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LED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解析课件_第1页
OLED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解析课件_第2页
OLED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解析课件_第3页
OLED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解析课件_第4页
OLED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解析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OLEDOLED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AbriefintroductionoftheOLEDs)by张志凌马高建坂宫睦一OLEDOLED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Abriefint1目录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OLED技术发展及制备工艺OLED应用现状清华大学的工作目录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OLED技术发展及制备工艺OL2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一种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而导致有机材料发光的显示器件。因其发光机理与发光二极管相似而得名,又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OLED(OrganicLight3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4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阴极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空穴传输层阳极释放电子,多为金属传输电子到有机发光层,有机金属络合物正负电荷结合释放能量,荧光基质+掺杂剂移动空穴至有机发光层,多为TPD提供空穴,ITO导电玻璃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阴极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空穴传输层阳5典型的红光、绿光、蓝光OLED荧光材料C545TDCJTB典型的红光、绿光、蓝光OLED荧光材料C545TDCJTB6OLED制备工艺1旋转涂布法将欲涂敷的溶液滴在基片上,转动,大部分溶液因旋转而甩出,只有少部分留在基片上。这些溶液在表面张力和旋转离心力联合作用下,展开成一均匀的薄膜2Langmuir-Blodgett膜将兼具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两亲性分子分散在水面上,经逐渐压缩其水面上的占有面积,使其排列成单分子层3电化学沉膜技术在电化学池中,使用ITO玻璃作为工作电极,钛金属作为对电极,四丁基胺六氟磷酸盐作为电解质,Ru配合物做为电化学活性物质,乙腈/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咔唑基团具有电化学活性,可以在ITO玻璃上进行电化学聚合,形成致密的薄膜。4真空蒸镀法OLED制备工艺1旋转涂布法将欲涂敷的溶液滴在基片上,转动,7OLED的昨天、今天和明天1975年,邓青云在柯达公司Rochester实验室发现有机发光二极体材料1990年,英国康桥大學的实验室成功研制出高分子有机发光原件。1997年,Pioneer首度将OLED商品化,用于车载音响显示器OLED的昨天、今天和明天1975年,邓青云在柯达公司Ro8OLED技术特点1987年被发明后,OLED迅速成为极具技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与液晶显示器相比,OLED在性能、成本、技术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OLED技术特点1987年被发明后,OLED迅速成为极具技术9OLED的应用——照明第四次照明革命扩散性平面光源轻薄,柔软,易弯曲工作电压低,发热少显示与照明耦合效率高,寿命长新颖的照明文化OLED的应用——照明第四次照明革命10清华大学的工作1997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OLED超净实验室清华大学的工作1997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OLED超净实验室11清华大学的工作

1998年,开始通过社会招聘组建项目团队,在屏体、驱动、图像等方面开展研发。实现了单色动态显示直流电压驱动的OLED软屏第一款手机显示屏样品第一款高密度像素显示屏首款64灰阶显示首款可产品化的模块清华大学的工作1998年,开始通过社会招聘组建项目团队,在12清华大学的工作

2002年,建成国内第一条OLED中试线,开展工艺技术研发和集成。

2008年10月8日,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盛大投产。清华大学的工作2002年,建成国内第一条OLED中试线,开13[1]苗英恺,陈佳等.OLED平板显示技术原理与应用.通信技术.2008,41(4)[2]王守志,毛兴武等.新一代显示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光源与照明.2009,(1)[3]RachelC.Evans,PeterDouglas,ChristopherJ.Winscom.CoordinationChemistryReviews2006,250,2093–2126[4]邱勇.《有机电子学》.清华大学化学系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4

Thanksfor

yourtime让我们一起期待OLED美好的明天Thanksfor

15OLEDOLED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AbriefintroductionoftheOLEDs)by张志凌马高建坂宫睦一OLEDOLED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Abriefint16目录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OLED技术发展及制备工艺OLED应用现状清华大学的工作目录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OLED技术发展及制备工艺OL17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OLED(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有机发光二极管,一种在电场驱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而导致有机材料发光的显示器件。因其发光机理与发光二极管相似而得名,又称为有机电致发光器件。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OLED(OrganicLight18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19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阴极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空穴传输层阳极释放电子,多为金属传输电子到有机发光层,有机金属络合物正负电荷结合释放能量,荧光基质+掺杂剂移动空穴至有机发光层,多为TPD提供空穴,ITO导电玻璃OLED定义及其工作原理阴极电子传输层有机发光层空穴传输层阳20典型的红光、绿光、蓝光OLED荧光材料C545TDCJTB典型的红光、绿光、蓝光OLED荧光材料C545TDCJTB21OLED制备工艺1旋转涂布法将欲涂敷的溶液滴在基片上,转动,大部分溶液因旋转而甩出,只有少部分留在基片上。这些溶液在表面张力和旋转离心力联合作用下,展开成一均匀的薄膜2Langmuir-Blodgett膜将兼具亲水基团和疏水基团的两亲性分子分散在水面上,经逐渐压缩其水面上的占有面积,使其排列成单分子层3电化学沉膜技术在电化学池中,使用ITO玻璃作为工作电极,钛金属作为对电极,四丁基胺六氟磷酸盐作为电解质,Ru配合物做为电化学活性物质,乙腈/二氯甲烷作为溶剂。咔唑基团具有电化学活性,可以在ITO玻璃上进行电化学聚合,形成致密的薄膜。4真空蒸镀法OLED制备工艺1旋转涂布法将欲涂敷的溶液滴在基片上,转动,22OLED的昨天、今天和明天1975年,邓青云在柯达公司Rochester实验室发现有机发光二极体材料1990年,英国康桥大學的实验室成功研制出高分子有机发光原件。1997年,Pioneer首度将OLED商品化,用于车载音响显示器OLED的昨天、今天和明天1975年,邓青云在柯达公司Ro23OLED技术特点1987年被发明后,OLED迅速成为极具技术竞争力和市场竞争力的新型平板显示器件。与液晶显示器相比,OLED在性能、成本、技术等方面具有诸多优势。OLED技术特点1987年被发明后,OLED迅速成为极具技术24OLED的应用——照明第四次照明革命扩散性平面光源轻薄,柔软,易弯曲工作电压低,发热少显示与照明耦合效率高,寿命长新颖的照明文化OLED的应用——照明第四次照明革命25清华大学的工作1997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OLED超净实验室清华大学的工作1997年,建立了国内第一个OLED超净实验室26清华大学的工作

1998年,开始通过社会招聘组建项目团队,在屏体、驱动、图像等方面开展研发。实现了单色动态显示直流电压驱动的OLED软屏第一款手机显示屏样品第一款高密度像素显示屏首款64灰阶显示首款可产品化的模块清华大学的工作1998年,开始通过社会招聘组建项目团队,在27清华大学的工作

2002年,建成国内第一条OLED中试线,开展工艺技术研发和集成。

2008年10月8日,中国大陆第一条OLED大规模生产线盛大投产。清华大学的工作2002年,建成国内第一条OLED中试线,开28[1]苗英恺,陈佳等.OLED平板显示技术原理与应用.通信技术.2008,41(4)[2]王守志,毛兴武等.新一代显示器和有机发光二极管.光源与照明.2009,(1)[3]RachelC.Evans,PeterDouglas,ChristopherJ.Winscom.Coordinatio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