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_第1页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_第2页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_第3页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_第4页
电是一种自然现象电是像电子和质子这样的亚原子粒子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電是一種自然現象。電是像電子和質子這樣的亞原子粒子之間的產生排斥和吸引力的一種屬性。它是自然界四種基本相互作用之一。電或電荷有兩種:我們把一種叫做正電、另一種叫負電。通過實驗我們發現帶電物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吸引或排斥力遵從庫侖定律。歷史古代發現

在中國,古人認為電的現象是陰氣與陽氣相激而生成的,《說文解字》有「電,陰陽激燿也,從雨從申」。《字彙》有「雷從回,電從申。陰陽以回薄而成雷,以申洩而為電」。在古籍論衡(約公元一世紀,即東漢時期)一書中曾有關於靜電的記載,當琥珀或玳瑁經摩擦後,便能吸引輕小物體,也記述了以絲綢摩擦起電的現象,但古代中國對於電並沒有太多了解。西元前600年左右,希臘的哲學家泰利斯(Thales,640-546B.C.)就知道琥珀的摩擦會吸引絨毛或木屑,這種現象稱為靜電(staticelectricity)。而英文中的電(Electricity)在古希臘文的意思就是「琥珀」(amber)。希臘文的靜電為(elektron)。從物質到電場在十八世紀電的量性方面開始發展,1767年蒲力斯特裡(J.B.Priestley)與1785年庫侖(C.A.Coulomb1736-1806)發現了靜態電荷間的作用力與距離成反平方的定律,奠定了靜電的基本定律。在1800年,意大利的伏特(A.Voult)用銅片和錫片浸於食鹽水中,並接上導線,製成了第一個電池,他提供首次的連續性的電源,堪稱現代電池的元祖。1831年英國的法拉第(M.Faraday)利用磁場效應的變化,展示感應電流的產生。1851年他又提出物理電力線的概念。這是首次強調從電荷轉移到電場的概念。放電光球

化學電池

化學電池,是指通過電化學反應,把正極、負極活性物質的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一類裝置。經過長期的研究、發展,化學電池迎來了品種繁多,應用廣泛的局面。電流電流是指電荷的定向移動。電流的大小稱為電流強度(簡稱電流,符號為I),是指單位時間內通過導線某一截面的電荷量,每秒通過一庫侖的電量稱為一「安培」(A)。安培是國際單位制中所有電性的基本單位。電流是正電荷在電路中移動的方向,實際上並不存在。電子流是電子(負電荷)在電路中移動的方向,為電流的反向。檢流計指針轉動方向即為電子流的方向。

電流強度公式:

其中Q為電量(庫侖,單位C),t

為時間,以秒(s)為單位。

以下公式表示一秒內通過導線某一截面一庫侖的電量為一安培。

除了A,

常用的單位有毫安(mA)及微安(μA)

換算為

1A=1000mA

1mA=1000μA靜電對人體有無什麼影響?

如果電從我們身體通過,電流弱時會使我們暫時痲痺,太強的電流會破壞我們身體的組織,甚至導致死亡。

如果電荷傳到我們身上而停止(靜電),雖然我們頭髮會『全體肅立』,但是沒有觸電的危險。所以,可以說靜電對人體沒什麼生理上的影響。為什麼小鳥站在電線上不會觸電?

從發電廠裡引出來的電線有四根,一根是和地連接的,叫做「地線」;三根是不和地連接的,叫做「火線」。電燈泡的燈頭上有兩個接觸點,一根接上火線,一根接上地線,電從火線上來,通過燈絲,再從地線上或地裏回去,這樣,電燈泡就會亮。如果一個接觸點接上火線,另一個接觸點不和任何東西相接,那麼電就沒有去路,電流也無法通過燈絲,燈泡也就不亮了!人如果碰到火線,自己又站在地上,電流就從人身上通過,就會觸電。小鳥站在高壓電線上之所以不會觸電,就是因為它們只接觸一根火線,不和另一根地線接觸,也不和地面接觸,所以身體裡就沒有電流通過。如果牠「腳踏兩條線」,那麼,嘿嘿!就會聽到「吱吱~~~」一聲,然後……為什麼我常常觸電?

不論是摸到人、門、電話筒……如何預防?

電流通過我們身體,便產生觸電現象;如果電流從一隻手流到另一隻手,也就是電流通過心臟,電流也夠強的話,便有生命危險。你的手可能很容易出汗,所以容易傳電。預防的方法:

(1)

保持手的乾燥。

(2)常穿橡膠底的鞋。(因為地面是零電位,電流會通過你身體而通地)

(3)一手主義:觸摸可能有電的物體不要雙手並用。 (4)家中電器都要加裝地線。

(5)如果觸摸電器有輕微痲庳感,可將插頭轉180℃重插。

(6)傷口處導電直通心臟,非常危險,要特別注意!請問任何物體摩擦都會產生靜電嗎?

還是只有特定物品摩擦才能產生?

如果任何物體摩擦都會產生靜電,那為什麼感覺不到呢?

容易失去電子的物質,摩擦後會帶正電;容易獲得電子的物質,摩擦後會帶負電,這兩種物質相摩擦帶的電量較多,靜電現象很明顯。任意一種物質相摩擦也會帶電,但因電量太少,因此不易發覺。

人體為什麼會導電?

可導電的物質很多,不只金屬,像電解質溶液、低壓的氣體(如日光燈管)也可導電。人體內充滿了電解質溶液,神經系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