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4篇)_第1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4篇)_第2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4篇)_第3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4篇)_第4页
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4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Word-8-小学四年级上册音乐教案(优秀4篇)教学内容

观赏歌曲《大海啊,家乡》

教学目标

1、通过观赏歌曲《大海啊,家乡》,培育同学喜爱家乡和祖国的美妙情感。

2、能哼唱歌曲并按节奏创编两小节旋律。

教学预备

录音机、磁带。

教学要求

能感受《大海啊,家乡》中所寄予的游子的思乡之情。

教材分析

《大海啊,家乡》

《大海啊,家乡》是一电影《大海在召唤》的主题歌。歌曲情地表达了一位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歌曲是四个乐句的单乐段结构。歌曲中多次运用了xx、x│xx─│的节奏,似乎起伏的海浪,也似乎是在向妈妈倾诉着思念之情。第一乐句是个起句,从中音区开头的旋律美丽、温顺,似乎是在对人轻轻的述说,所以要唱的严厉、平稳。其次乐句是个承句,第一、二小节的节奏连续沿用了第一乐句的节奏,保持了音乐的统一。三、四小节的节奏发生变化。第三乐句是个转折句,把酝酿已久的激情一下子激发出来。在演唱时力度增加,布满激情。第四乐句是个合句,是其次乐句的变化重复。音乐的心情在激情过后又恢复了深情,首尾呼应,细腻的表现了游子对祖国的眷恋之情。

教学过程

1、第一遍观赏歌曲《大海啊,家乡》,要求同学认真倾听歌曲中唱了什么内容?

2、老师介绍歌曲《大海啊,家乡》。

3、其次次观赏歌曲,要求同学说出哪一句旋律使你最感动,为什么?

4、第三次观赏歌曲,要求同学跟着音乐哼唱。

5、师:这是一首怀念家乡,思念祖国的歌曲,很多身在外地的人都特别惦念自己的祖国和家乡,他们创作了很多艺术作品,比如台湾诗人余光中为了表达他对家乡的思念,写了一首的诗《乡愁》,请同学们读一读。

6、在《大海啊,家乡》的伴奏音乐中有感情的朗读《乡愁》。

7、由感情的演唱歌曲,表达自己对祖国和家乡的喜爱。

8、课后反思。

学校四班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二

教学目标:通过观赏第四十五交响曲,感受音乐的奇妙之处。

教学重难点:了解欧洲音乐的风格特点。

教学预备:录音机、磁带。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简介:

升f小调第四十五交响曲《告辞》,1766年,奥地利作曲家海顿任职的艾斯特哈齐府乐团的仆人尼古拉斯公爵在一个可以俯瞰诺吉托拉湖全景的风光明媚的地区,修建了一座豪华、壮美的宫殿,仆人特殊将它命名为“艾斯特哈齐堡”。宫内规定,管弦乐团的团员和杂役们都不许携带家属进入。

三、乐曲概述

该曲写于1772年,该年正值禁令执行特殊严格的时期,多数的团员们全年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得住在宫殿里,见不到家人。海顿在乐团里始终是最有威望的团长,所以团员们都把盼望寄予在他身上,盼望他能想方法改善目前这种不便的生活。海顿最终想出了一个奇妙的方法,他构思了一部交响曲,在乐曲的最终,请参与演奏的乐团团员在演奏完毕以后,一个个整理乐器,吹熄谱架上的蜡烛退场,只留下极少数的人,孤独地连续演奏,借此表现出乐团团员们的心情。就这样,海顿写成了《告辞交响曲》,调号也选择了代表孤寂的升f小调。据说,当本曲首次在公爵面前演奏时,尼古拉斯最终领悟了其中的寓意。翌日,他立刻传令让全体人员放假回家。

四、乐曲赏析

老师播放乐曲,引导同学观赏:

全曲分为四个乐章:

第一乐章,甚快板,升f小调,3/4拍子,奏鸣曲式。以突然消失的全乐队合奏,以及分解和弦急速下降的第一主题开头。乐句单纯,但能给人极深刻的印象。

其次乐章,慢板,A大调,3/8拍子。这一节奏徐缓的乐章亦为奏鸣曲式。弦乐器悄悄地演奏出主题旋律,显得沉静而安详。

第三乐章,小步舞曲,稍快板,升F大调(有六个升记号,在当时可以说极为少见)。全乐章在情调上,属于节奏稍快而较简单的段落,其中段以三度重叠的两支法国号奏出,但音乐并不因此而显得粗野,照旧高雅庄重,是这个时期海顿最完善的小步舞曲之一。

第四乐章,急板,升f小调,2/2拍子,奏鸣曲式。终乐章分成两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为交响曲通常的终乐章形式,以极快的速度向前进展。其次部分为慢板,3/8拍子,这是最终附加的部分,体现出曲名“告辞”的含义。不久,第一双簧管与E调的其次法国号结束演奏。初演时,还特殊依照海顿的指示,将谱架上的蜡烛吹熄,团员纷纷抱着乐器依次退场。最终的十四小节,由两个连续演奏着的第一小提琴,在宁静而孤寂的气氛中,结束全曲。

五、老师小结:

学校四班级上册音乐教案篇三

教学目标:

1、了解戏歌,初步感受戏歌的演唱风格。

2、学习演唱《龙里格龙》,能正确、有韵味的完整演唱歌曲。

3、感受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教育同学喜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教学方法:

体验法、观看法、仿照法

教学预备:

教材、多媒体课件、电子琴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导入

1、观看视频《梨花颂》片段

2、师小结(出示课题:龙里格龙)

三、学习歌曲

(一)感受歌曲,激发爱好

1、初听歌曲(出示歌谱)

2、复听歌曲

3、再次倾听,找出相同旋律,并进行模唱

(二)旋律模唱

(三)读歌词

1、同学按节奏读歌词

2、老师范读歌词

3、同学再次读歌词。

4、提问:“格”字在读法上有什么不同?(前面的不带儿化音、后面的带儿化音)

(四)学唱歌曲

1、随琴小声填唱

2、讲解各种音乐记号的作用

3、老师范唱。

4、师生接龙演唱

5、歌曲处理

6、分组演唱

7、加动作完整演唱

8、看指挥完整演唱

9、加上戏曲动作完整演唱

五、艺术拓展

师:今日我们学的这首戏歌选自合成《流水恋歌》,我们一起来观赏一下。有没有听到你熟识的旋律。(有)同一首歌曲经过不同的艺术处理睬有不同的艺术效果,会使它的音乐形象更加的丰满,更具魅力,下节课我们就来一起演绎更加精彩的《龙里格龙》期盼同学们更精彩的表现。

四班级上册音乐教案篇四

教学目标:

1、了解蒙古族的节日那达慕。

2、初步接触歌曲。吐字清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并能唱出气概。

3、能为结束句设计不同的力度变化。

教学重、难点:相关文化的渗透以及情感的启发。吐字清晰、有感情的演唱歌。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同学随《漂亮的草原我的家》音乐进入教室。

2、师生问好。

二、新授导入

1、漂亮的内蒙草原

师:“风吹绿草遍地花、彩蝶纷飞白鸟儿唱、一弯碧水映晚霞、骏马好像草一朵、牛羊好像珍宝洒,啊!牧羊姑娘放声唱,开心的歌声满天际。”(以《漂亮的草原我的家》为背景音乐)刚才我们听到的音乐描写的是哪里?

生:内蒙古大草原!

师: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绿色的草、五彩的繁花、白色的羊群、枣红的马,还有远处缓缓起伏的丘陵和挺立的白桦林。这就是盛夏的内蒙草原,从广袤的内蒙古大草原,到空灵的藏北大草原,从绚丽的木兰围场,到优雅的巴音布鲁克。

然而,优美的美丽并不是草原的唯一,它还有阳刚的豪放。让我们一同走进蒙古大草原领会他的漂亮与豪放……(播放课件,随课件带领同学欣赏草原美景,并由同学汇报沟通相关的民族文化。

如:地理位置、生活习惯、服饰、节日等等)通过同学的汇报、老师的准时补充,结合课件给同学听觉和视觉的刺激,带领同学了解蒙古族,引发学习爱好后引导到蒙古的节日。

2、喧闹的那达慕

师:你们知道蒙古最盛大的节日是什么吗?

生:那达慕!

初听环节,带着老师提出的问题仔细的倾听《那达慕之歌》,了解旋律理解歌词内容。

师:歌中写了什么?(请同学读词)

师:从中你了解了哪些“那达慕”的状况?

生:人们要穿好节日的服装!有骑马竞赛!参与那达慕的人许多许多,节日的场面很喧闹!晚上人们载歌载舞、拉马头琴庆祝节日……。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除了这些你们对这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