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_第1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_第2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_第3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_第4页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课件-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三文化生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欢迎来到政治课堂世界文化的多样性3.尊重文化多样性1.文化多样性含义及表现温故而知新(是什么)为什么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态度、原则)民族节日(不作要求)文化遗产(不作要求)(为什么、怎么办)2.文化多样性的特征民族性世界性第二单元:文化传承与创新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3.2文化在交流中传播壹什么是文化传播贰文化传播的途径叁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肆我们能为文化传播做些什么目录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1、文化传播的含义:

人们通过一定的方式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于此相关的所有社会交往活动,都可视为文化传播。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上海广州

北京深圳

美国英国

德国

澳大利亚以麻辣著称的川菜遍布世界各地说明了巴蜀饮食文化通过什么途径传播?商业贸易

老张移民美国,让美国人感受到巴蜀饮食文化,说明文化通过什么途径传播?人口迁徙中国近代史上最著名的三次人口迁徙

下南洋从明末清初开始,到1905年,海外华侨总数已达700万人。福建、广东人占95%以上。据统计,印尼两亿人口中,约1000万是华人;马来西亚2500万人口,华人约600万;泰国6500万人口,华人约2000万;新加坡300万人,华人多达90%,是华人占比最高的国家。走西口历史上的“走西口”,亦称“走口外”,是指山西、陕西等地民众前往长城以外的内蒙古草原垦荒、经商的移民活动。从明朝中期至民国初年四百余年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山西人、陕西人、河北人背井离乡,打通了中原腹地与蒙古草原的经济和文化通道,带动了北部地区的繁荣和发展。闯关东关,指山海关。具体指吉林、辽宁、黑龙江三省。因东三省位于山海关以东,故得名。旧中国,山东人口稠密,灾害频发;关东则地广人稀,沃野千里。闯关东造就代表的移民城市是大连。

麻婆豆腐酱、鱼香茄子酱、麻辣火锅料……2012年度以来,近4000名孔子学院汉语教学志愿者将它们用于课堂教学在海外推广巴蜀饮食文化。孔子学院的饮食文化体验课?教育(1)商业贸易(2)人口迁徙(3)教育

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重要途径2、文化传播的途径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鸿雁传书驿寄梅花1、传媒(1)含义文化传播总要通过一定的媒介才能实现。传播媒介,简称为传媒。烽火狼烟晨钟暮鼓(2)传媒的发展阶段口语文字印刷电子网络判断:新的传媒的出现,意味着旧的传媒的消失。()口语仍是社会生活中最直观、最常见、最丰富的传媒。传媒大体经历了口语、文字、印刷、电子和网络等发展形态。X2、大众传媒(1)含义

现代社会中的传媒有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多种形式,这类传媒成为大众传媒。(2)出现的标志传媒真正开始面向大众传递信息,是以印刷术的推广为标志的。(3)特点*

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汇集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借助互联网这个分享的平台,美国、欧洲的世界名校的网络公开课在中国再一次掀起了阵阵旋风,广大网民实现了与世界名校公开课的“亲密接触”。这表明①大众传媒的发展有利于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②大众传媒的发展取代了旧媒介③教育已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④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影响日益扩大A①②

B②③C③④

D①④√区分途径和手段:1、途径:强调文化怎样传播,侧重于文化传播的过程。比如:文化传播可以通过商业贸易的方式;2、手段:强调文化靠什么传播,侧重于文化传播的载体、媒介。

比如:文化的传播要借助书籍、网络等手段来实现。你知道历史上有哪些中外文化交流的著名事件?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

汉武帝在位的五十余年,政治统一,经济繁荣,国力强大,汉武帝派张骞率几百人两次出使西域,到达了大宛、大月氏、康居(锡尔河下游及其以北地区)等国。

1271年起,17岁的马可·波罗随父亲从意大利骑马旅行到中国。之后著《马可·波罗游记》,详细介绍中国。

鉴真东渡鉴真(687年-763年),唐代律宗僧人。俗姓淳于,扬州江阳县(今江苏扬州)人。晚年受来华学习佛法留学的日僧荣睿、普照礼请,东渡六次,履险犯难,双目失明,终抵奈良,始建日本律宗。在日本十年间,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包括佛学、医学、建筑、文学、印刷、饮食等传播到日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卓越贡献,受到中日两国人民的尊崇!郑和下西洋明代,郑和率领庞大的船队,前后七次航行到印度洋、亚非两大洲沿海的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开辟了海上交通和文化传播的桥梁。郑和使团把明代中国的历法、技术、习俗和书籍传播了所经各国,对这些国家文化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具有重要影响意大利传教士——利马窦作《坤舆万国全图》、出版《四书》的拉丁文译本,将孔子思想传入意大利。1、中外文化交流的意义?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2)对世界文化:促进世界文化的发展(1)对中国文化:

①世界各国优秀文化传入中国,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

②扩大中华文化的传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2、做文化传播的使者——如何促进文化的交流传播?(1)引进来: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引各国优秀文明成果。(2)走出去: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注:文化交流要以我为主,博采众长,兼收并蓄,还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能更好的发展中华文化。2、大众传媒及作用课堂小结文化在交流中传播1、文化交流的意义1、传媒及其发展2、做传播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1、文化传播的含义2、文化传播的途径三、文化交流: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一、生活中的文化传播二、大众传媒:现代文化传播的手段商业活动人口迁徙教育近年来,我国加快“文化走出去”的步伐,不断拓展中外人文交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在中外人文交流中应当()①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②做各国文化的弘扬者、建设者③利用大众传媒这个主要手段,加强国际传播能力④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B4解析:曾子的意思是:君子通过文章学问结交朋友,再通过交朋友来传达仁义之礼。由此可知A项错误;大众传媒以现代社会中的报刊、广播、电视、网络等为载体,而材料中是通过人际交往进行文化传播,所以C项与题意不符;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这是相对于其他动物而言的,所以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B。1.《论语》中曾子说道:“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句话可反映的文化现象是()A.读书是为了交友B.文化传播就在我们生活中C.大众传媒是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D.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1.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A.吸收外来优秀文化B.尊重自己民族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C.做到“百花齐放春满园”D.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C4解析:材料体现了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①②说法正确。③与题意无关,材料不涉及商业贸易;学生不是大众传播媒介,④说法错误。2.近年来,欧洲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