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满分:100分)章末检测试卷(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8小题,每小题3分,共5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德国科学家曾利用卫星数据和一种先进的仪器,绘制了一幅地球上空二氧化氮的分布图。从科学家绘制的二氧化氮分布图来看,欧洲和北美洲的一些经济比较发达,注重环保的大城市上空二氧化氮密度很高。其原因是这些地区的A.硝酸工业发达
B.雷雨天气较多C.机动车辆过多
D.燃料以煤为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解析二氧化氮的产生主要原因是硝酸工业发达、雷雨天气较多、机动车辆过多,燃料以煤为主的后果是二氧化碳导致温室效应加剧、生成的二氧化硫导致酸雨,结合题给信息欧洲与北美洲的经济比较发达,注重环保,可知原因是机动车辆过多。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绿色化学”的主要内容之一是指从技术、经济上设计可行的化学反应,使原子充分利用,不产生污染物。下列化学反应符合“绿色化学”理念的是A.制CuSO4:Cu+2H2SO4(浓)CuSO4+SO2↑+2H2OB.制CuSO4:2Cu+O22CuO;CuO+H2SO4(稀)===CuSO4+H2OC.制Cu(NO3)2:Cu+4HNO3(浓)===Cu(NO3)2+2NO2↑+2H2OD.制Cu(NO3)2: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3.高纯度的硅是一种广泛应用于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技术等领域的一种重要无机非金属材料,下列关于硅的说法正确的是A.硅的应用很广泛,是一种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B.高纯度的硅应用于新能源技术领域是由于硅燃烧能放出大量的热C.高纯度的硅被用于制作计算机和通讯设备的芯片D.高纯度的硅常被用来制造光导纤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解析传统的无机非金属材料都是硅酸盐,硅是一种新型的无机非金属材料,A不正确;硅应用于新能源技术领域是由于硅制成的硅太阳能电池能将光能转化为电能,B不正确;SiO2用于制造光导纤维,而不是Si,D不正确。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H2O2、SO2、氯水、过氧化钠、臭氧、活性炭都有漂白性,其原理相同B.将SO2通入BaCl2溶液可生成BaSO4沉淀C.检验SO2中含有CO2的方法是通过澄清的石灰水D.向含有BaCl2和NaOH的混合溶液中通入少量的CO2气体,有白色沉淀
生成√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解析H2O2、氯水、过氧化钠和臭氧因具有强氧化性而具有漂白性,SO2因能和有色物质化合而具有漂白性,活性炭因具有吸附性而具有漂白性,A错误;SO2和BaCl2溶液不反应,B错误;SO2和CO2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C错误。225.为了检验某溶液中是否含有
、Cl-、Fe3+、
,某化学小组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其中检验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由该实验能得出的正确结论是A.原溶液中一定含有B.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D.原溶液中一定含有Fe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解析原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如果其中含有亚硫酸根离子,则会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所以产生白色沉淀不能说明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A错误;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是氨气,所以原溶液中一定含有铵根离子,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原溶液中加入稀盐酸,引入了氯离子,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故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氯离子,C错误;原溶液中加入盐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如果其中含有亚铁离子,则亚铁离子会被氧化为铁离子,Fe3+和KSCN反应使溶液变为红色,所以原溶液中不一定含有Fe3+,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6.(2020·成都高一期末调研)下列物质的应用中,利用了该物质氧化性的是A.氨——作制冷剂B.漂粉精——作游泳池消毒剂C.硅——太阳能电池板D.SO2——漂白草帽√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解析液态氨制冷是利用氨由液态变为气态时吸热,使环境温度降低,A不符合题意;漂粉精中的ClO-具有氧化性,能杀死细菌,可作游泳池消毒剂,B符合题意;硅能产生光电效应,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光能转化为电能,C不符合题意;SO2能与有色物质结合(非氧化还原)成无色物质,用于漂白草帽,D不符合题意。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7.(2020·郑州高一期末检测)类比推理法是研究物质性质的常用方法之一。下列类比推理正确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选项类比推理ACO2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BFe与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Cu和S也能直接化合生成CuSCFe能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CuNa也能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CuDCu与O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uONa与O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Na2O√22解析CO2、SO2均为酸性氧化物,均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故A正确;S具有弱氧化性,Fe与S能直接化合生成FeS,Cu和S能直接化合生成Cu2S,而不是CuS,故B错误;Fe能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Cu,Na不能置换出CuSO4溶液中的Cu,钠活泼性太强,先和溶液中的水反应,故C错误;Cu与O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CuO,Na与O2在加热条件下生成Na2O2,故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8.实验室中某些气体的制取、收集及尾气处理装置如图所示(省略夹持和净化装置)。仅用此装置和表中提供的物质完成相关实验,最合理的选项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选项a中的物质b中的物质c中收集的气体d中的物质A浓氨水CaONH3H2OB浓硫酸Na2SO3SO2NaOH溶液C稀硝酸CuNO2H2OD浓盐酸MnO2Cl2NaOH溶液√22解析氨的密度比空气小,应该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A错误;浓硫酸与Na2SO3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SO2,因SO2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SO2是大气污染物,要进行尾气处理,SO2易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时,为防止倒吸现象的发生,可以安装一个倒扣的漏斗,B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稀硝酸与Cu发生反应产生的气体是NO,不是NO2,且不能用水处理尾气,C错误;MnO2与浓盐酸在加热时才能发生反应制取Cl2,该装置没有加热仪器,浓盐酸易挥发,C中收集的气体不纯净,应在b、c之间添加除去HCl气体的装置,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9.下列关于氮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A.N2化学性质稳定,是因为分子内存在氮氮三键B.NO、NO2均为酸性氧化物C.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NH3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D.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溶解铜、银等不活泼金属√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解析N2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故A正确;浓盐酸易挥发,与氨反应生成氯化铵,可以看到白烟,可用浓盐酸检测输送NH3的管道是否发生泄漏,故C正确;HNO3具有强氧化性,可以与铜和银反应,所以可溶解铜、银等不活泼金属,故D正确。2210.(2020·山东潍坊高一期末)下列各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各离子之间不发生反应,因此可以大量共存,C项正确;2211.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
有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
换反应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
均易溶于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解析SO2使品红溶液褪色是由于SO2能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不能说明其具有氧化性,选项A错误;当溶液中含有
时,加入酸化的Ba(NO3)2溶液也会出现白色沉淀,选项B错误;Fe与稀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为NO,该反应不是置换反应,选项C错误;HCl、NH3极易溶于水,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气体溶解,液面迅速上升,选项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2.化学实验中常将溶液或试剂进行酸化,下列酸化处理的措施正确的是A.定性检验
,将BaCl2溶液用稀硝酸酸化B.为提高KMnO4溶液的氧化能力,用盐酸将KMnO4溶液酸化C.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Fe2+时,用稀硝酸酸化D.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
时,在无其他阳离子干扰的条件下,先用盐
酸酸化,再向所得溶液中加BaCl2溶液√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B项中KMnO4能将Cl-氧化成Cl2;C项中HNO3能将Fe2+氧化成Fe3+。2213.硝酸与金属反应后所得还原产物与硝酸的浓度和金属的活泼性有关。10mL0.5mol·L-1HNO3与0.048gMg恰好完全反应。若氮元素只被还原到一种价态,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HNO3作还原剂B.HNO3浓度越高,N元素还原价态越高C.反应中转移电子为0.004molD.还原产物可能为NH4NO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解析HNO3与金属反应时,表现酸性和强氧化性,故A错误;HNO3浓度越高,氧化性越强,氧化同种金属时,N元素被还原的价态就越高,故B正确;HNO3与Mg反应,还原剂只有Mg,Mg的化合价由0→+2,0.048gMg的物质的量为
=0.002mol,根据得失电子守恒,反应中转移电子为0.004mol,故C正确;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01L×0.5mol·L-1=0.005mol,生成0.002molMg(NO3)2,根据N原子守恒,可能生成0.0005molNH4NO3,若生成0.0005molNH4NO3转移电子为0.004mol,符合得失电子守恒,故D正确。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4.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不对应的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选项实验操作实验现象解释或结论A将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与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产生大量白烟氨与氯化氢反应生成固体物质B常温下,将洁净的铁片放入浓硫酸或浓硝酸中无明显变化常温下,浓硫酸、浓硝酸使铁片钝化C在导管口点燃纯净的氢气,然后将导管伸入盛满氯气的集气瓶中产生苍白色火焰物质燃烧不一定需要氧气D向某无色溶液中滴加盐酸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说明溶液中一定含有√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5.选用如图所示仪器中的两个或几个(内含物质)组装成实验装置,以验证木炭可被浓硫酸氧化成CO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按气流从左向右流向,连接装置的
正确顺序是A→F→E→C→D→BB.丁中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
说明甲中生成CO2C.丙中品红溶液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生成CO2D.丁和丙中溶液都褪色,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有CO2生成√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解析木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CO2和SO2,验证混合气体中有CO2,必须将SO2除去且验证SO2被吸收干净,再通入澄清石灰水验证CO2,故连接装置的正确顺序是A→F→E→C→D→B,故A正确;丙中品红溶液不褪色(说明SO2被除尽),乙中溶液变浑浊说明甲中生成CO2,故B、C、D错误。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6.下列过程中每步转化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A.NH3→NO→NO2→HNO3B.Al→Al2O3→Al(OH)3→NaAlO2C.S→SO2→H2SO4→MgSO4D.Fe→FeCl2→Fe(OH)2→Fe(OH)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7.我国明崇祯年间《徐光启手迹》记载了《造强水法》:“绿矾五斤,硝五斤,将矾炒去,约折五分之一,将二味同研细,次用铁作锅,……锅下起火,取气冷定,开坛则药化为水,锅亦坏矣。用水入五金皆成水。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强水用过无力……”,“硝”即硝酸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这里的“强水”的主要成分是HNO3B.“研细”可在研钵中进行C.“用水入五金皆成水”过程产生的气体都是H2D.“惟黄金不化水中,加盐则化”,可能是加入盐产生的Cl-在金溶解
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8.向稀硝酸和Fe(NO3)3的混合溶液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无色气体,该气体遇空气变成红棕色,溶液中Fe2+的物质的量和加入铁粉的物质的量之间的关系如图所示:则原混合溶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2∶1
B.1∶1C.4∶1
D.3∶1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解析由图可知,当加入1molFe时,n(Fe2+)=0,说明此过程中Fe和稀硝酸发生反应:Fe+4HNO3(稀)===Fe(NO3)3+NO↑+2H2O,即1molFe消耗4molHNO3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生成1molFe3+;当又加入1molFe时,n(Fe2+)=3mol,发生反应Fe+2Fe3+===3Fe2+,消耗2molFe3+,则原混合液中Fe3+为2mol-1mol=1mol,故原混合液中HNO3和Fe(NO3)3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4∶1。22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4小题,共46分)19.(10分)(2020·成都高一期末调研)硫酸和硝酸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具有广泛的用途。(1)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后,蔗糖变黑且体积膨胀,同时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产生。该变化过程中体现了浓硫酸的_________________,产生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脱水性、强氧化性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某同学进行有关铜的化学性质的实验,如图所示:实验①可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尽可能描叙完整);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产生无色气体,在试管口气体变为红棕色22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实验③中铜片逐渐溶解至消失,该同学认为铜与稀硫酸和稀硝酸均能反应,这种看法________(填“合理”或“不合理”);试剂药品不变,请补充一个实验加以证明:___________(画出图示并写出预期现象)。根据补充实验的结论,写出③中铜片溶解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合理无明显现象===3Cu2++2NO↑+4H2O答案22解析实验①中发生的反应为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2NO+O2===2NO2,可观察到的现象为溶液中铜片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有气泡逸出;液面上气体无色,在试管口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实验③中铜片逐渐溶解至消失,该同学认为铜与稀硫酸和稀硝酸均能反应,这种看法不合理,因为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铜位于氢的后面,铜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试剂药品不变,补充的实验就是铜与稀硫酸的反应,如图所示:
,无明显现象。根据补充实验的结论,③中铜片溶解的离子方程式:3Cu+8H++2===3Cu2++2NO↑+4H2O。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0.(12分)(2020·山东潍坊高一期末)我国“蓝天保卫战”成果显著,肆虐的雾霾逐渐被遏止。科学家研究发现含氮化合物和含硫化合物在形成雾霾时与大气中的氨有关,转化关系如图所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回答下列问题:(1)从物质分类的角度看,图中的物质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____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下同)。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SO2、SO3、N2O5解析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符合要求的有SO2、SO3和N2O5。22(2)图中物质溶于水溶液呈碱性的是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NH3解析图中物质溶于水呈碱性的只有NH3。22(3)写出SO2转化为SO3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解析二氧化硫在催化剂存在下可以转化为三氧化硫:2SO2+O22SO3。22(4)工业上利用氨制备一氧化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4NO+6H2O解析氨气经催化氧化可以形成一氧化氮:4NH3+5O2
4NO+6H2O。22(5)实验室长期保存浓硝酸,需使用棕色试剂瓶,并放置在阴凉处,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解析浓硝酸见光或受热时易分解,因此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4HNO34NO2↑+O2↑+2H2O。22(6)氨与一氧化氮(NO)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对空气无污染的物质,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解析氨中的氮为-3价,一氧化氮中的氮为+2价,因此二者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归中反应得到氮气:6NO+4NH35N2+6H2O。2221.(12分)某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在实验室做锌与浓硫酸反应的实验中,甲同学认为产生的气体是二氧化硫,而乙同学认为除二氧化硫气体外,还可能产生氢气。为了验证哪位同学的判断正确,丙同学设计了图中的实验装置(锌与浓硫酸共热时产生的气体为X,且该反应装置略去)。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试回答下列问题:(1)题述反应中生成二氧化硫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ZnSO4+SO2↑+2H2O22(2)乙同学认为还可能产生氢气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当Zn与浓硫酸反应时,浓硫酸逐渐变稀,Zn与稀硫酸反应可产生H222(3)丙同学在安装好装置后,必须首先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检查装置的气密性(4)A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B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E中加入的试剂可能是_______,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品红溶液检验SO2浓硫酸吸收水蒸气碱石灰防止空气中的水蒸气进入装置D中22(5)可以证明气体X中含有氢气的实验现象是C中:_________________,D中:_________________。如果去掉装置B,_____(填“能”或“不能”)根据D中的现象判断气体X中有氢气,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黑色粉末变成红色白色粉末变成蓝色不能因为混合气体中含有22水蒸气,会干扰对H2的检验解析本题对Zn与浓硫酸反应的产物进行两种推测,而后设计实验进行验证。设计时既要验证有无SO2生成,又要验证有无H2生成。验证SO2可用品红溶液;验证H2可利用它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北美市场原木木材外贸代理服务及仓储物流合同
- 2025年医院卫生间综合保养与消毒处理专项合同
- 2025年绿色环保型城市安全管理体系合作协议
- 2025年环保材料ODM合作研发与市场销售合同
- 2025年专业医疗机构感染控制与消毒作业外包服务合同书
- 年度企业级Excel模板资源库共享服务合同
- 2025年化工企业安全员岗位聘用合同规范范本
- 2025年高端环保设备租赁及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盘锦出租车区域考试题
- 2025年企业食堂膳食管理与食品安全溯源承包合同
- 电玩城制度管理制度
- 华夏银行社招笔试题库及答案
- T/CCS 035-2023煤矿固定场所巡检机器人技术规范
- DB32/T 3258-2017河湖生态疏浚工程施工技术规范
- DB31/T 779-2014学校物业管理服务规范
- 颈椎病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 《药品价格政策解读》课件
- 房地产行业软件开发投标书范文
- 煤矿从业人员的权利和义务
- 酒店礼宾引领客人进房培训
-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常见法律风险及其防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