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区2015年秋期高三历史一诊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1页
涪陵区2015年秋期高三历史一诊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2页
涪陵区2015年秋期高三历史一诊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3页
涪陵区2015年秋期高三历史一诊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4页
涪陵区2015年秋期高三历史一诊分析及教学建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化知识,独立思辨——

涪陵区2015年秋期高三一诊

历史学科试卷分析及教学建议

2016-3-24涪陵教科所谢章芳一、一诊考试相关数据Ⅱ卷得分问题很多?二、学生存在的问题(Ⅱ卷)理想的答卷模式?书写工整,思路清晰,要点齐全,逻辑严密,表述准确。(1)基础知识不扎实

时间不清楚,事件不明白(2)阅读理解能力差

读不懂材料,下笔千言,离题万里(3)归纳、概括能力差

照抄原文,不会提炼概括,表述不准确,(4)审题有问题

看错题目漏答问题(5)缺乏科学史观引导和正确的答题技巧缺乏科学的历史思维,思路不清晰,逻辑混乱。无答题方法(6)答题不规范

书写潦草、紧密,字迹不清晰,无序号、无段落,逻辑混乱。三、教学建议

实施3+2战略“3”即落实好三维目标,重视对学生知识、能力、方法的引导和培养,关注学生的情感,核心是能力培养。“2”指复习中要做到将“有为”和“无为”有机结合:既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也要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动手动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加强研究,明方向方向比努力更重要!加强对考纲和全国卷和各地模拟题的研究,精选试题,提高训练针对性。明白考什么?如何考?全国卷考纲要求:

历史学科考查对基本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科素养和学习潜力;注重考查在科学历史观指导下运用学科思维和学科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本史实+运用能力历史学科基本要求基本史实:历史史实(原因、经过、结论、影响、评价)、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历史学科思维:时间线索,因果联系,过程扫描,阶段分析,性质评判,意义定义科学历史观:唯物史观指导下的多种史观学科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和历史价值观。学科方法:分析、比较、概括等历史学科能力:阅读能力、迁移能力、思维能力、表达能力A.基本史实的迁移运用能力(14)26.人性是先秦以来一直讨论的问题。基于对人性的新认识,宋明理学家主张“存天理,灭人欲”,他们认为人性A.本质是善B.本质为恶C.非善非恶

D.本善习远(15)29.《申报》“时评”栏目曾评述说:“今之时局,略似春秋战国时期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对于各省,犹东周之对于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犹诸侯相侵伐也。”这一时局出现在A.太平天国运动时期B.义和团运动时期C.辛亥革命时期D.北洋军阀统治时期B.独立思辨得出结论的能力(15)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15)28.1852年,一位在华英国人在报告中称,英国商人运往伦敦的中国生丝是以“无用的”曼彻斯特上等棉布包装的。而在此之前,用于包装的主要是中国产的土布。包装布的这种变化反映了当时A.中国的土布质量粗糙B.英国棉布价格更具优势C.中国生丝在英国畅销D.英国棉布在中国滞销脱离教材,打破思维定式C.理解阐释准确表述的能力(14-40)(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二人科技成果命运不同的原因。(10分)(14-41)(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魏晋法律改革的主要特点。(8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儒学对西汉、东汉、魏晋时期法律的影响。(7分)(2)内化知识,树前提内化基础知识,构建清晰的知识体系:历史史实(原因、经过、结论、影响、评价)、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历史阶段特征系统学习,深度学习思维导图、历史概念、重组教材(专题、通史)编写思维导图建构历史概念原因、过程、本质、影响陆王心学:是由儒家学者陆九渊(南宋)、王阳明(明)发展出来的心学的简称,或直接称“心学”;陆王心学一般认为肇始孟子、兴于程颢、发扬于陆九渊,由王守仁集其大成。认为心是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主观唯心主义哲学。认为穷理不必向外追求,只需反省内心即可,“发明本心”,人天生有良知(优点),天理在心中,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恢复良知的本性,尽力发挥自身潜能,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在强调人的自主作用,激发人们奋发励志方面起了重要作用。弄清易混概念一语中的,点破实质,对比分析民主:(英语:Democracy,或译民主制、民主主义,旧译德谟克拉西、德先生)从其字面上来看,代表着由人民统治,即“人(全)民做主”。指在一定的阶级范围内,按照平等和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共和:起源于拉丁文,意思是人民的公共事务,现在体现在国家元首不是世袭皇权。共和是在自由、平等、民主和法治等现代政治理念基础上的共和。民主的本质是决策方式与专制独裁对立,共和的本质是公天下与世袭制”(3)科学方法,引思路注重对学生科学方法和科学史观的引导,培养学生从科学的角度和正确的方法分析判断历史问题的能力。选择题、概括、审题、唯物史观A.选择题25.近年来,随着《甄嬛传》《琅琊榜》热播,以子嗣夺嫡与后宫争宠为主题的古装影视剧十分火热,令观众津津乐道。抛去艺术夸张成分,导致古代社会这些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家国一体B.嫡庶有别C.宗族制度D.君权至上31.黄埔军校兴办之初,将政治教育放在首要地位,让学员彻底了解国内外的政治经济形势,明确革命军人的责任。因此军校可能是()A.开设社会主义理论课程B.用严格的校规军纪管理学生C.派教员训练农讲所学员D.加强兵器操练提升身体素质BA29.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说》里谈到国家与政府的关系:“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这段话()A.宣传了实业救国思想B.抨击了民主革命言论C.反映了社会契约精神D.提出了救亡图存要求CA.选择题方法:抓本质,看主流,画图示,重逻辑逻辑:确定的,一贯的,有条理,有根据

抓本质(2012)33.据统计,1992年全国辞去公职经商者达12万人,未辞职而以各种方式投身商海者超过1000万人,这种现象被称为“下海潮”。这反映了A.市场经济改革称为社会共识B.多种经济成分开始共同发展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D.计划经济开始转向市场经济

“下海潮”是一种行为方式。反映的是社会的思想观念与意识。本质反映的是社会的思想观念与意识画图示(13)24.在周代分封制下,墓葬有严格的等级规定。考古显示,战国时期,秦国地区君王墓葬规模宏大,其余墓葬无明显等级差别;在经济发达的东方六国地区,君王、卿大夫、士的墓葬等级差别明显。这表明A.经济发展是分封制度得以维系的关键(0.29)B.分封制中的等级规定凸显了君主集权(0.29)C.秦国率先消除分封体制走向集权统治(0.21)D.东方六国仍严格遵行西周的分封制度(0.21)纵向材料做选择题注意事项1.落实教材,准确理解教材结论。2.准确理解材料观点,千万不能用自己的观点代替作者观点。3.不能忽视时间要素,特别是隐含的时间信息。如:人名、事件、书籍、场景(“灯火通明”代表夜里……)。4.一个材料有多句话时,一定选最全面反映材料意思的选项。5.先入为主,不轻易修改答案,除非有确切的依据。B.如何概括概括什么?(1)概括观点:基本内容(发散式思维)(2)概括变化和发展趋势:从……到……(演绎式思维,由表及里,由浅到深)(3)概括特点:抽象提炼,(归纳提炼,得出本质和特性)B.如何“概括”?概括的方法:梳理要点,找准角度,总结趋势,抽象归纳,准确表达。概括的几个特性:完整性、准确性、抽象性、逻辑性

——王邵励王邵励:《什么是合理的历史“概括”?》,《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5年第8期(2015全国卷二)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与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抽象性:应抽象为“人伦”“亲情”“孝道”等准确性:不能概括为“君权高于法权”,而应概括为“君权不干预法权”C.注意审题明确问题的提示语、限定语、中心项和求答项(14-40)(14-40)(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宋应星、牛顿二人科技成果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15分)D.强化唯物史观实践观点和实践标准方法生产观点及生产力标准方法辩证观点和分析方法整体观点和纵横分析法群众观点及人民利益标准方法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陈辉《重新认识唯物史观指导下的高中历史教学》《历史教学》(上半月刊)2012.10

》(4)关注热点,提兴趣高考不避热点,可让相关知识的复习更有深度,有趣味,高考做题时对学生有熟悉感。时政热点:一点四面、人口问题、供给侧改革、股市、朝鲜屠呦呦、十三五周年热点:西安事变、长征会师、八大等长效热点:统一、法治、传统文化等等

时时关注,集中归纳作为历史老师,我们可以想到什么?2015年十大学术热点热点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研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热点2.全球治理与中国外交(网络安全、气候变化、难民问题、反恐问题,一带一路”、亚投行,二战后建立起来的国际关系体系)热点3.网络空间法治建设研究热点4.新文化运动百年反思热点5.东方主战场: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与作用热点6.“一带一路”:共建开放包容的利益共同体热点7.“互联网+”时代信息技术发展与教育变革热点8.媒体融合与新闻传播业变革热点9.中国人口政策调整及其社会影响热点10.大气环境治理与低碳发展(表现、原因、规律)人口迁移表现:中国古代史上的人口南迁(经济重心南移)新中国人口的迁移(改革开放前、后)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黑奴贸易;难民、移民等原因:政治、经济、国际关系、全球化等方面分析。引导学生总结一些规律影响人口数量变化的因素地理条件;农业生产;战争;政治制度,政策调整;传统思想和习俗等。人口变化对社会的影响①控制人口增长缓解了人口过多及过快增长对社会经济和资源环境的压力;为现阶段城乡居民生活质量提高创造了条件;人口老龄化,适龄劳动力减少;造成社会保障压力等。②人口过多的影响资源环境压力;就业压力;加剧贫富悬殊;影响社会秩序稳定;劳动力资源丰富;有广阔的消费市场等。周年纪念1986年,中国正式申请恢复在关贸总协定中的缔约国地位。1976年,文革结束1966年,文革开始1956年是极其重要的一年1946年1月,重庆政治协商会议召开。1946年6月,蒋介石调集重兵进攻中原解放区,全国规模的内战爆发。(全面进攻)1936年,长征胜利会师。(甘肃会宁)1936年,西安事变。1926年,北伐战争开始;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装起义,革命势力扩展到整个长江流域。1906年,清政府宣布“预备仿行宪政”,借立宪之名行集权之实。周年纪念1886年,卡尔·本茨发明汽车。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1776年,《独立宣言》发表,美国建立。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太平天国军事上达到全盛,颁布了《天朝田亩制度》。53年—56年:“三大改造”1953年—1957年:“一五”计划的实施1956年2月:苏共召开”二十大”1956年4月:毛泽东作《论十大关系》报告1956年6月:“长期共存、互相监督”方针的提出(必修Ⅰ95页)1956年9月:中共八大召开(必修Ⅱ51页)(5)应对选修,重规律选一、选四基本是考独立运用,基本不涉及教材内容,只有选三与教材联系较大选修一◆近五年的主要考点2011年:盟旗制度2012年:王莽改制;2013年:均田制与两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