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对太空的探索_第1页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_第2页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_第3页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_第4页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3

人类对太空的探索向往与追求太空探索的历程肉眼观测15~16世纪,欧洲天文学家建立了自己的天文台伽利略17世纪初,天文望远镜发明,开创了天文观测的新纪元20世纪初各国建立大口径望远镜,并选择观测条件最佳的台址千百年来,人类一直向往穿过地球大气层,去探索宇宙奥秘齐奥尔科夫斯宇宙航行之父;首次提出用火箭进行宇宙飞行的设想;包括火箭“质量比”及多级火箭的概念,从而为航天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一、航天事业的发展1957年,原苏联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斯普特尼号”上天。——人类从此进入太空时代苏联宇航员——加加林1961年,原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东方1号”宇宙飞船在太空飞行了108分钟。——人类第一次载人航天1965年3月18日,乘坐“上升”2号飞船的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在飞行中进行了世界航天史上第一次太空行走。1969年,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登上月球。人类的“第一步”——人类第一次踏上了月球阿波罗登月人类登月第一人

:阿姆斯特朗个人的一小步,人类的一大步(That'sonesmallstepforaman,onegaintleapformankind)」1971年,原苏联“礼炮1号”空间站发射上天。——人类第一个太空空间站1981年,美国的第一架航天飞机试航成功。(人类的载人航天活动由此进入规模较大、飞行时间较长的空间探索与试验阶段)1984年2月7日,两个美国宇航员在不系安全带的情况下走出航天飞机,在太空里"行走"一段时间,又安全地进入了"挑战者号"航天飞机。人类第一次不系安全带情况下的太空行走目前人造航天器已经成功探测了太阳系的八颗行星。美国的“旅行者1号”已冲出了太阳系。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对宇宙空间的探索和认识也在不断深入。1960年,成功发射第一枚探空火箭和第一枚自制运载火箭.1970年4月24日“东方红1号”人造卫星发射成功。这是我国发射的首颗人造卫星.(世界第五个有能力用自制火箭发射自制人造卫星的国家)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1975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返回式人造卫星.卫星按预定计划返回地面.(第三个掌握卫星返回技术的国家)1988年,我国发射了第一颗试验性气象卫星“风云一号”.这是我国自行研制和发射的第一颗极地轨道气象卫星.1995年,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投入市场,先后为一些国家发射卫星.1999年11月20日,我国第一艘试验飞船“神州1号”首发成功。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坐“神州5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21个小时,绕地球14圈2005年10月12日9时,费俊龙和聂海胜乘坐“神州6号”载人飞船成功升空.双人多天(17日4时33分返回)第一次参与空间科学实验2007年10月24日,成功发射嫦娥一号首颗绕月人造卫星.(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三号甲”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运行在距月球表面200千米的圆形极轨道上执行科学探测任务)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翟志刚、刘伯明与景海鹏乘坐“神州7号”载人航天。

27日16时43分出舱活动

.59分返回。三人多天神7与神6最大的不同:实行宇航员出舱活动;释放小卫星27日19时左右。28日17时神7返回发射无人和载人飞船,将航天员安全地送入近地轨道,进行对地观测和科学实验,并使航天员安全返回地面。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发射短期有人照料的空间实验室,建成完整配套的空间工程系统。发射神舟六号,即标志着中国开始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二步计划。建立永久性的空间试验室,建成中国的空间工程系统,航天员和科学家可以来往于地球与空间站,进行规模比较大的空间科学试验。中国航天计划三步走二、航天器的类型国际通讯卫星我国的风云一号气象卫星我国的东方红三号通讯卫星美国的预警卫星欧洲地球资源卫星美国“旅行者1号”探测器美国“先驱者10号”探测器“神州5号”“和平号”空间站国际空间站航天飞机美国天空实验室哈勃太空望远镜三、太空探索的意义1.利用空间资源建立大型国际空间站——用于科学实验;大型太空城(月球或其它星球)——太空移民2.利用太阳能资源在围绕地球的轨道上设置太阳能动力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