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第五版课件第4章自然人ppt_第1页
民法第五版课件第4章自然人ppt_第2页
民法第五版课件第4章自然人ppt_第3页
民法第五版课件第4章自然人ppt_第4页
民法第五版课件第4章自然人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四章自然人NaturalPerson一、自然人概念

是因出生而取得民事主体资格的人,是相对于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主体。二、自然人的权利能力CapacityforCivilRights(一)概念:是法律赋予自然人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二)特点:1.平等性Allcitizensareequalasregardstheircapacityforcivilrights.(Art10,GPCL)2.不可转让性(三)自然人权利能力的开始——始于出生时间(依次):①户籍证明②医院出生证明③其他有关证明例如:张家有孙子张明,张明母亲记得是5月28日生下张明;医院的接生簿上记载的是5月29日;医院出具的出生证明上记载是5月30日;当地派出所的户口本记载是5月31日。法定出生时间为哪一日?(四)终于死亡

1.生理死亡

2.宣告死亡三个例外:1.胎儿2.死者的人格利益保护3.特殊权利能力1.胎儿:例:甲乙为夫妻,甲有父母丙丁。甲死亡时,未留有遗嘱,其妻乙正怀有胎儿,问甲的遗产如何分配?

依《继承法》第28条及第10条的规定,甲的遗产原则上应分为4份,即乙丙丁各一份,预留一份给胎儿。此处胎儿出生应为活体1.胎儿为活体:预留份是胎儿的,有其母乙监护保管。2.胎儿是死体:预留份失去意义,按法定继承处理,即以甲为被继承人,以乙丙丁为继承人,再分配这一原预留份。3.胎儿出生为活体,但旋即死去,则该预留份已转为该胎儿的遗产。被继承人为婴儿,其母乙为继承人。2.死者人格利益保护依权利能力终于死亡原则,死者是不再享有权利能力,自然也无从再享有人格权。但若发生侵害死亡人的人格利益(隐私、名誉、肖像、姓名等)时,法律是否予以保护?此时保护的是社会公共利益以及折射到死者近亲属的人格利益。需定性的3个问题:1.侵权的客体不是死者的人格权而是人格利益。2.起诉的权利人(原告)并非死者,而是其近亲属以自己的名义进行。3.赔偿所得并非死者的遗产,而是直接归属于原告的。3.特殊权利能力对于自然人的特殊权利能力适应特别法Eg:自然人的结婚能力;劳动权利能力始于16周岁。例:小武今年15周岁,某天完成了3个行为,①到商场买了一枚钻戒②与晓月结婚③与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一份1.效力待定2.无效3.无效第二节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

CapacityforCivilConduct一、概念指自然人能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能否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二、种类表面:年龄实质:智力发育程度(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条件:1.年龄18周岁以上2.精神正常3.16—18周岁的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例外(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条件:1.年龄在10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16周岁)。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三)无民事行为能力1.年龄不满10周岁。2.完全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行为能力与民事行为效力的关系1.完全行为能力人的民事行为效力不会因为主体欠缺行为能力而生瑕疵2.无行为能力人的民事行为效力①无行为能力人纯获利益的行为并不因其无行为能力而无效。Eg:一周岁孩童接受叔父赠送的别墅一套。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处分零花钱的行为或简单民事生活行为一般有效EG:9周岁孩童买3元雪糕。3.限制行为能力人的民事行为效力①纯获利行为有效②在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范围内的行为有③超出民事行为能力范围的——效力待定④超出行为能力范围而实施的单方行为——无效行为解释:依《民通意见》58条第2款,是无效,但依《合同法》47条属效力待定,新法优于旧法,应理解为在一般合同行为领域,即限制行为能力人不受《合同法》调整的单方行为,仍应适用《民法通则》第58条第2款,属无效。例如:依《继承法》第22条规定,无行为能力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所里遗嘱无效,此处遗嘱系典型的单方行为。不应将《合同法》第47条无限扩大,认定是效力待定。第二节监护Guardianship一、监护概念

是监护人对未成年人和精神病人(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依法实行的监督和保护的一项民事法律制度。

亲权:是父母基于其身份,对未成年子女以教养保护为目的之权利义务的集合二、监护人的设立(一)为未成年人设立监护人Minor’sguardians法定监护人:

1.父母

2.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姐指定监护人:

1.有关组织指定——①自愿②需经过未成年人父母单位同意或未成年人住所地居委会或村委会同意

2.法院指定两个指定的关系是:前者是后者必经程序,否则,法院不予受理。另外,一经指定,不得擅自变更,否则,由变更前后的监护人承担连带监护责任。

委托监护:《民通意见》第22条,法定或指定监护人可以通过委托协议将监护职责委托给他人履行,此时成立委托监护。其他监护——其他自然人(组织)担任监护人1.未成年人的其他亲属、朋友条件:①亲属、朋友自愿②征得有关组织同意2.有关组织(二)为精神病人设立监护人Mentallyillperson’sguardians1.法定监护人——配偶、父母、成年子女、其他近亲属(不能推诿)

2.有关组织担任——没有法定监护人或法定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

3.指定监护——①精神病人所在单位或住所地居委会、村委会从近亲属中指定②法院指定注意:只有前一顺序的有监护资格的人无监护能力,或者由其担任监护人队被监护人明显不利时,才可能从后一顺序有监护能力的人中择优确定,如有精神病人有识别力的,还应征求意见。

监护人的职责:1.保护被监护人的身体健康。2.照顾别监护人的生活。3.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4.保护和管理被监护人的财产——非为被监护人的利益,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5.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诉讼。6.代理被监护人进行诉讼。Eg:童飞乃是一著名童星,收入颇丰,其父童安格欲从其收入中拿出一万元,资助生活困难的弟弟童安(童飞叔父)问:可否?监护人的法律责任1.致被监护人财产损失的,应承担赔偿责任。2.依有关人员或单位申请,人民法院可撤销其监护资格。几种特殊情形下的监护责任分配1.父母离婚的责任分担——有先后之分,而不是平行的①同该子女共同生活的一方独立承担②唯有前者不能独立承担的,另一方才与其共同分担——补充赔偿责任例:甲乙为夫妻,有一子丙12岁,甲乙离异,丙随母乙生活。一天,丙致小朋友丁伤害,花去医药费8万元。经查:题A:乙有个人财产20万元,甲有个人财产200万元。题B:乙有个人财产7万元,甲有个人财产200万元。题C:乙有个人财产1万元,甲有个人财产200万元。问:以上三种情形下,甲乙如何承担8万元赔偿金?A:乙一人财产足矣B:乙一人的财产可赔偿大部分(保留必要的个人生活资料),甲可承担小部分(次要)责任C:乙一人的财产仅可赔小部分或不赔(考虑保留必要的个人生活资料),甲承担主要责任。委托监护时的责任承担1.原则上由监护人(委托人)承担2.委托人与受托人之间另有约定的,仍应由监护人对第三人承担责任,尔后监护人可依约向受托人追偿。——3.受托人在履行监护职责时确有过错的,由委托人与受托人对第三人负有连带赔偿责任。例:甲有一子乙12岁,甲要出国学习1年,遂委托其妹丙(乙的姑妈)照看乙一年。甲丙二人约定:由甲每月支付给丙监护费2000元;若出现乙侵权,甲、丙2:8的比例分担赔偿责任。6个月后,乙将小朋友丁打伤,花去医药费1万元。问:丁的父母应如何主张该费用请求权?A.向甲主张2000元,向丙主张8000元。B.向甲丙任何一人主张1万元。C.向甲主张1万元,尔后甲向丙主张8000元。D.向丙主张1万元,尔后丙向甲主张2000元。C因未交待丙在监护过程中有过错,所以不能推定甲丙承担连带责任。监护人不明时的责任承担依《民通意见》第159条,由顺序在前的有监护能力的人承担责任。1.顺序在前2.且有监护能力例:未成年人甲的父母于5月8日意外死亡,5月9日甲打伤乙,致乙花去医疗费5万元。经查,甲的祖父母有财产10万元,甲的外祖父母家徒四壁,甲的成年兄长丙有个人财产20万元。问:谁来承担5万元的赔偿责任?甲的祖父母擅自变更监护人时的责任承担依《民通意见》第18条,此时由变更前后的监护人承担责任。例:甲现年12岁,父母新亡,其父所在工厂制定甲的祖父乙为监护人,后乙与甲的外祖父母丙丁协议由后者担任监护人。第二天,甲打伤小朋友戊,致医疗费1万元,问,谁来承担责任?乙丙丁18周岁上下的变通依《民通意见》第161条,一下两种特殊情形变通适用《民法通则》第133条:1.侵权时不满18周岁,诉讼时已满18周岁:①有经济能力的,由本人承担责任②无经济能力的,仍适用《民法通则》第133条2.侵权时已满18周岁的:①原则上由本人承担。②无经济收入的,抚养人垫付。③垫付有困难的,可判决或调解延期给付。例:甲(生于1982年10月3日)、乙(生于1983年9月6日)于2000年10月5日合谋打伤了丙,花去医疗费5万元。2001年11月,法院审理此案。经查,甲无固定工作,整日游手好闲,其父母收入颇丰;乙已于2001年9月10日参加工作,收入稳定,问对于丙的医疗费偿还这一问题法院应如何判决?甲乙成立共同侵权,丙可要求甲乙承担连带责任;其在甲的责任可有父母垫付,垫付后将来可向甲追偿。《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三条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监护人承担民事责任。监护人尽了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他的民事责任。有财产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造成他人损害的,从本人财产中支付赔偿费用。不足部分,由监护人适当赔偿,但单位担任监护人的除外。第四节自然人的住所

Domicile一、住所与居所概念住所:是指自然人生活和法律关系的中心地。居所:是自然人以特定目的暂时居住的处所,也可以是自然人经常居住的处所。

自然人的住所即为其户籍所在地的居住地。经常居住地与住所地不一致的,经常居住地视为住所。第五节宣告失踪和宣告死亡DeclarationsofMissingPersonandDeath一、宣告失踪(一)概念指自然人离开自己的住所,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由人民法院宣告其为失踪人的法律制度。(二)条件1.自然人下落不明满2年——2.有利害关系人的申请3.须经法院宣告——3个月时间计算起始:1.音讯消失的次日为第一天。(从失踪人下落不明的次日)2.事故发生之日的次日。3.战争结束之日的次日。例:阿炳2000年8月1日乘船轮渡时不幸翻船事故,与其他乘客一起生不见人,死不见尸,其妻欲申请法院宣告失踪,问最早应在哪一天?A.2002年8月1日B.2002年7月31日C.2002年8月2日D.2002年8月3日C有权申请宣告失踪的利害关系人近亲属: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无先后顺序“不告不理”

(三)宣告失踪的效1.为失踪人设立财产管理人

近亲属及亲友均可,且无先后顺序、无人数限制,若有争议,由法院指定——有利于保护失踪人财产的原则以下两种人不能担当财产代管人①无行为能力人、限制行为能力人②不利于失踪人财产2.财产代管人的法律地位P70①权利:代管人可从失踪人的财产中为必要支付,支付失踪人所欠债务、税款,也可向失踪人的债务人主张债务。②诉讼地位:涉及失踪人的民事诉讼时,代管人可直接以自己的名义作为被告或原告参加诉讼。③法律责任:代管人怠于履行职责或侵犯失踪人财产的,应承担赔偿责任,其他利害关系人可申请变更财产代管人例:甲被宣告失踪,乙为甲的债权人,丙为甲的财产代管人。现乙欲起诉主张自己对甲的债权,问应以谁为被告?丙(四)失踪宣告的撤销1.撤销失踪情形:①被宣告失踪人重新出现②他人确知失踪人的下落2.撤销失踪宣告的程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3.后果代管财产返还并附有详细告知义务二、宣告死亡(一)概念宣告死亡是自然人下落不明达到法定期限,经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宣告其死亡的法律制度。(二)条件:一定期限普通期限:为4年——下落不明特别期限:为2年——因意外事故公告期:1年3个月判决宣告之日就为其死亡之日

(三)宣告死亡的效力1.被宣告死亡人丧失民事主体资格2.婚姻关系自动解除3.个人合法财产变成遗产开始继承4.夫妻的另一方可以自己决定送养子女给他人(四)死亡宣告的撤销1.经本人或利害关系人申请,法院应撤销对他的死亡宣告2.原配偶若未再婚,婚姻关系恢复;若已再婚,不因撤销死亡宣告而影响第二次婚姻关系的效力3.子女的收养关系不因撤销死亡宣告而受影响4.财产返还天然孳息:指因物的自然属性而获得的收益,如果树结的果实、母畜生的幼畜。法定孳息:指因法律关系所获得的收益,如出租人根据租赁合同收取的租金、贷款人根据贷款合同取得的利息等。

《物权法》第116条规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权人取得;既有所有权人又有用益物权人的,由用益物权人取得。当事人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而法定孳息,当事人有约定的,按照约定取得;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按照交易习惯取得。51.关于宣告死亡,下列哪些选项是正确的?()A.宣告死亡的申请人有顺序先后的限制B.有民事行为能力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行为有效C.被宣告死亡的人与其配偶的婚姻关系因死亡宣告的撤销而自行恢复D.被撤销死亡宣告的人有权请求依《继承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