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3背书提纲_第1页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3背书提纲_第2页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3背书提纲_第3页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3背书提纲_第4页
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3背书提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7/7■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高中历史必修Ⅲ复习纲要■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第一课)“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1、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道家学派:老子庄子。儒家学派的:孔子、孟子、荀子。墨家学派的墨子。法家学派的韩非子2、孔子及儒学的勃兴.孔子的思想主张:A、

思想的核心是仁,“爱人”、“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包含了民本思想,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B、

教育思想比较进步,主张“有教无类”,大力兴办私学。3、孟子的思想主张A、“仁政”。B、“民贵君轻”(“民贵”是就百姓在维护统治秩序过程中的作用而言,并非指在政治经济地位上“民”比“君”高贵)。C、“性善论”。4、荀子的思想主张:A、“仁义”、“王道”。B、“君舟民水”。C、“性恶论”。D、法治。(第二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了解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史实:1、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董仲舒把道家、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改造成了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主要思想: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天人合一”、“天人感应”;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武帝全面肯定新儒学的措施。起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兴办太学,在各郡设立学校,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五经”成为教科书,教育为儒家所垄断结果:西汉后期,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第三课)宋明理学●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1、宋朝的程朱理学:北宋——程颐、程颢二程基本观点:万物皆只是一个理,理是万物的本原(核心);把天理与伦理道德直接了解起来;发挥了孔子“仁”的学说。南宋——朱熹理学内容:“理气论”(客观唯心论):理和气不可分离。“心性论”:性无不善,情应当从善,人应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著述《四书章句集注》,元、明成为科举考试内容2、

王阳明心学:“心即理也”的主观唯心论宇宙观,认为人心是世界万物的本原;提出“致良知”学说,进一步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第四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1、

离经叛道”的李贽:挑战孔子及其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抨击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如抨击男尊女卑,高度评价商鞅、吴起改革家,认为农民起义是贪暴的统治者逼出来的。2、

明清之际三大进步思想家知识简表共同经历共同主张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共同作用

处于民族矛盾和阶级斗争激烈动荡的年代,参加过抗清斗争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进步思想认为天下土地不能为帝王私有,应当耕者有其田对传统儒学唯心体系的批判继承,使我国传统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对后世产生了巨大影响重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提出“工商皆本”主张,反对重农抑商主张“经世致用”主张“经世致用”构建起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博学于文,行已有耻”的思想,反对道学的空疏浮泛的学风,学以致用主张物质第一性,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的规律,是杰出的唯物思想家著述《天下郡国利病书》

■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1、

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产生及外传:指南针、造纸术、印刷术、火药,阿拉伯人。2、

认识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1)四大发明传入欧洲以后,对欧洲社会和文化的发展做出了伟大贡献.造纸术

印刷术促进欧洲文化的发展,推动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火药在欧洲的应用和发展,推动世界从冷兵器时代进入热兵器时代,是封建统治阶级日益衰落.(3)指南针的使用,使欧洲人开辟了新航路,西方用殖民征服的方式开始将世界联结成一个以资本主义为主导的整体.西欧率先进入近代社整个世界在起推动下,逐步从古代向近代演变.3、了解汉字的起源与演变:汉字——起源于六千年前的“文字图画”。商代形成完整体系。演变脉络: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总趋势由繁到简。4、了解古代中国著名的书法家:楷书:始于东汉,笔画详备、结体严整。代表:初唐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盛唐颜真卿《颜氏家庙碑》;晚唐的柳公权《玄秘塔碑》草书:起于汉初,笔画简约、钩连不断、线条流畅、任情纵性。东晋王羲之、王献之;盛唐张旭、怀素行书:最活跃的书体,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雅俗共赏。代表:王羲之《兰亭序》有“天下第一行书”的美誉。5、了解元杂剧和京剧的产生:元杂剧:元朝时,一些士子与民间艺人一起,吸取杂剧和诸宫调之长,把音乐、说唱、舞蹈、表演融于一炉,形成一种新的戏曲——元杂剧。元杂剧把我国戏剧推向成熟阶段,关汉卿的《窦娥冤》、王实甫的《西厢记》、马致远的《汉宫秋》。京剧:背景:(1)乾隆年间形成昆曲和各种地方戏曲争雄局面;(2)北京作为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戏曲舞台非常活跃;(3)乾隆末年,安徽徽班戏曲进京,风行一时。形成:道光年间,徽班和汉剧互相融合,吸取昆曲和其剧种的艺术优点而成。成熟: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程长庚、谭鑫培等“同光十三绝”。发展:清朝由北京走向全国;民国时期走向世界。■第三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第一课)西学东渐与维新变法思想●

了解魏源、林则徐、严复、康有为、梁启超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1、

地主阶级抵抗派代表: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第一人)、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2、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康有为(君主立宪,三世说)、梁启超(变法图存)、严复(用民权否定君权)。主张:开国会、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其中康有为把社会划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发展阶段;梁启超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严复批判君权论,阐明民主君仆、主权在民的道理。●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1).激发人民的爱国思想和民族精神(2).资产阶级维新派反对封建专制,抨击封建思想文化促进人民的觉醒(3)促进了人民的觉醒,是近代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第二课)新文化运动的兴起1、了解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标志:1915年《青年杂志》(《新青年》)创刊2、主要内容: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味、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新发展:十月革命后宣传马克思主义3、认识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作用: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封建的旧文化的斗争。动摇封建思想统治地位,起到思想解放作用,民主和科学的思想得到弘扬。为马克思主义传播、自然科学发展奠定基础(第三课)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了解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开始传入、广泛传播到成为主流思潮这一过程中的主要史实。1、

传入: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发表《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第一次举起了社会主义的大旗。2、

传播:(1)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并刊登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全面介绍马克思主义。(2)广东杨匏安也发表文章《马克思主义——一称科学社会主义》(姊妹篇)(3)各地出现了一些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3、

论战:(1)胡适发表《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宣扬资产阶级改良主义。(2)李大钊发表《再论问题与主义》,回击胡适,掀起“问题”与“主义”之称。(3)论战实质:在中国要不要用马克思主义来根本解决问题。4、

扩大;《新青年》出版劳动节纪念专号,提高工人觉悟。5、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宣传:各地出现《共产党》月刊等刊物宣传马克思主义。■第四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第一课)孙中山三民主义●1、了解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理解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

2、认识三民主义在推动辛亥革命和新三民主义在推动革命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内容1、民族主义(民族革命)即“驱除鞑虏,恢复中华”2、民权主义(政治革命)即“创立民国”(核心)3、民生主义(社会革命)即“平均地权”1、民族主义: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2、民权主义:凡反帝之个人和团体享有民权3、民生主义:平均地权,节制资本,“耕者有其田”实践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理论基础成为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推动了国民大革命的发展评价积极: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局限性: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也没有彻底的土地革命纲领。进步性:和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的若干基本原则是一致的,是国共合作的基础;实际上确立了“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解决了革命的依靠力量问题),推动了大革命的高涨局限性:没有超出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范畴了解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扬弃和发展。(第二课)毛泽东思想1、

了解毛泽东思想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社会主义理论方面的主要内容时间内容主要著作初步形成土地革命时期创造性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和工农武装割据思想,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标志着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井冈山的斗争》《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走向成熟抗日战争时期创造性提出中国革命的两步走战略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科学概念,对新民主主义理论作了系统完整的阐述,标志着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中共七大上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论持久战》《新民主主义论》(1940)《论联合政府》丰富发展解放战争,社会主义改造、建设时期在国家政权理论、革命转变理论、工作重心转移、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社会主义改造的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工业化道路、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均有重大民展,特别是创立了社会主义社会矛盾学说。《论人民民主专政》《论十大关系》《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2、认识毛泽东思想的深刻影响: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毛泽东思想的精髓: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第三课)邓小平理论●了解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认识邓小平理论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指导意义。时间内容精髓及指导意义酝酿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的讨论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指导意义:指导我们党制定了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推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理论成果产生1978年邓小平在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发展1982年党的十二大1987年党的十三大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走向成熟并形成体系1992年1992年党的十四大1997年党的十五大“南方谈话”成为比较完整的体系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第四课)“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了解“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1)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3)中国共产党还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002年党的十六大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写进党章。●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经历的三次历史性巨变:事件代表人物理论贡献实践成果当时的主要任务辛亥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推翻了满清政府,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维护民主共和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毛泽东毛泽东思想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社会主义制度巩固人民民主专政政权,迅速恢复国民经济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实行改革开放邓小平邓小平理论实现了拨乱反正,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发展生产力,实现四个现代化■第五单元、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第一课)建国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了解“两弹一星”、载人航天以及袁隆平的杂交水稻领域取得的成就1、1964年,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2、1960年,中国自己设计的第一枚火箭发射成功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4、2003年,“神舟”号载着宇航员杨利伟升上太空5、20世纪60年代,袁隆平开始水稻高产育种研究1964年以来选育了第一个杂交水稻——南优2号2001年,获得中国国家最高奖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第二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1、了解我国的“双百”方针背景:三大改造完成,生产力水平低,中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制定:1956年,在关于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提出,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确定实行“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上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争鸣”是指科学上的不同学派,可以自由争论。2、

贯彻“双百”方针以后的优秀作品成: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杨沫长篇小说《青春之歌》、赵树理的长篇小说《三里湾》)(第三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了解改革开放新时期提出的“三个面向”、颁布《义务教育法》和提出“科教兴国战略”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优先发展教育思想;科教兴国战略;教育三个面向(现代化、世界、未来);《义务教育法》■第六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第1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了解古希腊智者学派和苏格拉底对人的价值的阐述:1、智者学派:西方人文精神开始于对“神主宰世界”的否定,智者学派的出现标志着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代表:普罗泰戈拉、安提丰基本思想:(1)、有些人尊重习俗和法律,主张城邦公民应当遵守;(2)、有的要求废弃约束和违反自然的法律、习俗和伦理,建立起与自然相符的法律和习俗;(3)、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在教育、财产、种族方面);(4)人是万物的尺度。2、苏格拉底:探究课题:人类及其环境。政治主张:支持寡头政治,反对过激的民主政治,提倡教化人民,改善人的灵魂;道德主张:提倡善良的道德,伦理思想是“知德合一”;优秀个人的素养:心地善良、知识渊博、富于教养、崇尚理性。(第二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1、理解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的含义:根源:资本主义萌芽;兴起:首先兴起于意大利,而后向欧洲各国扩展核心:人文主义:崇尚人性,重视人的价值,要求把人从宗教神学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实质: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意义:解放人们思想,推动资本主义发展,推动文化、科学的发展2、意大利的文艺复兴在文学方面的成就简表时期领域代表人物代表作品地位最早文学但丁《神曲》跨世纪诗人早期文学彼特拉克《歌集》提出“人学”对抗“神学”,人文主义之父文学薄伽丘《十日谈》肯定人的尊严与价值,反对封建等级观念3、

马丁路德的主要思想:信仰上帝便可得救(核心);简化宗教仪式,僧侣可以婚配和还俗;《圣经》高于教士和教皇;君主的权利高于教士和教皇。(第3课)启蒙运动的兴起兴起条件: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自然科学取得许多成就。主要内容:抨击教会的权威和迷信,反对专制和愚味,提倡科学、自由和平等。性质: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核心:理性主义——提倡理性,自己思考判断事物,敬畏事实,尊重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及宗教思想。1、

理解启蒙家的进步主张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1)

破除了人们对天主教会和封建统治的迷信,解放了思想,人的权利得到进一步尊重,自由平等思想深入人心(2)

在启蒙运动的影响下,法国最终爆发了大革命,推翻了封建王朝,建立了共和国;(3)

启蒙运动的影响超出法国波及世界。北美、拉美赢得独立。(4)

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

了解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康德的观点:思想家主要著作思想主张伏尔泰《哲学通信》《路易十四时代》抨击天主教会,反对君主专制,倡导君主立宪制,提倡“天赋人权”相信法律应以人性为出发点,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制,提出“三权分立”学说(成为资产阶级政治制度的基本原则)卢梭《社会契约论》倡导“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民主共和制,论述了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康德《纯粹理性批判》主权属于人民,相信自由平等是天赋人权,认为言论自由是人类一切进步的条件;法律应保护个人的权利,反对暴力革命■第七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历程1、了解伽利略、牛顿建立经典力学所做的贡献(1)伽利略(意大利科学家)——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发现落体定律,确立匀速运动和匀加速运动两个概念。自制望远镜发现许多肉眼看不见的星体。1632〈关于托勒密和哥白尼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宣传“日心说”。■①为经典力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②他的发明以及他开始的科学研究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伟大的成就之一,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2)牛顿(英国科学家)——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经典力学建立标志:1687年《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建立完整力学体系。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和牛顿力学三定律,海王星的发现是证明范例,经典力学最显著特征:以实验为基础、以数学为表达形式。意义:人类认识自然的历史上第一次进行的理论性的概括和总结。3、

了解爱因斯坦创立相对论、普朗克提出量子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狭义相对论;1916年爱因斯坦完成广义相对论的最终形式;1900普朗克提出量子假说,宣告量子论的诞生4、

了解达尔文的主要观点:1859年〈物种起源〉出版标志生物进化论的诞生;1871年〈人类的起源〉发表进一步论证了其观点。主要观点:一切生物都经历了由低级向高级、由简单向复杂的发展过程;生物会发生变异;生物生存竞争和自然选择是生物界的普遍规律。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论的基础。5、

了解工业革命时期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蒸汽机是工业革命时期最伟大的发明,这个时代称为“蒸汽时代”6、

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电气技术的应用:1831年英国法拉第发现电磁感应现象;1866年德国西门子研制成发电机;不久,比利时人格拉姆发明了电动机。电灯、电话、电车、无线电报和电影等电器产品涌现,人类社会进入“电气时代”。■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世界的文学艺术1、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文学、现实主义文学、20世纪的西方文学和苏联、亚非拉美文学取得的主要成就。(1)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法国:雨果把浪漫主义文学推向顶峰《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特征;大仲马《基督山恩仇记》。英国:拜伦诗本小说《唐璜》;雪莱《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德国:海涅长诗《一个冬天的故事》。(2)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也称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法国:巴尔扎克小说集《人间喜剧》是社会百科全书;司汤达小说《红与黑》;莫泊桑小说《项链》;英国:狄更斯小说《大卫·科波菲尔》;俄国:普希金诗体长篇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奠定了俄国现实主义文学基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