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4丙烯酸酯类胶黏剂2.4丙烯酸酯类胶黏剂1
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丙烯酸酯类胶黏剂因其原料来源广泛,易合成,耐久性好,低温性能好,透明性好,基本上无毒和无环境污染,制造及贮运时无火灾危险,粘接面广,粘接性能好等特点而受到重视。丙烯酸酯胶黏剂是以各种类型的丙烯酸酯为基料,经化学反应制成的胶黏剂。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丙烯酸酯类胶黏剂因其原料来源广泛,易合2
丙烯酸酯胶黏剂类型很多,性能各异,主要有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第二代(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丙烯酸酯厌氧胶,丙烯酸酯类压敏胶,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丙烯酸酯胶黏剂类型很多,性能各异,主要有32.4.1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
1947年,B.F.Goodrich公司首次合成了氰基丙烯酸酯,但并不知道它具有胶接性。直到1950年,
EastmanKodak在鉴定其单体时,不小心把阿尔贝折光仪的棱镜粘在一起,才发现它是一种瞬间强力胶黏剂。2.4.1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1947年,B.4
1958年,EastmanKodak公司正式推出了世界上第一种α—胶—Eastman910。由于α—胶有快速发生胶接作用的特点,特别是它能胶接人体组织而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1958年,EastmanKodak公司正式推出了世5目前生产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中酯基主要有甲基、乙基、丙烯基、丁基、异丁基等。其中以乙酯(502胶)为主,占销售量的90%以上。美国的EastmanKodak公司以最早研制成功并大规模生产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而驰名。乐泰公司(Loctite)后来居上。目前生产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中酯基主要有甲61.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特点(1)优点:①单组分,无溶剂,使用方便;②快速固化,便于流水线生产;
③适应面广,对多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胶接强度;④电气绝缘性好,与酚醛塑料相当;
特殊的工程胶粘剂1.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特点(1)优点:特殊的7⑤无毒,能用于人体组织的胶接;
⑥耐药品性、耐候性、耐寒性良好。⑦固化后胶层无色透明、外观平整。特别适合于工艺美术品、贵金属、装饰品、精密仪器、光学仪器的胶接。⑤无毒,能用于人体组织的胶接;8(2)缺点:①抗冲击性能差,尤以胶接刚性材料时更为明显。②耐热性差,未经改性的产品只能在70~80℃下使用。③固化迅速,难用于大面积的胶接。若未加以增粘,难用于充填性胶接。④贮存期较短,一般为半年左右(与容器的气密性有关)。⑤虽然对人体无毒,但对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⑥耐水、耐潮性能差。⑦价格贵。(2)缺点:92.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制备工业上采用的方法是将氰基乙酸酯与甲醛在碱性介质中进行加成缩合得到的低聚物裂解成为单体,所得单体经精制后,加入各种辅助成分就得到-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2.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制备工业上采用的方法10A–A–高聚物固化机理:A–A–高聚物固化机理:113.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组成(1)单体:α—氰基丙烯酸酯(甲酯或乙酯)(2)增稠剂:单体的黏度很低,使用时易流淌,不适用于多孔性材料及间隙较大的充填性胶接,因此需要加以增稠。常用的有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氰基丙烯酸酯、纤维素衍生物等。3.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组成(1)单体:α—氰基丙烯12(3)增塑剂:改善固化后胶层脆性,提高胶层的冲击强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磷酸三甲酚酯等。(4)稳定剂:阻止单体发生聚合。二氧化硫、乙酸酮、五氧化二磷、对甲基苯磺酸、对苯二酚。(3)增塑剂:改善固化后胶层脆性,提高胶层的冲击134.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改性(1)改善α—胶的耐热性和耐水性
耐热性的改进一般α—胶只能耐热到8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它们是热塑性高分子,固化后还含有大量残余单体,其Tg不高所致。4.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改性14改进耐热性有三个途径:
一、采用交联剂(多官能团的单体),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热固性。如:乙二醇的双氰基丙烯酸酯、氰基丙烯酸烯丙基酯、氰基戊二烯酸的单酯或双酯、二乙烯基苯。
二、采用耐热粘附促进剂,改善胶和胶接材料之间的界面状态。如;单元或多元羧酸、酸酐、酚类化合物等。改进耐热性有三个途径:一、采用交联剂(多官能团的单体),使15三、适当地加入增塑剂另外,在α—胶中引入马来酰亚胺,也可以提高耐热性。三、适当地加入增塑剂16
耐水性的改进就聚合物本身来说,在α—胶中引入交联单体或共聚单体,会改善其耐水性;就界面来说,许多粘附促进剂(如:二酐、苯酐、硅烷等)可以改善界面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粘附性,也同时改善了耐水性。耐水性的改进就聚合物本身来说,在α—胶中引入交联单17
(2)改善耐冲击性
提高耐冲击性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第一、引入可共聚的内增塑单体,如α—氰基—2,4—戊二烯酸酯等;第二、添加各种增塑剂,如苯酰丙酮、多羟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脂肪族多元醇、聚醚及其衍生物等;(2)改善耐冲击性提高耐冲击性的方法有以下三种:18
第三、用高分子量弹性体来改性,如聚氨酯橡胶、聚乙烯醇缩醛、丙烯酸酯橡胶以及接枝共聚物等。第三、用高分子量弹性体来改性,如聚氨酯橡胶、192.4.2
第二代(反应型)丙烯酸酯胶黏剂
——丙烯酸酯结构胶黏剂相对较新的一类胶黏剂。20世纪70年代由杜邦公司开发成功,1975年投放市场,是相对于性能较差,应用不广的第一代丙烯酸酯胶黏剂(FGA)而言。2.4.2第二代(反应型)丙烯酸酯胶黏剂
——丙烯酸20第一代丙烯酸酯胶黏剂是美国EASTMAN公司在1955年合成一系列乙烯类化合物时偶然发现其粘性的。它主要由丙烯酸系单体、催化剂、弹性体(丙烯腈橡胶或丁二烯橡胶等)组成。第一代丙烯酸酯胶黏剂是美国EASTMAN公司在21固化时由引发剂引发而产生聚合,单体与弹性体之间不进行化学反应。因而其耐水性、耐溶剂性、耐热性以及耐冲击性都较差。因此在早期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者们加入各种橡胶进行改性,改善了其剥离强度,开发出了第二代丙烯酸酯胶黏剂,简称为SGA。固化时由引发剂引发而产生聚合,单体与弹性体22SGA从组成上讲与FGA基本相同,但是单体在聚合过程中会与弹性体发生化学反应。这一点是它区别于第一代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地方,也是其性能得以改进的重要原因。SGA从组成上讲与FGA基本相同,但是单体在聚合23在SGA的基础上,现在又有了第三代丙烯酸酯胶黏剂(TGA)。它与SGA的主要区别是固化方式。SGA靠与固化剂进行化学交联而固化;TGA靠紫外光或电子束照射引发自由基聚合而固化。在物化性能方面两者并无大的区别。在SGA的基础上,现在又有了第三代丙烯酸酯胶24
1.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特点
(1)优点:①室温快固化,一般3~15分钟基本固化(25℃左右),24小时完全固化。②使用时不需要正确计量及混合。③二液可分别涂布,使用寿命不受限制。④可进行油面粘接。1.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特点(1)优点:25⑤被粘接材料范围宽广,如金属、非金属(一般是硬性材料)可自粘及互粘。⑥耐冲击性、抗剥离性等优良。⑦可提高劳动生产率,适用于流水线操作。⑤被粘接材料范围宽广,如金属、非金属(一般是262.
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组成
分为底涂型及双主剂型两大类。
底涂型有主剂及底剂两个组分。主剂包含聚合物(弹性体)、丙烯酸酯单体(低聚物)、氧化剂、稳定剂等;底剂中包含促进剂(还原剂)、助促进剂、溶剂等。2.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组成分为底涂型及双主剂型两大27
双主剂型不用底剂,两个组分均为主剂,其中一个主剂中含有氧化剂,另一个主剂中含有促进剂及助促进剂。使用的氧化—还原体系必须匹配且具有高效,这样才能室温快速固化,并达到固化完全。双主剂型不用底剂,两个组分均为主剂,其中一28丙烯酸酯单体(低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丙烯酸酯单体(低聚物):29聚合物弹性体(提高胶层抗冲击、抗剥离性能):氯丁橡胶、丁腈橡胶、丙烯酸橡胶、ABS、M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稳定剂(提高胶液贮存稳定性):对苯二酚、对苯二酚甲醚、吩噻嗪、2,6-二叔丁基-对甲酚等。聚合物弹性体(提高胶层抗冲击、抗剥离性能):30引发剂:二酰基过氧化物(如BPO、LPO),过氧化氢类(如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等),过氧化酮类(如过氧化甲乙酮等)。引发剂:31促进剂
(还原剂,加速固化反应):胺类(如N,N-二甲基苯胺,乙二胺,三乙胺等),硫酰胺类(如四甲基硫脲,乙烯基硫脲等)。助促进剂(加速固化反应):有机金属盐(如环烷酸钴,油酸铁,环烷酸锰等。多用环烷酸钴)溶剂:乙醇,丙酮,丁酮等。促进剂(还原剂,加速固化反应):323.
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应用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可用于粘接不锈钢、铝合金、钢、铜、铁等金属材料,也可粘接硬塑料、硬橡胶、陶瓷、玻璃等非金属材料,还可用于汽车油箱、文物古董的修复等。3.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应用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可用于332.5
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
1955年美国GE公司发现了丙烯酸双酯的厌氧性,六十年代中期由Loctite公司制成厌氧胶黏剂出售。厌氧胶黏剂是一类性能独特的丙烯酸酯类胶黏剂。它是一种单组分、无溶剂、室温固化液体胶黏剂,是一种引发(金属可以起促进聚合的作用使粘接牢固)和阻聚(大量氧抑制引发剂产生游离基)共存的平衡体系。2.5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1955年美国GE公司发现34它能够在氧气存在下时以液体状态长期贮存,隔绝空气后可在室温固化成为不溶不熔的固体。由于粘接力强、密封效果好、使用方便,适合于生产线使用。目前多作为锁固密封胶,如用来锁固间隙较大的螺栓、做金属与玻璃之间的密封。
它能够在氧气存在下时以液体状态长期贮存,隔绝35厌氧胶黏剂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需要和用途,可以配制成胶接力、黏度和硬度不同的品种,而且对于带油表面也具有较好的胶接性。*厌氧胶黏剂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需要和用途,可361.
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的特点①黏度可调节,变化范围广,固化收缩率较少,胶接口处应力小,低粘度时,具有良好的浸润性,特别适用于间隙在0.1mm以下的缝隙的胶接和密封。②室温固化,采用促进剂可加速固化,有的胶接接头能在较高温度使用,因此厌氧胶节约能源,便于进行自动化流水作业。③胶接强度变化范围大,便于使用者选择。1.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的特点①黏度可调节,变化范围广,固化37④单组分,质量稳定,使用方便不沾污其它容器,用胶量省,无浪费。⑤厌氧胶的渗透性、吸振性、密封性好。⑥无溶剂,挥发性及毒性低。⑦胶接接头与空气接触的外部胶缝的胶不固化,清除方便。⑧在空气下的胶液贮存期长,一般一年以上便于生产中使用。④单组分,质量稳定,使用方便不沾污其它容器,用胶量省,无浪费382.
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的组成厌氧型丙烯酸酯胶黏剂是以甲基丙烯酸双酯为主体配以改性树脂、引发剂、促进剂、稳定剂等组成,还可根据需要添加其它助剂,如染料和颜料、填料、增稠剂、增塑剂、触变剂等。
单体是厌氧型丙烯酸酯胶黏剂的主要成分,约占总配比量的80%~95%。2.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的组成厌氧型丙烯酸酯胶黏39(1)单体:各种分子量单酯、双酯、多酯(多缩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醇甲基丙烯酸酯及小分子量的聚氨酯丙烯酸酯)。(2)引发剂(~5%):多用有机过氧化物如异丙苯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酮、过羧酸等。要求考虑胶液贮存稳定性和隔绝空气后能快速固化。(1)单体:各种分子量单酯、双酯、多酯(多缩乙40
(3)促进剂(0.5~5%):含氮化合物(N,N-二甲基苯胺),含硫化合物(如四甲基硫脲),肼类化合物助促进剂:亚胺和羧酸类应用最多、效果最好的是邻苯磺酰亚胺(即糖精)。(4)稳定剂(~0.01%):胺、醌、酚、草酸等。(5)增稠剂:聚丙烯酸酯、纤维素衍生物等。作为商品最早被开发使用的是四甘醇二甲基丙烯酸酯。
41
3.影响厌氧胶黏剂性能的主要因素由于厌氧胶为单组分,胶液中既有氧化剂,又有还原剂,稳定性更难处理,氧化还原体系必须更加精密。(1)过氧化物引发剂与促进剂的配合;(2)单体与齐聚体的配合;(3)稳定剂的种类。3.影响厌氧胶黏剂性能的主要因素由于厌氧胶为单组分,胶42对于厌氧胶黏剂的配方组成来说,要获得既要快速固化又高度稳定的体系,除精选单体和齐聚体外,引发和阻聚平衡更为重要。尤其加入过氧化物后,贮存稳定性更差。由于原材料中不可避免含有杂质,特别是过渡金属离子,将促进过氧化物分解,引起聚合反应,促使过早凝胶。对于厌氧胶黏剂的配方组成来说,要获得既要快速43为了提高贮存稳定性,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处理丙烯酸单体和齐聚体。这样处理过的单体金属离子含量大大降低,可以减少阻聚剂的添加量,可获得既快速固化又高度稳定的厌氧胶黏剂。为了提高贮存稳定性,工业生产中一般采用乙二胺44
4.厌氧胶黏剂性能及使用(1)锁固厌氧胶;(2)密封厌氧胶;(3)结构厌氧胶;(4)耐高温结构厌氧胶;(5)特种用途厌氧胶。4.厌氧胶黏剂性能及使用(1)锁固厌氧胶;452.6有机硅胶黏剂性质:它们均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耐水、耐腐蚀、耐大气老化等特性,可由硅树脂溶液或硅橡胶、填料、交联剂、催化剂及其他添加剂等配合混炼而成。用途:适用于金属、陶瓷、玻璃、塑料部件的粘接和密封。广泛用于宇航、航空、电子电器、建筑和医疗卫生等部门。2.6有机硅胶黏剂性质:它们均具有优良的耐高低温性能、耐水46分类:按分子结构可分为有机硅树脂胶黏剂和有机硅橡胶胶黏剂两大类。按固化方式可分为缩合型和加成型、聚合型三类。按固化温度又可分为高温固化、低温固化和室温固化三类。按用途分耐高温胶粘剂、耐热密封胶、耐高温应变胶及耐热压敏胶等。分类:按分子结构可分为有机硅树脂胶黏剂和有机硅橡胶胶黏剂两大47硅树脂主要用于胶接金属和耐热的非金属材料,所得胶接件可在-60℃~200℃温度范围内使用;硅橡胶主要用于胶接耐热橡胶、橡胶与金属以及其它非金属材料。硅橡胶按其固化方式分为高温硫化硅橡胶(HTV)、室温硫化硅橡胶(RTV)和低温硫化硅橡胶(LTV)高透明性有机硅胶黏剂,导电有机硅胶黏剂,散热性有机硅胶黏剂,有机硅压敏胶,超级“防电气触点故障”的快干、非腐蚀性有机硅胶黏剂,芯片焊接用胶黏剂,耐热粘接密封用胶黏剂。硅树脂主要用于胶接金属和耐热的非金属材料,所得胶接件可在-648
2.4丙烯酸酯类胶黏剂2.4丙烯酸酯类胶黏剂49
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丙烯酸酯类胶黏剂因其原料来源广泛,易合成,耐久性好,低温性能好,透明性好,基本上无毒和无环境污染,制造及贮运时无火灾危险,粘接面广,粘接性能好等特点而受到重视。丙烯酸酯胶黏剂是以各种类型的丙烯酸酯为基料,经化学反应制成的胶黏剂。六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丙烯酸酯类胶黏剂因其原料来源广泛,易合50
丙烯酸酯胶黏剂类型很多,性能各异,主要有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第二代(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丙烯酸酯厌氧胶,丙烯酸酯类压敏胶,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丙烯酸酯胶黏剂类型很多,性能各异,主要有512.4.1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
1947年,B.F.Goodrich公司首次合成了氰基丙烯酸酯,但并不知道它具有胶接性。直到1950年,
EastmanKodak在鉴定其单体时,不小心把阿尔贝折光仪的棱镜粘在一起,才发现它是一种瞬间强力胶黏剂。2.4.1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1947年,B.52
1958年,EastmanKodak公司正式推出了世界上第一种α—胶—Eastman910。由于α—胶有快速发生胶接作用的特点,特别是它能胶接人体组织而引起人们的广泛注意。1958年,EastmanKodak公司正式推出了世53目前生产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中酯基主要有甲基、乙基、丙烯基、丁基、异丁基等。其中以乙酯(502胶)为主,占销售量的90%以上。美国的EastmanKodak公司以最早研制成功并大规模生产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而驰名。乐泰公司(Loctite)后来居上。目前生产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中酯基主要有甲541.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特点(1)优点:①单组分,无溶剂,使用方便;②快速固化,便于流水线生产;
③适应面广,对多种材料具有良好的胶接强度;④电气绝缘性好,与酚醛塑料相当;
特殊的工程胶粘剂1.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特点(1)优点:特殊的55⑤无毒,能用于人体组织的胶接;
⑥耐药品性、耐候性、耐寒性良好。⑦固化后胶层无色透明、外观平整。特别适合于工艺美术品、贵金属、装饰品、精密仪器、光学仪器的胶接。⑤无毒,能用于人体组织的胶接;56(2)缺点:①抗冲击性能差,尤以胶接刚性材料时更为明显。②耐热性差,未经改性的产品只能在70~80℃下使用。③固化迅速,难用于大面积的胶接。若未加以增粘,难用于充填性胶接。④贮存期较短,一般为半年左右(与容器的气密性有关)。⑤虽然对人体无毒,但对粘膜有一定的刺激性。⑥耐水、耐潮性能差。⑦价格贵。(2)缺点:572.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制备工业上采用的方法是将氰基乙酸酯与甲醛在碱性介质中进行加成缩合得到的低聚物裂解成为单体,所得单体经精制后,加入各种辅助成分就得到-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2.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制备工业上采用的方法58A–A–高聚物固化机理:A–A–高聚物固化机理:593.
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组成(1)单体:α—氰基丙烯酸酯(甲酯或乙酯)(2)增稠剂:单体的黏度很低,使用时易流淌,不适用于多孔性材料及间隙较大的充填性胶接,因此需要加以增稠。常用的有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丙烯酸酯、聚氰基丙烯酸酯、纤维素衍生物等。3.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组成(1)单体:α—氰基丙烯60(3)增塑剂:改善固化后胶层脆性,提高胶层的冲击强度。邻苯二甲酸二丁酯、邻苯二甲酸二辛酯、磷酸三甲酚酯等。(4)稳定剂:阻止单体发生聚合。二氧化硫、乙酸酮、五氧化二磷、对甲基苯磺酸、对苯二酚。(3)增塑剂:改善固化后胶层脆性,提高胶层的冲击614.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改性(1)改善α—胶的耐热性和耐水性
耐热性的改进一般α—胶只能耐热到8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它们是热塑性高分子,固化后还含有大量残余单体,其Tg不高所致。4.α—氰基丙烯酸酯胶黏剂的改性62改进耐热性有三个途径:
一、采用交联剂(多官能团的单体),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热固性。如:乙二醇的双氰基丙烯酸酯、氰基丙烯酸烯丙基酯、氰基戊二烯酸的单酯或双酯、二乙烯基苯。
二、采用耐热粘附促进剂,改善胶和胶接材料之间的界面状态。如;单元或多元羧酸、酸酐、酚类化合物等。改进耐热性有三个途径:一、采用交联剂(多官能团的单体),使63三、适当地加入增塑剂另外,在α—胶中引入马来酰亚胺,也可以提高耐热性。三、适当地加入增塑剂64
耐水性的改进就聚合物本身来说,在α—胶中引入交联单体或共聚单体,会改善其耐水性;就界面来说,许多粘附促进剂(如:二酐、苯酐、硅烷等)可以改善界面状态,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粘附性,也同时改善了耐水性。耐水性的改进就聚合物本身来说,在α—胶中引入交联单65
(2)改善耐冲击性
提高耐冲击性的方法有以下三种:
第一、引入可共聚的内增塑单体,如α—氰基—2,4—戊二烯酸酯等;第二、添加各种增塑剂,如苯酰丙酮、多羟基苯甲酸及其衍生物、脂肪族多元醇、聚醚及其衍生物等;(2)改善耐冲击性提高耐冲击性的方法有以下三种:66
第三、用高分子量弹性体来改性,如聚氨酯橡胶、聚乙烯醇缩醛、丙烯酸酯橡胶以及接枝共聚物等。第三、用高分子量弹性体来改性,如聚氨酯橡胶、672.4.2
第二代(反应型)丙烯酸酯胶黏剂
——丙烯酸酯结构胶黏剂相对较新的一类胶黏剂。20世纪70年代由杜邦公司开发成功,1975年投放市场,是相对于性能较差,应用不广的第一代丙烯酸酯胶黏剂(FGA)而言。2.4.2第二代(反应型)丙烯酸酯胶黏剂
——丙烯酸68第一代丙烯酸酯胶黏剂是美国EASTMAN公司在1955年合成一系列乙烯类化合物时偶然发现其粘性的。它主要由丙烯酸系单体、催化剂、弹性体(丙烯腈橡胶或丁二烯橡胶等)组成。第一代丙烯酸酯胶黏剂是美国EASTMAN公司在69固化时由引发剂引发而产生聚合,单体与弹性体之间不进行化学反应。因而其耐水性、耐溶剂性、耐热性以及耐冲击性都较差。因此在早期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研究者们加入各种橡胶进行改性,改善了其剥离强度,开发出了第二代丙烯酸酯胶黏剂,简称为SGA。固化时由引发剂引发而产生聚合,单体与弹性体70SGA从组成上讲与FGA基本相同,但是单体在聚合过程中会与弹性体发生化学反应。这一点是它区别于第一代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地方,也是其性能得以改进的重要原因。SGA从组成上讲与FGA基本相同,但是单体在聚合71在SGA的基础上,现在又有了第三代丙烯酸酯胶黏剂(TGA)。它与SGA的主要区别是固化方式。SGA靠与固化剂进行化学交联而固化;TGA靠紫外光或电子束照射引发自由基聚合而固化。在物化性能方面两者并无大的区别。在SGA的基础上,现在又有了第三代丙烯酸酯胶72
1.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特点
(1)优点:①室温快固化,一般3~15分钟基本固化(25℃左右),24小时完全固化。②使用时不需要正确计量及混合。③二液可分别涂布,使用寿命不受限制。④可进行油面粘接。1.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特点(1)优点:73⑤被粘接材料范围宽广,如金属、非金属(一般是硬性材料)可自粘及互粘。⑥耐冲击性、抗剥离性等优良。⑦可提高劳动生产率,适用于流水线操作。⑤被粘接材料范围宽广,如金属、非金属(一般是742.
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组成
分为底涂型及双主剂型两大类。
底涂型有主剂及底剂两个组分。主剂包含聚合物(弹性体)、丙烯酸酯单体(低聚物)、氧化剂、稳定剂等;底剂中包含促进剂(还原剂)、助促进剂、溶剂等。2.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组成分为底涂型及双主剂型两大75
双主剂型不用底剂,两个组分均为主剂,其中一个主剂中含有氧化剂,另一个主剂中含有促进剂及助促进剂。使用的氧化—还原体系必须匹配且具有高效,这样才能室温快速固化,并达到固化完全。双主剂型不用底剂,两个组分均为主剂,其中一76丙烯酸酯单体(低聚物):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甲基丙烯酸β-羟乙(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等。丙烯酸酯单体(低聚物):77聚合物弹性体(提高胶层抗冲击、抗剥离性能):氯丁橡胶、丁腈橡胶、丙烯酸橡胶、ABS、MBS、聚甲基丙烯酸甲酯等。稳定剂(提高胶液贮存稳定性):对苯二酚、对苯二酚甲醚、吩噻嗪、2,6-二叔丁基-对甲酚等。聚合物弹性体(提高胶层抗冲击、抗剥离性能):78引发剂:二酰基过氧化物(如BPO、LPO),过氧化氢类(如异丙苯过氧化氢、叔丁基过氧化氢等),过氧化酮类(如过氧化甲乙酮等)。引发剂:79促进剂
(还原剂,加速固化反应):胺类(如N,N-二甲基苯胺,乙二胺,三乙胺等),硫酰胺类(如四甲基硫脲,乙烯基硫脲等)。助促进剂(加速固化反应):有机金属盐(如环烷酸钴,油酸铁,环烷酸锰等。多用环烷酸钴)溶剂:乙醇,丙酮,丁酮等。促进剂(还原剂,加速固化反应):803.
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应用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可用于粘接不锈钢、铝合金、钢、铜、铁等金属材料,也可粘接硬塑料、硬橡胶、陶瓷、玻璃等非金属材料,还可用于汽车油箱、文物古董的修复等。3.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的应用反应性丙烯酸酯胶黏剂可用于812.5
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
1955年美国GE公司发现了丙烯酸双酯的厌氧性,六十年代中期由Loctite公司制成厌氧胶黏剂出售。厌氧胶黏剂是一类性能独特的丙烯酸酯类胶黏剂。它是一种单组分、无溶剂、室温固化液体胶黏剂,是一种引发(金属可以起促进聚合的作用使粘接牢固)和阻聚(大量氧抑制引发剂产生游离基)共存的平衡体系。2.5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1955年美国GE公司发现82它能够在氧气存在下时以液体状态长期贮存,隔绝空气后可在室温固化成为不溶不熔的固体。由于粘接力强、密封效果好、使用方便,适合于生产线使用。目前多作为锁固密封胶,如用来锁固间隙较大的螺栓、做金属与玻璃之间的密封。
它能够在氧气存在下时以液体状态长期贮存,隔绝83厌氧胶黏剂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需要和用途,可以配制成胶接力、黏度和硬度不同的品种,而且对于带油表面也具有较好的胶接性。*厌氧胶黏剂的种类很多,按不同的需要和用途,可841.
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的特点①黏度可调节,变化范围广,固化收缩率较少,胶接口处应力小,低粘度时,具有良好的浸润性,特别适用于间隙在0.1mm以下的缝隙的胶接和密封。②室温固化,采用促进剂可加速固化,有的胶接接头能在较高温度使用,因此厌氧胶节约能源,便于进行自动化流水作业。③胶接强度变化范围大,便于使用者选择。1.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的特点①黏度可调节,变化范围广,固化85④单组分,质量稳定,使用方便不沾污其它容器,用胶量省,无浪费。⑤厌氧胶的渗透性、吸振性、密封性好。⑥无溶剂,挥发性及毒性低。⑦胶接接头与空气接触的外部胶缝的胶不固化,清除方便。⑧在空气下的胶液贮存期长,一般一年以上便于生产中使用。④单组分,质量稳定,使用方便不沾污其它容器,用胶量省,无浪费862.
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的组成厌氧型丙烯酸酯胶黏剂是以甲基丙烯酸双酯为主体配以改性树脂、引发剂、促进剂、稳定剂等组成,还可根据需要添加其它助剂,如染料和颜料、填料、增稠剂、增塑剂、触变剂等。
单体是厌氧型丙烯酸酯胶黏剂的主要成分,约占总配比量的80%~95%。2.丙烯酸酯厌氧胶黏剂的组成厌氧型丙烯酸酯胶黏87(1)单体:各种分子量单酯、双酯、多酯(多缩乙二醇甲基丙烯酸酯、环氧树脂甲基丙烯酸酯、多元醇甲基丙烯酸酯及小分子量的聚氨酯丙烯酸酯)。(2)引发剂(~5%):多用有机过氧化物如异丙苯过氧化氢、过氧化苯甲酰、叔丁基过氧化氢、过氧化酮、过羧酸等。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装修公司中间协议书
- 买卖防盗门合同协议书
- 隔离酒店意向协议书
- 食堂购买青菜协议书
- 项目合作管理协议书
- 乡村房屋翻维修协议书
- 路面硬化返工协议书
- 茶叶公司加盟协议书
- 超市合同陈列协议书
- 车库出租定金协议书
- 学校物业管理服务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DL-T 1071-2023 电力大件运输规范
- 基于MATLAB的通信系统的设计与仿真毕业论文
- 2024年湖南高考物理真题试题(原卷版+含解析)
- 因为喝酒上班迟到检查范文
- 广东省中山市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 跨文化商务交际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章节答案2024年西安工业大学
- DZ/T 0462.1-2023 矿产资源“三率”指标要求 第1部分:煤(正式版)
- 河南省成人高等教育毕业生毕业资格审查表
- 报修申请表(完整版)
- 山东莱阳核电项目一期工程水土保持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