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2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弘文学校八年级数学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2023学年八上数学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3a–2a=1 B.a2·a3=a6 C.(a–b)2=a2–2ab+b2 D.(a+b)2=a2+b22.下列实数为无理数的是()A.0.101 B. C. D.3.已知,,则的值为()A.1 B.2 C.3 D.44.如图,四个图标分别是北京大学、人民大学、浙江大学和宁波大学的校徽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是轴对称图形的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5.已知,现把小棒依次摆放在两射线之间,并使小棒在两射线上,从开始,用等长的小棒依次向右摆放,其中为第1根小棒,且,若只能摆放9根小棒,则的度数可以是()A.6° B.7° C.8° D.9°6.如图,在△ABC中,∠A=60度,点D,E分别在AB,AC上,则∠1+∠2的大小为()度.A.140 B.190 C.320 D.2407.若将,,,四个无理数表示在数轴上,其中能被如图所示的墨迹覆盖的数是()A. B. C. D.8.下列计算正确的是()A.m3•m2•m=m5 B.(m4)3=m7 C.(﹣2m)2=4m2 D.m0=09.如图,在中,,,则的度数为()A. B. C. D.10.若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则的值为()A.1 B.0 C. D.11.朱锦汶同学学习了全等三角形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绘制出了下面系列图案,第(1)个图案由2个全等的三角形组成,第(2)个图案由4个全等的三角形组成,(3)个图案由7个全等的三角形组成,(4)个图案由12个全等的三角形组成.则第(8)个图案中全等三角形的个数为()A.52 B.136 C.256 D.26412.从2019年8月1日开始,温州市实行垃圾分类,以下是几种垃圾分类的图标,其中哪个图标是轴对称图形()A. B. C. D.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如图,在△ABC中,∠A=50°,∠ABC=70°,BD平分∠ABC,则∠BDC的度数是_____.14.用四舍五入法把1.23536精确到百分位,得到的近似值是_____.15.在实数范围内分解因式:m4﹣4=______.16.当x=1时,分式无意义;当x=2时,分式的值为0,则a+b=_____.17.十边形的外角和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8.如图,一只蚂蚁从点A沿数轴向右直爬2个单位到达点B,点A表示,设点B所表示的数为m,则的值为______.三、解答题(共78分)19.(8分)如图,已知中,,,,、是边上的两个动点,其中点从点开始沿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点从点开始沿方向运动,且速度为每秒,它们同时出发,设出发的时间为秒.(1)当秒时,求的长;(2)求出发时间为几秒时,是等腰三角形?(3)若沿方向运动,则当点在边上运动时,求能使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20.(8分)如图,在等边中,点,分别是,上的动点,且,交于点.(1)如图1,求证;(2)点是边的中点,连接,.①如图2,若点,,三点共线,则与的数量关系是;②若点,,三点不共线,如图3,问①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若成立,请给出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21.(8分)已知:等边三角形,交轴于点,,,,,且、满足.(1)如图,求、的坐标及的长;(2)如图,点是延长线上一点,点是右侧一点,,且.连接.求证:直线必过点关于轴对称的对称点;(3)如图,若点在延长线上,点在延长线上,且,求的值.22.(10分)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一次函数y=﹣x+n的图象与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交于点A(m,4).(1)求m、n的值;(2)设一次函数y=﹣x+n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B,求△AOB的面积;(3)直接写出使函数y=﹣x+n的值小于函数y=2x的值的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23.(10分)如图,数学课上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三个算式,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寻找规律.请你认真观察思考,解答下列问题:(1)写出第个式子是;(2)验证规律:设两个连续奇数为(其中为正整数),则是的倍数.24.(10分)如图,已知△ABC的面积为16,BC=8,现将△ABC沿直线向右平移a(a<8)个单位到△DEF的位置.(1)求△ABC的BC边上的高.(2)连结AE、AD,设AB=5①求线段DF的长.②当△ADE是等腰三角形时,求a的值.25.(12分)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微信抢红包已成为春节期间人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某校七年级(1)班班长对全班50名学生在春节期间所抢的红包金额进行统计,并绘制成了统计图.请根据以上信息回答:(1)该班同学所抢红包金额的众数是______,中位数是______;(2)该班同学所抢红包的平均金额是多少元?​(3)若该校共有18个班级,平均每班50人,请你估计该校学生春节期间所抢的红包总金额为多少元?26.甲、乙两人相约周末沿同一条路线登山,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甲登山的速度是每分钟米;乙在A地提速时,甲距地面的高度为米;(2)若乙提速后,乙的速度是甲登山速度的3倍;①求乙登山全过程中,登山时距地面的高度y(米)与登山时间x(分钟)之间的函数解析式;②乙计划在他提速后5分钟内追上甲,请判断乙的计划能实现吗?并说明理由;(3)当x为多少时,甲、乙两人距地面的高度差为80米?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8分)1、C【解析】分析:利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完全平方公式的知识求解即可求得答案.解答:解:A、3a-2a=a,故本选项错误;B、a2·a3=a5,故本选项错误;C、(a-b)2=a2-2ab+b2,故本选项正确;D、(a+b)2=a2+2ab+b2,故本选项错误.故选C.【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D【解析】由题意根据无理数的概念即无理数就是无限不循环小数,进行分析判断可得答案.【详解】解:A、0.101是有理数,B、=3是有理数,C、是有理数,D、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即是无理数,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无理数的概念、掌握算术平方根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3、B【分析】由再把已知条件代入公式得到关于的方程,解方程可得答案.【详解】解: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完全平方式公式的应用,掌握完全平方公式是解题的关键.4、B【解析】根据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进行分析即可.【详解】北京大学和宁波大学的校徽是轴对称图形,共2个,故选B.【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轴对称图形,关键是掌握轴对称图形的概念.5、D【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A2A1A3=2θ,∠A3A2A4=3θ,……,以此类推,可得摆放第9根小棒后,∠A9A8A10=9θ,,由于只能放9根,则且,求得的取值范围即可得出答案.【详解】∵,∴∠AA2A1=∠BAC=θ,∴∠A2A1A3=2θ,同理可得∠A3A2A4=3θ,……以此类推,摆放第9根小棒后,∠A9A8A10=9θ,,∵只能放9根,∴即,解得,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与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等边对等角,以及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是解题的关键.6、D【解析】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可得∠1=∠A+∠ADE,∠2=∠A+∠AED,再根据已知和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即可求解.详解:∵∠1=∠A+∠ADE,∠2=∠A+∠AED∴∠1+∠2=∠A+∠ADE+∠A+∠AED=∠A+(∠ADE+∠A+∠AED)=60°+180°=240°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7、B【分析】先估算出各数,再根据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即可得出结论.【详解】是负数,在原点的左侧,不符合题意;,所以23,符合题意;是负数,在原点的左侧,不符合题意;,即3,在墨迹覆盖处的右边,不符合题意.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熟知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8、C【分析】根据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零指数幂的运算方法,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m3•m2•m=m6,∴选项A不符合题意;∵(m4)3=m12,∴选项B不符合题意;∵(﹣2m)2=4m2,∴选项C符合题意;∵m0=1,∴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的运算方法,以及零指数幂的运算方法,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9、D【分析】由题意根据三角形内角和为180°进行分析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在中,,,∴=180°-90°-54°=36°.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熟练掌握三角形内角和为180°是解题关键,同时也可利用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进行分析.10、A【分析】先根据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列出关于k的方程组,求出k的值即可.【详解】∵函数y=(k+1)x+k2﹣1是正比例函数,∴,解得:k=1.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的是正比例函数的定义,即形如y=kx(k≠0)的函数叫正比例函数.11、B【分析】仔细观察图形,结合三角形每条边上的三角形的个数与图形的序列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图形的变化规律,利用发现的规律求解即可.【详解】观察发现:第一个图形有1+1=2个三角形;第二个图形有2+2=4个三角形;第三个图形有3+22=7个三角形;…第n个图形有n+2n-1个三角形;当n=8时,n+2n-1=8+27=1.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本题是一道找规律的题目,这类题型在中考中经常出现.对于找规律的题目首先应找出哪些部分发生了变化,是按照什么规律变化的.12、B【解析】根据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对各选项分析判断即可得解.【详解】解:A、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B、不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正确;C、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D、不是轴对称图形,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轴对称图形的关键是寻找对称轴,图形两部分折叠后可重合.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24分)13、85°.【分析】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得出∠C=60°,再利用角平分线得出∠DBC=35°,进而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得出∠BDC的度数.【详解】∵在△ABC中,∠A=50°,∠ABC=70°,∴∠C=60°,∵BD平分∠ABC,∴∠DBC=35°,∴∠BDC=180°﹣60°﹣35°=85°.故答案为85°.14、1.1【分析】把千分位上的数字5进行四舍五入即可.【详解】解:1.23536精确到百分位,得到的近似值是1.1.故答案为1.1.【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似数和有效数字:近似数与精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一般有,精确到哪一位,保留几个有效数字等说法.15、【解析】连续用二次平方差公式分解即可.【详解】m4﹣4=(m2+2)(m2-2)=(m2+2)[m2-()2]=.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性质及因式分解,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因式分解常用的方法有:①提公因式法;②公式法;③十字相乘法;④分组分解法.因式分解必须分解到每个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16、3【分析】先根据分式无意义的条件可求出的值,再根据分式值为0的条件可求出b的值,最后将求出的a,b代入计算即可.【详解】因为当时,分式无意义,所以,解得:,因为当时,分式的值为零,所以,解得:,所以故答案为:3.【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式无意义和分式值为0的条件,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分式无意义和分式值为0的条件.17、360°【分析】根据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即可解答.【详解】解:∵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十边形的外角和为360°故答案为:360°.【点睛】此题考查的是求多边形的外角和,掌握任何多边形的外角和都等于360°是解决此题的关键.18、【分析】由点向右直爬2个单位,即,据此即可得到.【详解】解:由题意,∵点A表示,∴点B表示,即,∴;故答案为:.【点睛】本题考查了实数与数轴的对应关系,理解向右移动是增大是关键.三、解答题(共78分)19、(1);(2);(3)5.5秒或6秒或6.6秒【分析】(1)根据点、的运动速度求出,再求出和,用勾股定理求得即可;(2)由题意得出,即,解方程即可;(3)当点在边上运动时,能使成为等腰三角形的运动时间有三种情况:①当时(图,则,可证明,则,则,从而求得;②当时(图,则,易求得;③当时(图,过点作于点,则求出,,即可得出.【详解】(1)解:(1),,,;(2)解:根据题意得:,即,解得:;即出发时间为秒时,是等腰三角形;(3)解:分三种情况:①当时,如图1所示:则,,,,,,,秒.②当时,如图2所示:则秒.③当时,如图3所示:过点作于点,则,,,秒.由上可知,当为5.5秒或6秒或6.6秒时,为等腰三角形.【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三角形的面积以及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本题有一定难度,注意分类讨论思想的应用.20、(1)证明过程见详解;(2)①;②结论成立,证明见详解【分析】(1)先证明,得出对应角相等,然后利用四边形的内角和和对顶角相等即可得出结论;(2)①;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已知条件得出AM⊥BC,∠CAP=30°,可得PB=PC,由∠BPC=120°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CB=30°,进而可得AP=PC,由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可得PC=2PM,于是可得结论;②延长BP至D,使PD=PC,连接AD、CD,根据SAS可证△ACD≌△BCP,得出AD=BP,∠ADC=∠BPC=120°,然后延长PM至N,使MN=MP,连接CN,易证△CMN≌△BMP(SAS),可得CN=BP=AD,∠NCM=∠PBM,最后再根据SAS证明△ADP≌△NCP,即可证得结论.【详解】(1)证明:因为△ABC为等边三角形,所以∵,∴,∴,在四边形AEPD中,∵,∴,∴,∴;(2)①如图2,∵△ABC是等边三角形,点M是边BC的中点,∴∠BAC=∠ABC=∠ACB=60°,AM⊥BC,∠CAP=∠BAC=30°,∴PB=PC,∵∠BPC=120°,∴∠PBC=∠PCB=30°,∴PC=2PM,∠ACP=60°﹣30°=30°=∠CAP,∴AP=PC,∴AP=2PM;故答案为:;②AP=2PM成立,理由如下:延长BP至D,使PD=PC,连接AD、CD,如图4所示:则∠CPD=180°﹣∠BPC=60°,∴△PCD是等边三角形,∴CD=PD=PC,∠PDC=∠PCD=60°,∵△ABC是等边三角形,∴BC=AC,∠ACB=60°=∠PCD,∴∠BCP=∠ACD,∴△ACD≌△BCP(SAS),∴AD=BP,∠ADC=∠BPC=120°,∴∠ADP=120°﹣60°=60°,延长PM至N,使MN=MP,连接CN,∵点M是边BC的中点,∴CM=BM,∴△CMN≌△BMP(SAS),∴CN=BP=AD,∠NCM=∠PBM,∴CN∥BP,∴∠NCP+∠BPC=180°,∴∠NCP=60°=∠ADP,在△ADP和△NCP中,∵AD=NC,∠ADP=∠NCP,PD=PC,∴△ADP≌△NCP(SAS),∴AP=PN=2CM;【点睛】本题是三角形的综合题,主要考查了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证明三角形全等是解题的关键.21、(1)A(-3,0),B(1,0),CD=2;(2)见解析;(3)6.【分析】(1)首先利用绝对值的非负性得出,即可得出点A、B的坐标;得出AB、BC,然后由∠CBA=60°得出∠ODB=30°,进而得出BD,得出CD;(2)首先判定△CEP、△ABC为等边三角形,进而判定△CBE≌△CAP,然后利用角和边的关系得出DO=OF,即可判定点D、F关于轴对称,直线必过点关于轴对称的对称点;(3)作DI∥AB,判定△CDI为等边三角形,然后判定△MDI≌△NDB,得出NB=MI,进而得出的值.【详解】(1)∵,即∴∴∴A(-3,0),B(1,0),∴AB=BC=4,∵∠CBA=60°∴∠ODB=30°∴BD=2OB=2∴CD=BC-BD=4-2=2;(2)延长EB交轴于F,连接CE,如图所示:∵,∴△CEP为等边三角形∴∠ECP=60°,CE=CP由(1)中得知,△ABC为等边三角形∴∠ACB=60°,CA=CB∴∠ACB+∠BCP=∠ECP+∠BCP∴∠ACP=∠BCE∴△CBE≌△CAP(SAS)∴∠CEB=∠CPA∴∠EBP=∠ECP=60°∴∠FBO=∠DBO=60°∴∠BFO=∠BDO=30°∴BD=BF∵BO⊥DF∴DO=OF∴点D、F关于轴对称∴直线必过点关于轴对称的对称点;(3)过点D作DI∥AB交AC于I,如图所示:由(2)中△ABC为等边三角形,则△CDI为等边三角形,∴DI=CD=DB∴∠MID=120°=∠DBN∴△MDI≌△NDB(AAS)∴NB=MI∴AN-AM=(AB+NB)-AM=AB+MI-AM=AB+AI=AB+BD=4+2=6【点睛】此题主要考查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以及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知识,熟练掌握,即可解题.22、(1)m=2,n=1;(2)12;(3)x>2.【解析】试题分析:(1)先把A(m,4)代入正比例函数解析式可计算出m=2,然后把A(2,4)代入y=-x+n计算出n的值;(2)先确定B点坐标,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计算;(3)观察函数图象得到当x>2时,直线y=-x+n都在y=2x的下方,即函数y=-x+n的值小于函数y=2x的值.试题解析:(1)正比例函数的图象过点A(m,4).∴4=2m,∴m=2.又∵一次函数的图象过点A(m,4).∴4=-2+n,∴n=1.(2)一次函数的图象与x轴交于点B,∴令y=0,∴x=1点B坐标为(1,0).∴△AOB的面积.(3)∵由图象得当x>2时,直线y=-x+n都在y=2x的下方∴当x>2时,函数y=-x+n的值小于函数y=2x的值.【点睛】本题考查一次函数,涉及待定系数法,三角形面积公式,解方程等知识,本题属于中等题型.23、(1);(2)见解析【分析】(1)根据前3个式子的规律可知:被减数是,减数是(其中为正整数),即可得出第④个式子;(2)利用平方差公式将进行分解,即可得出结论.【详解】(1)根据前3个式子的规律可得:第④个式子为故答案为:.(2)∴是的倍数.【点睛】本题考查了数字规律问题与因式分解的应用,找出数字规律,熟练运用平方差公式是解题的关键.24、(1)4;(2)①;②或5或6【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求出结论;(2)①作AG⊥BC,垂足为G,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BG,再根据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C,最后根据平移的性质即可求出结论;②根据等腰三角形腰的情况分类讨论,根据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和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别求出结论即可.【详解】解:(1)△ABC的BC边上的高为16×2÷8=4(2)①作AG⊥BC,垂足为G,由(1)知AG=4在Rt△AGB中,AB=5,AG=43在Rt△AGC中,AG=4,GC=BC-BG=5由平移可得DF=AC=②若△ADE是等腰三角形,可分以下情况Ⅰ、当AD=AE时,由题可得:AD=BE=a=AE在Rt△AGE中,EG=a-3根据勾股定理可得:解得:Ⅱ、当AD=DE时,由平移可得DE=AB=5∴a=AD=DE=5Ⅲ、当DE=AE时,则AB=AE∵AG⊥BC∴BE=2BG=6即a=6综上可得:当a=或5或6时,△ADE是等腰三角形【点睛】此题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平移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5、(1)30,30;(2)32.4元;(3)29160元.【分析】(1)由表提供的信息可知,一组数据的众数是这组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而中位数则是将这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依次排列时,处在最中间位置的数,据此可知这组数据的众数,中位数;(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式求解即可;(3)利用样本平均数乘以该校总人数即可.【详解】(1)捐款30元的人数为20人,最多,则众数为30,中间两个数分别为30和30,则中位数是30.故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