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亳州市赵庄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1页
安徽省亳州市赵庄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2页
安徽省亳州市赵庄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3页
安徽省亳州市赵庄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4页
安徽省亳州市赵庄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安徽省亳州市赵庄中学2021-2022学年高二历史期末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诗言志,歌咏言”,唐人白居易有诗云:“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若使当初身便死,一生真伪有谁知。”体现了他评价历史人物的原则是(

A、必须用发展的眼光评价历史人物

B、历史人物的真伪是很难明确的

C、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礼贤下士

D、评价历史人物主要看他是否能抵抗流言参考答案:A2.关于马木路克,下列说法正确的有()①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前,在埃及占据统治地位②是埃及社会动乱的祸源之一③奥斯曼帝国征服埃及后,势力被消灭④18世纪末,马木路克实际统治了埃及,使埃及社会更加动乱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参考答案:C3.以下是毛泽东在不同时期的著作或讲话,请按时间顺序排列(

)①《新民主主义论》 ②《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③《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④《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A.①②③④

B.②④③①

C.②④①③ D.④②①③参考答案:C4.“根据这一理论,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因为对这两种范畴的测量通常随着观察者的运动而改变。……对于门外汉来说,这些观点——通常用不能理解的数学公式解释——表明科学已经达到了能被人类所知的界限。”上述“理论”的主要意义是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B.预见海王星存在的准确性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D.发现能量辐射的运动原则参考答案:C试题分析:“将时间和空间说成是绝对的是没有意义的”可知是指爱因斯坦提出的相对论,否定了经典力学绝对空间观,从本质上修正了由狭隘经验建立起来的时空观,深刻地揭示了时间和空间的本质属性,发展了牛顿力学。A是对应伽利略,B是对应牛顿经典力学,D是对应普朗克的量子论。考点:现代科学技术·相对论和量子论·相对论5.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茶叶(万磅)生丝(包)鸦片战争前年平均500050001846年7010132201850年8919230401854年1412262896A.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

B.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C.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

D.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参考答案:B6.唐代画家张彦远曾说,“然今之画人,粗善写貌,得其形似,则无其气韵;具其色彩,则失其笔法。岂曰画也?”这表明他注重A.描绘人物形象B.逼真摹写客观事物C.绘画布局构图D.传达主观情致神韵参考答案:D则无其“气韵”等字眼意在强调唐代画家张彦远认为绘画要传达主观情致神韵,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描绘人物形象不是他注重的,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气韵”而非逼真,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气韵”而非布局构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气韵”。7.在学术界,颐和园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其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都将矛头对准颐和园,使得颐和园的建设经费问题成为当时学术研究的重点问题。这种现象的出现是根源于A.政治斗争的需要B.民主思想的传播C.近代海军的发展D.甲午战争的失败参考答案:A根据“颐和园最先吸引人们关注的是其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结合所学,慈禧太后挪用建设近代海军的费用修建颐和园,是造成甲午战争失败的重要原因,“19世纪末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都将矛头对准颐和园”说明康有为、梁启超、邹容等宣传干将矛头对准颐和园是为了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是源于政治斗争的需要,A正确;BC不是主要原因,排除;材料主要反映通过颐和园兴建经费与近代海军的关系来揭露清政府的腐败,是为了政治斗争的需要,D不是材料现象出现的根源,排除。8.唐太宗在遗诏中认为自己实行的一项政策使“前王不辟之土,悉请衣冠;前史不载之乡,并为郡县。”这项政策是:

A、与吐蕃和亲

B、实行郡县制

C、完善科举制

D、设置羁縻府州参考答案:D9.19世纪中期,美国的文官一般是跟随本政党在政治上共进退。1893美国通过了彭德尔顿法,规定文官不从属于任何政党,并将文官固定化和职业化。这种变化A.改变了美国民主制度的结构B.强化了美国的三权分立体制C.削弱了政党对国家政治控制D.推动了美国政府管理的科学化参考答案:D这些变化并没有改变美国三权分立的民主共和体制,故A项错误;文官从此不再属于任何政党,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当选总统的文官任免权,进而弱化了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故B项错误;作为典型的两党制国家,两党依旧牢牢掌控着白宫和国会,故C项错误;文官不再与执政党共进退,有利于减少任人唯亲和贪污腐化的现象,从而能够提高政府管理的科学化水平,故D项正确。点睛:西方文官制度发端于英国在19世纪中叶的政府人事制度改革,并对美国的人事管理制度改革产生了直接的影响,美国文官制度的建设,使政策执行人员不再同竞选官员共进退,避免了政党竞选的周期性震荡,防止文官牵扯政治斗争。10.恩格斯说:“十八世纪主要是法国人的世纪”。这一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法国民主共和制度的确立影响深远

B.启蒙运动在法国达到高潮并影响世界C.法国率先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

D.法国成为世界最大的殖民帝国参考答案:B11.下列关于首相、议会的地位的表述,哪几项符合德意志帝国:①首相对国家元首负责②议会无权监督政府和首相

③首相对议会负责④议会掌握立法权,监督政府(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参考答案:A12.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认为人类社会是循着“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规律发展的,最终达到“政府皆由民造”,实现天下为公的大同世界;陈独秀说:孔子之道,施于今日社会为不适于生存。康有为标榜孔子与陈独秀批判孔子所运用的共同思想武器是A.民主共和说

B、社会进化论

C、君主立宪论

D.经世致用说参考答案:B13.表是德意志1871年宪法中规定的联邦议会中部分邦的投票权分配情况,由此可以看出()普鲁士连同汉诺威、库尔黑森等巴伐利亚萨克森符腾堡巴登黑森梅阁棱堡一许威林布伦斯维克17票6票4票4票3票3票2票2票A.联邦议会具有国家事务的决定权B.各邦国的政治地位具有不平等性C.德意志帝国宪法具有封建专制性D.普鲁士在联邦议会中占主导地位参考答案:考点:6G: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德国1871年宪法的主要内容.主要内容:①国家元首是皇帝,掌握国家最高权力;②首相:政府首脑,由皇帝任命,只对皇帝负责不对议会负责;③联邦议会和帝国国会是立法机构,行使立法权.权力小,国会对政府没有任何行政监督权,只参与制定法律和预算的权力.解答:A项错误,最终决定权是德意志皇帝掌握的;C项错误,表格中投票看出的应该是民主;D项是对表格的片面理解;通过表格可以看出普鲁士拥有绝大数的投票权,其他邦投票权较少,比较可知体现了各邦国的政治地位具有不平等性.故选B.14.19世纪60年代,中国和日本社会的相同点有(

)①都与资本主义国家签订了不平等条约②都发生了要求改变社会性质的运动③都积极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④都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A.①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②③④参考答案:B15.18世纪末19世纪初,英国穷人饮食的一个大问题是食品掺假,不法奸商在面粉里掺石灰、骨粉、明矾等牟取暴利,糖和茶叶也往往以假充真,肉、奶类则腐烂变质。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A.科技进步和工业发展B.工业革命改变了饮食结构C.英国进行资本原始积累D.政府放弃了对市场的监管参考答案:A,选项D说法绝对,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6.下列关于明清时期小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明清时期通俗文学蓬勃发展

B.作品中商人被作为歌颂对象C.短篇小说备受冷落

D.批判现实小说兴起参考答案:C17.“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田畴,……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人远离饥饿。”这份颁奖词赞誉的科学家是A.钱学森B.华罗庚C.李四光D.袁隆平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题文材料中“专注于田畴”“一介农夫”“让所有人远离饥饿”向我们暗示,它讲述的是一位在农业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的科学家,四个选项中,只有D选项袁隆平是农业科学家,他于1973年在世界上首次育成籼型杂交水稻,提高了水稻产量,让所有人远离饥饿;A项是中国导弹之父;B项是数学家;C项地质学家。故答案选D。考点:现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化教育事业·科技技术发展的主要成就·农学的发展18.有学者认为:“明清之际……从儒学内部逐渐发展脱离程朱理学樊篱的、异质的新思想系统。”材料所说的“异质”A.体现了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B.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C.是封建晚期“西学东渐”的产物D.对当时中国的社会转型影响巨大参考答案:A根据题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的壮大,要求冲破程朱理学樊篱,故“异质”是指新兴市民阶层的诉求,A项正确。明清进步思潮是对程朱理学的批判继承,而不是没有突破先秦儒家思想的范畴,故B错误,排除。,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并没有受到西方学说的影响,排除C。当时虽然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但是明清之际并不是中国社会的转型的条件,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19.“周亚夫,汉文、景名将。周勃次子,因兄胜之杀人被处死,故得嗣爵,封为条侯。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匈奴大举侵扰上郡、云中,京城长安告警。周亚夫以河内太守被任为将军,出征驻屯细柳,因治军严谨有方,不久迁中尉,负责京城治安。景帝时,周亚夫以太尉率军平七国之乱,五年后,被景帝迁为丞相。”材料反映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是()A.君主专制在不断加强 B.皇帝选官重视军功C.重血统向重才能转化 D.君权相权不断协调参考答案:考点:1K:从汉到元选官用官制度的变化.分析:本题旨在考查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主要考查了选官制度的历史变.解答:由题目中的设问古代中国选官制度的发展趋势,即可排除与此无关的A、D两项;B项的表述无法体现题目中的信息周亚夫得嗣爵,封为条侯,故排除;由题目中的信息“周亚夫…迁为丞相”可知周亚夫虽以贵族血统成为侯爵,但其之所以先后被授予中尉和丞相之职,是因为其杰出的才能,故本题应选C项;.故选C.20.孙中山“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是政治革命的根本,主要是因为它A.提出了建立什么样的新政权的问题B.推翻满洲贵族统治,争取实现民族独立C.提出平均地权,反映了广大人民的愿望D.提出“普遍平等的民权,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参考答案:A民权主义就是通过政治革命,推翻封建帝制,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它从理论上解决了革命派迫切需要解决的夺取政权与建立政权的问题,是“三民主义”的核心,故A正确;B是“民族主义”的内容,C是民生主义的内容,故BC错误;D是新三民主义民权主义的内容,但无法体现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要求,排除。点睛:“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主要是“民权主义”体现了资产阶级革命派建立政权的根本目的。21.

1930年,苏联开始实施消灭富农的政策,在此后的两年内共有60万户富农的财产被剥夺,24万户富农被强迫迁徙到西伯利亚、乌拉尔等荒无人烟的地区。在某些地区,被清算的农户竟占农户总数的15%,而被剥夺选举的农户则占农户总数的15%~20%,他们均被冠之以富农的帽子而横遭打击。苏联政府这样做的目的在于(

)A.满足贫苦农民获得土地的强烈愿望

B.稳定广大农村的社会秩序C.解决苏联政府面临的粮食收购危机

D.加快农业集体化的进程参考答案:D22.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文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诗经》是我国最古老的一部诗歌总集

B.宋词是宋代文学的标志C.元代是中国古典诗歌发展的鼎盛时期

D.明清是中国古典小说创作的繁盛时期参考答案:C23.李大钊曾说:“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的门户洞开……在外货竞争之下……鸦片战争的对外赔款以及公家行政的弊端百出。总此诸因,增加了巨大的人民负担,新税增收,旧税增额,遂以酿成太平天国的大革命。”李大钊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因为A.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变得腐败无能B.农民深受清政府的盘剥被迫反抗C.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D.中国被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参考答案:C【详解】“在外货竞争之下……鸦片战争的对外赔款以及公家行政的弊端百出”体现了民族矛盾激化,“增加了巨大的人民负担,新税增收,旧税增额”激化了阶级矛盾,可知李大钊认为太平天国运动爆发是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激化的产物,故C正确;A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B只反映了一个方面,不能全面反映材料信息,排除;材料反映的是鸦片战争的原因,D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在外货竞争之下……鸦片战争的对外赔款以及公家行政的弊端百出”“增加了巨大的人民负担,新税增收,旧税增额”,并联系所学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分析解答。24.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日本东京成立,被推举为该组织总理的是A.黄兴

B.孙中山

C.章炳麟

D.赵声参考答案:B25.有学者认为,经过明治维新后,日本从一个封建的东方农业国转变为深受西方明影响的工业化国家,但并未完全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其主要的历史依据是A.实行义务兵役制并同时组建常备军B.重建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体制C.推行小学义务教育并扶持高等教育D.引进西方技术设备和现代产业制度参考答案:B1868年,日本开始了以学习西方为目的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经过明治维新,日本资本主义得到发展,建立了近代军队和近代教育体制,但在政治方面,日本依然保留了天皇制,根据1889年宪法,天皇享有大权,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政权在日本建立起来了,这与西方普遍的民主政体截然不同,故选B;ACD无法明显体现与西方文明的不同,不能反映“未完全实现‘脱亚入欧’的目标”,排除。26.为了兼并六国,实现统一,秦王嬴政在亲政后采取的重要措施有(

)

①广泛吸引各国贤能之士

②起用商鞅实行变法

③实施先灭弱韩,再除两翼,最后灭齐的战略

④焚书坑儒,控制思想

A.①②③

B.①④

C.①③

D.①③④

参考答案:C27.黄宗羲评价某先贤说:“先生之学,……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该先贤是(

)A.程颢 B.李贽 C.朱熹 D.王守仁参考答案:D试题分析:从材料中“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可知该思想家主张内心反省,不必外求,这是王阳明的“心学”思想,故选D。AC属于主观唯心主义;B属于明朝进步思想家,主张个性解放。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儒学新发展?陆王心学28.鲍宗豪《中西方城市文明比较研究》载:“重庆在1937年人口不过27万,到1945年竟达100万,工厂增至1500家,为战前的16倍;成都1939年人口为30.9万,至1945年达71万;宝鸡由7~8千人增至11万,昆明由10多万增至40多万;湖南衡阳也由10万人增至40万人等等。”上述城市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A.“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展

B.国民党将首都由南京迁到重庆C.东部居民和工业内迁的影响

D.优先发展西部战略的强力推动参考答案:C29.《共同纲领》第十七条规定“废除国民党反动政府一切压迫人民的法律、法令和司法制度,制定保护人民的法律、法令,建立人民司法制度”。该规定所体现的原则源自A.巴黎公社 B.十月革命C.五四运动 D.解放战争参考答案:A30.“一旦强掳寇边疆,慷慨悲歌奔战场。首战平型关,威名天下扬,嘿,游击战敌后方,铲除伪政权,游击战敌后方,坚持反扫荡!”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首歌词应出自近代哪支人民军队的军歌?(

)A.中国工农红军B.八路军C.新四军D.中国人民解放军参考答案:B考点:抗日战争。根据题目中的“首战平型关”发生在山西,抗日战争中北方的军队是八路军,南方的游击队是新四军,所以B正确,A是土地革命时期的军队C是南方的游击队D是解放战争时期。二、非选择题(共40分)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松江府“壤地广袤不过百里而遥,农亩之入非能有加于他郡邑也。所由供百万之赋……全赖此(棉织)一机一杼”。苏州府“郡城之东,皆习机业。……计日受值”;盛泽镇“俱以蚕桑为业”。嘉兴府“多织绸,收丝缟之利,居者可七千余家……”湖州府“俗皆织绢”;“惟湖以蚕……官赋私负咸取足焉”;南浔镇“烟火万家”。(1)据材料一概括明清时期江南经济的主要变化。(6分)材料二美洲的发现和经由好望角抵达东印度的航线开辟……的一个重要影响就是将商业体系提升到了一个壮观和光荣的程度,如果没有这些发现,商业体系要达到这一程度是不可企及的。那个体系的目标就是通过贸易和制造业而不是改良和耕种田地,通过城市工业而不是通过农村各行业,来使一个国家变得更富足。但是,作为这些发现的后果,欧洲的商业城镇不再只是作为世界的一个小部分(这部分指欧洲的大西洋沿岸地区,以及波罗的海和地中海沿岸国家)的制造者和运输者,现在它们已变成不计其数、欣欣向荣的美洲殖民地的商品制造者,也成了亚洲、非洲、美洲几乎所有各国完全意义上的运输者和部分意义上的制造者。两个新世界对欧洲的工业打开了大门,它们两个都比旧世界更巨大、更广阔,其中美洲市场还每天都在成长得更巨大。——[英]亚当·斯密《国富论》(1776)(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商业体系”提升的表现。并指出欧洲在其中扮演的角色。(8分)

材料三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通商口岸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特殊产物。就通商口岸与中国近代史关系,不同的观察视角会有不同的评价。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利用通商口岸为基地,造成“买办的和高利贷的剥削网”,培养出为帝国主义服务的“买办阶级和商业高利贷阶级”,便利其剥削广大中国农民。(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通商口岸的开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6分)参考答案:(1)变化:商品经济比较发达,纺织业显著发展,市镇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出现。(6分。答3点即可)(2)表现:世界市场不断扩展,北美、大洋洲、欧亚各地不同程度卷入;(2分)欧洲贸易中心转移,重心转向大西洋贸易,促进了西欧尤其是英国制造业的发展;(2分)

角色:新航路的开辟者、殖民者、商品制造者、运送者、世界市场的主导者。(4分。任答4点)(3)影响:便利了外国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的剥削,给中华民族带来灾难;使原有经济结构破坏,自然经济逐渐解体;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创办,民族工业兴起;中国经济被卷入世界市场。(6分。3点即可)

32.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行有常……”“制天命而用之”。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臣闻天之所大奉使之王者,必有非人力所能致而自至者,此受命之符也。天下之人同心归之,若归父母,故天瑞(瑞:吉祥之意)应城而至。上下不和,则阴阳缪戾而妖孽生矣。此灾害所由起也。”回答:(1)在人与天的关系问题上,材料一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2)在人与天的关系问题上,材料二提出了什么观点?这种学说继承了儒家的“仁政”思想,主要表现在什么方面?(4分)参考答案:答案:(1)认为天(自然)有规律,人能认识和利用自然,造福人类。(2分)(2)天人感应思想,人君受命于天,人不能违背天意。人君要爱护百姓,如果残暴,天将降灾祸于他,从而有利于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4分)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

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0~15世纪远洋航海技术宋元及明前期印刷术、指南针和火药的划时代发展、远洋航海技术16世纪16世纪哥白尼太阳中心说明中期李时珍《本草纲目》

17世纪伽利略天文望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

明末清初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18至19世纪中叶瓦特蒸汽机、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细胞学说、分子原子结构学说、进化论

————材料二:恩格斯指出,工业的巨大工作为力学、化学、物理学提供了大量可供观察的材料、试验手段和工具,“真正有系统的试验科学,这时候才第一次成为可能”。——《自然辩证法》恩格斯还认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10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致瓦·博尔吉乌斯》材料三:清雍正皇帝反复强调“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清世宗实录》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说明在10世纪至19世纪中叶,与欧洲相比,中国科技水平所处的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2)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个方面,分别分析欧洲近代科技迅速发展和清代(鸦片战争前)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3)简述从中西方科技发展变化的历史中得到的启示。参考答案:(1)从领先转为落后。欧洲是近代科学,中国是传统科技。(2)变化: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成长刺激了对技术的要求,并为技术的发展提供物质基础;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开辟了道路;人文主义和理性精神解放了思想,推动近代科技迅速发展。原因:君主专制统治维系腐朽统治;重农抑商、闭关政策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自然经济不能提供近代科技发展的物质基础;文化专制政策(或崇尚理学、八股取士、文字狱等)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技进步。(2)评分说明:围绕生产力发展、政治经济变革、思想解放与科技发展的关系等任一角度回答,凡言之有理,酌情给分。考点:中国与西方科技的发展。(1)从图表的信息中可以看出欧洲近代科技成就越来越多,而中国却是由较少发展到清代后没有发展,可知西方科技逐渐超越中国。(2)题目要求从政治,经济,思想方面找出近代西方科技迅速发展的原因,材料二中已有经济原因的提示,政治和思想方面的原因须要结合教材所学的知识回答。第二问题目要求回答近代中国科技发展停滞的原因,根据材料二可知工业革命推动了科技革命的巨大进步,对比找出中国的自然经济不利于科技发展,材料三更直接点明重农抑商政策不利于中国古代的科技进步,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政治方面的因素即可。(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