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牧鹅散记》ppt课件1_第1页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牧鹅散记》ppt课件1_第2页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牧鹅散记》ppt课件1_第3页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牧鹅散记》ppt课件1_第4页
鄂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13课《牧鹅散记》ppt课件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牧鹅散记陈天昌学习目标1.自主、合作阅读课文,筛选整理相关信息。

2.体味语言,学习准确、形象、生动地说明事物的方法。

3.培养学生观察事物、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作者简介陈天昌,笔名白帆。1932年5月出生,上海松江人。中共党员。1950年4月考入开明书店,1951年2月进入自然科学编辑室。1952年转入中国青年出版社自然科学编辑室。1982年转入中国少年儿童出版社自然科学编辑室。历任助理编辑、编辑、编辑室副主任、编辑室主任、出版社编委。还任中国科普记协首届理事会理事,1989~1995年全国少年儿童知识读物编辑工作研究会副会长、会长,中国编辑学会首届少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第二、三届少儿委员会委员。1955年起从事科普创作,陆续发表科学小品、科学童话、科学散文、科学图说、科普名著研究等共200多篇,撰写并出版《龙宫探奇》等科普读物16种。1984年编著的《天空奇观》,已用汉、蒙、藏、维、哈、朝6种文字出版发行。1992年编著的《中国孩子的疑问》,同年在台湾和内地同时出版发行,1994年获中国图书奖,1996年获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普作品三等奖。科学小品是科普的诸多形式之一,在“科普小品”这个词组里,“科学”表示这个体裁所涉足的主题领域,即科学与技术;同时是对作者的一个限定,即它应当是不违背科学规范的,即作品的科学性要求。“小品”是散文小品的简称——这里所说的散文,特指与小说、戏剧、诗歌并称的文学体裁之一,散文小品也就是富于生活与文学意趣而又结构精短的散文。总而言之,科学小品就是写科学的(科学与技术的事实、科学的假设与预测等等),以及科学与生活、与社会、与文化的联系,以表达和传播科学为目的散文小说。为了说明问题,我们至少还需要把科学小品与一般并不注重文学表现的科普短文作一点比较。作为科学知识的载体,特别是作为科技新动态的载体,无论发表的数量、速度、科学小品的重要性都比不上科普短文。科普短文的长处是直截了当,直载了当和随之而来的快捷,是大众传媒所需要的两种重要品质。虽然如此,科学小品仍有它不可替代的价值。科学小品和科普短文式的特征是抽象,是逻辑思维;文学思维的特征是形象,是艺术思维。在散文、小说、戏剧、诗歌这四类文学体裁中,散文的长处是善于兼容逻辑思维与艺术思维两种不同的思维形式,把叙事、速写、抒情、议论融合在一篇之中,作家能够像面对朋友谈天那样,兴之所至,需要形象就运用形象,需要抽象就运用抽象,故能舒卷自如,更便于游弋于科学与文学两个领域之间。约而言之,科学与文学结合的科学小品的功能,一在于窥视科学本身的素质与科学的趣味,二在于发现科学与生活、社会、文化的联系。科学的出发点是真,文学的出发点是美,两者的结合是善。换言之,科学与文学的结合是自然与人的结合、理性与情感的结合、真与美善的结合;作家的意脉所注,意境便生,也就更能拨动读者的心弦,使读者与作家共鸣,与科学、与美善共鸣。科学小品文的解题步骤:

a.通读原文,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大意,包括说明的对象和特征;说明的顺序和方法;各段之间的联系等。标上段序,给重点句、关键句画上标记,尤其是每段的中心句。b.审清请题干,发掘和把握试题中有效的提示性信息。找准解题的定向,即确认命题的角度、阅读范围和答题方式。

c.定位阅读,强化定位意识。绝大部分阅读题都可以从原文中直接或间接的找到答案的依据或者原本答案,尤其是那些在题干中有原文词语用双引号的方式告诉你的题目,将其带入原文,往往在其前后就可以找到相应的答案;有的则需要在根据要求找准相关的语句后,理解他们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和表达作用。d.原文利用和自我加工相结合。答题时要尽可能的利用原文关键文字,但有的则要求你根据答题的要求跨段落、大幅度地对原文材料进行加工处理才能形成概括性的答案。字音及词义:

恬tián静:安静、宁静。

落落大方:形容举止仪态潇洒自然,毫不拘谨。

欺侮:欺负。

多此一举:所采取的行动毫无必要,完全多余。

死乞白赖:形容一味纠缠,不达目的罢休。

遣qiǎn送:把不合居留条件的人送走。

形影不离:像形体和它的影子那样分不开,形容彼此关系亲密,经常在一起。

踱duó:慢步行走。整体感悟

《牧鹅散记》是一篇介绍动物的科学小品文,文字生动有趣、浅显易懂。“鹅”是一种家禽,羽毛是白色或灰色。额部有橙黄色或黑褐色肉质突起,嘴扁而阔,颈长,尾短。“牧”是放牧的意思,即把牲畜放到草地里吃草和活动。“散记”指关于某一事物或活动的零碎记述。“牧鹅散记”的意思是在放牧鹅的活动中,对鹅的零碎记述。本文通过生动的语言介绍了鹅的生活习性,说明了鹅灵巧的特征,表达了作者对鹅的喜爱和赞美之情,给我们观察自然、探索自然以有益的启示。

从全文结构看,课文采用的总分总的方式。先总谈我对鹅的印象,鹅并不是人们常说的呆头呆脑的笨鹅,中间部分详细描述和说明鹅的生活习惯,可分为这样几个侧面:1、鹅吃完食后准时回家。2、鹅孵蛋很有趣。3、公鹅和母鹅之间很有感情,主动陪母鹅回孵房,疼爱小鹅。结尾部分,再为鹅说一句公道话,鹅不仅不笨,还相当灵巧。

本文围绕“鹅不笨”来选材,生动活泼地介绍了鹅的生活习性,使人们对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全文共15小节,可分为三部分。

第一段部分(第1节)点出说明对象及特征,总写“我”对鹅的看法——鹅不笨。

第二部分(第2—14节)从具体的事例中,介绍鹅不笨。可分为三小层。

第1层(第2-4节)从生活环境的角度介绍鹅。

第2层(第5—11节)鹅在繁殖季节发生的趣事:占窝、偷蛋。

第3层(第12—14节)鹅的“爱情”与“亲情”:鹅很懂感情。

第三部分(第15节),总结全文,再次点明鹅不笨。自主阅读,运用圈点批注的方法搜集文中作者对鹅的发现。作者对鹅有哪些发现?鹅的生活习性:1、喜水性。鹅是水禽,自然喜爱在水中浮游、觅食;2、合群性。家鹅由野雁驯化而来,雁喜群体生活和成群结队飞行,所以家鹅天性喜群居生活;

3、警觉性。鹅的听觉敏锐,反应迅速,性情勇敢,好斗;4、耐寒性。鹅的羽绒厚密贴身,具有很强的隔热保暖作用;5、节律性。具有良好的条件反射能力,每日的生活表示出较明显的节奏性;6、杂食性。鹅更喜食植物性食物。

↓研读赏析,合作交流引导学生体会科学小品的语言:找出自己认为最生动有趣的语句、段落,同座互相品读精彩语段。

▲你最喜欢文中哪些语句、段落?读给你的同座听,并说明喜欢的理由。学生在讨论研读中互相补充,共享品味常析的乐趣。教师可点拨指导。(说明的准确性和描绘的生动性)

也许有的同学喜欢白鹅“三三两两”地“结伴闲游”,在池塘边“梳洗自己洁白的羽毛”,“个别捣乱分子占据别家的窝,死乞白赖不走,把‘忘掉主’挤在一边”,“机灵鬼”偷“马大哈”的蛋等形象的拟人化描写;也许有的同学喜欢鹅排队回家时如“一条白色带子在移动”、“一个跟着一个,一摇一摆”、“展翅迅跑”的优美画面;也有的同学可能会喜欢“它们常常侧着脑袋用一只眼睛瞧太阳”,母鹅把小白碗弄到肚子底下当蛋孵,公鹅陪伴着母鹅,公鹅用嘴巴钳小鹅等生动有趣的情景。重点可放在品味鹅“偷蛋”这一部分,学生看图描述“偷蛋”过程,再对比课文中的片段,体会准确的动词和拟人化描写的妙处。

引导学生揣摩动词“伸”、“碰”、“拨拉”、“钩”等动词的准确性和形象性;体会“不那么经心”、“眼红”、“不介意”、“动手”等拟人手法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教师总结科学小品的语言特点:准确、形象、生动。

我们应向作者学习什么?

一篇优秀的科学小品常常表现了作者对科学的热爱,对自然不断探索的精神,显示了作者的观察、分析和判断能力。就课文来扯,“我”不同意故乡人对鹅的看法,是因为“我曾经养了两年半鹅”。“我”的说明判断是建立在自我独特的观察和分析的基础之上。养鹅的人很多,和鹅长期相处的人也很多,只有“我”发现鹅不笨,这就是“我”不同于一般人的地方,这也是“我”会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品读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本文中你最喜欢的语句、语段,读给同座听,互相品评,然后全班交流。第11段美在哪里?1、美在这段用了一系列动词写出了鹅是怎么偷蛋的。如:“拨拉”、“钩”、“伸”等动词。2、美在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如“马大哈旁边碰上机灵鬼”,“看见蛋就眼红”,尤其是“眼红”这个词,写出了鹅特别喜欢蛋,而且写得特别形象生动。

3、这段还讲究了词的层次性,如“先”、“然后”、“再”,把鹅偷蛋的过程写得清清楚楚。

写作方法

语言活泼有趣。科学小品文要求文章既要使读者获得知识,同时也要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本文的语言清新活泼,将生动的描写与客观的介绍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例如:在介绍鹅的生活习性时,将鹅这一动物拟人化,“个别捣乱分子占据别家的窝,死乞白赖不走”,“马大哈孵蛋不那么经心”,等等语句都让人读来忍俊不禁。除了观察细致,描写生动以外,作者的很多颇有幽默性的语言也给文章增色不少。例如“特殊分子特殊处理”、“一夫一妻制”等。行文有条理。课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鹅不笨”,再从具体的一些事例中,从鹅的生活环境、生理特点、生活习性等方面介绍“鹅不笨”,最后再总结全文,点明“鹅不笨”,同时也补充说明鹅的聪明只是出于本能。课外拓展,反馈延伸:

①课外研究新课题:以“猫”为例,学生交流观察动物所得的发现,并试对猫的某个特征进行描述。(要求尽量运用准确、生动的语言)

(例文一)

捕猎本性:猫见到猎物后,立即进入捕猎状态,等待猎物靠近或慢慢地接近猎物,在有效距离内飞身扑食,牙齿与利爪同时并用、攻击并捕获猎物,享受猎物。

有一次,一只大老鼠钻进一只罐子里去了,小花猎就不声不响地隐蔽在一旁。过一会儿,老鼠以为没什么危险,便明目张胆地跳出来。只见小花猫两只眼睛像两只电灯泡似的亮了起来,猛虎扑食般地扑过去,把这只老鼠抓住了。小花猫把老鼠衔在嘴里,神气地在我面前扬了扬,似乎在向我炫耀。接着便一头钻进暗处,尽情地享受它的“战果”去了。

(例文二)

喜欢清洁:猫不管何时何地总爱把自己的毛梳理的干干净净,特别是吃过东西,或是不小心踩到肮脏潮湿的地方后,总是要静下心来把自己全身上下舔个遍。

猫是很爱干净的。它有时到沙土上滚来滚去,想必是“洗澡”;有时躺在阳光下进行“日光浴”,无忧无虑呼噜呼噜地睡大觉。一觉醒来,先是弓弓腰,蹬蹬腿,打个哈欠;再是用前爪摩挲一下脸,然后是用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