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战争史-中世纪战争_第1页
武汉大学战争史-中世纪战争_第2页
武汉大学战争史-中世纪战争_第3页
武汉大学战争史-中世纪战争_第4页
武汉大学战争史-中世纪战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中世纪战争2.突厥人入侵中国与大唐的反击1.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人的扩张3.土耳其的崛起4.十字军东征5.蒙古人的扩张二、中世纪战争1.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人的扩张穆罕默德是中世纪最有影响的天才军事家,也是人类历史上最具影响的圣人。伊斯兰教的创立穆罕默德(569-632年)麦加人,610年创建伊斯兰教,在麦加的传教并不顺利,遭到了信仰犹太教和基督教的麦加商人的迫害和嘲笑。622年,穆罕默德移居麦地那,受到阿拉伯人的欢迎,却遭到犹太人的嘲弄。于是穆罕默德开始驱逐犹太人出城,将犹太人的财产分给他的信徒。二、中世纪战争1.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人的扩张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时,阿拉伯半岛正处在社会激烈动荡和变革时期,奴隶主与奴隶之间、各氏族部落之间、各民族之间的矛盾错综复杂,特别是拜占庭、波斯和阿比西尼亚等帝国长达几个世纪的侵略战争,给阿拉伯半岛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在内外矛盾交织、社会危机四伏的情况下,只有把分裂的阿拉伯半岛统一起来,才能抵御外族入侵,促进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伊斯兰教正是在这样的社会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它点燃了旨在统一阿拉伯半岛的第一场“圣战”。二、中世纪战争1.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人的扩张穆罕默德在麦地那组建穆斯林武装,用武力与麦加贵族抗衡,他以麦地那为基地,采取以攻为守的策略,不断袭击麦加贵族的商队,打击麦加的商业。多次出手都扑了空。麦加贵族对伊斯兰教的发展深恶痛绝,频频滋事。二、中世纪战争1.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人的扩张624年3月,派300人袭击麦加古来氏的大商队,商队闻讯改道,并招来援军。穆罕默德率部在白德尔与麦加援军相遇,经激战首战获胜,歼灭麦加贵族军队近千人,缴获100匹马和700峰骆驼。625年3月,麦加贵族军队3000人攻打麦地那。穆罕默德亲率1000人出城迎敌。由于众寡悬殊,军中有人临阵脱逃,使得军心不稳,作战失利。伤亡70多人,穆罕默德也受了伤。二、中世纪战争1.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人的扩张公元627年3月,麦加贵族经两年准备,在犹太部落的支持下,组建了万人大军,再次进犯麦地那。穆罕默德吸取上次作战的教训,据城坚守,一个多月未被攻破。麦地那久攻不下,又遇酷暑飓风,麦加军队撤退。628年5月,穆罕默德开始清除麦地那城内及周边的犹太人的部落。二、中世纪战争1.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人的扩张公元629年5月,穆罕默德派其义子裁德率3000军队征伐巴勒斯坦,扩张穆斯林势力,作战失利。而后,通过外交手段,加强与周围各部落的联络,使其一一归顺;对周围的强国,则派出使节,增强友好关系,以期安定四方,为进攻麦加做好充分准备。麦加大清真寺天房克尔白二、中世纪战争1.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人的扩张公元630年1月,穆罕默德以收藏在麦加天房克尔白的黑石定为伊斯兰教的朝拜圣物,号召信徒前往朝拜,遂率军1万余人向麦加进军。穆斯林将士斗志昂扬,声威大震,麦加贵族闻风丧胆,溃不成军,麦加成了一座空城,穆斯林军和平进入麦加城。黑石二、中世纪战争1.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人的扩张麦加贵族在两周之后,纠集了3万人的队伍准备偷袭麦加城,穆罕默德率领1.2万人出城迎敌,虽遭敌军伏击,仍击溃敌军,乘胜追击,包围塔伊夫城,并迫敌求降。此后,半岛各地的阿拉伯人纷纷前来归顺,皈依伊斯兰教。到632年,半岛基本统一。二、中世纪战争1.伊斯兰教与阿拉伯人的扩张穆罕默德在迁往麦地那后的10年传教和建国过程中,以“圣战”的名义,先后作战65次,其中亲自带兵出征达27次,为巩固政教合一的宗教公社,实现阿拉伯半岛的统一,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二、中世纪战争2.突厥人入侵中国与大唐的反击突厥人系中国北方古老的游牧民族,其祖先原活动于今叶尼塞河上游,姓阿史那氏。西魏时,臣属于柔然。公元552年,突厥酋长土门发兵大败柔然,以漠北为中心建立起突厥汗国,自称伊利可汗。形成一个国土辽阔的大国。二、中世纪战争2.突厥人入侵中国与大唐的反击隋开皇三年(583年),隋经过周密准备发兵大败突厥。其后,突厥内部分裂,达头可汗、阿波可汗等人建立西突厥汗国,沙钵略可汗率东突厥归附于隋。隋末唐初,东突厥始毕可汗趁中原大乱之机,迅速发展势力,再度强大起来。对唐多次入侵,和战交替。二、中世纪战争2.突厥人入侵中国与大唐的反击面对东突厥的威胁,唐太宗李世民,练兵习武,分化瓦解,准备反击。东突厥因连年征战和天灾,薛延陀等部群起反抗,突利可汗也归顺唐朝,国势大减。(1)先战东突厥二、中世纪战争2.突厥人入侵中国与大唐的反击贞观三年(629年)十一月命兵部尚书李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节制六路兵马,总兵力10余万人,进击东突厥。突厥部落首领阿史那贺鲁借此机招降纳叛,兼并其他部落,壮大自己。到永徽二年(651年),拥兵数十万,自号沙钵罗可汗判唐。二、中世纪战争2.突厥人入侵中国与大唐的反击(2)再战西突厥唐贞观初年,西突厥内部混乱,可汗之位争夺激烈,各部落相互征战。因此,有些部落归顺大唐,唐委以重任,收服突厥部落。二、中世纪战争2.突厥人入侵中国与大唐的反击又遣右卫大将军阿史那弥射及左屯卫大将军阿史那步真为流沙安抚大使,自南道招集西突厥旧众,以为策应。显庆二年(657年),唐以右屯卫将军苏定方为伊利道行军总管,发兵万余人,攻打沙钵罗可汗。阿史那步真画像苏定方画像苏定方平定西突厥之战二、中世纪战争2.突厥人入侵中国与大唐的反击苏定方对西突厥实行分化、打击相结合的方略,采用攻守兼施、及时反击、穷追猛打、连续作战的战法,终于追杀沙钵罗可汗,平定西突厥汗国反唐部落,在其地置昆陵、濛池二都护府。以阿史那弥射和阿史那步真为都护,分统突厥十姓各部。二、中世纪战争2.突厥人入侵中国与大唐的反击唐与东、西突厥的多年攻战,多属于维护西北各族人民安定环境的正义战争,客观上亦促进了中华民族大融合。迫使突厥人向西发展,对中亚、中东、西亚和欧洲都产生了重要影响。二、中世纪战争3.土耳其的崛起唐在西域的统治挤压了突厥人的生活空间,而生活在中亚一带的突厥人开始向西、向南发展,进入到波斯境内。由于阿拉伯人的崛起,突厥人日益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突厥人的兴起首先是充当阿巴斯王朝(即黑衣大食)的雇佣军,随后便统治了这个王朝。二、中世纪战争3.土耳其的崛起1055年,在中亚游牧的一支塞尔柱突厥人以古代波斯为中心形成塞尔柱国家,塞尔柱国家曾繁荣一时。由于蒙古人的扩张,突厥人的崛起被中断了,突厥人甚至又依附于蒙古人,成为附庸和帮凶。二、中世纪战争3.土耳其的崛起13世纪时,为了躲避蒙古铁蹄的蹂躏,奥斯曼的父亲厄尔图格鲁尔带领大约400户突厥人,迁移到黑海南岸的小亚细亚半岛,依附于塞尔柱人建立的罗姆苏丹国,在和拜占庭相邻的萨卡利亚河畔得到一块封地,并皈依伊斯兰教。1300年,奥斯曼自称苏丹,开始了对周围地区的征服。他的统一和征服活动使他成为一个大帝国的奠基人。1300年的奥斯曼二、中世纪战争3.土耳其的崛起1324-1360年第二位奥斯曼帝国的皇帝奥尔汉统治时期才开始形成真正统一的国家,并且不断对外扩张。到1402年,经过几代皇帝的东征西讨,奥斯曼帝国的国土面积扩大了数倍。1451年穆罕默德二世继位时领土进一步扩大到巴尔干,拜占庭仅剩下孤城君士坦丁堡。1359年的奥斯曼1451年二、中世纪战争3.土耳其的崛起1453年4月,穆罕默德二世亲自统率步兵12万,骑兵2万,别动队1万,大小战舰300艘,从水陆两路浩浩荡荡围攻拜占庭仅存的都城君士坦丁堡,克服了城墙、“希腊火”、金角湾口大锁链的阻挠,终于在5月29日攻下君士坦丁堡。希腊火二、中世纪战争3.土耳其的崛起东罗马帝国的末代皇帝被杀,财富被抢劫,古典文化被毁,东罗马的6万居民被卖为奴,君士坦丁堡也被改名为伊斯坦布尔。奥斯曼帝国攻陷君士坦丁堡标志着东罗马帝国千年统治的结束,新的帝国奥斯曼的崛起西帕希骑兵耶尼切里兵团二、中世纪战争3.土耳其的崛起奥斯曼的领土迅速扩大,欧洲巴尔干半岛的塞尔维亚、摩利亚、瓦拉几亚、波斯尼亚、阿尔巴尼亚先后成为帝国的领土。在亚洲基本完成了安纳托利亚的统一。1481年二、中世纪战争3.土耳其的崛起1512年塞利姆一世继位,他在亚洲方向大肆扩张、屠杀什叶派穆斯林、攻打萨珊波斯、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和努比亚。使奥斯曼的版图扩大到欧亚非的大帝国。塞利姆一世1520年二、中世纪战争3.土耳其的崛起苏莱曼一世(1520-1566)时期,欧洲的主要对手是神圣罗马帝国。在亚洲两河流域和高加索是奥斯曼的主要攻击目标。1555年的《阿马西亚合约》确定伊拉克、格鲁吉亚和亚美尼亚的西部地区划归奥斯曼帝国。1566年二、中世纪战争3.土耳其的崛起奥斯曼从一个鲜为人知的小亚细亚北部小国迅速崛起成为一个欧亚非强大帝国,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它拥有一支在分封土地制度上建立起的强大军队。这支军队由西帕希骑兵和耶尼切里兵团组成,纪律严明,待遇优厚,统一指挥,战斗力很强。几位国王都是杰出的统帅,雄才大略,善于分析战略形势并抓住时机,英勇善战和正确的战略战术相结合,辅之以外交手段和谋略计策,保证了奥斯曼帝国的大军所向披靡、节节胜利。二、中世纪战争3.土耳其的崛起二、中世纪战争4.十字军东征11世纪末到13世纪末(1096-1291年),罗马教廷发动西欧的君主、封建主和商人,在反对伊斯兰教、维护基督教,把“圣地”耶路撒冷从“异教徒”手中夺回的宗教旗帜下,在近两个世纪的时间里对地中海东岸诸国,主要是对伊斯兰国家发动了多次侵略性远征。二、中世纪战争4.十字军东征(1)十字军东征的原因一是西欧天主教与东正教争夺宗教正统地位,谋求更大的权力;二是通过战争为西欧君主、封建主、大富商直接掠夺财富;三是阿拉伯人的崛起造成东西方贸易的不畅,特别是塞尔柱人占领耶路撒冷后,干扰和虐待经商和朝圣的基督徒埋下了宗教战争的祸根;二、中世纪战争4.十字军东征(1)十字军东征的原因四是在西欧君主长子继承制下,失去领地继承权的贵族子弟,因缺少财产、土地,成为冒险放纵、专肆劫掠的骑士阶层,因此,把富庶的东方作为他们掠夺土地和财富的对象;五是东罗马帝国日益衰落,阿拉伯人、塞尔柱人、突厥人接连西侵,使其丧失大片亚洲领土,东罗马帝国独木难支,不得不向罗马教皇和神圣罗马求救,这成为西欧发动战争的直接原因。二、中世纪战争4.十字军东征1095年,教皇乌尔班二世在法国的克勒芒宗教大会上号召组织十字军。发表了慷慨激昂的煽动性演说:(2)罗马教皇的煽动“在东方,穆斯林占领了我们基督教教徒的‘圣地’(耶路撒冷),现在我代表上帝向你们下令、恳求和号召你们,迅速行动起来,把那邪恶的种族从我们兄弟的土地上消灭干净!”教皇乌尔班二世二、中世纪战争4.十字军东征“不要因为爱家庭而拒绝前往,因为你们应爱上帝胜于爱家庭;不要因为恋故乡而拒绝前往,因为全世界都是基督徒的故土;不要因为有财产而拒绝前往,因为更大的财富在等待着你们。”克勒芒会议

(2)罗马教皇的煽动二、中世纪战争4.十字军东征“教民们,那东方的国家,遍地是牛乳、羊奶和蜂蜜,黄金宝石随手可拾。谁到那里不会成为富翁呢?去吧,把十字架染红,作为你们的徽号,你们就是‘十字军’,主会保佑你们无往而不胜!”十字军东征

(2)罗马教皇的煽动二、中世纪战争4.十字军东征(3)战争绵延近200年第一次,十字军远征(1096—1099年),参加的约有10万人。骑士十字军兵分4路,1097年会合于君士坦丁堡,旋即渡海进入小亚细亚,攻城夺地,占领了塞尔柱突厥人都城尼凯亚等城,大肆掳掠,于1099年7月15日占领耶路撒冷,接着按欧洲国家模式,在地中海沿岸所占地区建立若干封建国家。十字军横征暴敛,促使人民不断起义,政权动荡不定。夺取耶路撒冷

二、中世纪战争4.十字军东征(3)战争绵延近200年第二次十字军远征(1147—1149年),是在法国国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帝国”皇帝、德意志国王康拉德三世率领下进行的。塞尔柱突厥人于1144年占领爱德沙,是这次远征的起因。出动较早的德意志十字军在小亚细亚被土耳其人击溃。法国十字军攻占大马士革的企图也落了空,故这次远征未达到任何目的。路易七世康拉德三世(3)战争绵延近200年二、中世纪战争4.十字军东征第三次十字军远征(1189—1192年),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红胡子腓特烈一世、法国国王奥古斯都腓力二世和英国国王理查一世率领下进行的。腓特烈率其部队,沿上次远征的陆路穿越拜占庭。法国人和英国人由海路向巴勒斯坦挺进,途中占领了西西里岛。由于十字军内部矛盾重重,此次远征也没有达到目的。红胡子腓特烈一世狮心王查理一世奥古斯都腓力二世二、中世纪战争4.十字军东征(3)战争绵延近200年第四次十字军远征(1202—1204年),是由教皇英诺森三世组织进行的。十字军没有到达圣地与异教徒作战,而是在君士坦丁堡奸淫掳掠了自己的基督教兄弟。十字军开进拜占庭帝国,先后攻陷两座基督教城,并在其领土上建立起了几个国家。(3)战争绵延近200年二、中世纪战争4.十字军东征第五次十字军远征(1217—1221年),是奥地利公爵利奥波六世和匈牙利国王安德烈二世所率十字军联合部队对埃及进行的远征。十字军在埃及登陆后,攻占了杜姆亚特要塞,但被迫同埃及苏丹订立停战协议并撤离埃及。几乎于此同时,1219年至1221年,成吉思汗发动第一次蒙古西征,灭穆斯林花剌子模王朝,令伊斯兰世界两面受敌。(3)战争绵延近200年二、中世纪战争4.十字军东征第六次十字军远征(1228—1229年),是在“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腓特烈二世率领下进行的,这次远征使耶路撒冷在1229年暂时回到基督教徒手中,但1244年又被穆斯林夺回。腓特烈二世二、中世纪战争4.十字军东征(3)战争绵延近200年第七次十字军远征(1248—1254年)和第八次十字军远征(1270年),是法国国王“圣者”路易九世先后对埃及和突尼斯进行的两次远征,但两次远征均遭失败。二、中世纪战争4.十字军东征(3)战争绵延近200年第九次十字军东征(1271年—1272年),由英格兰的爱德华王子领导,赶到北非救援路易九世,但已经无力回天。他在阿卡签定了停战协议,于1272年返回英格兰继承王位。13世纪末十字军已成强弩之末,1291年十字军东征彻底失败。二、中世纪战争5.蒙古人的扩张蒙古人是中国北方的少数民族之一。12世纪时,在长城以北,贝加尔湖以南,东起大兴安岭,西至阿尔泰山,这片广大地区内,分布着许多蒙古部落,均受控于金国。成吉思汗原名铁木真,先后战胜了札木合部、王罕部、乃蛮部,于1206年将蒙古众部落统一成蒙古汗国,在斡难河部落首领大会上被推举为大汗,号称“成吉思汗”。成吉思汗二、中世纪战争5.蒙古人的扩张自1218年-1259年蒙古汗国先后发动了三次大规模的西征。(1)成吉思汗西征蒙古乃蛮部太阳之子屈出律篡取西辽政权,图谋重返蒙古与成吉思汗争权。1218年,成吉思汗亲征西辽,斩杀屈出律。西辽与中亚花剌子模国接壤,成吉思汗试图与其建立邦交和通商关系,主动派出使者和商队进入花剌子模国,花剌子模边防守军杀其使者和商队,夺其财物,仅一人逃脱,向成吉思汗报信。成吉思汗决心报复。二、中世纪战争5.蒙古人的扩张1219年,自率大军号称60万(实际是20万)西进,征伐花剌子模。他的四个儿子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以及大将速不台、哲别随行。蒙军长驱直入中亚,于1220年攻占了花剌子模的都城撒马尔干,其国王西逃,成吉思汗令速不台、哲别等穷追猛打。因此蒙军便西越里海、黑海间的高加索,深入俄罗斯,于1223年大败钦察和俄罗斯的联军。成吉思汗又挥军追击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阑丁,在印度河流域打败之。花剌子模的40万精兵溃不成军。1225年,成吉思汗凯旋东归,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土地分封给四个儿子,后来发展为四大汗国。二、中世纪战争5.蒙古人的扩张二、中世纪战争5.蒙古人的扩张(2)拔都的西征(1237-1241年)第二次西征的原因:一是由花剌子模的余孽挑起的,花剌子模的太子札阑丁在蒙古人第一次西征时,并没有被杀死,逃到高加索地区,在突厥人的支持下又重建了花剌子模;二是术赤所辖之地钦察汗国的俄罗斯人造反,不服蒙古人的统治。拔都二、中世纪战争5.蒙古人的扩张1237-1241年,蒙古大军先将重建的花剌子模国灭亡,后在东欧广阔的地区作战,先后同俄罗斯人、波兰人、匈牙利人、日耳曼人和巴尔干的斯拉夫人作战。拔都在伏尔加河畔,以撒莱为都城建立了钦察汗国。二、中世纪战争5.蒙古人的扩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