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史记·货殖列传》司马迁
设计管理122-02赵晗
指导教师:毛炳军祝锡昆孙丹一、背景知识问题一:《史记》是部什么样的书?《史记》,原名《太史公书》,又称《太史公记》、《太史记》,至东汉末年才百称为《史记》。司马迁意在使其「藏之名山,副在京师,俟后世圣人君子」。汉宣帝时,司马迁外孙杨恽把它公之于世。其时已有少量缺篇,为后人褚少孙等补足。本文选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卷129,是倒数第二篇。然后用一篇大文章作总结,就是“太史公自序”。倒数第二的位置,也可以说是倒数第一。居末位而不淘汰,也许正说明了它有存在的理由。在《水浒传》一百零八将里面,倒数第二是鼓上蚤时迁。鼓上蚤时迁的地位很低,但是实际上少不了。
一、背景知识《史记》是中国史学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五十二万五千六百字,记载了从黄帝至汉武帝约三千年间史事。《史记》一百三十篇,分五个部分: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总共一百三十篇。一、背景知识本纪是皇帝级别的人,世家是诸侯级别的人,列传是大臣级别的人或者其他有特色的人,表是世系,书是典章制度。也可以把本纪、世家、列传(所谓帝王的家谱)看作人,表看作时,书看作空。《史记》描述时、空和人的关系,是一部整体性的通史。一、背景知识《史记》可有三种读法。一种是文学读法,就是看人物故事。主要读本纪、世家、列传。另一种是史学读法,不单了解本纪等,还要了解表和书。在人物之外,还要注意社会关系及典章制度等。还有一种是哲学读法。文学读法理解怎么说,史学读法理解说什么,哲学读法理解为什么这么说,或者到底想说什么,这就牵涉《史记》本身的象数结构,需要理解本纪、世家、列传和表书间的关系。《史记》是本有志之书,司马迁本来就是易学传人,他开创了纪传体来表述思想,以后的二十四史基本都是承袭的了。一、背景知识《史记》的文学性:《史记》既开创了中国纪传体史学,也开创了中国的传记文学。司马迁具有进步的历史观和对社会现实公正的批判精神。他的进步思想在《史记》中从四个方面得以体现:对封建统治阶级,特别是对汉代最高统治集团的揭露和讽刺;反映了广大人民对封建暴政的反抗;热情赞扬和肯定了一系列下层人物;描写了一系列的爱国英雄。一、背景知识《史记》既是历史的“实录”,同时也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它的艺术性首先表现在运用真实的历史材料成功地塑造出众多的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在人物塑造上,竭力做到将历史、人物和主题统一起来,既写活了历史,人物也栩栩如生;他还非常善于把人物置于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人物的言行来完成人物性格的刻画。《史记》的叙事简明生动,尤其是富有戏剧性场景的描写,更增加了作品的吸引力。司马迁极少用排比铺张的骈文,而形成了自己朴素简炼、通俗流畅,既疏缓从容、庄谐有致,又富于变化的语言风格。一、背景知识《史记》十大名篇(梁启超指定)大江东去楚王流芳——《项羽本纪》礼贤下士威服九州——《信陵君列传》文武双雄英风伟概——《廉颇蔺相如列传》功成不居不屈权贵——《鲁仲连邹阳列传》旷世奇才悲凉收场——《淮阴侯列传》官场显形栩栩如生——《魏其武安侯列传》戎马一生终难封侯——《李将军列传》汉匈和亲文化交融——《匈奴列传》商道货殖安邦定国——《货殖列传》史公记史千古传颂——《太史公自序》一、背景知识问题二:为什么是司马迁写出这“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1、家学渊源司马迁(前145~前90)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生于史官世家,祖先自周代起就任王室太史,掌管文史星卜。父亲司马谈在武帝即位后,任太史令达三十年之久。司马谈博学,精通天文、《易》学和黄老之学。著文《论六家要指》,有个人见地。元封元年(前110),武帝封泰山,司马谈以职任太史公而不能从行,愤郁而死。临终前对司马迁说:「我死以后,你必为太史。做了太史,莫忘了我的遗愿。今大汉兴盛,海内一统,上有明主贤君,下有忠臣义士。我身为太史,而未能记载,愧恨不已。你一定要完成我未竟之业!」家学对他的影响不仅是遗志嘱托,而是精神实质。一、背景知识2、个人积累:读万卷书:十岁起诵读「古文」,并接受其父的启蒙教育。后随父去长安,同当时著名经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学习《古文尚书》和《春秋》。十九岁为补博士子弟。元封三年(前108年),司马迁三十八岁时,继任父职为太史令,使他有机会读遍皇家藏书处石室金柜收藏的文史经籍,诸子百家,及各种档案史料。
一、背景知识行万里路:二十岁随博士褚太等循行天下,开始游历。足迹到达会稽,访问夏禹的遗迹;到过姑苏,眺望范蠡泛舟的五湖;到达淮阴,访求韩信的故事;到过丰沛,访问刘邦、萧何的故乡;到过大梁,访问夷门,并考察秦军引河水灌大梁的情形;到过楚,访问春申君的宫殿遗址;到过薛地,考察孟尝君的封邑;到过邹鲁,拜仰孔孟的家乡。此外,他还北过涿鹿,登长城,南游沅湘,西至崆峒。壮游使他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回到长安后,武帝对他十分重视,命他为郎中,带着皇命出使巴蜀,到达今昆明一带大西南地区。
一、背景知识后续动因:天汉二年(前99年),李陵打匈奴战败被俘,司马迁替李陵说几句解释的话,触怒武帝而下狱。第二年汉武帝杀了李陵全家,处司马迁以宫刑。宫刑是大辱,污及先人,见笑亲友。司马迁在狱中,又备受凌辱,“交手足,受木索,暴肌肤,受榜棰,幽于圜墙之中,当此之时,见狱吏则头抢地,视徒隶则心惕息。”(司马迁《报任安书》)几乎断送了性命。他本想一死,但想到自己多年搜集资料,要写部有关历史书的夙愿,因此为了完成《史记》的写作,忍辱负重,苟且偷生。一、背景知识太始元年(前96年)汉武帝改元大赦天下。这时司马迁五十岁,出狱后当了中书令,在别人看来,也许是“尊宠任职”,但是,他还是专心致志写他的书。直到征和二年(前91年)全书完成。从任太史令后开始准备写作,到太始四年(公元前91年)基本完成全部写作计划,共经过十六年。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拿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一、背景知识3、社会时代需求:作者一生与汉武帝相始终。此乃中国封建社会第一个盛世,经汉初休养生息,文景之治,又平七国之乱,征匈奴,通西域,平西南夷,实现了国之统一。为巩固发展统治,在思想中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又提出总结历代兴亡,修史之任务。武帝重视文化建树,广开献书之路,把收集到的经典集中到皇家图书馆,由史官掌握。一、背景知识司马迁祠墓坐落在韩城市南10公里芝川镇的韩奕坡悬崖上,始建于西晋永嘉4年。1982年2月,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位。司马迁祠墓建筑自坡下至顶端,依崖就势,层递而上。登其巅,可东望滔滔黄河,西眺巍巍梁山,南瞰古魏长城,北观芝水长流,可谓山环水抱,气象万千。壮观的自然形式和秀丽的风光,映衬出司马迁的高尚人格和伟大的业绩。
一、背景知识一、背景知识二、作品解读二、作品解读1、历史评价:翦伯赞曾高度评价司马迁“以锐利的眼光,注视着社会经济方面,而写成其有名的《货殖列传》”。钱钟书在论及司马迁这篇《货殖列传》时说:“当世法国史家深非史之为‘大事记’体者,专载朝政军事,而忽诸民生日用;马迁传《游侠》已属破格,然尚以传人为主,此篇则全非‘大事记’、‘人物志’,于新史学不啻乎辟鸿蒙矣。”(《管锥篇·史记会注考证》)总之,史学界公认:“历史思想及于经济,是书盖为创举。”李景星评本传为:“举生财之法,图利之人,无贵无贱,无大无小,无远无近,无男无女,都纳之一篇之中,使上下数百年之贩夫竖子,伧父财奴,皆赖以传,几令人莫名其用意所在。……盖财货者,天地之精华,生民之命脉,困迫豪杰,颠倒众生,胥是物也。”(《史记评议》卷四)二、作品解读此传记天时、地理、人物、风情,历历如画。虽属说理文章,读来却颇有兴味。方家学者对此有口皆碑。潘吟阁赞曰:“《货殖传》一篇,讲的是种种社会的情形,且一一说明它的原理。所写的人物,又是上起春秋,下至汉代。所写的地理,又是北至燕、代,南至儋耳。而且各人有各人的脚色,各地有各地的环境。可当游侠读,可当小说读。读中国书而未读《史记》,可算未曾读书;读《史记》而未读《货殖传》,可算未读《史记》。美哉《货殖传》!”(《史记货殖列传新诠·编者弁言》)这些赞语准确而深刻地揭示了史公之识,卓绝千古;史公之笔,精妙绝伦。总揽全文可见,传中人物各具特色,各怀其才;篇中叙事行云流水,自然流畅;文中说理鞭辟入里,无懈可击;全篇辞章奇传雄浑,波澜壮阔。可谓博大精深,浑然一体,实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璀璨夺目的光辉篇章。二、作品解读2、创作动机和主旨:这是专门记叙从事“货殖”活动的杰出人物的类传。也是反映司马迁经济思想和物质观的重要篇章。“货殖”是指谋求“滋生资货财利”以致富而言。即利用货物的生产与交换,进行商业活动,从中生财求利。货,大意思是处于变动中的财物。字音上解,货者活也。字形上解,货从贝化,也就是货币,贝的变化。殖者,生也,就是所谓将本求利。货殖就是把货买进卖出,然后多出来就是殖,也就是利润或者利息。殖可以解生,就是“做生意”。司马迁所指的货殖,还包括各种手工业,农、牧、渔、矿山、冶炼等行业经营在内。《太史公自序》:“布衣匹夫之人,不害于政,不妨百姓,取之于时而息财富,智者有采焉。作《货殖列传》”。这十分明确而简要地道出了写作本篇的动机与主旨。全文主要是为春秋末期至秦汉以来的大货殖家,如范蠡、子贡、白圭、卓氏、程郑、孔氏等作传。通过介绍他们的言论事迹、社会经济地位,以及他们所处的时代、重要经济地区的产品、有名的商业城市和商业活动、各地生产情况和社会经济发展的特点,叙述他们的致富之道,表述自己的经济思想,以便“后世得以观择”。二、作品解读太史公认为,自然界的物产是极其丰富的,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商业发展和经济都市的出现是自然趋势,人们没有不追求富足的。“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所以,他主张应根据实际情况,任商人自由发展,引导他们积极进行生产与交换,国家不必强行干涉,更不要同他们争利。这集中反映了他反对“重本抑末”,主张农工商虞并重,强调工商活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其产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肯定工商业者追求物质利益的合理性与合法性;突出物质财富的占有量最终决定着人们的社会地位,而经济的发展则关乎到国家盛衰等经济思想和物质观。在当时历史条件下,司马迁就能注意社会的经济生活,并认识到生产交易和物质财富的重要性,是非常难能可贵的。二、作品解读3、意义:《史记·货殖列传》是一篇伟大的经济学文章。其中包含一些难能可贵的具有开创意义的经济思想。其经济思想不仅具有开创意义,且其正确性和准确性已为他那个时代以及后世所证明。因而,他的这篇《货殖列传》也成为名垂千古的中国古代经济思想的名篇。司马迁在文中所阐述的经济活动原则和思想,也与马克思主义经济思想有暗合之处,因而给我们当代经济建设提供了启迪和借鉴。二、作品解读4、几个主要观点举例:第一,重视财货,并给以适当地位的宝贵思想。我们知道,在中国传统文化观念(主要是儒家思想)往往是重义轻利的。在这种传统文化观中,我们过多的强调了义,而对利不屑于谈论。这是中国社会长期受到儒家思想主导的影响所致。先贤孔孟都对义利进行过论述: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论语·里仁》),孟子的“舍生取义”(《孟子·告子上》)为后世津津所道,从而逐渐形成一种重义轻利的传统思想。而这种重义轻利思想必然导致士人轻视财货,对经济事务漠不关心,而只是注重个人道德修养层面的问题。在司马迁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对于财货的态度是积极的,他大胆肯定财货,谈论财货对于人们生活的重要意义,并且给财货一个恰当的定位。(如山西一段)他没有否定人们对于财货的追求,也没有对财货的多寡造成人们社会地位身份的不同进行苛责,而他认为这是一种自然之理。这种观点用现在的眼光来看仍有其正确性。可见,司马迁对财货的定位是:财货是人们生活的必备物品,人们有权去追求更好的物质条件。无疑他的这种定位是正确的。
二、作品解读第二、赞同商业活动,提倡自由平等的商品经济原则。列传一开篇就引老子的一段话:“老子曰:‘至治之极,邻国相望,鸡狗之声相闻,民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俗,乐其业,至老死不相往来。’必用此为务……涂民耳目,则几无行矣。”可见,太史公认为小国寡民的状态是不利于工商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司马迁对老子的经济思想是批判的,他提倡打破封闭,促进交流从而发展社会经济的思想。“故待農而食之,虞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此寧有政教發徵期會哉?人各任其能,竭其力,以得所欲。故物賤之徵貴,貴之徵賤,各勸其業,樂其事,若水之趨下,日夜無休時,不召而自來,不求而民出之。豈非道之所符,而自然之驗邪?”可見商人之本色及存在價值是使貨物「互通有無」,其中「通」即其最重要之作用。司马迁看重商业,并不是他个人人为的侧重,而是顺应商品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司马迁认为社会经济活动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他强调农虞工商四业并重,缺一不可。这与古代的传统思想和当时汉代的官方思想——重农思想——大相径庭。二、作品解读司马迁认为,政府经济政策的原则应该是:“故善者因之,其次利导之,其次教诲之,其次整齐之。最下与之争。”即是说最好的办法是顺应自然,对人们的经济生活不加干涉,即现在所谓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其次是以利益加以引导;当然,在必不得已时,国家也可对经济加以干预。不过要尽量减少;再次使用教育的方法说服人民,再次是强制、干预,最下策是与民争利。我们从《史记》的另一篇谈及经济的文章《平准书》中可以看到,司马迁认为西汉最好的时期是惠帝、高后时期,即公元前194年至前180年。因为在这个时期,正是官方在黄老思想指导下奉行的自由主义经济政策的时候。而此后的文景之治时期,皇帝主动“劝农耕织”,这就属于司马迁所说的“教诲之”了;到武帝时期,政府实行盐铁专卖及均衡、平准政策,这就是司马迁所说的“与民争利”了,是他所反对的。二、作品解读第三、要想做发家致富的“能者”,就要具备“灵活”和“诚一”的头脑。商人中亦有失敗者,其成功者能積財萬貫,不懂營商者只會瓦解家財。
使自己的财货增殖,逐渐达到富足,这就是司马迁认为的“货殖”的精义所在吧。在社会经济生活中,总有一些人能够运用自身的聪明才智以及外界的有利条件取得成功,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史记》中司马迁也不回避这些商界英雄,并为他们立传,使之留名于后世。在《货殖列传》中,太史公举了几则发家致富的“能者”的例子,并告诉了我们他们致富的诀窍。其实这些经商取得成功的秘密早就成为我们现代人熟知的一些商业规则。二、作品解读比如,在商场上,“能者”应该具备灵活的头脑,随时适应不断变化的商情,这样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其次,还应具备“诚一”的品质。专心做好一项事业,而不要嫌其末小而不做。太史公同样为我们举例说明了只要坚持诚一也能成功。“田农,掘业,而秦阳以盖一州。掘冢,奸事也,而田叔以起。博戏,恶业也,而桓发用富。行贾,丈夫贱行也,而雍乐成以饶。贩脂,辱处也,而雍伯千金。卖浆,小业也,而张氏千万。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胃脯,简微耳,浊氏连骑。马医,贱方,张里击钟。此皆诚一之所致。”在各种社会分工中,人们并不都是专门去经营那些可以获巨大利益的行业,成功的人往往是从细小不足道的薄利行业入手,凭借诚一的精神而获得巨大的成功的。现代社会中坚持诚一获得成功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二、作品解读《转身就是方向》刘克升
小山坡阻断了小河前进的步伐,小河调转头来,依附着小山坡,拐了个弯后,完成了转身的动作。向东继续前行十多公里后,终于找到了出口,汇入了另一条河流。
站在河流的交汇处,老孙感叹:“河流是我们的老师啊!当人走到无路可走的时候,也许转身就是方向……”我对老孙的话有同感:家乡野蚕的行踪也具有类似特征,当他们自下向上吃光了一个枝条上的树叶后,总会转过身去,将后方变成前方,去寻找一个蚕食与生存的空间,不断占据新的枝条。
转身,不只是动物的选择,二战期间,克里克在英国海军部从事水雷研究工作。战争结束后,物理学已进入常规发展阶段。克里克敏锐地意识到,短时间内很难做出大动作。而生物学还是一个有待开垦的领域。克里克果断地放弃了物理学,毅然转身投入到物生遗传学的研究中。克里克与另两位生物学家共同发现了DNA双螺旋结构,于1962年获诺贝尔生理医学奖。
如不具备善于转身的灵性,小河流也许永不能汇入大海;如不具备及时转身的本能,野蚕也许没有足够的能量化蛹成蝶;有时候,转身就是方向。当被高山阻隔,被天堑拦截,无法直接逾越极限的时候,我们不妨尝试着转一下身。方向的转换,也许可以助你另辟蹊径,从另一个角度通向成功之路。二、作品解读《简洁的力量》孙君飞作为目前互联网上功能最强大的免费搜索引擎,Google的索引目录中储存有30亿个网页及网页快照,用户可以使用86种语言文字进行搜索。现在,G00gle平均每天接受的搜索次数为1.5亿人次,全球大约80%的搜索目标是通过Google搜索到的。Google的页面非常干净,只有一个简洁朴素的关键词输入框,没有一条广告的干扰。其创始人拉里·佩吉说:“我们的页面这么干净并不是因为我和布林有洁癖,这是一个商业决策。”对于搜索引擎而言,这就足够了。因为其空白部分包含着巨大的商业价值:每月至少会吸引5000万用户,并且用户满意率高达97%,这就是简洁的力量。二、作品解读《专注是金》耿景辉
日本有家只有7个人的企业,其产品是哨子。一年竟创造了7000万元的利润。
这家企业的产品特别“专一”——只生产哨子。他们动用了300多名专家研究哨子,最贵的哨子卖到2万美元一个。在世界杯足球赛上,所有裁判用的哨子都是出自该厂。他们的哨子种类达上千种,有给美国警察生产的专用哨子,还有给狗生产的无声哨子,哨子让他们给做绝了。
麦当劳品牌创始人雷·克罗克,他以非凡的经营才能,把小餐馆变成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自己成为著名企业家。
据说,当年从麦当劳兄弟手里买下特许经营权的除了克罗克,还有一个荷兰人。两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经营之路:克罗克只开麦当劳店,而加工牛肉、养牛的钱都任由别人去赚;荷兰人却不仅开麦当劳店,而且投资开办了牛肉加工厂,使加工牛肉的钱也流入自己的腰包,后来自己又办了个养牛场。
多年过去了,克罗克把麦当劳开遍了全世界,而那个荷兰人却窝在荷兰的一个农场里养着200头牛。二、作品解读艾·里斯《眼光无需太远大》美国航空业在发展中首先要确定的是:做客机还是货机?不少公司选择兼营。接下来定目的地,是商务城市还是度假地,也选两个。再下来是经营范围:飞国内还是国外?两个。最后是提供不同等级舱,还是一种?都提供!只有美国西南航空公司另类,只飞商务城,只飞国内,只有经济舱,且只用波音737,其它公司有八种机型。大家都笑之,但差别出来了。这提升了运营能力,投诉率常年最低,因为是零事故,机师只修一种机即可。过去10年不少公司破产,但它却能赢利。目光不用太远大,想跟比你强大的企业竞争,只需要一个比它更狭窄的焦点!(《销售与市场·营销版》)二、作品解读第四、司马迁用经济现象来说明社会问题。见课本提示第五、司马迁财富占有决定道德水平的观点。见课本提示上述问题均可有个人不同观点!三、思考练习1、如何理解司马迁用经济现象说明社会问题的思想观点?2、结合现实,如何看待司马迁财富占有决定道德水平的观点?四、作品翻译老子说:“太平盛世到了极盛时期,虽然邻近的国家互相望得见,鸡鸣狗吠之声互相听得到,而各国人民却都以自家的饮食最甘美,自己的服装最漂亮,习惯于本地的习俗,喜爱自己所事行业,以至于老死也不互相往来。”到了近世,如果还要按这一套去办事,那就等于堵塞人民的耳目,几乎是无法行得通。太史公说:神农氏以前的情况,我不了解。至于像《诗》、《书》所述虞舜、夏朝以来的情况则是人们耳目总要听到最好听,看到最好看的,口胃总想尝遍各种肉类的美味,身体安于舒适快乐的环境,心中又夸耀有权势、有才干的光荣。统治者让这种风气浸染百姓,已经很久了,即使用老子的这些妙论挨门逐户地去劝说开导,终不能感化谁。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听其自然,其次是随势引导,其次是加以教诲,再次是制定规章制度加以约束,最坏的做法是与民争利。
四、作品翻译太行山以西盛产木材、竹子、楮木、野麻、旄牛尾、玉石;太行山以东多有鱼、盐、漆、丝、美女;江南出产楠木、梓树、生姜、桂花、金、锡、铅、朱砂、犀牛、玳瑁、珠子、象牙兽皮;龙门、碣石山以北地区盛产马、牛、羊、毡裘、兽筋兽角;铜和铁则分布在周围千里远近,山中到处都是,有如棋子满布。这是关于各地物产分布的大致情况。这些都是中国人民所喜好的,习用的穿着、饮食、养生、送死之物。所以,人们要靠农民耕种,取得食物,要靠虞人进山开采、渔夫下水捕捉,获得物品,要靠工匠制造,取得器具,要靠商人贸易,流通货物。这难道还需要官府发布政令,征发百姓,限期会集吗?人们都凭自己的才能,竭尽自己的力量,来满足自己的欲望。所以,低价的货物能够高价出售,高价的货物能够低价购进。人们各自努力经营自己的本业,乐于从事自己的工作,就像水从高处流向低处那样,日日夜夜没有休止的时候,不用招唤便会自动前来,不用请求便会生产出来。这难道不是符合规律而得以自然发展的证明吗?
四、作品翻译凡是编户的百姓,对于财富比自己多出十倍的人就会低声下气,多出百倍的就会惧怕人家,多出千倍的就会被人役使,多出万倍的就会为人奴仆,这是事物的常理。要从贫穷达到富有,务农不如做工,做工不如经商,刺绣织绵不如倚门卖笑,这里所说的经商末业,是穷人致富凭借的手段。在交通发达的大都市,每年酿一千瓮酒,一千缸醋,一千甔饮浆,屠宰一千张牛羊猪皮,贩卖一千钟谷物,一千车柴草,总长千丈的船只,一千株木材,一万棵竹竿,一百辆马车,一千辆牛车,一千件涂漆木器,一千钧铜器,一千担原色木器、铁器及染料,二百匹马,二百五十头牛,一千只猪羊,一百个奴隶,一千斤筋角、丹砂,一千钧绵絮、细布,一千匹彩色丝绸,一千担粗布、皮革,一千斗漆,一千瓶酒曲、盐豆豉,一千斤鲐鱼、鮆鱼,一千石小杂鱼,一千钧腌咸鱼,三千石枣子、粟子,一千件狐貂皮衣,一千石羔羊皮衣,一千条毛毡毯,以及一千种水果蔬菜,还有一千贯放高利贷的资金,促成牲畜交易的掮客或贪心的商人获利十分之三,廉正的商人获利十分之二,这一类人也可与千乘之家相比,这是大概的情况。至于其他杂业,如果利润不足十分之二,那就不是我说的好的致富行业。
请让我简略说明当代千里范围内那些贤能者之所以能够致富的情况,以便使后世的人得以考察选择。
四、附作品翻译蜀地卓氏的祖先是赵国人,靠冶铁致富。秦国击败赵国时,迁徙卓氏,卓氏被虏掠,只有他们夫妻二人推着车子,去往迁徙地方。其他同时被迁徙的人,稍有多余钱财,便争着送给主事的官吏,央求迁徙到近处,近处是在葭萌县。只有卓氏说:“葭萌地方狭小,土地瘠薄,我听说汶山下面是肥沃的田野,地里长着大芋头,形状象蹲伏的鸱鸟,人到死也不会挨饿。那里的百姓善于交易,容易做买卖。”于是就要求迁到远处,结果被迁移到临邛,他非常高兴,就在有铁矿的山里熔铁铸械,用心筹划计算,财势压倒滇蜀地区的居民,以至富有到奴仆多达一千人。他在田园水池尽享射猎游玩之乐,可以比得上国君。程郑是从太行山以东迁徙来的降民,也经营冶铸业,常把铁器制品卖给西南地区少数民族,他的财富与卓氏相等,与卓氏同住在临邛。
四、作品翻译宛县孔氏的先祖是梁国人,以冶铁为业。秦国攻伐魏国后,把孔氏迁到南阳。他便大规模地经营冶铸业,并规划开辟鱼塘养鱼,车马成群结队,并经常游访诸侯,借此牟取经商发财的便利,博得了游闲公子乐施好赐的美名。然而他赢利很多,大大超出施舍花费的那点钱,胜过吝啬小气的商人,家中财富多达数千金,所以,南阳人做生意全部效法孔氏的从容稳重和举止大方。
鲁地民俗节俭吝啬,而曹邴氏尤为突出,他靠冶铁起家,财富多达几万钱。然而,他家父兄子孙都遵守这样的家规:低头抬头都要有所得,一举一动都要不忘利。他家租赁、放债、做买卖遍及各地。由于这个缘故,邹鲁地区有很多人丢弃儒学而追求发财,这是受曹邴氏的影响。
四、作品翻译齐地风俗是鄙视奴仆,而刀间却偏偏重视他们。凶恶狡猾的奴仆是人们所担忧的,唯有刀间收留使用,让他们追逐渔盐商业上的利益,或者让他们乘坐成队的车马,去结交地方官员,并且更加信任他们。刀间终于获得他们的帮助,致富达数千万钱。所以有人说:“与其出外求取官爵,不如在刀家为奴”,说的就是刀间能使豪奴自身富足而又能为他竭尽其力。
周地居民原本就很吝啬,而师史尤为突出,他以车载货返运赚钱,车辆数以百计,经商于各郡诸侯之中,无所不到。洛阳道处齐、秦、楚、赵等国的中心,街巷的穷人在富家学做生意,常以自己在外经商时间长相互夸耀,屡次路过乡里也不入家门。因能筹划任用这样的人,所以师史能致富达七千万钱。
四、作品翻译宣曲任氏的先祖,是督道仓的守吏。秦朝败亡之时,豪杰全都争夺金银珠宝,而任氏独自用地窖储藏米粟。后来,楚汉两军相持于荥阳,农民无法耕种田地,米价每石涨到一万钱,任氏卖谷大发其财,豪杰的金银珠宝全都归于任氏,任氏因此发了财。一般富人都争相奢侈,而任氏却屈己从人,崇尚节俭,致力于农田畜牧。田地、牲畜,一般人都争着低价买进,任氏却专门买进贵而好的。任家数代都很富有。但任氏家约规定,不是自家种田养畜得来的物品不穿不吃,公事没有做完自身不得饮酒吃肉。以此做为乡里表率,所以他富有而皇上也尊重他。
四、作品翻译边疆地区开拓之际,只有桥姚取得马千匹,牛二千头,羊一万只,粟以万钟计算。
吴楚七国起兵反叛汉朝中央朝廷时,长安城中的列侯封君要从军出征,需借贷有息之钱,高利贷者认为列侯封君的食邑都国均在关东,而关东战事胜负尚未决定,没有人肯把钱贷给他们。只有无盐氏拿出千金放贷给他们,其利息为本钱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评分标准表数学试卷
- 2024年甘肃北方技工学校招聘笔试真题
- 南通中考模拟数学试卷
- 国际合作协议签署演讲稿模板
- 七年级统考试卷数学试卷
- 产业投资合作协议的法律框架
- 红酒生意基础知识培训
- 2024年铜川市消防员招聘笔试真题
- 南充市蓬安县医疗卫生辅助岗考试真题2024
- 2024年南充营山县引进“带编入企”招聘笔试真题
- DB53-T 1119-2022石林彝族(撒尼)刺绣技法-(高清最新)
- 辽宁省盘锦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喷砂检验报告
- PCB板来料检验规范
- DL∕T 617-2019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
- 诺如病毒感染暴发调查和预防控制技术指南(2023版)
- 班级管理(第3版)教学课件汇总全套电子教案(完整版)
- 教师入职审批登记表
- 日语教学计划.doc
- 岩石抗压岩石单轴压缩变形试验记录
- 《职业病危害告知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