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培训课件_第1页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培训课件_第2页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培训课件_第3页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培训课件_第4页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

1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职业防护、护理职业暴露、普及性预防、标准预防的概念;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实施护理安全的原则;职业损伤危险因素;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本章难点:锐器伤的职业防护;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职2

护理安全与防护

一、概述

第一节护理安全防范

三、防范原则二、影响因素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

一、概述二、危险因素三、防护措施

护理安全与防护

3

第一节护理安全防范

一、概述

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或造成病人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一)概念

第一节护理安全防范

一、概述

4护理差错

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给病人造成精神及肉体的痛苦,或影响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护理安全护理差错

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5(二)护理安全防范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1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2保护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

3返回(二)护理安全防范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1创造和谐的医6影响因素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病人因素二、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影响因素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病人因素二、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技术7预防负重伤的职业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负重伤指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常需要凡与化疗药物接触过的针头、注射器、输液管、棉球、棉签等,必须收集在专用的密闭垃圾桶内,标明警示标志统一处理,不能与普通垃圾等同处理。(4)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执行化疗的护士应经过专业培训,增强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五)建立连续监测的安全网络。(四)职业疲溃感的职业防护主动实施各项防护措施。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护理人员数量配备不足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当前社会对护理专业人员数量的需求有较大提高,应及时根据护理专业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如超负荷工作,身心处于疲劳状态。注射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静脉加药时须(三)负重伤的职业防护【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护理人员数量配备不足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当前社会对护理专业人员数量的需求有较大提高,应及时根据护理专业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如超负荷工作,身心处于疲劳状态。(一)人员因素护理人员素质护理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当这些素质不能满足护理职业的要求时,就有可能造成言语、行为不当或过失,给病人身心造成不良后果。预防负重伤的职业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护理人员数量配备不足8

(二)技术因素

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忽视细节性观察、违反操作常规、业务知识缺欠、临床经验不足、缺乏应激性处理的经验等对病人安全构成威胁。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不仅增加了对护理工作的压力,而且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二)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9

这个图片是一个关于“照完蓝光新生儿脚上起燎泡”的图片。也是一个因为忽略了护理安全隐患所造成的事故,值得从中吸取教训。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蓝光箱温设置和箱内温度计的温度是否一致,过高会引起烫伤,过低则会引起体温不升或寒冷综合征。这个图片是一个关于“照完蓝光新生儿脚上起燎泡”的图片10

(三)管理因素

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管理监督不得力(三)管理制度不健全11

(四)环境因素

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置存在不安全的因素。环境污染所致的隐性不安全因素。医用危险品使用不当。病区治安管理不严。(四)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置存在不安全的因素。12

(五)病人因素病人的心理素质、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承受力。如擅自改变输液滴数、不按医嘱服药、不遵医嘱控制饮食、不定期复查、不配合护理操作等。返回(五)病人的心理素质、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承受力。如擅自改13护理人员素质(7)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护理安全与防护③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针头。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如手术室、急诊科、ICU、供应室,风险大、涉及面广、影响大的工作区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强监督。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蓝光箱温设置和箱内温度计的温度是否一致,过高会引起烫伤,过低则会引起体温不升或寒冷综合征。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蓝光箱温设置和箱内温度计的温度是否一致,过高会引起烫伤,过低则会引起体温不升或寒冷综合征。对护理人员的价值认同不够,工作缺少积极性。医院应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护理部设立安全领导小组,科室成立安全监控。(二)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

一、概述打开安瓿时,药物粉末、药液向外飞溅;(5)双手回套针帽产生的刺伤。⑧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5)双手回套针帽产生的刺伤。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忽视细节性观察、违反操作常规、业务知识缺欠、临床经验不足、缺乏应激性处理的经验等对病人安全构成威胁。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口罩及手套,处理完毕后应彻底洗手。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一)加强护理职业安全的教育。(二)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三)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四)提高系统安全性和有效性。(五)建立连续监测的安全网络。三、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返回护理人员素质(一)加强护理职业安全的教育。三、护理安全的防14

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

一、概述

护理职业防护指在护理工作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损伤因素的侵袭,或将其所受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护理职业暴露

指护理人员工作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之中,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经常暴露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一)概念

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

一、概述

护理职业防护15

普及性预防

即在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深层体液,也不论其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加以防护。标准预防

即假定所有人的血液等体内物质都有潜在的传染性,接触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职业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策略。

(一)概念普及性预防标准预防(一)概念16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二)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ABC返回营造轻松和谐(二)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科学17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

护理职业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避免由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对护士造成的机体损害,而且还可以控制由环境和行为引发的不安全因素。通过职业防护可以维护护士的身体健康,减轻工作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返回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理职业防护措施18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

护士通过对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强化,可以提高护士职业防护的安全意识,使之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自觉履行职业规范要求,有效控制职业危险因素,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增加护理工作的安全感和成就感。返回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护士通过对职业防护知识19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

良好安全的职业环境,不仅可以对劳动者产生愉悦的身心效应,而且可以增加护士职业满意度,促进人际之间的健康交流,使之获得对职业选择的积极认同。同时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可以缓解护士工作的压力,改善护理人员的精神卫生状况,焕发职业工作的激情,提高护士的职业适应能力。返回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良好安全的职业环境,不20二、职业损伤危险因素(一)生物性因素(一)生物性因素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

病毒肝炎病毒冠状病毒艾滋病病毒

二、职业损伤危险因素21葡萄球菌返回葡萄球菌返回22链球菌返回链球菌返回23肺炎球菌返回肺炎球菌返回24(4)整理治疗盘、治疗室台面时被裸露的针头或瘤有高度选择性,而对机体的毒性很小。(8)处理医疗污物时,不慎导致误伤。主动实施各项防护措施。缺乏必要的心理知识和心理应对能力。⑥禁止徒手携带裸露针头等锐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就是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由经过培训的药学人员、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化疗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置的操作环境,保证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三)负重伤的职业防护缺乏必要的心理知识和心理应对能力。【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护理职业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避免由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对护士造成的机体损害,而且还可以控制由环境和行为引发的不安全因素。搬动或移动重物,而使身体负重过度,或使用安瓿制剂时,先用砂轮划痕再掰安瓿,可采用垫棉花或纱布以防损伤皮肤。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瘤有高度选择性,而对机体的毒性很小。缺乏必要的心理知识和心理应对能力。预防负重伤的职业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碎玻璃、安瓿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护理人员数量配备不足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当前社会对护理专业人员数量的需求有较大提高,应及时根据护理专业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如超负荷工作,身心处于疲劳状态。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大肠杆菌返回(4)整理治疗盘、治疗室台面时被裸露的针头或大肠杆菌返回25肝炎病毒返回肝炎病毒返回26冠状病毒返回冠状病毒返回27艾滋病病毒返回艾滋病病毒返回28(二)化学性因素化疗药物

化学消毒剂

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等对正常组织有抑制作用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二)化学性因素化疗药物化学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对正常29

放射性噪声锐器伤主要原因(三)物理性因素机械性温度性下一页放射性噪声锐器伤主要原因(三)物理性因素机械性温度性30扭伤扭伤31烫伤烫32放射性损伤放射性损伤33锐器伤锐器伤34

噪声主要来源于监护仪、呼吸机的机械声、报警声、电话铃声、病人的呻吟声、物品及机器移动的声音等。研究人员发现,从1960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医院白天的平均声音强度从57dB上升到了今天的72dB,而晚上的声音强度则从原来的42dB上升到了60dB。远远超过WHO规定的医院噪声标准,即病房中的声音强度不应超过35dB。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会引发多器官功能的改变,严重者可导致听力、神经系统等的损害。噪声返回噪声主要来源于监护仪、呼吸机的机械声、35(四)心理社会因素护士面临的危险因素精神压力工作紧张

频繁夜班

人际关系

返回(四)心理社会因素护士精神压力工作紧张频繁夜班人际关系36

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一)

(二)

(三)

(四)

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锐器伤的职业防护负重伤的职业防护职业疲溃感的职业防护 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一)(二)(三)(四37

锐器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碎玻璃、安瓿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一)锐器伤的职业防护

1.

概念锐器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一)锐器伤的职业防护38

2.

原因(1)准备物品的过程中被误伤。(2)掰安瓿、抽吸药液过程中被划伤。(3)各种注射、拔针时病人不配合造成误伤。(4)整理治疗盘、治疗室台面时被裸露的针头或碎玻璃扎伤。(5)双手回套针帽产生的刺伤。(6)注射器、输液器毁型过程中刺伤。(7)使用后的锐器进行分离,浸泡和清洗时误伤。(8)处理医疗污物时,不慎导致误伤。(9)手术过程中锐器传递时造成误伤。2.原因39必要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的消毒。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保证充足的光线,器械传递要娴熟规范,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3.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1)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必要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诊疗和护理操40(2)锐器使用中的防护

抽吸药液时严格使用无菌针头,抽吸后必须立即单手操作套上针帽。静脉加药时须去除针头经三通给予。

使用安瓿制剂时,先用砂轮划痕再掰安瓿,可采用垫棉花或纱布以防损伤皮肤。(2)锐器使用中的防护抽吸药液时严格使用无菌针头,抽吸后必41(3)严格管理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以防止刺伤。护理工作中使用便捷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回收器,严格执行医疗垃圾分类标准。

锐器不应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应放置在特定的场所。

封好的锐物容器在搬离病房前应有明确的标志,便于监督执行。(3)严格管理医疗废物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42(4)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

①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③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针头。④禁止双手回套针头帽。

⑤禁止直接传递锐器(手术中锐器用弯盘或托盘传递)。⑥禁止徒手携带裸露针头等锐器。⑦禁止消毒液浸泡针头。⑧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4)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①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43研究人员发现,从1960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医院白天的平均声音强度从57dB上升到了今天的72dB,而晚上的声音强度则从原来的42dB上升到了60dB。(二)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护理职业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避免由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对护士造成的机体损害,而且还可以控制由环境和行为引发的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长期接触化学制剂可对机体造成怎样的影响?打开安瓿时,药物粉末、药液向外飞溅;搬动或移动重物,而使身体负重过度,或(一)生物性因素(二)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瘤有高度选择性,而对机体的毒性很小。对有可能影响全局或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应重点监控。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等渗盐水冲洗干净。1963年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附属医院建立了第一个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药物集中配置、管理取得了很好效果,之后,北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区陆续成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参与决策机会少,护理人员缺乏主人翁意识。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蓝光箱温设置和箱内温度计的温度是否一致,过高会引起烫伤,过低则会引起体温不升或寒冷综合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5)加强护士健康管理注意锻炼身体,定期体检,每隔6个月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及免疫功能。护理工作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职业疲溃感的产生?(3)严格管理医疗废物噪声主要来源于监护仪、呼吸机的机械声、报警声、电话铃声、病人的呻吟声、物品及机器移动的声音等。举例说明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受伤员工监控体系,追踪伤者状况护士健康档案,定期体检

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

医疗锐器处理流程

(5)加强护士健康管理

建立建立建立建立研究人员发现,从1960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医院白天的平均声44(6)和谐沟通、相互配合

为不合作或昏迷躁动病人治疗时,易发生锐器伤害,因此必须请求其他人员协助配合,尽量减少锐器误伤自己或病人。(6)和谐沟通、相互配合为不合作或昏迷躁动病人治疗时45(7)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根据工作性质,灵活机动的安排休息时间,使护士身心得以缓冲,减轻压力,焕发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锐器伤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7)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根据工作性质,灵活机动的安排464.锐器伤紧急处理方法12345立即挤血从近心端→远心端肥皂水清洗伤口并用流水冲洗5min

用0.5%碘伏、2%碘酊、75%乙醇消毒伤口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请有关专家评估根据病人血液中含病毒的多少和伤口深度、暴露时间、范围进行评估,做相应的处理4.锐器伤紧急处理方法12345立即挤血从近肥皂水清洗伤口47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知识拓展【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级】知识拓48【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等渗盐水冲洗黏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等渗盐水冲洗干净。知识拓展【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知识拓展49(二)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

1.

概念广义的化学治疗是指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采用化学治疗的方法,简称化疗。理想的化疗药物应对病原体、寄生虫和肿瘤有高度选择性,而对机体的毒性很小。从狭义上讲,现在化疗多指对于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二)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1.概念广义的化学治502.原因如针头脱落,药液溢出;玻璃瓶、安瓿使用中破裂,药物溢出;护士在注射过程中意外损伤自己等。如丢弃被化疗药物污染的材料时的接触;处理化疗病人体液或排泄物时的接触;处置吸收或沾染了接受化疗药物治疗病人体液的被服及其他织物的接触;清除溅出或溢出药物时的接触等。药物准备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

注射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

废弃物丢弃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

如从药瓶中拔出针头时导致药物飞溅;打开安瓿时,药物粉末、药液向外飞溅;连接管、输液器、输液袋、输液瓶、药瓶的渗漏和破裂导致药物泄漏;拔针时造成部分药物喷出等。

2.原因如针头脱落,药液溢出;玻璃瓶、安瓿使用中破裂,药513.化疗药物损害的防护措施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要求配制化疗药物的准备要求配制化疗药物的操作要求执行化疗药物的操作要求污染物品的处理要求化疗护士的素质要求下一页ABEFCD3.化疗药物损害的防护措施配制化疗药物配制化疗药物配制化疗药52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要求

返回

条件允许应设专门化疗配药间,配有空气净化装置,在专用层流柜内配药,以保持洁净的配置环境,操作台面应覆以一次性防渗透性防护垫或吸水纸,以吸附溅出的药液,以免蒸发造成空气污染。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要求返回条件允许应设专门化疗配药间53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6)注射器、输液器毁型过程中刺伤。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或造成病人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2)掰安瓿、抽吸药液过程中被划伤。护士参与决策机会少,护理人员缺乏主人翁意识。(一)锐器伤的职业防护⑦禁止消毒液浸泡针头。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等渗盐水冲洗干净。(一)生物性因素(7)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忽视细节性观察、违反操作常规、业务知识缺欠、临床经验不足、缺乏应激性处理的经验等对病人安全构成威胁。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等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要求(6)合理疏导压力带来的影响有利于解决不合理用药现象,减少药物的浪费,降低用药成本,将给药错误减少到最低;缺乏必要的心理知识和心理应对能力。广义的化学治疗是指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所引护理工作中使用便捷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回收器,严格执行医疗垃圾分类标准。(二)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5%碘伏、2%碘酊、75%乙醇消毒伤口医院应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护理部设立安全领导小组,科室成立安全监控。流水洗手佩戴一次性防护口罩佩戴帽子佩戴面罩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配制前准备配制化疗药物的准备要求

返回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佩戴一次性佩戴帽子佩戴面罩工作服外套54割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落至瓶底。

掰开安瓿时应在锯锉部位垫纱布配制化疗药物的操作要求

返回割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落至瓶底。掰开安瓿时55从药瓶中吸取药液后,先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裹住瓶塞,再撤针头,防止拔出针头瞬间药液外溢。

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流动水和洗手液彻底洗手并行沐浴,减轻药物毒性作用。执行化疗药物操作要求返回抽取药液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防止针栓从针筒中意外滑落。

从药瓶中吸取药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流动水和56污染物品的处理要求

凡与化疗药物接触过的针头、注射器、输液管、棉球、棉签等,必须收集在专用的密闭垃圾桶内,标明警示标志统一处理,不能与普通垃圾等同处理。处理污物时,护士要戴帽子、口罩及手套,处理完毕后应彻底洗手。返回污染物品的处理要求凡与化疗药物接触过的针头、注射器、输液管57化疗护士的素质要求

执行化疗的护士应经过专业培训,增强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主动实施各项防护措施。注意锻炼身体,定期体检,每隔6个月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及免疫功能。怀孕护士避免接触化疗药物,以免出现流产、胎儿畸形。返回化疗护士的素质要求执行化疗的护士应经过专业培训,增强职业危58【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职业防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就是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由经过培训的药学人员、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化疗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置的操作环境,保证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1963年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附属医院建立了第一个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药物集中配置、管理取得了很好效果,之后,北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区陆续成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美国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第27版药典“797”章对静脉药物的配置作出了强制性的要求,所有进行静脉药物配置的场所均应符合其相关的规定。我国2001年在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建立第一个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有近100家医院开展了静脉药物的集中配置服务。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保证静脉输注药物的无菌性,防止微粒的污染;降低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生率和热源反应发生率;有利于解决不合理用药现象,减少药物的浪费,降低用药成本,将给药错误减少到最低;增强了职业防护,减少细胞毒性药物对操作者的身体和环境伤害。同时,也有利于把时间还给护士,使其集中精力护理病人。知识拓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职业防护】知识拓展59

(三)负重伤的职业防护

1.

概念负重伤指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常需要搬动或移动重物,而使身体负重过度,或不合理用力等,导致肌肉、骨骼、关节的损伤。

(三)负重伤的职业防护

1.概念负重伤指由于工作602.原因外界温差的刺激

长期的积累损伤

较大的工作强度工作压力较大,精神高度紧张,重负下身体承受力下降,用力不均或不当,加速了椎间盘的损伤几率,导致椎间盘突出症。工作环境的变化,须适应外界温差。较大温差刺激会阻碍腰部血液循环,加速椎间盘退变的速度,引发腰肌劳损,腰椎间盘突出症。损伤是发生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原因,积累损伤是其重要诱因。护士执行相关护理操作,对腰部损伤较大。使其易患腰部疾病。2.原因外界温差的刺激长期的积累损伤较大的工作强度工作613.负重伤的防护措施

加强锻炼、提高身体素质保持正确的劳动姿势避免长时间维持一种体位科学使用劳动保护用具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养成良好的生活饮食习惯3.负重伤的防护措施加强锻炼、保持正确避免长时间62(四)

职业疲溃感的职业防护职业疲溃感指由于持续的工作压力引起个体的“严重紧张”反应,从而出现的一组症候群。主要表现缺乏工作动机、回避与人交流、对事物持否定态度、情感冷漠等。1.

概念(四)职业疲溃感的职业防护职业疲溃感1.概念63(5)加强护士健康管理(四)职业疲溃感的职业防护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⑥禁止徒手携带裸露针头等锐器。(二)护理安全防范的意义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保证静脉输注药物的无菌性,防止微粒的污染;(2)提高护理工作价值感环境污染所致的隐性不安全因素。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忽视细节性观察、违反操作常规、业务知识缺欠、临床经验不足、缺乏应激性处理的经验等对病人安全构成威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监督检查护理物品的质量、性能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对病人、操作人员及社会构成潜在危险,检查物品有无商标、厂址、合格证书等防止购入假冒伪劣商品。我国2001年在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建立第一个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有近100家医院开展了静脉药物的集中配置服务。易发生锐器伤害,因此必须请求其他(4)整理治疗盘、治疗室台面时被裸露的针头或锐器不应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应放置在特定的场所。液的被服及其他织物的接触;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给病人造成精神及肉体的痛苦,或影响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不合理用力等,导致肌肉、骨骼、关节的(5)双手回套针帽产生的刺伤。

2.原因1.工作时间长,负荷过重,且比较琐碎。2.工作环境无安全感,常接触病毒等有害物质等。3.接受继续教育、培训机会少,职称晋升较难。4.护士参与决策机会少,护理人员缺乏主人翁意识。5.人际关系复杂,沟通不畅,容易出现冲突。6.对护理人员的价值认同不够,工作缺少积极性。7.自我期望值过高,长期压抑自己的情绪。8.缺乏必要的心理知识和心理应对能力。职业性疲溃的原因(5)加强护士健康管理2.原因职643.职业疲溃感的防护措施(1)积极参加教育与培训(2)提高护理工作价值感(3)合理安排劳动时间

(4)创造健康的职业环境

(5)培养积极乐观的精神(6)合理疏导压力带来的影响(7)提高自身综合素质3.职业疲溃感的防护措施(1)积极参加教育与培训651.医院应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护理部设立安全领导小组,科室成立安全监控。2.监督检查护理物品的质量、性能等是否符合安全要求,是否对病人、操作人员及社会构成潜在危险,检查物品有无商标、厂址、合格证书等防止购入假冒伪劣商品。3.对有可能影响全局或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应重点监控。如手术室、急诊科、ICU、供应室,风险大、涉及面广、影响大的工作区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强监督。(五)建立连续监测的安全网络返回1.医院应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66(一)锐器伤的职业防护(7)提高自身综合素质1963年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附属医院建立了第一个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药物集中配置、管理取得了很好效果,之后,北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区陆续成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碎玻璃扎伤。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五)建立连续监测的安全网络。三、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

一、概述凡与化疗药物接触过的针头、注射器、输液管、棉球、棉签等,必须收集在专用的密闭垃圾桶内,标明警示标志统一处理,不能与普通垃圾等同处理。如擅自改变输液滴数、不按医嘱服药、不遵医嘱控制饮食、缺乏必要的心理知识和心理应对能力。医院应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护理部设立安全领导小组,科室成立安全监控。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的消毒。护理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如手术室、急诊科、ICU、供应室,风险大、涉及面广、影响大的工作区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强监督。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复习题1.举例说明护理安全的重要性。2.医院中不安全的环境因素包括哪几个方面?举例说明。3.护理人员长期接触化学制剂可对机体造成怎样的影响?4.什么是锐器伤?护士怎样纠正和预防锐器伤的危险行为?5.护理工作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职业疲溃感的产生?6.预防负重伤的职业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7.护士小王,26岁,工作三年后被安排在艾滋病病房,某日下班前,在处理病房污物的过程中,不慎被污物筒中裸露的穿刺针刺破手指,出血不止。请问:(1)小王应立即采取怎样的紧急措施,处理伤口?(2)该情况是否需要报告医院相关部门?本章结束(一)锐器伤的职业防护复习题1.举例说明护理安全的重要67

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

68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职业防护、护理职业暴露、普及性预防、标准预防的概念;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实施护理安全的原则;职业损伤危险因素;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本章难点:锐器伤的职业防护;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本章重点与难点本章重点: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护理职69

护理安全与防护

一、概述

第一节护理安全防范

三、防范原则二、影响因素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

一、概述二、危险因素三、防护措施

护理安全与防护

70

第一节护理安全防范

一、概述

指在实施护理的全过程中,病人不发生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允许范围以外的心理、机体结构或功能上的损害、障碍、缺陷或死亡。护理安全护理事故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或造成病人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一)概念

第一节护理安全防范

一、概述

71护理差错

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不严格执行规章制度或违反技术操作规程等原因,给病人造成精神及肉体的痛苦,或影响医疗护理工作的正常进行,但未造成严重后果和构成事故。护理安全护理差错

护理事故护理差错指在护理工作中,因责任心不强、工作粗疏72(二)护理安全防范的意义

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1创造和谐的医疗环境

2保护护理人员的自身安全

3返回(二)护理安全防范的意义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1创造和谐的医73影响因素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病人因素二、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

技术因素管理因素影响因素人员因素环境因素病人因素二、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技术74预防负重伤的职业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负重伤指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常需要凡与化疗药物接触过的针头、注射器、输液管、棉球、棉签等,必须收集在专用的密闭垃圾桶内,标明警示标志统一处理,不能与普通垃圾等同处理。(4)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执行化疗的护士应经过专业培训,增强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五)建立连续监测的安全网络。(四)职业疲溃感的职业防护主动实施各项防护措施。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护理人员数量配备不足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当前社会对护理专业人员数量的需求有较大提高,应及时根据护理专业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如超负荷工作,身心处于疲劳状态。注射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静脉加药时须(三)负重伤的职业防护【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护理人员数量配备不足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当前社会对护理专业人员数量的需求有较大提高,应及时根据护理专业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如超负荷工作,身心处于疲劳状态。(一)人员因素护理人员素质护理人员的素质包括政治思想素质、职业道德素质、业务素质等。当这些素质不能满足护理职业的要求时,就有可能造成言语、行为不当或过失,给病人身心造成不良后果。预防负重伤的职业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护理人员数量配备不足75

(二)技术因素

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忽视细节性观察、违反操作常规、业务知识缺欠、临床经验不足、缺乏应激性处理的经验等对病人安全构成威胁。特别是随着新技术、新项目大量引进,护理工作中复杂程度高、技术要求高的内容日益增多,不仅增加了对护理工作的压力,而且导致护理工作中技术方面风险加大,影响护理安全。(二)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76

这个图片是一个关于“照完蓝光新生儿脚上起燎泡”的图片。也是一个因为忽略了护理安全隐患所造成的事故,值得从中吸取教训。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蓝光箱温设置和箱内温度计的温度是否一致,过高会引起烫伤,过低则会引起体温不升或寒冷综合征。这个图片是一个关于“照完蓝光新生儿脚上起燎泡”的图片77

(三)管理因素

管理制度不健全业务培训不到位管理监督不得力(三)管理制度不健全78

(四)环境因素

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置存在不安全的因素。环境污染所致的隐性不安全因素。医用危险品使用不当。病区治安管理不严。(四)医院的基础设施、病区物品配置存在不安全的因素。79

(五)病人因素病人的心理素质、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承受力。如擅自改变输液滴数、不按医嘱服药、不遵医嘱控制饮食、不定期复查、不配合护理操作等。返回(五)病人的心理素质、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承受力。如擅自改80护理人员素质(7)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护理安全与防护③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针头。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护理安全与职业防护如手术室、急诊科、ICU、供应室,风险大、涉及面广、影响大的工作区域应该给予足够的重视并加强监督。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蓝光箱温设置和箱内温度计的温度是否一致,过高会引起烫伤,过低则会引起体温不升或寒冷综合征。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蓝光箱温设置和箱内温度计的温度是否一致,过高会引起烫伤,过低则会引起体温不升或寒冷综合征。对护理人员的价值认同不够,工作缺少积极性。医院应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护理部设立安全领导小组,科室成立安全监控。(二)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

一、概述打开安瓿时,药物粉末、药液向外飞溅;(5)双手回套针帽产生的刺伤。⑧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5)双手回套针帽产生的刺伤。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忽视细节性观察、违反操作常规、业务知识缺欠、临床经验不足、缺乏应激性处理的经验等对病人安全构成威胁。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口罩及手套,处理完毕后应彻底洗手。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一)加强护理职业安全的教育。(二)强化法制观念、提高法律意识。(三)加强专业理论和技术培训。(四)提高系统安全性和有效性。(五)建立连续监测的安全网络。三、护理安全的防范原则返回护理人员素质(一)加强护理职业安全的教育。三、护理安全的防81

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

一、概述

护理职业防护指在护理工作中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保护护士免受职业损伤因素的侵袭,或将其所受伤害降到最低程度。

护理职业暴露

指护理人员工作在医院特定的环境之中,在为病人提供护理服务过程中,经常暴露于感染病人的血液、体液及排泄物污染的环境中。(一)概念

第二节护理职业防护

一、概述

护理职业防护82

普及性预防

即在为病人提供医疗服务时,无论是病人还是医务人员的血液和深层体液,也不论其是阳性还是阴性,都应当作为具有潜在的传染性加以防护。标准预防

即假定所有人的血液等体内物质都有潜在的传染性,接触时均应采取防护措施,防止职业感染经血液传播疾病的策略。

(一)概念普及性预防标准预防(一)概念83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二)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ABC返回营造轻松和谐(二)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科学84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

护理职业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避免由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对护士造成的机体损害,而且还可以控制由环境和行为引发的不安全因素。通过职业防护可以维护护士的身体健康,减轻工作过程中的心理压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返回提高护士职业生命质量护理职业防护措施85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

护士通过对职业防护知识的学习和技能的强化,可以提高护士职业防护的安全意识,使之严格遵守护理操作规程,自觉履行职业规范要求,有效控制职业危险因素,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减少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增加护理工作的安全感和成就感。返回科学规避护理职业风险护士通过对职业防护知识86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

良好安全的职业环境,不仅可以对劳动者产生愉悦的身心效应,而且可以增加护士职业满意度,促进人际之间的健康交流,使之获得对职业选择的积极认同。同时轻松愉快的工作氛围,可以缓解护士工作的压力,改善护理人员的精神卫生状况,焕发职业工作的激情,提高护士的职业适应能力。返回营造轻松和谐工作氛围良好安全的职业环境,不87二、职业损伤危险因素(一)生物性因素(一)生物性因素细菌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大肠杆菌

病毒肝炎病毒冠状病毒艾滋病病毒

二、职业损伤危险因素88葡萄球菌返回葡萄球菌返回89链球菌返回链球菌返回90肺炎球菌返回肺炎球菌返回91(4)整理治疗盘、治疗室台面时被裸露的针头或瘤有高度选择性,而对机体的毒性很小。(8)处理医疗污物时,不慎导致误伤。主动实施各项防护措施。缺乏必要的心理知识和心理应对能力。⑥禁止徒手携带裸露针头等锐器。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就是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由经过培训的药学人员、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化疗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置的操作环境,保证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三)负重伤的职业防护缺乏必要的心理知识和心理应对能力。【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护理职业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避免由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对护士造成的机体损害,而且还可以控制由环境和行为引发的不安全因素。搬动或移动重物,而使身体负重过度,或使用安瓿制剂时,先用砂轮划痕再掰安瓿,可采用垫棉花或纱布以防损伤皮肤。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瘤有高度选择性,而对机体的毒性很小。缺乏必要的心理知识和心理应对能力。预防负重伤的职业危害应采取哪些措施?碎玻璃、安瓿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护理人员数量配备不足护理人员是护理措施的实施者,当前社会对护理专业人员数量的需求有较大提高,应及时根据护理专业发展的情况进行调整,如超负荷工作,身心处于疲劳状态。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大肠杆菌返回(4)整理治疗盘、治疗室台面时被裸露的针头或大肠杆菌返回92肝炎病毒返回肝炎病毒返回93冠状病毒返回冠状病毒返回94艾滋病病毒返回艾滋病病毒返回95(二)化学性因素化疗药物

化学消毒剂

甲醛、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等对正常组织有抑制作用对骨髓产生抑制作用(二)化学性因素化疗药物化学消毒剂甲醛、过氧乙酸、对正常96

放射性噪声锐器伤主要原因(三)物理性因素机械性温度性下一页放射性噪声锐器伤主要原因(三)物理性因素机械性温度性97扭伤扭伤98烫伤烫99放射性损伤放射性损伤100锐器伤锐器伤101

噪声主要来源于监护仪、呼吸机的机械声、报警声、电话铃声、病人的呻吟声、物品及机器移动的声音等。研究人员发现,从1960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医院白天的平均声音强度从57dB上升到了今天的72dB,而晚上的声音强度则从原来的42dB上升到了60dB。远远超过WHO规定的医院噪声标准,即病房中的声音强度不应超过35dB。护理人员长期处于这样的工作环境中,会引发多器官功能的改变,严重者可导致听力、神经系统等的损害。噪声返回噪声主要来源于监护仪、呼吸机的机械声、102(四)心理社会因素护士面临的危险因素精神压力工作紧张

频繁夜班

人际关系

返回(四)心理社会因素护士精神压力工作紧张频繁夜班人际关系103

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一)

(二)

(三)

(四)

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锐器伤的职业防护负重伤的职业防护职业疲溃感的职业防护 三、常见护理职业损伤的防护措施(一)(二)(三)(四104

锐器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针头、缝针、各种穿刺针、手术刀、剪刀、碎玻璃、安瓿等造成的意外伤害,造成皮肤深部足以使受伤者出血的皮肤损伤。(一)锐器伤的职业防护

1.

概念锐器伤是一种由医疗利器,如注射器(一)锐器伤的职业防护105

2.

原因(1)准备物品的过程中被误伤。(2)掰安瓿、抽吸药液过程中被划伤。(3)各种注射、拔针时病人不配合造成误伤。(4)整理治疗盘、治疗室台面时被裸露的针头或碎玻璃扎伤。(5)双手回套针帽产生的刺伤。(6)注射器、输液器毁型过程中刺伤。(7)使用后的锐器进行分离,浸泡和清洗时误伤。(8)处理医疗污物时,不慎导致误伤。(9)手术过程中锐器传递时造成误伤。2.原因106必要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立即洗手,必要时进行手的消毒。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诊疗和护理操作时必须戴双层手套。

保证充足的光线,器械传递要娴熟规范,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3.锐器伤的防护措施

(1)增强自我防护意识必要时必须戴手套。操作完毕,手部皮肤发生破损时,诊疗和护理操107(2)锐器使用中的防护

抽吸药液时严格使用无菌针头,抽吸后必须立即单手操作套上针帽。静脉加药时须去除针头经三通给予。

使用安瓿制剂时,先用砂轮划痕再掰安瓿,可采用垫棉花或纱布以防损伤皮肤。(2)锐器使用中的防护抽吸药液时严格使用无菌针头,抽吸后必108(3)严格管理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

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内,以防止刺伤。护理工作中使用便捷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回收器,严格执行医疗垃圾分类标准。

锐器不应与其他医疗垃圾混放,应放置在特定的场所。

封好的锐物容器在搬离病房前应有明确的标志,便于监督执行。(3)严格管理医疗废物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109(4)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

①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器。②禁止用手直接接触使用后的针头、刀片等锐器。③禁止用手折弯或弄直针头。④禁止双手回套针头帽。

⑤禁止直接传递锐器(手术中锐器用弯盘或托盘传递)。⑥禁止徒手携带裸露针头等锐器。⑦禁止消毒液浸泡针头。⑧禁止直接接触医疗垃圾。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4)纠正损伤的危险行为①禁止用双手分离污染的针头和注射110研究人员发现,从1960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医院白天的平均声音强度从57dB上升到了今天的72dB,而晚上的声音强度则从原来的42dB上升到了60dB。(二)护理职业防护的意义护理职业防护措施的有效实施,不仅可以避免由职业卫生和职业安全对护士造成的机体损害,而且还可以控制由环境和行为引发的不安全因素。护理人员长期接触化学制剂可对机体造成怎样的影响?打开安瓿时,药物粉末、药液向外飞溅;搬动或移动重物,而使身体负重过度,或(一)生物性因素(二)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瘤有高度选择性,而对机体的毒性很小。对有可能影响全局或最容易出问题的环节应重点监控。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等渗盐水冲洗干净。1963年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附属医院建立了第一个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药物集中配置、管理取得了很好效果,之后,北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区陆续成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护士参与决策机会少,护理人员缺乏主人翁意识。行蓝光治疗的新生儿,护理人员要密切观察蓝光箱温设置和箱内温度计的温度是否一致,过高会引起烫伤,过低则会引起体温不升或寒冷综合征。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5)加强护士健康管理注意锻炼身体,定期体检,每隔6个月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及免疫功能。护理工作中应如何有效地预防职业疲溃感的产生?(3)严格管理医疗废物噪声主要来源于监护仪、呼吸机的机械声、报警声、电话铃声、病人的呻吟声、物品及机器移动的声音等。举例说明护理安全的重要性。

受伤员工监控体系,追踪伤者状况护士健康档案,定期体检

损伤后登记上报制度

医疗锐器处理流程

(5)加强护士健康管理

建立建立建立建立研究人员发现,从1960年开始,在世界范围内医院白天的平均声111(6)和谐沟通、相互配合

为不合作或昏迷躁动病人治疗时,易发生锐器伤害,因此必须请求其他人员协助配合,尽量减少锐器误伤自己或病人。(6)和谐沟通、相互配合为不合作或昏迷躁动病人治疗时112(7)合理安排工作时间

根据工作性质,灵活机动的安排休息时间,使护士身心得以缓冲,减轻压力,焕发精神、提高工作效率,减少锐器伤的发生,提高护理工作效率。(7)合理安排工作时间根据工作性质,灵活机动的安排1134.锐器伤紧急处理方法12345立即挤血从近心端→远心端肥皂水清洗伤口并用流水冲洗5min

用0.5%碘伏、2%碘酊、75%乙醇消毒伤口向主管部门汇报并填写锐器伤登记表

请有关专家评估根据病人血液中含病毒的多少和伤口深度、暴露时间、范围进行评估,做相应的处理4.锐器伤紧急处理方法12345立即挤血从近肥皂水清洗伤口114

【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级】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一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小且暴露时间较短。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二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沾染了有损伤的皮肤或者黏膜,暴露量大且暴露时间较长;或者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轻,为表皮擦伤或者针刺伤。发生以下情形时,确定为三级暴露:1.暴露源为体液、血液或者含有体液、血液的医疗器械、物品。2.暴露类型为暴露源刺伤或者割伤皮肤,但损伤程度较重,为深部伤口或者割伤物有明显可见的血液。知识拓展【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分级】知识拓115【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

1.用肥皂液和流动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等渗盐水冲洗黏膜。

2.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的局部挤压。

3.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乙醇或者0.5%碘伏进行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等渗盐水冲洗干净。知识拓展【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后处理措施】知识拓展116(二)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

1.

概念广义的化学治疗是指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所引起的感染性疾病以及肿瘤采用化学治疗的方法,简称化疗。理想的化疗药物应对病原体、寄生虫和肿瘤有高度选择性,而对机体的毒性很小。从狭义上讲,现在化疗多指对于恶性肿瘤的化学药物治疗。(二)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1.概念广义的化学治1172.原因如针头脱落,药液溢出;玻璃瓶、安瓿使用中破裂,药物溢出;护士在注射过程中意外损伤自己等。如丢弃被化疗药物污染的材料时的接触;处理化疗病人体液或排泄物时的接触;处置吸收或沾染了接受化疗药物治疗病人体液的被服及其他织物的接触;清除溅出或溢出药物时的接触等。药物准备和使用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

注射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

废弃物丢弃过程中可能发生的药物接触

如从药瓶中拔出针头时导致药物飞溅;打开安瓿时,药物粉末、药液向外飞溅;连接管、输液器、输液袋、输液瓶、药瓶的渗漏和破裂导致药物泄漏;拔针时造成部分药物喷出等。

2.原因如针头脱落,药液溢出;玻璃瓶、安瓿使用中破裂,药1183.化疗药物损害的防护措施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要求配制化疗药物的准备要求配制化疗药物的操作要求执行化疗药物的操作要求污染物品的处理要求化疗护士的素质要求下一页ABEFCD3.化疗药物损害的防护措施配制化疗药物配制化疗药物配制化疗药119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要求

返回

条件允许应设专门化疗配药间,配有空气净化装置,在专用层流柜内配药,以保持洁净的配置环境,操作台面应覆以一次性防渗透性防护垫或吸水纸,以吸附溅出的药液,以免蒸发造成空气污染。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要求返回条件允许应设专门化疗配药间120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6)注射器、输液器毁型过程中刺伤。指在护理工作中,由于护理人员的过失,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疾、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或造成病人明显人身损害的其他后果。(2)掰安瓿、抽吸药液过程中被划伤。护士参与决策机会少,护理人员缺乏主人翁意识。(一)锐器伤的职业防护⑦禁止消毒液浸泡针头。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等渗盐水冲洗干净。(一)生物性因素(7)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由于护理人员技术水平低或不熟练、操作失误或操作错误、忽视细节性观察、违反操作常规、业务知识缺欠、临床经验不足、缺乏应激性处理的经验等对病人安全构成威胁。含氯消毒剂、戊二醛等配制化疗药物的环境要求(6)合理疏导压力带来的影响有利于解决不合理用药现象,减少药物的浪费,降低用药成本,将给药错误减少到最低;缺乏必要的心理知识和心理应对能力。广义的化学治疗是指病原微生物、寄生虫所引护理工作中使用便捷的符合国际标准的锐器回收器,严格执行医疗垃圾分类标准。(二)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5%碘伏、2%碘酊、75%乙醇消毒伤口医院应实行“护理部—科护士长—病区护士长”三级目标管理责任制,护理部设立安全领导小组,科室成立安全监控。流水洗手佩戴一次性防护口罩佩戴帽子佩戴面罩工作服外套一次性防渗透隔离衣配制前准备配制化疗药物的准备要求

返回化疗药物损害的职业防护。佩戴一次性佩戴帽子佩戴面罩工作服外套121割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落至瓶底。

掰开安瓿时应在锯锉部位垫纱布配制化疗药物的操作要求

返回割锯安瓿前应轻弹其颈部,使附着的药粉降落至瓶底。掰开安瓿时122从药瓶中吸取药液后,先用无菌纱布或棉球裹住瓶塞,再撤针头,防止拔出针头瞬间药液外溢。

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流动水和洗手液彻底洗手并行沐浴,减轻药物毒性作用。执行化疗药物操作要求返回抽取药液以不超过注射器容量的3/4为宜,防止针栓从针筒中意外滑落。

从药瓶中吸取药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用流动水和123污染物品的处理要求

凡与化疗药物接触过的针头、注射器、输液管、棉球、棉签等,必须收集在专用的密闭垃圾桶内,标明警示标志统一处理,不能与普通垃圾等同处理。处理污物时,护士要戴帽子、口罩及手套,处理完毕后应彻底洗手。返回污染物品的处理要求凡与化疗药物接触过的针头、注射器、输液管124化疗护士的素质要求

执行化疗的护士应经过专业培训,增强职业危害的防护意识,主动实施各项防护措施。注意锻炼身体,定期体检,每隔6个月检查肝功能、血常规及免疫功能。怀孕护士避免接触化疗药物,以免出现流产、胎儿畸形。返回化疗护士的素质要求执行化疗的护士应经过专业培训,增强职业危125【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职业防护】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就是在符合国际标准、依据药物特性设计,由经过培训的药学人员、护理人员严格按照操作程序进行包括全静脉营养液、化疗药物和抗生素等药物配置的操作环境,保证用药安全性和合理性。1963年美国俄亥俄州州立大学附属医院建立了第一个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将药物集中配置、管理取得了很好效果,之后,北美洲、欧洲、东南亚等地区陆续成立了静脉药物配置中心。美国2004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第27版药典“797”章对静脉药物的配置作出了强制性的要求,所有进行静脉药物配置的场所均应符合其相关的规定。我国2001年在上海静安区中心医院建立第一个静脉药物配置中心,据不完全统计,现已有近100家医院开展了静脉药物的集中配置服务。

静脉药物配置中心可保证静脉输注药物的无菌性,防止微粒的污染;降低院内获得性感染发生率和热源反应发生率;有利于解决不合理用药现象,减少药物的浪费,降低用药成本,将给药错误减少到最低;增强了职业防护,减少细胞毒性药物对操作者的身体和环境伤害。同时,也有利于把时间还给护士,使其集中精力护理病人。知识拓展【静脉药物配置中心与职业防护】知识拓展126

(三)负重伤的职业防护

1.

概念负重伤指由于工作性质的原因常需要搬动或移动重物,而使身体负重过度,或不合理用力等,导致肌肉、骨骼、关节的损伤。

(三)负重伤的职业防护

1.概念负重伤指由于工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