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讲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系统_第1页
第三讲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系统_第2页
第三讲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系统_第3页
第三讲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系统_第4页
第三讲 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文化概论主讲人:苏顽鹏五、课程总体结构图第一讲中国文化形成与发展的因素第二讲中国文化的类型及其特点第三讲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与价值系统第四讲中国文化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五讲中国语言文字文化第六讲中国古代科技文化第七讲中国古代艺术文化第八讲中国古代宗教文化第九讲中国古代哲学文化梁启超有一段话说:

“凡一国之能独立于世界,必有国民独具之特质,上自道德法律,下至风俗习惯、文学美术,皆有一种独立之精神,祖父传之,子孙继之,然后群乃结,国乃成,斯实民族主义之根柢源泉也。”此话反映出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必须具有一种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形成属于自己的文化传统,这种文化传统相互凝聚和整合,便构成本民族文化的基本精神。第一节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古代文献中:

“精”是精妙、精粹、精华、精微。

“神”是玄妙、微妙、奇妙的变化。而“精神”,是指天地万物的精气、活力,事物运动发展的精微的内在动力。

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指文化现象中最精微的内在动力和思想基础,是指导和推动民族文化不断前进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观念。一、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意蕴文化的基本精神属于观念形态的范畴。文化精神是相对于文化的具体表现而言的。文化的具体表现包括物质、制度、行为、思想意识等层面,无不和内在的文化精神相关系。优秀文化传统实质上是民族文化基本精神的具体表现。它也是民族延续发展的精神动力,或者说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思想观念或文化传统要成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标准有二:一是,具有广泛的影响,感染熏陶了大多数人民,为他们所认同、所接受,成为他们的基本人生信念和自觉的价值追求;二是,具有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必须具有这两方面的特点,才可以称为文化的基本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一些思想观念和固有传统长期受到人们的尊崇,成为生活行动的最高指导原则,在历史上起了推动社会发展的作用,成为历史发展的内在思想源泉,这就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二、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主体内容

天人合一以人为本刚健有为贵和尚中(一)天人合一1、“天人合一”思想的内容:

认为:自然的发展与人类的发展是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人们应根据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并规范自己的言行。中国文化比较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主张天人协调,天人合一。这与西方文化注重强调人要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才能求得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思想是有差别的。天人合一是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基本差异之一。在古代中国人看来,自然过程、历史过程、人生过程、思维过程在本质上是同一的。这一思想特征贯穿了“天人合一”观念源起与演变的基本过程,贯穿于古代的哲学、科学和艺术中。老子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认为宇宙间有四大,人居其一,人以地为法则,地以天为法则,天以道为法则,从一个侧面确立了人与天的相互关联。庄子提倡“与天为一”。“弃事则形不劳,遗生则精不亏,夫形全精复,与天为一。”抛弃世事,忘怀生命,使形体健全,精神饱满,从而达到与天合为一体的自然无为境界。

纵观中国古代美学基本特征中,如强调真善统一、情理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认知与直觉的统一等,和中国古代审美理想中,如儒家对“和”、道家对“妙”、佛禅对“圆”的追求,无不是“和合”文化在审美层面的诗性展开和逻辑延伸。这表明,中国诗性智慧和审美意识与“和合”文化有着一种特殊的亲和性和关联性。“和合”文化,是中国古代诗性智慧之根。2、“天人合一”思想的演化过程作为一种思想观念,远在先秦时期提出,但作为明确的命题,则是由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最先提出来的。

1)西周:天为人格神,神人相通

上古“天人合一”就是人神合一,后来发展为人按照天(有自然与神的双重含义)的规则行事的意义。商周时期天与帝都可以指至上神,具有浓厚的迷信成分。春秋时期才开始逐渐置换出天的自然、必然等含义。

2)春秋战国时期“天人合一”的发展孟子在道德境界上的“天人合一”。这个意义上的天是一种无限,也有必然的含义。庄子自然意义上的“天人合一”。这个天就是自然的含义,天人统一的基础是气。人不要有无,否定文明,达到一种原始的同一。易传的天人合德。是春秋战国时期理性的“天人合一”最具哲学概括性的表述,也是后来“天人合一”思想的经典依据。3)董仲舒迷信的天人感应论。这是上古迷信思想在新时期的还魂,借用阴阳五行为工具,并将其进一步迷信化。各种巫术就是这种天人感应思想的反映。4)张载与理学的“天人合一”。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第一个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张载的“天人合一”有三个要点:一是天人统一于气,二是道德化的宇宙,三是人在自然与道德性上与天的统一与相通。其要点是把宇宙伦理进化而与之合一,这是理学成立的核心理论与标志。天在这里是绝对,是外在必然性。

天人合一思想的实际是关于人与自然的统一问题,或者说是自然界和精神的统一问题。它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于主客体之间、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之间关系的辩证思考。

1)人不能违背自然,不能超越自然界的承受力去改造自然、征服自然、破坏自然,而只能在顺从自然规律的条件下去利用自然、调整自然,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也使自然界的万物能生长发展。

2)自然界对人类也不是一个超越的异己的本体,不是宰制人类社会的神秘力量,而是可以认识、可以为我利用的客观对象。

3)这种思想长期实践的结果,是得到自然界与人的统一,人的精神、行为与外在自然的一致,自我身心平衡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的统一,以及由于这些统一而达到的天道和人道的统一,从而实现了完美和谐的精神追求。

3、“天人合一”精神的积极性第一,它依据自然的变化推及人世,虽然自然与人是两种物质,两种运动,但毕竟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因而,或多或少地,天人合一精神带有唯物的因素。第二,它的目的是监督督促以皇帝为首的官僚要清正廉洁,坚持礼制、实行仁政,这在当时高度的集权统治和民主意识淡薄的时代里,无疑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式。第三,天人合一思想的实施促使人们去研究自然,推动了古代自然科学的发展,仅在汉代,对天文现象的记载就极为详细,至于张衡对天文、地质的研究,张仲景对病理的研究还是举世公认的。

4、“天人合一”精神的消极意义第一,过于强调环境因素对人的影响,特别注重对环境影响人世问题的研究,因而形成了古代天人关系之学,使带有宗教迷信特色的术学易学非常发达。可以说,这些东西中有许多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糟粕。第二,强调自然对人的影响,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自然变化归因于人世,一方面使人生产了软弱的心理;另一方面也使人产生了自责的心理。而软弱和自责无疑限制了人的创造性和主动性,阻碍了中国历史的进一步发展。第三,过于强调人对于自然的迎合,而忽视甚至不敢对自然开发利用,阻碍了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人文主义或人本主义,向来被认为是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也是中国文化基本精神重要内容。“以人为本”是指以人为考虑一切问题的根本。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之间,以人为中心。(二)以人为本

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系统的确立,中国传统文化主题内容的嬗变,中国古代各种哲学派别、文化思潮的关注焦点,以及整个中国传统文化的政治主题和价值主题,始终围绕着人生价值目标的揭示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和实践而展开。中国传统文化的基调是:人为万物之灵,天地之间人为贵。人本思想的社会功能:它不仅有助于人们合理地对待人与神的关系,增强人的主体意识,而且有助于抵制宗教神学。

中国的人文主义的含义与西方有本质的不同。西方的人文主义包含有民主思想的成分,而中国的人文主义主要是指中国哲学讨论的主要对象是人而不是神与自然。在哲学讨论主题为“人”这一意义上称为人文主义,用中国传统方式来说,就是肯定在天、地、人三者之间,以人为中心;在人与神二者之间,仍然以人为中心,人可以“赞天地之化育”,与天地“相参”。儒家的道德的人本主义,其重要表现是把人放在一定的伦理政治关系中来考察,把人个价值的实现,个体道德精神界的升华,寄托于整体关系的良性互动。这一思想对人的精神的开放,对于个体道德自我建立,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与近代西方资产阶级人本主义相区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明显重人伦轻自然,重群体轻个体,只强调个人义务和道德人格的独立性,而不重视个人的权利和自由,这是一种落后。(三)刚健有为

刚健有为思想是人们处理天人关系和各种人际关系的总原则,是中国人的积极的人生态度的最集中的理论概括和价值提炼。孔子时已经提出刚健有为的思想。重视“刚”的品德,强调人要有坚定性,知识分子要有责任感和奋斗精神。《易传》提出“刚健”学说,对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思想作了经典性的表述。强调:刚健的同时要文明,要中正,防止主观盲动等片面性。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柔静无为”之说,如老庄思想、宋儒思想,但没有占上风,只是作为刚健有为思想的补充。两者相互对峙,相互引发,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面貌。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刚健有为有密切关系,或者说作为刚健有为思想之重要表现,是坚持独立人格的思想。孔子认为,为了实行仁德,宁可牺牲自己的生命,而决不苟且偷生。“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这种坚持独立人格、注重“大丈夫”气节的思想,无疑是中国文化的优良传统之一。

贵和谐,尚中道,作为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之一,也在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过程中起过十分重要的作用。中西文化的一个重要差异,就是中国文化重和谐与统一,西方文化重分别和对抗,由此形成了显然不同的文化传统。(四)贵和尚中“和”的释义“和”是不同要素所组成的一个和谐的统一体。它有两个要点:一是区别,二是和谐。西周史伯说:“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以他平他谓之和,故能丰长而物归之。若以同裨同,尽乃弃矣。”(《国语·郑语》)认为“和”能产生新事物,而“同”则意味着事物发展的停止。孔子也认为“礼之用,和为贵”“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表现出鲜明的重“和”去“同”的价值取向“中”的释义:

在两个极端中保持中立,在过程中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中庸》以及《周易》都有这种尚“中”的传统观念。“和”注重于效果,“中”更多地着眼于过程,二者是统一的。在中国传统文化系统中,“中”与“和”,尤其是“和”被提高到宇宙论的高度,《易传》中:“乾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太和”即宇宙呈现出的那种至高无上的和谐状态。《中庸》也说:“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悖。”正是对这种“太和”之境的最好描摹。“中和”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运用在文化价值观方面,提倡在主导思想的规范下,不同派别、不同类型、不同民族之间思想文化的交相渗透和多样统一。在民族关系上以和为贵,承认任何民族的文化都有其自身的意义和价值。汉代、唐代处理南匈奴、南突厥的问题,一以贯之的羁縻政策与朝贡贸易,把生活在中国境内的不同民族融为一体,成为统一的中华民族。中国对外来的民族也持怀柔与同化态度,是世界上少数不排斥犹太人的国家之一。犹太人的民族性和宗教信仰是非常突出的,但是他们也慢慢融入了中国社会。在伦理行为上的中庸思想。在中国,中庸之道可以说是一种调节社会矛盾使之达到中和状态的高级哲学,所谓“极高明而道中庸”。它强调人在社会关系中以“中”为尺度、以“和”为归宿,主张“无过也无不及”,成为中华民族一种主要的情感心理原则。中华民族在总体上体现了一种内敛而非扩张的精神。由于整个民族在贵和尚中观念上认同,使得中国人十分注重和谐局面的实现和保持,表现出一种内敛而非扩张的精神需求。这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是必不可少的,对民族精神的凝聚和扩展,是有益的。三、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功能

民族凝聚功能精神激励功能价值整合功能(一)民族凝聚功能1.由于文化基本精神有着巨大的思想统摄性,它可以超越地域、阶级、种族、时代的界限,将一个民族的人凝聚为一体,使之同心同德地为整个民族的利益和民族的长远利益而共同奋斗。2.中国长期统一与中华文化中刚健自强、以和为贵的基本精神是分不开的。

3.自西周以来,作为一种理性自觉,大一统的观念便深深扎根于中国人心中。

4.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民族凝聚力形成并发挥作用的思想基础,也是它的思想核心;同时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也是增强并推动民族凝聚力更新的精神力量。

(二)精神激励功能1.中国文化中刚健自强的精神,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一直激励着人们奋发向上,坚持与内部的恶劣势力和外来的侵略压迫作不屈不挠的斗争。2.中国文化中以人为本的精神,激励人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努力在现实生活中去发现人,实现人的价值。3.中国文化中天人合一、以和为贵的精神,激励人们维护整体利益,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三)价值整合功能1.价值整合功能,即整合不同的价值观,使其在中华一体的文化格局中熔铸成为一个有机的统一整体。

2.中国古代文化是在多元一体格局下发展起来的。

关于价值与价值观一、价值是来自人类生活实践的一种理论抽象。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的存在、作用以及它们的变化对于一定主体需要及其发展的某种适合、接近或一致。

第二节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二、价值观①价值观是一种价值意识,是对价值关系的反映,是指导人们思想行为的根本的价值意识。价值观作为一种意识其反映的对象不是一般客体,而是客体属性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即价值关系。价值观不与政治、法律、艺术、道德、科学这些社会意识形式相并列,而是渗透在一切社会意识的形式中,是通过各种社会意识形式表现出来的更深层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价值意识。②

价值观是人们对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判断、评价、取向和选择,在深层上表现为人生处世哲学,包括理想信念和人生的目的、意义、使命、态度,而在表层上则表现为对利弊、得失、真假、善恶、美丑、义利、理欲等的权衡和取舍。价值观反映主体的根本地位、需要、利益以及主体实现自己利益和需要的能力、活动方式等方面的主观特征,是以‘信什么、要什么、坚持追求和实现什么’的方式存在的人的精神目标系统,是人和社会精神文化系统中深层的、相对稳定而起主导作用的部分。具体来说,就是人们关于好坏、得失、善恶、美丑等价值的立场、看法、态度和选择。在一个社会的价值观体系中,各种价值观的地位并不相同,有些价值观处于主导地位,有些价值观处于从属地位。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故价值观可以分为两类:一般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体系是由一圈一圈的逻辑层次构成的。核心价值观是内核,位于最里面的第一个圆圈,它由里向外扩散、渗透,统摄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层次。伦理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领域,位于第二个圆圈,它包括人们精神生活的伦理价值观和道德准则,审美价值观等,其理论基础是哲学。它受制于核心价值观,但影响其他层次的价值观。政治价值观位于第三个圆圈,它包括关于政治上层建筑的价值意。经济价值观位于第四个圆圈,它包括关于经济基础(生产关系)的价值意识。社会生活价值观位于第五个圆圈,它包括物质生活的社会公德、行为规范等具体价值观。一、天人关系上的不同价值取向“天”,广义的自然“人”,人的文化创造及其成果(一)人文取向与人道原则1、人文取向儒家从群体关联与个体存在两方面,对人文价值做了双重确认墨家则强调“力”

2、人道原则(追求文明社会的秩序稳定)儒家:“仁”佛教:“慈悲”墨家:“兼爱”(二)“无以人灭天”

道家的观点、相对于儒墨之突出人道原则,道家则把关注的重点放在自然(“天”)之上,由此形成一种异于儒墨的价值取向。1、在天人关系上儒、墨将自然(“天”)视为前文明的状态,强调自然应当人文化道家则认为,自然本身便是一种完美的状态,而无需经过人化的过程2、对于人化过程的态度从自然状态的理想化这一基本前提出发,道家对人化的过程及其结果(“文明”)往往持批评和否定的态度,认为人化的过程不仅无益于自然之美,而且总是破坏这种理想状态从技艺到道德规范等各种人文现象,带来的并不是进步,而往往是祸乱和灾难小结:在天人关系上,儒家的价值取向在传统文化中占着支配地位。然而,因为儒家忽视了对自然的探索和改造,因此表现出了某种重人文而轻自然的趋向。道家虽然崇尚自然,但其自然原则,由于缺乏积极改造、作用于自然界的内容,因此也不足以抑制儒家轻自然的倾向,这里确实表现出了传统文化价值观的消极的一面。二、群已关系的定位(一)修已以安人

儒家肯定个体内在价值,提出了“为已”和“成已”之说——成已而成人君子求诸已,小人求诸人。——《论语·卫灵公》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二、对个体生命与个性自由的关注

相对于儒家,道家对个体予以了更多的关注:1、以“性”作为个体性规定,侧重点在于自我的个性品格2、对个体的生命存在表现出更多的关注,体现在保身全生,不是德性的升华3、崇尚个体个性的价值取向,主要是指对逍遥境界的追求。三、群体原则的强化

墨家、法家、佛教、理学的观点墨家观点:1、墨家所提出的“兼爱”原则,体现了一种群体认同的要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是其基本主张;2、墨家所提出“尚同”之说,含有群体沟通之意,核心则是下同于上,将社会认同理解为服从最高意志,淹没了个体价值。上之所是,必皆是之;所非,必皆非之。——《墨子·尚同上》法家观点:1、进一步强化群体原则,其主张颇近于墨家“尚同”观点。强调君权至上,认为君主是整体的化身和最高象征。君权的合理性,就在于它代表了整体利益。匹夫有私便,人主有公利。——《韩非子·八说》2、对君权的论证,渗入了整体优先的原则,个体与整体始终处于一种不相容的关系之中。私行立而公利灭矣。——《韩非子·五蠹》3、强调以“法”来统制个体的言行,“法”代表着君主集团的统一意志。言谈者必轨于法。——《韩非子·五蠹》佛教观点:1、所追求的首先是个人的解脱,表现为一种疏离社会的趋向,以出家为修行的方式,就体现了这一点,2、佛教又主张自觉地普渡众生,尤其是大乘佛教,主张“泽流天下”,“大庇民生”。宋明理学观点:1、自我的普遍化,关键在于把自我主要理解为一种纯乎道心的主体。2、提出“无我”的原则,自觉地将自我消融于抽象的“大我”。三、义利与理欲(一)“义以为上”的道义原则

儒家的观点:1、确定“义”具有至上的性质和内在价值君子义以为上——《论语·阳货》见利思义——《论语·宪问》2、“义”成为评判行为的主要准则,使之成为一种无条件的道德命令。3、并不绝对弃绝功利,但利的追求始终必须处于“义”的制约之下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论语·述而》(二)功利的取向墨、法两家的观点墨家:义的界定:“义,利也。”将功利原则视为评判行为的基本准则。“仁人之所以为事者,必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以此为事者也。”——《墨子·兼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