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公教学讲解课件_第1页
基本公教学讲解课件_第2页
基本公教学讲解课件_第3页
基本公教学讲解课件_第4页
基本公教学讲解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资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资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资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讲课人:侯再勇第一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第二节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第三节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第四节老年人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资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资料基本1基本公教学讲解课件2基本公教学讲解课件3基本公教学讲解课件4基本公教学讲解课件5三、档案动态使用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有符合各项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健康体检记录(建档体检除外)

随访记录

※健康教育记录

就医诊疗记录

※个人基本信息的更新,如联系方式。三、档案动态使用6四.电子档案录入

▲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要求无缺项(联系人、联系方式),无重复,死亡或其他原因退出档案管理的要及时注销,必须与纸质档案一致,修改录入时间错误的档案(随访时间、体检时间)。四.电子档案录入7五、健康档案内容

★个人基本信息

★健康体检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

★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接诊记录

辖区外医疗服务信息搜索表)五、健康档案内容8第二节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务内容筛查随访体检第二节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筛查随访体检9首诊测血压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记录在门诊登记或住院登记内。高危人群血压监测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记录在高血压高危人群监测记录表内,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筛查首诊测血压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10长期过量饮酒者长期精神紧张者吸烟肥胖者男性55岁及更年期后的女性长期食用饱和脂肪酸者长期高盐饮食者高血压家族史高危人群长期过量长期精神吸烟男性55岁长期食用饱长期高盐高血压高危人11

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值未服药持续服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无论血压高低均可诊断为高血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值未服药持续服药收缩压≥140mmHg无12

随访方式:

◆通过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

◆电话追踪

◆家庭访视随访方式:13随访要求:★真实、完整、准确,录入及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随访要求:14随访分类对血压控制满意对血压控制不满意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随访分类对血压控制满意对血压控制不满意收缩压<140mmHg15随访评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并评估:1.存在危急情况,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2..若不需紧急转诊,即进行本次随访。随访评估:16分类干预:1.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一季度一次)。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分类干预:17随访记录表管理和使用:年初卫生院登记各村高血压患者名单在管理台账上,然后将台账和随访记录表给村医,村医用文件夹把记录表夹好,台账序号和记录表对应。做随访时村医要找到相应的《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逐项进行询问、检查和填写,根据血压测量结果进行分类和用药指导,确定下次随访日期,并在台账上记录随访时间,录入电子档案。注意:1.随访工作的开展(血压测量)和记录表填写必须同步进行。2.村医负责测量血压,卫生院负责填写记录表模式不可取。随访记录表管理和使用:18高血压患者健康体检: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

◆65岁以下高血压患者体检的辅助检查部分只包括空腹血糖。

6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按老年人体检完成。高血压患者健康体检:19考核指标: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者总人数×100%

注:辖区高血压患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18周岁以上人口数)×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18.8%)。2.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100%。3.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考核指标:20◆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

◆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记录在《糖尿病高危人群监测表》内,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第三节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第三节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21糖尿病高危人群:1.空腹血糖异常(空腹血糖在100-125mg/dL之间)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3.体型肥胖者4.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或早发冠心病者5.以往怀孕时曾有过血糖升高或生育巨大儿(体重4公斤以上)的女性6.出生时体重低或婴儿期体重比一般小孩轻的人;7.年龄≥45岁者8.吸烟、体力活动少、生活压力大和精神持续紧张者9.长期使用一些影响糖代谢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糖尿病高危人群:22随访方式:★通过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家庭访视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方式:23随访要求:◆真实、完整、准确,录入及时◆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的随访。随访要求:24随访分类:

■对血糖控制满意是指空腹血糖值

<7.0mmol/L■对血糖控制不满意是指空腹血糖值

≥7.0mmol/L随访分类:25随访评估:通过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1.存在危急情况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2.若不需紧急转诊,进行此次随访。随访评估:26分类干预:1.对血糖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分类干预:27糖尿病患者随访记录表管理和使用:年初卫生院登记各村糖尿病患者名单在管理台账上,然后将台账和随访记录表给村医,村医用文件夹把记录表夹好,台账序号和记录表对应。做随访时村医要找到相应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测量血糖并逐项进行询问、检查和填写,根据血糖测量结果进行分类和用药指导,确定下次随访日期,在台账上记录随访时间,录入电子档案。注意:1.随访工作的开展(血压测量)和记录表填写必须同步进行。2.村医负责测量血压,卫生院负责填写记录表模式不可取。糖尿病患者随访记录表管理和使用:28健康体检: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具体内容参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健康体检:29考核指标:1.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注: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9.7%)2.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3.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100%考核指标:30第四节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要求准确掌握老年人口数,实行台账管理。第四节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31服务内容:每年为老年人提供1次健康管理服务,包括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和健康指导。服务内容:32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

通过问诊及老年人健康状态自评了解其基本健康状况、体育锻炼、饮食、吸烟、饮酒、慢性疾病常见症状、既往所患疾病、治疗及目前用药和生活自理能力(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评估表)等情况。

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33体格检查:

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体格检查:34辅助检查:

包括血常规、尿常规、肝功能(血清谷草转氨酶、血清谷丙转氨酶和总胆红素)、肾功能(血清肌酐和血尿素氮)、空腹血糖、血脂和心电图检测。辅助检查:35健康指导:告知健康体检结果并进行相应健康指导。1.对发现已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等患者纳入相应的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2.对体检中发现有异常的老年人建议定期复查。3.进行健康生活方式以及疫苗接种、骨质疏松预防、防跌倒措施、意外伤害预防和自救等健康指导。4.告知或预约下一次健康管理服务的时间。健康指导:36老年人健康管理分工:乡镇卫生院:每年必须为老年人进行1次全面的健康体检,做好健康咨询指导和干预。村卫生室:负责掌握辖区65岁及以上老年人数,负责通知、组织辖区服务对象到卫生院体检,负责体检结果通知并提供健康指导。老年人健康管理分工:37考核指标1.老年人健康管理率=接受健康管理人数/年内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100%。2.健康检查表完整率=填写完整的健康检查表数/抽样的健康检查表数*100%。考核指标38谢谢谢谢39END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END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40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资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资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资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讲课人:侯再勇第一节居民健康档案管理第二节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第三节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第四节老年人健康管理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资料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培训资料基本41基本公教学讲解课件42基本公教学讲解课件43基本公教学讲解课件44基本公教学讲解课件45三、档案动态使用有动态记录的档案是指1年内有符合各项服务规范要求的相关服务记录的健康档案。

健康体检记录(建档体检除外)

随访记录

※健康教育记录

就医诊疗记录

※个人基本信息的更新,如联系方式。三、档案动态使用46四.电子档案录入

▲电子健康档案建档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人数/辖区内常住居民数×100%。

▲要求无缺项(联系人、联系方式),无重复,死亡或其他原因退出档案管理的要及时注销,必须与纸质档案一致,修改录入时间错误的档案(随访时间、体检时间)。四.电子档案录入47五、健康档案内容

★个人基本信息

★健康体检

★重点人群健康管理记录

★其他医疗卫生服务记录

(接诊记录

辖区外医疗服务信息搜索表)五、健康档案内容48第二节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服务内容筛查随访体检第二节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对象服务内容筛查随访体检49首诊测血压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卫生院或村卫生室就诊时为其测量血压,记录在门诊登记或住院登记内。高危人群血压监测每半年至少测量1次血压,记录在高血压高危人群监测记录表内,并接受医务人员的生活方式指导。筛查首诊测血压对辖区内3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每年在其第一次到乡镇50长期过量饮酒者长期精神紧张者吸烟肥胖者男性55岁及更年期后的女性长期食用饱和脂肪酸者长期高盐饮食者高血压家族史高危人群长期过量长期精神吸烟男性55岁长期食用饱长期高盐高血压高危人51

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值未服药持续服药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无论血压高低均可诊断为高血压非同日3次血压测量值未服药持续服药收缩压≥140mmHg无52

随访方式:

◆通过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

◆电话追踪

◆家庭访视随访方式:53随访要求:★真实、完整、准确,录入及时。★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要提供至少4次面对面的随访。随访要求:54随访分类对血压控制满意对血压控制不满意收缩压<140mmHg且舒张压<90mmHg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随访分类对血压控制满意对血压控制不满意收缩压<140mmHg55随访评估: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压测量并评估:1.存在危急情况,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2..若不需紧急转诊,即进行本次随访。随访评估:56分类干预:1.对血压控制满意(收缩压<140且舒张压<90mmHg)、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时间(一季度一次)。2.对第一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即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或出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性,必要时增加现用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压药物,2周内随访。3.对连续两次出现血压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分类干预:57随访记录表管理和使用:年初卫生院登记各村高血压患者名单在管理台账上,然后将台账和随访记录表给村医,村医用文件夹把记录表夹好,台账序号和记录表对应。做随访时村医要找到相应的《高血压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逐项进行询问、检查和填写,根据血压测量结果进行分类和用药指导,确定下次随访日期,并在台账上记录随访时间,录入电子档案。注意:1.随访工作的开展(血压测量)和记录表填写必须同步进行。2.村医负责测量血压,卫生院负责填写记录表模式不可取。随访记录表管理和使用:58高血压患者健康体检:

◆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检查,可与随访相结合。

◆65岁以下高血压患者体检的辅助检查部分只包括空腹血糖。

6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按老年人体检完成。高血压患者健康体检:59考核指标:1.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高血压人数/年内辖区内高血压患者总人数×100%

注:辖区高血压患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18周岁以上人口数)×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18.8%)。2.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率=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高血压患者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高血压患者人数×100%。3.管理人群血压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血压达标人数/已管理的高血压人数×100%。考核指标:60◆服务对象辖区内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

◆筛查对工作中发现的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建议其每年至少测量1次空腹血糖,记录在《糖尿病高危人群监测表》内,并接受医务人员的健康指导。第三节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第三节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61糖尿病高危人群:1.空腹血糖异常(空腹血糖在100-125mg/dL之间)2.有糖尿病家族史者3.体型肥胖者4.患有高血压、血脂异常或早发冠心病者5.以往怀孕时曾有过血糖升高或生育巨大儿(体重4公斤以上)的女性6.出生时体重低或婴儿期体重比一般小孩轻的人;7.年龄≥45岁者8.吸烟、体力活动少、生活压力大和精神持续紧张者9.长期使用一些影响糖代谢药物者,如糖皮质激素、利尿剂等糖尿病高危人群:62随访方式:★通过预约患者到门诊就诊★电话追踪★家庭访视等方式进行随访。随访方式:63随访要求:◆真实、完整、准确,录入及时◆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患者,每年提供4次免费空腹血糖检测,至少进行4次面对面的随访。随访要求:64随访分类:

■对血糖控制满意是指空腹血糖值

<7.0mmol/L■对血糖控制不满意是指空腹血糖值

≥7.0mmol/L随访分类:65随访评估:通过测量空腹血糖和血压,对糖尿病患者进行评估:1.存在危急情况须在处理后紧急转诊,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应在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2.若不需紧急转诊,进行此次随访。随访评估:66分类干预:1.对血糖控制满意,无药物不良反应、无新发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无加重的患者,预约进行下一次随访。2.对第一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结合其服药依从情况进行指导,必要时增加现有药物剂量、更换或增加不同类的降糖药物,2周内随访。3.对连续两次出现空腹血糖控制不满意或药物不良反应难以控制以及出现新的并发症或原有并发症加重的患者,建议其转诊到上级医院,2周内主动随访转诊情况。分类干预:67糖尿病患者随访记录表管理和使用:年初卫生院登记各村糖尿病患者名单在管理台账上,然后将台账和随访记录表给村医,村医用文件夹把记录表夹好,台账序号和记录表对应。做随访时村医要找到相应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访服务记录表》,测量血糖并逐项进行询问、检查和填写,根据血糖测量结果进行分类和用药指导,确定下次随访日期,在台账上记录随访时间,录入电子档案。注意:1.随访工作的开展(血压测量)和记录表填写必须同步进行。2.村医负责测量血压,卫生院负责填写记录表模式不可取。糖尿病患者随访记录表管理和使用:68健康体检:

对确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进行1次较全面的健康体检,体检可与随访相结合。内容包括体温、脉搏、呼吸、血压、身高、体重、腰围、皮肤、浅表淋巴结、心脏、肺部、腹部等常规体格检查,并对口腔、视力、听力和运动功能等进行粗测判断。具体内容参照《城乡居民健康档案管理服务规范》健康体检表。健康体检:69考核指标:1.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率=年内已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年内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100%注:辖区内糖尿病患者总人数估算:辖区常住成年人口总数×成年人糖尿病患病率(9.7%)2.糖尿病患者规范健康管理率=按照要求进行糖尿病患者健康管理的人数/年内管理糖尿病患者人数×100%3.管理人群血糖控制率=最近一次随访空腹血糖达标人数/已管理的糖尿病患者人数×100%考核指标:70第四节老年人健康管理服务对象:辖区内65岁及以上常住居民数。要求准确掌握老年人口数,实行台账管理。第四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