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根解酲汤、和中丸、经方五苓散治疗饮食伤的心得,中医食疗学论文_第1页
葛根解酲汤、和中丸、经方五苓散治疗饮食伤的心得,中医食疗学论文_第2页
葛根解酲汤、和中丸、经方五苓散治疗饮食伤的心得,中医食疗学论文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葛根解酲汤、和中丸、经方五苓散治疗饮食伤的心得,中医食疗学论文临床上,由饮食不节引起的各大系统疾病,李东垣阐发其基本病因病机为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内伤脾胃,百病由生,并提出了详细的治疗法则及方药。对饮食伤脾者,提出伤饮者,无形之气也,宜发汗,利小便,以导其湿。伤食者,有形之物也,轻则消化,或损其谷,此最为妙也.伤饮用五苓散,伤食用枳术丸治痞、消食、强胃,橘皮枳术丸治老幼饮食不消,半夏枳术丸治冷食伤,木香干姜枳术丸治寒饮食伤,三棱消积丸治伤生冷硬物,木香人参生姜枳术丸开胃进食,和中丸、交泰丸治久病脾虚不能食。对饮酒过伤者,提出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若伤之,葛化解酒汤,止当发散,汗出则愈矣,其次莫如利小便。二者乃上下分消其湿。以葛花解酲汤主之.雄黄圣饼子则治一切酒食伤。其弟子罗天益在这里基础上提出饮食伤的治疗法则:健脾与消滞兼施[1].经太多年的理论学习与临床探索,笔者对葛根解酲汤、和中丸、经方五苓散治疗饮食伤有点心得,现结合详细案例报告如下。1饮酒过伤案陈某某,男,38岁,公司管理层。2020年12月23日晚急诊。患者头痛伴呕吐半天。长期饮酒,屡次醉酒史。刻诊:中午饮3瓶黄酒,午后出现头痛伴恶心呕吐,吐出物为胃内容物,无咖啡样物。检体:患者神志清,精神软,面红目赤,口喷酒气,带浊臭味,血压140/90mmHg,体温、脉搏、呼吸正常,上腹胀闷不舒,舌质淡胖边有齿痕,苔滑厚腻有根,脉濡数。治宜和胃止呕,发汗,利小便,化酒气。予三九胃泰1包冲温水缓缓服下,加拔罐足三里。15min后未见呕吐,予藿香正气水2mL缓缓服下,候胃气,15min后藿香正气水8mL缓缓服下,改拔罐孔最、曲池。20min后,汗微出,再取排石颗粒1包热开水冲服。30min后,小便解,诸证减缓。嘱其戒酒,第2d复诊。26日复诊:此次患者于酒后恶心呕吐30min前来就诊。症见:头晕,咳吐痰液,胸中郁闷,手足重着,浑身乏力,不思饮食,大便溏泄,小便不利,苔黄腻,脉滑数。治宜解酒化浊,上下分消。葛花解酲汤加味:葛根、太子参、炒白术、六神曲、车前草各15g,白豆蔻〔杵,后入〕、砂仁〔杵,后入〕、干姜各12g,木香、橘皮、猪苓、茯苓、泽泻各6g.三煎药汁混合共1000mL,分屡次热米汤送服。嘱戒酒,得汗中病即止。服2剂,微汗出。28日三诊:已无恶心呕吐,手足舒,小便可,仍乏力,大便偏烂,胃纳差,口气浊,舌脉如前。改用和中丸加减:黄芪、炒白术各30g,仙鹤草、车前草各20g,佩兰、姜半夏、枳实、槟榔各10g,陈皮、厚朴、炙甘草各6g,黄连3g.7剂,水煎服。再诊口气清,守前方再服半月,苔脉如常。按:夫酒者大热有毒,气味俱阳,若伤之,止当发散,汗出则愈矣,其次莫如利小便。首诊治以三九胃泰缓服加拔罐足三里,以恢复已伤之胃气而止呕;藿香正气水间服加针孔最、曲池〔孔最主治热病汗不出,针之能宣通肺气,开泄腠理,如同通中发汗最为第一;曲池手阳明大肠经之合穴,功能疏风清热,调和营卫[2]〕,共凑解表发汗使酒湿从汗而解;排石颗粒热开水冲服,一者和胃助出汗,二者助利小便以导酒湿。夜间中药房不值班,笔者用中成药之药性以达治病之目地,而排石颗粒的应用属于异病同治。此中固然没有直接用葛花解酲汤,但用了其上下分消的方义。患者短期2次过度饮酒,加重体内酒湿之毒,湿储于肺便为痰液,流于体表四肢经络则手足重着、浑身乏力,湿蒙轻窍则头晕郁闷,湿碍脾胃则不思饮食、大便溏泄,呕多失水则小便不利,久之郁而化热则苔黄腻、脉滑数。酒湿为无形之物,饮酒致患的解法,(脾胃论〕[3]谓一般是用发散药,如葛花、葛根之属,汗出则酒性解散而愈;其次莫如利小便,由于发汗利尿是上下分消其湿,系因势利导的正常治法.葛化解酲汤加味:葛根醒酒,佐白豆蔻、砂仁辛香化浊,神曲、木香、橘皮消食理气宽中,茯苓、泽泻、猪苓、车前草淡渗利湿通小便,参、术、姜益气健脾和胃止呕,米汤热服取汗,酒湿上下清解。(脾胃论〕十分提到,此盖不得已而用之.和中丸治病久虚弱,厌厌不能食,而脏腑或秘或溏,此胃气虚弱也,常服则和中理气,消痰去湿,厚肠胃,进饮食.陈某某长期饮酒,脾胃虚弱,近又二次酒醉,使得体质与久病之人无异,故与和中丸加减方和脾胃、理气滞、消痰饮、去湿浊,进而肠胃厚,促饮食。方中黄芪、炒白术、仙鹤草、车前草益气健脾利湿,佩兰、姜半夏、陈皮和胃消浊化痰,枳实、厚朴、木香、槟榔行气通腑,黄连清久郁之腑热,联合炙甘草调味。另外,此中用白术者,本意不去其食速化,但令胃气强不复伤[4].2饮食过伤头晕案陈某,女,75岁。2020年10月21初诊。患者恶心欲吐3d伴头晕半日。3d前,过食糕饼及冷饮后,出现上腹胀满,恶心欲吐,自服奥美拉唑胶囊40mg一天一粒,上症未见好转。今又诊见:头晕,浑身乏力,四肢困乏,时拉稀,口气重,小便晦涩不利,苔白腻质淡胖,脉濡细。证属饮食过伤,治宜发汗利小便,和脾胃,助消化。方用五苓散加半夏枳实丸加味:炒白术30g,泽泻15g,茯苓、猪苓各12g,姜半夏10g、枳实各10g,桂枝9g.3剂,水煎服。小口温服,不拘时。24日复诊:已无头晕、恶心欲吐,大小便如常,口淡纳差,食后上腹感胀,舌脉如前。证为脾胃气虚,宜和中化湿、健脾开胃。和中丸加味:黄芪、炒白术各30g,仙鹤草20g,槟榔、姜半夏、枳实、厚朴各10g,陈皮、炙甘草各6g.7剂,苔脉如常。按:(脾胃论〕云,或饮食失节,寒温不适,所生之病,或溏泄无度,或心下痞闷,腹胁胀,口失滋味,四肢困乏,皆伤于脾胃所致而然也.过度饮食,脾胃受伤,脾胃伤则机能减,饮食不能运化,浊气上升,舌苔腻而口气重,同时可现头晕,乏力,肢体困乏,想吐不欲食;脾失运化,饮食停蓄在内,代谢受阻,则食谷不化,大小便失常。本例呕吐头晕乃饮与食共伤脾胃所致,故以五苓散合半夏枳实丸化湿消食同用而效现。复诊时湿、食已去,胃气未复,脾气尚虚,故用补胃进食之和中丸加益气护正之黄芪、仙鹤草,促胃气复、脾气健而运化如常。3食伤失眠案郑某某,男,21岁,外贸公司单证员。2020年7月11日初诊。患者腹痛泄泻10余天伴失眠2d来诊。自述:半月前连续屡次应酬,后出现腹痛泄下,泻后痛减,泻出粪便臭不可闻,夹有不消化之物,上腹部胀满不适,自服诺氟沙星胶囊及克痢痧胶囊,腹痛便次好转,但大便仍不成形,上腹部饱胀感还在。两天前出现失眠,整晚不靡,杂念丛生,白天昏沉,不思饮食,心烦易怒,情绪低落。查体:患者精神软,面色恍白,舌质红,苔垢浊,脉滑数。病机:饮食自倍,脾胃乃伤,脾胃既虚,不能升浮,为阴火伤其生发之气,营血大亏,营气伏于地中,阴火织盛,日渐煎熬,血气亏少血减则心无所养,至心乱而烦是清气不升,浊气不降,清浊相干,乱于胸中,使周身气血逆行而乱,故证属脾胃气虚、心火独盛,清阳不升、心神失养。治宜健脾胃,升清和血安神。和中丸加味:黄芪、炒白术各30g,仙鹤草20g,葛根12g,槟榔、姜半夏、枳实、厚朴各10g,陈皮、炙甘草各6g.考虑患者脾虚湿阻,嘱其小口热服,令胃气渐渐转强。服药1剂后,患者由于治疗心急,不按医嘱,汤药果饼过量服用,不但睡眠没有改善,还出现腹胀难受。与之沟通,改用小口缓服加拔罐脾俞、胃俞,20min起罐,后针刺内关、三阴交留针15min起针。二诊诸症已消,守前方再服3剂以固脾胃。按:此案病机,诚如(脾胃论〕所述,饮食失节则脾胃乃伤既脾胃气衰,元气缺乏,而心火独盛,其治疗原则,当安养心神调治脾胃,故用和中丸加黄芪、仙鹤草、葛根醒脾胃和中气,使胃中元气得以舒伸,气血得以长养,心血得以充盈,心血充则神有所养,火不泼自灭,眠不治自安。一诊时患者未等胃气转强,便把大量的汤药服下,这与(脾胃论〕中胃虚食汤饼者,往往增剧的道理一样,故二诊中笔者拔罐脾俞、胃俞健脾化食,针灸内关、三阴交健脾安神,一方面稳定患者情绪,一方面健脾助化,更为中药发挥药效博得时间。4小结饮食自倍,脾胃乃伤,内伤脾胃,百病由生,以上3个医案为此理论提供了临床实例。饮或食过度引起的内伤疾病,不管呕吐、头晕还是失眠或其他,都能从(脾胃论〕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式方法,即大小肠五脏皆属于胃,胃虚则俱病,胃虚元气缺乏,诸病所生,胃虚脏腑经络皆无所受气而俱病.比方对失眠等心系病证,(脾胃论〕述善治斯疾者,惟在调和脾胃,以为擅长医治疾病的人,要使病人心无凝滞,重在调理脾胃,由于脾胃是元气生发的根本,也是制服阴火的关键;对头痛头晕,以为胃不及,令人九窍[5]不通,胃者行清气而上曰清阳出上窍清气不升,九窍为之不利.总之,胃者十二经之源,水谷之海、后天之本,平则万化安,胃之一腑病,则十二经元气皆缺乏,治病必求其本,所以脾虚病人的服药原则,应但令人胃气强不复伤也.能够看到,临床上运用(脾胃论〕中饮食过伤的相关理论治疗因饮食伤所致内伤疾病,疗效满意,值得推广运用。笔者由此揣测,不单是饮食过伤引起的疾病能够从(脾胃论〕论治,其他原因内伤脾胃后引起的一系列病证,可以依从(脾胃论〕法则论治。以下为参考文献:[1]程志文。论罗天益脾胃病辨治特点[J].浙江中医杂志,2020,49〔10〕:708-7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