福音是重要事件。君士坦丁信主归正后,将基督教立为国教。基督教在一夜间,命运、地位都改变,不再是边缘宗教。(一).亚流,Arius(公元250-336)-生平:北非人–受安提阿教会影响–受安提阿教会按立作执事–教导引起大争辩 1.「有一个时候他不在」–认为父子在永恒里不同时存在–永恒里只有圣父独自存在–圣父有能力,在历史中允许子出现2.被造的–子被造,与父不同等–教会不能接受,要求他停止如此教导(二).神学问题1.神是三位一体的独一真神–这是传统的观念–亚流神学冒犯传统2.崇拜只有归给神–传统观念是将敬拜归给三位一体的真神–亚流认为圣子基督只是名义上的神3.救恩的原则-传统:耶稣是全人,可以向罪人认同;-耶稣也是全神,可以为全世界的罪人付出代赎的代价-亚流的观念直接冲击救恩这个神学思想-基督若不是神,如何承担救赎工作-若基督耶稣只是附属在圣父之下,就无法满足救恩的计划-亚流神学影响传统教会对救恩的了解(三).神学与政治教会要求亚流停止错误教导,但亚流不听。故在亚历山大开会指责亚流,他反向安提阿的优西比乌要求助援。1.尼哥美地亚的优西比乌–政治地位高–为君士坦丁施洗–与皇帝关系密切2.安提阿与亚历山大城的竞争–二城各有神学院–二者有摩擦–二者有冲突–*君士坦丁看到如此情形影响帝国的安定,就求和修去亚历山大和安提阿安抚或解决争辩、问题。结果问题没有解决,反而使之更严重化。3.西班牙科尔多漥的和修–和修去之前,已经设定神学立场–要强迫亚流放下错误的立场–亚流不愿意很快放弃–情形更严重,更不可收拾–君士坦丁怕帝国分裂,就召开全国的大公会议。(四).尼西亚大会(公元325)-是君王召开的,不是宗教目的,乃是政治目的,为的是安抚帝国的安定。-318位主教来自世界各地,大部分是说希腊话的主教。罗马主教仅派代表,没有亲自出席。-当时会议笔记没有,但有二十份神学申明。•在君士坦丁的压力下,要大家签名,但两位主教拒签,后来就不见了。•大会产生正统教义宣告,经过一些修改,成为西方基督教的伟大信经。-正统教义宣告: 我们信一个上帝,圣父,全能、万物的造物主,有形的和无形的;我们信独一主耶稣基督,上帝之子,为父所生,从父而来。也就是说,从父的本体(ousia)而来;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受生而非受造,与父本体相同(homoousios),万物都是借着祂造的,在天上的和在地上的;祂为要拯救世人,来到地上,成为肉身,而为人;受难后第三天升到天上,从那里祂将再来审判活人和死人;我们信圣灵。那些说「有个时期祂并不存在」和「祂是从无中造出来的」的人,或是那些妄言「圣子与圣父不同质(hypostasis)或不同体(ousia)」或「乃造而非生」或「百变」或「易变」的人,大公和使徒教会认为应该受到咒诅。★宣告的重点是:●独生的●强调圣子是父的独生子,不是被造的反对亚流的说法真实●耶稣基督是真实的神(TrueGod)●出于神而为神,出于光而为光,出于真神而为真神●同质•耶稣基督与父是同质的(Homoousios)●父在永恒存在,子也在永恒存在●父有神性,子若与父同质,故子也是神●大会对圣灵谈的较少第三课: 尼西亚信仰的凯旋在此,我们要察看一下尼西亚大会以后的神学发展,及最终教会到底如何解决亚流错误神学的冲击。其实会后,亚流争辩并没有结束,而且继续持续下去。所以问题并没有解决。反之,大会的决定反倒带动其它问题。为什么问题没有解决呢?虽然大部分主教愿意签署尼西亚大会的宣告,但有些主教对大会父子同质(Homoousios)的决定有些疑问及反对。反对同质说1.沒有聖經的根據-質疑Homoousios(同質)這個字的妥當性-Homoousios(同質)這個字沒有在聖經中出過-Homoousios(同質)這個字反而在柏拉圖哲學作品中出現過-很多主教認為「父子同質」不恰當尼西亞信仰的凱旋2.異端派使用過-Homoousios(同質)這個字為異端人士所用-用這個字來論父子同質是否妥當-認為值得有所保留3.模糊的名词-Homoousios(同质)这个字暧昧不清-在大公会这么重要的宣告中,是否应该用这个字来表达父与子的关系-其意义到底是:父与子同享一个本质,父有,子也有;还是父与子是同一位

-说明例子:岳飞、秦桧同享一个本质一个是人,另一个也是人,岳飞、秦桧是同一位;–两者差异太大。4.妥协─本质相似-二者(同享一个本质及同一位)意义差别很大-所以这些教父认为应该用另一个字(Homoiousios)来代替-Homoiousios这个字所表达的是「本质相似」的观念,而不是「本质相同」-这些主教认为这个字较为恰当●结果是,尼西亚大会不但没有解决问题,反倒引发了更多的问题。尼西亚大会之前有两派:亚流派、反亚流派。尼西亚大会之后出现了第三派:Homoiousios派。最后结局如何,我们就需要来看一个很重要的人物──亚他拿修。亚他拿修与尼西亚的信仰-生平:亚他拿修,Athanasius(公元296─373)-基督教史上的巨人并传奇人物。-公元319年为亚历山大教会按立为执事。-多年是亚历山大教区主教亚历山大的私人秘书,对教区事情现况非常熟悉。-328年继承亚历山大的职位,成为亚历山大教区的主教、是一位侏儒,个子不高、黑皮肤、鹰钩鼻、满脸红胡须、个性执着。-有一次,与皇帝争辩,抓住皇帝的马不放;一定要皇帝听他的阐述立场。-五次被教会放逐,后来又回来牧会,几乎是不可思议。-五次放逐时,有几次到埃及沙漠隐修,在那里遇见沙漠之星──安东尼。《道成肉身》一书写于335-337年(有人说在318年),详细说明了亚他拿修的基本神学观点:基督,成为人,为叫我们成圣。-这种对救赎的关切鼓舞着亚他拿修奋力和亚流及其门徒论战。●安东尼的插曲:-安东尼是一位很特别的人,是很早到沙漠隐修的沙漠隐士。-一生记载在亚他拿修所写的《安东尼的传记》里。-透过亚他拿修,我们对安东尼有所了解。-沙漠有个废墟,那里有个小泉源,安东尼就在那里隐修了20年。-20年间,没有人与他说话,也没有与人面对面。-但每半年会有人给他供应所需。-后来安东尼回到城市,很多人找他希望从他得到指引。-因为安东尼不习惯城市生活,后来他又回到西南沙漠度晚年。-他蓄着长发,因20年未曾理发。-虽然沙漠很冷,温差也大,但安东尼的皮肤却嫩如婴孩,面貌如天使。1.工作-一生工作为尼西亚的信仰不断奋斗。-坚持认为尼西亚大会决定的字Homoousios(本质相同)是正确的表达。-父是神,子也是神。-非常肯定Homoousios这个字,认为它正确地表达父与子的关系。-认为不应用Homoiousios(本质相似)这个字。-一生要说服Homoiousios派接受尼西亚的信仰。2.君士坦丁死后-尼西亚大公会后的神学发展是:问题并没有解决。但亚他拿修不断为尼西亚信仰奋斗。五次放逐也是因为继承君士坦丁的皇帝们有不同看法。当皇帝接受尼西亚信仰时,就肯定亚他拿修;当皇帝不接受尼西亚信仰时,就将亚他拿修放逐。后来的发展仍旧非常混乱,直到381年才平息下来。3.狄奥多修一世(TheodosiusI,Emperor)(347-395)-是接续君士坦丁的一位皇帝。-对尼西亚信仰立场清楚明显。-觉得异教不合法,基督教应该成为国教。-381年立法,给予基督教法性。-法性出现,亚流思想逐渐消退。-381年后,争辩逐渐平息。三、迦帕多加教父的贡献-这里所要谈的是尼西亚大公会后的神学发展,特别是迦帕多加教父对了解圣灵上的贡献。1.迦帕多加教父是由三位形成的:-大巴西流,BasiltheGreat(公元329-379)-尼撒的贵格利,GregoryofNyssa(公元335-395)是大巴西流的弟弟。-拿先斯的贵格利,GregoryofNazianzus(公元329-389)是以上二位主教的朋友。2.圣灵-尼西亚信经里少谈圣灵,所以迦帕多加的三位教父帮助我们了解父、子、灵的关系;特别是有关圣灵的教导上。1)强调圣灵是神,与圣父、圣子同质•父是神,子是神,因此圣灵也是神2)强调我们信的是三位一体的神•因此在救恩历史上,圣灵参与每一件事,每一件事都是由圣父、圣子、圣灵共同做成。3.圣灵的发出1)按尼西亚信经,父与子的关系是begotten子是父的「独生子」2)按三位教父,圣灵与父子的关系是proceed圣灵是由圣父和圣子「出来」的3)当时的教会有同样的看法:圣灵是从父子出来的4)经文:约翰福音15:26但我要从父那里差保惠师来、就是从父出来真理的圣灵.他来了、就要为我作见证。第四课: 基督─身体与魂序言1.早期教会大部分时间花在处理和确定父子的关系。2.尼西亚大会的宣告处理了基督耶稣的位格问题。–父子同质–父子同等–父子都是神–子也是真实的神–不像亚流所说,子是被造的。3.到第四世纪,一般教会:–看到亚流的冲击,都可接受父子的关系。–也看到迦帕多加教父的贡献,帮助教会了解圣子灵的关系。4.但如何了解这位道成肉身的耶稣,仍是一个问题。–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后,有神性,有人性。–神性、人性二者结合的结果如何

–后来的神学发展就专注在这个问题上。–谈论这个问题需要回去(backtrack)看使徒时代。二.使徒教父1.幻影说-使徒时代,面对当时很早的一个异端,就是幻影说(Docetism)。-经文约翰壹书–1:1论到从起初原有的生命之道、就是我们所听见所看见、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的。–1:2这生命已经显现出来、我们也看见过、现在又作见证、将原与父同在、且显现与我们那永远的生命、传给你们。–1:3我们将所看见、所听见的、传给你们、使你们与我们相交、我们乃是与父并他儿子耶稣基督相交的。-以上经文不只提到看见、听见而已,并且提到亲眼看过、亲手摸过。-约翰为何如此重复他们「见过」、「听过」、「摸过」-目的在于强调基督有真实的身体,是道成肉身的。也为要反驳当时的「幻影说」。2.柏拉图主义-幻影派受到当时柏拉图哲学思想的影响。-圣经说魂要破碎,灵才能出来。-柏拉图的思想也是将灵与物质分开(二元论)。-有身体拦阻灵魂说,认为灵魂是被关闭在身体这个鸟笼里的鸟,鸟要自由飞翔,必须要破碎鸟笼。–身体要破碎,灵魂才能出来。-柏拉图哲学思想认为灵是高过身体的。-神是灵,所以不可能在身体里面-所以耶稣基督只是看起来(appear)有身体-耶稣基督实际上是没有真实的身体。3.错误的思想-幻影说认为耶稣基督没有身体是错误的思想。-所以约翰壹书特别强调他们看过、听过、摸过耶稣基督。-早期教会说耶稣基督没有身体受到柏拉图的影响,是错误的教导。-甚至早期的好来坞电影,为要额外凸显达耶稣基督的神,耶稣头上有光圈,耶稣走路时是飘的,不是脚踏实地。这些都是没有顾到耶稣基督的人性。-我们容易接受耶稣基督的神性,但不容易接受耶稣基督的人性。4.后来的神学发展-幻影说所带来的神学思想是错误的。-我们相信的耶稣基督有真实的灵魂,也有真实的身体。-若耶稣基督没有身体,而只是影子,祂就无法为我们在十字架上流血成就救赎的工作。-幻影说与圣经的教导相违背。-十字架上的耶稣基督是有身体的。三.亚波里拿留,Apollinarius(公元315-392)-在此我们要看亚波尼拿留的神学贡献。他的神学当然是被判为异端,但我们要了解到他异端错误的教导到底在哪里。他本身在思想耶稣基督这位神道成肉身,他有神性,有人性。到底神性跟人性结合的关系是什么,神跟人结合的的关系是什么。-生平:是老底嘉早期的一位教父(启示录里的七个教会之一)。-是亚他拿修的好朋友•所以他的信仰是很正统的,他赞助也肯定尼西亚的信仰。-他也是反亚流派的一位主教。-是非常有学问的主教,花很多时间研究圣经,写了很多圣经的注释书。-在思想耶稣基督的神性、人性时出了问题。-解释耶稣基督神性、人性的关系时的思想架构,是以灵魂与身体的关系来表达。1.道与魂传统的想法:-灵魂使身体有生命、有生气。因为有灵魂,所以身体可以走路、说话、有生命、有活动,使身体有活力。人死时,灵魂与身体就分开。2.神化为肉身,神披戴肉身-.亚波里拿留的想法-如何了解基督耶稣的神性、人性

-用灵魂、身体的观念来解释。-用灵魂、身体结合的关系来解释。-当基督耶稣道成肉身,他的神性就代替了人的灵魂的部份。-说明例子─信封和信:信封代表基督耶稣的身体─人性的部份。道成肉身时,人的灵魂被神性所代替,有如信装入信封里面。神性进入人性很有影响力,如同信上洒了香水,装入信封,信的香水就散发到整个信封。-如此,神性进入人身体,散发神性,以致人性也被神性所取代。*道成肉身的灵魂是神性,道成肉身的身体是人性;*如是,神化为肉身,神披戴肉身。3.融合-按前例,身体是信封,灵魂是信。-.灵魂有神性,就影响身体的人性;.神性、人性就融合。.这样,基督耶稣就不需要是一位真正完全的人。-.传统告诉我们:基督耶稣是完全的神(100%God),基督耶稣是完全的人。-融合的观点无法解释说明:-基督耶稣的神性、人性共存在一个位格里面,并且有密切的关系。-.世上没有一个人的身体是人性,灵魂不同,有神性。-.这种观念,教会无法接受,因而视为异端。-.融合观念下,基督耶稣不是完全的人,迦帕多加教父提出批判。四.迦帕多加教父的反驳-教父提出四点反对亚波里拿留的错误基督论。1.神的肉体与人的肉体–到底,基督耶稣那位道成肉身的神的身体是–人的身体,还是神的身体

-为何如此说?非常重要。-因为如果基督耶稣这位神道成肉身后。–身体算有人性,灵魂有神性。–灵魂影响到身体,神性影响到人性。–这样,耶稣基督到底是有神的身体,还是有人的身体-这是帕多加教父所提出的第一个质疑。2.真实的人-迦帕多加教父所提出来的第二个质疑:到底耶稣基督是不是真实的人-传统的基督论,我们相信:-耶稣基督是真实的神(100%God);-也是真实的人(100%man)。-到底有哪一个人,他的身体是一般人的身体,但他的灵魂有神性-我们找不到这样的人。3.爱任纽与万物复原论-迦帕多加教父对亚波里拿留的第三个反驳是受到爱任纽的影响。-爱任纽,Irenaeus,生于小亚细亚,受教于士每拿主教坡旅甲。-后到高卢,177年出任里昂主教-有名的教父,闻名于反对异端,特别是反对诺斯底主义(Gnosticism)-著名的教导观念─万物复原论的观念(Recapitulation)-或称同归于一的理论。万物复原论:-理论或想法:第一个亚当和第二个亚当的关系。-第一个亚当: 第二个亚当:-犯罪、不顺服; 耶稣基督顺服。-是犯罪的罪人; 耶稣基督是无罪的救主。-是不完全的; 是完全的。-耶稣基督为要完成救赎,必须与第一个亚当认同。-因此是平衡的观点。-第一个亚当有人性,有人真实的身体、灵魂。-所以耶稣基督─第二个亚当,必须与第一个亚当一模一样。-若按亚波里拿留的理论,有神性有人性的融合的基督就与第一个亚当不一样,因此也就不平衡,就比一般人重一些。-所以耶稣基督必须与第一个亚当一模一样,有真实的人的身体和灵魂。“Whatwasnotassumed,wasnothealed.”4.迦帕多加教父的第四个反驳,是出于这句有名的格言-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没有采取的,就是没有医治-没有承担的,就是没有医治-神性部份没有采取、没有承担,就没有医治。到底是什么意思-如果基督耶稣道成肉身没有承担的部份,这部份就没有医治-如果基督耶稣道成肉身时,人的灵魂部份是神性的话,这部份就没有承担;没有采取,这部份就没有得医治;救赎就无法完成。-因此说,耶稣基督道成肉身必须完全与我们认同。有完全真实的人的身体,真实的人的灵魂,如此才能完全承担采取,救赎才能完成。-这种理论与亚波里拿留的理论不同。按亚波里拿留的说法,耶稣基督道成肉身的灵魂部份被神性代替。-亚波里拿留因此被判为异端,这是教父所提出精彩的第四个反驳:★基督─真实的神,真实的人。第五课: 基督耶稣的神性、人性过去谈尼西亚大会重要决定:肯定基督耶稣的神性,及祂与父神同质。现在要继续谈后来的神学发展与迦克敦大会。这两个会议有密切关系,这两个大公会议也是早期教会与基督论有关的很重要的会议。迦克敦大会所留下来的丰富神学遗产:★耶稣基督是真实的神,祂也是真实的人。★耶稣基督有神性,也有人性。★耶稣基督的神人二性共存于一个位格里。一、2性,1位格迦克敦大会很清楚地要我们了解,耶稣基督的神性和人性没有混乱,同时也没有分离,乃是真实的联合。神、人二性的结合带来的是非混淆的关系。1.强调耶稣基督的神性、人性没有混乱-简单比喻:说明耶稣基督神性、人性混乱所带来的错误问题在那里。-神性,用酒来代表;人性,用水来代表。如果酒和水要混在一起,当二者相混,既不是酒,也不是水。-若将这个比喻用在耶稣基督的神性人性上,就发现:-耶稣基督的神性、人性混和在一起,结果是基督既不是神,也不是人。-这样的一个对耶稣基督神性和人性关系的了解是极大的错误。-迦克敦要帮助我们持守一个正确的基督论,就强调基督耶稣的神性、人性绝对没有因为联合而混乱。2.分离-迦克敦大会强调:-耶稣基督的神性人性的联合不但没有混乱,也没有分离;乃是真实地联合在一起。-比喻:帮助了解耶稣的神性、人性没有分离。-将耶稣基督的神性,用红木来代表;人性,用白木来代表。将红木、白木做成一张桌子,红木白木并在一起,但二者并没有联合,没有联系的关系。红木、白木只是并在一起。如旧约的先知,只是人,但神的能力附在他身上。-但耶稣基督的神性、人性是真正的联合、结合。3.非混淆的合一●区别●联合-耶稣基督的神性、人性的联合是非混淆的合一。-两性有区别。-有真实的联合,但没有因为联合的结果而混淆。-比喻:沙画。-红色的沙代表山;蓝色的沙,代表天空。二者确有不同,但当红沙、蓝沙混在一起时,颜色变了,既不是很红,也不是很蓝,但若将沙抽出来,红沙仍是红沙,蓝沙仍是蓝沙。二、两种神学思潮这里我们要谈迦克敦会议之前的两个神学思潮。是以早期两个主要城市的角度来了解。亚历山大(Alexandria)和安提阿(Antioch)这两个城市,代表早期教会两个不同的神学思想,也是迦克敦会议所要解决的不同的神学思想。1.亚历山大─否定人性─混乱-在亚历山大这个城,我们曾谈过:-亚历山大的亚历山大-亚流危机-亚他拿修成为大主教。-亚历山大的基督论比较强调耶稣基督的神性,结果就贬低、忽略了耶稣基督的人性。-学者认为这样就有将耶稣基督的神性、人性混乱的趋势。2.安提阿─否定神性─分离-在安提阿这个城市,我们曾谈过:-亚流来自安提阿。-他的好友尼哥美地的优西比乌。-安提阿的基督论比较肯定耶稣基督的人性,结果就忽略、贬低了耶稣基督的神性。-学者认为这种思想有将耶稣基督的神性、人性分离的趋势。-这两种不同的神学在早期教会引起许多神学争辩和异端,是迦克敦大公会(CouncilofChalcedon)所要解决的神学问题。三.涅斯多留,Nestorius(公元381-451)过去我们谈到亚波里拿留的异端。他认为道成肉身的耶稣基督有人的真实身体,但有神的灵魂,这样的道成肉身就不是真正的道成肉身。当时的教会领袖无法接受这样一个主义。而涅斯多留主义就是另一个异端。在第六世纪,涅斯多留的宣教士就到中国传福音。神在祂的恩典中,有好几波的西方宣教士到中国传福音:•第六世纪,涅斯多留的宣教士•第十二世纪,方济会的宣教士•第十六世纪,耶稣会的宣教士•第十九世纪,丰富的宣教历史是我们不能忽略的。生平:–381年生于叙利亚。–于安提阿接受神学教育。–讲道有能力和吸引力。–428年被任命为君士坦丁堡主教。–在那里,在神学上必须有清楚交待。–提出不同看法,为当时教会无法接受。–在以弗所主教会议上,被视为异端而遭受谴责。1.上帝之母/基督之母-早期传统教会相信也接受“Theotokos”这样一个观念。-Theotokos翻成中文,就是圣母,上帝之母-称耶稣基督的母亲为Theotokos-Theo是神之意,tokos就是出来之意,Theotokos就是生出神来,意即耶稣基督的妈妈,是神的母亲。-涅斯多留认为这个字不恰当,他无法接受这个教会长期以来的教导-他因为是在安提阿接受神学训练较为强调耶稣基督的人性,比较否定、贬低、忽略耶稣基督的神性-他认为耶稣的母亲应该称为「基督之母」而不是神的母亲,觉得Theotokos这个字刺耳,提出用Chritokos这个字。-引起当时教会反对及无法接受,被谴责。-当时教会觉得,若强调马利亚是Christokos,而不是Theotokos,结果是:否定、贬低了耶稣基督的神性,过份强调了耶稣基督的人性2.连接-「连接」是涅斯多留另一个被判为异端的思想。-他不相信耶稣基督的神性人性是真正的联合。-而且他认为基督的神性、人性是两个位格,不是两性共存在一个位格里。-他认为耶稣基督的神性、人性的连接是靠意志(freewill)、自由选择而连接在一起,乃是两个位格的连接,而不是两性的结合,是conjunction,conjoint,而不是union。-这个神学思想为当时的教会所不能接受。四.亚历山大的区利罗(CyrilofAlexandria)生平:-区利罗是个重要人物。-后来成为亚历山大才华横溢的神学家。-但我们对他早年生活所知不多。-412年被选为亚历山大主教。-最关心的工作是打击涅斯多留的异端神学思想。-区利罗将他神学上的才华专注于坚持基督是神人结合体,以别于涅斯多留的二元论。-于444年逝世。1.连接暗示分离-区利罗对涅斯多留的神学思想提出抗议。-他认为涅斯多留「连接」的观念暗示基督神性人性的分离。-导致在以弗所大会对这个问题的争辩。2.以弗所大会(CouncilofEphesus),431年-区利罗主持了431年的以弗所大会-谴责涅斯多留的错误基督论-教会并再次提出,我们会应该有正确的基督论-并导致451年的迦克敦大公会(CouncilofChalcedon)3.复合宣告五.迦克敦大公会(CouncilofChalcedon)451年-迦克敦大公会(CouncilofChalcedon)正式决定耶稣基督不是两个位格连接在一起。-耶稣基督的有神性人性,是100%的Divinity,也是100%的Humanity。-耶稣基督乃是两个性(神性人性)联合在一个位格里面。-不是两个位格,靠着自由意志的选择连接在一起。1.欧迪奇,Eutyches-欧迪奇主义(Eutycheism)也是一个错误的基督论和异端,不被以弗所大会(CouncilofEphesus)431所接纳。●生平–日子不太清楚,生平了解也不多。–大约主后450年时,是他最有名望的时候。–是君士坦丁堡一个重要修道院的院长。-当时年高,已70岁,但思想非常不好。●神学思想-基本上,欧迪奇是反对涅斯多留,而支持区利罗-非常反对涅斯多留的思想,就如分离的观念-他自己也提出一种基督论的看法,后来被教会判为异端●一元论-欧迪奇认为耶稣基督道成肉身之前有两性,神性和人性。-但是道成肉身以后,耶稣基督就只有一性。-因为耶稣基督的神性吞灭了祂的人性。-欧迪奇这个神学思想也是迦克敦会议不能接受的。-而且被大会判为异端。2.大会的结果-以上这些错误的基督论异端,导致在451年召开了迦克敦大会。-与尼西亚大会(TheFirstCouncilofNicaea)是两个有关基督论,非常重要的大公会议。-宣告基督耶稣有完全的神性,也有完全的人性。-道成肉身后的基督耶稣的神人两性结合、联合在一个位格里。-父子灵都有位格,耶稣基督是第二位格。-这是迦克敦大会留给我们伟大、丰富的神学遗产。-到现在,这都是我们正统信仰很重要的一部份。-我们要感谢早期教父,为我们厘清了许多神学思想。第六课: 神学家――希坡的奥古斯丁一.序言-奥古斯丁(AugustineofHippo)可以称为拉丁教父。-是用拉丁文作神学的教父。-非常杰出,影响力很大,至今都还有。-无论在文学、哲学、政治、伦理界,都会谈到他-一般人不须读神学就会碰到奥古斯丁-非常强调神的恩典,被称为「恩典博士」(Dr.Grace)。-他的神学对我们影响很大。-他的神学多少与背景有关系。-有时他的自传就是他的哲学。-所以必须对其生平有所了解。二、生平与背景─他寻找真理●生平:被称为西坡的奥古斯丁,AugustineofHippo(公元354-430)-北非人,一生是如何从不信到信的过程。●塔迦斯特(Tagaste)-是他出生的地方,大约为今天的阿尔及利亚(Algeria)●摩尼加(Monica)–-是奥古斯丁的母亲。常在他的著作《忏悔录》中被提到,是位虔诚的基督徒。非常关心孩子和丈夫的得救,长期为他们祷告。靠着她的祷告,丈夫终于得救信了耶稣;奥古斯丁也在她六十几岁的时候得救。-奥古斯丁的父亲原是一位异教徒,很少被提及–奥古斯丁与母亲关系密切。●偷梨的经验奥古斯丁在《忏悔录》中提到这件在他十六岁时所发生的事。许多学者不能了解为什么奥古斯丁额外在意这件事,这件事与其它事情比较起来,是不太令人需要注意的一件事。但是奥古斯丁特别提出:十六岁时,他与朋友去偷邻居家的梨子。偷的本身已是恶事,但偷了并不是拿来吃,而是拿去打另一家邻居的猪。猪痛就叫,他在其中很快乐、很享乐。他一生记住这件事,觉得它凸显人类罪的孽根及恶的根本性:–人不但作恶,而且在其中享乐。–在迦太基求学时他玩过女人,但偷梨这件事对他却影响。●迦太基(Carthage)奥古斯丁在迦太基求学,接受基督教教育。这是一个重要的大城市,有学校、文化和商业。除了读书外,奥古斯丁也享受这个城市所给他的乐趣。他放弃基督教,找到一个女人,也生了一个私生子。他后来曾经在罗马开办一家修辞学院,教导人如何写的美、说的美、说的有说服力。在迦太基时,他盼望以后作律师,所以对法学很有兴趣。但当他开始读西赛罗(Cicero)的一部著作时,点燃了他对真理的追求,而且对真理追求进入另一层次。开始接触宗教、哲学,最后信了基督教。●亚丢打特(Adeodatus)这是他在迦太基所生的私生子。虽然这是犯罪的结果,却给儿子取名亚丢打特,这个名字的意思是「神所赐」。●摩尼教(Manicheism)–摩尼教是早期来自波斯的宗教。–也是奥古斯丁最早接触的宗教,这时他是在迦太基。–这个宗教本身是建立在很强烈的二元论(Dualism)的思考上,所谈的是要解决恶的根源的问题。–恶的问题一直在奥古斯丁的作品中,他不断想要找答案。–摩尼教当时给了奥古斯丁暂时的答案和满足。–摩尼教认为今天恶的窘境、苦境乃是来自两个原则的混淆。–两个原则:光是属灵的、黑暗是属物质的。–这两个原则应该充满在宇宙里面。–这两个原则经过一系列的混淆。–光和黑暗就混淆,属灵和物质就混杂。–救恩就是来自将属灵和物质分开。–摩尼教当时给奥古斯丁一些暂时的答案和满足。–在摩尼教,奥古斯丁认为是可以接受的教导,他听了有九年之久。–后来离开的原因是一个摩尼教的学者不能回答他的问题,因此,感到失望,就离开了摩尼教。-奥古斯丁离开了非洲,去了罗马●新柏拉图主义(Neo-Platonism)–离开摩尼教以后,离开非洲,先到罗马,后到米兰。–在米兰,奥古斯丁接受另一个思考系统和哲学系统。–这个新系统就是新柏拉图主义。–新柏拉图也给奥古斯丁某一种对恶的解释。他也暂时暂时满足这种解释,后来还是不能接受。–他的神学多少也受到当时新柏拉图主义的影响,他当时阅读新柏拉图主义学者们所写的书。–新柏拉图主义认为宇宙是存在一个单纯的原则(OnePrinciple)。强调宇宙整个现实(Reality)都是从这个原则而来。离开这一原则就是恶,愈远愈恶。–好比一颗小石掉到平静的池塘,就发出一系列的涟漪。越离中心,就越不单纯,越多样,越众多,也就越恶。–这个解释也暂时满足了奥古斯丁对恶的真理的追求●米兰的安波罗修(AmbroseofMilan)–奥古斯丁后来因为工作,从罗马到了米兰。–有机会听到当地有名主教安波罗修的讲道。–安波罗修是为很会讲道的主教,奥古斯丁为其吸引。–有记录提到奥古斯丁的母亲、他自己和安波罗修谈话。–一次奥古斯丁和朋友在米兰的花园中散步,听到孩子们在唱歌,“pickitupandread”,他就在旁边找到一本圣经,打开,眼睛就看到罗马书13章13节。–13:13行事为人要端正、好象行在白昼.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这段经文很深地打动了奥古斯丁,他因而得救-381年安波罗修为他及他儿子亚丢打特施洗。-得救后,生命有很大的改变。–他也辞掉米兰的教书工作,决定与母亲要回北非过修士生活。–但母亲却在意大利的港口Austria过世。–他母亲一生祷告,蒙神祝福,得以看见奥古斯丁得救。●迦西西阿古姆(Cassiciacum)–388年,奥古斯丁回到北非的加西西阿古姆–他在那里的时间也不长–391年就到西坡去三.奥古斯丁─牧者与神学家1.瓦勒留主教(BishopValerius)–当奥古斯丁在391有机会到西坡去拜访瓦勒留主教,并且听他讲道。–瓦勒留注意到这位年轻人,就强迫他留下来牧养教会。–瓦勒留在396年回天家,奥古斯丁就接替作了西坡主教。–所以奥古斯丁得救不久就作了主教。–奥古斯丁的一生是个牧师。–他在西坡牧会很忙,也写下许多重要的神学作品。2.谈自由意志–奥古斯丁本身认为自由的原因、根源是在他自己里面。–他认为一个人可以真正自由作决定。–不是外在的原因,也不是内在的催促,乃是他自己有这样自由的选择。–一个决定是自由的选择,不是本性的产品,乃是意志本身。3.谈恶的来源–恶的来源一直是奥古斯丁所关怀的问题。–在摩尼教和新柏拉图主义里面,都对这个问题非常关心。–到底奥古斯丁如何来看恶的来源。–他强调我们只有一位神(OnlyoneGod),而这位神是一位美善、美好、无限的神。–我们的自由意志(will)是这位神所造的。–如果是这位美善的神所造的,它就是美好的。–因为是来自这位神的手。–如果这个意志是好的,就应该有能力和自由作决定。–对奥古斯丁来说,恶的来源乃是错误的选择(Baddecision)。–天使的堕落,也是来自自由意志下的选择,但作了错误的决定。–亚当的堕落,也是来自自由的选择,但是错误的决定。–在错误的决定下,恶就这样开始。四.奥古斯丁与伯拉纠(Augustine&thePelagius)奥古斯丁和伯拉纠二人的神学争辩的确是一个庞大的争辩。这个争辩本身到现在都有影响力。我们在此要看奥古斯丁对原罪及双重预定的的观念。他是在与伯拉纠的争辩中,提出了他的看法。●伯拉纠的简介:-是英国修道士(BritishMonk),也是一位难民。-当时罗马帝国的边缘崩溃,遭受蛮族攻击。-罗马帝国边疆远达英国,受到蛮族攻击,伯拉纠就逃难。-先是逃到北非,后来来到巴勒斯坦。-他的作品为奥古斯丁发现。-他认为人没有原罪,奥古斯丁不赞成他对原罪的看法。-因此就展开了二人的神学争辩。●原罪1.原罪的定义–不是亚当夏娃第一次的罪(创3章)。–乃是说亚当夏娃的罪有没有传到下一代。–就是说他们的罪有没有影响到亚伯和该隐及后代。–也就是说,亚当夏娃的罪与他们的孩子有没有关系

–与我们有没有关系

2.伯拉纠的看法 后代犯罪是因为看到上一代的罪行,所以摹仿而犯罪。3.奥古斯丁的看法 亚当夏娃的罪传到下一代。每次男、女在性交时,通过欲望(或欲念),罪就会传下去。 人堕落前,有自由选择犯罪或不犯罪;人堕落后,自由意志受罪的影响,就坏了,以致不懂得怎样选择犯罪或不犯罪。 基督的救恩完全后,人可以藉着救恩,选择不犯罪。自由意志藉着救恩可以恢复。到了天堂,人就不会犯罪。比较改革宗的原罪观:始祖的选择,会影响到下一代。●双重预定的定义–神在祂的主权之下,预定有人要得救,预定有人要沉沦。–神在祂的主权之下,预定有人要蒙恩,预定有人不蒙恩。–双重预定在后来的改革宗是常常提到的问题。–教会也很关心预定的问题。4.奥古斯丁的思想–他认为神有主权作选择。–神选择一群人是属祂的,要蒙恩之外的人是预定要被判作沉沦的。五.他的主要作品●忏悔录(Confessions)–是西方教会的灵修经典。–书的后面谈的是时间的问题。–前面则是他的见证,是他个人的自传。–忏悔录本身是祷告。●上帝之城(TheCityofGod)–也是奥古斯丁重要、庞大的历史和哲学作品。–谈到两个城:上帝的城─建立在爱神的基础上;人的城─建立在爱自己(自我)的基础上。–两个城爱的基础不同。–在历史上,二城混在一起。–无法区别,而且往往是对立的。–但在历史结束的最终时,只有上帝之城会留下来。六.奥古斯丁的影响1.活在历史关键时刻-奥古斯丁在有生之年,亲眼目睹罗马帝国的崩溃。–他也看到帝国边缘慢慢遭到蛮族的攻击。-看到一个庞大、辉煌的帝国就崩溃、结束。–他是活在一个历史的关键时刻。2.对神学的影响-奥古斯丁对西方神学有大影响、大贡献。-他的确影响到中古神学。-中古神学基本上是建立在奥古斯丁的神学上。-他也是重要的「教会博士」(Dr.ofChurch)。第七课: 中古黄金时期一.序言过去讲到的是早期教会的发展,现在要谈的是中古时期的神学发展。前面提到奥古斯丁的贡献,他留给中古西方教会丰富的传统和神学遗产。当他在430年离世时,就已经亲眼目赌罗马帝国的崩溃和瓦解。蛮族进攻后,占领了罗马帝国。这些蛮族就是后来的德国人。1.修道主义的发展-修道主义的发展是西方教会重要的发展。-特别是本笃会的发展。2.本笃会的发展,Benedict的修道主义-本笃会是一个很特别、有特色的修道主义。-它与东正教的修道主义发展不同。东方的修道精神着重理论探讨。-西方的修道精神非常着重实践,刻苦己心,委区身体,苦修、禁欲。强调独处。-与国家政治无关。-东方的修道较强调社群、团契生活。与国家政治常常处在一种张力中。-它的精神成为西方修道主义精神的基础。二、募缘会/托钵修道会(TheMendicantOrders)1.圣本笃,St.Benedict(公元480-550)–是西方修道主义之父–来自意大利一个小村庄,叫做Nursia。–后来有机会到罗马求学。–据了解,他大约20岁时就决定要成为一个隐士、修士。–因此到意大利的一个地方叫什比哥(Subiaco)的一个洞穴隐居。–当时修行的隐居生活是非常激烈的。–后来有一群人跟随他,慢慢的,就形成一个小社团。–他建立了十二个修道院,每一间有十二位修道士。–525年,在南罗马建立了出名的卡西诺山修道院(MonteCassino)。-留给修会一个规章,后成为西方修道主义发展的基础。-规章中强调修士需要固定在某一修道院中,不要来回搬动。-规章中强调修士需要绝对的顺服修道院的教规。-在修道院中,修士每天长时间祷告。据了解:一天八次。七次在白天,一次在半夜。圣本笃借用圣经的根据,诗篇119:164;和119:62,其八次。2.募缘会(TheMendicantOrders)中古时期听起来不吸引人,是一种误解。甚至被称为「黑暗时期」(TheDarkAges),其实十二世纪初有重要的神学发展,也是黄金时期。-募缘会/托钵修道会的发展:-延伸本笃会修道主义的发展。–是很有意思的中古发展,与当时的欧洲城市发展有关。–当时欧洲小村庄慢慢成为城市。-越来越多金钱涌入城市,有很多交易、经济活动。-开始产生贫富之间的悬殊和差异。-这时欧洲兴起一个运动,就是募缘会。-就是靠讨饭的方式来谋生、过日子。-当时的修士们就靠讨饭来过日子。3.彼得华尔多(PeterWaldo,1215)-是募缘会的先锋,13世纪的修道士。-原是非常有钱的商人。-读到新约,为新约的故事感动,为耶稣的生命感动。-变卖所有财产,只留一部份给家人帮助他们。-成立了一个“虚心会”,以虚心的精神,到处传福音,靠讨饭过日子。-开始组织方式是模仿新约,两个人一组出去。-穿著很简单的衣着,用贫穷人能了解的语言,将福音传出去。4.亚西亚的圣法兰西斯(St.FrancisofAssisi,1181-12226)–方济会(Franciscans)的成立人。–大家对圣法兰西斯比较熟悉,原名叫Giovanni,是意大利人。–他创立行乞僧团(OrderofFriarsMinor),后称方济会。–与彼得华尔多一样,来自有钱的背景。父亲是有钱的布商。–与彼得华尔多一样,有很深的宗教经验。–导致愿意放弃一切跟随耶稣,拥抱一个贫穷的生活。–重要教导:自愿的过贫穷日子,加上把福音传出去。–当时有一群人跟随他,就称方济会士(Franciscans)。–晚年在一所山上祷告,经历特殊经验。–突然手上、肋上脚上出现了耶稣基督的伤痕,称为圣痕(Stigmata)。–有些记录说,这些伤痕看起来像新伤痕,没有结疤。–据门徒说,这些伤痕经常会流血。–方济会是一重要修会。5.圣多米尼古(St.Dominic,1170-1221)-是西班牙人,创立道明会。-跟随圣多米尼古的人就称为道明会士(Dominicans)。-圣多米尼古出生在西班牙的CalarogainOldCastile。也是来自一个有钱有利的家庭。-道明会的传统比较在护教方面,也为教会来坚持正统的信仰。-当时在西班牙有很多异端,特别是阿尔比根派(Albigenses)。圣多米尼古致力于改变阿尔比根派的信徒。-整个道明会的组织都是为教会真理来奋斗,特别是反对当时的异教。-方济会和道明会都有浓厚的宣教精神,特别是对回教徒和犹太人有宣教的负担。-12世纪有方济会的人到中国传教。这位方济会修士就是孟高莫洛(JohnofMonteCovino1247~1328),据说他到了北京宣教。第八课: 经院神学(Scholasticism)中古重要神学发展就是经院哲学/经院神学。●何谓经院哲学/经院神学?就是在学校里面所发展的神学和哲学。其实很早的神学原来都是在修道院里面,因为他们有作神学的精神。12世纪,在欧洲的大教堂里,都有一群神学家聚集在那里。13世纪,有了大学的发展。在大学里,有不同的神学活动。一.几位中古神学家的贡献1.坎特伯里的安瑟伦,AnselmofCanterberry(1033-1109)●.本体论的辩证(OntologicalArgument)中古世纪有一个「上帝存在」的思考模式。-安瑟伦的「本体辩证论」是一个重要的神学贡献。-后来有阿奎那的「宇宙论的辩证」-之后的哲学家在思考「上帝存在」时,常常谈到这两个论证。-安瑟伦的本体论的起源。-原不是要证明神的存在,乃是要对神有更多的认识。-他坚持把理性应用在信仰的思考上。●安瑟伦的生平:-意大利人,后来决定到法国诺曼底(Normandy)的贝克(Bec)修道院。-1060年来到这个有名的修道院,后来成为院长。-后来成为英国坎特伯里(Canterberry)主教。●安瑟伦思想中一个重要的格言:-“IbelieveinorderthatIcanunderstand.”「我欲明白,故我相信。」-意思是我相信,所以我可以有更深的认识。-他原不是要证明他的相信只是要对他的信仰有更深和负责任的认识。-在这过程中,就提到本体论的论证后来成为上帝存在论的论证。-安瑟伦本体论的论证,在他的著作《论证》(Proslogium)之中,他完全发挥神存在的「本体或本性辩证法」。-他说神在我们思想中是最伟大的,我们不可能在思想中有一位更伟大的神。神不但存在我们的思想中,也存在实体中。因为在思想中,一个能够存在的神比起不存在的神更伟大。所以有一位至高无上的存在者-―神,是真实存在于思维和现实中。好比思想中的一万块钱与实体上的一万块钱不一样。神存在我们思想和实体中,是从神的Being,本体,极点中来了解。★安瑟伦的救赎观:-他特别强调,人犯了罪,就欠了神一个债。这个债只有基督的死可以满足。-因为人冒犯了神,所以人本身无法从他所做的去满足冒犯的债。-人犯罪时,就触怒了神的尊严。-尊严需要偿还,只有基督才能替你我偿还,只有基督的死才可以弥补人对神所触怒的尊严-唯有这样,人才不必偿还。●安瑟伦的救赎观也被称为客观的救赎观-因为耶稣基督在我们外面作了一个客观的工作祂满足了神的要求。也只有耶稣基督才能满足对触怒神尊严的要求。2.彼得亚伯拉德(PeterAbelard,1079-1142)●生平:1079年生于法国的布勒特尼(Brittany)-少年时代受教于几个当时最受尊敬的神学家。-不久就自认为比教师懂得多而在各种不同学科上。-傲慢、与教师发生龃龉。-最后他弃师自设讲座,吸引大批热心学生来听这青年叛徒的妙论。-他学识丰厚,辩才无碍,声誉日隆,成为巴黎最才华洋溢的思想界明星。○爱情插曲与背景:-一般人对他的浪漫爱情故事比较熟悉,对他的神学反而比较没有那么熟悉。-当他四十岁出头在教书时,爱上一个只有十几岁的学生,名叫哀绿绮丝Heloise之后,他的教学大打折扣,甚至在上课时,将他写的爱情诗念给学生听。●神学:主观的救赎观–留给教会一部有名著作,「是与否」“YesandNo”。–这本书有158个神学问题。–每一个问题他都尝试有很精彩的答复。–答复是收集过去所有神学权威的观点。–救赎观是这本书的中心。–救赎观:强调耶稣基督在十架上所彰显的是爱的行动。-耶稣的爱点燃我们心中潜伏的爱。-基督在十架上是一个有道德影响的行为。是被称为主观的救赎观。3.大亚勒伯特(AlberttheGreat,或是AlbertusMagnus,1209-1280)-他的成就与其它一些神学家标志着十三世纪是经院哲学的巩固和颠峰期。-他也是多马阿奎那的老师。-他的贡献:强调哲学和神学的区别。-认为哲学本身是在启示之外,应用的是理性的部份。-神学则是建立在启示上面»他将哲学与神学的方法论作一区别。-他的神学思想影响到多马阿奎那的神学思想。4.多马阿奎那(ThomasAquinas,1225-1274)●生平:1225年生于意大利罗加斯加(Roccasecca)一个富有的贵族之家。-父亲兰杜夫伯爵(CountLandulfofAquino)与法国国王有血统关系。-五岁被送到蒙地卡仙奴(MonteCassino)的本笃派的修道院中。-后来到那不勒斯,在那里深受道明修士影响,并希望加入。家人反对,并将之幽禁,多马阿奎那不妥协,在1244年加入道明修士团。-1245至1248年间,他在巴黎学习,深受大亚勒伯特影响著作甚多。-并在多地讲学。自认是学者、教师、作家,拒绝接受那不勒斯大主教的任命。-他醉心于研究和写作之中,冷峻地强迫自己追寻真理。-由于过份沉醉于研究之中,身材虽然高大,但健康却很衰弱。-他的寿命只有四十九年,但却留下庞大数量的作品。-被称为中古世纪最伟大的神学家。-现在罗马天主教会的神学院,仍旧要求学生看他的《神学总论》。●信心与理智(Faith&Reasoning)-阿奎那的贡献:如何了解信心与理性的关系。-信心和理性的关系是很重要的神学问题。-他的老师亚伯拉德对这方面有很深的思考。-阿奎那谈到信心本身和理性有很密切的关系。-信心本身可以使用理性,但单单只是理性本身是不足够的,-理性也需要信心,二者关系密切。-阿奎那用因果关系来看上帝的存在-在思考一些重要神学问题时,他认为理性可以互补信心。理性可以引导我们到一个程度,后面我们需要信心,Reasoncantakeussofar,但信心将之完成,理性本身不能产生信心(Reasoncannotproducefaith)。-理性本身有力量,但不能发动信心-如何可以应用理性在我们的信仰上

可以从三方面来看:1)理性可以用来证明(prove)我们的信仰;2)理性可以用来说明(illustrate)我们的信仰;3)理性可以用来反驳(refute)我们的信仰。-阿奎那非常肯定理性部份。-他也强调圣经本身是我们信仰的基础。-他认为在信心、理性探讨之间,应以圣经为探讨中心。-也可以理性来支持、赞助我们的信心。到底如何了解理性和信心的关系?●模拟的教义(DoctrineofAnalogy)谈到模拟教义,我们需要思考:-当教会里面谈神是爱、是美善、是圣洁的,到底这样的说法是什么意义-很多时候,我们没有很清楚思考我们在说什么。-阿奎那用模拟教义来帮助我们了解我们到底在说什么-他认为当我们说神是爱时,我们是用我们所经验的爱为出发点。●谈上帝的存在-阿奎那本身对上帝的存在,也给我们一些明显的帮助。-特别是所谓的宇宙论的辩证(CosmologicalArgument),被称为五法辩证(FiveWays)。-阿奎那的宇宙辩证是从因果关系来辩证上帝的存在。-他认为每一个果,是因为前面有一个因。-用这个观念来追溯神,神就是第一因(FirstCause)。-第一因(FirstCause)在阿奎那的观念就是UncausedCause称为没有原因的原因。-原因是在神自己里面,不是别人所引起的。-UncausedCause是一切的源头,起头,是最原始的起因。说明例子:用建筑师的观念。-看到世界这么美丽,就认为世界后面必有一位创造者。-用因果关系来探讨上帝的存在。这就是阿奎那所谓宇宙论的辩证来证明上帝的存在。●圣餐-阿奎那本身对圣餐观也有贡献。-中古时期强调有七个不同圣礼,但更正教只谈两个圣礼:洗礼和主餐-阿奎那的圣餐观:-在我们领圣餐,当神职人员将饼与杯分别为圣时,饼就成为真正的主耶稣基督的身体,杯就成为真正主耶稣基督的宝血。因此我们吃的就是主的身体,喝的就是主的宝血。-这就是所谓的变质说(Substantiation),也就是罗马天主教的主餐观。这不同于我们后来要谈的改革家的圣餐观。二.大学的发展中古时期大学的发展与城市发展是并行的,且有密切关系。当一些旧城市越来越大时,城市里就有许多学者聚集在一起。大学就是学者们聚集的基础。特别是12世纪开始,到13世纪在整个欧洲,大城市里的大学就一一开始。早期比较重要和出名的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牛津大学;法国的●巴黎大学;意大利的●巴隆大学等等。1.课程-早期大学在中古时期的学习时间很长,不像今天是四年时间。-神学部份在当时的制度里的时间很长。在13世纪,大学的神学部份需要8年完成神学训练;14世纪需要16年完成神学训练。-因此可看出当时非常鼓励、重视神学教育-神学在中古时期受肯定,是最高的学科-神学在中古被称为“QueenofScience”2.研究中古大学在教导学生读神学过程中,要求他们:-写圣经注释(Content)•-讲道-参与在神学争辩神学在今天受到重视,是□,否□第九课: 马丁路德一.序言一般人一想到改革时期,就想到马丁路德。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更正教的传统多少是继承了马丁路德MartinLuther的神学传统。其实马丁路德是一个不情愿的改革家。-错误的想法:路德很愿意一个人出来作教会的整合。-事实是整个历史和当时一些事故,使他不得不出来作改革的工作。●苏格兰学者ThomasCarlyle说:-如何看一个人的伟大,就是看这个人有多少传记。-的确除了主耶稣以外,马丁路德的传记最多,甚至有很多人研究有关于研究马丁路德的研究。1.受争论的人为什么说路德是一位受争议的人?因为他是一个敢面对当时整个教庭的人。-有人说他是伟大的改革家;也有人说他是一个怪物。-其实更正教与罗马天主教学者对他的印象是完全不一样的。更正教对他的看法:-更正教传统肯定路德,称他为先知,是原来福音的先知。因为他在当时呼吁教会回到当初福音所要讲的内容。-更正教传统说他是恢复纯正教义的那位改革家。-更正教觉得说在中古时期,一些重要的教义被忽略、遗忘、遗漏,而路德再次呼吁教会回到纯正教义的里面。-更正教称路德是那位福音的斗士、真理的斗士、教会的改革家。●罗马天主教对路德的看法:-罗马天主教学者不太能接受他。-对他的看法与更正教的看法截然不同。-称他是破坏教会合一的怪物。-称他是神葡萄园里的那个野猪,把整个葡萄园弄得乱七八糟的野猪。-称他是那位叛徒的修士,摧毁整个修道精神。然而,过去两个不同看法最近在学院里愈来愈整齐。甚至罗马天主教学者也开始同意路德对教会的贡献很大,因路德多多少少呼喊教会回到原来那个失落的福音。2.时间成熟了路德带给教会的改革的确是有原因的,是在时间成熟,一个重要时刻,神使用他出来作这个改革的工作很多学者认为他改革成功有几个原因:1).印刷术的创办路德的作品可以让印刷商马上印出来,他的思想马上就能够影响到整个欧洲和英国,印刷术多少推动了路德的宗教改革。2)德国的国家意识、情操当时德国的国家意识和情操,也多多少少帮助路德的改革。3)受到当时人文主义者的支持●一般人对「人文主义」的错误思想:以人为中心的思想。-当时文艺复兴的人文主义乃是要回到希腊、罗马的传统。-基督教的人文主义乃是提倡回到圣经的福音、起初的福音非常重视圣经的翻译,-当时有名的基督教人文主义者是荷兰的伊拉斯姆(Erasmus)4)政治的变化和政治事件-路德改革成功是因他有政治上的支持。-这个政治后盾就是智者腓勒德力(FredericktheWise,ofSaxony)他的政治影响力很大。-路德生平有他的支持、赞助,以致改革成功。二,路德的生平(1483-1546)有如奥古斯丁一样,路德的背景与他的神学关系密切。1.路德的生平:Nov.10,1483─出生在埃森勒本城(Eisleben),是从前的东德。-路德是在圣马丁的日子受洗,所以父亲就给他起名叫马丁。-父亲原是农夫,后因作铸造工厂发财。-由于父亲是作铜的铸造,后来搬到埃森纳(Eisenach)。路德在此长大,并接受良好的教育。-他曾在「共同生活弟兄会」的一间学校读书。2.耳弗特大学(ErfurtUniversity)-因为路德的父亲要他念法律,就到耳弗特大学念书。-在1502年,路德拿到学士学位。-在1505年,路德拿到硕士学位。3.奥古斯丁派修道院但是在1505年的7月7日,当路德快要满22岁时,他决定要进奥古斯丁修道院。为什么他会突然间停止法律学习,反而要进修道院呢?原因是在两个星期前回家的路上,雷雨将他打倒在地,非常危险,几乎至死,他当时向神求助,若活命就要一生奉献给神,进修道院。所以在两个星期后,还愿进修道院,实践他的承诺。

-在修道院准备自己面对神,但日子艰辛。-禁欲、禁食、鞭打自己,冬天睡在地上,如此过修道生活。-1507年正式被按立作神父(Priest)。第一次庆祝弥撒时,他整个人承受不住。他觉得不可思议他手中所捧的饼是耶稣基督的身体;他手中所捧的杯是耶稣基督的宝血;这是一个非常压倒性的经验。-路德在中古时期的德国长大,心中充满了对神的恨。-路德说他恨过神,认为他不配得到神的爱。-马丁路德认为他的神是一位:圣洁的神、审判罪人的神,甚至是向罪人讨罪的神。所以他恨神,不太能够接受这位神,认为祂是讨罪的神。他想尽办法、实践各种修道,想在神面前求平安。但无论怎么作,他都无法得到平安。所以在修道院,路德常常认罪,不断向告解神父认罪。4.约翰施道比次(JohannVonStaupitz)当时马丁路德告解的一位神父就是约翰施道比次。因为路德常常觉得他是个罪人,不能赢得严厉的神的接纳。他不断去告解,告解神父因此很烦,就建议他去读一些德国神秘派的作品。路德也读了,但是仍然他无法为神接纳。于是告解神父建议他去教书。5.智者腓勒德力(Frederick)-他创办威登堡大学。-他也是在政治上支持、赞助路德的人。-他是路德改革成功的因素、贡献者。6.威登堡大学(UniversityofWittenberg)-路德就到威登堡大学去教书-威登堡是德国一个新的大学,是智者腓勒德力所创办的。-路德大约在1508-1509年间进到大学教书。-路德很快的在1512年得到神学博士学位。-在教书时,路德就准备要教诗篇和罗马书。-在1512-1515年,路德在威登堡大学教诗篇。用基督为中心的方式来解释和教导诗篇。-路德后来开始研究要教罗马书,准备要教罗马书。在准备时,路德很深入地研究罗马书。但是当路德读到1章17节时,他无法准备下去。路德不了解保罗要教导什么,他就不断思想这段经文。路德认为:神的义是讨伐罪人的罪,而福音是救赎罪人;这两者之间相距甚远。继续思想,得开启:此处的义不是指审判的义,而是指基督加给罪人的义,即因信称义的道理,因为罪人凭信心就可以支取神的义。路德说天上的门为他打开。三.正论1.95条命题-1517年10月31日,路德在威登堡城市教堂贴上95条命题。-这95条命题是他所关心的赎罪卷的问题。-有人说这是第一次有人贴大字报。-当教皇得知这位奥古斯丁修道士的举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