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AGE10-高三历史第四周周末练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50分)1.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材料中所提的这种表现形式是指A.宗法制B.分封制C.郡县制D.中央集权制2.马端临《文献通考》载:“宋朝设官之制,名号、品秩一切袭用唐旧。然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用三省长官。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由此可见宋朝A.相权进一步削弱B.内外朝制度开始形成C.众相制初步确立D.内阁与枢密院分掌实权3.历史学家钱穆评价指出:“在此制度下,可以根本消融社会阶级之存在,人民优秀分子均有参政之机会,新陈代谢,绝无政治上之特权阶级。”钱穆所评价的是A.察举制维护了特权等级利益 B.九品中正制打破了门第界限C.科举制为知识分子提供了参政机会 D.三省六部制保证了皇权的独尊4.马戛尔尼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日记中说,中国人“一切思想概念都出不去本国的范围……他们的书上很少提到亚洲以外的地区。”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儒家思想的保守性B.小农经济的封闭性C.交通、通讯工具的落后D.政府禁绝海外贸易5.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6.唐政府规定,“诸非州县之所,不得置市。其市,当以午时击鼓二百下,而会大众,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下,散。……官差一人权检校市事。……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诸行以滥物交易者,没官……”这表明A.政府加强对商业的规范管理B.政府对私营工商业给予保护C.政府想遏制商业活动的进行D.政府实行“工商食官”制度7.明初,政府规定凡有田地五亩至十亩的农户,必须有半亩栽种桑麻木棉,十亩以上者加倍。这一措施A.导致了小农经济的瓦解B.促进了棉纺织业的产生C.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D.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兴起8.“1830年以后的英国,公路和水路受到了铁路的挑战……短短数年内,铁路支配了长途运能够以比在公路或运河上所可能有的更快的速度和更低廉的成本运送旅客和货物。”关于铁路运输业的发展表述错误的是() A.英国人为铁路交通事业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B.内燃机的发明是人类进入铁路时代的先决条件 C.本身速度快、成本低的特点是其迅速发展的原因 D.1905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京张铁路真正开辟了中国人自办铁路的新篇章9.原中国民主建国会中央主席成思危说:“西方的政党政治是打橄榄球,一定要把对方压倒。我们的政党制度是大合唱。”这里的“大合唱”主要指的是A.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各民主党派直接参与政府管理C.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D.民主党派在新中国取得了合法地位10.有学者在分析某一重大事件的发动时说:“此举若成功,王权的扩张就会被阻止,而‘自由’又不需要再呼唤一个克伦威尔。”该历史事件的意义是A.使国王权力的来源从神变成了议会 B.确立了议会权力高于王权的原则C.标志着英国议会制度的真正确立 D.议会取得对行政权力的监督控制权11.从1651年开始,英国先后颁布了一系列航海法案,禁止外国船只涉足与英国殖民地之间的贸易,但这些法案最终在1849年都被废除了。这一变化的根源是由于英国A.率先完成了工业革命B.殖民优势地位丧失C.国家经济政策的转变D.建立起代议制政治12.历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欧洲的扩张在最初的伊利比亚阶段之后,因合股公司的激增而大大加强……这些新组织是经济动员和经济渗透的最有效工具。”17世纪,这种“新组织”使A.荷兰建立了世界性商业殖民帝国
B.英国成为“日不落帝国”C.英国打败了西班牙的“无敌舰队”
D.荷兰在英荷战争中获胜13.著名史学家格奥尔格认为:史识,就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就是对历史的“灵心慧眼”,就是在一定的“史观”指导下,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科学的结论和认识。据此分析,下列属于“史识”的是A.清雍正年间,在皇宫隆宗门内设立军机处B.小农经济狭小的生产规模和简单的性别分工,阻碍了社会分工和交换经济的发展C.“汴京金银彩帛交易之所,屋宇雄壮,门面广阔,望之森然”D.《本草纲目》记载:“枸杞,补肾生精,养肝……明目安神,令人长寿。”14.历史批判哲学家阿诺德.J.汤因比在总结西欧扩张时说:“世界与西方之间的冲突至今已持续了四五百年。在这场冲突中,到目前为止,有重大教训的是世界而不是西方,因为不是西方遭到世界的打击,而是世界遭到西方的打击——狠狠的打击。”下列对于西方能够狠狠打击世界的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欧洲一体化起步早B.率先进行全球扩张C.全面开展科技革命D.成熟的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建立15.“历史发展的逻辑可能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一方面,美国无法放弃借助苏联解体的历史契机图谋世界霸权的野心;另一方面,美国越是想称霸,越是无法实现称霸的梦想,美国称霸的结果只会加速与其它世界强国实现世界权力均衡的进程。”该材料表明A.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不断加强B.美国放弃霸权政策奉行单边主义C.两极格局结束单极世界形成D.美国与世界各强国之间势均力敌16.马克思认为:“美洲金银产地的发现,土著居民的被剿灭、被奴役和被埋葬于矿井,对东印度开始进行的征服和掠夺,非洲变成商业性的猎获黑人的场所。这一切标志着资本主义生产时代的曙光。”这段话主要强调的是殖民掠夺 A.给亚非拉带来了沉重的灾难 B.有利于落后地区旧制度的瓦解 C.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 D.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17.“科技改变生活”。科技给人类生活带来深刻的影响。“举头铁索路行空,电气能收夺化工。从此不愁鱼雁少,音书万里一时通。”诗中赞叹的科技成就产生于A.18世纪中期B.19世纪早期C.19世纪后期D.20世纪中期18.有人认为:“过去五千年的中华通史,实是一部‘帝王专制史’;而今后的中华通史,将是一部‘民主政治史’。”在“从君主到民主”的历史转型中,下列哪一事件可以作为开端A.鸦片战争B.太平天国运动C.戊戌变法运动D.辛亥革命19.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诞生90周年,有人曾用“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艰辛探索”、“拨乱反正”、“继往开来”等关键词高度概括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下列关键词与重大历史事件的对应不正确的是 A.日出东方——中共一大的召开 B.力挽狂澜——八七会议的召开 C.进京赶考——七届二中全会的召开 D.拨乱反正——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20.在北京一处战国时期的燕国遗址中出土了燕、韩、赵、魏等国铸币3876枚。辽宁、吉林和内蒙古等地也有燕国货币出土。上述现象不能说明A.各诸侯国的货币可以相互流通B.燕国与北方游牧地区有贸易往来C.诸侯国之间存在商业贸易往来D.燕国都城是战国时期唯一的商业中心21.2011年新版《水浒传》在全国各地卫视上热播,由于疏忽,其背景知识出现了一些历史错误。如:A.东京街头店铺林立,市坊杂处B.鲁智深在相国寺庙会上买酒吃肉C.宋江与吴用在玉米地里“设计”D.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杨柳岸晓风残月”22.1570-1780年,欧洲国家商船的运载能力发生巨大变化。阅读下图(单位:吨)判断甲、乙两国分别是年份国家1570年1670年1780年甲国232000568000450000乙国510002600001000000A.英国、西班牙 B.荷兰、葡萄牙C.英国、荷兰D荷兰、英国23.“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凡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是产生民主制度的根源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24.“交租之外,两不相问,即或退佃,尽可别图。故其视业主也轻,而业主亦不能甚加凌虐。”上述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商品经济发展B.农民斗争打击了地主C.封建剥削减轻D.人身依附关系减弱25.2011年2月,在巴西、德国、印度和日本谋求联合国常任理事国的问题上,各常任理事国态度不一,美国坚决反对德国“入常”但支持日本;而中国则坚决反对日本“入常”。四国“入常”及各常任理事国的不同态度反映了A.联合国成为谋取利益的工具B.意识形态决定国家关系C.政治地位影响经济地位D.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0分)26.材料一
自春秋战国至唐代,国家和政府设市于都邑之中,市处于城中特定位置,以墙垣围住并与民居隔开,设有市师、肆师、质人等分掌市内各项事务。《唐六典》记载:“凡市,以日中击鼓三百声而众以会,日入前七刻击钲三百声而众以散。”──韩国磐《中国古代的市和市井市肆》
材料二
宋神宗时,开封已有户20万,……城内店铺林立,各地的货物云集于此。处处都有商铺、邸店、酒楼、质库(即后来的当铺),以及各种手工作坊。晚间有夜市至三更,到五更又再开张。“耍闹去处,通晓不绝”。──《中国古代史》材料三
草市是民间“自为聚落”、私相贸易的集市,宋代在商品经济发达和交通方便的地方出现各种集市,如“山市、河市、庙市”等,解决了农民“买食用盐茶农具”问题。“民计每岁种食之外,余米尽以贸易”(叶适《水心文集》),明州农民,同时“为工、为匠、为镊、为负贩”。草市镇内小儿学、义塾、镇学的兴办日益增多,有的镇市还建立了书院。──傅宗文《宋代的草市镇》材料四《清明上河图》(局部)材料五古代徽州地处皖南崇山峻岭之中,没有成片的耕地,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粮食供应的矛盾长期存在,人们寻求“以商代耕”的出路。徽州虽“粮不足”,可物产丰富。万山丛中盛产竹木、茶叶、陶土。手工业更具特色,纸、笔、墨、砚、漆器闻名全国。不少人最初就是以贩运土特产品起步发家的。大山挡住了徽州人的道路,但这里的水路可称便捷:“上接闽广,下接苏杭”。便捷的水路,大大刺激了徽州人经商的积极性。——摘自《徽商网·徽商历史》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指出春秋战国至唐代“市”的特点。(3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宋代的“市”与前代相比发生了什么变化。(2分)(3)比较材料一、二、三,指出“草市”与“市”的区别。(4分)“草市”的出现有何意义?(4分)(4)有人说“《清明上河图》具有极高的史料价值”。谈谈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3分)(5)根据材料五说明徽商诞生的原因。(4分)27.2010年我国上海成功举办了世界博览会,它是是一次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它归国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的成就。阅读材料,回顾历史,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在1851年的伦敦博览会上,参观者最感兴趣的是不同的机器发明。人们目瞪口呆地看着各种机器工作,有开糟机,钻孔机,拉线机,造币机,抽水机等等,这些不同的机器又通过特别建造的锅炉房产生的蒸汽一起驱动,让人领悟到工业革给世界带来的变化。维多利亚女王在当晚的日记中回忆到:“……阳光照射在宏伟的大厦上面,每个国家的旗帜都在阳光下飘扬。……这次和平节日的创造者,把地球上所有国家的工业联合了起来……。”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1851年首次世界博览会能够举办的条件。(8分)材料二:1900年至1930年是中国在世博会上得奖的黄金期。其中,在1915年旧金山世博会上,张裕白兰地、苏绣、上海“葛德和”陶器、上海关华利插屏钟、北京鼻烟壶、浙江湖笔、浙江乐清黄杨木雕、青田石雕等就获得金银奖项多个。在1926年的费城世博会上,杭州都锦生织品、常州梳篦和重庆天厨味精等也都获得金奖。根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在这一时期世博会上获奖产品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你如何看待这些产品的获奖?(6分)材料三:1851-2005年各国举办世界博览会(综合性)次数统计表美国法国日本比利时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13653221奥地利西班牙意大利韩国葡萄牙德国111111材料四:历届世博会上,从早期的打字机、火车、元线电、缝纫机、汽车到电视机和电脑,诸如埃菲尔铁塔、亚历山大三世桥等等,无不一次次地引起世界性的轰动,无不成为先进科学技术的展台,无不成为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建筑景观等的时代标志,无不成为推动世界尤其是主办国社会经济的强心剂。世博会打破自然障碍和人为藩篱,克服民族种族和宗教信仰的界限,成为全人类的和平友好盛会。(3)根据材料三、四,概括世博会的主要特点。(6分)28.(2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有世界“史库”之称的美国《时代》周刊,在20世纪30、40年代,对中国的报道涉及到政治层面的比较多。它独特的报道风格和对中国局势的关注,受到国人的瞩目。材料一1936年2月24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远东四大元首:日本天皇、满洲溥仪、斯大林和蒋介石问题:(1)“远东危机”指什么?它对国际社会产生了什么主要影响?(6分)(2)《时代》周刊认为这四大“元首”都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你同意这个观点吗?(1分)请说明你的理由?(6分)材料二1942年6月1日《时代》周刊封面人物——蒋介石问题:(3)蒋介石及其领导的国民政府在抗战中有什么积极表现(9分)?(4)综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时代》周刊将以上人物列为封面人物的原因?(6分)29.(2011年10月天津六校联考34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一中苏两国签署《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1)材料一体现了新中国初期的什么外交方针?(2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方针制定的出发点。(2分)材料二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国际政治格局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面对形势的急速变化,中国政府“冷静观察,沉着应付,稳住阵脚,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战略。其中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这个战略的核心……——张清敏《新中国外交战略六次演变历程:60年的调整和创新》(2)材料二中“最深刻的历史性变化”是指什么?(2分)材料三(3)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什么“作为”?请概括。(2分)材料四内政决定外交。随着国内相应地要求外交战略进行调整……改变长期奉行的“以政治划线”的外交思维,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论亲疏,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实行对外开放,加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时期中国外交工作的目的性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明确……——郭伟伟《新中国外交六十年——从创立走向辉煌》(4)理解材料四,用最贴切的一句话填充材料中的空白部分。(2分)(5)材料一、四体现了新中国外交思维发生了怎样的变化?(2分)决定这种变化的核心因素是什么?(2分)
试题篮生成的新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
2.A
3.C
4.B
5.B
6.A
7.C
8.B
9.C
10.A
11.A
12.A
13.B
14.A
15.A
16.C
17.C
18.D
19.B
20.D
21.C
22.D
23.A
24.D
25.D
二、非选择题26.(1)“市”为政府所设置;设在都邑之中;设置官吏管理;有交易地点和交易时问的限制。(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得)
(2)突破了时间与空间的限制(2分)
(3)区别:“市”设在都邑中,“草市”在交通便利的地方形成;“市”为政府所设置,“草市”为民间兴起的集市。(4分)
意义:方便百姓日常生活;促进了农村商品经济的繁荣;推动手工业技术和文化的发展。(4分)(答出其中二点即可得2分)
(4)可以了解北宋的城市面貌;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可以研究北宋的绘画艺术。(3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5)粮食产量普遍较低;物产丰富;手工业发达;水路便捷。(4分)27.(1)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已完成或正在进行工业革命,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世界市场初步形成,经济联系加强;英国大肆对外扩张成为头号资本主义强国和世界工厂。(8分)
(2)产品特点:主要为传统手工业品和一些近代轻工业品。带有农耕文明的烙印
原因:中国传统手工业发达,积累了大量经验和成果;近代民族工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民间电子借款合同范本
- 线上无偿代理合同范本
- 美团买菜外包合同范本
- 高架地面保洁合同范本
- 饭店厨师合作合同范本
- 服装样衣制作合同范本
- 隧道封闭施工合同范本
- 音乐机构中介合同范本
- 福建省莆田市一中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解析版)
- 租车合同延期补充协议
- 两篇古典英文版成语故事塞翁失马
- 第5、6讲 目击证人心理研究-法律心理学
- 产业经济学02产业组织理论
- 燃气轮机介绍课件
- 2023年南京江宁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立体构成技法--半立体构成课件
- 2022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真题及答案解析(地市级)
- 冠心病围术期的护理25张课件
- YYT 1244-2014 体外诊断试剂用纯化水
- DB32-T 4063-202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鉴定标准-(高清现行)
- 3养殖水环境及控制(1)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