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课件_第1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课件_第2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课件_第3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课件_第4页
高考文言文专题复习-文言实词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

实词2021/3/11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实词2021/3/11考纲阐释浅易文言文阅读

1.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21/3/12考纲阐释浅易文言文阅读2021/3/1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专题复习(一)2021/3/13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文专题复习(一)2021/3/13【考纲解读】

文言实词考查点主要包含以下知识点:(1)常见文言实词(120个常见文言实词)(2)通假字(3)一词多义(4)古今异义(5)词类活用(6)偏义复词(7)兼词2021/3/14【考纲解读】2021/3/14一、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字的音。2021/3/15一、通假字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指“海”。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尊”通“樽”,指“酒杯”。

掌握通假规律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指“才能”。喂养它,不能够竭尽它的才能2021/3/16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冥”通“3.同声旁形声字替代。例如: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高考真题[2010湖北卷]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畜”通“蓄”,储备4.同音字替代。例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要”通“邀”,邀请;“蚤”通“早”,早点。高考真题[2010山东卷]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通“猝”,仓猝又只是擅长车战,仓促之间不能操练2021/3/173.同声旁形声字替代。高考真题[2010湖北卷]4.同音字替二、一词多义

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例:“爱”,本义喜爱(晋陶渊明独爱菊);引申义“爱护”(爱其子);“爱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吝啬”(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等。比喻义:手足、首领、爪牙等。假借义:被——被发行吟泽畔;被坚执锐。“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例释”2021/3/18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三、古今异义词

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一是词义大多数已发生变化。而词义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变化。“常见古今同形异义词辑录”高考真题[2010安徽卷](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周书.贺兰祥传》)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2021/3/19三、古今异义词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大(一)、词义的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例如: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河流。2、“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贾谊《过秦论》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2、“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阿姨”: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亲戚”: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2021/3/110(一)、词义的扩大2021/3/110(二)、词义的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例如: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贾谊《过秦论》;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金”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属,现代专指黄金。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史记《鸿门宴》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2021/3/111(二)、词义的缩小2021/3/111(三)、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例如: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行李,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3、“颜色不少变”。颜色,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4、“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2021/3/112(三)、词义转移2021/3/112(四)、词义弱化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例如。1、“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2、“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举古义:攻克.今义:抬起。3、“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古义:跑.今义:行走。4、“吾羞,不忍为之下”。羞,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2021/3/113(四)、词义弱化2021/3/113(五)、词义强化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例如:1、“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2021/3/114(五)、词义强化2021/3/114(六)、感情色彩变化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例如:1、“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2、“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3、“天下云集响应”。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2021/3/115(六)、感情色彩变化2021/3/115四、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特点: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3.“以今律古”,即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2021/3/116四、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数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种类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2021/3/117词类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2021/3/118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2021/3/1181.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或名词充当谓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①范增数目项王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③置人所罾鱼腹中。④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所以英明的君主,不给没有功劳的臣子封官,不让不勇敢战斗的士兵受赏)⑤驴不胜怒,蹄之⑥秦伐韩,军于阏与秦国讨伐韩国,驻军于阀于(地名)两个名词相连名词被能愿动词修饰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

“可、能、欲”等名词放在副词后

名词后紧跟代词

名词后跟介词结构作补语

2021/3/1191.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

(1)2006年高考江苏卷: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高考真题:

(2)2008年高考广东卷: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当时陶侃担任闲散官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与他结为好友,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3)2010年高考天津卷: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向池塘边呼唤鱼。2021/3/120(1)2006年高考江苏卷: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2.名词用作状语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2021/3/1212.名词用作状语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相如〖廷〗叱之吾得〖兄〗事之其一〖犬〗坐于前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主语谓语主语+【名词】+谓语活用为状语2021/3/122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相如〖廷〗叱之吾得〖兄〗事之其一〖犬〗※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例如:左右欲刃相如。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练习: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②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斜斜地往东削下去,和东山夹住溪水往南流。

(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2021/3/123※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名词用作动词,其后四、词类活用(二)动词的活用2021/3/124四、词类活用(二)动词的活用2021/3/124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或形容词有时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或是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①汝安敢轻吾射?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射箭的技术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产出、收入的东西到这里的人收藏的珍宝2021/3/125动词用作名词射箭的技术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产出、收入的东西到这四、词类活用(三)形容词的活用2021/3/126四、词类活用(三)形容词的活用2021/3/12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将军身披坚执锐圣人,愚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兵器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备了名词的语法功能。2021/3/127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将军身披坚执锐圣人,愚人坚硬的铠甲形容词素善留侯张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交好爱形容词词用作动词高考真题[2011福建卷](《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我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题名为“一柱”,可以吗?世之所高,莫如黄帝。世上所尊崇的,莫过于黄帝推崇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2021/3/128素善留侯张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四、词类活用(四)使动用法2021/3/129四、词类活用(四)使动用法2021/3/129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可以通过“使……怎么样”的句式进行解释。

动词、形容词、名词都可用作使动2021/3/130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2、舞幽壑之潜蛟3、反欲斗两主,观祸败4、令诸君知天亡我5、项伯杀人,臣活之(使……回去)(使……舞动)(使……相斗)(使……灭亡)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下来)2021/3/131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回去)(使……舞动)(使……相斗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2021/3/132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④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⑤昂其直,居为奇货。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变弱/削弱)(使……变愚蠢)(使……变高/提高)(使……变高/提高)(使……变尊贵/抬高)2021/3/133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弱/削弱)(使……变愚蠢3.名词的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或成为什么的意思。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生死而肉骨(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

)齐威王欲将孙膑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舍相如广成传舍让……称王使……复活、长肉任命……为将使……为臣让……住在……2021/3/1343.名词的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四、词类活用(五)意动用法2021/3/135四、词类活用(五)意动用法2021/3/135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指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内容。主要有形容词和名词的意动。2021/3/136意动用法意动用法指主语主观上认为(或以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

②孔子登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③顷之未发,太子迟之。滕公认为他言语不凡,相貌壮美。孔子登上东山就觉得鲁国小了,登上泰山就觉得天下小了。过了一阵还没有出发,太子嫌他动身晚了。2021/3/1371.形容词的意动用法①滕公奇其言,壮其貌。滕公认为他言语不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②今我在也,而人皆藉吾弟,令我百岁后,皆

鱼肉之。③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因此人们不(应当)只把自己的亲人当作亲人,不应当只把自己的孩子当作孩子。况且我和你在江岸沙洲上捕鱼、打柴,把鱼虾当成伴侣,把麋鹿看作朋友。现在我还活着,而人们都欺侮我的兄弟,假使我死后,都会把他当作鱼肉了(任意宰割)2.名词的意动用法2021/3/138①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因此人们不(应当)高考真题[2011安徽卷](《万贞文先生传》)D.先生赎而归之(归还)使之归(回家)(1)伯兄骤闻而骇之,曰:“然则吾将试汝。”(2)有运饷官以弃运走,道死,其孙以赂乞入死事之列,先生斥而退之。有个押运粮饷的官员因为放弃押运逃跑,在路上死了,他的孙子通过贿赂请求把祖父列在因公事而死的人物中,先生训斥并且赶走了他。长兄突然听到他这样说,感到很吃惊,说:“既然这样,那么我要考考你。”2021/3/139高考真题[2011安徽卷](《万贞文先生传》)使之归(回家)四、词类活用(六)数词活用2021/3/140四、词类活用(六)数词活用2021/3/140数词的活用一、数词用作动词六王毕,四海一

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与臣而将四矣二、数词用作形容词①余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②蚓无爪牙之利……用心一也③二三其德(统一)(从属二主)

(全、满)(专一)(不专一,反复无常)(成为四个)2021/3/141数词的活用一、数词用作动词(统一)五、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合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语素构成,但整个词的意思只取其中一个语素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2021/3/142五、偏义复词偏义复词,是指一个复合词由两个意义相关或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①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藏否,不宜异同。(异同:偏指“异”,“不同”)②昼夜勤作息。(作息:偏指“作”,“劳作”)③去来江口守空船。(去来:偏指“去”,“离去”)2.语义相近的偏义复词。①勤心事公姥,夜夜不能寐。(公姥:偏指“姥”)②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父兄:偏指“兄”)

高考真题【03年上海卷】

“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原来是眼眶全部肿了,眼睛无法睁开

2021/3/1431.语义相对的偏义复词。高考真题【03年上海卷】2021/注意: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迭使用(同义复用)要区别开来。例如:举动自专由:自专和自由会不相从许:相从和相许此为同义复用偏义复词,必须依据上下文确定什么语素表示了词义,什么语素不表示词义,然后予以正确解释。2021/3/144注意:2021/3/144THANKSFORWATCHING谢谢大家观看为了方便教学与学习使用,本文档内容可以在下载后随意修改,调整。欢迎下载!时间:20XX.XX.XX汇报人:XXX2021/3/145THANKSFORWATCHING谢谢大家观看为了方便教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

实词2021/3/146文言文阅读专题复习实词2021/3/11考纲阐释浅易文言文阅读

1.理解(B)(1)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2)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3)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4)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2.分析综合(C)(1)筛选文中的信息。(2)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3)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2021/3/147考纲阐释浅易文言文阅读2021/3/12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文言文专题复习(一)2021/3/148理解常见文言实词文言文专题复习(一)2021/3/13【考纲解读】

文言实词考查点主要包含以下知识点:(1)常见文言实词(120个常见文言实词)(2)通假字(3)一词多义(4)古今异义(5)词类活用(6)偏义复词(7)兼词2021/3/149【考纲解读】2021/3/14一、通假字

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另一个读音和它相同或相近的字来替代。这种现象叫通假。被替代的那个字叫本字,用来替代的那个字叫借字,也就是通假字。凡通假字都要按本字来解释,也应读本字的音。2021/3/150一、通假字古人使用文字,有时没有用该用的某个字,而用

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例如:①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冥”通“溟”,指“海”。

②人生如梦,一尊还酹江月

“尊”通“樽”,指“酒杯”。

掌握通假规律2、“形声字”代替“声旁字”。例如: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指“才能”。喂养它,不能够竭尽它的才能2021/3/1511、“声旁字”代替“形声字”。“冥”通“3.同声旁形声字替代。例如:距关,毋内诸侯。“距”通“拒”,“把守”的意思。高考真题[2010湖北卷]C.或采橡实、畜菜根以延冬春“畜”通“蓄”,储备4.同音字替代。例如: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要”通“邀”,邀请;“蚤”通“早”,早点。高考真题[2010山东卷]D.又长于用车,卒不能办

“卒”通“猝”,仓猝又只是擅长车战,仓促之间不能操练2021/3/1523.同声旁形声字替代。高考真题[2010湖北卷]4.同音字替二、一词多义

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假借义,而且属于不同词类。学习一词多义知识,可以从词的本义推断引申义。例:“爱”,本义喜爱(晋陶渊明独爱菊);引申义“爱护”(爱其子);“爱惜”(向使三国各爱其地);“吝啬”(百姓之以王为爱)也等。比喻义:手足、首领、爪牙等。假借义:被——被发行吟泽畔;被坚执锐。“120个常见文言实词例释”2021/3/153二、一词多义一个词有多种含义,有本义、引申义、比喻义三、古今异义词

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大变化:一是词形由单音节向双音节演变,一是词义大多数已发生变化。而词义的演变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词义弱化、词义强化、感情色彩变化、名称说法变化。“常见古今同形异义词辑录”高考真题[2010安徽卷](3)时既与梁通好,行李往来,公私赠遗,一无所受。(《周书.贺兰祥传》)当时已经和梁国互通友好,使者往来,官方和私人赠送的礼品(贺兰祥)一概都不接受。2021/3/154三、古今异义词文言实词在语言的演变过程中,发生了两大(一)、词义的扩大所谓"词义扩大"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的意义小,而现代汉语中的意思变大了.如:“江”、“河”二字,古代指长江和黄河,现在泛指一切较大的河流.“好”,古代指女子相貌好看,而现在泛指一切美好的性质。例如:1、“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贾谊《过秦论》“河”古代专指黄河,现在泛指河流。2、“秦以虎狼之势,与中国抗衡”贾谊《过秦论》古义:中原地区;今义:中华人民共和国。2、“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白居易《琵琶行》“阿姨”:古义:母亲.今义:晚辈对任何女性长辈的亲切称呼.3、“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亲戚”:古义:父母兄弟等亲属.今义:有婚姻关系的成员。2021/3/155(一)、词义的扩大2021/3/110(二)、词义的缩小所谓“词义缩小”,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词义大,而现代汉语中的意义变小了.如:“臭”,古代表示好坏气味均可,现在只表示坏的气味;“让”,古代既可表示辞让谦让之意,又可表示责备之意,现在则只有第一种意义了。例如:1、“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贾谊《过秦论》;荀子《劝学》“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金”古代泛指所有的金属,现代专指黄金。2、“沛公居山东时山东。”史记《鸿门宴》山东,古义:崤山以东.今义:山东省。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陶渊明《桃花源记》妻子,古义:妻子儿女.今义:妻,与"丈夫"相对。2021/3/156(二)、词义的缩小2021/3/111(三)、词义转移所谓“词义转移”,就是说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是一个方面的意思,到了今天却变成别的一个方面的意思了.如:“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偷”,古代指苟且,马虎,刻薄,不厚道,今义转移为偷窃。例如:1、“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涕”古代指眼泪,现在指鼻涕。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行李,古义:外交使者.今义:出门时带的包裹.3、“颜色不少变”。颜色,古义:容颜,脸色.今义:色彩。4、“秋天漠漠向昏黑”。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秋天,古义:秋日的天空.今义:秋季。2021/3/157(三)、词义转移2021/3/112(四)、词义弱化所谓“词义弱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时所表示的语义较强,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则较弱.如:“很”,古义是凶狠,表示的程度很高,很深,现在表示的程度不怎么高深。“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表示埋怨,责备。例如。1、“屈平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屈原列传》如“怨”古义表示仇恨、怀恨,现在则表示埋怨、责备。2、“戊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举古义:攻克.今义:抬起。3、“兔走触株,折颈而死”。走,古义:跑.今义:行走。4、“吾羞,不忍为之下”。羞,古义:羞愧,感到耻辱.今义:害羞,不好意思。2021/3/158(四)、词义弱化2021/3/113(五)、词义强化所谓“词义强化”,就是指同样的词语在古代表示的意义较弱,而今天所表示的语义增强了.如:“恨”,古代表示遗憾,不满的意思,今天表示仇恨,怀恨.“诛”,最初只是责备之意,后来强化为“杀戮”的意思。例如:1、“先帝不以臣卑鄙”。卑鄙:古代表示地位低,见识短浅,今天表示品德低下。2、“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烈士:古代表示刚直侠义之人,现在表示为正义牺牲的人。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绝境:古代表示与外界隔绝之地,现在表示走投无路之时。2021/3/159(五)、词义强化2021/3/114(六)、感情色彩变化有些词语在应用的过程中,感情色彩逐步发生了变化,如:“卑鄙”原指地位低,见识浅,中性词,现在表示品德低,含贬义.“爪牙”古代表示得力的帮手,褒义词,现在表示坏人的帮凶,贬义词例如:1、“东家有好女,可怜体无比”。可怜:这里是可爱之意,褒义词,今意是令人怜悯之意,多含贬义。2、“牺牲玉帛,弗敢专也”。牺牲:这里是指祭祀用的猪牛羊等祭品,中性词,现在指为正义而舍弃生命或其他利益,褒义词。3、“天下云集响应”。响应:这里是像回声一样应和,中性词,现在指积极听从号召,褒义词。2021/3/160(六)、感情色彩变化2021/3/115四、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的词性和意义,临时具有的某种新的语法功能的现象。特点:1.要有具体语境,没有语境就不能谈活用。2.语义语法的临时性,此处活用彼处未必。3.“以今律古”,即以现在的语法习惯去看待文言文的语法。2021/3/161四、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某些实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改变原来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动词使动用法意动用法数词名词动词形容词种类数词用作动词、形容词2021/3/162词类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动词用作名词形容词用作名词形容词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2021/3/163四、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2021/3/1181.名词用作动词

现代汉语中,名词是不会直接带宾语的,但文言文中却经常出现名词直接带宾语或名词充当谓语的现象,这就是名词用作动词。活用以后,名词变成相关的动词的意思。①范增数目项王②假舟楫者,非能水也③置人所罾鱼腹中。④故明君不官无功之臣(所以英明的君主,不给没有功劳的臣子封官,不让不勇敢战斗的士兵受赏)⑤驴不胜怒,蹄之⑥秦伐韩,军于阏与秦国讨伐韩国,驻军于阀于(地名)两个名词相连名词被能愿动词修饰名词用在“所”字结构中

“可、能、欲”等名词放在副词后

名词后紧跟代词

名词后跟介词结构作补语

2021/3/1641.名词用作动词现代汉语中,名

(1)2006年高考江苏卷:天大雨,烈风雷电,槐起衣冠而坐。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董槐起身穿衣戴帽坐着。高考真题:

(2)2008年高考广东卷:时陶侃为散吏,访荐为主簿,相与结友,以女妻侃子瞻。

当时陶侃担任闲散官员,周访举荐他做主簿,与他结为好友,把女儿嫁给陶侃的儿子陶瞻。

(3)2010年高考天津卷: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鱼。

后母慢慢穿上她女儿的衣服,袖子里藏着锋利的刀子走向池塘边呼唤鱼。2021/3/165(1)2006年高考江苏卷:天下大雨,刮起狂风,雷鸣电闪2.名词用作状语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普通名词作状语则比较少。在古代汉语里,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却是常见的现象。2021/3/1662.名词用作状语在现代汉语里,名词作状语只限于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相如〖廷〗叱之吾得〖兄〗事之其一〖犬〗坐于前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主语谓语主语+【名词】+谓语活用为状语2021/3/167名词活用为状语(例句)相如〖廷〗叱之吾得〖兄〗事之其一〖犬〗※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名词用作动词,其后面没有其他谓语动词。※名词用作状语则其后面还有其他谓语动词。例如:左右欲刃相如。例如: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练习:比较分析下列句中加横线词的用法。①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②斜削东下,与东山夹溪南流。斜斜地往东削下去,和东山夹住溪水往南流。

(名词用作动词)(名词用作状语)2021/3/168※注意名词用作动词和名词用作状语的区别。※名词用作动词,其后四、词类活用(二)动词的活用2021/3/169四、词类活用(二)动词的活用2021/3/124动词用作名词

文言文中,动词或形容词有时用作句子的主语或宾语,或是受“其”“之”等词语修饰限制,这使之具有了名词的特点。①汝安敢轻吾射?②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③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④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⑤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射箭的技术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产出、收入的东西到这里的人收藏的珍宝2021/3/170动词用作名词射箭的技术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产出、收入的东西到这四、词类活用(三)形容词的活用2021/3/171四、词类活用(三)形容词的活用2021/3/126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将军身披坚执锐圣人,愚人坚硬的铠甲锐利的兵器形容词用作名词

形容词处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具备了名词的语法功能。2021/3/172是故圣益圣,愚益愚。将军身披坚执锐圣人,愚人坚硬的铠甲形容词素善留侯张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宾语。交好爱形容词词用作动词高考真题[2011福建卷](《小孤山新修一柱峰亭记》)吾为子新其亭,而更题曰“一柱”,可乎?我为你新修那座亭子,并重新题名为“一柱”,可以吗?世之所高,莫如黄帝。世上所尊崇的,莫过于黄帝推崇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走到尽头2021/3/173素善留侯张良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形容词位于谓语位置,且带了四、词类活用(四)使动用法2021/3/174四、词类活用(四)使动用法2021/3/129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语发出的,而是主语使宾语发出的。可以通过“使……怎么样”的句式进行解释。

动词、形容词、名词都可用作使动2021/3/175使动用法所谓使动用法,就是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不是主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2、舞幽壑之潜蛟3、反欲斗两主,观祸败4、令诸君知天亡我5、项伯杀人,臣活之(使……回去)(使……舞动)(使……相斗)(使……灭亡)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活下来)2021/3/1761、尽归汉使路充国等(使……回去)(使……舞动)(使……相斗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使得宾语具有这个形容词的性质和状态,那么这个形容词则活用为使动词。如:“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中的“绿”,就是“使……变绿”的意思。2021/3/177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以后,如果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②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③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④欲居之以为利,而高其直。⑤昂其直,居为奇货。⑥今媪尊长安君之位。(使……变弱/削弱)(使……变愚蠢)(使……变高/提高)(使……变高/提高)(使……变尊贵/抬高)2021/3/178①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使……变弱/削弱)(使……变愚蠢3.名词的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么样或成为什么的意思。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生死而肉骨(使死人复生,白骨长肉

)齐威王欲将孙膑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舍相如广成传舍让……称王使……复活、长肉任命……为将使……为臣让……住在……2021/3/1793.名词的使动用法文言文中,有些名词带宾语之后,表示使宾语怎四、词类活用(五)意动用法2021/3/180四、词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